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240128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740-038.png
随机应化录卷上
松溪道人无垢子何道全述
门人贾道玄编集
师行离浙游历淮楚至沭阳赤莲湖真武堂
遇旧道友高卧云来访师与徒众和泥高
戏曰这几年无垢今番拖泥带水师曰只
知藕在泥中长不识莲花离水开高曰藕
与莲花身性何比师曰藕者喻人之身也
莲花比心性也道人与常人一般应事乃
方寸有异作诗曰
松溪道人无垢子何道全述
门人贾道玄编集
师行离浙游历淮楚至沭阳赤莲湖真武堂
遇旧道友高卧云来访师与徒众和泥高
戏曰这几年无垢今番拖泥带水师曰只
知藕在泥中长不识莲花离水开高曰藕
与莲花身性何比师曰藕者喻人之身也
莲花比心性也道人与常人一般应事乃
方寸有异作诗曰
卷一 第 1b 页 0740-039.png
虚空本不立纤尘 外相非真里面真
只知藕在淤泥长 不识莲花出水新
师游西渡黄河至湛首座庵与老僧坐话间
有一僧来听法老僧曰无法可说师曰此
乃真说法也岂不闻金刚经云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儒云视听不用耳目卒不能逃
耳目之用昔须菩提岩间宴坐诸天雨华
曰我见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于般若
未尝说一字雨华曰尊者无说我亦无闻
无说无闻乃真般若也雷祖经云欲闻至
只知藕在淤泥长 不识莲花出水新
师游西渡黄河至湛首座庵与老僧坐话间
有一僧来听法老僧曰无法可说师曰此
乃真说法也岂不闻金刚经云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儒云视听不用耳目卒不能逃
耳目之用昔须菩提岩间宴坐诸天雨华
曰我见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于般若
未尝说一字雨华曰尊者无说我亦无闻
无说无闻乃真般若也雷祖经云欲闻至
卷一 第 2a 页 0740-040.png
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尔既欲闻无闻者
是夫学道之人须是诚实柔弱默守方可
入道僧又问中字师曰念头起处谓之中
此道家之中也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
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释门之中
也儒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儒门
之中也汝宜思之
师至崇宁庵有张庵主参师问曰桃核桃树
何者先有师曰只见园苑百花开不知皆
赖阳和力乃一气分真化而有此太极初
是夫学道之人须是诚实柔弱默守方可
入道僧又问中字师曰念头起处谓之中
此道家之中也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
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释门之中
也儒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此儒门
之中也汝宜思之
师至崇宁庵有张庵主参师问曰桃核桃树
何者先有师曰只见园苑百花开不知皆
赖阳和力乃一气分真化而有此太极初
卷一 第 2b 页 0740-041.png
判无相能生万有无形能制有形是名象
帝之先也庵主又问曰鸡卵鸡母何者先
有师曰此皆一理庵主曰鸡卵有不生鸡
者何也师曰譬如桃核悬于空中不着地
土焉能发芽成树乎文始经云诸核在土
