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200764c 页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0646-038.png
道枢卷之三十一诚七
    至 游 子 曾 慥 集
  七返篇(金感于火火去于金/得其成数存阳亡阴)
衡岳真人(陈少/微)曰夫金感于火之谓丹火去
于金之谓汞故丹砂者太阳之至精金火之
至体(丹交火精而候足/汞杂本质而能全)结成玄元正真之气
者也七返九还者异名而同归返者砂为金
也还者砂归丹也或曰七返者丹砂属火变
而成金者也火之成数七七变以应阳元之
极焉以丹砂鍊治而得伏火鼓成白银是一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0646-039.png
返也服之一两万病除矣以白银化出砂使
之伏火鼓成黄花是二返也服之一两体和
神清返老归童矣以黄花银化出砂伏火鼓
成青金是三返也服之一两虚夷忘情心合
至精矣以青金化出砂伏火鼓成黄金是四
返也服之一两身光莹彻通于表内矣以黄
金化出砂伏火鼓成红金是五返也服之一
两造化不能移鬼神不能知矣以红金花出
砂伏火鼓成赤金是六返也服之一两水不
溺火不焦矣以赤金化出砂伏火鼓成紫金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0646-040.png
于是阳精真元之气既足更以紫金化为砂
运火煅之者再则通彻洞曜而为还丹是七
返也服之一两形神俱合超然九天之上更
服九丹位登真人矣其法五日一候也三候
一气也合用八节二十四气是为一百二十
日斯飞伏之火候也凡一候则飞伏足矣五
日之内其四用坎其一用离用坎者用水煮
之用离者用炭七两常在鼎之下(常有熟炭/七两而不)
(增/减)此阳火之飞者也故五日为一转焉
   八琼篇(华光之鼎封以六一/九转飞精八卦所出)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0646-041.png
太极真人曰太上有九转飞精八琼之方昔
者葛仙翁李八百庞氏而来皆修之焉至游
子曰或有得于玉局化(在成/都)之地中其法曰
二釜其容一斗七升半以土作之既成以六
一泥锢其外十日阴乾复用其泥如此者五
七焉(六一泥法曰牡蛎白石脂云母粉磁石/赤石脂红灰各二斤为末苦酒和为泥)
(以纸二斤半入泥中捣匀用之初泥釜厚/一二分复泥至五七度者厚一寸三分)
釜相合内三分阴乾复以六一泥厚锢之是
为太一中宫华光之鼎者也(再用六一泥法/曰铅丹粉飞过)
(天浆子各二斤半为末灰纸/一斤半水浸讫苦酒和为泥)于是卜名山绝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0646-042.png
迹之地有东流之水者以施丹灶使水绕焉
丹灶之室其长四丈其广三丈掘地四尺开
三门(东南/西也)灶之口面皆造弮焉灶高九寸甲
子日作之用甓及细土勿使有穿其高九寸
其上平其泥既乾乃安神釜于灶中其釜相
(一倒/一正)四面相去九寸法天象地又有十二
时焉四六者戌也三七者亥也二八者子也
正九者丑也十二者寅也十一者卯也其药
何谓也曰汞三斤是为太阳流珠玄武之首
坎之精也曰雄黄二斤是为勾陈之粉巽宫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0646-043.png
之精也曰朱砂五斤是为太阴神光朱雀之
髓离之精也曰硫黄六两是为中宫腾蛇坤
之精也曰北亭八两是为白虎索林之粉乾
之精也曰雌黄八两是为庚辛之粉兑之精
也曰消石一斤八两是为青龙甲乙震之精
也木律八两是为太白之粉艮之精也既捣
焉复加研焉先布太白于釜次之青龙次之
庚辛次之白虎次之扬绿碧腾蛇次之朱雀
次之勾陈实之使平入汞于神釜之口合铅
丹泥以锢釜之唇而复盖之且密封之用六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0646-044.png
一之泥锢其外者一寸有三分阴乾择戌之
日迁神釜于灶中以重阳日酉之时(黄昏/也)
下火焉炭皆断其拳烧于釜之下者六寸焚
之至于九伏时则加至于釜之腹者烧之亦
九伏时则加至于釜之顶者烧之亦九伏时
则进火至于合际十日则更以加火烧之三
十有六日于是通九十昼夜矣俟其火熄也
于七日卯之时出于其灶俟其冷也视之则
九色飞晶矣用雄鸡之羽扫其釜出而研之
如粉焉一两者一剂也盛以金瓶沉于寒泉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0646-045.png
之下以出火之毒三七日而后出之盛以银
(银函仍用/皮裹之)置蒸甑之中(约炊五/斗饭者)十馀日而
后出之阴以乾之以出水之毒二三日复研
焉是为太一八琼者也凡欲饵之于上元日
沐浴以五香之水盛服东向扣齿九通跪而
祝曰返我常归我神尽此生坐在立亡时乘
白云八极翱翔西跻金阙东升扶桑日月之
精我得其尝(仍云急急/如律令)于是以酒调一铢饵
(井花水/亦可也)饵至三剂则老者返于婴颜六府
莹然三田永清水不能漂火不能焚可以腾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0646-046.png
