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90785a 页
卷八 第 1a 页 0613-004.png
甘水仙源录卷之八息八
    夷门天乐道人李道谦集
   纯成子李君墓志铭
    宣授怀孟路提学李蔚庆之撰
讲师李君没其友申公都提举以告且曰讲
师操履坚正德业冲粹人所共知临终以后
事见托经营宅兆今已安措不有铭辞无以
慰诸幽愿详其所闻而志之讲师讳志全字
鼎臣太原太谷人少业进士父洵直以经义
中明昌五年第讲师挺志不群守箕裘之旧
卷八 第 1b 页 0613-005.png
孜孜讲习视富贵如探囊中物也当立之年
不意世变干戈日寻无复进取遑遑如也当
时天子好长生之道不远万里召见丘长春
宾礼至厚玄风大振闻者皆兴故讲师所以
归心依河阳张尊师为引度长春西回策杖
徒步谒见于奉圣龙阳观授以道妙暨讳名
自是山居有年名闻籍甚其后东莱宋披云
以所在道书焚于劫火奉朝旨收拾于灰烬
之馀散乱无复可考求博洽异闻之士俾校
雠之乃得讲师始终十年朝夕不倦三洞灵
卷八 第 2a 页 0613-006.png
文号为完书功亦不细教主李真常奉恩例
赐公纯成大师提举燕京玄学未几复还天
坛旧隐倘徉岩壑将终老焉忽以升闻中统
二年六月日也享年七十有一平昔著述号
酎泉集三十卷行于世又集七真及已下诸
师诗赋二十卷目曰修真文苑呜呼士尝论
之以君才学取一第不为难矣世方扰攘河
朔尤甚自保不暇度日如年壮志衰谢甘埋
于尘土谁为知者泯灭无疑也回视埋没于
草莱湮灭无闻者为何如哉乃作铭曰
卷八 第 2b 页 0613-007.png
于嗟纯成幼戴儒冠读书几载校艺秋官誓
将一举九万鹏搏运有定厄世无常安幡然
学道秉心如丹长春西回景星争观徒步千
里一见相欢授以道妙佩服馨兰苦心修鍊
几换炎寒要游玉京此事无难三洞宝典灰
烬遗残校雠十稔书始为完拂衣高蹈雅志
林峦却归旧隐终老盘桓无何仙去闻者悲
酸刻诸琬琰过者详看当知道中自有凤鸾
   洞观普济圆明真人高君道行碑
    安西王府丈学姚燧撰
卷八 第 3a 页 0613-008.png
我元自太祖圣武皇帝视丘长春有道聘为
玄门宗厥后太定宪三宗及今
皇帝皆禀孝自天善继以述虽长春返真不
虚其位命尹清和李真常张诚明王纯真与
今张玄逸嗣焉而迭居之如丘在太祖世其
徒认县官崇礼斯道之盛语其师之居不敢
斥必曰堂下然堂下治京师而祖师之藏与
夫成道之庐则在今终南山之刘蒋自堂下
视之犹木根而水源必茂浚乎此乃始不忧
传脉之不盛故凡四方走币堂下为香火之
卷八 第 3b 页 0613-009.png
奉者必割畀而实之祖庭待以兴化弘教之
须岂惟是为然惟人亦然苟可以任兴化弘
教之责亦必擢置祖庭受事之陈不令拱手
肆志于无用之地呜呼才有大细故任有重
轻德有著微故居有久近自秦而夏而梁而
蜀治辖恒半堂下其任如彼其重也自庚子
从洞真入关今兹四十年职道教者独再纪
其居如此其久也则夫为才之大为德之著
尚待言说而始白之人耶君姓高氏讳道宽
字裕之应之怀仁人其世夙豪于财而系则
卷八 第 4a 页 0613-010.png
不详幼业读书能通大义焉长为吏长安丁
内外艰始弃室为黄冠师其从受学三人始
则安蓬莱沦其源继则李冲虚大其流终则
于洞真会其融而导其归故游洞真门最久
洞真亦恃君有受而克大其传也既告以道
德之徵言又授上清紫虚之箓赐号圆明子
署知重阳万寿宫及提点甘河遇仙宫岁壬
子真常擢为京兆道录者十年中统辛酉诚
