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200823a 页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0648-075.png
道枢卷之三十九美六
    至游子曾慥集
   传道上篇(抉开玄关道无馀蕴/窈窈冥冥大哉乎问)
吕子学道更七十馀师而后遇子钟离子常
问于子钟离子曰人之生也奚得安而不病
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乎子钟离子曰二气(阴/阳)
(也)合而为人方其胞胎乎太初之后而有太
质阴承阳以生气从胎以化三十旬而其形
具灵光入焉始出于胎矣自太素之后乃有
升降黄芽长焉五百旬其气足矣数盈于八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0648-076.png
十有一(又云八百/一十丈也)方年十有五也阴之中其
阳半焉譬夫初日之光昧者不知自爱丧其
元阳以至殒落其犹日之昃欤夫欲如子之
言其亦人中取仙仙中取天乎吕子曰仙一
也何云取天乎子钟离子曰纯乎阴者之谓
鬼纯乎阳者之谓仙阴阳杂焉之谓人惟人
也可以鬼可以仙仙非一也其等有五其法
有三五等一曰鬼之仙二曰人之仙三曰地
之仙四曰神之仙五曰天之仙三法一曰小
乘二曰中乘三曰大乘吕子曰鬼之仙何谓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0648-077.png
也致之有道乎子钟离子曰不达大道而求
速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神识内守一气不
散定中以出阴神斯鬼之清灵者也超乎阴
中而神像不明无所归止惟投于人之胎而
就舍焉吕子曰人之仙何谓也致之有道乎
子钟离子曰于道有法或得其一绝五味者
不知有二气忘七情者不知有十戒嗽咽者
鄙吐纳采补者诮清静即物以夺天地之气
者不知辟谷存想以取日月之精者不知按
蹻固息者不知自然笃志为之四时之序不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0648-078.png
能变也五行之气失其交合也虽曰固形质
远八邪第得以赊死尔吕子曰地之仙何谓
也致之有道乎子钟离子曰法天地升降之
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之中用年焉年之中
用月焉月之中用日焉日之中用时焉时之
中用刻焉于是辨龙虎达坎离知水源之清
浊分气候之早晏收真一而察二仪列三才
而别四象审六运而定六气聚七宝而序八
卦行九州而反五行(反者颠/倒也)气传乎子母液
行乎夫妇反复以焚三田而为丹田镇下田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0648-079.png
可以鍊形而长生尔吕子曰神之仙何谓也
致之有道乎子钟离子曰吾所谓地之仙者
诚能用其功不已焉使三关百节属属相连
抽增乎铅汞则金晶鍊于九天(九天/顶也)玉液还
丹至矣于以鍊形成气则五气朝元三阳萃
于元宫阴尽而纯乎阳矣吕子曰天之仙何
谓也致之有道乎子钟离子曰行于道有功
矣施于人有行矣于是返乎洞天进乎三官
(上曰天官中曰/地官下曰水官)于天地又有大功矣于古今
又有大行矣历洞天者三十有六跻阳天者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0648-080.png
八十有一然后升而登乎三清焉吕子于是
竦然而请曰鬼之仙不可求也天之仙不敢
冀也外是二者其道可得闻乎子钟离子曰
人之仙其等有三太上引年益寿其次安而
引年其下安而无疾皆小乘也地之仙其等
有三太上极阳轻身腾举自如其次鍊形久
视至于千岁其下引年益寿皆中乘也神之
仙其等有三太上超凡入圣而归三岛其次
鍊神合道出入自然其下鍊形成气亘古长
存皆大乘也吕子曰稽诸古今养命之士多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0648-081.png
求而不获何也子钟离子曰法不契于道尔
多闻强识自出于旁门小法仙乎仙乎岂多
闻强识云乎哉吕子曰敢问大道之真子钟
离子曰是无形也无名也莫可知也莫可行
也吕子曰士始学道次有道次闻道终于道
成而曰不可知不可行得无隐乎尔子钟离
子曰吾非有隐也士闻大道而无信心有信
心而无苦志是以难知难行也夫旁门小法
