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第 1a 页 WYG1226-02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王忠文集卷十
明 王祎 撰
记
婺州新城记
至正十四年七月十有五日婺州新筑罗城成总管陈
侯使以状来俾书其实用纪成绩按图志婺在吴为东
阳郡梁改为金华郡随开皇九年乃易置婺州而城之
王忠文集卷十
明 王祎 撰
记
婺州新城记
至正十四年七月十有五日婺州新筑罗城成总管陈
侯使以状来俾书其实用纪成绩按图志婺在吴为东
阳郡梁改为金华郡随开皇九年乃易置婺州而城之
卷十 第 1b 页 WYG1226-0207b.png
肇建莫详所自宋宣和四年知州事范之才尝重筑之
逮今二百有三十年圮坏弗葺殆非一日我国家诞受
天命奄有四海际天开宇极地辟疆混一之盛亘古所
无世祖皇帝念创造之难惩攻取之劳以为天下既已
一家郡国城郭无所于用而众建省阃以作蕃翰天下
势如运诸掌隐然泰山盘石之安天险所设规模宏远
矣然而晏安无虞为日滋久爰自比岁中区俶扰所在
郡国民讹不宁于是江浙行中书省议谓预备不虞国
逮今二百有三十年圮坏弗葺殆非一日我国家诞受
天命奄有四海际天开宇极地辟疆混一之盛亘古所
无世祖皇帝念创造之难惩攻取之劳以为天下既已
一家郡国城郭无所于用而众建省阃以作蕃翰天下
势如运诸掌隐然泰山盘石之安天险所设规模宏远
矣然而晏安无虞为日滋久爰自比岁中区俶扰所在
郡国民讹不宁于是江浙行中书省议谓预备不虞国
卷十 第 2a 页 WYG1226-0208a.png
之善政城郭复建于今为宜下其事列郡令相其便利
而讲行兴筑之政焉婺于浙东今为上路后枕山阜前
临溪流最为形胜而肃政廉访司实治于兹副使伯嘉
讷公与其僚属议咸谓有备斯可以无患此古之良图
今之切务乃属陈侯亟遵省檄以谋兴作而陈侯亦自
任为己责而不敢后乃略基址揣厚薄集所属州县长
吏躬役要以同物力之度程而副使公复选奏差钱元
处州总管府判官叶琛总视其役察其勉与不勉者而
而讲行兴筑之政焉婺于浙东今为上路后枕山阜前
临溪流最为形胜而肃政廉访司实治于兹副使伯嘉
讷公与其僚属议咸谓有备斯可以无患此古之良图
今之切务乃属陈侯亟遵省檄以谋兴作而陈侯亦自
任为己责而不敢后乃略基址揣厚薄集所属州县长
吏躬役要以同物力之度程而副使公复选奏差钱元
处州总管府判官叶琛总视其役察其勉与不勉者而
卷十 第 2b 页 WYG1226-0208b.png
经画劝相之旧城周十里基三丈面广三之一而高倍
其面至是绵亘悉仍乎旧以丈计者一千四百七十有
九其高二丈基之厚与面之广皆二丈有二尺以今昔
之度准之有增而无减外包密石而实土其中土居其
厚仅三之一上累甓为女墙下甃石为道皆与城相周
回旧有门十一后窒其四而存其七东曰赤松南曰八
咏曰清波曰长仙曰通远西曰朝天北曰旌孝今仍为
七门其上皆架屋为飞观以谨候望而朝天旌孝各环
其面至是绵亘悉仍乎旧以丈计者一千四百七十有
九其高二丈基之厚与面之广皆二丈有二尺以今昔
之度准之有增而无减外包密石而实土其中土居其
厚仅三之一上累甓为女墙下甃石为道皆与城相周
回旧有门十一后窒其四而存其七东曰赤松南曰八
咏曰清波曰长仙曰通远西曰朝天北曰旌孝今仍为
七门其上皆架屋为飞观以谨候望而朝天旌孝各环
卷十 第 3a 页 WYG1226-0208c.png
以瓮城版锸并兴雉堞崛起庀事于闰三月二十有六
日为日一百有七而遂讫工其费一出于民凡民有田
苗米十石以上者必来𨽻役其不及十石则出钱以为
助盖由陈侯躬劳率下悦以使人而州县长吏尽心殚
力以承其志上有风纪之司为之倚重所选总视其役
者又精知周虑足以综理之以故执役不烦而民不敢
爱其力量功命日不愆于素百年之迹指顾而还于以
待不常之虞而永为国家之保障岂徒区画封表备侯
日为日一百有七而遂讫工其费一出于民凡民有田
苗米十石以上者必来𨽻役其不及十石则出钱以为
助盖由陈侯躬劳率下悦以使人而州县长吏尽心殚
力以承其志上有风纪之司为之倚重所选总视其役
者又精知周虑足以综理之以故执役不烦而民不敢
爱其力量功命日不愆于素百年之迹指顾而还于以
待不常之虞而永为国家之保障岂徒区画封表备侯
卷十 第 3b 页 WYG1226-0208d.png
邦之制而已乎是故春秋之法兴作常事或不书至于
土功必谨书之重民力也是役也于制为合义于时为
得宜用民之力虽悉而民不告病是其不可以不书陈
侯名以实以太中大夫居今官在任六年政效昭著有
足称者州县长吏受役要者兰溪知州唐棣金华尹徐
允益义乌尹周思奉浦江尹萧文质东阳丞蒋受益永
康主簿李煦武义主簿陈以威权录事司浦江主簿温
都尔以郡僚主治文墨书其役要者提控案牍兼照磨
土功必谨书之重民力也是役也于制为合义于时为
得宜用民之力虽悉而民不告病是其不可以不书陈
侯名以实以太中大夫居今官在任六年政效昭著有
足称者州县长吏受役要者兰溪知州唐棣金华尹徐
允益义乌尹周思奉浦江尹萧文质东阳丞蒋受益永
康主簿李煦武义主簿陈以威权录事司浦江主簿温
都尔以郡僚主治文墨书其役要者提控案牍兼照磨
卷十 第 4a 页 WYG1226-0209a.png
孙弥德也
郑氏义门碑后记
至正十二年二月诏拜翰林学士承旨伊埒特穆尔荣
禄公中书平章政事行省江浙三月至镇闻属郡婺之
浦江县民郑氏九世聚族朝廷尝旌表焉乃手书一门
尚义九世同居八大字遗之方是时中区俶扰列郡绎
骚公以宿望旧劳特被眷倚承制行事以任藩屏之寄
军旅之殷剧财用之匮乏调度经营日不暇给宜若于
郑氏义门碑后记
至正十二年二月诏拜翰林学士承旨伊埒特穆尔荣
禄公中书平章政事行省江浙三月至镇闻属郡婺之
浦江县民郑氏九世聚族朝廷尝旌表焉乃手书一门
尚义九世同居八大字遗之方是时中区俶扰列郡绎
骚公以宿望旧劳特被眷倚承制行事以任藩屏之寄
军旅之殷剧财用之匮乏调度经营日不暇给宜若于
卷十 第 4b 页 WYG1226-0209b.png
礼文之事有所未遑而当节钺出镇之始首托翰墨以
假宠于郑氏之门盖方岳大臣厥寄非一扶世导民兴
化善俗是亦国政之所当先者也何者冢宰所降之德
司徒所教之伦即民所秉之彝也而必待上之人有以
开牖劝饬之而后兴起于为善所谓辅之翼之使自得
之又从而振德之况今方岳赐履所及提封数千里非
可以家喻而户晓夫因一家之善而彰显之以风厉乎
遐迩使知一国之仁让权舆于一家岂非公之盛心乎
假宠于郑氏之门盖方岳大臣厥寄非一扶世导民兴
化善俗是亦国政之所当先者也何者冢宰所降之德
司徒所教之伦即民所秉之彝也而必待上之人有以
开牖劝饬之而后兴起于为善所谓辅之翼之使自得
之又从而振德之况今方岳赐履所及提封数千里非
可以家喻而户晓夫因一家之善而彰显之以风厉乎
遐迩使知一国之仁让权舆于一家岂非公之盛心乎
卷十 第 5a 页 WYG1226-0209c.png
昔者毕公受命保釐东郊为政实先于旌别淑慝即其
善者表厥宅里而树之风声故民莫不知慕而为善能
不懈今公之于郑氏所以彰显之者不犹毕公之为政
者哉公蒙古人博学而性刚正仕延祐末天历初两遇
贬黜愈黜而名愈著迨今上亲任旧人遂见大用顷公
劝讲帷幄郑氏诸孙涛实从事为检讨于公有僚属之
好谓公之为惠甚大不可不图以昭其赐爰谋于家长
摹勒此碑而俾祎志其下方如此云
善者表厥宅里而树之风声故民莫不知慕而为善能
不懈今公之于郑氏所以彰显之者不犹毕公之为政
者哉公蒙古人博学而性刚正仕延祐末天历初两遇
贬黜愈黜而名愈著迨今上亲任旧人遂见大用顷公
劝讲帷幄郑氏诸孙涛实从事为检讨于公有僚属之
好谓公之为惠甚大不可不图以昭其赐爰谋于家长
摹勒此碑而俾祎志其下方如此云
卷十 第 5b 页 WYG1226-0209d.png
萧然山堂记
萧然山在萧山县西一里县盖倚山以为治也县初名
永兴晋许玄度隐居山下尝凭林筑室谓有萧然之致
故山名萧然而其后遂名县曰萧山是山以人而为名
县又因山以得名也山从西南来其势磅礴若不可遏
而将北趍忽断而复起为北干山既乃折而东走蜿蜒
行数十里为龛山至海而止其将折而东也山有支阜
隐然南下若回顾萧然者望县治不三四里而近相地
萧然山在萧山县西一里县盖倚山以为治也县初名
永兴晋许玄度隐居山下尝凭林筑室谓有萧然之致
故山名萧然而其后遂名县曰萧山是山以人而为名
县又因山以得名也山从西南来其势磅礴若不可遏
而将北趍忽断而复起为北干山既乃折而东走蜿蜒
行数十里为龛山至海而止其将折而东也山有支阜
隐然南下若回顾萧然者望县治不三四里而近相地
卷十 第 6a 页 WYG1226-0210a.png
形者以其风气之所会称为吉壤县人任氏兄弟即其
地为亲之乐邱而搆堂其旁因俾诸子元礼读书其间
焉括苍刘先生名之曰萧然山堂盖以谓萧然者县之
望而斯堂之成又揽乎萧然之胜也予闻任氏在萧山
为著姓其亲高年有隐德而兄弟事之尽孝以驯行称
于乡及其诸子如元礼者又好学授经于名师处家庭
间循循而谨饬一门三世孝友之习蔼如也想其岁时
父兄子弟来止于斯愉愉怡怡左右顺适凡乡之人慕
地为亲之乐邱而搆堂其旁因俾诸子元礼读书其间
焉括苍刘先生名之曰萧然山堂盖以谓萧然者县之
望而斯堂之成又揽乎萧然之胜也予闻任氏在萧山
为著姓其亲高年有隐德而兄弟事之尽孝以驯行称
