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90749a 页
卷四 第 1a 页 0612-004.png
廿水仙源录卷之四息四
    夷门天乐道人李道谦集
   真常子李真人碑铭
    (朝请大夫翰林修撰同知制/诰赐紫金鱼袋张邦直撰)
学道之难大要有三一曰悟理二曰弘教三
曰付畀得人能备是者其真常真人乎真人
之所学即世之所谓全真者也是道之传古
所未有倡始于重阳王君门弟子得其传者
马丹阳玄宝洎其室孙清净不二谭长真通
正刘长生通妙丘长春通密王玉阳体玄郝
卷四 第 1b 页 0612-005.png
广宁大通七人而已厥后学者遍天下无虑
数千万人而习他教者为衰呜呼盛哉真人
之时马已谢世而丘刘王郝尚无恙真人历
扣四君见者皆以为可教乃抽关启钥不少
靳固真人会集微妙渊停海涵无一不具由
是心益明了而其道坐进矣性好山林乘兴
即往然未尝留滞一处始在燕蓟间寻之登
之莱之嵩之河秦既而即大梁之丹阳观居
焉所至则徒众奔走往来愿受教门下者无
虚日真人一皆接纳饮食教诲略无倦容故
卷四 第 2a 页 0612-006.png
人人咸自以为有得而依归之诚益坚真人
一日遣人诣郿之五姓邀宁海于公伯祥主
中太乙宫且曰于吾友也风神洒落识度夷
旷衣褐怀玉而不愿人知盖吾先师长春子
所密授者他日兴吾教者其斯人欤及癸已
之春大朝遣使徵真人既受命治装行有日
忽顾谓其众曰天将兴治古之道而吾不及
见吾向所以邀于者正谓今日也遂以后事
付于而问曰日景午未侍者曰午矣乃枕肱
而逝享年八十有三真人德兴人讳志源李
卷四 第 2b 页 0612-007.png
其氏真常盖丘师所赐号云其他神异之事
当世名公钜人载之详矣故不复具系之以
铭曰维昔重阳倡此全真孰承孰传作者七
人迨及真人会同诸师微显阐幽于南之陲
声闻于天大朝来徵受命既还忽焉遐登真
人尝云宁海之于他日兴教在斯人欤出言
必酬如响应声所以前知得于至诚维生有
闻维后有传槩之古人不几乎全夷山之阳
汴水之湄刻我铭诗以求厥垂
   离峰子于公墓铭
卷四 第 3a 页 0612-008.png
    遗山元好问撰
有为全真之言者卫致夷状其师离峰之行
请予为墓道之碑曰始吾离峰子事长生刘
君年未二十便能以苦自力丐食齐鲁间虽
腐败委弃蝇蚋之馀不少厌不置庐舍为定
居计城市道途昏暮即止风雨寒暑不恤也
吾全真家禁睡眠谓之鍊阴魔向上诸人有
胁不沾席数十年者吾离峰子行丐至许昌
寄岳祠通夕疾走环城数周日以为常其坚
忍类如此尝立城门之侧有大车载藁秸而
卷四 第 3b 页 0612-009.png
过藁触其鼻忽若有所省欢喜踊跃不能自
禁为一老师锁闭空室中三日乃止初不知
书自是日诵数百言有示老庄者随读随讲
如迎刃而解不数年遍内外学作为歌诗伸
纸引笔初若不经意皆切于事而合于理学
者至今传之为人伟仪观器量宽博世俗毁
誉不以关诸心独于周急继困恒若不及也
南渡后道价重一时京师贵游闻师名奔走
承事请为门弟子者不胜纪正大中被旨提
点亳州太清宫赐号紫虚大师离峰子之生
卷四 第 4a 页 0612-010.png
平如此门人辈将以葬师洛阳长生观吾子
尝许以铭幸卒成之予在三乡时盖尝见离
峰子于众人之中及官东南离峰子乐与吾
属游思欲扣其所知而未果也且卫求予文