其别三十曰斋戒曰辟谷曰鍊气曰嗽咽曰
绝内曰断味曰禅定曰玄默(不语/也)曰存想曰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0648-082.png
采阴曰服气曰持净曰息心曰去累曰开顶
曰缩龟曰绝迹曰洛诵(看读/也)曰烧鍊曰固息
曰按蹻曰吐纳曰采补曰博施曰解祠曰赈
乏曰栖山曰适性曰不动曰受持夫如是者
伐疾可也养性可也以津为药何以造化以
气为丹何以渟峙肝为龙肺为虎何以交合
坎为铅离为汞何以抽增而乃四时溉之以
求黄芽之长是不知五行之根蒂三才之造
化去大道远矣吕子曰大道如何子钟离子
曰真源判矣大朴散矣道生于一一生二二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0648-083.png
生三一者体也二者用也三者造化也孰为
体用阴阳是也孰为造化交合是也道生二
气二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人
者万物之灵能尽性而齐天地者也吕子曰
此何道欤子钟离子曰大道判而有形形而
后有数天得乾道以一为体所用者阳也地
得坤道以二为体所用者阴也阳主乎升阴
主乎降且互交焉何也天积气也地积水也
天以乾索于坤一索而为长男曰震再索而
为中男曰坎三索而为少男曰艮此天交于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0648-084.png
地而生三阳者也地以坤索于乾一索而为
长女曰巽再索而为中女曰离三索而为少
女曰兑此地交于天而生三阴者也于是三
阳交于三阴而万物生三阴交于三阳而万
物成故乾坤相索而生六气焉六气交合而
分五行焉五行交合而生成万物焉方其乾
道下行三索既终其阳复升阳中藏阴上还
于天坤道上行三索既终其阴复降阴中藏
阳下还于地阳中之藏阴也其阴不消是谓
真阴其至于天因阳而生焉所以阴自天降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0648-085.png
故曰阴中能无阳乎阴中之藏阳也其阳不
灭是谓真阳其至于地因阴而发焉所以阳
自地升故曰阳中能无阴乎阴阳也周而复
始亘古长存者其交合不失于道也吕子曰
以真气投于真水心之火与肾之水相交而
在人者何如哉子钟离子曰父与母会时阳
先进阴后生胞胎成焉犹乾坤之三索也故
吾真气阳也藏于水而主升真水阴也藏于
气而主降阳随水下行是乾索于坤自上而
下者也上而震为肝中而坎为肾下而艮为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0648-086.png
膀胱阴随气上行是坤索于乾自下而上者
也下而巽为胆中而离为心上而兑为肺元
阳在于肾而生真气者也真气朝于心肺生
真液者也上下往复而不亏焉可以修龄矣
若夫时候无忒抽增有度可以长生矣行之
不倦则其气盛其魂无阴其阳壮其魄有气
升降如天地盛衰如日月可以入圣矣吕子
曰日月躔度交合于人者可得闻乎子钟离
子曰玄黄之萌天地其如卵焉六合处中其
如鞠焉(毬/元)日月运行于天之上地之下其如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0648-087.png
轮焉日月者阴阳之精也默纪天地交合之
度者欤夫日者宾出于东饯纳于西而昼夜
分焉冬而南至夏而北至而寒暑定焉月者
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夕魂藏于旦其
始也魄生魂状如弓焉夕之初其光烛于西
其次也魂加半焉是谓上弦夕之初其光烛
于南其次也魂盈矣与日相望夕之初其光
烛于东其次也魂生魄状如阙镜焉旦之初
其魂藏于西其次也魄加半焉是谓下弦旦
之初其魂藏于南其次也魄盈矣与日相背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0648-088.png
旦之初其魂藏于东于是魂生魄魄生魂进
退有时合于乾坤之期与数焉夫日之南至
也日出于辰之端纳于申之杪各五十分焉
过于此则其出也其纳也自南而北及乎北
至也日出于寅之杪纳于戌之端各五十分
焉过于此则其出也其纳也自北而南又复
乎南至矣夏之日冬之夕也冬之夕夏之日
也南至之月其出自北而南比乎夏之日也
北至之月其出自南而北比乎冬之夕也此
其往来为寒暑之序者欤吕子曰寓于天者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0648-089.png
