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610-034.png
龙角山记不七
   唐明皇御制庆唐观纪圣铭
神也者妙有物而为言化也者应无方而成
象言岂立神之主象微宰化之知苟言象之
不存焉则神化或几乎息矣穷神而极化者
其唯至圣之人乎我
远祖玄元皇帝道家所号太上老君者也建
宗于常无有立行于不皦昧知雄守雌为天
下溪知白守辱为天下谷故能长上古而日
新雕众形而化淳齑万物而不为戾泽万代
卷首 第 1b 页 0610-035.png
而不为仁巍乎不睹其顶深乎不测其极复
归无物存教迹以立言奄有太清感圣期以
利见肇我高祖之提剑起晋太宗之仗钺入
秦鹏搏风云麟斗日月夏臣丑而已去殷鼎
轻而未徙老君乃洗然华浩白骥朱髦见此
龙角之山示我龙兴之兆语绛州大通堡人
吉善行曰吾而唐帝之祖也告吾子孙长有
天下于是一开赤伏而万姓宅心一麾白髦
而六合大定传曰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
之声延及四海非夫神唱明德翕叶人祇者
卷首 第 2a 页 0610-036.png
欤善行以武德三年二月初奉神教恐无明
徵未之敢泄至四月老君又见曰石龟出吾
言实于时太宗为秦王讨宋金刚总戎汾绛
晋州长史贺若孝义以其状上启遽使亲信
杜昂就山礼谒俯仰之际灵貌察焉昂驰还
曰信矣乃遣昂善行乘驲表上比至长安适
会郇州献瑞石龟有文曰天下安千万日高
祖徵其二异拜善行朝散大夫命舍人柳宪
往祠焉玉帛既陈尊仪复见其始觌也杲杲
炅炅若红峰绿岭吐春日之光景其却隐也
卷首 第 2b 页 0610-037.png
萧萧条条若雨息云消视秋天之沉寥来莫
知其所自去莫辨其所往出于寂寞入于惚
恍盖不可得而详诸汾阳之龙角山者天地
降福之庭高祖用师之道峰上有华池灵府
下有石穴洞宫气接姑射集神仙之别馆脉
通霍镇润珠玉之邻家高祖以云辔频回霓
裾累𧝬故版庙于行过之所划坛于受命之
场刻饰圣容彩绘真卫神光离合殿堂宛转
于空间云气踟躇笙磬往还于天路因改浮
山县名神山焉志灵应也是岁仲秋及五年
卷首 第 3a 页 0610-038.png
三月晋州奏老君言我亳庙之中枯柏更生
子孙当王又云我神兵助军伐刘黑闼立夏
当平事果如言皆先事之谶也尔后太宗贞
观则矞云泊于庙宇高宗垂拱则卿云涌于
神座今又祠中柏树蒲萄袅而托根门端根
木枯枝蓊而还茂叠黛丰本扑翠繁柯聚祥
烟青霭黕黕一色散佳气葱郁鳞鳞万重识
者以为太和畅陈朽之徵王会纳殊邻之象
惧彼虚应摇然夕惕朕演灵金根□命璿扆
笃学道记常味至言是用假涂礼乐托宿仁
卷首 第 3b 页 0610-039.png
义寻末以窥本澄粗以诣精为无为于此心
事无事于天下而宗稷大福寰县小康实上
祖惠无疆之休亦下人率自然之化夫唯幽
容昭见伟事也神告帝符环瑞也发祥善行
吉类也庆云重代鸿懿也戎果附植合异也
槁干华滋蕃炽也此六者兴王之嘉祉旷历
之绝记者已朕不敏颇闻君子之教矣继其
后者天其祖习其训者父其师揄扬道德情
存孝敬啇颂美乎成汤周雅尊乎后稷先王
之旧典也吾岂坠其文哉夫戴角之类龙为
卷首 第 4a 页 0610-040.png
之长羊也定形而不易龙也神化而无端龙
盖五土之精国家乘土而王故改山号名龙
角焉乃铭金石以彰灵变词曰
思文圣祖 玄默雷声 混兮无名 超兮至清
清入神舍 名损物假 身尊玄元 后有天下
高祖凤翔 云举晋阳 太宗龙战 风趋秦甸
龙角仙都 王师戒涂 圣形入有 神言出无
瑶衣玉骑 告帝天符 神方据我 人亦来苏
