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210242a 页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0656-106.png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八今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天元纪大论篇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
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御谓临御化谓生化也天真之气无所不
 周气象虽殊参应一也○新校正云按阴
 阳应象大论云喜怒悲忧恐二论不同者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0656-107.png
 思者脾也四脏皆受成焉悲者胜怒也二
 论所以互相成也
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
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
何合之
 论谓六节脏象论也运谓五行应天之五
 运各周三百六十五日而为纪者也故曰
 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也以六合五数未参
 同故问之也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0656-108.png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道谓化生之道纲纪谓生长化成收藏之
 纲纪也父母谓万物形之先也本始谓生
 杀皆因而有之也夫有形禀气而不为五
 运阴阳之所摄者未之有也所以造化不
 极能为万物生化之元始者何也以其是
 神明之府故也然合散不测生化无穷非
 以五运为无能尔也○新校正云详阴阳
 者至神明之府也与阴与应象大论同而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0656-109.png
 两论之注颇异耳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
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所谓化变圣神之道也化施化也变散易
 也神无期也圣无思也气之施化故曰生
 气之散易故曰极无期禀候故曰神无思
 测量故曰圣由化与变故万物无能逃五
 运阴阳由圣与神故众妙无能出幽玄之
 理深乎妙用不可得而称之○新校正云
 按六微旨大论云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0656-110.png
 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又五
 常政大论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
 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夫变化之为用也
 应万化之用也
在天为玄
 玄远也天道玄远变化无穷传曰天道远
 人道迩
在人为道
 道谓妙用之道也经术政化非道不成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0656-111.png
在地为化
 化谓生化也生万物者也非土气孕育则
 形质不成
化生五味
 金石草木根叶华实酸苦甘淡辛咸皆化
 气所生随时而有
道生智
 智通妙用唯道所生
玄生神
 玄远幽深故生神也神之为用触遇玄通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0656-112.png
 契物化成无不应也
神在天为风
 风者教之始天之使也天之号令也
在地为木
 东方之化
在天为热
 应火为用
在地为火
 南方之化
在天为湿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0656-113.png
 应土为用
在地为土
 中央之化
在天为燥
 应金为用
在地为金
 西方之化
在天为寒
 应水为用
在地为水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0656-114.png
 北方之化神之为用如上五化木为风所
 生火为热所炽金为燥所发水为寒所资
 土为湿所全盖初因而成立也虽初因之
 以化成卒因之以败散尔岂五行之独有
 是哉凡因所因而成立者悉因所因而散
 落尔○新校正云详在天为玄至此与阴
 阳应象大论及五运行大论文重注颇异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气谓风热湿燥寒形谓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0656-115.png
 此造化生成之大纪
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天覆地载上下相临万物化生无遗略也
 由是故万物自生自长自化自成自盈自
 虚自复自变也夫变者何谓生之气极本
 而更始化也孔子曰曲成万物而不遗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天有六气御下地有五行奉上当岁者为
 上主司天承岁者为下主司地不当岁者
 二气居右北行转之二气居左南行转之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0656-116.png
 金木水火运北面正之常左为右右为左
 则左者南行右者北行而反也○新校正
 云详上下左右之说义具五运行大论中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徵信也验也兆先也以水火之寒热彰信
 阴阳之先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木主发生应春春为生化之始金主收敛
 应秋秋为成实之终终始不息其化常行
 故万物生长化成收藏自久○新校正云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0656-117.png
 按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
 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左右者阴阳之道
 路水火者阴阳之徵兆阴阳者万物之能
 始也与此论相出入也
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气有多少谓天之阴阳三等多少不同秩
 也形有盛衰谓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也
 由是少多盛衰天地相召而阴阳损益昭
 然彰著可见也○新校正云详阴阳三等
 之义具下文注中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0656-118.png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
 时四时也
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一运之日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
 乃易之非主一时当其王相囚死而为绝
 法也气交之内迢然而别有之也
帝曰请闻其所谓也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
天元册文曰
 天元册所以记天真元气运行之纪也自
 神农之世鬼臾区十世祖始诵而行之此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0656-119.png
 太古占候灵文洎乎伏羲之时已镌诸玉
 版命曰册文太古灵文故命曰太始天元
 册也○新校正云详今世有天元玉册或
 者以谓即此太始天元册文非是(镌子/泉切)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宫
 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
 本始运气之真元矣肇始也基本也
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五运谓木火土金水运也终天谓一岁三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0656-120.png