于乡及其诸子如元礼者又好学授经于名师处家庭
间循循而谨饬一门三世孝友之习蔼如也想其岁时
父兄子弟来止于斯愉愉怡怡左右顺适凡乡之人慕
卷十 第 6b 页 WYG1226-0210b.png
任氏之盛而悠然启其孝弟之心则其善不独著于一
家而且形于一乡矣由一乡而推之无远近则及人者
益广矣又推而久之则不独化及其人将见草木之生
于堂下者有骈枝而连理也群鸟之翔集其间者不争
巢而栖不择子而哺也吾见斯堂不徒揽乎萧然之胜
而能系夫萧山俗化之美者兹其权舆矣至正乙未之
夏予道由萧山元礼邀予登斯堂先是刘先生尝为之
记而元礼又属予一言之以志斯堂之意元礼辱与予
家而且形于一乡矣由一乡而推之无远近则及人者
益广矣又推而久之则不独化及其人将见草木之生
于堂下者有骈枝而连理也群鸟之翔集其间者不争
巢而栖不择子而哺也吾见斯堂不徒揽乎萧然之胜
而能系夫萧山俗化之美者兹其权舆矣至正乙未之
夏予道由萧山元礼邀予登斯堂先是刘先生尝为之
记而元礼又属予一言之以志斯堂之意元礼辱与予
卷十 第 7a 页 WYG1226-0210c.png
为友谊不得辞故予复为之记焉
好古斋记
会稽俞君仲圭年方壮而志于学尝自以为所学者古
之道非古之道非所以为好也因名其斋曰好古而求
予言记之古之圣贤莫有盛于孔子者矣而孔子之言
有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是则好古云者虽以孔子之圣而犹加
之意焉而况于为学者哉且人之生气禀固不同自上
好古斋记
会稽俞君仲圭年方壮而志于学尝自以为所学者古
之道非古之道非所以为好也因名其斋曰好古而求
予言记之古之圣贤莫有盛于孔子者矣而孔子之言
有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是则好古云者虽以孔子之圣而犹加
之意焉而况于为学者哉且人之生气禀固不同自上
卷十 第 7b 页 WYG1226-0210d.png
智之资生而知之之质其义理之精微者或可求诸心
而默识至于礼乐之名物古今之事变未有不徵诸古
人之所己言己行而能自得之也是故孔子因鲁史而
修春秋因伏羲文王周公之卦爻而赞易以及诗书之
删礼乐之定悉有所依㨿而论次焉皆传先王之旧而
未尝有所自作所谓信而好古好古敏而求之者夫岂
故为谦辞哉商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周诗曰古训是
式夫舍古训而不徵而徒以己见臆说自是者圣人所
而默识至于礼乐之名物古今之事变未有不徵诸古
人之所己言己行而能自得之也是故孔子因鲁史而
修春秋因伏羲文王周公之卦爻而赞易以及诗书之
删礼乐之定悉有所依㨿而论次焉皆传先王之旧而
未尝有所自作所谓信而好古好古敏而求之者夫岂
故为谦辞哉商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周诗曰古训是
式夫舍古训而不徵而徒以己见臆说自是者圣人所
卷十 第 8a 页 WYG1226-0211a.png
不敢况于学者顾可不知所当务乎在易艮上乾下之
卦其象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前言往行
而多识者即好古之谓而畜其德则其所有事焉者也
今仲圭之为学亦既知古之足以为好矣苟能充其所
好而有所事焉则所谓圣贤可学而至者夫岂我欺哉
予与仲圭为友有年故因其志之所存推是说以告之
仲圭之伯氏伯圭尤好学其亦以为然否乎
思报堂记
卦其象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前言往行
而多识者即好古之谓而畜其德则其所有事焉者也
今仲圭之为学亦既知古之足以为好矣苟能充其所
好而有所事焉则所谓圣贤可学而至者夫岂我欺哉
予与仲圭为友有年故因其志之所存推是说以告之
仲圭之伯氏伯圭尤好学其亦以为然否乎
思报堂记
卷十 第 8b 页 WYG1226-0211b.png
宁国袁谦子谓其友王祎氏曰吾食君之禄而以养吾
亲君亲之恩思有以报之未能也吾闻之无亲无生无
君无以生君亲之恩将若之何而报之也吾朝夕以思
不敢忘因名吾堂曰思报子尚有以教我乎哉王祎氏
对曰噫善如是之问也君亲之譬犹天也诗不有云乎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莫之报也为臣子者夫亦求尽
其分焉耳是故忠者尽为臣之分之谓也孝者尽为子
之分之谓也忠孝尽则臣子之分尽故曰君父人伦之
亲君亲之恩思有以报之未能也吾闻之无亲无生无
君无以生君亲之恩将若之何而报之也吾朝夕以思
不敢忘因名吾堂曰思报子尚有以教我乎哉王祎氏
对曰噫善如是之问也君亲之譬犹天也诗不有云乎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莫之报也为臣子者夫亦求尽
其分焉耳是故忠者尽为臣之分之谓也孝者尽为子
之分之谓也忠孝尽则臣子之分尽故曰君父人伦之
卷十 第 9a 页 WYG1226-0211c.png
大本忠孝人子之大节君亲之恩莫之可报也惟忠与
孝其庶几以报夫君亲者乎虽然世之言曰为忠孝者
不两全夫岂然哉臣子之道一也岂有不相为用而又
相害者哉是故以其私则两害以其义则两得今夫有
亲在而君有难则将死之乎抑否乎亦曰身从其居志
从其义而已吾身居于君所而君难及则号泣以死请
曰吾非忘事亲也君不可以弃吾其敢以不死可死则
死之其幸而不死则终事而请于君以事其亲君有难
孝其庶几以报夫君亲者乎虽然世之言曰为忠孝者
不两全夫岂然哉臣子之道一也岂有不相为用而又
相害者哉是故以其私则两害以其义则两得今夫有
亲在而君有难则将死之乎抑否乎亦曰身从其居志
从其义而已吾身居于君所而君难及则号泣以死请
曰吾非忘事亲也君不可以弃吾其敢以不死可死则
死之其幸而不死则终事而请于君以事其亲君有难
卷十 第 9b 页 WYG1226-0211d.png
而吾身居亲所吾将赴而救之而亲不可以舍也则号
泣而呼曰吾非忘吾君也有亲在吾不忍以即死其不
幸而亲死则终丧而委身以事其君是之谓身从其居
志从其义也古之知孝者莫如舜知义者莫如孔孟其
于君臣父子之际详矣使其不幸而遭焉其亦如是而
已矣世顾以为为忠孝者不两全夫岂然哉袁谦子于
是再拜谢曰美哉乎子之言忠孝也吾曷敢不思而行
之以报吾所当报虽然岂独予哉天下后世将子之言
泣而呼曰吾非忘吾君也有亲在吾不忍以即死其不
幸而亲死则终丧而委身以事其君是之谓身从其居
志从其义也古之知孝者莫如舜知义者莫如孔孟其
于君臣父子之际详矣使其不幸而遭焉其亦如是而
已矣世顾以为为忠孝者不两全夫岂然哉袁谦子于
是再拜谢曰美哉乎子之言忠孝也吾曷敢不思而行
之以报吾所当报虽然岂独予哉天下后世将子之言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26-0212a.png
以为训盍书诸简以遗予因以记吾堂也遂记之
南溪堰记
东阳县西南二十里其地曰横城水出诸谷间合为一
流南行二里许曰南溪溪之流不能常遇暴雨辄泛溢
稍旱则易涸盖由其源浅而势又下也并溪之民旧累
石为堰以壅水田之受堰水者皆为沃壤而堰常废不
治至元间乡之大姓建昌主簿蒋君尝因其旧而治之
不久复废泰定初建昌之孙若晦甫又相其势之所宜
南溪堰记
东阳县西南二十里其地曰横城水出诸谷间合为一
流南行二里许曰南溪溪之流不能常遇暴雨辄泛溢
稍旱则易涸盖由其源浅而势又下也并溪之民旧累
石为堰以壅水田之受堰水者皆为沃壤而堰常废不
治至元间乡之大姓建昌主簿蒋君尝因其旧而治之
不久复废泰定初建昌之孙若晦甫又相其势之所宜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26-0212b.png
凿钜石重治之即其旁浚渠行堰水以灌溉并割田与
居民之谨愿者使之守然亦不能久而不废也废且二
十年为至正十三年若晦之族子显仁复继先绪而大
治之先是堰侧之堤因故土而傅以石故水湍悍每善
崩又渠不能深广水所及因不远至是堤表里皆石为
之而石视昔尤钜置闸两堤间以时其蓄泄使水之盈
缩常与闸等且辟渠深广悉倍旧水行渠中使多而不
绝其为力甚勤而其绩庶几可永久者矣其用工以日
居民之谨愿者使之守然亦不能久而不废也废且二
十年为至正十三年若晦之族子显仁复继先绪而大
治之先是堰侧之堤因故土而傅以石故水湍悍每善
崩又渠不能深广水所及因不远至是堤表里皆石为
之而石视昔尤钜置闸两堤间以时其蓄泄使水之盈
缩常与闸等且辟渠深广悉倍旧水行渠中使多而不
绝其为力甚勤而其绩庶几可永久者矣其用工以日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26-0212c.png
计者三百六十二费钱以缗计者六百七十五凡田之
受水者各出钱为助且与有田者定其约束以止侵争
仍其旧名曰通济堰既成人莫不以为利而是岁大旱
独南溪之田无害也嗟乎水之为利博矣自井牧沟洫
之法坏而世以旱乾水溢委之天谓人力为无预然稽