有年矣今复自聊城走数百里及于济上待
之者又数月病予懒于笔墨若谓有疑于师
者然予于离峰子何疑哉予闻之今之人全
真道有取于老佛家之间故其寒饿憔悴痛
自黔劓若枯寂头陀然及有得也树林水鸟
竹木瓦石之所感触则能颖脱缚律自解心
卷四 第 4b 页 0612-011.png
光晔然普照六合亦与头陀得道者无异故
尝论之夫事与理偕有是理则有是事然亦
有无是理而有是事者予撰夷坚续志有平
居未尝知点画一旦作偈颂肆口成文深入
理窟者三数人黥卒贩夫且然况念念在道
者乎张内翰敏之离峰子之旧叙其歌诗曰
师自以其言为道之弃物今所以传者欲知
此老林下百视尘中几蜕耳又曰悠然而风
鸣汎然而谷应彼区区者或以律度求我是
亦按天籁以宫商责浑沌之鲜丹青也吾友
卷四 第 5a 页 0612-012.png
孙伯英河洛名士在太学时出高献臣之门
若雷希颜辛敬之刘景玄皆天下之选而伯
英与之游头角崭然不甘落其后一见师即
北面事之竟为黄冠以殁张予所敬而孙所
爱也二君子且然予于离峰子何疑哉乃为
铭离峰子讳道显出于文登于氏初隐观津
女几之桃花平过洛阳得其师刘君旧隐葺
居之是为长生观住太清三年避壬辰之兵
于卢氏漆水公迎置邓下俄以疾终春秋六
十有五离峰子其自号云铭曰
卷四 第 5b 页 0612-013.png
分食鸡豚托处鼯蛇视身寇雠自干罝罗乐
有加耶年可退耶所持者狭而所获奢耶岂
无考槃在涧之阿木茹草衣召来天和急而
张之弦绝奈何学道之难成使人咨嗟曰妇
姑勃蹊交丧则多千日之功或弃于毫末之
差彼避险而就夷背实而趋华拱璧以先驷
马不免于盗夸若人者不溃于流不磷于磨
始于同气关弓终以大方为家顾虽蜕骨于
此安知其不冠青云而佩飞霞也耶
   弘玄真人赵公道行碑
卷四 第 6a 页 0612-014.png
   翰林待制知制诰兼修国史李谦
弘玄真人仙蜕之七十年至元庚辰春嗣法
孙刑默庵道安托终南重阳万寿宫宗主天
乐真人李道谦状其行实遣弟子至京师以
道行碑为请推本源委乃叙而铭之按真人
讳悟玄字子深姓赵氏出临潼之零口民家
在孕十有二月生于金天德元年惊姜之夕
室有光烨然父母异之早孤事母魏以孝谨
称性冲澹屏弃外慕既冠读书通大义时全
真教始兴真人闻而向焉会第一代重阳公
卷四 第 6b 页 0612-015.png
谢世丹阳马公扶护而西道出零口真人迎
馆于家礼敬备至丹阳观其有受道之器与
之语遂相契翌日遇丹阳行丐长安市真人
出货泉百缗馈之归谓母曰人生几何汨没
一世间徒劳人耳不若鄙远俗务栖心玄门
可以悟理可以明性可以达道母曰果若有
志吾与偕往乃举家入道访丹阳于终南之
刘蒋师事之亲炙日久丹阳教以息心养性
之术浸有所得长安人赵恩虚第宅以请乃
筑为环堵师弟子入居其中今蓬莱观是也
卷四 第 7a 页 0612-016.png
宴坐数岁心境澄彻至理贯融得丹阳之学
为多其后丹阳东游有稷山段明源者复究
玄旨丹阳喜曰关西已有赵悟玄河东又得
段明源吾教得所传矣是后关中之人攀挹
道誉以不得参接为恨邠州淳化李氏筑为
精舍廷真人以居因剪柏四枝手植于庭且
口占数语以道其树善本之义柏遂生迄今
茂盛泰和中樊川雒六郎者事真人执礼恭
甚其弟某家居城中屡于茶肆见一道者居
座傍暇日谒其兄来樊川闻真人为兄所礼
卷四 第 7b 页 0612-017.png
敬也同往拜之阅其貌则茶肆常见者因以
