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623-004.png
周易参同契容一
    庐陵后学黄瑞节附录
 周易参同契五代彭晓解义序曰魏伯阳
 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
 词通诸纬候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
 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
 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
 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桓帝时公复
 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参杂也
 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
卷首 第 1b 页 0623-005.png
 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
 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
 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诸男女显以
 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复示之晦朔通以
 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
 周星分以晨昏昭诸刻漏莫不托易象而
 论之故名周易参同契云
  (按参同契注本凡一十九部三十一卷/其目载夹漈郑氏艺文略彭晓本最传)
  (然分三卷为九十章以应阳九之数歌/鼎器一篇以应水一之数其傅会类如)
  (此盖效河上公分老子为上经下经八/十一章而其实非也鲍氏云彭本为近)

卷首 第 2a 页 0623-006.png
 (世浅学妄更秘馆所藏民间所录差误衍/脱莫知适从朱子考辨正文引證依据其)
 (本始定今不敢/又赘附诸说云)
 朱子曰参同契本不为明易姑借此纳甲
 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异时每欲学
 之而不得其传无下手处不敢轻议然其
 所言纳甲之法则今所传京房占法见于
 火珠林者是其遗说所云甲乙丙丁庚辛
 者乃以月之昏旦出没言之非以分六卦
 之方也此虽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
 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家可推而通则亦无
卷首 第 2b 页 0623-007.png
 害于易○伯阳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
 自其源流○先天图与纳音相应蔡季通
 言与参同契合以图观之坤复之间为晦
 震为初三一阳生八日为兑月上弦十五
 日为乾十八日为巽一阴生二十三日为
 艮月下弦坎离为日月故不用参同以坎
 离为药馀者以为火候○邵子发明先天
 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
 技术用以修鍊参同契所言是也○参同
 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
卷首 第 3a 页 0623-008.png
 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
 人妄解世间本子极多其中有云千周灿
 彬彬兮万变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
 忽自悟言诵之久则文义要诀自见○须
 溪刘氏曰古书惟参同契似先秦文





卷首 第 3b 页 0623-009.png














卷首 第 4a 页 0623-010.png
   上篇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
 乾坤以宇内言之则乾天在上坤地在下
 而阴阳变化万物终始皆在其间以人身
 言之则乾阳在上坤阴在下而一身之阴
 阳万物变化终始皆在其间此乾坤所以
 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也凡言易者皆
 指阴阳变化而言在人则所谓金丹大药
 者也然则乾坤其炉鼎欤

卷首 第 4b 页 0623-011.png
坎离匡郭运毂正轴
 乾坤位乎上下而坎离升降于其间所谓
 易也先天之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是也
 故其象如垣郭之形其升降则如车轴之
 贯毂以运轮一下而一上也毂车轮之心
 外实而持辐内空以受轴者也轴车下横
 木两头贯毂而受辖者也
牝牡四卦以为橐籥
 牝牡谓配合之四卦震兑巽艮是也橐鞲
 囊籥其管也盖纳甲之法乾为望坤为晦
卷首 第 5a 页 0623-012.png
 而坎离升降于其间震为生明而兑为上
 弦巽为生魄而艮为下弦如鼓鞲之有缓
 急也
  (朱子曰邵子云乾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之门参同契首卦位铺排都只)
  (一/般)
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
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
 此言人心能统阴阳运毂轴以成丹也衔
 辔谓所以使阴阳者绳墨谓火候轨辙指
 其升降之所由中谓心外谓气数即下文
卷首 第 5b 页 0623-013.png
 六十卦之火候也
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
有表里
 月以五日为一节六节为一周兼昼夜为
 六十以配六十卦昼刚夜柔刚里柔表盖
 六十四卦除乾坤坎离为炉灶丹药所用
 以为火候者止六十卦也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
如次序
 此六十卦之凡例一月而一周盖逐日用
卷首 第 6a 页 0623-014.png
 功时刻之早晚也
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
有早晚
 既未谓晦日之卦朝既济暮未济也爽谓
 生明之时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
讫戌亥
 春夏谓朝秋冬谓暮内体谓前卦外用谓
 后卦此亦六十卦之凡例后篇屯以子申
 蒙用寅戌乃以纳甲之法尽发之大率一
卷首 第 6b 页 0623-015.png
 日所用子午卯酉四时而已
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
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序
 此言朝暮用功有不同之处未详其说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也
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
者乾坤二用
 此引易而释之以明乾坤坎离之用言乾
 上而坤下离降而坎升也乾坤二用谓乾
 用九坤用六九老阳六老阴也
卷首 第 7a 页 0623-016.png
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
亦无常幽潜沦匿升降于中包囊万物为道
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

