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40241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743-110.png
洞元子内丹诀卷下妇八
   水火篇第十一
龙虎成象功毕九十日尽即安神定意寂守
空室瞪目固躬驱逐水火意散而止
   诀曰
金乌飞入月宫来阳焰炎炎意不回如奔兔
入离宫去秋水一轮流不瀑换头改面人不
知施张造化逡巡时男子化为真女子女儿
变作丈夫儿就中此事多颠倒阴阳变换却
为道坎家女子便衣黄离舍儿郎翻著皂男
卷二 第 1b 页 0743-111.png
子烧鍊得黄金举动分明自称心女儿心头
凉便喜不摇扇坐绛纱阴谁为离宫无变作
阳爻发动投珠阁体象分明立是乾谁人敢
道阴阳错孰谓离宫纯贮水水性圆流无定
止近阳则热近水寒柔顺性情难可比从此
天地生黄芽黄芽自发黄金葩若能收拾永
为业但知满满载河车河车还得归君处任
是饥年不困度只由自己生子孙莫认他人
为父母
   焚魔篇第十二
卷二 第 2a 页 0743-112.png
魔者五谷之聚毒也每五日一度自坎宫起
止于离炽然四出焰诸五毒
   诀曰
四时节候常须避自有火居深海底阳焰炎
炎透水明不运无能成大事倏然突出玄泉
去龙若行时虎避路奔驰直入太阳宫炎汉
当时火得聚会合离兵举戈戟丹田纵牛千
万只魔王束手自归降片时焚尽三尸域何
人独守其中坐密把鬼关牢闭锁直教焚著
天地涯万物无由能盗我万物盗人人数至
卷二 第 2b 页 0743-113.png
他人将侵己田地慎须守护莫教耕耕破无
因作活计审须探候莫差错三朝五日先计
度的的若还待夺来便教发火爇成灰三焚
若是终不去自家别觅飞腾路
   交遘篇第十三
交遘者相遇也谓真龙真虎以时相遇故曰
遘凡龙虎交遘日必与元火日相避亦与天
地节候日违之
   诀曰
青龙久居南岳里白虎翻藏北海底天符若
卷二 第 3a 页 0743-114.png
不下天催只倚嵌峙石壁睡帝君有命垂丹
招抖擞鳞鬐离古道裂破阴云放电光全角
低昂日争耀顺天左转投旸谷明霞锁断黄
金屋叱他白虎出玄宫微微一笑生清风清
风当右旋直入火城里城中事不烦且要净
安止如是使三回行时弗急催龙虎若能役
已是神仙才
   元火篇第十四
火非离火也坎户有之肾为一体之宗人败
之则灭其身故曰元坎内阳而外阴故曰元
卷二 第 3b 页 0743-115.png
火是以圣人积其火而温其室使万神咸安
其居室不焕则万神得而去之也其能任而
运者即毕矣
   诀曰
四时首有王相日子后先排离坎毕开却南
方大火城城中有泉甘如蜜一杯澄彻深无
底养得金乌不老死何人特为决沙堤教放
通流舟楫济崩奔一注朝元首惊他玉兔狼
忙起避却罟碍直出脐倒入阴关过九里逢
著泥丸犹不住直见苍华方回去烘然遍满
卷二 第 4a 页 0743-116.png
天地间謼得群魔走无处俄然一众秋毫中
一一依资归绛宫蟾蜍飞入明月去金乌却
上白日中
   沐浴篇第十五
修鍊之士必洁其身洁其身者无尚于沐浴沐
浴者非尘世香水之谓欤神仙之侣必非水而
焉能净诸故非水之水是真水也真水之源其
派甚微决而用之历劫莫尽贮之秋毫不能
盈包天地不能备故用之者非圣贤必溺诸
   诀曰
卷二 第 4b 页 0743-117.png
金乌飞翥未乃午安排坎卦须依叙然后决
乎北海泉直使玉蟾乾处住波涛汹涌注南
蛮陷却千山与万山冷泻秋天月一轮攻人
肌骨森森寒冲动南方丙丁火不敢依城安
稳坐驾得金轮奔月宫来结蟾蜍权且过逡
巡骇浪出秋毫渺瀰无际涨波涛青龙自镇
元阳海孰敢持竿钓巨鳌真人自向其中浴
绀发童颜眉更绿为是平生好洁身尽日浮
沉都不足离宫浑是水坎室却纯阳造化一
何变天地能弛张孰留此毕术龙虎非久潜
卷二 第 5a 页 0743-118.png
只销一粒药倒女却成男