语兄知真人未尝出大加敬信遂割别墅朱
阳村之柏坡为真人筑庵之地庵成命曰全
道又谓弟子然逸期曰京兆延祥观道祖玄
元示迹之地曩者丹阳师已筑堂其侧他日
必为崇福道场汝可居之真人时亦往来其
中岁增月葺今为名观大安壬申春真人拜
扫先茔诸弟子皆从中路闻虚空有声如乐
音合奏从者皆闻之真人因作歌词以志其
异仅成半篇命弟子鲁现琦识之时弟子李
卷四 第 8a 页 0612-018.png
道宝自洛西还道中忽与真人遇且曰汝当
速行吾其逝也言终不见至陜复遇真人曰
向尝作歌词未终篇今足成之汝其无忘道
宝至淳化真人已返真矣道宝为诸弟子言
所见举其词合现琦所识遂成全篇众皆骇
异真人阅世六十有三年自号了真子明年
葬柏坡之全道庵同知平凉府事杨公庭秀
实志其墓国朝掌教宗师清和尹公拜祠下
叹其崖巅峻狭不足以容广厦命其徒芟夷
坡之下而改作焉额曰翠微宫尊之也真常
卷四 第 8b 页 0612-019.png
李公奉朝命追赠今号曰弘玄真人真人邃
于玄学所谓修丹养性黄庭内外景之说得
之于心宣之于口皆成咏歌有曰九九诗无
生吟具载仙梯集传于道流山东诸郡目真
人曰小丹阳初真人居沣西尝晨起呼众曰
三十年后玄教大兴当有宗师阐化门人遍
天下汝等其勉之及长春丘真人赴太祖圣
武皇帝之召竟如其期咸以为至诚前知静
而能应云门弟子甚众其尤贤而有道者曰
清贫子王德遇洗灯子然逸期明微子王志
卷四 第 9a 页 0612-020.png
清嗣清贫者曰吕志真嗣洗灯子者曰张道
性明微子度李志久方主翠微宫事铭曰
道家者流祖玄元太虚为室静为门灵襟不
受尘翳昏扩然洞见天地根厥初滥觞发真
源季世遂有支流分禬禳科禁何纷纷玄元
至教几湮沦全真之兴百馀年弱而能强谦
而尊无为而为妙用全不言而言真理存重
阳而下数散仙冀赞其道能弘宣就中丹阳
得真筌谁能继之曰弘玄妙龄不著爱欲缠
逃人径入终南山环堵宴坐百虑捐天光内
卷四 第 9b 页 0612-021.png
照如澄渊关中道誉芬芝兰捐赀割土争招
延筑庵要结香火缘嗣法有人今再传淳化
之柏高参天翠微之宫矗云烟御风乘气返
自然惟馀胜迹光樊川
   终南山碧虚真人杨先生墓铭
    (翰林修撰嘉议大夫同知/制诰上轻车都尉彭城)
    (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刘祖谦撰)
明昌初仆时年十四五就学于长安闻得道
羊皮先生已羽化于府署之宣诏厅复有纸
袄先生居焉数数见之方稚蒙未能知其异
卷四 第 10a 页 0612-022.png
人泰和之末得官有扈或言杨碧虚者传王
祖师之道名振关中乃向所谓纸袄先生也
先生名明真其号碧虚子耀州三原赵曲里
人家世为农兄弟四人俱入道先生其伯也
仲曰守圭馀俱早世先生始从马丹阳学复
诣山东见丘王诸师由宣诏厅往来南山承
安泰和间徒众颇多归之适陜右二统帅俱
皇族相继师礼焉运使嘉议高公忽病心痛
治莫能效先生为布气按摩立愈有诗十绝
为谢先生素不识书口占赓酬略不停思高
卷四 第 10b 页 0612-023.png
大异之尝云先生独传祖师心要纸袄草履
土木形骸或歌或舞或类狂痴曾以养生安
心术相授其为宦贵士流尊礼如此道俗景
仰随问随答顷刻诗颂积叠人人满意正大
二年清明日语门人李志常即祖坟预建寿
塔果以十年六月无疾而逝享年八十集所