空而飞矣
   九仙篇(皇人析微三士颐隐/舆者得毂裘者振领)
光辩天师(叶法/善也)曰修长生者勿散乱勿烦怒
勿起着勿妄想勿贪爱勿邪淫勿放逸而后
可成也永元真人(罗公/远也)曰学道者先叩齿以
集其神而后想其三魂作真仙之形此吾身
之福神也其神不安则患生其神散乱则死
矣光辩天师曰水火者古先圣人之大药也
不在于外而在吾身焉心火也应于离肾水
也应于坎故造金丹者须凭龙虎水火者也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0646-047.png
先之净其坎户如水而后下龙虎焉于是交
之有度用之有数下心之火焚之可以治众
疾补虚损矣病之微者自顶至踵以肾之水
洗之可也病之大者自足至踵以心之火焚
之可也六通国师(一行/也)曰患小用水者不欲
犯肾藏也当守一以谨之七日则诸疾除矣
患大用火者火从心发下入于左右足上至
于左右臂以及首目九九发之一息皆周焉
此所谓周天之火也夫火有四有曰焚身火
者想从心之下至于关锁其光焰焰满九九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0646-048.png
之数可以去三虫焉有曰敌阴火者想从阴
之下而起遍焚其身满三三之数有曰灵龟
火者三火从其下至于坎户分为二路左右
从其足内至于足指五路尽出相合左旋三
匝渐大至于腰之下于是敌阴之火引灵龟
之火合而右旋三匝渐大至于顶则九点其
首举前法者九过有曰降魔火者大病将死
则定息而坐如灵龟之法而左旋以焚诸魔
永元真人曰用火者心火也下至左右足上
至于手及其顶一息之中九过者也用水者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0646-049.png
想二肾之黑气如烟直上至于顶门满于泥
丸化而为水以洗之下至于肾入于五藏至
于其足既已则举其足以意想复归于肾痈
疽者则先入大肠自然转动矣光辩天师曰
冥本意在鼻之上寸丝不挂于心玄牝之门
诸事俱舍离其本念定息不出不入焉永元
真人曰玄牝之门者其鼻与肺合其出入息
宜坚守以定者也自鼻至于眉自眉至于顶
复自顶至于眉自眉至于鼻自鼻至于眉自
眉至于顶皆三过每日为之九过满八十一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0646-050.png
之数可也鍊七至七者何也四十有九曰必
自定矣(一伏时/不出入)六通国师曰既有定法则修
想其本灵冥在于金堂玉阙之中如吾之形
遍观既已然后想开顶门有黄云焉从脾之
上而起向于顶门撞开其额者凡一息之内
为之七过者三焉左边开上右边开下故曰
黄云满天地矣永元真人曰其黄云之起而
撞也男子则撞左掩右焉女子则撞右掩左
焉高想圣身之出也用手压其右使之下焉
女子则压其左焉光辩天师曰一息三七撞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0646-051.png
日为之二十一过至二旬乃能出黄云矣六
通国师曰吾想其灵冥乘其黄云而起开其
顶门坐于云内极力归于顶门内闭其顶复
入于金堂玉阙想其出入如此者数过方离
其身则留黄云覆其顶门乘其云而出下视
其身修之不懈至四旬有九日当有形见(形/如)
(水墨/者)十旬有八日自然去住自如其既开也
开其顶门而入于身上下俱煖矣光辩天师
曰可以卧而为之其名曰睡法其去如寐其
来如寤焉修道必待阳数之兴而勿施泄令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0646-052.png
阳气作用焉故当一阳之生则修之于静室
诸缘俱舍而存想其五藏诸神所谓青龙白
虎朱雀玄武也所谓恍惚杳冥之中者也天
真皇人言顶上藏太阳者四十五数足何谓
也此吞日月华之法欤平旦日之初出东向
而坐想其日如车轮渐渐来至于口则吞之
凡七十有二咽入于脐之下用河车转之拗
起入于顶门如此七旬有二日之后可以采
月华矣每月八日上弦之后向月暝坐想其
月华入口吞之凡八十有一咽二旬有三日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0646-053.png
下弦之后乃止俟其次月上下弦再为之八
旬有一日即止是为载日挟月者也吾又有
一法焉于卯之时东向想其日如明镜渐渐
而至以鼻接之自玄牝而入至于其腹用河
车拗起焉至午之时西向想其日如悬镜仰
首以接鼻于玄牝之中复以河车拗起焉日
之西也西向想其日来至以鼻接之入于精
海复以河车拗起入于顶后二月八月至夜
则想其月如镜焉下入于鼻至于精海焉或
于日之出东向存想以鼻接之而勿搐(恐冷/气入)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0646-054.png
每月为之四十九过此九五之数也以河车
拗起而为枕焉用日不用月者不用阴也永
元真人曰日者魂也属于阳故真仙无影纯
阳也若夫鼻接而不搐者斯妙矣乎或不用
河车自入于玄牝直至顶门三点首仰之日
为之四十五过至四旬有五日自一阳生至
于立春此阳之数也光辩天师曰日阳也乃
用阴数八九七十二焉月阴也乃用阳数九