天地造化生芽芽长为树树即开花花谢
成果果又成核核复成芽芽复成树核芽
相生不知变化几亿万树化化无有穷尽
若悬核在虚空不着边傍不居土内天地
虽大不能造化空中之核而生芽作树且
帝之先也庵主又问曰鸡卵鸡母何者先
有师曰此皆一理庵主曰鸡卵有不生鸡
者何也师曰譬如桃核悬于空中不着地
土焉能发芽成树乎文始经云诸核在土
天地造化生芽芽长为树树即开花花谢
成果果又成核核复成芽芽复成树核芽
相生不知变化几亿万树化化无有穷尽
若悬核在虚空不着边傍不居土内天地
虽大不能造化空中之核而生芽作树且
卷一 第 3a 页 0740-042.png
言雌卵得雄阴阳造化而生禽禽复生卵
抱卵相生不知变化几亿万禽无有穷尽
若卵无雄阴阳虽妙不能变化此乃孤阴
而无阳也古云纯阳无杂为仙阴阳相和
成物纯阴无阳为鬼是也尹真君云未干
我者摄之以一息则变万物于我五行孰
能变之且如修行人于境物上要轻快过
去一切诸缘不可滞着摄伏住则万物被
我所拘若着物则随物所化便被阴阳所
拘随念迁转即堕轮回流浪生死也若有
抱卵相生不知变化几亿万禽无有穷尽
若卵无雄阴阳虽妙不能变化此乃孤阴
而无阳也古云纯阳无杂为仙阴阳相和
成物纯阴无阳为鬼是也尹真君云未干
我者摄之以一息则变万物于我五行孰
能变之且如修行人于境物上要轻快过
去一切诸缘不可滞着摄伏住则万物被
我所拘若着物则随物所化便被阴阳所
拘随念迁转即堕轮回流浪生死也若有
卷一 第 3b 页 0740-043.png
丝毫念起便须降伏果能念灭情忘万缘
顿息五行岂能变化阴阳怎生陶铸如空
中核似无雄卵不在六合之内复归太初
之先兹非小可也
师至邳州佑德观有秀聚峰和尚参师问念
佛二字师曰何必远求自己的佛如何不
认假如请将西方佛来却把你自家佛放
在何处汝不闻川老云若言他是佛自己
却成魔道云身中自有真元始何须心外
觅天尊儒云吾身自有一太极也和尚再
顿息五行岂能变化阴阳怎生陶铸如空
中核似无雄卵不在六合之内复归太初
之先兹非小可也
师至邳州佑德观有秀聚峰和尚参师问念
佛二字师曰何必远求自己的佛如何不
认假如请将西方佛来却把你自家佛放
在何处汝不闻川老云若言他是佛自己
却成魔道云身中自有真元始何须心外
觅天尊儒云吾身自有一太极也和尚再
卷一 第 4a 页 0740-044.png
问曰请师开示念佛捷径法门得见佛面
师笑曰吾语汝古人云念佛一声应一声
本来面目太分明无心杖子敲桃核直教
惊动里头人此乃是说破佛之真面目也
且念佛法门有三等一降魔二观想三参
究此三段俱不在念佛数珠上如初学念
佛之人先须念佛降魔魔伏念灭方入法
门若不如是枉劳神气终不成功紧要降
魔灭念念佛时不要丝毫念起将杂念作
正要把顽心换佛心如若根基浅薄急换
师笑曰吾语汝古人云念佛一声应一声
本来面目太分明无心杖子敲桃核直教
惊动里头人此乃是说破佛之真面目也
且念佛法门有三等一降魔二观想三参
究此三段俱不在念佛数珠上如初学念
佛之人先须念佛降魔魔伏念灭方入法
门若不如是枉劳神气终不成功紧要降
魔灭念念佛时不要丝毫念起将杂念作
正要把顽心换佛心如若根基浅薄急换
卷一 第 4b 页 0740-045.png
不过乃自思忖我乃是念佛之人何有此
念此是业根如此自持自戒再将佛号慢
慢举起一声至十声或至百声莫教杂念
间断有念即扫无念即举先师云无念中
念念中无念是也久久纯熟自然有个道
理只要行住坐卧常常举起不可间断若
心念不离动静不忘直至不举自举无念
自念方是得力处如此念佛后有善果若
心恶念多口念心非此乃造业名曰佛口
蛇心观想念佛者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
念此是业根如此自持自戒再将佛号慢
慢举起一声至十声或至百声莫教杂念
间断有念即扫无念即举先师云无念中
念念中无念是也久久纯熟自然有个道
理只要行住坐卧常常举起不可间断若
心念不离动静不忘直至不举自举无念
自念方是得力处如此念佛后有善果若
心恶念多口念心非此乃造业名曰佛口
