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0732-014.png
洞渊集卷之一(二同/卷)
   冲妙先生李思聪集
 三界咏序
 夫三界咏者应三才也列八十一章者应
 九九之数也玉清咏赞三清旋象之神化
 洞天咏著五岳洞天之胜槩海山咏述蓬
 壶阆苑之仙景三才备矣九数生焉昔希
 夷先生著指玄篇言修身养气之妙理(臣)
 今吟三界咏述虚无洞天海岛之奥区今
 古异同各言其志并按仙经宝箓凤蕴霄
卷一 第 1b 页 0732-015.png
 书备究根源非敢臆说退惭肤浅妄扣渊
 微秪期傅修真羽服之流岂敢示英辞学
 林之士味道君子同畅真风时
 宋皇祐二年上元日序
三清咏(叙叙三清传降/经箓事迹)
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极道之祖气也本
生乎自然消即为气息即为神不始不终永
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
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可宗故曰天
尊始世人天矣不可以理测不可以言筌生
卷一 第 2a 页 0732-016.png
万物而不宰化万类而不言至尊至极乃曰
天尊居玉清圣境清微天官焉
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
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
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
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
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
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馀天
中降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
人传教于万国焉
卷一 第 2b 页 0732-017.png
混元老君者乃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历劫行化代代为师或在九天或游四海不
可无师教不可无主立乃师事玉晨道君称
受道弟子焉或降太微勾陈六星中即号曰
天皇大帝曜𩲸宝至周降生孔子尝曰老聃
者吾之师也而问礼焉仰之如犹龙自开辟
以来五十馀度降见西度流沙下化中国为
三教宗师作百王轨范千古行道神变无方
居太清仙境太赤天中焉
紫微北极五灵帝君者位居中天紫微垣为
卷一 第 3a 页 0732-018.png
万象宗师众星拱之焉昔龙汉元年为北阴
酆都罗山六洞鬼神妖魔出行人间杀害生
人尤甚莫能制禦上帝召北帝统神将天兵
驱荡氛邪救护兆庶功成升帝入中天自然
总极紫微之位七真曰我祖师北极历劫已
来勤苦香灯供养三清功满德备而升入紫
微帝位出入常有华盖相随星光七宝灿烂
上彻诸天下照万国每月二十七日下降察
世人罪福焉
度人经者即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演四方
卷一 第 3b 页 0732-019.png
元始真文五帝魔王名讳诸天内音之辞真
文奥妙非世常辞诸天大圣所秘于紫微之
宫上帝悯天地阴阳有劫坏之数救地狱有
五苦八难之魂诸天神仙乞演灵音救度兆
庶上消天灾下禳毒害安镇国祚保天长存
斯经尊妙为万道之宗焉
黄庭经者即玉晨道君在上清真境紫微上
宫蕊珠阙内而作是经皆罗列一神室处胎
神之所在耳乃真人不死之道焉
一名太上琴心文一名太帝金书一名东华
卷一 第 4a 页 0732-020.png
玉篇东海青童君众仙皆以白玉为版黄金
刻书日夕朝拜天地然后师授旸谷神王传
紫虚元君魏夫人因传于世矣
道德经者即混元老君在太清天中所著焉
昔虞舜在宥以孝悌治民感老君下降称尹
寿子以五千文授舜悟希夷之妙退身禅位
隐于苍梧之野斯文秘之不传于世至周昭
王时老君西度流沙尹喜为关令占见紫气
浮天状若龙蛇之质知有圣人度关扫街斋