之史牒其能兴水利以足食而富民者不可胜道则水
利者果为政者所可后乎故兹堰之成虽其事已微而
功较然显仁一介之士非有当为之责乃能耸善扶谊
受水者各出钱为助且与有田者定其约束以止侵争
仍其旧名曰通济堰既成人莫不以为利而是岁大旱
独南溪之田无害也嗟乎水之为利博矣自井牧沟洫
之法坏而世以旱乾水溢委之天谓人力为无预然稽
之史牒其能兴水利以足食而富民者不可胜道则水
利者果为政者所可后乎故兹堰之成虽其事已微而
功较然显仁一介之士非有当为之责乃能耸善扶谊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26-0212d.png
汲汲焉致力于此是亦可嘉也已故予为之书以纪其
勤且告以乡之人而谂诸为政者焉
章氏祠堂记
龙泉望章氏章氏之祠有曰标廌庵者太傅府君及夫
人郡君下逮都官大将二府君之祠皆在焉初章氏建
之浦城人太傅讳仔钩居乡有行义五季之乱受知闽
王审知因授节钺屯兵其境以拒南唐仕为校检太傅
高州刺史西北面行营招讨置制使殁谥忠显夫人练
勤且告以乡之人而谂诸为政者焉
章氏祠堂记
龙泉望章氏章氏之祠有曰标廌庵者太傅府君及夫
人郡君下逮都官大将二府君之祠皆在焉初章氏建
之浦城人太傅讳仔钩居乡有行义五季之乱受知闽
王审知因授节钺屯兵其境以拒南唐仕为校检太傅
高州刺史西北面行营招讨置制使殁谥忠显夫人练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26-0213a.png
氏贤而有识封渤海郡君南唐兵围建夫人时居围城
中唐将王建封者故𨽻太傅部下有罪当诛夫人言于
太傅而释之及城陷将屠其民建封首物色夫人以礼
见听夫人一言而止厥有子十五人章氏之盛盖原于
是矣三世为都官郎中讳重尝猎于处之龙泉至西宁
乡爱其山水明秀因家焉是为龙泉章氏之所祖又三
世为大将舍人讳公杰生五子其后最繁衍则今章氏
五房所出之祖也其第三子世安始即大将墓侧为祠
中唐将王建封者故𨽻太傅部下有罪当诛夫人言于
太傅而释之及城陷将屠其民建封首物色夫人以礼
见听夫人一言而止厥有子十五人章氏之盛盖原于
是矣三世为都官郎中讳重尝猎于处之龙泉至西宁
乡爱其山水明秀因家焉是为龙泉章氏之所祖又三
世为大将舍人讳公杰生五子其后最繁衍则今章氏
五房所出之祖也其第三子世安始即大将墓侧为祠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26-0213b.png
堂以祀太傅而以都官大将祔焉祠之建且四百年中
更变故废弛既甚而大将十二世孙溢今乃重修之隆
其栋宇固其垣墉靡缺弗完靡仆弗起内外规制虽仍
其旧而功则倍于作者先是制祭有田多湮没不存溢
捐已赀悉更而复之为亩若干庵前旷土垦以为田为
亩又若干计其所入总得谷若干石烝尝之需营缮之
费皆于是取给自都官而下十世兆域咸在西宁旧有
祭田悉亦无存者溢与兄漳各割私田总若干亩别储
更变故废弛既甚而大将十二世孙溢今乃重修之隆
其栋宇固其垣墉靡缺弗完靡仆弗起内外规制虽仍
其旧而功则倍于作者先是制祭有田多湮没不存溢
捐已赀悉更而复之为亩若干庵前旷土垦以为田为
亩又若干计其所入总得谷若干石烝尝之需营缮之
费皆于是取给自都官而下十世兆域咸在西宁旧有
祭田悉亦无存者溢与兄漳各割私田总若干亩别储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26-0213c.png
其入庵中以供祀事凡族人无贱贵岁立春寒食相率
会祠下祭毕而燕长幼之序秩然有伦既又立为条约
所以图其久远者甚详密而周备也盖古者公卿大夫
士皆有庙而庙立于其家其祖以昭穆序而有易世不
迁者有继世而祧者其祭则有酢有厌有嘏有绥有旅
而非同宗同族不得以与祭故同气之祀则立同气之
尸焉至于后世乃有即墓以祀因而建立祠事者又其
所祀不必皆不迁不祧之祖是殆礼之以义起者也今
会祠下祭毕而燕长幼之序秩然有伦既又立为条约
所以图其久远者甚详密而周备也盖古者公卿大夫
士皆有庙而庙立于其家其祖以昭穆序而有易世不
迁者有继世而祧者其祭则有酢有厌有嘏有绥有旅
而非同宗同族不得以与祭故同气之祀则立同气之
尸焉至于后世乃有即墓以祀因而建立祠事者又其
所祀不必皆不迁不祧之祖是殆礼之以义起者也今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26-0213d.png
章氏以太傅与夫人之盛德固宜百世祀而都官大将
又有不得而祧者则因墓之近立祠以祀使同宗同族
之人世世奉尝皆得以敦同气之义致奉先之敬谓为
以义起礼有合于变之正非欤然而祭必有田无田则
不得以为祭章氏之有祭田今既得以备春秋之事守
而勿坠固所深望于后人者也楚茨之首章曰我仓既
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章氏于斯报本而追远有以承先人之委祉矣其卒章
又有不得而祧者则因墓之近立祠以祀使同宗同族
之人世世奉尝皆得以敦同气之义致奉先之敬谓为
以义起礼有合于变之正非欤然而祭必有田无田则
不得以为祭章氏之有祭田今既得以备春秋之事守
而勿坠固所深望于后人者也楚茨之首章曰我仓既
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章氏于斯报本而追远有以承先人之委祉矣其卒章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26-0214a.png
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后之人尚思继志述事于无穷
哉请以诗人之辞刻诸丽牲之石而祭田有目具列于
石阴云
处善堂记
南昌杨君克安家世以笃厚称君异时仕尝佐名州帅
大阃奕奕有声誉而被服儒雅粹然君子人也其所居
之堂扁曰处善间来求予文以记之呜呼乾道变化继
之者善成之者性盖善立于性命于善是理之具于吾心
哉请以诗人之辞刻诸丽牲之石而祭田有目具列于
石阴云
处善堂记
南昌杨君克安家世以笃厚称君异时仕尝佐名州帅
大阃奕奕有声誉而被服儒雅粹然君子人也其所居
之堂扁曰处善间来求予文以记之呜呼乾道变化继
之者善成之者性盖善立于性命于善是理之具于吾心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26-0214b.png
者何其纯于善而不杂也是故率是而充之无为其所
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何往而非善哉然而君子为善惟
日不足一日之中非必皆与物接也何如其可谓善又
何如其为之夫亦曰吾知循理尽分而已耳不敢侮于
人所以不自侮也不敢欺于人所以不自欺也侮焉欺
焉于人奚所加损而一念之萌败德乱常所丧固在我
矣不自侮不自欺所以持吾敬也持吾敬即所以循理
尽分而充乎是心之善者也且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
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何往而非善哉然而君子为善惟
日不足一日之中非必皆与物接也何如其可谓善又
何如其为之夫亦曰吾知循理尽分而已耳不敢侮于
人所以不自侮也不敢欺于人所以不自欺也侮焉欺
焉于人奚所加损而一念之萌败德乱常所丧固在我
矣不自侮不自欺所以持吾敬也持吾敬即所以循理
尽分而充乎是心之善者也且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26-0214c.png
居与鹿豕游颜子在陋巷一簟食一瓢饮岂必皆与物
接哉而世之称为善者必曰舜颜焉殆亦推其是心而
论之耳今克安之居于斯也惟日孳孳惟善之是处充
是心焉虽至于舜颜可也考之于经有曰作善降之百
祥有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廌作之积之夫皆即是心而
充之事所当事初曷有计功蕲获之心而祥庆之臻有
不期而自至至是则身之所处无乎非善而与善为无
间矣大抵为善与不善惟家人为不可欺夫苟处善于
接哉而世之称为善者必曰舜颜焉殆亦推其是心而
论之耳今克安之居于斯也惟日孳孳惟善之是处充
是心焉虽至于舜颜可也考之于经有曰作善降之百
祥有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廌作之积之夫皆即是心而
充之事所当事初曷有计功蕲获之心而祥庆之臻有
不期而自至至是则身之所处无乎非善而与善为无
间矣大抵为善与不善惟家人为不可欺夫苟处善于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26-0214d.png
家声孚而气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无不循
乎理而尽其分则闺门之内已日由于吉祥而何廌如