蛇心观想念佛者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
卷一 第 5a 页 0740-046.png
间时刻念想不在出声心不离佛佛不离
心如子母相忆若境物上才有动念即便
摄景归心以作观想自己心中一尊真佛
紫焰金容端坐于中巍然不动无时暂舍
念念观想或千百声念念现前若遇逆境
顺境邪魔一齐扫荡一心且观且念阿弥
陀佛作个主宰如靠须弥山相似如急水
中抱着桥柱不可放舍其魔自散其邪自
正如若百年命终之时亦是如此一心把
佛为主心念不离自然不随邪道若在生
心如子母相忆若境物上才有动念即便
摄景归心以作观想自己心中一尊真佛
紫焰金容端坐于中巍然不动无时暂舍
念念观想或千百声念念现前若遇逆境
顺境邪魔一齐扫荡一心且观且念阿弥
陀佛作个主宰如靠须弥山相似如急水
中抱着桥柱不可放舍其魔自散其邪自
正如若百年命终之时亦是如此一心把
佛为主心念不离自然不随邪道若在生
卷一 第 5b 页 0740-047.png
念佛刻刻不忘久久自有入头处猛然拶
着磕着得自己之弥陀千了百当此般念
佛一声强如千百声罪消道长则本性自
悟也参究念佛者须择静处节饮食厚毡
褥宽衣结跏趺坐竖脊调气屏除杂念然
后将佛号轻轻举起不在出声默念一声
至百声如有杂念重头再举直至百声无
间断一声声参究意义念佛的是谁四大
分张之时念佛的归于何处安身立命且
参且念时时不离行住坐卧中参念不可
着磕着得自己之弥陀千了百当此般念
佛一声强如千百声罪消道长则本性自
悟也参究念佛者须择静处节饮食厚毡
褥宽衣结跏趺坐竖脊调气屏除杂念然
后将佛号轻轻举起不在出声默念一声
至百声如有杂念重头再举直至百声无
间断一声声参究意义念佛的是谁四大
分张之时念佛的归于何处安身立命且
参且念时时不离行住坐卧中参念不可
卷一 第 6a 页 0740-048.png
忘却穷根究本直须要个明白直至不参
自参不举自举日久月深猛然摸着自己
鼻孔认着阿弥陀佛恁时一声即登彼岸
胜似念千万亿佛名数念珠耗气也古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汝心头人人
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乃作颂一
首曰
西方有佛号阿弥 只在心中人不知
若肯念中无别念 火坑变作白莲池
师至邳州有善士苏德善参师请问养心二
自参不举自举日久月深猛然摸着自己
鼻孔认着阿弥陀佛恁时一声即登彼岸
胜似念千万亿佛名数念珠耗气也古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汝心头人人
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乃作颂一
首曰
西方有佛号阿弥 只在心中人不知
若肯念中无别念 火坑变作白莲池
师至邳州有善士苏德善参师请问养心二
卷一 第 6b 页 0740-049.png
字师曰若要养心须是除垢止念念灭垢
除心自清净也再问养气师曰稀言可以
养气再问会首二字师曰会者聚也能劝
一切人作善修福一会上为尊也以内言
之养神炼气燮理阴阳调和四象攒簇五
行透过三关而朝天谷得三华聚顶五气
朝元会于泥丸故曰会首也乃作偈曰
过失休言微细 滴水成河不竭
作福休言福多 须防亏中补折
福上更要加善 恶念灭中更绝
除心自清净也再问养气师曰稀言可以
养气再问会首二字师曰会者聚也能劝
一切人作善修福一会上为尊也以内言
之养神炼气燮理阴阳调和四象攒簇五
行透过三关而朝天谷得三华聚顶五气
朝元会于泥丸故曰会首也乃作偈曰
过失休言微细 滴水成河不竭
作福休言福多 须防亏中补折
福上更要加善 恶念灭中更绝
卷一 第 7a 页 0740-050.png
直待善恶两忘 恁时尽皆透彻
师至宿迁县㟃峿山七真洞有善友刘伯通
问动静二字师作偈曰
静则自如 动则差别 一念归家