岩知之矣寓于人者未之知也子钟离子曰
天地之机在乎阴阳之升降窃比我于日月
焉则月受日之魂以阳变阴阴尽阳纯如日
之辉吾气也能鍊而成神是亦返乎纯阳者
也吕子曰天地阴阳升降之理日月精华交
合之度二者何先子钟离子曰明乎阴阳之
升降使水火(真水/真火)合于一焉以镇丹田(大药/也)
可以齐天地矣其欲轻举欤则法日月之交
会以阳鍊阴使阴不生焉以气养神使神不
散焉然后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矣是盖有时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0648-090.png
焉阴阳之升降岁以交合者也日月之往来
月一交合者也人之气液昼夜一交合者也
于是时又有四等焉百岁者人之常也自一
而至三十者少壮之时也六十者长大之时
也九十者老耄之时也百而至于百有二十
者衰落之时也是谓身中之时焉十有二辰
者一日也五日者一候也三候者一气也三
气者一节也二节者一时也时属于春阴之
中其阳半焉其气变寒为温时属于夏阳之
中有阳焉其气变温为热时属于秋阳之中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0648-091.png
其阴半焉其气变热为凉时属于冬阴之中
有阴焉其气变凉为寒是谓年中之时焉月
有三旬其辰三百有六十其刻三千其分十
有八万自朔旦至于上弦阴之中其阳半焉
自上弦至于既望阳之中有阳焉自既望至
于下弦阳之中其阴半焉自下弦于于晦阴
之中有阴焉是谓月中之时焉六十分者一
刻也八刻有二十分者一时也时之半是为
一卦言其卦以定八方焉论其正以分四位
焉自子而至于卯阴之中其阳半以太阴起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0648-092.png
少阳焉自卯而至于午阳之中有阳纯以少
阳而起太阳焉自午而至于酉阳之中其阴
半以太阳而起少阴焉自酉而至于子阴之
中有阴纯以少阴而起太阴焉是谓日中之
时焉嗟夫难得而易失者身中之时也其去
疾其来徐者年中之月也迅如电光石火者
日中之辰也夫吾年之壮也根元固而易为
功千日可以大成矣年之中也先圆补之而
后至焉及其耄也救护之辅益之积小成以
至中成积中成以至还童而止尔夫天地相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0648-093.png
去八万四千里日南至之后地中之阳升焉
凡一气旬有五日上进于七千里其旬十有
八其升者至于天太极而阴生矣日北至之
后天中之阴降焉凡一气旬有五日下进于
七千里其旬十有八其降者至于地太极而
阳生矣盖如循环焉日月之围各八百有四
十里既旦之后六之中起九焉一之日其时
十有二魄中之魂进于七千里旬有五日则
其时一百有八十魄中之魂进乎八百有四
十里既望之后九之中超六焉一之中其时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0648-094.png
十有二魂中之魄进于七十里旬有五日则
其时一百有八十魂中之魄进于八百有四
十里亦如循环焉人之心也肾也其相去八
寸有四分阴阳升降与天地同气液相生(气/中)
(生液液/中生气)与日月同然天地也日月也年之后
有年焉月之后有月焉人也不究交合之时
损不知补益不知收阴交而不知养阳阳交
而不知鍊阴月无损益日无行持而吾之年
之月则有限焉吕子竦然曰岩愿闻修鍊之
法行持之时子钟离子曰五藏之气月有盛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0648-095.png
衰焉日有进退焉时有交合焉运行五度气
传六候精鍊而后真气生气鍊而后阳神合
神鍊而后大道契矣吕子曰五藏之气(金木/水火)
(土/也)五行之位(东西南/北中也)其生成有道乎交合有
时乎采取有法乎子钟离子曰天地分而五
帝列焉东曰青帝其行春令起阳于阴中而
万物生焉南曰赤帝其行夏令升阳于阳中
而万物长焉西曰白帝其行秋令起阴于阳
中而万物成焉北曰黑帝其行冬令进阴于
阴中而万物殒焉四时各旬有八日中央黄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0648-096.png
帝主之春以助乎发生夏以接乎长育秋以
资乎结立冬以制乎严凛五帝分治各七旬
有二日于是三百有六十日而岁功毕矣青
帝之子甲乙其位在东其德在木赤帝之子
丙丁其位在南其德在火黄帝之子戊己其