之是心之传流及苗裔固有可得而徵者矣呜呼君子
处善之效其言可诬也哉是庸诵予所闻书以遗克安
因请揭之以为记
恒斋记
吾观于易于上震下巽之卦而得其所以为恒者焉巽
下震上之为恒何也夫震阳也刚也雷也动也长男也
乎理而尽其分则闺门之内已日由于吉祥而何廌如
之是心之传流及苗裔固有可得而徵者矣呜呼君子
处善之效其言可诬也哉是庸诵予所闻书以遗克安
因请揭之以为记
恒斋记
吾观于易于上震下巽之卦而得其所以为恒者焉巽
下震上之为恒何也夫震阳也刚也雷也动也长男也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26-0215a.png
巽阴也柔也风也顺也长女也是故阳上阴下刚柔相
应恒之义也雷震风发交助其势以相与恒之象也夫
妇居室长男位于长女之上男尊而女卑恒之情也天
地造化顺动而不已恒之道也此恒之为卦者然也于
是因恒之为卦而有处恒之道焉其辞曰恒亨无咎利
贞利有攸往盖恒者常久之谓苟能常久固可亨而无
咎矣然必恒而守其正乃得所常久固无往而不利是
以君子非能恒之贵乃恒而守正之为贵也虽然恒之
应恒之义也雷震风发交助其势以相与恒之象也夫
妇居室长男位于长女之上男尊而女卑恒之情也天
地造化顺动而不已恒之道也此恒之为卦者然也于
是因恒之为卦而有处恒之道焉其辞曰恒亨无咎利
贞利有攸往盖恒者常久之谓苟能常久固可亨而无
咎矣然必恒而守其正乃得所常久固无往而不利是
以君子非能恒之贵乃恒而守正之为贵也虽然恒之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26-0215b.png
常久在乎变通所谓守正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
恒矣孟子之论孔子盖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而
孟子于齐则辞其金于宋薛则受其馈而不辞仕止辞
受惟义之从而惟正之是守初岂有一定者哉故凡知
常而不知变者皆不足以言恒惟随时变易以从道斯
则恒之所为常久者乎濡须荆君茂之倜傥有志节知
名当时或劝之仕然居常择义不屑为苟就禔身饬行
儒者也而精于医时出其艺为人已疾辄有验或有以
恒矣孟子之论孔子盖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而
孟子于齐则辞其金于宋薛则受其馈而不辞仕止辞
受惟义之从而惟正之是守初岂有一定者哉故凡知
常而不知变者皆不足以言恒惟随时变易以从道斯
则恒之所为常久者乎濡须荆君茂之倜傥有志节知
名当时或劝之仕然居常择义不屑为苟就禔身饬行
儒者也而精于医时出其艺为人已疾辄有验或有以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26-0215c.png
为报非其义弗取也余尝嘉其仕止辞受之间人有所
弗及盖庶几随时变易以从道者矣而其所处之斋名
之曰恒余故推言易卦之所为恒者以告之而记诸其
壁世有知言者必谓余之为言本于儒先之所尝言理
无二致故也苟以余言为庸谈而他求其说以语君则
非余之所能知也
明善书院记
宋淳熙壬寅文公朱子以提举浙东常平行郡县修举
弗及盖庶几随时变易以从道者矣而其所处之斋名
之曰恒余故推言易卦之所为恒者以告之而记诸其
壁世有知言者必谓余之为言本于儒先之所尝言理
无二致故也苟以余言为庸谈而他求其说以语君则
非余之所能知也
明善书院记
宋淳熙壬寅文公朱子以提举浙东常平行郡县修举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26-0215d.png
振荒事至处之松阳松冈先生叶君震者县人也时隐
居教授于家塾执所业见焉朱子与语而有契为讲论
语孟子留旬日乃去后因即其家塾而拓充之建礼殿
讲堂及门庑斋庐之属以为书院而额曰明善用为乡
人之所肄业去今县治二十五里其地盖县旧治也岁
更世易屋既尽废有元至元丁亥县人萧子登实重建
之行中书因署子登山长而明善书院有山长自子登
始然松阳地左僻又书院所有田仅六十亩租入薄甚
居教授于家塾执所业见焉朱子与语而有契为讲论
语孟子留旬日乃去后因即其家塾而拓充之建礼殿
讲堂及门庑斋庐之属以为书院而额曰明善用为乡
人之所肄业去今县治二十五里其地盖县旧治也岁
更世易屋既尽废有元至元丁亥县人萧子登实重建
之行中书因署子登山长而明善书院有山长自子登
始然松阳地左僻又书院所有田仅六十亩租入薄甚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26-0216a.png
故凡嗣来职教事者不久辄引去而书院恒以废不振
至正己亥薛君益为山长君亦其县人遂以起废举坠
为己任首捐私财市木石募匠佣士之好义者咸乐佽
助之乃卜吉庀事缺者使之完仆者使之植丹垩涂塈
内外焕然更置祭器及凡百需之物其规制昔所未备
者至是毕备虽因旧以为新而功则几于作矣经营缔
搆四阅月而讫工爰率诸生行舍菜礼弦诵之声日以
滋多先是士之𨽻籍者四十有五而户绝者众君访其
至正己亥薛君益为山长君亦其县人遂以起废举坠
为己任首捐私财市木石募匠佣士之好义者咸乐佽
助之乃卜吉庀事缺者使之完仆者使之植丹垩涂塈
内外焕然更置祭器及凡百需之物其规制昔所未备
者至是毕备虽因旧以为新而功则几于作矣经营缔
搆四阅月而讫工爰率诸生行舍菜礼弦诵之声日以
滋多先是士之𨽻籍者四十有五而户绝者众君访其
卷十 第 18b 页 WYG1226-0216b.png
族能业儒者即俾继勿绝士有割田为助则言于有司
复其役其为力勤而为虑远所宜纪述以示后来于是
耆儒萧埙等以文为请若昔宋初郡县未有学天下惟
四书院厥后郡县无大小学既立而书院亦比比而是
大抵前贤之仕国及其过化之地后人因夫教思之所
被故建立学官使学者有所观感而兴起虽为制非古
而教学之意则犹古耳何也圣贤之为教亦惟使人尽
仁义礼智之性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伦因其
复其役其为力勤而为虑远所宜纪述以示后来于是
耆儒萧埙等以文为请若昔宋初郡县未有学天下惟
四书院厥后郡县无大小学既立而书院亦比比而是
大抵前贤之仕国及其过化之地后人因夫教思之所
被故建立学官使学者有所观感而兴起虽为制非古
而教学之意则犹古耳何也圣贤之为教亦惟使人尽
仁义礼智之性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伦因其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26-0216c.png
所固有而开牖振节之非有他术也故凡学者非四端
之充五典之惇则无所为学矣惟朱子绍道统之重而
以圣贤之所以教人者教人外而蛮荒重译之域孰不
知所尊慕况兹地其所尝临涖流风遗泽被于无穷士
之游斯息斯景行之至其必目改心化惕焉奋厉以肆
其求端用力之功充而致之圣贤何远之有此固薛君
之所望于来学而汲汲焉者也薛君字子谦通经善文
辞有驯行佐其劳者司吏刘润德也
之充五典之惇则无所为学矣惟朱子绍道统之重而
以圣贤之所以教人者教人外而蛮荒重译之域孰不
知所尊慕况兹地其所尝临涖流风遗泽被于无穷士
之游斯息斯景行之至其必目改心化惕焉奋厉以肆
其求端用力之功充而致之圣贤何远之有此固薛君
之所望于来学而汲汲焉者也薛君字子谦通经善文
辞有驯行佐其劳者司吏刘润德也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26-0216d.png
春晖堂记
春晖堂蔡思贤甫所以奉其母夫人者也思贤甫之言
曰吾早孤藐焉陋微无所肖似其幸克树立获底于成
者繄太夫人之力是恃曩岁干戈相寻吾既越在外服
而吾母艰难险阻实所备尝赖天之灵今也母子相保
聚首于此庶几以奉膝下之欢凡甘旨温凊人子之得
为者亦既靡不致吾养惟是区区之心不敢谓吾足也
譬之草焉阳春之育也阳春之恩岂望报于一草设草
春晖堂蔡思贤甫所以奉其母夫人者也思贤甫之言
曰吾早孤藐焉陋微无所肖似其幸克树立获底于成
者繄太夫人之力是恃曩岁干戈相寻吾既越在外服
而吾母艰难险阻实所备尝赖天之灵今也母子相保
聚首于此庶几以奉膝下之欢凡甘旨温凊人子之得
为者亦既靡不致吾养惟是区区之心不敢谓吾足也
譬之草焉阳春之育也阳春之恩岂望报于一草设草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26-0217a.png
焉有心其图惟春晖之报殆有不自足者矣春晖之名
吾堂所以志也王祎氏闻而叹之曰善乎思贤甫之能
孝也夫人莫不有亲也凡有亲者无弗能养也能养矣
而其心有弗至焉君子不谓孝也君子之所谓孝者谓
其能尽乎其心为乎人之所不知也是故乐其心不违
其志所谓志养也有愉色焉有婉容焉所谓色养也乐
其耳目安其寝处而又膻芗膳羞竭力以供事所谓忠
养也是三者皆人之所难能也虽然君子之心不以是
吾堂所以志也王祎氏闻而叹之曰善乎思贤甫之能