万缘尽绝 云散青霄 一轮皎洁
照见本来 不生不灭 只这个是
休生枝节 放下放下 决烈决烈
蓦直便行 有何可说 若能敬信
行之不谒
复有心禅和尚参师请问本来面目
师至宿迁县㟃峿山七真洞有善友刘伯通
问动静二字师作偈曰
静则自如 动则差别 一念归家
万缘尽绝 云散青霄 一轮皎洁
照见本来 不生不灭 只这个是
休生枝节 放下放下 决烈决烈
蓦直便行 有何可说 若能敬信
行之不谒
复有心禅和尚参师请问本来面目
卷一 第 7b 页 0740-051.png
是何物师作颂曰
无形无影果难寻 达者分明昩者沈
直待皮肤脱落尽 圆陀陀地一团金
僧送扇与师乃作诗回赠二首
这扇从来不耐秋 金风才起不能留
劝汝从今能放下 免得狂风乱捲愁
又
拳柄全凭掌握中 收来放去快无穷
提得起时须放下 才有清凉便莫风
又送鞋与师乃作诗回赠
无形无影果难寻 达者分明昩者沈
直待皮肤脱落尽 圆陀陀地一团金
僧送扇与师乃作诗回赠二首
这扇从来不耐秋 金风才起不能留
劝汝从今能放下 免得狂风乱捲愁
又
拳柄全凭掌握中 收来放去快无穷
提得起时须放下 才有清凉便莫风
又送鞋与师乃作诗回赠
卷一 第 8a 页 0740-052.png
金针玉线用工奇 足下相将步步随
不履纤毫泥共水 清清净净赴莲池
师至裕州仙翁观闻蝉声噪乃适兴咏诗曰
泥丸百转用功多 不觉翻身出粪窠
抛弃从前殗秽壳 绿扬独占最高柯
师在仙翁观有苏提点参师问清静道德四
字师曰灵府无事是清一念不生是静寂
然不动是道感而遂通是德初修之士静
则守志降心动则安人利物是也杨提点
问学道有四事立如松走如风睡如弓语
不履纤毫泥共水 清清净净赴莲池
师至裕州仙翁观闻蝉声噪乃适兴咏诗曰
泥丸百转用功多 不觉翻身出粪窠
抛弃从前殗秽壳 绿扬独占最高柯
师在仙翁观有苏提点参师问清静道德四
字师曰灵府无事是清一念不生是静寂
然不动是道感而遂通是德初修之士静
则守志降心动则安人利物是也杨提点
问学道有四事立如松走如风睡如弓语
卷一 第 8b 页 0740-053.png
如钟何也师乃作诗曰
立志如松耐岁寒 如风遇境莫遮栏
掌握精神如搭箭 休教失手再难还
多言恐有伤人祸 不语之时更是难
从今向去如钟鼓 击则闻声住则安
学道若依如此事 有何烦恼有何欢
猛然踏着来时路 不觉黄粮梦自残
此四事分为内外且初机之人先行外而后
行内不可离也时值孟夏师适兴作满庭
芳词一首
立志如松耐岁寒 如风遇境莫遮栏
掌握精神如搭箭 休教失手再难还
多言恐有伤人祸 不语之时更是难
从今向去如钟鼓 击则闻声住则安
学道若依如此事 有何烦恼有何欢
猛然踏着来时路 不觉黄粮梦自残
此四事分为内外且初机之人先行外而后
行内不可离也时值孟夏师适兴作满庭
芳词一首
卷一 第 9a 页 0740-054.png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人老颜悛那时
曾听高柳噪新蝉今日又逢首夏欻忽间
又早经年寻思起人生一世能有几时坚
空之字诸公闻早悟急忙下手犹是俄延
劝疾速放下净洗三田煅炼阴消阳长迷
云散杲日当天光辉满十方明朗照见未
生前
师云初机之人可习养身安乐四法一齿要
频叩二津要频咽三发要频梳四气要频
炼此乃小乘法也久久行之则却病延年
曾听高柳噪新蝉今日又逢首夏欻忽间
又早经年寻思起人生一世能有几时坚
空之字诸公闻早悟急忙下手犹是俄延
劝疾速放下净洗三田煅炼阴消阳长迷
云散杲日当天光辉满十方明朗照见未
生前
师云初机之人可习养身安乐四法一齿要
频叩二津要频咽三发要频梳四气要频
炼此乃小乘法也久久行之则却病延年
卷一 第 9b 页 0740-055.png
身轻体润内修者心上事少口中语少腹
中食少夜间睡少圣母云如此四少神仙
必了此也
师至三乡光武庙有善士秦微静参师问有
中无者何师曰修行人虽有四大假合然
在爱欲境中心上无纤毫尘念是也又是
有相身中无相身妙体也祖师云有形是
假无相是真再问无中有师曰虽是心上