九八十一焉此法纯阳故用四旬有五日焉
不用河车者顺天道左转自玄牝之门至于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0646-055.png
顶后矣六通国师曰眉之下五轮者目也其
名则有血轮气轮水轮金轮瞳轮之别焉还
在定中而起者谓息入定中而作也永元真
人曰定中运水火于目也六通国师曰龙虎
太丹有三焉其一则以其津液一咽而为虎
气一咽而为龙气入于精海上于泥丸下心
之火以烧之拽脾之土以盖之是为四神之
(又名二气龙虎丹/小还丹白金丹)可以补下元壮气海矣
其二咽之送至于脐之下精海水面之上丸
如弹子者三过纵心火烧之用脾土盖之凡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0646-056.png
一丸用三龙三虎三火三土其十二过应于
十二时九丸应于九州是为一百八十之数
也其三如前定息目内一闪自有津出如冰
雪然入于其口初从口之角而下者想之为
虎焉复于定中闪其目则火星撒下想之为
龙焉故龙从火出虎从水生矣五藏交者先
令虎在于口而后发火龙何谓也下火吞从
其左而下至于脾化而为龙从肝之右出入
其左而下至于脾右绕三匝是为耕其脾也
下水从其右吞之至于肺化而为虎从脾之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0646-057.png
左出入其右而下至于脾之右一匝种在脾
土是为往来不离土者也永元真人曰目之
五轮有王火王水焉惟水难得故先闪其水
下入于口然后闪下其火而入于肝肝木也
其色青故曰青龙焉水入于肺肺金也其色
白故曰白虎焉龙从左而下至于肝穿肝而
右出复来入于左虎从右而下至于肺穿肺
左而出复来入于右此所谓五藏气交者也
光辩天师曰青龙者昼先下焉白虎者夜后
行焉青龙属于阳昼有二十四度白虎属于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0646-058.png
阴夜有三十六度于是昼行四十六夜行四
十九耕种于脾之上而生黄芽黄芽者命之
根也永元真人曰吾之身象鼎焉以左足压
其右足以左右手按其身复虚如鼎三足焉
凝结其心血以盖之于是想之而成婴儿如
吾之形其初若雀之卵首目手足皆具渐渐
长大跪坐于精海之内左右手交差背肩仰
面大用口二时取脾之上所生黄芽以为圣
胎之食焉光辩天师曰圣胎者不自外求想
其肾出精气入于血海凝结而成者也六通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0646-059.png
国师曰鍊圣者有法焉想其左肾以为日而
出白气右肾以为月而出赤气于是白气入
于精海复变为赤火之象焉赤气入于精海
复变为白水之象焉日月之气以成圣身至
于海中彼日之赤气如火而上至于脾照其
身既已乃翻身入于精海而坐复想自月中
起而如前焉又乘圣身而起发光以照之复
翻身入于精海如此自卯至午足践日影者
百过凡一息一为之是为胎息之气者也永
元真人曰所谓左右日月之气渐渐举起至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0646-060.png
于金堂玉阙乃被于顶以前四旬有五日所
采太阳以照之圣胎为日所照当投水中其
光入于五藏皆一息之内为之每时三十有
六过焉六通国师曰昼鍊神夜则出之永元
真人曰此圣身既就也则夜自精海乘紫云
而起至于金堂玉阙一一遍观从顶至踵备
认之然后想出顶门乘其紫云定息息极方
下入于金堂玉阙乃开息焉复住其息如前
而出者四十九过十月之后当有二身其状
惟肖能离身随意所之矣光辩天师曰其出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0646-061.png
也自一步至十步以至二十步四十步百日
可行万里是为地仙者也六通国师曰定息
鍊肾之气百日于卯之后午之前(如前/法)为之
百过夜则想肾左右有黑气二道入于精海
化为黑云婴儿乘之上至于左耳出于右耳
凡一息则一出入焉夜则三十六过百日斯
为水仙矣光辩天师曰神仙之剑何谓也先
收日月之精华后起心火锻之日月者肾也
于是肺为风鞴肝为炉炭脾为土模胆为砺
石一息气中为法自成矣六通国师曰夫鍊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0646-062.png
五藏之精者先自肾宫想其有黑气郁然而
起从耳而出其大如盖息极复归于肾宫昼
夜为之十一过于是八旬有一日而后鍊肝
肝有青气想之出于顶门亦如盖焉其色碧
息极复归其藏者八十一过于是八旬有一
日而后鍊心心有赤气其数如前而后鍊脾
脾有黄气其数如前而后鍊肺肺有白气其
数如前于是五藏俱足则五气俱兴齐出于
顶其气五色光照一室可以升腾于天矣永
元真人曰鍊之者在夫七月水生可以鍊肾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0646-063.png
十月木生可以鍊肝正月火生可以鍊心四
月金生可以鍊肺土王于四时之季月随四
时可以鍊脾每一气盖八旬有一日焉

道枢卷之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