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210036a 页
卷六 第 1a 页 0650-082.png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六(七同/卷)慎六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阴阳离合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
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以四时五行运用于内故人亦应之○新
校正云详天为阳至成一岁与六节藏象
篇重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
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
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阴阳离合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
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以四时五行运用于内故人亦应之○新
校正云详天为阳至成一岁与六节藏象
篇重
卷六 第 1b 页 0650-083.png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
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一谓离合也虽不可胜数然其要妙以离
合推步悉可知之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
曰阴中之阴
处阴之中故曰阴处形未动出亦是为阴
以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
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一谓离合也虽不可胜数然其要妙以离
合推步悉可知之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
曰阴中之阴
处阴之中故曰阴处形未动出亦是为阴
以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卷六 第 2a 页 0650-084.png
形动出者是则为阳以阳居阴故曰阴中
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
(予音/与)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
地四塞
春夏为阳故生长也秋冬为阴故收藏也
若失其常道则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
不藏夫如是则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
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
(予音/与)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
地四塞
春夏为阳故生长也秋冬为阴故收藏也
若失其常道则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
不藏夫如是则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
卷六 第 2b 页 0650-085.png
无所运行矣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地阴阳虽不可胜数在于人形之用者
则数可知之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
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
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
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然在人身中则心
藏在南故谓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谓后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地阴阳虽不可胜数在于人形之用者
则数可知之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
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
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
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然在人身中则心
藏在南故谓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谓后
卷六 第 3a 页 0650-086.png
曰太冲然太冲者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
故曰太冲是以下文云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此正明两脉相合而为表里也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肾藏为阴膀胱府为阳阴气在下阳气在
上此为一合之经气也灵枢经曰足少阴
之脉者肾脉也起于小指之下斜趣足心
又曰足太阳之脉者膀胱脉也循京骨至
小指外侧由此故少阴之上名太阳也是
故曰太冲是以下文云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此正明两脉相合而为表里也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肾藏为阴膀胱府为阳阴气在下阳气在
上此为一合之经气也灵枢经曰足少阴
之脉者肾脉也起于小指之下斜趣足心
又曰足太阳之脉者膀胱脉也循京骨至
小指外侧由此故少阴之上名太阳也是
卷六 第 3b 页 0650-087.png
以下文曰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至阴穴名在足小指外侧命门者藏精光
照之所则两目也太阳之脉起于目而下
至于足故根于指端结于目也灵枢经曰
命门者目也此与灵枢义合以太阳居少
阴之地故曰阴中之阳○新校正云按素
问太阳言根结于经不言结甲乙今具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至阴穴名在足小指外侧命门者藏精光
照之所则两目也太阳之脉起于目而下
至于足故根于指端结于目也灵枢经曰
命门者目也此与灵枢义合以太阳居少
阴之地故曰阴中之阳○新校正云按素
问太阳言根结于经不言结甲乙今具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
卷六 第 4a 页 0650-088.png
以下为地分身之旨则中身之上属于广
明广明之下属太阴也又心广明藏下则
太阴脾藏也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人身之中胃为阳明脉行在脾脉之前脾
为太阴脉行于胃脉之后灵枢经曰足太
阴之脉者脾脉也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
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
循胻骨之后足阳明之脉者胃脉也下膝
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由此故太阴
明广明之下属太阴也又心广明藏下则
太阴脾藏也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人身之中胃为阳明脉行在脾脉之前脾
为太阴脉行于胃脉之后灵枢经曰足太
阴之脉者脾脉也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
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
循胻骨之后足阳明之脉者胃脉也下膝
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由此故太阴
卷六 第 4b 页 0650-089.png
之前名阳明也是以下文曰腨市兖切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以阳明居
太阴之前故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人身之中胆少阳脉行肝脉之分外肝厥
阴脉行胆脉之位内灵枢经曰足厥阴脉
者肝脉也起于足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
跗上廉足少阳之脉者胆脉也循足跗上
出小指次指之端由此则厥阴之表名少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以阳明居