无情意中无念不落顽空一点真性湛然
不昧须要空中不空无里生有古云虚无
中食少夜间睡少圣母云如此四少神仙
必了此也
师至三乡光武庙有善士秦微静参师问有
中无者何师曰修行人虽有四大假合然
在爱欲境中心上无纤毫尘念是也又是
有相身中无相身妙体也祖师云有形是
假无相是真再问无中有师曰虽是心上
无情意中无念不落顽空一点真性湛然
不昧须要空中不空无里生有古云虚无
卷一 第 10a 页 0740-056.png
生白雪寂静发黄芽再问动静二字师曰
动者心静者性心生性灭心灭性现道人
曰如何是性灭师曰客强主弱昧了本真
也道人曰如何是心灭师曰主正邪避念
灭情忘也
师至福昌县有坐圜者师往问曰先生何日
出圜答曰倒了圜屋出也师曰圜屋若倒
何处安身先生曰屋倒者比喻也师曰何
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夫坐圜者非轻乃
试仙举之场号曰三静关故经云小静一
动者心静者性心生性灭心灭性现道人
曰如何是性灭师曰客强主弱昧了本真
也道人曰如何是心灭师曰主正邪避念
灭情忘也
师至福昌县有坐圜者师往问曰先生何日
出圜答曰倒了圜屋出也师曰圜屋若倒
何处安身先生曰屋倒者比喻也师曰何
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夫坐圜者非轻乃
试仙举之场号曰三静关故经云小静一
卷一 第 10b 页 0740-057.png
百日中静二百日大静三百日须要识邪
正不要着相古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百
日内磨炼心中无丝毫尘翳要节饮食薄
滋味敌魔战睡调息绵绵精神内守入希
夷域无何有乡若得湛兮若凝久久自然
结就虚无灵胎可以保养若养成至宝方
可调神出壳从近至远往来纯熟要住则
随缘要去则脱壳矣不可在圜内百般纽
捏见神鬼以为真久久则着魔祟也古云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先师曰居圜守静清
正不要着相古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百
日内磨炼心中无丝毫尘翳要节饮食薄
滋味敌魔战睡调息绵绵精神内守入希
夷域无何有乡若得湛兮若凝久久自然
结就虚无灵胎可以保养若养成至宝方
可调神出壳从近至远往来纯熟要住则
随缘要去则脱壳矣不可在圜内百般纽
捏见神鬼以为真久久则着魔祟也古云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先师曰居圜守静清
卷一 第 11a 页 0740-058.png
静道生静极阳复久久养炼要得其中自
然成道矣
师至鲁山度老庵有沈法师参问修行何处
下手师曰下处不用手养则自然有修成
无漏房便得长生寿夫初学人不离八法
养体养胃养心养神养气养精养性养智
凡养体者要减重从轻养胃者节食薄味
养心者少思寡欲养神者俭事勿窥养气
者息言缄口养精者少淫寡听养性者安
知勿思养智者沈静默然此八法不可离
然成道矣
师至鲁山度老庵有沈法师参问修行何处
下手师曰下处不用手养则自然有修成
无漏房便得长生寿夫初学人不离八法
养体养胃养心养神养气养精养性养智
凡养体者要减重从轻养胃者节食薄味
养心者少思寡欲养神者俭事勿窥养气
者息言缄口养精者少淫寡听养性者安
知勿思养智者沈静默然此八法不可离
卷一 第 11b 页 0740-059.png
也乃作诗曰
修行不必向他寻 只在心中七宝林
识得玄关真一窍 那时便得见天心
师至安东州有道友高明远参师问曰回光
返照此理如何师曰回光者一念归家返
照者觉照已过回光莫向外游返照点检
自己儒云先觉后觉道云自觉胜如觉他
自觉则无失错觉他则迷本真须要时刻
点检摄念降心直至念无可念觉无可觉
混俗而诸尘不染者方是道人也古云百
修行不必向他寻 只在心中七宝林
识得玄关真一窍 那时便得见天心