   母子篇第十六
子非母弗育母非子弗守育不以道失其母
守不以寂失其子苟子母聚而不散道为至

   诀曰
三魂与七魄尽在人身中唯神与其意二要
互相通保之弗使散大道之始终子母若团
圆蛇焉不作龙
   抱元守一篇第十七
卷二 第 5b 页 0743-119.png
自古圣贤得道者皆自此而出得其道未尽
者咸想脱之谓也即今之释子安禅入定坐
化者皆明道得其至要者谓之阴脱即今之
道士尸解之类也修此秘道成有关键其诀
在口
   诀曰
抱元不迁要道全抱元得迁定可仙守一不
失万事毕我命在我不在天丹田有物炎如
火淡然滋味甘如蜜但能冥守不参差一日
精妍胜一日时迁彼位来绛宫往来车马自
卷二 第 6a 页 0743-120.png
相通有时亲附谷神来出入天地玄门中初
时一步至两步十步百步旋如风一里二里
不行到百里千里去无踪出时门户关键了
重重卦记无草草盗贼兴心欲劫时千里之
中须便到世间道士无轻忽莫将己物为他
物宫宅如能修补全自在其中入或出
   逭数篇第十八
人晚悟道修鍊者修鍊未成历数未至必无
能免乎死而飞仙矣苟知数至而能逭诸已
为地仙然后可以修长生冲霄之道
卷二 第 6b 页 0743-121.png
   诀曰
世人寿命有长短大数看看朝夕满神光若
去门户黑发火三焚焚不转然知数至必须
逃静定玄关至在牢目前多见神仙侣或曳
朱巾佩绛绡手持太上玄元敕谦辞苦苦来
相邀更说冲天诸种事共子身同上九霄或
有此言终勿听或欲同行慎勿争但知闭在
朱门首稳向玄宫安大静游神千里隔关山
侍伊去后来相看游神去后有神咒咒自仙
师付金口
卷二 第 7a 页 0743-122.png
   神光篇第十九
近代道士采诸俗之说后神光者必手剡乎
目眦自见焉斯咸非也夫道出自然何必力
求力求得者不名道德也但于五更鸡鸣已
前面东正坐瞑目息虑于无明处伺之片时
其神光自至运日月之象或类灯烛之光上
下旋回没而复出候之久久瞑目则至或伺
之三日不至者人数至焉宜急逭也
   诀曰
但知瞑目居玄室半夜子时多便出或如电
卷二 第 7b 页 0743-123.png
影突然来似逐流波浮又没或如日月耀荧
煌或若灵珠炫五光炳然万物皆可睹半白
半红填洞房或若不来人数至急锁门庭且
回避远去名山旧隐藏莫逐张三并李四菱
花切在频频照认取神仙须缕细左旋右转
往来熟便见乔林蝉自蜕斯言不尽世人迷
尽言还恐泄天机莫言修鍊无门户自是神
仙有路岐
   总要篇第二十
修卦庶爻风雨不行风雨过而后作坎离二
卷二 第 8a 页 0743-124.png
卦晦日弗卜卦终一十二爻布三十六是也
坎离九月续水火又有九月兼坎离成既济
未济又九月正乾坤三月道若就居玄室百
日而成总而计之千日备矣夫色败之士亦
千日不可以补之必久久行之以填阳关坎
一阳而二阴也火生于水其道自然人嗜欲
者竭乎一阳一阳力尽矣人至于死故必命
元和之气以补焉补之备人生矣且天高地
卑阴阳之道列矣一动一静刚柔之位见矣
得类而合得党而群本群而分吉凶之义彰
卷二 第 8b 页 0743-125.png
矣天列乎象日月星辰也坤设乎形山泽草
木也六爻互变阴阳相交风雨以润雷电以
震秋往春来寒藏暑格上下交通日盈月昃
龙翥云逐虎动风生龙虎之道可亲而不可
远可伏而不可使勃勃则害人亲则可久既
久则大既大则久贤人之德业备矣夫圣人
设易象知存亡是为下也易者变也道至而
后变故曰易象者像也像者想也想而睹之
通于神明神明者长生之道备矣故曰象是
故君子知进知退知柔知刚俾夜作昼变阴
卷二 第 9a 页 0743-126.png
为阳乱居而静安居而忙耽而味之乐而玩
之动则观其神光静则观其魂魄不远千里
逭其数也弗踰千日成其功也故天必祐之
吉无不利尔故谓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乎
天文俯以察乎地理是以知幽明之故原始