乃立清室 微微谧谧 众仙停跸 乃兴庆云
氛氛氲氲 再瑞明君 庭有柏兮 远果寄秀
卷首 第 4b 页 0610-041.png
门有桹兮 瘣条更茂 顾惭菲德 蒙神之祐
诵我道经 介我神听 继明五圣 禋事三灵
请从格言 天德出宁 大道幽荫 湛慈广接
意路何阶 言津难涉 化有影响 神无华叶
 开元十七年太岁己巳九月己丑朔三日
 辛卯建
维大唐先天二年岁次癸丑七月癸亥朔五
日丁卯奉诰投龙修功德使道士杨太希赍
送敕赐玄元皇帝法服于此庙所设斋醮行
道五日便回五方镇䌽本命文缯钱绢等物
卷首 第 5a 页 0610-042.png
敬造金阙天尊像一所奉为太上皇元始天
尊像一所奉为皇帝二真人为侍者奉为金
仙玉真二公主师其像乃灵仪绚发若感曜
于珠星瑞色端严似迎祥于紫气巧尽犹龙
之迹妙穷若客之姿所愿申此忠诚启兹冥
祐庶此神真降迹名高四大之尊握契紫辰
赏极三宫之宠悠悠巨劫蠢蠢含生长辞有
情之源永处无为之乐
   唐明皇诏下庆唐观
敕天地以大德生群有圣人以大宝守万物
卷首 第 5b 页 0610-043.png
古者受命之君谓之承天之序明有所代夫
岂徒然若道无钦崇命不永保帝实临汝人
曷戴君朕所以每至庶兮合于二覆之意也
夫宓牺神农黄帝尧舜或诛而不怒或教而
不诛彼亦何为独臻于此朕自有天下二纪
及兹虽未能画衣以禁亦未尝刑人于市而
政犹舛駮俗尚浇漓当是理之者心未返于
本耳凡人岂不仁于父母兄弟不欲于饮食
衣服乎而卒被无孝友之名不温饱之困其
故何哉盖未闻义方不识善道或任小智而
卷首 第 6a 页 0610-044.png
讥笑或见小利而苟得致远则穷继之以暴
己而身受戮辱家不相保愚妄之徒类多自
陷狱讼之弊恒由此作吁可悲兮亦在教之
不明也盖刑罚者不获已而用之天下黔黎
皆朕赤子以诚告示其或知归不必用威然
后致理先务仁恕宁不怀之且如五常循行
岂须深识六亲和睦何待丁宁自宜勉之以
副所望刑措不用道在于兹今献岁云吉迎
气伊始敬顺天命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
旧章诸有妪伏孕育之物蠢动生植之类慎
卷首 第 6b 页 0610-045.png
勿杀伐致令夭伤九土异宜三农在候聚众
兴役妨时害功特宜禁止以助春事至如家
有征镇人或孤茕物向阳和此独忧悴良可
悯也亦令所司随事忧恤盖不体仁无以为
长不知道无以用心故道者众妙之门而心
者万事之统得其要会可以兼济于人失其
指归不能自全于己故我玄元皇帝著道德
五千文明乃真宗致于妙用而有位者未之
讲习不务清净欲令所为之政教粹美而至
于太古者耶百辟卿士各须详读勉存进道
卷首 第 7a 页 0610-046.png
之诚更图前席之议至如计校小利综绎烦
文邀名且行去道弥远违天和气生人怨心
朕甚餍之所不取也各励精一共兴玄化俾
苍生登于仁寿天下还于淳朴岂远乎哉行
之可至其老子宜令士庶家藏一本乃劝令
习读使知指要每年贡举人等量减尚书论
议一两条策准数加老子策俾敦崇道本附
益化源朕推诚与人有此教诫必验行事岂
垂空言今之此敕亦宜家置一本每须三省
以识朕怀
卷首 第 7b 页 0610-047.png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一日
   唐明皇再诏下太上老君观
不离于精不离于真以天为宗以道为门兆
于变化谓之圣人吾祖也
太上玄元皇帝尝从事于斯矣惟穹昊厥初
则配神明飨天地育万物惟皇受命则师列
壁熙以大一利泽施于四海不言所利德教
