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210168b 页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0654-094.png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宜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厥论篇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厥谓气逆上也世谬传为脚气广饰方论
 焉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
下则为热厥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0654-095.png
 阳谓足之三阳脉阴谓足之三阴脉下谓
 足也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阳主外而厥在内故问之
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
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大约而言之足太阳脉出于足小指之端
 外侧足少阳脉出于足小指次指之端足
 阳明脉出于足中指及大指之端并循足
 阳而上肝脾肾脉集于足下聚于足心阴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0654-096.png
 弱故足下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
 气起于足作走于足起当作走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
何也
 阴主内而厥在外故问之
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
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
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亦大约而言之也足太阴脉起于足大指
 之螭内侧足厥阴脉起于足大指之端三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0654-097.png
 毛中足少阴脉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趣足
 心并循足阴而上循殷阴入腹故云集于
 膝下而聚于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
之所聚太阴明之所合也
 宗筋侠齐下合于阴器故云前阴者宗筋
 之所聚也太阴者脾脉阳明者胸脉脾胃
 之脉皆辅近宗筋故云太阴阳明之所合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前阴者宗筋之所
 聚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阴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0654-098.png
 者厥阴也与王注义异亦自一说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
阳气衰
 此乃天之常道
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
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
 质谓形质也夺于所用谓多欲而夺其精
 气也
气因于中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气因于中作所中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0654-099.png
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
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源其所由尔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
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
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
营其四支也
 前阴为太阴阳明之所合故谓不和则精
 气竭也内精不足故四支无气以营之
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0654-100.png
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
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剽悍肾气日衰
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醉饱入房内亡精气中虚热入由是肾衰
 阳盛阴虚故热生于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
半日远至一曰乃知人者何也
 暴犹卒也言卒然冒闷不醒觉也不知人
 谓闷甚不知识人也或谓尸厥
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0654-101.png
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
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阴谓足太阴气○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阳
 气盛于上五字作腹满二字当从甲乙经
 之说何以言之别按甲乙经云阳脉下坠
 阴脉上争发尸厥焉有阴气盛于上而又
 言阳气盛于上又按张仲景云少阴脉不
 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鬲宗
 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
 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仲景言阳气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0654-102.png
 退下则是阳气不得盛于上故知当从甲
 乙经也又王注阴谓足太阴亦为未尽按
 缪刺论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
 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
 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焉得专解阴为太阴也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为前问解故请备闻诸经厥也
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
为眴仆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0654-103.png
 巨阳太阳也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
 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
 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
 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
 从腰中下贯臀入腘中其支别者从膊内
 左右别下贯脾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
 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
 小指之端外侧由是厥逆外形斯證也肿
 或作踵非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0654-104.png
而热妄见而妄言
 足阳明脉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
 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
 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其在行从
 缺盆下乳内廉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
 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
 下髀抵伏菟下入膝膑中下循胻外廉下
 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别者下膝三寸而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0654-105.png
 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别者跗上入大
 指间出其端故厥如是也癫一为巅非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

 足少阳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
 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
 之后入缺盆其支别者从耳后入耳中出
 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别者目锐眦下
 大迎合手少阳于颙下加颊车下颈合缺
 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0654-106.png
 街绕髦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行者从缺盆
 下掖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
 阳出膝外廉下入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
 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出小指次
 指之端故厥如是
太阴之厥则腹满䐜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
呕不得卧
 足太阴脉起于大指之端上膝股内前廉
 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厥如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0654-107.png
 是
少阴之厥则口乾溺赤腹满心痛
 足少阴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
 侠舌本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
厥如是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
 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足厥阴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
 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髦中下环阴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0654-108.png
 器抵小腹侠胃属肝络胆上贯鬲故厥如
 是矣胻内热一本云胻外热传写行书内
 外误也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
 以穴俞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阴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足太阴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
 踝前廉上腨内循胻骨后上膝股内前廉
 入腹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0654-109.png
 胻急挛心痛引腹也太阴之脉行有左右
 候其有过者当发取之故言治主病也○
 新校正云详从太阴厥逆至篇末全元起
 本在第九卷王氏移于此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以其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
 如是
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谵言者气虚独言
 也谵音俨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0654-110.png
治主病者
 以其脉循股阴入髦中环阴器复上循喉
 咙之后络舌本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
 乙经厥阴之经不络舌本王氏注刺热篇
 刺腰痛篇并此三注俱云络舌本又注风
 论痹论各不云络舌本王注自有异同当
 以甲乙经为正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绝故三日死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0654-111.png
 以其脉起目内眦又循脊络脑故如是僵
 居良切仆音付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
行项不可以顾
 以其脉循颈下绕髦际横入髀厌中故如
 是
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足少阳脉贯鬲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
 发肠痈则经气绝故不可治惊者死也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0654-112.png
 以其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
 如是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上鬲属肺故如是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心主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手少阴脉
 其支别者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如是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
以俯仰治主病者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0654-113.png
 手太阳脉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
 锐眦却入耳中其支别者从颊上䪼抵鼻
 至目内眦故耳聋泣出项不可以愿也腰
 不可以俯仰脉不相应恐古错简文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手阳明脉支别者从缺盆上颈手少阳脉
 支别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故如是○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痓作痉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