太阴之前故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人身之中胆少阳脉行肝脉之分外肝厥
阴脉行胆脉之位内灵枢经曰足厥阴脉
者肝脉也起于足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
跗上廉足少阳之脉者胆脉也循足跗上
出小指次指之端由此则厥阴之表名少
卷六 第 5a 页 0650-090.png
阳也故下文曰(跗甫/无切)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以少阳居
厥阴之表故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
阳为枢
离谓别离应用合谓配合于阴别离则正
位于三阳配合则表里而为藏府矣开阖
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
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以少阳居
厥阴之表故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
阳为枢
离谓别离应用合谓配合于阴别离则正
位于三阳配合则表里而为藏府矣开阖
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
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
卷六 第 5b 页 0650-091.png
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
用故此三变之也○新校正云按九墟太
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
节溃缓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
阳阖折则气无所止息悸病起故悸者皆
取之阳明枢折则骨摇而不能安于地故
骨摇者取之少阳甲乙经同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三经之至搏击于手而无轻重之异则正
可谓一阳之气无复有三阳差降之为用
用故此三变之也○新校正云按九墟太
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
节溃缓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
阳阖折则气无所止息悸病起故悸者皆
取之阳明枢折则骨摇而不能安于地故
骨摇者取之少阳甲乙经同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三经之至搏击于手而无轻重之异则正
可谓一阳之气无复有三阳差降之为用
卷六 第 6a 页 0650-092.png
也(搏音/转)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言三阳为外运之离合三阴为内用之离
合也
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冲脉在脾之下故言其冲在下也灵枢经
曰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皆起于肾下上
行者过于胞中由此则其冲之上太阴位
也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言三阳为外运之离合三阴为内用之离
合也
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冲脉在脾之下故言其冲在下也灵枢经
曰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皆起于肾下上
行者过于胞中由此则其冲之上太阴位
也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卷六 第 6b 页 0650-093.png
隐白穴名在足大指端以太阴居阴故曰
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
藏位及经脉之次也太阴脾也少阴肾也
脾藏之下近后则肾之位也灵枢经曰足
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之侧及
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䯒骨后足少阴之
脉起于小指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
循内踝后以上腨内由此则太阴之下名
少阴也(䯒音/行)
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
藏位及经脉之次也太阴脾也少阴肾也
脾藏之下近后则肾之位也灵枢经曰足
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之侧及
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䯒骨后足少阴之
脉起于小指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
循内踝后以上腨内由此则太阴之下名
少阴也(䯒音/行)
卷六 第 7a 页 0650-094.png
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蜷音卷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亦藏位及经脉之次也少阴肾也厥阴肝
也肾藏之前近上则肝之位也灵枢经曰
足少阴脉循内踝之后上端内廉足厥阴
脉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
出太阴之后上腘内由此故少阴之前名
厥阴也
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蜷音卷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亦藏位及经脉之次也少阴肾也厥阴肝
也肾藏之前近上则肝之位也灵枢经曰
足少阴脉循内踝之后上端内廉足厥阴
脉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
出太阴之后上腘内由此故少阴之前名
厥阴也
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卷六 第 7b 页 0650-095.png
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之端三毛之中也两
阴相合故曰阴之绝阳厥尽也阴气至此
而尽故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
阴为枢
亦气之不等也○新校正云按九墟云关
折则仓廪无所输隔洞者取之太阴阖折
则气施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阴枢折则脉
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甲乙经
同
阴相合故曰阴之绝阳厥尽也阴气至此
而尽故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
阴为枢
亦气之不等也○新校正云按九墟云关
折则仓廪无所输隔洞者取之太阴阖折
则气施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阴枢折则脉
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甲乙经
同
卷六 第 8a 页 0650-096.png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沉言殊见也阳浮亦然若经气应至无沉
浮之异则悉可谓一阴之气非复有三阴
差降之殊用也
阴阳冲𩅞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
也
冲𩅞言气之往来积谓积脉之动也传谓
阴阳之气流传也夫脉气往来动而不止
积其所动气血循环应水下二刻而一周
于身故曰积传为一周也然荣卫之气因
沉言殊见也阳浮亦然若经气应至无沉
浮之异则悉可谓一阴之气非复有三阴
差降之殊用也
阴阳冲𩅞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
也
冲𩅞言气之往来积谓积脉之动也传谓
阴阳之气流传也夫脉气往来动而不止
积其所动气血循环应水下二刻而一周
于身故曰积传为一周也然荣卫之气因
卷六 第 8b 页 0650-097.png
息游布周流形表拒捍虚邪中外主司互
相成立故言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新
校正云按别本𩅞𩅞作冲冲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六
相成立故言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新
校正云按别本𩅞𩅞作冲冲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