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210094c 页
卷十七 第 1a 页 0652-079.png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终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经脉别论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
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

 变谓变易常候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
卷十七 第 1b 页 0652-080.png
 肾王于夜气合幽冥故夜行则喘息内从
 肾出也
淫气病肺
 夜行肾劳因而喘息气淫不次则病肺也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
 恐生于肝堕损筋血因而奔喘故出于肝
 也
淫气害脾
 肝木妄淫害脾土也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
卷十七 第 2a 页 0652-081.png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气乱胸中故喘
 出于肺也
淫气伤心
 惊则神越故气淫反伤心矣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湿气通肾骨肾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肾
 骨矣跌谓足跌仆谓身倒也(跌音仆音/迭付)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

 气有强弱神有壮懦故殊状也
卷十七 第 2b 页 0652-082.png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
情以为诊法也
 通达性怀得其情状乃为深识诊契物宜
 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饱甚胃满故汗出于胃也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薄之故汗出于
 心也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卷十七 第 3a 页 0652-083.png
 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
 肾也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暴役于筋肝气罢极故疾走恐惧汗出于
 肝也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摇体劳苦谓动作施力非疾走远行也然
 动作用力则谷精四布脾化水谷故汗出
 于脾也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
卷十七 第 3b 页 0652-084.png
常也
 不适其性而强云为过即病生此其常理
 五藏受气盖有常分用而过耗是以病生
 故下文曰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肝养筋故胃散谷精之气入于肝则浸淫
 滋养于筋络矣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浊气谷气也心居胃上故谷气归心淫溢
 精微入于脉也何者心主脉故
卷十七 第 4a 页 0652-085.png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

 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
 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
 脉之朝会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高于肺
 以行荣卫阴阳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
 化精气输于皮毛矣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府谓气之所聚处也是谓气海在两乳间
 名曰膻中也
卷十七 第 4b 页 0652-086.png
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膻中之布气者分为三隧其下者走于气
 街上者走于息道宗气留于海积于胸中
 命曰气海也如是分化乃四藏安定三焦
 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也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三世脉法皆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故中
 外高下气绪均平则气口之脉而成寸也
 夫气口者脉之大要会也百脉尽朝故以
 其分决死生也
卷十七 第 5a 页 0652-087.png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水饮流下至于中焦水化精微上为云雾
 云雾散变乃注于脾灵枢经曰上焦如雾
 中焦如枢此之谓也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气通肾故调水道
 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溲矣灵枢经曰
 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
度以为常也
卷十七 第 5b 页 0652-088.png
 从是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配合
 四时寒暑證符五藏阴阳睽度盈虚用为
 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
 云阴阳动静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

 阴谓肾阳谓膀胱也故下文曰
表里当俱写取之下俞
 阳独至谓阳气盛至也阳独至为阳有馀
 阴不足则阳邪入故表里俱写取足六俞
卷十七 第 6a 页 0652-089.png
 也下俞足俞也○新校正云详六当为穴
 字之误也按府有六俞藏止五俞今藏府
 俱写不当言六俞六俞则不能兼藏言穴
 俞则藏府兼举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
之下俞
 阳气重并故写阳补阴
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蹻谓阳蹻脉在足外踝下足少阳脉行抵
 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然蹻前
卷十七 第 6b 页 0652-090.png
 卒大则少阳之气盛也故取足俞少阳也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一阳少阳也过谓大过也以其大过故蹻
 前卒大焉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
 见太阴之脉伏鼓则当用心省察之若是
 真藏之脉不当治也
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
 三阴太阴脾之脉也五藏脉少胃气不调
 是亦太阴之过也
卷十七 第 7a 页 0652-091.png
宜治其下俞补阳写阴
 以阴气大过故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啸谓耳中鸣如啸声也胆及三焦脉皆入
 耳故气逆上则耳中鸣○新校正云详此
 上明三阳此言三阴今此再言少阳而不
 及少阴者疑此一阳乃二阴之误也又按
 全元起本此为少阴厥显知此即二阴也
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