师至安东州有道友高明远参师问曰回光
返照此理如何师曰回光者一念归家返
照者觉照已过回光莫向外游返照点检
自己儒云先觉后觉道云自觉胜如觉他
自觉则无失错觉他则迷本真须要时刻
点检摄念降心直至念无可念觉无可觉
混俗而诸尘不染者方是道人也古云百
卷一 第 12a 页 0740-060.png
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是也再问曰混俗
岂得诸尘不染师曰水自动而山自静天
自闲而云自忙从他世事纷纭我自如如
心要主宰不随物转不被境瞒如何浑得
自己真如也
师至东海大伊山古佛陀寺与梁和尚语间
有铁牛和尚参师拜求指个生死路头教
个出身之处师曰有成有败是生死路头
无去无来是出身之处铁牛拜云终朝只
在轮竿上不识芦花对蓼红师曰只这回
岂得诸尘不染师曰水自动而山自静天
自闲而云自忙从他世事纷纭我自如如
心要主宰不随物转不被境瞒如何浑得
自己真如也
师至东海大伊山古佛陀寺与梁和尚语间
有铁牛和尚参师拜求指个生死路头教
个出身之处师曰有成有败是生死路头
无去无来是出身之处铁牛拜云终朝只
在轮竿上不识芦花对蓼红师曰只这回
卷一 第 12b 页 0740-061.png
得过便是出身处放得下轮竿便离生死
路头又云不得东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
吹落此者是生死路头无云生岭上有月
印江心此是出身之处吾今直言与汝若
情忘念灭便是生门意乱心狂便是死路
其心不与万法为侣一性孤明湛然独照
此乃出身之处仍作诗曰
不灭不生性湛然 无来无去出三千
要知这个翻身处 踏破虚空透妙玄
师至伊庐山重阳洞有庵主周道隆参师问
路头又云不得东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
吹落此者是生死路头无云生岭上有月
印江心此是出身之处吾今直言与汝若
情忘念灭便是生门意乱心狂便是死路
其心不与万法为侣一性孤明湛然独照
此乃出身之处仍作诗曰
不灭不生性湛然 无来无去出三千
要知这个翻身处 踏破虚空透妙玄
师至伊庐山重阳洞有庵主周道隆参师问
卷一 第 13a 页 0740-062.png
坐钵之理师曰钵字者本也乃金本而成
也金本者金情木性也情性相合以喻钵
也情者波也性者水也坐钵者去情而定
性也钵中一小窍者乃升降之义也有升
则有降有盈则有亏定钵之时须缄口静
默正身端坐绝虑忘言此者教情性相合
抱于一神也又敬庵秀才拜师问本来面
目者何师曰不即此不离此若离此是本
来面目者动静语默四大六门动静遍身
互用者是谁若即此是本来面目者死人
也金本者金情木性也情性相合以喻钵
也情者波也性者水也坐钵者去情而定
性也钵中一小窍者乃升降之义也有升
则有降有盈则有亏定钵之时须缄口静
默正身端坐绝虑忘言此者教情性相合
抱于一神也又敬庵秀才拜师问本来面
目者何师曰不即此不离此若离此是本
来面目者动静语默四大六门动静遍身
互用者是谁若即此是本来面目者死人
卷一 第 13b 页 0740-063.png
亦有四大六根如何不动且如父母未生
之前无此四大六根何者是动静觉个甚
么道经云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
名曰妙道释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相能生有相
无形能制有形本来面目非五色可观非
五音可听无目能观无耳能听无鼻能臭
无舌能尝无口能言无手能拳无足能走
本体法身才动便着六根静定本来面目
自现只今动者乃主使奴静定主归位昏
之前无此四大六根何者是动静觉个甚
么道经云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
名曰妙道释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相能生有相