 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也终始更代周
 而复始也言五运更统于太虚四时随部
 而迁复六气分居而异主万物因之以化
 生非曰自然其谁能始故曰万物资始易
 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
 物生焉此其义也
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太虚真气无所不至也气齐生有故禀气
 含灵者抱真气以生焉总统坤元言天元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0656-121.png
 气常司地气化生之道也易曰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
 九星上古之时也上古世质人淳归真返
 朴九星悬朗五运齐宣中古道德稍衰标
 星藏曜故计星之见者七焉九星谓天蓬
 天内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
 此盖从标而为始遁甲式法今犹用焉七
 曜谓日月五星今外蕃多以此历为举动
 吉凶之信也周谓周天之度旋谓左循天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0656-122.png
 度而行五星之行犹各有进退高下小大
 矣
曰阴曰阳曰柔曰刚
 阴阳天道也柔刚地道也天以阳生阴长
 地以柔化刚成也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此之谓也
幽显既位寒暑弛张
 幽显既位言人神各得其序寒暑弛张言
 阴阳不失其宜也人神各守所居无相干
 犯阴阳不失其序物得其宜天地之道且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0656-123.png
 然人神之理亦犹也○新校正云按至真
 要大论云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
 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
 异也
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上生谓生之有情有识之类也下生谓生
 之无情无识之类也上化谓形容彰显者
 也下化谓蔽匿形容者也有情有识彰显
 形容天气主之无情无识蔽匿形质地气
 主之禀元灵气之所化育尔易曰天地絪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0656-124.png
 缊万物化醇斯之谓欤
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传习斯文至鬼臾区十世于兹不敢失坠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由气有多少故随其升降分为三别也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论云阴阳之三也
 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王冰云太阴
 为正阴太阳为正阳次少者为少阴次少
 者为少阳又次为阳明又次为厥阴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0656-125.png
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
 太过有馀也不及不足也气至不足太过
 迎之气至太过不足随之天地之气亏盈
 如此故云形有盛衰也
故其始也有馀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
馀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
 言亏盈无常互有胜负尔始谓甲子岁也
 六微旨大论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子甲相合命曰岁立此之谓也则始甲子
 之岁三百六十五日所禀之气当不足也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0656-126.png
 次而推之终六甲也故有馀已则不足不
 足已则有馀亦有岁运非有馀非不足者
 盖以同天地之化也若馀已复馀少已复
 少则天地之道变常而灾害作苛疾生矣
 ○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论云木运临卯
 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
 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又按五常政大论
 云委和之纪上角与正角同上商与正商
 同上宫与正宫同伏明之纪上商与正商
 同卑监之纪上宫与正宫同上角与正角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0656-127.png
 同从革之纪上商与正商同上角与正角
 同涸流之纪上宫与正宫同赫曦之纪上
 羽与正徵同坚成之纪上徵与正商同又
 六元正纪大论云不及而加同岁会已前
 诸岁并为正岁气之平也今王注以同天
 之化为非有馀不足者非也
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应天谓木运之岁上见厥阴火运之岁上
 见少阳少阴土运之岁上见太阴金运之
 岁上见阳明水运之岁上见太阳此五者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0656-128.png
 天气下降如合符运故曰应天为天符也
 承岁谓木运之岁岁当亥卯火运之岁岁
 当寅午土运之岁岁当辰戌丑未金运之
 岁岁当巳酉水运之岁岁当申子此五者
 岁之所直故曰承岁为岁直也三合谓火
 运之岁上见少阴年辰临午土运之岁上
 见太阴年辰临丑未金运之岁上见阳明
 年辰临酉此三者天气运气与年辰俱会
 故云三合为治也岁直亦曰岁位三合亦
 为天符六微旨大论曰天符岁会曰太乙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0656-129.png
 天符谓天运与岁俱会也○新校正云按
 天符岁会之详具六微旨大论中又详火
 运上少阴年辰临午即戊午岁也土运上
 太阴年辰临丑未即己丑己未岁也金运
 上阳明年辰临酉即乙酉岁也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
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太阳为寒少阳为暑阳明为燥太阴为湿
 厥阴为风少阴为火皆其元在天故曰天
 之阴阳也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0656-130.png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
应之
 木初气也火二气也相火三气也土四气
 也金五气也水终气也以其在地应天故
 云下应也气在地故曰地之阴阳也○新
 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论曰地理之应六节
 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退
 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
 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
 行一步木气治之此即木火土金水火地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0656-131.png
 之阴阳之义也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生长者天之道藏杀者地之道天阳主生
 故以阳生阴长地阴主杀故以阳杀阴藏
 天地虽高下不同而各有阴阳之运用也
 ○新校正云详此经与阴阳应象大论文
 重注颇异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
 天有阴故能下降地有阳故能上腾是以
 各有阴阳也阴阳交泰故化变由之成也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0656-132.png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阴阳之气极则过亢故各兼之阴阳应象