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是也游魂为神元气为
物神物须备物无所漏漏则囊堕弗知者游
魂变怪怪言鬼尔鬼神之状以明失得失而
为鬼得而为神随日月之精运合龙虎之情
范天地之周备通昼夜之幽显神无方而从
卷二 第 9b 页 0743-127.png
方来故有方也易无体而生乎体故有体也
一动一静阴阳之道孰可测矣生者是死死
者是生阴阳变化继之者昌圣贤之道民日
用而不知故圣人者资道以见之所以谓之
仁智者明文以见之所以谓之智藏其物以
待诸仁君子盛德著矣故易谓日新之为盛
德生生之谓易是也居其室而知其数以其
光而察其候上效其乾下法于坤乾坤之道
故能造化易谓极数知来之谓占变通之谓
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是也动静有常时得失
卷二 第 10a 页 0743-128.png
有常道得彼而失此得此而失彼一昼一夜
一寒一暑昼明而夜幽或反之寒暑往来或
差之故曰占故曰象故曰易善穷者故曰洞
善了者故曰玄
   广玄篇第二十一
广玄者所以广洞玄之义也天地无形而生
有形男女无象育有象也资于无象故有形
资于有象故名所以立故强为是谓天地是
谓男女是谓生死生者自无而得有死者自
有而得无自无而得者道也自有而失者愚
卷二 第 10b 页 0743-129.png
也愚不以道得知有之为有是有也知无之
为无不知无之为有也故男之生也一阳肇
降四气爰钟凝结其形是生九窍备而既育
阳气淳实故其象得乾
  乾者健也纯阳之气凡人始生元气未
散固关未开贪爱未生淫欲未作饮乎血守
乎一六爻不荡故纯其神尔至于十岁口爽
滋味心有好恶触之则嗔怒玩之则戏乐应
变以可教随见以可立文武之道系之于心
工贾之利推而得之旨故初九荡而成阴其
卷二 第 11a 页 0743-130.png
卦得遘
  遘者遇也一阳初败势始归阴阴北方
之首也其位曰亥亥之始生力未壮也故易
羸豕遇强猳强猳五阳也羸豕一阴也言人
止此一阴始生淫欲之道将萌其进众猳所
遇将荡其身而遇乎害也至于弱冠冠裳所
被礼乐所拘婚媾所役嫉妒所蛊志有于室
故其卦得遁
  天下有山遁遁者退也谓二阳俱遁将
缺其健阴气方长阳未全减故易谓君子以
卷二 第 11b 页 0743-131.png
远小人是也小人者女子君子知道能固其
身欲能丧其身在阴方盛必戒欲乐以补乎
遁阳其志尔至于三十壮于血气家室之作
成矣子孙之后继矣施忠于国则宦利所行
不能息也报怨在雠则刚龂之勇不能戢也
贪利于家欲千古之不能耗毒爵于身欲九
迁之贵不尚不知淫欲为伐命之斧滋味为
腐肠之药故三阳见缺其卦得否
  天地否否非健也刚已去半柔居其盛
故人之壮室色虽其茂气虽其猛苟顺而弗
卷二 第 12a 页 0743-132.png
载其欲则刚健之德日消矣外强而内弱是
以易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人止于此弗能修
鍊日有耗减故易谓大往而小来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者是矣以君子之不然知大之往
小之来必节饮食慎淫欲固根蒂抱乎元守
乎一以消乎阴也故易谓君子以俭德避难
此之谓也至于四十子孙盛立淫欲道过齿
发将暮则缺乎四阳其卦得观
  风行地上曰观九五为君君则人之心
焉人以四十淫欲未足故能悔悔身之有败
卷二 第 12b 页 0743-133.png
是以心观形则慎房室诫贪欲用补元和之
气君子止于是则修之小人反是毁之四十
而不慎然后见弃故易谓六三观我生之进
退其道明矣至于是以勤于修养以阳补阴
尚能不失故易谓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也