明荐之朝制以为提点陜西兴元等路道教
兼领重阳万寿宫事至元辛未纯真易子为
卷八 第 4b 页 0613-011.png
尊师加知常抱德于圆明之上丙子天后皇
子安西王各锡黄金云罗冠服一被教令又
益以西蜀道教犹仍圆明第易知常抱德为
洞观普济尊师为真人以明年丁丑春正月
二十有五日上征逆而推之尽金明昌乙卯
秋七月十有九日为阅春秋八十有三而藏
冠屦于仙蜕之园云其年五月嗣真人李天
乐实状其行俾道录郭志祥持示燧曰真人
之德宜显诗之将维子是请也燧曰嗣真人
与道录之言不可辞让况及先真人风槩之
卷八 第 5a 页 0613-012.png
一际乎乃遂诗之其辞曰
繄昔君生应之怀仁后由兵兴避走而秦幼
知读书长而试吏束于亲存供为子事棘棘
时艰风树悲缠乃斩慈爱一志求仙中夜耿
光天门启奥琼屋磊嵬飞扬葆纛是皆平日
积想之为初匪高高善幻为斯以君达观能
不是觉盖以自信精神之确伊谁云师乃即
安君望粗有见要眇靳闻久之于于东乱汴
水丹阳之孙冲虚是倚及门不屑示教多方
轧以击摧观其竞疆纳以浊垢察其茹受积
卷八 第 5b 页 0613-013.png
久不移用视持守投畀井臼臧获所难人勉
于暂君久益安积信冲虚待目日改作新授
付已密有在洞真徵车既牵既膏庭议具虞
翩其避逃乃敕冲虚悃款相布使就其徒择
为行辅冲虚戒君中使与西曰惟若人丹阳
耳提穴石吴岳闻道日跻彼伏鹄卵知求鲁
鸡子今幸际犹升有梯竟偕洞真自陇而汴
趍风后尘闻见再变洞真留主中太一宫君
遂不去几舄与同玉步既改君始北迈结庐
德兴规以自晦洞真逾燕挈徒而东衍教白
卷八 第 6a 页 0613-014.png
霫召君来从曰子为道轻世自足偃蹇云山
其过乖物其反子者同尘无□徵逐府寺其
归附炎二者揆道无一而可由先失人后则
忘我安知至人与世斡流浚其灵台与理充
周余也谁昔子外之病教之无为恬澹虚静
上而人天性命之原欲子内服玄圣之言子
守是说胶轕拘碍囿于一小曾未闻大修身
有得及物利生钧之为德何害并行勉出酬
应无惮而退若金用砺磨钝而锐小子识之
劬心自荷君拜稽首受训不那又从会葬祖
卷八 第 6b 页 0613-015.png
师刘蒋关中刳兵所在榛莽白骨陵丘熊虎
为群作室几时雄楼切云后为终南胜槩之
甲君时佐用身任寡乏行裒四方言能动顽
虚马与舆出以实还劳则夥矣略而不有鼓
钟于宫誉者盈口洞真亦期可振玄风署知
重阳甘河两宫真常拔之俾录道教广员千
里实长京兆猬磔琳宫简其条章草靡风行
教益奋张诚明奏制提点延庆陇秦山南治
辖之广孰非开府皇子异诸裂地之多古先
有无帝曰钦哉汝有河外官惟其能承制自
卷八 第 7a 页 0613-016.png
拜乃降教令益之两川蜀凡道流曰始愿焉
尝观为治教难政易政恃赏刑民有劝避教
以道民孝悌之兴难也乌在身先未能矧乎
教道难者之又如适断发鬻剃求售彼捐彝
伦何有于师无赏以訹无刑以随来则受之
去不越逐总总而居从厥攸欲自非其道不
今而从孰久不斁贱贵归心嗟君居此历逾
再纪年八十三隤乎顺委冠屦安坟仙蜕有
园谁其嗣君君有顾言既谓天乐子余所厚
匪我私之子蕴之茂畀汝印奁赐服命书子
卷八 第 7b 页 0613-017.png
欲不取人畴汝踰高风日邈皇子悼怛即命
天乐从君顾托立君之位师君之为猗哉皇
子终使君知北山之石贯古不朽有龟作跌
有螭络首于以树之清渭之阴刻此铭诗式
耀来今
   太华真隐褚君传
    安西王府文学姚燧编
灵台真隐楮君幼业儒长而遭时艰求所以
托焉而逃者寄迹老子法中受学刘真常栖
迟不在城邑多名山中如保之葛洪琅琊之