 大论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又曰重阴必
 阳重阳必阴言气极则变也故阳中兼阴
 阴中兼阳易之卦离中虚坎中满此其义
 象也
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
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
期而环会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0656-133.png
 天有六气地有五位天以六气临地地以
 五位承天盖以天气不加君火故也以六
 加五则五岁而馀一气故迁一位若以五
 承六则常六岁乃备尽天元之气故六年
 而环会所谓周而复始也地气左行往而
 不返天气东转常自火运数五岁已其次
 气正当君火之上法不加临则右迁君火
 气上以临相火之上故曰五岁而右迁也
 由斯动静上下相临而天地万物之情变
 化之机可见矣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0656-134.png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天地之道变化之微其由是矣孔子曰天
 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此之谓也○新校
 正云按五运行大论云上下相遘寒暑相
 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又云上者右
 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馀而复会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鬼臾区曰天以六
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
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六节谓六气之分五制谓五位之分位应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0656-135.png
 一岁气统一年故五岁为一周六年为一
 备备谓备历天气周谓周行地位所以地
 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
 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政
 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
 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
 位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0656-136.png
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
过斯皆见矣
 历法一气十五日因而乘之积七百二十
 气即三十年积千四百四十气即六十年
 也经云有馀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
 馀从之故六十年中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新校正云按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
 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
 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布气如环无端候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0656-137.png
 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
 实之所起不可为工矣
帝曰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
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
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
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大圣之至教也求民
 之瘼恤民之隐大圣之深仁也
鬼臾区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
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0656-138.png
夭殃
 谓传非其人授于情狭及寄求名利者也
谨奉天道请言真要
 申誓戒于君王乃明言天道至真之要旨
 也
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

 数术明著应用不差故远近于言始终无
 谬
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愿夫子推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0656-139.png
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
 难忘为之纲纪至数之要愿尽闻之
简省要也匮乏也久远也要枢纽也
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
响之应声也
 桴鼓椎也响应声也
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
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
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太始天地初分之时阴阳析位之际天分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0656-140.png
 五气地列五行五行定位布政于四方五
 气分流散支于十干当是黄气横于甲己
 白气横于乙庚黑气横于丙辛青气横于
 丁壬赤气横于戊癸故甲己应土运乙庚
 应金运丙辛应水运丁壬应木运戊癸应
 火运太古圣人望气以书天册贤者谨奉
 以纪天元下论文义备矣○新校正云详
 运有太过不及平气甲庚丙壬戊主太过
 乙辛丁癸己主不及大法如此取平气之
 法其说不一具如诸篇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0656-141.png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
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
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
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
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标谓上首也终谓当三甲六甲之终○新
 校正云详午未申酉戌亥之岁为正化正
 司化令之实子丑寅卯辰巳之岁为对化
 对司化令之虚此其大法也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0656-142.png
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
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
也是谓六元
 三阴三阳为标寒暑燥湿风火为本故云
 所谓本也天真元气分为六化以统坤元
 生成之用徵其应用则六化不同本其所
 生则正是真元之一气故曰六元也○新
 校正云按别本六元作天元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
金匮署曰天元纪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0656-143.png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