 心脾肝肺四脉争张阳并于上者是肾气
卷十七 第 7b 页 0652-092.png
 不足故气归于肾也
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
 阴气足则阳气不复并于上矣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㾓心厥气留薄发
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一或作二误也厥阴一阴也上言二阴至
 则当少阴治下言厥阴治则当一阴至也
 然三坟之经俗久沦坠人少披习字多传
 写误(㾓乌/玄切)骨节疼也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
卷十七 第 8a 页 0652-093.png
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
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
浮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及全元起本云象心之
 大浮也
太阴藏抟言伏鼓也二阴抟至肾沉不浮也
 明前独至之脉状也○新校正云详前脱
 二阴此无一阴阙文可知
   藏气法时论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
卷十七 第 8b 页 0652-094.png
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
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
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
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
 以应木也
足厥阴少阳主治
 厥阴肝脉少阳胆脉肝与胆合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乙为木东方干也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卷十七 第 9a 页 0652-095.png
 甘性和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肝
 苦急是其气有馀
心主夏
 以应火也
手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心脉太阳小肠脉心与小肠合故治
 同
其日丙丁
 丙丁为火南方干也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卷十七 第 9b 页 0652-096.png
 酸性收敛○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心
 苦缓是心气虚
脾主长夏
 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
 而治故云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
 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
 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王
 六月也
足太阴阳明主治
 太阴脾脉阳明胃脉脾与胃合故治同
卷十七 第 10a 页 0652-097.png
其曰戊己
 戊己为土中央干也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苦性乾燥
肺主秋
 以应金也
手太阴阳明主治
 太阴肺脉阳明大肠脉肺与大肠合故治
 同
其日庚辛
卷十七 第 10b 页 0652-098.png
 庚辛为金西方干也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苦性宣泄故肺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
 起云肺气上逆是其气有馀
肾主冬
 以应水也
足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肾脉太阳膀胱脉肾与膀胱合故治
 同
其日壬癸
卷十七 第 11a 页 0652-099.png
 壬癸为水北方干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

 辛性津润也然腠理开津液达则肺气下
 流肾与肺通故云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
 子制其鬼也馀愈同
夏不愈甚于秋
 子休鬼复王也馀甚同
秋不死持于冬
卷十七 第 11b 页 0652-100.png
 鬼休而母养故气执持于父母之乡也馀
 持同
起于春
 自得其位故复起馀起同
禁当风
 以风气通于肝故禁而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
 丙丁应夏
丙丁不愈加于庚辛
 庚辛应秋
卷十七 第 12a 页 0652-101.png
庚辛不死持于壬癸
 壬癸应冬
起于甲乙
 应春木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木王之时故爽慧也金王之时故加甚也
 水王之时故静退也馀慧甚同其静小异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以藏气当散故以辛发散也阴阳应象大
 论曰辛甘发散为阳也平人气象论曰藏
卷十七 第 12b 页 0652-102.png
 真散于肝言其常发散也
用辛补之酸写之
 辛味散故补酸味收故写○新校正云按
 全元起本云用酸补之辛写之自为一义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
持于春起于夏
 如肝例也
禁温食热衣
 热则心躁故禁止之
心病者愈在戊己
卷十七 第 13a 页 0652-103.png
 戊己应长夏也
戊己不愈加于壬癸
 壬癸应冬
壬癸不死持于甲乙
 甲乙应春
起于丙丁
 应夏火也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亦休王之义也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
卷十七 第 13b 页 0652-104.png
 以藏气好耎故以咸柔耎也平人气象论
 曰藏真通于心言其常欲柔耎也
用咸补之甘写之
 咸补取其柔耎甘写取其舒缓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
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温湿及饱并伤脾气故禁止之
脾病者愈在庚辛
 应秋气也
庚辛不愈加于甲乙
卷十七 第 14a 页 0652-105.png
 应春气也
甲乙不死持于丙丁
 应夏气也
起于戊己
 应长夏也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日出作平旦虽日出
 与平旦时等按前文言木王之时皆云平
 旦而不云日出盖日出于冬夏之期有早
 晚不若平旦之为得也
卷十七 第 14b 页 0652-106.png
下晡静
 土王则爽慧木剋则增甚金扶则静退亦
 休王之义也一本或云日中持者谬也爰
 五藏之病皆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
 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
 而起由是故皆有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甘性和缓顺其静也
用苦写之甘补之
 苦写取其坚燥甘补取其安缓
卷十七 第 15a 页 0652-107.png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
长夏起于秋
 例如肝也
禁寒饮食寒衣
 肺恶寒气故衣食禁之灵枢经曰形寒寒
 饮则伤肺饮尚伤肺其食甚焉肺不独恶
 寒亦畏热也
肺病者愈在壬癸
 应冬水也
壬癸不愈加于丙丁
卷十七 第 15b 页 0652-108.png