卷八 第 8a 页 0613-018.png
七峰应之岳神无常居焉后由真常主华阴
之云台宫始从之西真常逝而徙上方留弟
子主云台华岳也为山益奇上方又天下之
绝险自趾望之石壁切云霄峻削正矗非恃
铁絙不得缘缒上下不知铁絙成于何代何
人意者古能险之圣也将至其颠下临壑谷
深数里盲烟幂翳其中非神完气劲鲜不视
眩而魄震君负食上下自给如由堂适奥嬉
然不为艰薄寒则上下负食益勤为禦冬备
一岁偶未集冰雪塞山门计廪才得常冬之
卷八 第 8b 页 0613-019.png
半始服气减食为胎息远或数日一炊明年
山门开弟子往哭求其死见步履话言不衰
他时方神其为非庸人伺下山止之曰不可
复有往也已设向师食不继僵死冰雪弟子
虽有喙何说自白其能孝于天下必勿复往
也已君难逆其请指牛心谷曰此汉太尉杨
公震授徒之槐市也或闻而稽疑其传止得
公尝教授湖不见其居华阴者不识君何据
曰然谷南直中方入行二许里深林奇石泉
浅浅鸣其下垦地盈亩搆室延袤不足寻丈
卷八 第 9a 页 0613-020.png
环莳佳花美箭人之来者始则爱其萧爽不
自知置身尘埃之外居不移晷既已欠伸佗
然而思去矣君又屏弟子独居或劝宜留一
人自佐曰吾居此乐彼居此戚所安先不同
犹疆而留之能勉期月之外要终相弃去吾
故与之为约非舂粮采薪之至绝而继具而
去亦古之君子以人望人不竭忠也其出山
还云台必以水冰无所仰饮十月为候二月
还谷性嗜读书逾熟左氏博议日食数龠饮
酒未醺而止不尽醉也人家得名酒争携饷
卷八 第 9b 页 0613-021.png
之至则沉罂泉中时依林坐石引瓢独酌日
入则入室而休或坐罢寝觉起行庭中一夕
如闻林间行声戛戛君则曰兽也虽不得其
名可试而知引石投之曰麋鹿哉将惊而奔
或止而不去者虎耳果止听不去明旦视樊
垣外虎迹纵横再夜走行如前夕不以自戒
而止闻而谈者神明之亦有他土樵人猎夫
之适山初未闻君为孰何人责之具炊寝则
假榻甚者易而诟咄随之益勤以安无难色
忿言其外若职宜然者去或问姓名惟他语
卷八 第 10a 页 0613-022.png
不告终问之则曰吾求知人耶必求人知而
求若知耶吾居此在人所不问而吾所不告
也人见其苦身不近人情如是然不违俗上
自王公而下及台皂争以一际颜色为快燧
亦尝一再造庐焉告以人间声利泛如秋风
之过耳噤不酬应叩之山间为乐何如必尽
举平生所见好石幽树佳泉危栈亹亹忘罢
若幸夫人一往而我能先之者相舍以出觉
胸臆尘鄙如雪之见睍消释无留馀者数日
益信夫游方之外有恬愉静退之士如君者
卷八 第 10b 页 0613-023.png
罕类例求也君名志通字伯达名闻天聪俾
祷水旱有应不为沴赐号佑德真人提点岳
祠灏灵宫又以岳祠风雨将骞内出钞万八
千镪为完辑费三年易弊而新饰漶为翚过
者改观始有应务之才特韬之耳年八十德
益深闻益彰圣皇思见益急当岁己卯至元
十六年诏中使起之北面受命稽首曰草莽
之臣通也自知审矣畴昔壮也言不足以资
廊庙择力不足以疆禦侮今老矣先狗马填
沟壑晨夕虽蒙冒龙光力疾以行终不达恐
卷八 第 11a 页 0613-024.png
伤陛下仁及草木之化是以昧死请中使竟
虚车而返今李大参公号知君深且乐诵人
善者戒燧传之无俾不闻于今而泯于后焉
公名德辉字仲实前北京等路行中书省今
以中奉大夫出相安西府云
   洞玄子史公道行录
    慎独老人东明前进士王鹗撰
公名志经字天纬绛州翼城人世习儒业祖
彬字执中父公佐字良臣皆隐德不耀公以
泰和壬戌岁生生而夙慧雅有道缘六岁从