肃以俟真游果遇老君沥恳拜伏乞救腐尸
卷一 第 4b 页 0732-021.png
朽骨愿赐秘言老君悯其哀苦乃驻驾重演
此五千言并亲注号曰节解又河上公为汉
文帝分为道德二经列八十一章用留于世
矣清静经者即老君之秘言也太极左仙公
葛玄曰此经上天所宝不传下士吾昔授之
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授之于金阙帝君金
阙帝君授之于西王母皆秘语相传不死之
文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得之南宫列仙
下士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矣
阴符经者即玄女授黄帝三百言上百言有
卷一 第 5a 页 0732-022.png
神仙抱一之道中百言有富国安民之法下
百言有强兵战胜之术黄帝得之而升云汉
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
阴符也
上清宝箓者是九天三景宝文妙道极真之
气出于大罗玉京上馆玉皇所秘众圣所尊
封于瑶台位升高仙有金阙玉名者皆得佩
带朝谒上清此文生于元始之先结飞玄之
气以玉字焕曜太空万灵尊奉
高上玉皇传太微天帝传上清得道之圣因
卷一 第 5b 页 0732-023.png
小有天王王真人传紫虚元君魏夫人夫人
传茅山杨司命许长史后下降于世焉
灵宝仙箓经者是九气之精结成而文光明
焕赫上彻九天之威下灭六天之凶上帝至
秘非名刻金简玉书者不得辄窥此文道君
传太微天帝天帝传金阙后圣帝后圣帝传
青童君青童君传得道之真因太极真人徐
来勒传葛仙公后留于世矣
正一盟威箓者以后汉时玉晨道君乘五云
绿軿仪卫甚整降鹤鸣山告天师张道陵曰
卷一 第 6a 页 0732-024.png
吾见下界鬼魔混杂人事不分生民夭伤赐
汝正一法箓三卷神剑二张可为吾斩灭妖
凶返邪归正和天转地保国宁家功成之后
升汝归无何之乡天师禀命入西川行化降
二鬼师王长赵升二人于门下指使夺二十
四鬼狱为二十四福庭分别昼夜禁誓鬼神
使宇宙清宁民保遐寿以后汉桓帝时白日
腾翥位为正一真人法箓留传自兹而始
道教金科玉律者以汉安二年正月十五夜
半时玉晨道君降九龙玉舆威仪甚整遍满
卷一 第 6b 页 0732-025.png
空界清歌引咏去地万仞徘徊不下天师刳
心仰望乃见道君告真人曰昔使汝西蜀降
鬼不候天符擅兴雷雨役使吏兵失常过度
驱驰星斗昏乱日月上惊天府下怖阴司杀
气盈空邪光遍体今上帝责汝之过录子罪
名吾不得近汝矣天师悲告乞死驾前愿垂
救拔道君悯之乃遣功曹使者开紫阳玉笈
出素书三卷题云玉律金科谢罪灭除黑簿
救拔九祖仪式天师禀命退居鹤鸣山道靖
依科醮谢万灵功彻诸天白日升晨位为三
卷一 第 7a 页 0732-026.png
天扶教大法师斋醮玉律金科留传自兹而
始玄都玉京山周回九万里即阳华精气凝
结而生无根而立据空而停在无极大罗天
中焉山有七宝城阙光灿诸天其山上广下
狭状若昆崙傍有十二天自然阳气化生周
绕其下复有七宝骞林弥覆八天周列八行
乃八方神仙受事之径花叶之上皆玄气化
生凤篆龙章诸天内音之文道德希夷之句
众圣吟咏难可寻详灵风振之钧天汎空即
虚皇上帝所都万圣朝轩为极道之城高仙
卷一 第 7b 页 0732-027.png
之玄都焉
酆都罗山者在北方癸地为鬼户死气之根
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有洞宫
皆鬼神之都山内外各有十二宫合为二十
四阴宫主考罚罪魂之所其三宫九府二十
四狱冥官鬼神主黑簿之司皆浊气凝滞为
地之根阴气之主乃九地枢机焉山林草木
皆禀毒恶之气所生为锋刃烁空黑烟濛勃
昼夜不停中有执罚神兵常考理罪魂皆三
元八节之日北帝冥官引出历劫穷魂责问
卷一 第 8a 页 0732-028.png
罪衅端由州县乡土坟墓所在居住年代去
处或罪法深重天未原赦者即流殃见世子
孙灾难自此而生乃北帝君统御鬼官镇此
山其中皆结黄精之气而成宫阙官吏皆是
古之帝王忠臣孝子有功者即为冥官皆黄
衣素丹绣服常以七月七日校定世人善恶
黑簿罪名上奏天府尘心不得警悟追导祖
宗矣地官品秩各有等差焉

洞渊集卷之一
卷一 第 8b 页 0732-0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