为歌诗馀三百篇目曰长安集先是其仲守
圭受印可于先生遂居凤翔一日求木于前
知府术虎公既瞑目门人敛焉郡人惊异观
者万计二道人因忿争于前久之不解忽闻
卷四 第 11a 页 0612-024.png
击木声举盖再起让曰若辈将卖我作利赂
耶速盖棺将无人矣葬后不数日北兵奄至
城扉果阖于是郡人始悟事见定海节度使
卢通议墓碑云嘻一门而二达者异哉志常
以师之扩独未有铭见请宜铭
世人憧憧名利场体便绮纨味膏粱气不内
充性则戕一真忽焉散微茫反以纸袄为猖
狂谁知怀玉终煌煌倒持阴阳长不亡飞上
神京朝玉皇守炉鍊丹曾窃尝其徒今有李
志常
卷四 第 11b 页 0612-025.png
   终南山全阳真人周尊师道行碑
    筠溪天乐道人李道谦撰
至元甲戌岁秋九月壬午终南山重阳成道
宫提点吴志恒来刘蒋祖庭之筠溪再拜稽
首曰我先师全阳周君道高德著福大缘深
愿得子之文刻石以传来世余以不敏辞而
弗许也谨按藏室所收金莲记及崆峒李公
君瑞作师墓铭并向者洞真真人于君常谈
师之言行而编次之师姓周氏讳全道世为
古幽之巨室乱后谱牒遗坠故世系莫得其
卷四 第 12a 页 0612-026.png
详生于皇统乙丑十二月二十二日自幼语
默进止若成人状邈奇古神情雅澹夙丧其
父生理萧索竭力以事母母忽感奇疾百疗
不愈师割股与药同进厥疾乃瘳乡党以孝
闻年及冠里人有以子妻之者师婉其辞而
却之及母氏之终天也哀毁过礼几于灭性
叹曰吾尝闻道家有言一子进道九祖登仙
欲服罔极之恩无踰于此时大定癸巳岁闻
丹阳宗师环居终南祖庵弘演真教师径诣
席下求受道要丹阳纳之俾与弟子列自薪
卷四 第 12b 页 0612-027.png
水舂爨皆使亲历师恭服勤劳数年匪懈丹
阳察其有受道之志一旦召入环室付之真
诀及赐以全阳子号师既得法克己鍊心行
其所受如是又数载合堂云众莫不服其践
履之实无几何丹阳谓曰邠近边鄙教化难
通汝当往居以弘吾道师承命而行卜庵玉
峰山下颐神养浩积德累功与人子言教之
孝与人弟言告之顺贪者诲以廉懦者谕以
立各因其根性浅深皆蒙启发至于疲荫残
疾茕独鳏寡而无告者收养于庵中由是闾
卷四 第 13a 页 0612-028.png
里士庶日益敬仰邠人为之迁善壬寅丹阳
鹤驭东归师每至清明必躬诣终南祖庭致
祭岁以为常贞祐间羌人陷邠师亦在虏中
虽被俘絷其精进道业略不少渝羌识其为
异人遂释之厥后四方来诣门请益受教者
奚止满户外之屦度弟子仅千人俱令各立
方所诱掖后进元光末尚书左丞张公信甫
出镇邠郡素忌师名一日诣庵叩其所修师
告以道德性命之理公喜其诚出而语人曰
周全阳有道者也翌日设斋仍赠以袍履时
卷四 第 13b 页 0612-029.png
遣人候问起居师亦尝往来寓居长安县之
汉高祖庙统军完颜公待以师礼正大戊子
复还邠以十月十有七日命众作斋召嗣法
门人圆明子李志源洎诸上足嘱之曰终南
南时村活死人墓祖师开化鍊真之地吾欲
增葺以彰仙迹奈世态如此不可强为也他
日升平之后汝辈各当勉力以成吾志言讫
命侍者焚香令众诵清静经师危坐澄听甫
竟三过枕左肱而逝春秋八十有四葬于玉
峰庵侧士人王才卿者与师为莫逆友时仕
卷四 第 14a 页 0612-030.png
庆阳方天兵围城甚急忽梦师布衣藜杖造
门而至曰吾今特来与公相别轩冕傥寄不
堪久恋此身一失再得实难珍重而去未几