卷八 第 11b 页 0613-025.png
里人吉德居读书属句天资颖悟夐出侪辈
贞祐甲戌翼城再陷流寓于云中主完颜氏
家渠见其不凡养以如子兴定辛巳遁迹投
玄礼恒岳刘真常为师师一见器之事必咨
委岁癸未长春大宗师应诏东还公从其师
拜于阿不罕私第长春训以今名自后道行
日隆盘桓于蔚代朔应间研精问学弊衣粝
食晏如也丙申清和老仙洎京兆总管田侯
议葺西岳云台观劝请贞常师师许之间遣
门人辈斧榛舆瓦砾不数年间渐至完美云
卷八 第 12a 页 0613-026.png
台道众拟公住持而未许也辛丑专价持书
控马来邀公雅意西游欣然就道秋八月达
华封公以华山名岳灵迹甚多兵戈相寻至
于湮没乃搜奇访异亲历见闻至古今名士
所作碑记表传诗文极力求之期于必得而
后已于是著为华山志十有四卷丙午真常
羽化公诣浑源哭之且心丧三年己酉拜于
洞真真人参受经箓庚戌掌教李真人屡以
书请辞不获已来燕玄学讲馀间受易老微
旨辛亥从真人北觐例赐紫衣加号弘真宣
卷八 第 12b 页 0613-027.png
义大师壬子复从真人遍祀岳渎戊午东游
海滨谒七真故居访重阳祖师行化遗迹癸
亥春自登莱还燕公平生喜著述为文不事
雕篆率皆真实语前后累数百万言皆有理
致可观无长语浮辞惟华山一志纤悉备具
尤为尽心在他人不可及观者当自知之方
刘真常之将归也遗言葬诸翛然堂襄事既
毕公自来燕因魏学士邦彦祷予作记时已
饱公之名予顷年往来长春与公良晤乘闲
求予作华山志序予谓龙溪孟驾之既作之
卷八 第 13a 页 0613-028.png
于前而莲峰太霞老三洞讲经赵法师又皆
发明于后予再言之赘也惟公平昔道价至
老益振于是不可不书乃为书其出处大略
使后之学者可以述追遐轨而执笔志高道
者或有考焉岁旃蒙赤奋若春正月丁酉谨

   史讲师道行录后跋文
    筠溪天乐道人夷山李道谦撰
讲师洞玄史公余自弱冠始识芝眉于太华
后既会于终南又复会于燕山中间音容契
卷八 第 13b 页 0613-029.png
遇简椟往来者逾三十载公以至元癸酉冬
自燕还云台再年甲戌秋七月仙仗来终南
炷香祖庭出所述长春宗师庆会图托余为
序而弥纶其阙因得与公焚香谈道樽酒论
文从游乎数月逮季冬初吉座中屡出长别
之语幡然东归而坚不可留今年乙亥春闻
公于正月四曰以后事嘱诸嗣师寂然楮君
神游于所居之松菊堂矣享春秋七十有四
呜呼异哉公先自庚戌岁承掌教真人命遨
游四方远越二纪以著述经传扶植玄教为
卷八 第 14a 页 0613-030.png
己任高名扬海宇伟迹遍天下老年辙还故
隐翛然仙去可谓人能弘道道不负人者也
是岁日南至公之门人刘志新持翰林学士
承旨王君作公道行录丐余续其后事将刊
贞珉以垂不朽余亦景仰公之有道故乐为
之书
   泰安阜上张氏先莹记
    济南杜仁杰撰
布山之阳有邸曰阜上阜上之民有张氏家
以财谷雄里社当前金正隆间人夥地狭往
卷八 第 14b 页 0613-031.png
往无所资衣食唯张氏有田若干亩有牛若
干角然能周急继困遇客无问贵贱馆之如
一当时遂有长者之称张氏冢男讳林者因
卜新莹于阜之西南三里许卜者尹通实相
其事林问通曰是葬也有何徵兆通曰比襄
事时有一缟兔起巽方走乾位及窆果应续
谓林曰君家三世之后当有异人出子不复
能见矣林生彬生仙祚胤始大仙生四子孟
曰荣仲曰平季曰山其第四子方在孕未期
月母刘氏见茹荤者辄掩鼻而去及劬劳之
卷八 第 15a 页 0613-032.png
日若昏聩然有人疾呼曰长老在门首汝当