 应夏火也
丙丁不死持于戊己
 长夏土也
起于庚辛
 应秋金也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金王则慧水王则静火王则甚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以酸性收敛故也
用酸补之辛写之
卷十七 第 16a 页 0652-109.png
 酸收敛故补辛发散故写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
持于秋起于冬
 例如肝也
禁犯淬㶼热食温炙衣
 肾性恶燥故此禁之○新校正云按别本
  淬作悴(青对/切)(乌来/切)烦热也
肾病者愈在甲乙
 应春木也
甲乙不愈甚于戊己
卷十七 第 16b 页 0652-110.png
 长夏土也
戊己不死持于庚辛
 应秋金也
起于壬癸
 应冬水也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水王则慧土王则甚金王则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苦性坚燥也
用苦补之咸写之
卷十七 第 17a 页 0652-111.png
 苦补取其坚也咸写取其耎也耎湿土制
 也故用写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
 邪者不正之自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
 邪也非唯鬼毒疫疠也
至其所生而愈
 谓至己所生也
至其所不胜而甚
 谓至剋己之气也
至于所生而持
卷十七 第 17b 页 0652-112.png
 谓至生己之气也
自得其位而起
 居所主处谓自得其位也
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
期也
 五藏之脉者谓肝弦心钩肺浮肾营脾代
 如是则可言死生间甚矣三部九候论曰
 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此之谓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肝厥阴脉自足而上环阴器抵少腹又上
卷十七 第 18a 页 0652-113.png
 贯肝鬲布胁肋故两胁下痛引少腹也其
 气实则善怒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
虚则目𥆨𥆨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
捕之
 肝厥阴脉自胁肋循喉咙入颃颡连目系
 胆少阳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
 前至目锐眦后故病如是也恐谓恐惧魂
 不安也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经谓经脉也非其络病故取其经也取厥
卷十七 第 18b 页 0652-114.png
 阴以治肝气取少阳以调气逆也故下文
 曰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肝厥阴脉自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故头痛胆少阳脉支别者从耳中出走耳
 前又支别者加颊车又厥阴之脉支别者
 从目系下颊里故耳聋不聪颊肿也是以
 上文兼取少阳也
取血者
 脉中血满独异于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
卷十七 第 19a 页 0652-115.png
 右有则刺之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
痛两臂内痛
 心少阴脉支别者循胸出胁又手心主厥
 阴之脉起于胸中其支别者亦循胸出胁
 下掖三寸上抵掖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
 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间又心
 少阴之脉直行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上出
 掖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
 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又小
卷十七 第 19b 页 0652-116.png
 肠太阳之脉自臂臑上绕肩甲交肩上故
 病如是臑人朱切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手心主厥阴之脉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
 历络三焦其支别者循胸出胁心少阴之
 脉自心系下鬲络小肠故病如是也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少阴之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取舌本下
 及经脉血也
其变病刺郤中血者
卷十七 第 20a 页 0652-117.png
 其或呕变则刺少阴之郤血满者也手少
 阴之郤在掌后脉中去腕半寸当小指之
 后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

 脾象土而主肉故身重肉痿也痿谓痿无
 力也脾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循指
 内侧上内踝前廉上腨内肾少阴之脉起
 于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上腨内出腘内
 廉故病则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也故下
卷十七 第 20b 页 0652-118.png
 取少阴○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善饥肌
 肉痿千金方云善饥足痿不收气交变大
 论云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瘈(痿于尼切/湿病也足)
 (不能行也瘈音系/小儿病又尺制切)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脾太阴脉从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故
 病如是灵枢经曰中气不足则腹为之善
 满肠为之善鸣也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少阴肾脉也以前病行善瘈脚下痛故取
卷十七 第 21a 页 0652-119.png
 之而出血血满者出之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新校正云按千金方作肩息背痛
汗出尻阴股膝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经作膝挛
髀腨胻足皆痛
 肺藏气而主喘息在变动为咳故病则喘
 咳逆气也背为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肩
 背痛也肺养皮毛邪盛则心液外泄故汗
 出也肾少阴之脉从足下上循腨内出腘
卷十七 第 21b 页 0652-120.png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
 病则肾脉受邪故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
 痛故下取少阴也(尻苦刀切腨时转切跟/也胻胡郎切胫也)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乾
 气虚少故不足以报入息也肺太阴之络
 会于耳中故聋也肾少阴之脉从肾上贯
 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今肺虚则肾
 气不足以上润于嗌故嗌乾也是以下文