围解王乃访人始知师入梦告别之日乃返
真之辰也遽解印绶黜妻子乐道以终其身
先承安戊午岁东鲁郓城县洞虚子张志渊
者尝两梦神人持白刃叱之曰尔年将尽胡
为不参师学道以脱速死耶既觉心神恍惚
因诣郭西郊行以畅其情适见一道者麻衣
草履躯干魁伟飘然西来就而言曰汝有宿
卷四 第 14b 页 0612-031.png
缘故来相接即于道傍树阴教以烹铅鍊汞
密语及解以麻绦赠之且曰敬之哉无忘吾
训三十年后当有吾门弟来此与汝相会是
时汝得与师真共结大缘矣张问其姓名答
曰吾关中周全阳也俄失所在张乃警悟遂
易衣入道后于济州创白云观度门弟数百
人悉立庵观于齐鲁之间壬辰六军下河南
李圆明挈众北渡于东河县筑栖真观居之
张闻往见告以向日遇师之故圆明出师画
像示之张焚香致拜曰此正吾曩者所遇师
卷四 第 15a 页 0612-032.png
也即递相印可以圆明为道兄焉乙未关中
甫定圆明追念师之遗命率法属门众百馀
西归于南时创重阳成道宫张洞虚屡辇金
币以资其用不十载雄构壮缔庨豁可观辛
丑春清和真人会葬祖师毕命门人捧师仙
柩葬于刘蒋之仙蜕园壬子常教真常李君
奉朝命追赠全阳广德弘化真人号师仁慈
悯物惠爱困穷处已俭薄而厚于施设每以
谦冲自守不恃其成而居物先其啬气颐神
之妙乃平日素习虽须臾不少替迨乎应缘
卷四 第 15b 页 0612-033.png
扶教则任物之自然而门徒辐集权贵钦崇
非以计谋而致其事仙宫道观所在俱有成
绩兀坐终日望之俨然而不见惰容及其即
之熙然如阳和生物使人虚往而实归老氏
之三宝南华之真人行师兼而有之可谓圣
门之达者欤系之以铭曰
嗟若全阳玄门之纲天姿英伟上性昭彰松
筠节操铁石肝肠释尘缘而求道要适玄化
之浸昌三髻宗师授以灵章心渊而明气大
而刚神宇泰定发乎天光匕载而心符圣教
卷四 第 16a 页 0612-034.png
九年而妙契真常承命而行演道故乡邠人
先馈奚啻五浆示神变而警张入梦魂而别
王驾一气之鸿濛恣八表以翱翔游紫府宴
华堂朝上帝礼元皇混太虚以莫测齐浩劫
以无疆门徒道友思之不忘构祠而设像暮
灯而朝香纪遗烈而刻贞珉将为万世而传
其芳也
   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志铭
    上党宋子贞撰
公讳圆曦姓范氏号玄通子宁海人性有夙
卷四 第 16b 页 0612-035.png
慧能记始生时事少长见屠豕遂不茹荤居
母丧露处墓侧父丧具凶服日一往虽大风
雨不避幼业儒喜涉猎书传务通大义而已
年十九从郝太古学为全真太古深器之潜
授秘诀且属以观事常住多羡馀几十万缗
听其出入不问太古寻顺世馀众利其财谋
欲害公公闻而笑曰吾为众守耳何至如是
即并管钥以付拂袖如胶西屏绝世虑自闭
环室中究其所谓精气神之学继徙密州州
人大加敬信贞祐初红寇起东海富人多以
卷四 第 17a 页 0612-036.png
财宝寓公城破寇入公度不可保乃尽出所
有以啖渠帅老幼获免者甚众寇退遗民奉
公为主复为城守先是有诏能完复一州一
县者名就拜其州县长官已而命下公力辞
之曰道人得此安用改赐普照大师本州道
正受之山东益乱由东平入覃怀登太行下
辽山以达邢台时邢台已归命遂属国朝寻
迁赵州筑环堵不出居一岁闻丘长春奉诏
南下诣谒于燕山大蒙印可俾充河间真定