敬谒遂出见一僧坐马上合爪言曰我必饭
于而家觉而举一子骨法殊不类凡儿甫龀
并不饮食肉人乳亦异哉六岁习神童诵五
经略皆上口然不乐居家十二去父母入山
学道礼真静崔先生为师得法讳志伟号天
倪子发辞吐气已不在丫蓬老辈下不数年
道价腾满齐鲁间时东西诸侯皆出于武弁
见之无不屈膝东平严武惠公以宁海范普
照住持万寿上清宫舆议以谓治军民如武
卷八 第 15b 页 0613-033.png
惠掌道教如普照可谓无前矣必得峻洁知
办如张志伟者以贰宫政斯可矣至三谒然
后惠然居无几废者兴缺者完惰者勤慢者
敬凡所应用无一不备佥曰称哉已而驿禀
朝廷赐号崇真保德大师授紫衣缘以金襕
报之也于是慨然拂衣复还布山之旧隐间
与故人毕清卿对榻以谈方偃息间顷缘泰
山之阿入西溪谷若有人前导者由渊济公
祠至竹林寺楼观参差如在天上从者四五
辈皆素所不识觉而告之毕曰果有是耶其
卷八 第 16a 页 0613-034.png
年七月武惠公以书来召因论泰安之为郡
盖前古帝王对禅之所其宫卫其辇辂其祠
宇自经劫火之后百不一存良可悼惜下官
忝在其境不粗为修葺之甚非所谓事神之
义也敢以大师道荫为我纲维是事乃所愿
也师伛偻致辞曰某一空山食菜道人何敢
承当武惠答以工匠之役木石之资与夫䌽
绘丹雘之费我尽领之师无让为遂诺之经
构迄今三十馀年无空日故自绝顶大新玉
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取东海白玉石为像
卷八 第 16b 页 0613-035.png
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袤天门旧无屋又创立
之下至会真宫玉帝殿及圣祖殿方丈廊庑
斋厨皆不与焉外则岱岳朝元等观皆增修
有数抑亦劳哉若夫师之寝处衣食与役夫
等是以人忘其死而成师之志虽国朝为之
亦不能齐一如此有司闻之特加崇真明道
圆融大师之号兼提点泰安州教门事复于
中统四年蒙燕都大长春宫掌教诚明真人
专使赍奉圣训委师提举修饰东岳庙事予
自壬辰北渡后往来于奉高者有年矣夤缘
卷八 第 17a 页 0613-036.png
得与师交际其相与之意甚厚且尝有同老
泰山之约一日以乃祖先莹记见祝予敢不
敬从如吾师者退然才中人癯瘁若不能胜
衣然问无不知扣无不应若乃芥纳须弥囊
括宇宙不足喻其胸次横阔之万一乃以区
区土木之功相溷何其不知师之甚耶虽然
谚有之一子爱恩禄及满家一人成道超升
九族或有此理向之所谓白兔之示现老僧
之托化泰山之神游今则验之噫信乎其为
张氏之异人也明矣他日委蜕而去羽化而
卷八 第 17b 页 0613-037.png
仙凡为而徒者如欲纪其出处之大略请以
先莹记为證云
   终南刘先生事迹
先生姓刘氏讳志源道号清泠子相台固县
人也家故饶财夙丧其父昆季三人奉孀母
以居先生自幼不凡有潇洒出尘之想及母
氏终天尽三年之丧于是径诣澶州洪洋山
郎尊师席下改衣入道自此心地益明志行
苦卓尝往来于开滑间衣弊足跣人不堪其
忧先生自以为乐也其兄闻之初未之信一
卷八 第 18a 页 0613-038.png
日以缣一东置于路潜隐窥之先生过而不
顾兄乃叹异始加敬服崇庆间东游铁查山
谒玉阳真人得授秘诀无几金天失驭山东
郡县自相屠戮时先生丐食于贤堌堌地颇
高其下有穴可容数百人北兵奄至近堌之
民俱潜穴中先生端坐其上寇亦莫能为害
如是数年一方赖以全活民到于今称之先
生又于澶渊之雁华台凿龛而处时大军之