 乾坤二卦六爻九六各有定位唯用九用
 六无定位而六爻之九六即此九六之周
 流升降也纳甲之法乾纳甲壬坤纳乙癸
 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皆有定位
 而坎纳戊离纳己无定位盖六卦之阴阳
 即坎离中爻之周流升降也故以此之无
卷首 第 7b 页 0623-017.png
 制彼之有知器有形而其用乃在其形之
 空处盖用老子所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之语也消息谓自坤之息历震
 兑而极于乾自乾而消历巽艮而极于坤
 也没亡谓无位也后章用九翩翩为易宗
 祖一节亦是此意也
  (朱子曰或问参同本是龙虎上经果否/曰不然盖是后人见伯阳传有龙虎上)
  (经一句遂伪作此经大槩皆是檃括参/同之语而为之也其间有说错了处如)
  (二用云者用九用六九六亦坎离也六/虚者即乾坤之初二三四五上六爻位)
  (也言二用虽无爻位而常周流乎乾坤/六爻之间犹人之精气上下周流乎一)
卷首 第 8a 页 0623-018.png
  (身而无定所也龙虎经却错说作虚危/去盖讨头不见牵合一宇来说)
   (按彭氏以为魏公得古文龙虎经而/撰参同契朱子以为经乃后人伪作)
   (今考参同契中有古文记龙虎之文/往往古有其文如火记之类特恐非)
   (今所傅者耳鲍氏云此乃三坟书狐/首经之比未可知也又按金碧古文)
   (龙虎上经差简于参同契然其语次/布置与契不甚相远而加整焉末云)
   (火记不虚作亦契中语也然/则火记又参同之所自出与)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
类结字原理为徵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
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
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卷首 第 8b 页 0623-019.png
 此亦造字之法明坎月离日之合而为易
 也盖坎戊离己皆居中宫土位而四方四
 行皆禀其气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
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此总明日月为易之意下乃详言其法与
 一月之火候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媾其精
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
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
卷首 第 9a 页 0623-020.png
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于是仲尼赞洪
濛乾坤德洞虚稽古称元皇关雎建始初冠
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
天符天符有进退诎信以应时
 此书之法以一月为六节分属六卦震一
 兑二乾三巽四艮五坤六每五日为一节
 故言朔旦则震始用事而为日月阴阳交
 感之初于是加修鍊之功如圣人之作六
 经皆有所托始也此实一篇之要言而雄
 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又一节之要处他
卷首 第 9b 页 0623-021.png
 皆以明此耳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
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
 此又以一月为十二节以复临泰壮夬乾
 姤遁否观剥坤为序每二日半为一节复
 即前六节震卦之内体也长子震也父乾
 也母坤也下章云朔旦为复
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
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
 三日第一节之中月生明之时也盖始受
卷首 第 10a 页 0623-022.png
 一阳之光而昏见于西方庚地也八日第
 二节之中月上弦之时盖受二阳之光而
 昏见于南方丁地也十五日第三节之中
 月既望之时全受日光盛满而昏见于东
 方之甲地也
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
吐生光
 此言望夕之月全受日光而借蟾为瞻借
 兔为吐也
七八道己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
卷首 第 10b 页 0623-023.png
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
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
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七八谓十五日也十六日谓第四节之始
 也始生下一阴为巽而成魄以平旦而没
 于西方辛地也二十三日第五节之中复
 生中一阴为艮而下弦以平旦而没于南
 方丙地也三十日第六节之终全变三阳
 而光尽体伏于东北借易朋字作明字也
 一月六节既尽而襌于后月长子继父复
卷首 第 11a 页 0623-024.png
 生震卦壬配甲癸配乙皆属乾坤括十日
 之始终自晦至朔旦至此一月之火候也
  (朱子曰一息之间便有晦朔弦望上弦/者气之方息自上而下也下弦者气之)
  (方消自下而上也望者气之盈也日沈/于下而月圆于上也晦朔之间日月之)
  (合乎上所谓举水以灭火/金来归性初之类是也)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
索灭藏
 索尽也
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玄精眇难觌推度
效符證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
卷首 第 11b 页 0623-025.png
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
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情参同考
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
天下然后治
 此用乾坤用九天下治也之语上言乾坤
 用即用九用六也治或作理盖避唐讳此
 下至国无害道皆以国政为喻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管括密微闿舒布宝要
道魁柄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
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侈离俯仰文昌总
卷首 第 12a 页 0623-026.png
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日合五行
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
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
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剌
讥结过移主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
国无害道
 此皆取譬之言然其间亦有可详味者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元本隐明内照形躯闭
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沈温养子珠视之
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
卷首 第 12b 页 0623-027.png
正则终脩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
知之
 此乃以内事言之于经中最为要切而三
 光陆沈温养子珠之一言又要切之要切
 者前所譬御政之首魁柄纲纽正谓此也
 初正干立原始而言也终脩末持要终而
 言也一者以掩蔽言其造端之处隐而不
 章者也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
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
卷首 第 13a 页 0623-028.png