等路道门提点武仙之变挈徒走泰山丙戌
卷四 第 17b 页 0612-037.png
东平大行台严公迎修上清万寿宫署道教
都提点时遣人候起居或就咨访礼意勤缛
莫与为比公亦论列利害不屈左右行台之
政多所裨益积十有二年宫事稍就绪乃东
游海上谒太古祠及一觐先垄径诣真定筑
太古观又修赵州之天宁观时时往来其间
戊申朝命加赐玄通广济普照真人牢让不
受是岁游关中祀重阳祖师于终南秦陇帅
太傅濮国公素蹇傲未尝下士见公不觉膝
屈三返致疏请提点重阳万寿宫公辞以年
卷四 第 18a 页 0612-038.png
老不任应接帅檄关吏不令出公不得已为
之住持才半载假以行缘诸方复还真定未
几会葬源明真人李志源于有莘归次大名
一日晨起盥漱毕忽谓众曰吾今日以往更
不度人日始中奄然长逝平昔尝语人曰从
上诸师多淹疾累久不得速去甚不快人意
或曰师能之乎公曰令汝看至是果然岁在
己酉十月二十五日也享年七十二门人王
裕中等辇其柩归东平卜以明年二月二十
五日葬于上清万寿宫之翛然堂以子贞尝
卷四 第 18b 页 0612-039.png
辱知于公恳求乞铭公为人开朗尚义汲汲
于济物而疾恶之心太重若将有志于世者
间暇谈笑亹亹可爱一有不合则面折力争
虽毫发不贷要之胸中无滞碍故言虽切直
人不以为讦与人交必尽诚振乏急难轻财
如粪土乐从士大夫游汴梁既下衣冠北渡
者多往依焉尤邃于玄学神怪幻惑之术略
不挂口其尝受戒箓称为门弟子者不可胜
计四方请益之士多乞为歌诗及其手字公
布纸落笔动数百幅殊不致思而文彩可观
卷四 第 19a 页 0612-040.png
得片言只字皆藏之十袭以为秘宝所至之
地则候骑络绎幢盖塞路马首不得前自郡
守县令而下莫不奔走致敬北面师事其为
时所重如此铭曰
三山无迹云海昏海上渺渺馀仙源笃生异
人弘妙门太古嫡嗣重阳孙清谈挥尘玉屑
喷戏墨落纸银涛翻穷殚圣奥角与根馀子
不得窥其藩姝姝暖暖蓬艾繁窃取温饱几
穴垣鹏化宁知北海鲲麾斥八极恒孤骞退
身闲居道愈尊所在请益如蜂屯百岁厌代
卷四 第 19b 页 0612-041.png
归朝元羽轮飙车阆复昆昭昭中有不亡存
惠子已矣谁与论为公作诗铭九原亦以发
予之狂言
   栖云真人王尊师道行碑
    (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王鹗撰)
今上皇帝即位之二年稽古建官百度具举
内严省署外列监司班庆赏以酬勋庸锡嘉
名以尊有德越八月之望中书丞相奏全真
老宗师王栖云操行纯正海内钦崇宜降玺
书以彰宠数制可特赐号惠慈利物至德真
卷四 第 20a 页 0612-042.png
人命下之日四方万里闻之莫不感悦知其
锡予允当师真得人也师法讳志谨占籍东
明之温里家世业农富而好礼师生体异夙
有道缘甫冠将娶不告而出径趋山东路闻
太古广宁真人演教宁海执弟子礼久之缘
熟渐次亲灸口传心受凡得一语铭诸肺腑
自是日益修进大蒙印可逮广宁仙蜕只影
西来坏衲破瓢首蓬面垢行不知所之止不
知所为人役之笑而往人辱之拜而受韬光
晦迹未有识其为道者寻值兵饥盗贼蜂起
卷四 第 20b 页 0612-043.png
民皆潜匿师遭执缚将杀而烹之神色不变
言辞慷慨略无惧容群盗知其异人而释之
乱甫定从长春真人北游燕蓟徜徉乎盘山
西涧之石龛草衣木食若将终身焉诸方学