后豺狼遍野昼而食人先生泰然不以为怖
龛之左右常有数狼驯狎似相守卫之状老
卷八 第 18b 页 0613-039.png
氏所谓善摄生者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先生有之癸未冬长春宗师奉诏南下
先生迓于宣德长春一见深许授之以履令
勿跣步仍委提举大名路教门事由是道价
益隆度门弟子数百人建立庵观百有馀所
乙未清和真人祀香祖庭明年还燕召先生
谓之曰终南山上清太平宫乃翊圣真君示
现圣迹宋朝敕修名宫也兵乱以来偶堕灰
劫非得福大缘深之士莫能兴复公可往任
其责且以辅翼祖庭为务先生承命遂挈徒
卷八 第 19a 页 0613-040.png
入关至则披荆剪棘伐木购工数年之间殿
堂廊庑粲然一新远近莫不称羡噫若先生
者其在玄门亦可谓有功者矣癸卯秋九月
二十三日留颂委蜕而逝享寿七十有四葬
于终南县城之南长春观壬子掌教真常李
真人祀香祖庭奉朝命追赠为纯德妙成真
人云
   清平子赵先生道行碑
    (祖庭大重阳万寿宫讲经师张好/古撰)
全真之道一言可以尽之曰诚而已诚者实
卷八 第 19b 页 0613-041.png
之谓也历观重阳祖师以下诸仙真或立观
度人或扶宗翊教所以积功累行而令名无
穷非诚实无妄其孰能与于此乎清平子赵
先生即其人也先生讳志渊单州人自幼举
止不凡雅好恬澹甫及冠父母俱丧闻滕州
灵真子马尊师有道之士径往参访愿留而
受业于门灵真历试诸难以苦其志薰鍊既
久玄机秘诀悉以传之先生于是辞雪岩游
宁海玉阳一见器许而道价日增矣大安崇
庆间先生避兵王屋山草衣木食不变所守
卷八 第 20a 页 0613-042.png
后闻河朔既定行化诸方以诚感人所至景
慕大元癸未长春宗师奉诏南下诣谒于燕
山特蒙奖异且以修真观俾居之先生每日
一造师席听受谈演故于九转七返深根固
蒂之妙了无疑障及长春升始从洺州僚庶
之请主持神霄万寿宫先生应物无心到即
缘契至若大名磁相之间度学者凡数百人
立庵观十有馀所然犹执谦乐退未尝以师
名自居乙未掌教清和真人祀香祖庭先生
亦来就见明年清和还燕留先生充提举时
卷八 第 20b 页 0613-043.png
关中兵革甫定岁且饥祖庭道众屡欲委去
赖先生训以功行化以罪福方便诱掖内外
怗然丁酉清和以书遗先生曰骊山华清宫
古仙圣迹自来国家崇奉祈福之地若非门
下老成人孰能主张君年深在道有力于教
门可以提点事任修复之责因赐清虚大师
号先生既受命乃率其徒芟剪荆榛葺整屋
宇丹垩藻绘粲然一新又建遇仙观于终南
山之蔡村以辅翼祖庭之胜迹其他一庵一
宇在在有之辛丑会葬祖师毕东归洺州癸
卷八 第 21a 页 0613-044.png
卯神霄宫大殿告成天为降瑞众皆称贺先
生亦不以为异初先生之在祖庭也与清泠
子刘先生为莫逆友是年冬清泠之门人有
自魏府来者报其师已于九月二十三日返
真于终南矣先生以季冬朔旦启行欲诣魏
府致遥奠之礼暮宿广平遽然叹曰观物之
化不知化及我也即还宫召门弟子曰昨夜
师真有命令吾速归祖庭吾其逝乎遂以后
事付张志静索纸笔留颂曰修行端的要工
夫鍊就丹砂不用炉摆手便归云外路高穹
卷八 第 21b 页 0613-045.png
风月自如如置笔而化实初三日也春秋七
十有七葬于州城南之道院后四十六年至
元戊子春华清宫提点李志通遇仙观尊宿
杨志素提领苏道常等以其法属讲师吕志
真为介绍持状来谒曰吾祖清平老人宁神
于东州有年矣惟是陜右门徒设祠置像以
奉岁时之香火虽未尝绝然道行之碑至今