孝也夫人莫不有亲也凡有亲者无弗能养也能养矣
而其心有弗至焉君子不谓孝也君子之所谓孝者谓
其能尽乎其心为乎人之所不知也是故乐其心不违
其志所谓志养也有愉色焉有婉容焉所谓色养也乐
其耳目安其寝处而又膻芗膳羞竭力以供事所谓忠
养也是三者皆人之所难能也虽然君子之心不以是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26-0217b.png
为己足也亲之恩犹天也天之德广矣将欲以报之其
曷从而报之也夫亦曰吾尽吾心以致其至焉耳是故
有以乐其心矣不违其志矣吾弗敢谓能养其志也有
愉色矣有婉容矣吾弗敢谓能养以色也耳目寝处既
安且乐又有饮食之具矣而吾弗敢谓能忠于养也此
其心恒歉焉不自足人莫知之而已知之也呜呼君子
之事亲固将尽其心之至而非徒养之谓也今吾思贤
甫之言曰区区之心不敢谓为足也此固吾所谓君子
曷从而报之也夫亦曰吾尽吾心以致其至焉耳是故
有以乐其心矣不违其志矣吾弗敢谓能养其志也有
愉色矣有婉容矣吾弗敢谓能养以色也耳目寝处既
安且乐又有饮食之具矣而吾弗敢谓能忠于养也此
其心恒歉焉不自足人莫知之而已知之也呜呼君子
之事亲固将尽其心之至而非徒养之谓也今吾思贤
甫之言曰区区之心不敢谓为足也此固吾所谓君子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26-0217c.png
事亲之心也吾是以知思贤甫之能孝也抑吾闻之孝
子不自足之心无时而已也有时而已焉非所以为纯
孝也传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心
之至也而宁有或已者耶故愿吾思贤甫之益勉之也
勉之如何盖终身而后已也终身也者非终其亲之身
终其身也吾闻之记礼者云
汤氏顺宁庵记
丽水汤君垕字德载距其所居碧湖东二里营乐邱于
子不自足之心无时而已也有时而已焉非所以为纯
孝也传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心
之至也而宁有或已者耶故愿吾思贤甫之益勉之也
勉之如何盖终身而后已也终身也者非终其亲之身
终其身也吾闻之记礼者云
汤氏顺宁庵记
丽水汤君垕字德载距其所居碧湖东二里营乐邱于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26-0217d.png
柳林前冈实祔于先府君平阳公之兆域至正壬辰既
葬其配何氏甲辰之岁乃即其旁作庵焉而为庵之名
曰顺宁君之言曰昔者尝读张子西铭而知为人之道
矣盖孝子之事其亲也犹仁人之事其天亲也天也其
理一也故孝子之身其存也所以事乎亲者必惟令之
从不违其志也苟没也则体其所受乎亲者全而归之
固安焉而无愧也仁人之身其存也所以事乎天者亦
必惟令之从不逆其理也苟没矣则体其所受乎天者
葬其配何氏甲辰之岁乃即其旁作庵焉而为庵之名
曰顺宁君之言曰昔者尝读张子西铭而知为人之道
矣盖孝子之事其亲也犹仁人之事其天亲也天也其
理一也故孝子之身其存也所以事乎亲者必惟令之
从不违其志也苟没也则体其所受乎亲者全而归之
固安焉而无愧也仁人之身其存也所以事乎天者亦
必惟令之从不逆其理也苟没矣则体其所受乎天者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26-0218a.png
全而归之亦安焉而无愧也推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
道岂有二致哉故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存则谓之顺
是从其令者无一事之或舛也没则谓之宁是归其全
者无一毫之有歉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曰
吾得正而毙焉其是之谓也呜呼存而顺也没而宁也
为人之道于是为尽吾无以将勉焉从事于斯此吾庵
之所为名也他日君之子烜与余胥会江东为余道其
言如此请为书之且曰前冈之地群峦互拱三峰前揖
道岂有二致哉故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存则谓之顺
是从其令者无一事之或舛也没则谓之宁是归其全
者无一毫之有歉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曰
吾得正而毙焉其是之谓也呜呼存而顺也没而宁也
为人之道于是为尽吾无以将勉焉从事于斯此吾庵
之所为名也他日君之子烜与余胥会江东为余道其
言如此请为书之且曰前冈之地群峦互拱三峰前揖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26-0218b.png
而其间阪隰特宽衍大溪环其外清湖浸其后堪舆家
谓为吉壤而庵为重屋三楹间宏敞致密后为夹室前
为明轩室以妥主轩以致祀也四围有大松数百株故其
上扁曰听松以为宾客之所登览又其前有亭跨池上
曰畅幽而庖庾湢圊之属毕具皆吾父之所手成也愿
并书之以为记余闻汤氏故衣冠家而君为人敦茂渊
悫与物无忤读书务通大义不事章句学且不喜事表
暴遭世多故益韬晦不苟售今齿以及艾隐约田里若
谓为吉壤而庵为重屋三楹间宏敞致密后为夹室前
为明轩室以妥主轩以致祀也四围有大松数百株故其
上扁曰听松以为宾客之所登览又其前有亭跨池上
曰畅幽而庖庾湢圊之属毕具皆吾父之所手成也愿
并书之以为记余闻汤氏故衣冠家而君为人敦茂渊
悫与物无忤读书务通大义不事章句学且不喜事表
暴遭世多故益韬晦不苟售今齿以及艾隐约田里若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26-0218c.png
将终身焉殆类乎古所谓有德之君子及闻其为言则
固有志于吾圣贤之学者也余是用为之书以谷其后
之人俾勿忘烜好学有文为永嘉郡文学与余友云
章氏义阡记
龙泉章君圭使其弟之子存厚致言于祎曰距龙泉县
西七十里有山曰玉峰山下有寺名与山同吾章氏先
世之所造也当造寺处山支为两冈东西分其西冈尤
宽平丰衍为风气之所钟故为李氏业而吾与弟溢购
固有志于吾圣贤之学者也余是用为之书以谷其后
之人俾勿忘烜好学有文为永嘉郡文学与余友云
章氏义阡记
龙泉章君圭使其弟之子存厚致言于祎曰距龙泉县
西七十里有山曰玉峰山下有寺名与山同吾章氏先
世之所造也当造寺处山支为两冈东西分其西冈尤
宽平丰衍为风气之所钟故为李氏业而吾与弟溢购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26-0218d.png
得之在昔堪舆家尝留钤记谓兹实吉壤葬得其穴者
后当贵显然吾得之不敢私也凡吾宗族以及里党之
人死无所葬者俾俱葬于兹焉顾非敢谓义事而咸请
名之曰阡愿为之记以谷来者使不废吾志也呜呼天
运不已物生无穷人之性无不同也故人之生虽贵贱
有定分戚疏有等差而实同体耳古者比闾而居夫井
而耕出入必相友守望必相助凶荒贫乏必相赒相给
其于生也相生相养有如此而于死也又有相葬之道
后当贵显然吾得之不敢私也凡吾宗族以及里党之
人死无所葬者俾俱葬于兹焉顾非敢谓义事而咸请
名之曰阡愿为之记以谷来者使不废吾志也呜呼天
运不已物生无穷人之性无不同也故人之生虽贵贱
有定分戚疏有等差而实同体耳古者比闾而居夫井
而耕出入必相友守望必相助凶荒贫乏必相赒相给
其于生也相生相养有如此而于死也又有相葬之道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26-0219a.png
焉无主后也里胥主之骴也蜡氏除之不幸而道死也
部界之吏埋而置揭以待其人民虽死犹无不得其所
此君公师长师保斯民而辅成天地生生之德者也自
上失其道民散无所系生死自为命而无所赖乎其上
世变之敝殆非一日爰及近代民死无所于葬者乃有
义冢然不过有司之具文而已吾闻章氏于其乡盖尝
集义旅以禦外寇置义塾以教里人振德施仁均蒙其
惠维是义阡之建复俾死者得其所而为安岂非所以
部界之吏埋而置揭以待其人民虽死犹无不得其所
此君公师长师保斯民而辅成天地生生之德者也自
上失其道民散无所系生死自为命而无所赖乎其上
世变之敝殆非一日爰及近代民死无所于葬者乃有
义冢然不过有司之具文而已吾闻章氏于其乡盖尝
集义旅以禦外寇置义塾以教里人振德施仁均蒙其
惠维是义阡之建复俾死者得其所而为安岂非所以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26-0219b.png
厚同体而共民命欤呜呼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推此心
也公溥而周遍使民物无间于生死均被吾一视之仁
此圣贤之心也昔范文正公将治第中吴相宫宅地形
者言后子孙必多贤公曰与其吾子孙独贤孰与郡人
皆贤也遂以其地为学宫圣贤之为心盖如此今章氏
得吉壤亦不以自私以遗其子孙乃嘉与宗族里党咸