者日来质疑由是道价愈增令闻遐播然犹
执谦乐居人后长春仙去方出经行不喜置
钵囊拄杖盛暑不笠不扇严冬不裘不帽沿
身之外无长物人有以财物献者虽勉受之
过目不问后游诸方到即缘契兴建琳宇在
处有之所至泰然不以旧新介意住虽久去
卷四 第 21a 页 0612-044.png
不回顾惭憩朝夕亦犹久寓之安车辙所经
愿为门弟子者动以千数达官著姓白叟黄
童山林缁素之流闺闱笄总之子莫不罗拜
于前其为世景仰如此凡丫童之拜师即答
之或问之则曰凡隶玄门皆太上之徒吾之
昆季也天下之患莫大乎傲慢轻易道性人
人具足奚分长幼乎闻者叹服平居澹泊不
事华饰惟祭飨高真色色庄严未尝以为过
虽金冠玉佩鹤氅凤履服之不辞也设醮之
际屡致休祯或鸾鹤翔空或风雨应期隐而
卷四 第 21b 页 0612-045.png
不言不可殚纪岁戊子经镇市帅曹德禄邀
师作黄箓大斋远近会者不下数千其井仅
供二三十人德禄忧之请于师师命具茶果
躬祭井上以净席覆之历一昼夜而后启其
泉汹涌用之不竭醮已复初四方传诵师不
以为异或询其故师曰无他彼以诚告我以
诚应诚意交孚天地可通况其馀乎闻者愈
服其感应不可备录初重阳真人西归契丹
阳辈四子传道于汴之逆旅主人王氏不礼
反谤毁之重阳曰吾居之地他日当令子孙
卷四 第 22a 页 0612-046.png
卜筑于此主人以为狂未几重阳登仙后六
十有四年汴降师挈其徒迹其地不十数年
殿宇壮丽气压诸方识者知重阳之言始验
师亦不以为功曰诸人之力也凡所兴工皆
听自愿不强率不责办故人乐为之用中统
癸亥夏六月己酉朔晏坐方壶不语不食门
弟子怪问其故但闭目凝神指虚空而已及
沐浴安寝静听不闻呻吟之声熟视不睹屈
伸之迹门众环侍不敢少离叱之曰汝等各
干自己正事去越十有七日乙丑盘桓枕肱
卷四 第 22b 页 0612-047.png
晏然而逝春秋八十有六倾城号泣三日远
近讣闻皆为位以哭事之如生其至诚感人
又如此师虽不看书所行皆合理事所言唯
真实语动与二篇四辅相契有一毫利人利
物即自为之向在特室环堵中如对千百人
无做作无纵恣无亵慢日日如是岁岁如是
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惟师有焉师
慈以利物俭以律身谦以自牧老氏之三宝
师能保之所以上格天心下孚人望嶷然为
一代宗师学者瞠乎其后而有不可及焉岁
卷四 第 23a 页 0612-048.png
阏逢困敦正月朏师之门人论志元魏志言
持师行状洎提点张志格李志居书不远数
千里乞铭于予予于师乡里也同宗也昔予
待罪翰林稔师之名限以南北未之获见北
渡后始识于燕予不知宗属近远以年长一
纪拜之师亦答拜比年数数会晤时辱见临
情话终日予乘间问之曰师年八十宜深居
简出坐以传教使问道之人香火来不亦重
乎顾区区普受人请车无停辙人无宁迹毋
乃涉于轻易耶师应之曰渠书生也凡在交
卷四 第 23b 页 0612-049.png
际宜有分别我全真者流不敢失前辈遗躅
富贵者召之亦往贫贱者召之亦往一日十
请亦往千里来请亦往急于利人所以不敢
少安以自便耳又问师所至日书法名不知
其数不询其人不考其素其中岂无恶少慱
徙无乃为累乎师曰全真化导正在此耳使
朝为盗蹠暮为伯夷则又何求虽千百一人
亦化导之力也予闻之喜甚知师之心天地
之心父母之心也后之学者欲吾师之真师