至于五十弗奉厥道阳德衰乱阴鬼日盛则
缺乎九五其卦得剥
  山下有地曰剥剥者落也其如草木之
落归乎秋也初六剥足自微剥也足人之所
履人非足无能适故易谓剥床足矣床人之
卷二 第 13a 页 0743-134.png
所安剥之则不利所安者人之身尔人之有
形其犹止之有床床之坏则无能憩形形枯
则无能宅神神苟去形必丧也剥之义大矣
哉刚变乎柔阳变乎阴贞变乎凶阴气斯盛
小人道长故易谓不利有攸往至此弗悟得
舆剥庐之事显矣至于六十弗补其道垣见
颓矣室见坏矣人见亡矣阴盛而阳丧魄笑
而魂悲顺以行之亢龙有缺其卦得坤
  坤者顺也其名地其形土其性柔其事
隆夫人至于六十不能修鍊纯阴备作则肝
卷二 第 13b 页 0743-135.png
道衰肺道枯心道懵脾道败胆道弱肾逍竭
六事既备至于死而为鬼故曰鬼之言归也
魂归于天魄归于地故顺乾曰生顺坤曰死
生死之道见矣知而鍊者反坤道焉是以易
谓乾坤为易之门户易乃圣人变化生死之
书也六十而知其道犹修鍊乎其能鍊阳销
阴补其初九则其卦得复
  雷在地曰复刚动而阳反其中本见矣
本者天地之心焉凡人六十而悟修其至道
方复厥初必以至日运乎坎离用亦以时无
卷二 第 14a 页 0743-136.png
失厥度𨵙其所睹默然自守安乎大静以从
其政而得于本故易谓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又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易曰湛寂
然而大静先王则天地而行者也象曰不远
之复以修身也勤而不倦以朝夕系安其大
静补其六二成乎正阳则其卦得临
  泽上见地曰临阳气复盛阴气虽茂日
见消也故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勤而弗怠至
于阴月无失其理刚气侵而日蔓则无咎称
复乾卦其事泰矣故易曰至于八月凶八月
卷二 第 14b 页 0743-137.png
之众阴也不鍊阳而销之终凶也临之为义
大矣哉复厥天数故易曰刚中而应大亨以
正之道也人能知咎承刚以修复乎三阳其
卦得泰
  地天曰泰君子以积德累行鍊阳消阴
日萌其进弗怠其九窍通利四体盈实起居
和节万神通泰阴气日微阳气日大内刚健
而正行外柔而和从往则咸利故易曰天地
交而万物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斯之谓也
至强不息日进其道消乎六四则其卦得之
卷二 第 15a 页 0743-138.png
大壮
  雷在天上曰大壮壮顺天之道震发万
物迅雷之用莫不蠢然君子以观乾之道尽
乾之功而行矣执乎大静群魔不作姤事不
兴以心观气庶想悉断垢则沐以真水疾则
炙以元火馀阴一日为阳所烬小人道丧于
斯矣刚正内作发之于外外虽柔顺其何以
制乎盛阳者焉然三尸欲叛七魄待离必畏
乎刚健而无能矜其妒也以阳德大王故曰
大壮是以易曰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修
卷二 第 15b 页 0743-139.png
之弗已变乎九五则其卦得夬
  泽上于天曰夬君子以修身慎行夙夜
罔懈省刑狱恤狐寡救沉溺扶颠危息嫉妒
游神运气抱元守一鍊乎太阳以消阴气小
人道消则得乎夬夬者决也至此有决于解
脱之道也凡君子之生基于丱角则曰全阳
止于十岁缺其初九则卦得姤丱之年未知
修鍊至于弱冠其卦得遁二十而能修鍊养
摄其初九其卦得同人
  天与火同人至于三十能全其真道复
卷二 第 16a 页 0743-140.png
其初九则其卦得无妄
  天下雷行无妄至于四十能省其咎守
其一寂无所求复其初九则其卦得益
  风雷曰益至子五十修其至道补于初
九则其卦得颐
  山雷曰颐二十而补气至于九二则其