受其庥荫其视范公一何盛心之有同也是诚不宜以
无述因乐为之书圭字伯玉溢字三益并以行义称于
也公溥而周遍使民物无间于生死均被吾一视之仁
此圣贤之心也昔范文正公将治第中吴相宫宅地形
者言后子孙必多贤公曰与其吾子孙独贤孰与郡人
皆贤也遂以其地为学宫圣贤之为心盖如此今章氏
得吉壤亦不以自私以遗其子孙乃嘉与宗族里党咸
受其庥荫其视范公一何盛心之有同也是诚不宜以
无述因乐为之书圭字伯玉溢字三益并以行义称于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26-0219c.png
乡邦义阡为地若干亩其界限号名别列于石阴兹不
著
九华山房记
九华山在池之青阳按九域志旧名九子山舆地志云
上有九峰出碧鸡之类唐李太白乃易其名曰九华其
诗有秀出九芙蓉之句而刘禹锡以为九华歌其辞甚
奇谲宋宣和绍兴间县令曹公机宋仲堪尝列为六图
其后县人吴天锡合之为图四而程九万又赋诗凡百
著
九华山房记
九华山在池之青阳按九域志旧名九子山舆地志云
上有九峰出碧鸡之类唐李太白乃易其名曰九华其
诗有秀出九芙蓉之句而刘禹锡以为九华歌其辞甚
奇谲宋宣和绍兴间县令曹公机宋仲堪尝列为六图
其后县人吴天锡合之为图四而程九万又赋诗凡百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26-0219d.png
篇于是九华之奇形秘迹瑰诡幽邃之观揽拾无遗矣
论者谓是山与衡庐茅蒋灊皖相伯仲特以地僻道左
舜巡禹奠足迹有弗及故名不大著耳山之西钱氏世
居之钱氏家饶于赀而尚诗礼在其乡为望族有子公
清者倜傥好义遭时多故集义旅以卫城邑人赖以为
安兵燹之馀田野芜莱则率乡人使耕垦荆榛之墟荐
为稼穑民以故得不饥其有功于乡邦甚厚朝廷尝授
以阃帅之职且其于术数尤精一时士大夫多慕而与
论者谓是山与衡庐茅蒋灊皖相伯仲特以地僻道左
舜巡禹奠足迹有弗及故名不大著耳山之西钱氏世
居之钱氏家饶于赀而尚诗礼在其乡为望族有子公
清者倜傥好义遭时多故集义旅以卫城邑人赖以为
安兵燹之馀田野芜莱则率乡人使耕垦荆榛之墟荐
为稼穑民以故得不饥其有功于乡邦甚厚朝廷尝授
以阃帅之职且其于术数尤精一时士大夫多慕而与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26-0220a.png
之游公清尝即所居之旁别筑馆舍以为游息之所开
轩而东望九华秀色近在目睫若可揽结因名其馆曰
九华山房间求余文以记之盖自昔君子其志于丘壑
者初未尝忘情于用世及既为世用矣乃始遂其素愿
而高蹈以远引此出处之节所为全也考之前记有若
王季文宋子嵩者皆青阳人季文在唐末尝擢科第为
秘书郎然后移疾而归筑堂九华之南受异人天皇九
仙飞升之术遂以仙去子嵩在南唐为佐命勋臣尝以
轩而东望九华秀色近在目睫若可揽结因名其馆曰
九华山房间求余文以记之盖自昔君子其志于丘壑
者初未尝忘情于用世及既为世用矣乃始遂其素愿
而高蹈以远引此出处之节所为全也考之前记有若
王季文宋子嵩者皆青阳人季文在唐末尝擢科第为
秘书郎然后移疾而归筑堂九华之南受异人天皇九
仙飞升之术遂以仙去子嵩在南唐为佐命勋臣尝以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26-0220b.png
司徒镇江西晚乃得谢营宅九华之北因赐号九华先
生而终老焉此其馀氛遗躅去今未远犹有存者公清
生长于兹庶几闻其风而兴起顾今方向任用虽林惭
涧愧或所不免他日苟功成名遂获返初服而逍遥林
壑以乐其真媲之昔人又何愧耶余辱交公清故为之
记既志九华之胜又以论君子出处之槩不可以不审
毋谓古今人为不相及也
寿萱堂记
生而终老焉此其馀氛遗躅去今未远犹有存者公清
生长于兹庶几闻其风而兴起顾今方向任用虽林惭
涧愧或所不免他日苟功成名遂获返初服而逍遥林
壑以乐其真媲之昔人又何愧耶余辱交公清故为之
记既志九华之胜又以论君子出处之槩不可以不审
毋谓古今人为不相及也
寿萱堂记
卷十 第 27a 页 WYG1226-0220c.png
严陵马氏自礼部尚书鹤山先生显于宋淳熙间厥后
族属蕃茂世有闻人遂为衣冠望族其八世从孙曰禔
字德希者余所友也有学有文而才又足以用世盖世
其家业而不陨者也间尝为余言其所居有奉母之堂
以寿萱题其颜愿得一言为之记余不得辞也夫人莫
不爱其亲也爱其亲者无不欲其亲之寿也然而致寿
有道能悦其心者致寿之道也且悦乎亲之心即致其
亲之寿则凡君子之孝于其亲者焉往而不求其亲之
族属蕃茂世有闻人遂为衣冠望族其八世从孙曰禔
字德希者余所友也有学有文而才又足以用世盖世
其家业而不陨者也间尝为余言其所居有奉母之堂
以寿萱题其颜愿得一言为之记余不得辞也夫人莫
不爱其亲也爱其亲者无不欲其亲之寿也然而致寿
有道能悦其心者致寿之道也且悦乎亲之心即致其
亲之寿则凡君子之孝于其亲者焉往而不求其亲之
卷十 第 27b 页 WYG1226-0220d.png
悦哉是以草之忘忧者谓之萱而君子则于北堂乎树
之庶几因以忘其亲之忧焉卫风之诗曰焉得谖草言
树之背释之者曰谖忘也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也
背北堂也卫风此诗本室家相念之词而后世诗人借
以为人子养母之事故其诗曰萱草生堂阶慈亲倚堂
门是殆人子爱亲之至欲因草之能忘忧者而藉以忘
其亲之忧乎忧之忘则悦之所由生心之悦矣其寿之
所由致乎嗟乎此固人子区区之心无所往而不用其
之庶几因以忘其亲之忧焉卫风之诗曰焉得谖草言
树之背释之者曰谖忘也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也
背北堂也卫风此诗本室家相念之词而后世诗人借
以为人子养母之事故其诗曰萱草生堂阶慈亲倚堂
门是殆人子爱亲之至欲因草之能忘忧者而藉以忘
其亲之忧乎忧之忘则悦之所由生心之悦矣其寿之
所由致乎嗟乎此固人子区区之心无所往而不用其
卷十 第 28a 页 WYG1226-0221a.png
情者也吾闻德希事母夫人以孝称温凊甘旨之奉凡
人之所能者既已致其至而一草之微欲藉以悦其母
氏之心者复用其情有如此是诚可谓能孝者乎嗟乎
人莫不爱其亲也爱亲而能如吾德希者几何人哉吾
故贻之记以著其能孝而并以告世之为人子者焉
慈竹堂记
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私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是以菽水有逮事之娱风树兴不待之叹盖亲存则欢
人之所能者既已致其至而一草之微欲藉以悦其母
氏之心者复用其情有如此是诚可谓能孝者乎嗟乎
人莫不爱其亲也爱亲而能如吾德希者几何人哉吾
故贻之记以著其能孝而并以告世之为人子者焉
慈竹堂记
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私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是以菽水有逮事之娱风树兴不待之叹盖亲存则欢
卷十 第 28b 页 WYG1226-0221b.png
泰而情尽亲没则哀悴而理极蓼莪之诗既赋萱草之
念愈深慨存没之遂殊嗟悼慕之何已此昔人所以因
其寝处之所在而思夫仪刑之犹生者也有若同安董
君宗献越在童蒙厥为孤稚蚤婴不天之祸夙违过庭
之训其母夫人施氏柏舟自誓坚其令节上事尊章姜
诗之妇俪则下鞠冲幼孟轲之母媲仪二纪斯逾一贞
弥固冰霜之质蹈乎四德圭璧之誉播于九族观其明
景内映清标外凛往牒所载何以尚兹君幼禀慈教恭
念愈深慨存没之遂殊嗟悼慕之何已此昔人所以因
其寝处之所在而思夫仪刑之犹生者也有若同安董
君宗献越在童蒙厥为孤稚蚤婴不天之祸夙违过庭
之训其母夫人施氏柏舟自誓坚其令节上事尊章姜
诗之妇俪则下鞠冲幼孟轲之母媲仪二纪斯逾一贞
弥固冰霜之质蹈乎四德圭璧之誉播于九族观其明
景内映清标外凛往牒所载何以尚兹君幼禀慈教恭
卷十 第 29a 页 WYG1226-0221c.png
承懿范籯金之诲克奉周旋析薪之业能遵负荷于是
秉德砥行厕徽迹于士林扬声腾英振远猷于宦辙庶
几养隆三釜事恊寸心元直之愿不踰太真之略兼著
者矣夫何昊天不吊荐降闵凶坤厚倾颓靡所凭藉仰
顾复之甚至奈遗弃之伊速结遐感而匪彻拥永慕而
莫从明发所怀其将焉托遂乃构缔新堂妥安遗象因
燧谷之改序备蒸尝以致敬爰有嘉卉产于前墀分秀
于淇园迹美于筼谷劲叶扶疏历长夏而不改贞节淩
秉德砥行厕徽迹于士林扬声腾英振远猷于宦辙庶
几养隆三釜事恊寸心元直之愿不踰太真之略兼著
者矣夫何昊天不吊荐降闵凶坤厚倾颓靡所凭藉仰
顾复之甚至奈遗弃之伊速结遐感而匪彻拥永慕而
莫从明发所怀其将焉托遂乃构缔新堂妥安遗象因
燧谷之改序备蒸尝以致敬爰有嘉卉产于前墀分秀
于淇园迹美于筼谷劲叶扶疏历长夏而不改贞节淩
卷十 第 29b 页 WYG1226-0221d.png
厉傲岁寒而特立诚足以旌先闱之素守表偏壸之孤