无形能制有形本来面目非五色可观非
五音可听无目能观无耳能听无鼻能臭
无舌能尝无口能言无手能拳无足能走
本体法身才动便着六根静定本来面目
自现只今动者乃主使奴静定主归位昏
卷一 第 14a 页 0740-064.png
迷散乱为鬼湛明了为神修行人要见本
来面目者须是屏息诸缘六根清净一心
不二纤毫不立寸丝不挂自然迷云消散
性月呈辉也古云雾开日莹尘净鉴明乃
作偈曰
看后无形觉有形 从来不惹一毫尘
能将万法皆抛弃 显出元初不坏身
师至太白山安乐窝有讲师陈弘道参师问
庄子齐物篇中有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何也师曰大知闲闲
来面目者须是屏息诸缘六根清净一心
不二纤毫不立寸丝不挂自然迷云消散
性月呈辉也古云雾开日莹尘净鉴明乃
作偈曰
看后无形觉有形 从来不惹一毫尘
能将万法皆抛弃 显出元初不坏身
师至太白山安乐窝有讲师陈弘道参师问
庄子齐物篇中有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何也师曰大知闲闲
卷一 第 14b 页 0740-065.png
者无不容受也小知间间者有间别也此
盖知之同大言炎炎者同是非也小言詹
詹者小扁之貌此语言之异莫不只此四
者差别万物万情取舍不同若有真宰使
之自然也要见真宰么咦
咦虽然出入无踪迹 物物全彰见也么
有道士刘宗海参师问修炼者何师曰修
者修其外行炼者炼其身心修外行者恤
孤念寡敬老怜贫修桥砌路扶患释难总
有八百之数炼身心者居环守静磨身炼
盖知之同大言炎炎者同是非也小言詹
詹者小扁之貌此语言之异莫不只此四
者差别万物万情取舍不同若有真宰使
之自然也要见真宰么咦
咦虽然出入无踪迹 物物全彰见也么
有道士刘宗海参师问修炼者何师曰修
者修其外行炼者炼其身心修外行者恤
孤念寡敬老怜贫修桥砌路扶患释难总
有八百之数炼身心者居环守静磨身炼
卷一 第 15a 页 0740-066.png
心惜精养气鍊神还虚总有三千之数外
行生福内功生慧福慧两全超越生死也
又男子六十四岁不能修命者何也师曰
人者万物之灵寿本四万三千二百馀日
其神三万六千元阳真气本重三百八十
四铢内应乎乾 不知保养而致之散
是以中道夭阏乾者六阳具而未知动作
施为知此修炼即神仙也自十五岁至二
十五岁施泄不止则真气亏四十八铢存
者应乎姤 嗜欲甚加十岁则又亏四
行生福内功生慧福慧两全超越生死也
又男子六十四岁不能修命者何也师曰
人者万物之灵寿本四万三千二百馀日
其神三万六千元阳真气本重三百八十
四铢内应乎乾 不知保养而致之散
是以中道夭阏乾者六阳具而未知动作
施为知此修炼即神仙也自十五岁至二
十五岁施泄不止则真气亏四十八铢存
者应乎姤 嗜欲甚加十岁则又亏四
卷一 第 15b 页 0740-067.png
十八铢存者应乎遁 又不知保养更
加十岁又亏四十八铢存者应乎否
至此乃天地之中气又不知修养更加十
岁其亏七十二铢其应乎观 又不知
补养更加五岁其亏九十六铢存者应乎
剥 又不知保养八八六十四卦元气
终矣中应乎 坤坤者纯阴也惟安谷
气而生故名苟寿人至于此去死不远不
复能修丹矣其或浅败之甚者又不逮此
而绝如老树精微遇大风火燎其枯死必
加十岁又亏四十八铢存者应乎否
至此乃天地之中气又不知修养更加十
岁其亏七十二铢其应乎观 又不知
补养更加五岁其亏九十六铢存者应乎
剥 又不知保养八八六十四卦元气
终矣中应乎 坤坤者纯阴也惟安谷
气而生故名苟寿人至于此去死不远不
复能修丹矣其或浅败之甚者又不逮此
而绝如老树精微遇大风火燎其枯死必
卷一 第 16a 页 0740-068.png
也凡修行人要识铢两抽添下功祖师云
一葫芦三百八十四铢此之谓也有陈讲
师问尸解之道师曰尸解有五兵文水火
太阴者是也兵解者如郭朴被戮于市周
朴遭于锯解文解者如长房般形于拄杖
达磨只履而西归水解者冯夷溺于大川