之全一编语录求之有馀师予衰朽之人忝
卷四 第 24a 页 0612-050.png
居翰职应制之外不宜为人作文字帷师以
同里同宗之分而掌教诚明真人亦为言之
义不容辞乃为书其大槩拜手稽首而为之
铭铭曰
玄元至德澹乎无为支分派别横流四驰天
授全真障而东之作者匕人为百世师粤有
广宁号称铁面栖云入侍久经锻鍊只影西
归一无健羡白刃交前神色不变北游燕蓟
养浩盘山学者方来日叩玄关尔言虽答予
心自闲长春仙寂游戏人间眷惟汴梁重阳
卷四 第 24b 页 0612-051.png
蜕息大建朝元翚飞雉冀不自为功归之众
力名飞九重尔书褒德八十有六聊以应缘
密承道荫在处百千一闻讣音泣涕涟涟付
畀如常教得所传惟师之行光乎道纪惟师
之名达乎万里堂堂一碑未尽其美我铭以
辞无愧焉耳
   应缘扶教崇道张尊师道行碑
    (承事郎大常博士应/奉翰林文字孟祺撰)
广哉道之为用巨无不包细无不入后玄元
之迹千八百年黄其冠鹤其氅以五千言为
卷四 第 25a 页 0612-052.png
宗者不可胜纪而全真之教独能大振玄风
会众流而为一夷考其行岂无所本而然哉
当乾坤板荡之际长春老仙徵自海滨首以
好生恶杀为请一言之功既足以感九重而
风四海又侍从之士十有八人皆英伟宏达
道行纯备或心膂之或羽冀之欲玄风之不
振众流之不一不可得矣故应缘扶教崇道
大宗师十八人之一也宗师姓张氏讳志素
号谷神子睢阳人震肃之际母梦衣冠丈人
以芝见授明日诞师及长风仪秀整遇异人
卷四 第 25b 页 0612-053.png
饮之以酒襟灵顿悟有潇洒出尘之想遂拉
同志谒长春真人于东莱长春嚼齿大骂漫
不加省二三子大惧皆逡巡遁去师留请益
恭长春噱然笑曰孺子可教遂以备庖爨之
列始于侍海峤之游赴龙庭之召迄于环西
域之辙税燕城之驾艰关数万里首尾四十
年周旋供养未尝失长春旨意暂违几杖辄
有如失一手之喻长春羽化清和真常二真
人嗣教师一居提点之位一录中都路道教
事众务鳞集他人若不可措手师处之常有
卷四 第 26a 页 0612-054.png
馀裕既而应北诸侯之聘演教白霫门徒琳
宇灿然改一方之观时谯郡玄元祖庭久废
于兵佥以兴复为难诚明真人念独师可办
尺书加币改白霫之辕而南之居十馀年殿
堂廊庑合百馀楹彩碧一新郡上其事有诏
特加拥卫仍锡今宗师之号至元五年十二
月屡有光自顶出氤氲彻于空际一日语其
徒曰长春有阆风之召遂沐浴具衣冠而逝
寿八十有一呜呼异哉师有才略干局遇事
必成文章技术靡不兼善故讣传之日咸有
卷四 第 26b 页 0612-055.png
道林憔悴之叹虽然此奚足以知师盖大方
之家以心为死灰以形为槁木黜聪明去健
羡至于嗒焉隐几不知有己而后已师至人
也岂独异夫是哉但真光内映心与天游物
交于前一与之渊默一与之波流发于外者
不得不为贤智事业舆人蚩蚩语其渺冥恍
惚之妙不可得而致诘特以士苴见称耳观
谷神子者能以此言求之庶乎其不缪矣一
日住持太清宫提点李志秘状师生平用道
教提点刘公之命以纪述为请义不可让遂
卷四 第 27a 页 0612-056.png
约其所说而书之至元九年春谨记



甘水仙源录卷之四





卷四 第 27b 页 0612-05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