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
 此下渐难通晓今略以意解之上德即上
 文所谓雌阴化黄包三光陆沈下文所谓
 汞白为流珠青龙与之俱所谓流珠水之
 母者正思虑所不及也下德即上文所谓
 雄阳播玄施温养子珠下文所谓白虎为
 熬枢黄土金之父者正著意用力处也闭
 则皆失其所宜矣下不可无故无者以奉
 上神德谓微妙处龙虎经作上有青龙居
 金气即谓雄阳白虎也大率阳既下即阴
卷首 第 13b 页 0623-029.png
 自上矣所谓孔穴者此也鼎器歌云阴在
 上阳下奔此亦至要之言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
者道枢其数各一
 白谓汞黑谓铅金精言其生于铅水基能
 生水也白黑各一而水为道枢所谓神德
 者也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
 玄含黄芽水中有土静而有意也北方河
 车黑而生水也以下文考之正谓铅耳
卷首 第 14a 页 0623-030.png
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铅即上文所谓金气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此即上文知白守黑之义
真人至妙若有若无彷佛大渊乍沈乍浮退
而分布各守境隅
 此所谓温养子珠者也
望之类白造之则朱鍊为表卫白里贞居方
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
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禦密
卷首 第 14b 页 0623-031.png
固阏绝奸邪曲阁相通以戒不虞
 径寸即所谓子珠者垣阙疑即下文所谓
 情主营外垣为城郭者耶皆未详其何说
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堂莫之能留守
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是非
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
辰阴道厌九一浊乱弄玄胞食气鸣肠胃吐
正吸新邪昼夜不卧寐肠鸣未尝休身体以
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
周回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寐
卷首 第 15a 页 0623-032.png
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
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
术甚众多千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
九都
 言此道与诸旁门小法之不同不能详解
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
休服食三载轻举远游入火不焦入水不濡
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
一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应箓受图火记
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
卷首 第 15b 页 0623-033.png
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
魄自相拘上弦兑数八下弦亦如之
 偃月疑前下圆后上缺状如偃月也白虎
 铅也火也气也西也魄也阳也为熬枢言
 下奔而致蒸润上行也汞日精也青龙水
 也东也魂也阴也上弦阳也下弦阴也
  (朱子曰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属只是/互换其名其实只是精气二者而已精)
  (水也坎也龙也汞也气火也离也虎也/铅也其法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阳气)
  (在下初成水以火鍊之/则凝成丹其说甚异)
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
卷首 第 16a 页 0623-034.png
正不倾
 八日为兑上弦又进八日乃成乾体二十
 三日为艮下弦又退八日乃成坤体一本
 注云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爻之数盖一
 斤之铢数也自震而起至乾而满历巽而
 消至坤而尽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
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
生朔旦受日符金反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
藏其匡郭沈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
卷首 第 16b 页 0623-035.png
乃熺
 金即铅也金归其母复其故性谓敛藏不
 用日不照月纯坤卦也熺字本作喜一本
 作僖今按皆无理案说文熺炎也后汉多
 用此字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
正纲纪嘑吸相贪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
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
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
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卷首 第 17a 页 0623-036.png
 子水一午火二数合三也戊己土其数五
 三五合而为八八石象也然其实但水火
 二物而以土为主耳土属脾脾主意谓以
 意使火下而水上相呼吸也金即火也朱
 雀疑指心而言又意之主也此火字与前
 章熬字意不同别是一火也执平谓执衡
 司夏也此昼之意大抵为以火烹水以水
 灭火亦如前章月受日光反归其母之意
 也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
卷首 第 17b 页 0623-037.png
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
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
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更生黑齿落出
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
号之曰真人
 此言内丹而言入口未详其旨馀见后章
 驰入赤色门下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
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
真终始自相因
卷首 第 18a 页 0623-038.png
 此皆以同类相变为譬也
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粟覆鸡
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
珠蓬蒿不成槚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
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
动不润下
 又以异类不能相成反覆明之
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值耗火
亡货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
缘度量失操持捣治羌石胆云母及礜磁硫
卷首 第 18b 页 0623-039.png
黄烧豫章泥汞相鍊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
辅枢杂性不同种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
欲黠反成痴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
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