操因揭慈竹用扁堂颜是可谓名实相宜情文允称者
也想夫朝夕瞻视謦欬之音如在岁时馈奠焄蒿之意
常臻彼丁兰之刻木屈到之献芟要其至行良可同伦
若夫蔡邕之园棠同心而别干王裒之墓柏著泪以偏
枯眷此无知殆如有识较慈竹之攸植俨联芳而相抗
古今一道前后可徵先民有言河海之恩涓尘之孝欲
报之德不可方思及其一念既烈众瑞必符邻火不焚
操因揭慈竹用扁堂颜是可谓名实相宜情文允称者
也想夫朝夕瞻视謦欬之音如在岁时馈奠焄蒿之意
常臻彼丁兰之刻木屈到之献芟要其至行良可同伦
若夫蔡邕之园棠同心而别干王裒之墓柏著泪以偏
枯眷此无知殆如有识较慈竹之攸植俨联芳而相抗
古今一道前后可徵先民有言河海之恩涓尘之孝欲
报之德不可方思及其一念既烈众瑞必符邻火不焚
卷十 第 30a 页 WYG1226-0222a.png
甘泉自涌感通之至灵贶昭然故曰天经地义圣人不
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者此之谓也余与宗献谊结金
兰班联玉笋负季路之米方愧未能赞闵子之行深惭
无补姑述梗槩式贻后来云尔
东阳县新建文昌祠记
文昌祠者所以祀梓潼之神神之发祥应异显有灵迹
锡谥封爵载在祀典而近世复加辅元开化文昌司禄
宏仁帝君之号古传科名有录神实司之以故郡邑之
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者此之谓也余与宗献谊结金
兰班联玉笋负季路之米方愧未能赞闵子之行深惭
无补姑述梗槩式贻后来云尔
东阳县新建文昌祠记
文昌祠者所以祀梓潼之神神之发祥应异显有灵迹
锡谥封爵载在祀典而近世复加辅元开化文昌司禄
宏仁帝君之号古传科名有录神实司之以故郡邑之
卷十 第 30b 页 WYG1226-0222b.png
间莫不严设祠房以为妥灵揭虔之所且因即神号为
祠名焉东阳旧有祠在县北栖真观之西庑位置迫隘
且岁久废坏未有能改作之者龙凤六年春金陵王君
来为丞明年惠平政洽县事简静乃合邑士而谂之曰
维神之司科目传记所载信不可诬今兹庙猊若此殆
非所以崇明德惠斯文也盍相与撤其旧而新是图众皆
曰唯妥卜地于黉宫之东偏其广袤可二亩为殿宇三
楹间辟文会堂于其北缭以周垣缔搆如式且手植四
祠名焉东阳旧有祠在县北栖真观之西庑位置迫隘
且岁久废坏未有能改作之者龙凤六年春金陵王君
来为丞明年惠平政洽县事简静乃合邑士而谂之曰
维神之司科目传记所载信不可诬今兹庙猊若此殆
非所以崇明德惠斯文也盍相与撤其旧而新是图众皆
曰唯妥卜地于黉宫之东偏其广袤可二亩为殿宇三
楹间辟文会堂于其北缭以周垣缔搆如式且手植四
卷十 第 31a 页 WYG1226-0222c.png
桂于庭而列以群卉交映左右曰他日当有蒙其荫者
矣既竣事使来谒记于予惟吾婺夙称文物之邦异时
由科第致位公卿将相者项背相望东阳婺属县而常
居其十六七有父子世科兄弟联第者虽作人之功厥
有繇自抑文昌之神阴相默佑之者昭然甚明粤今武
功既集文运复开王君从政于斯不徒以民事为己责
而汲汲焉且以扶植教道为己任新作祠宇用扬灵休
其假宠于神明以嘉惠二三子者至矣视夫盛宫室以
矣既竣事使来谒记于予惟吾婺夙称文物之邦异时
由科第致位公卿将相者项背相望东阳婺属县而常
居其十六七有父子世科兄弟联第者虽作人之功厥
有繇自抑文昌之神阴相默佑之者昭然甚明粤今武
功既集文运复开王君从政于斯不徒以民事为己责
而汲汲焉且以扶植教道为己任新作祠宇用扬灵休
其假宠于神明以嘉惠二三子者至矣视夫盛宫室以
卷十 第 31b 页 WYG1226-0222d.png
奉异端美台榭以事游观者不既贤矣乎维神有灵洋
洋如在邑之人士三年之后必将有拜君之贶者予虽
不敏尚当执笔屡书之姑述其略以为之兆云尔君名
恕字庸道由宪史以选来居入官相是役以成君之美
者令尹陈君希颜主簿(阙/)君仲明典史王裕也
清风楼记
金华枕山带溪以为城按郡志金华山一名长山其高
几千百丈绵亘数十百里当其阳有峰拔起卓特而圆
洋如在邑之人士三年之后必将有拜君之贶者予虽
不敏尚当执笔屡书之姑述其略以为之兆云尔君名
恕字庸道由宪史以选来居入官相是役以成君之美
者令尹陈君希颜主簿(阙/)君仲明典史王裕也
清风楼记
金华枕山带溪以为城按郡志金华山一名长山其高
几千百丈绵亘数十百里当其阳有峰拔起卓特而圆
卷十 第 32a 页 WYG1226-0223a.png
粹曰潜岳亦曰芙蓉峰由峰之阯支为群冈蜿蜒散出
南走二十里属于溪乃止郡城在焉溪从乌伤武义两
县来至城下合流而西世谓为双溪城东南隅冈之旁
出者其石角立势若与溪斗城据其上形亦撱以旁出
直城之陬上搆重屋今所谓清风楼也指挥使徐侯居
镇之三年威行惠孚军政宁辑于是览视城壁占形度
势而楼作焉其崇五十尺为楹间者五取工于卒之在
更者取材于木之在官者不阅月而告讫工邦人士女
南走二十里属于溪乃止郡城在焉溪从乌伤武义两
县来至城下合流而西世谓为双溪城东南隅冈之旁
出者其石角立势若与溪斗城据其上形亦撱以旁出
直城之陬上搆重屋今所谓清风楼也指挥使徐侯居
镇之三年威行惠孚军政宁辑于是览视城壁占形度
势而楼作焉其崇五十尺为楹间者五取工于卒之在
更者取材于木之在官者不阅月而告讫工邦人士女
卷十 第 32b 页 WYG1226-0223b.png
第见修甍穹栋杰立翚飞上出于霄汉然莫知其经费
所从出也既成侯与宾客登而落之山如屏障拥青排
紫拱列几席外溪流若碧练迤逦环绕于履舄之下百
里之内聚落烟火川原林木田畴桑麻禾稼之属一举
目可尽也清风徐来襟度旷爽令人有超世之思故取
唐严维诗语名之曰清风之楼郡城之南有楼曰八咏
其东故有明月楼又东而为清风楼争雄竞胜而溪山
之槩揽挹无遗矣侯年方壮而好学有功不自伐乐从
所从出也既成侯与宾客登而落之山如屏障拥青排
紫拱列几席外溪流若碧练迤逦环绕于履舄之下百
里之内聚落烟火川原林木田畴桑麻禾稼之属一举
目可尽也清风徐来襟度旷爽令人有超世之思故取
唐严维诗语名之曰清风之楼郡城之南有楼曰八咏
其东故有明月楼又东而为清风楼争雄竞胜而溪山
之槩揽挹无遗矣侯年方壮而好学有功不自伐乐从
卷十 第 33a 页 WYG1226-0223c.png
贤士大夫游俾余为文以记之余闻之君子之为楼观
之美也岂徒取夫游览之适以为乐哉必有事焉可也
登斯楼也念王事之为重睹民生之多艰侯于是殆有
不胜夫慨然者矣昔范文正公记岳阳楼其言以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嗟乎此固侯之志君
子所当以为勉者也遂书以为记
致思楼记
歙郑伯康氏之丧其生母李也葬之于所居之南不二
之美也岂徒取夫游览之适以为乐哉必有事焉可也
登斯楼也念王事之为重睹民生之多艰侯于是殆有
不胜夫慨然者矣昔范文正公记岳阳楼其言以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嗟乎此固侯之志君
子所当以为勉者也遂书以为记
致思楼记
歙郑伯康氏之丧其生母李也葬之于所居之南不二
卷十 第 33b 页 WYG1226-0223d.png
百武而近窀穸之事既云毕矣则作楼居室之偏朝夕
而望焉曰吾亲不可见矣吾于是焉致吾之思而不忘
也因名之曰致思他日过余求一言以为记呜呼孝子
之思其亲果有时而忘耶夫亲犹天也诗不云乎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罔极之恩莫可得而报也夫既莫之报
矣则徒有思焉而已耳呜呼孝子之思其亲固无时而
忘也是故思其饮食思其寝处思其笑语非特祭祀之
时为然也孝子之不忍死其亲者无时乎不思亦无所
而望焉曰吾亲不可见矣吾于是焉致吾之思而不忘
也因名之曰致思他日过余求一言以为记呜呼孝子
之思其亲果有时而忘耶夫亲犹天也诗不云乎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罔极之恩莫可得而报也夫既莫之报
矣则徒有思焉而已耳呜呼孝子之思其亲固无时而
忘也是故思其饮食思其寝处思其笑语非特祭祀之
时为然也孝子之不忍死其亲者无时乎不思亦无所
卷十 第 34a 页 WYG1226-0224a.png
乎不思也然而伯康氏顾犹待登斯楼而致其思何耶
记曰致敬则存致悫则著盖吾伯康氏著存未尝忘乎
心也特托于兹楼以志不忘而已想其登览游息于兹
也云烟之卷舒草木之荣悴凡景物之变时时不同而
无乎不触其目者则其心之所著存当亦不与时之变
迁苟谓其于亲之思或时而忘焉吾弗之信也呜呼人
莫不有亲也莫不唯其亲之思也而伯康氏独尤拳拳
焉吾是以知其能孝也于是书诸其颜之左方以记之
记曰致敬则存致悫则著盖吾伯康氏著存未尝忘乎
心也特托于兹楼以志不忘而已想其登览游息于兹
也云烟之卷舒草木之荣悴凡景物之变时时不同而
无乎不触其目者则其心之所著存当亦不与时之变
迁苟谓其于亲之思或时而忘焉吾弗之信也呜呼人
莫不有亲也莫不唯其亲之思也而伯康氏独尤拳拳
焉吾是以知其能孝也于是书诸其颜之左方以记之
卷十 第 34b 页 WYG1226-0224b.png
以告郑氏之子孙并视歙人焉
著存斋记
著雍涒滩之岁春正月晦金华王祎还自江右谒丁士