位在中央其德在土白帝之子庚辛其位在
西其德在金黑帝之子壬癸其位在北其德
在水及其交也见于时而为象者木青龙也
火朱雀也土勾陈也金白虎也水玄武也见
于时而生物者乙合于庚春有榆焉其色青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0648-097.png
而白不失乎金木者也辛合于丙秋有枣焉
其色白而赤不失乎金火者也己合于甲夏
之杪秋之端有瓜焉其色青而黄不失乎土
木者也丁合于壬夏有椹焉其色赤而黑不
失乎水火者也癸合于戊冬有橘焉其色黑
而黄不失乎水土者也以类推之可胜既欤
吕子曰在于时者知之矣在于人者未之知
也子钟离子曰人也圆颅方趾天地之象具
焉阴升阳降天地之机藏焉肾水也心火也
肝木也肺金也脾土也有生成之道焉生者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0648-098.png
谓之母受生者谓之子于是复有刚克之道
(生谓五行相生/克谓五行相克)克者谓之夫受克者谓之
妇其气之生也孰自哉肾生肝肝生心心生
脾脾生肺肺生肾也其气之克也孰自哉肾
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也故曰
肾者心之夫肝之母脾之妇肺之子也肝者
脾之夫心之母肺之妇肾之子也心者肺之
夫脾之母肾之妇肝之子也肺者肝之夫肾
之母心之妇脾之子也脾者肾之夫肺之母
肝之妇心之子也心见乎内为脉见乎外为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0648-099.png
色口舌者其门户欤受肾之制伏而役用于
肺夫妇然也得肝则盛见脾则衰子母然也
肾见乎内为骨见乎外为发耳者其门户欤
受脾之制伏而役用于心夫妇然也得肺则
盛见肝则衰子母然也肝见乎内为筋见乎
外为爪目者其门户欤受肺之制伏而役用
于脾夫妇然也得肾则盛见心则衰子母然
也肺见乎内为肤见乎外为毛鼻者其门户
欤受心之制伏而役用于肝夫妇然也得脾
则盛见肾则衰子母然也脾见乎内为藏见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0648-100.png
乎外为肉唇齿者其门户欤呼吸以定往来
受肝之制伏而役用于肾夫妇然也得心则
盛见肺则衰子母然也吕子曰心火也何以
得下行欤肾水也何以得上升欤脾土也土
在中而承火则盛安得不克于水欤肺金也
金在上而下接火则损安得有生于水欤生
者远克者近为之奈何子钟离子曰五行之
归于源也以气引元阳而升举焉于是乎生
真水矣真水造化而后生真气真气造化而
后生阳神始于五行定位有一夫一妇焉肾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0648-101.png
水也其中有金吾之起功当识焉(金本生水/故曰水中)
(金)水恶土者也吾之采药须土归水焉龙者
肝之象也虎者肺之神也阳龙出于离阴虎
生于坎五行之位颠倒则阴阳之气传子母
矣时自子而至于午者阳中生阳五行颠倒
则液行乎夫妇矣自午而至于子者阴中鍊
阳阳不得阴不成其极也无阴斯不死矣阴
不得阳不生其极也阴绝斯寿矣吕子曰五
行者何以本乎阴阳之气欤子钟离子曰人
之始造形也于是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0648-102.png
生心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
胃胃生膀胱此阴之精血也元阳之始萌则
在二肾肾水也其中有火升而斯为气以朝
于心心阳也以阳合阳故太极生阴焉由是
积气生液液自心降而还于肾肝者心之母
肾之子也传导肾之气而至于心肺者心之
妇肾之母传导心之液而至于肾气也液也
其升降如天地阴阳焉肝也肺也其传导如
日月往复焉五行者名之数也论其交合生
成惟元阳一气为之本欤气生液液生气于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0648-103.png
是知肾为气之根心为液之源也灵根既固
则恍惚之中其气生真水矣心源既清则杳
冥之中其液生真火矣火中识龙水中识虎
二者交而黄芽茂矣
道枢卷之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0648-1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