 兼取少阴也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卷十七 第 22a 页 0652-121.png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腨内侧内踝
 后之直上则少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
 分有血满异于常者即时取之
肾病者腹大胫肿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胫肿痛
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肾少阴脉起于足而上循腨复从横骨中
 侠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故腹大胫肿而
 喘咳也肾病则骨不能用故身重也肾邪
 攻肺心气内微心液为汗故寝汗出也胫
卷十七 第 22b 页 0652-122.png
 既肿矣汗复津泄阴凝玄府阳烁上焦内
 热外寒故憎风也憎风谓深恶之也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肾少阴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然肾气既
 虚心无所制心气熏肺故痛聚胸中也足
 太阳脉从项下行而至足肾虚则太阳之
 气不能盛行于足故足冷而气逆也清谓
 气清冷厥谓气逆也以清冷气逆故大腹
 小腹痛志不足则神躁扰故不乐也○新
 校正云按甲乙经大腹小腹作大肠小肠
卷十七 第 23a 页 0652-123.png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凡刺之道虚则补之实则写之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
 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脉而后
 乃平有馀不足焉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
 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写之
 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此之
 谓也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宽缓也○新
卷十七 第 23b 页 0652-124.png
 校正云详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
 六卷王氏移于此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小豆作麻
犬肉李韭皆酸
 心性喜缓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敛也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肺喜气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究斯宜食乃调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
卷十七 第 24a 页 0652-125.png
 脾与胃合故假咸柔耎以利其关关利而
 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
 与众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
 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
 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肝心
 肺肾食宜皆与前文合独脾食咸宜不用
 苦故王氏特注其义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肾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润也
卷十七 第 24b 页 0652-126.png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
 已辛亦能润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
 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
 食苦以泄之则其谓苦之燥泄也又曰肾
 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则其谓辛之濡润也
 耎音软
毒药攻邪
 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
 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
卷十七 第 25a 页 0652-127.png
 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也○新校
 正云按本草云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
 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
 愈疾者本下经故云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五果为助
 谓桃李杏栗枣也
五畜为益
 谓牛羊豕犬鸡也
卷十七 第 25b 页 0652-128.png
五菜为充
 谓葵藿薤葱韭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
 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
 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
 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
 其正也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气谓阳化味曰阴施气味合和则补益精
 气矣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
 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
卷十七 第 26a 页 0652-129.png
 味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
 之以味由是则补精益气其义可知○新
 校正云按孙思邈云精以食气气养精以
 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精顺五气
 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
 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
 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气味温
 补以存精形此之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
 精益气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
卷十七 第 26b 页 0652-130.png
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
宜也
 用五味而调五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
 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
 欲耎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
 养而为义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