梅氏京师之西郭门入其户闻琴焉和之不和弹之而
不成声余䀌然曰此祥琴也而胡为乎士梅氏之室也
士梅出揖余入其室问其故士梅泫然流涕言曰仆东
南西北之人也遭时多艰有母而弗能以养也越在外
服盖累年矣日者讯至则吾母之没也久吾于是为位
著存斋记
著雍涒滩之岁春正月晦金华王祎还自江右谒丁士
梅氏京师之西郭门入其户闻琴焉和之不和弹之而
不成声余䀌然曰此祥琴也而胡为乎士梅氏之室也
士梅出揖余入其室问其故士梅泫然流涕言曰仆东
南西北之人也遭时多艰有母而弗能以养也越在外
服盖累年矣日者讯至则吾母之没也久吾于是为位
卷十 第 35a 页 WYG1226-0224c.png
以哭服斩衰如初丧今服且释已而吾之哀弗能释也
吾闻诸记礼者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
始足以言孝也以仆之不孝著存之念其焉敢忘之吾
因名吾斋曰著存以自志也虽然子尚有以言我之志
乎哉祎闻之君子之孝也尽诸心焉耳矣心乎孝矣亲
虽死也而固不忍死其亲矣是故一举目而若见乎容
仪焉一举足而若奉乎周旋焉爱其本之悫以先之爱
也者主乎恩而无间者也悫也者纯乎质而无文者也
吾闻诸记礼者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
始足以言孝也以仆之不孝著存之念其焉敢忘之吾
因名吾斋曰著存以自志也虽然子尚有以言我之志
乎哉祎闻之君子之孝也尽诸心焉耳矣心乎孝矣亲
虽死也而固不忍死其亲矣是故一举目而若见乎容
仪焉一举足而若奉乎周旋焉爱其本之悫以先之爱
也者主乎恩而无间者也悫也者纯乎质而无文者也
卷十 第 35b 页 WYG1226-0224d.png
爱焉悫焉而兼致焉殆无乎而不著也无乎不存也著
则若既见其容仪矣存则若亲奉其周旋矣著矣存矣而
吾之心尽矣嗟夫君子之于孝其复有加于是哉余自
与士梅交莫逆而无间也知其为人力于学者也勇于
为义者也及是又知其心乎孝者也士梅由是而充之
虽求无愧于古之人可也士梅氏曰吾子之言可谓能
道吾之志也已虽然盍书之以遗我因以记吾斋也乃
遂书之为记焉
则若既见其容仪矣存则若亲奉其周旋矣著矣存矣而
吾之心尽矣嗟夫君子之于孝其复有加于是哉余自
与士梅交莫逆而无间也知其为人力于学者也勇于
为义者也及是又知其心乎孝者也士梅由是而充之
虽求无愧于古之人可也士梅氏曰吾子之言可谓能
道吾之志也已虽然盍书之以遗我因以记吾斋也乃
遂书之为记焉
卷十 第 36a 页 WYG1226-0225a.png
德清重建县治记
德清𨽻湖为壮县县治前临馀不溪后枕金鳌诸山山
水明秀民俗淳美异时寓公多乐居之流风馀习去今
百年故未泯也岁丙午秋王师徇地浙右县治燬焉郡
地既入职方朝廷慎择才贤官郡县而惠绥其民于是
德清则黄君宗义为令熊君鼎为丞喻君兴泰为主簿
冬十二月既至务以布宣圣天子及下之仁民皆获所
凭赖明年春县事大小既就绪则相与谋县有治所以
德清𨽻湖为壮县县治前临馀不溪后枕金鳌诸山山
水明秀民俗淳美异时寓公多乐居之流风馀习去今
百年故未泯也岁丙午秋王师徇地浙右县治燬焉郡
地既入职方朝廷慎择才贤官郡县而惠绥其民于是
德清则黄君宗义为令熊君鼎为丞喻君兴泰为主簿
冬十二月既至务以布宣圣天子及下之仁民皆获所
凭赖明年春县事大小既就绪则相与谋县有治所以
卷十 第 36b 页 WYG1226-0225b.png
出政令而示等威今隳废若此不宜不亟为之图然公
私赤立经费无所从出黄君乃为其民言吾民幸脱水
火之中而沭浴国家之膏泽室家之完田野之安骎骎
然乐其生矣而吾侪非才忝披抡选膺牧字之责以临
涖是邑吾居之无所固民心之弗安也况山川之胜今
犹昔耳轮焉奂焉以复前日之旧观实百里瞻望之所
系而亦后来者之利也吾何私焉好义之民闻黄君言
心感而诚悦咸愿趋事赴功莫敢后乃二月卜日庀工
私赤立经费无所从出黄君乃为其民言吾民幸脱水
火之中而沭浴国家之膏泽室家之完田野之安骎骎
然乐其生矣而吾侪非才忝披抡选膺牧字之责以临
涖是邑吾居之无所固民心之弗安也况山川之胜今
犹昔耳轮焉奂焉以复前日之旧观实百里瞻望之所
系而亦后来者之利也吾何私焉好义之民闻黄君言
心感而诚悦咸愿趋事赴功莫敢后乃二月卜日庀工
卷十 第 37a 页 WYG1226-0225c.png
首作厅事继又后为堂而前为谯楼皆宏敞崇高有加
于旧栖吏之舍馆宾之次及庖庾湢圊之属靡不具完
旧有梅花亭亦缮修之凡为役悉出于民而官不与仅
数阅月毕溃于成及秋熊君入为左史又明年春出持
浙江部使者节将行请予记其成绩以遗黄君使勒石
以告后人嗟夫今之仕于郡县者难矣而县为最甚何
哉盖去民尤近者得民为尤难不有以得其心而徒欲
以役其力固不可也今黄君为县以明达之才施岂弟
于旧栖吏之舍馆宾之次及庖庾湢圊之属靡不具完
旧有梅花亭亦缮修之凡为役悉出于民而官不与仅
数阅月毕溃于成及秋熊君入为左史又明年春出持
浙江部使者节将行请予记其成绩以遗黄君使勒石
以告后人嗟夫今之仕于郡县者难矣而县为最甚何
哉盖去民尤近者得民为尤难不有以得其心而徒欲
以役其力固不可也今黄君为县以明达之才施岂弟
卷十 第 37b 页 WYG1226-0225d.png
之政而熊君喻君佐助之者又各尽其道故言出而民
信之乐为之效使兴废举坠不以为难盖悦以使之而
得其心故虽役其力而忘其劳也岂非孔子所谓君子
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耶余方叹今世郡县
之难为窃独喜黄君之于德清其得民如此故因记而
备著之黄君字宜之宣城人熊君字伯颖喻君字某赞
其成者典史祝亮县民好义者徐某某倡也
营丘山房记
信之乐为之效使兴废举坠不以为难盖悦以使之而
得其心故虽役其力而忘其劳也岂非孔子所谓君子
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耶余方叹今世郡县
之难为窃独喜黄君之于德清其得民如此故因记而
备著之黄君字宜之宣城人熊君字伯颖喻君字某赞
其成者典史祝亮县民好义者徐某某倡也
营丘山房记
卷十 第 38a 页 WYG1226-0226a.png
吕氏系出太公望太公封于齐营丘其所治也齐之赐
履其东则海西至于河北则无棣南穆陵也营丘于齐
为东偏非其土之中也而国于是乎治者地利故也吕
氏之裔今有居于赣者曰仲善氏其言曰吾所出之祖
远矣而营丘吾所出之地则非远也爰即所居名之曰
营丘曰吾非忘本者也吾以志吾所出之地也间来谒
余曰愿有记也余闻之太公之就封营丘也舍于逆旅
寝而安焉或谓之曰时难得易失也子行而迟非就国
履其东则海西至于河北则无棣南穆陵也营丘于齐
为东偏非其土之中也而国于是乎治者地利故也吕
氏之裔今有居于赣者曰仲善氏其言曰吾所出之祖
远矣而营丘吾所出之地则非远也爰即所居名之曰
营丘曰吾非忘本者也吾以志吾所出之地也间来谒
余曰愿有记也余闻之太公之就封营丘也舍于逆旅
寝而安焉或谓之曰时难得易失也子行而迟非就国
卷十 第 38b 页 WYG1226-0226b.png
者也太公即宵衣而行黎明至营丘则莱人已据而与
之争此其立国之始固甚艰也及既国于营丘矣其后
五世皆反葬于周营丘去周甚远也传次五世甚久也
而不忍故土之忘正首丘之义也后世之为吕氏若念
其先创国之难则固当勤劳以为业也思其先之正乎
首邱则固宜忠厚以为心也今仲善士之言曰吾知所
出者也吾非忘本者也其意固原于此乎否也抑余又
闻之宋东都时吕氏有居齐之东莱者其系亦本乎营
之争此其立国之始固甚艰也及既国于营丘矣其后
五世皆反葬于周营丘去周甚远也传次五世甚久也
而不忍故土之忘正首丘之义也后世之为吕氏若念
其先创国之难则固当勤劳以为业也思其先之正乎
首邱则固宜忠厚以为心也今仲善士之言曰吾知所
出者也吾非忘本者也其意固原于此乎否也抑余又
闻之宋东都时吕氏有居齐之东莱者其系亦本乎营
卷十 第 39a 页 WYG1226-0226c.png
丘者也累世相业有足称焉其后落南而居吾婺者是
为文清公及其孙成公也文清之自称与人之称之必
曰东莱也及乎成公亦复称东莱而人之称之者犹其
称乎文清也今吾仲善氏之以营丘为居名也固吾文
清成公之志也虽然成公之学圣贤之学也仲善氏志
乎学者也其必以成公之学为学焉斯可也苟徒冒其
居之名曰营丘而曰我不忘本也我知所自出者也而
学则弗加焉非所以善继吕氏也仲善氏曰诺吾敢不
为文清公及其孙成公也文清之自称与人之称之必
曰东莱也及乎成公亦复称东莱而人之称之者犹其
称乎文清也今吾仲善氏之以营丘为居名也固吾文
清成公之志也虽然成公之学圣贤之学也仲善氏志
乎学者也其必以成公之学为学焉斯可也苟徒冒其
居之名曰营丘而曰我不忘本也我知所自出者也而
学则弗加焉非所以善继吕氏也仲善氏曰诺吾敢不
卷十 第 39b 页 WYG1226-0226d.png
自厉也虽然人之言于我者多矣不若子之言益我也
盍书以遗我因以记吾居也余不复辞遂记之记之者
为谁婺人王祎子充甫也
王忠文集卷十
盍书以遗我因以记吾居也余不复辞遂记之记之者
为谁婺人王祎子充甫也
王忠文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