太白沉于江底火解者封子焚于火树陆
仙上于柴棚太阴解者视其色不变尸不
青皮不皱目光不毁屈伸柔软此亦尸解
也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虽如是终不
一葫芦三百八十四铢此之谓也有陈讲
师问尸解之道师曰尸解有五兵文水火
太阴者是也兵解者如郭朴被戮于市周
朴遭于锯解文解者如长房般形于拄杖
达磨只履而西归水解者冯夷溺于大川
太白沉于江底火解者封子焚于火树陆
仙上于柴棚太阴解者视其色不变尸不
青皮不皱目光不毁屈伸柔软此亦尸解
也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虽如是终不
卷一 第 16b 页 0740-069.png
成天仙之道但得不死而已
是岁丙寅九月师至华阳东岳庙歇禅值雨
屋漏乃作诗一首
屋漏人不漏 人忙我不忙
移身安稳处 俗念总相忘
当月十五日全真道人董孤云王夷山何
懒云三人赴丹阳万寿宫作主钵即赋诗
一首别众而行
深山幽谷是吾家 受用平生实可誇
瓦钵常盛蜂蜜酒 磁瓶时煮构芽茶
是岁丙寅九月师至华阳东岳庙歇禅值雨
屋漏乃作诗一首
屋漏人不漏 人忙我不忙
移身安稳处 俗念总相忘
当月十五日全真道人董孤云王夷山何
懒云三人赴丹阳万寿宫作主钵即赋诗
一首别众而行
深山幽谷是吾家 受用平生实可誇
瓦钵常盛蜂蜜酒 磁瓶时煮构芽茶
卷一 第 17a 页 0740-070.png
闲来笑指天边月 闷后行观涧畔花
今日别辞诸友去 遥瞻林壑谩咨嗟
是时九月二十二日到长安丹阳万寿宫有
邓指挥谒师曰久闻先生道矣师曰贫道
居山养拙而已指挥曰只这拙字若能会
养其道至矣师曰匿光藏辉见素抱朴虽
辩无言虽巧如拙眼不观色耳不听声口
虽应事心固无欲心无其心念中无念此
者余养拙之用也指挥请问性命二字何
师曰性乃命之体命乃性之用用无体不
今日别辞诸友去 遥瞻林壑谩咨嗟
是时九月二十二日到长安丹阳万寿宫有
邓指挥谒师曰久闻先生道矣师曰贫道
居山养拙而已指挥曰只这拙字若能会
养其道至矣师曰匿光藏辉见素抱朴虽
辩无言虽巧如拙眼不观色耳不听声口
虽应事心固无欲心无其心念中无念此
者余养拙之用也指挥请问性命二字何
师曰性乃命之体命乃性之用用无体不
卷一 第 17b 页 0740-071.png
明体无用不备根梢本相连权且分为二
指挥曰既是体用并行因何分二师曰性
命本一因欲念离隔为二古云木金间隔
分乌兔是也指挥曰论性在道为何物师
曰即金丹比喻真性亘劫常存出入无碍
故比如金之坚如刚之利如丹之圆重阳
帝君云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假为炉炼作
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辊出赴仙坛此
也次日大众参毕师曰朽木免彫琢拙夫
省役心辩不如讷巧不如拙石有玉而损
指挥曰既是体用并行因何分二师曰性
命本一因欲念离隔为二古云木金间隔
分乌兔是也指挥曰论性在道为何物师
曰即金丹比喻真性亘劫常存出入无碍
故比如金之坚如刚之利如丹之圆重阳
帝君云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假为炉炼作
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辊出赴仙坛此
也次日大众参毕师曰朽木免彫琢拙夫
省役心辩不如讷巧不如拙石有玉而损
卷一 第 18a 页 0740-072.png
石蛤怀珠而丧蛤诚无妄耳乃诗曰
成材百尺青松 不觉春风一送
枝梢一任翻腾 本来根深不动
随机应化录卷上
成材百尺青松 不觉春风一送
枝梢一任翻腾 本来根深不动
随机应化录卷上
卷一 第 18b 页 0740-07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