 此言为外丹者药非同类不能成宝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画八卦效天图文王帝
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
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
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
卷首 第 19a 页 0623-040.png
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
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瞋目登
高台
 言三圣迭兴事有优劣盖伏羲法天文王
 踵羲夫子踵文有形者易制无形者难及
 也因自言因师以悟此理也诗书两句未
 详
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
不熟思寻度其原流幽明本共居窃待贤者
谈曷敢轻为书结舌欲不语绝道获罪诛写
卷首 第 19b 页 0623-041.png
情寄竹帛恐泄天之符犹豫增叹息俛仰缀
斯愚陶冶有法度未忍悉陈敷略述其纪纲
枝条见扶疏
 火记六百篇盖古书今亡未可知
以金为堤防水火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
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
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二
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气伏蒸须
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此言丹之第一变也金水并见上入一作
卷首 第 20a 页 0623-042.png
 火据下文三物即当作火然又云下有太
 阳气则似只是二物恐当作八而三亦当
 作二耳此是金水数皆十五而五分其水
 只用其二盖十五之六也其三则十五之
 九也水二一作火二与上水火下三物相
 应但上无火之铢两下又有太阳字则又
 未必然也二物相含受即阴阳坎离之交
 三物之误甚明
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
明窗尘
卷首 第 20b 页 0623-043.png
 此似第二变也
捣治并合之驰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
致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
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
旋十二节节尽更亲观气索命将绝休死亡
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
刀圭最为神
 此第三变也捣治并合此当别有所作用
 赤色门谓口也液凝灰土理须自见盖吐
 出而鍊治之复吞纳也炎火即所谓太阳
卷首 第 21a 页 0623-044.png
 气声正勤后章亦言嗷嗷声正悲如婴儿
 慕母是也修疑作脩字唐人两字多互见
 气索命绝又是前章火灭金复之意粉提
 刀圭未详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
灭光荣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间水盛坎侵
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
者以定情宇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
还丹
 此解上文还丹得名之义因火灭而金复
卷首 第 21b 页 0623-045.png
 也
吾不敢虚说放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
美金华淮南鍊秋石王阳加黄芽贤者能持
行不肖母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
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
我欺

周易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