未有能立者岂非不敏之过欤敢再拜以铭
辞为请予谓铭所以纪德也先生之德有足
铭者盖先生为人纯素笃实蕴之为德行行
卷八 第 22a 页 0613-046.png
之为事业终身出处无一毫牵合之私以是
观之真可铭也已若夫主醮之际鹤现于邯
郸示寂之时神游于京兆改葬而容貌不变
设斋而丹童遐临其灵异类此者甚夥是皆
出乎自然非先生之本心故直叙其大槩而
铭之铭曰
大哉至道初无形中藏妙用由人弘重阳扶
起先天扃开化独以全真名群仙瑞世相继
承扶宗翊教教乃兴粤有人焉号清平善根
宿植粹且精妙龄学道已有声再遇长春心
卷八 第 22b 页 0613-047.png
益明内丹养就居磁洺门徒济济来不停拂
衣遂作关中行清和一见称老成华清久废
托主盟坐视瓦砾成丹青遇仙创始亲经营
至今胜槩光祖庭功成东归遽飞升乘风驭
气何泠泠先生之名莫与京先生之行纯乎
诚我作铭诗非虚称庶几来者水有徵
   知常姬真人事迹
师姓姬名翼字辅之泽州高平县人系出长
安雍氏有唐故孝义雍睦前沔州别驾雍府
君即其祖也后有官是邑有因而家焉至金
卷八 第 23a 页 0613-048.png
世宗即位避御讳易为今姓师始生其母梦
仙人授一玉石吞之觉而即孕师自幼雅重
识者知其不凡四岁读书九岁考妣俱丧比
年十三而能诗赋甫弱冠天文地理阴阳律
历之学无不精宄辛巳天兵下河东泽潞居
民半为俘虏师孑然一身流离窜徒寓冀州
之南宫甲午栖云王真人演教诸方道出于
此师一言相契遂执弟子礼赐名志真号知
常子自是从游盘山颐真养浩大蒙印可壬
子岁掌教真常李君起置玄学于燕京大长
卷八 第 23b 页 0613-049.png
春宫师亦与其请日与四方师德递主法席
后学之士多赖进益甲寅春栖云来燕赴普
天醮事礼竟挈师还汴梁居朝元宫无几栖
云登真以师嗣主教事至元丁卯春二月圣
主降诏云姬志真德行贞良文学优赡易垂
直解道入总章早师万寿于盘山晚主朝元
于汴水稔闻操履宜先褒崇可特赐文醇德
懿知常真人之号尚体纶章永祈国算师以
明年十二月三十日示微疾而逝春秋七十
有六所著诗文曰云山集及道德经总章周
卷八 第 24a 页 0613-050.png
易直解行于世云
   延安路赵先生本行记
    (朝列大夫守延安治中/赐紫金鱼袋张子献撰)
夫人之所以得大自在者以其了达生死去
来不有凝滞而然也昔禦寇乘风而行泠然
善也南华以为犹有所待若夫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今
延安赵先生所谓无待之人也先生名抱渊
道号还元子俗呼曰魔哥延安之鸡川人家
世业农屦积阴德先生自幼不凡志在方外
卷八 第 24b 页 0613-051.png
尝遇有道之士谓之曰汝夙有善缘我今传
汝秘诀勉自修习终当有成遂结庵以居事
母至孝乡党共称之后因戴柏高师父引诣
刘真人席下得授心印隐居阳山一纪不出
先生素不读书忽一日梦真君召赐金一席
辞而弗受复以道德二篇付之先生即吞之
入腹自此性天明朗心地开通闻所不闻知
所不知诗词歌咏若涌泉之流注因述歌云
昨日庵前遇庄列二人点我长生诀又云寻
个知音寻不得野人独步下秦川遂来终南
卷八 第 25a 页 0613-052.png
参重阳祖师玄机密旨大蒙启證后历名山
胜境落魄不羁寓意于诗酒之间自称太上
弟子至晚年还乡于迎祥观住坐泰和五年
甘泉县道友敦请先生住庵乃作无梦令词
答之其末句云相别相别来岁春分时节时
人莫晓其意俄尔次年二月初四日上遗二