卦得履
  上天下泽曰履至于四十复其九二则
其卦得中孚
  泽上有风曰中孚四十而不倦能行其
卷二 第 16b 页 0743-141.png
气以鍊乎阴补乎三阳则其卦得小畜
  风行天上曰小畜至于五十能知其道
精行无怠补其阳气至于九二则其卦得损
  山下有泽曰损阳气上消其阴故易谓
损上而益下是也五十知损之道能损其六
三变乎九三则其卦得大畜
  天在山下曰大畜六十而无惑至行其
道上损下壮其气鍊其六四成乎纯阳则其
卦得大有
  火在天上曰大有凡纳乾坤坎离四象
卷二 第 17a 页 0743-142.png
抽运失度则八卦荡而更矣是成六十四也
圣人演易变化之道备矣阳盛而阴伏则神
仙可见矣阴盛而阳伏则魂魄可离魂魄离
而人夭神仙见而尸解其道至矣不远千里
自顾而笑是以君子观上天之道执而行之
荡五味而修乎身蕴五常而洁其行为贼盗
人生也圣人反盗矣天地至大日月至明昼
夜以革尊卑位定鬼关是闭意马弗驰在乎
手也关键既密静定既固出入往来得乎自
在万变化之在乎身也天之大者人也人之
卷二 第 17b 页 0743-143.png
大者机也顺天以行其气从时之义以伏其
机机无泄元阳固实鍊阴至阳乾道弥著立
乾之位坤基方见定矣
阳盛阴消阴气解散故天起煞心龙蛇溃矣
君子以下三尸束群魔逐青龙走白虎颠之
倒之日就月将离纯阴而坎纯阳故天地反
矣乾坤位定人事固久外邪不入内阳则盛
守一不失抱元得志俟乎蝉蜕漏形遗矣故
天人道合基弃而神出也天地生人长短有
定巧拙之性任运自可游神移神故可藏可
卷二 第 18a 页 0743-144.png
伏也耳听目视鼻香口味心劳欲作者必损
乎寿君子能瞑目于内视盲于色也塞耳于
外聩于声也窒鼻于物齆于香也缄口于馔
绝于味也弗劳其心存乎寿也不贪其欲固
乎基也是以目观其色心所爱矣爱而后动
令难忘矣是故塞九窍而邪不入在乎盲目
灰心慎欲于三也动而有失静而有得是也
人能贮心心能败人心为帝主总统万神心
者在乱淫欲大作万神离散人将死矣故木
生火而自焚国生奸而自叛男子知目不可
卷二 第 18b 页 0743-145.png
视色心不可乱欲口不可贪味故修鍊之以
全其身是为圣人也天地用仁而生乎人用
不仁而杀乎人道之常也乾坤之候百谷草
木盗时而出之百谷草木之味人盗秋而食
之百谷草木之毒盗人之生者也君子以安
乎三才无使盗作然后以坎水离火烹而饵
之饵之以时百骸自理故先王以至日闭关
商旅不行之类是也人识像神之像为神不
知舍于身之神而为神也人身之神鍊之为
仙故为神也尸解之道日月运行左旋右没
卷二 第 19a 页 0743-146.png
右旋左没其数有三安其身修其神处其室
绝其念始有小静百日之功著矣次安大静
千日之行积矣功著而行积神光为之出故
日之与月其数是也大之与小其功一也神
明为之以生圣功为之以立君子以固穷守
道不泄其机小人则反矣安其子息其母抱
其元守其一厥志不荡厥邪自屏鍊刚消柔
积功不倦其若聋之视瞽之听示乎专也绝
利其一者也绝利其一功加十倍日月出没
三反其数道成以一秽形将坠明神是出故
卷二 第 19b 页 0743-147.png
功加百倍矣心之所欲复所弃故生于物人
之失者己之得得而能守不失以道制之在
心运而归元故禽之于气端居玄室默守其
道湛然无虑可往可来人坏而神立故生者
是死死者是生也凡势动而爻变可聚而可
分日月有度刚柔相鍊有功则久既久则盛
君子之基固矣一进一退变化之道明矣以
刚消柔乾坤之理著矣是以贤人之处默所
居而安者求乎修鍊之至也明鉴在侧扬乎
光也则鬼神之情状睹矣百姓日用而不知
卷二 第 20a 页 0743-148.png
以诸物禽诸气其动也刚其静也柔止观其
形容俟其进退则吉凶之道断矣故知之修
鍊谓之圣人其是之谓欤

洞元子内丹诀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