使者奉冠服召先生赴阙先生固辞曰吾一
老村夫耳莫难行焉使者坚索登程先生与
道友党珍及门弟子言我且当回避遂沐浴
正衣冠而坐至三更忽睹电光满室声震如
卷八 第 25b 页 0613-053.png
雷众皆惊骇奔往视之则先生俨然而逝矣
留颂云松梢皓鹤向风冷只有翻云归去心
万里青天一片雪尽教华表柱头寻是夜正
属春分之际诚有验于词中之语享年七十
有二平生述作集为混成篇传于世噫昔先
生阳山养浩一纪不出岂非御六气之辩者
哉舍纶召之荣而蜕壳飞升又岂非乘天地
之正哉斯不亦无待之人独往独来而得自
在者予故曰人之所以得大自在者以其了
达生死去来不有凝滞而然也庸不信夫先
卷八 第 26a 页 0613-054.png
生示灭之后来使绘真容以复上命时先生
已预赴阙矣使者具告其事朝廷莫不惊叹
复遗使马进章赍持赙物与合郡官僚卜于
迎祥观西凿石为洞高棺厚葬建祠树碑用
彰仙迹使有四时香火之奉焉来使索予作
记以传不朽仆自顾不才安敢当此然忝窃
朝廷之禄敢违来使之命且景仰先生之高
风恨不得再见于是乎奋笔以书其实事云
   洞元虚静大师申公提点墓志铭
    建安张好古撰
卷八 第 26b 页 0613-055.png
公名志贞字正之泽州高平县人幼读书中
经童举辞后流寓太原遂废干禄之学易衣
入道初从超然子王君游后处燕京大长春
宫礼真常李真人为师真常得公甚喜授洞
元子号且以诗赠之曰一志守其贞出尘功
可毕时恕斋王先生纳庵张内翰以宏才硕
学栖止道宫公复于暇日就听讲论由是德
日进而名亦彰矣庚子真常宗师委公任官
门事号称干济甲辰宣差裴天民奉诏诸路
降香以公为辅行还燕升宫门知宫盖嘉之
卷八 第 27a 页 0613-056.png
也戊申宗师以恩例赐紫衣迁充宫门提举
辛亥奉旨代宗师诣东岳作醮礼成投简龙
潭殊获徵应甲寅以提举教门事从宗师遍
祀岳渎明年复从宗师北觐又明年宗师□
世诚明嗣教命公宗主天坛上方紫微宫事
因自号云叟逍遥山林若将终身焉中统壬
永宁王邸久闻道誉特赐洞元虚静大师
之号至元四年丁卯太原府天庆宫恳公主
持师席七年冬诚明屡书邀致堂下未几诚
明上仙淳和真人复以道教都提点强公不
卷八 第 27b 页 0613-057.png
得已而起随曳杖南遁历并汾憩河中所至
留请者甚众壬午西游祖庭增葺终南山传
村长春观以为菟裘焉忽以微疾顺正而化
享年七十有五实甲申岁七月二十三日也
公为人仪貌秀整器识宏远所与游悉闻人
名士虽真常掌教凡事必委于公而公亦以
辅翼玄教为己任至若朝觐往来历阴山数
万里之险略不以艰苦为念人或讶之则曰
吾不为玄门肯如是乎在燕之日未尝不用
力于祖庭良以报本故也平生不移所守故
卷八 第 28a 页 0613-058.png
凡得丧祸福无足以挠其心者闲居则左琴
右书自适其乐又善于应接无问贵贱长幼
莫不得其欢心然察公所行皆当理事所言
惟真实语略无纤毫贪徇之意方之古人斯
亦可以无愧矣既殁门人鲁志兴集所为诗
文得一十六卷号曰濩泽蒙斋集传于世一
日志兴具状以墓铭见请予方固辞而天乐
真人亦为予言曰此老在教门中可谓尽力
者汝其铭之毋让予曰诺遂叙而铭之铭曰
嗟哉申公气大而刚作事可法出言有章由
卷八 第 28b 页 0613-059.png
我者吾而道义是守不我者天而得丧俱亡
若人者将尽力玄门归而愬诸帝旁耶吾知
其挈所有乘所遇以游于世而卒返其乡者

甘水仙源录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