加乎万姓不称其德将晦迹也安乎守藏柱
下将行道也适乎流沙罽宾所谓神无方而
道无体冲用可见矣流长者慎其源蒂固者
卷首 第 8a 页 0610-048.png
深其根猗欤那欤克开厥后繄我列祖光启
大中岂玄天私乎有唐惟玄元迈乎种德岂
玄元式受唐命惟玄元存乎其人是以累圣
缉熙重光缵茂大化渐被乎八表淳德殷流
乎万国则于天地有兴立焉惟小子多于前
功夙夜敬止上承祖宗之馀庆下膺侯王之
乐推惕然深居凛若驭朽以为道德者百家
之首清净者万化之源务本者立极之要无
为者太和之门恭承垂裕之业敢忘燕翼之
训故详延博达讲讽精微求所以理国理身
卷首 第 8b 页 0610-049.png
思至乎上行下效亦云久矣夫使天下万姓
饮淳德食太和靡然回心而向道岂予寡薄
独能致此盖凡百在位所以咸熙书曰元首
康哉股肱良哉又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斯
一德而共理也岂至于今𨂂盭乎昔长缨紫
衣犹闻慕向广眉高髻且云变俗何至道之
难明而玄珠之久丧古人有云王者之于天
下犹一堂之上也盖谓同心同德化流四裔
是诚在乎击豕垂踵之惑革面向隅之哀故
往年布令各家藏道德冀德立而风靡道存
卷首 第 9a 页 0610-050.png
而日用则朕之陈祖业尚家书出门同人无
愧于天下矣易曰象也者像此者也经曰窈
冥中有精则窈冥之精可以寻象求不可以
名言得也故考图史凡
圣祖降代出处之迹敢立像以尽其意焉将
自家而形国由中而及外也庶乎知道者盈
量而归迷方者不远而复云
 开元二十七年太岁己卯正月甲午朔十
 五日戊申
   真珠洞
卷首 第 9b 页 0610-051.png
按图经云真珠洞者在龙角山东南峰侧有
洞阔八尺深四十八尺内渐广深不可测每
有珠出于洞因此为号先天二年并大历中
尝敕使祭醮
玄元皇帝以龙璧投于洞中至晋天祐年有
奉使新罗者暨至其国见向之二宝俱汎出
水中既还长安因表以进之其洞内往往闻
笙箫管磬之音也
   庆唐观金箓斋颂
    (朝议郎左拾遗内供奉博陵崔明光纂)
卷首 第 10a 页 0610-052.png
空洞之中溟涬之际灵文尚矣混成眹焉混
成者何象帝之先灵文者何龙汉之年五劫
交周尊神递运九气列正元始自然冶于流
火之庭鍊于阳明之馆二仪得之以定位三
景得之以发光赤明开图碧落普度玄元奄
有大道遂荒真宗天法之以无倪皇仰之而
未及牺轩应运尧舜乘时均至化而思齐酌
玄风而殆庶独立千古湛兮若存首出百王
悠兮不极矣粤若祖圣系袭神宗先天不违
后天继代锡胤庆远派源流长国家纂戎钦
卷首 第 10b 页 0610-053.png
承前烈三合一德六叶同道平阳郡玄元宫
者兴王之肇兆也惟初授命载告休徵权舆
灵迹俶落祠宇昭彰于国史乃今升平配永
嘉瑞增修清庙大建閟宫明白于御碑因吾
道为天下程由兹地为天下式非夫至圣敦
能预之哉皇帝御辨无为斋心正一寤寝有
感髣髴真容昭孝孙之精诚贻列祖之玄训
开元得圣像天宝获灵符丕庆再集而繁昌
至教遂兴而毕备祗崇册礼其高莫二衮龙
克光于像设冤旒追尊于帝位虽猗那商颂
卷首 第 11a 页 0610-054.png
生人周雅俦之于昔今则过矣于铄兹山会
神之寓西对姑射北邻天柱寔通仙之秘府
也正殿肃穆广庭森沉峰峦左右松栝交阴
总虚无以静深也石坛重阶瓴甓环甃隐诀
三五洞章护持三元表辰八月降诞每至是
日展法于斯修金箓斋启玉皇印道家之宝
王者之仪靡盛于此矣乃开乾门辟坤户气
引广莫风和不周八卦行乎其中矣仰列宿
蹑魁罡落日沦阴夕时沆瀣六甲佐乎其旁
矣仙侣颁次羽人步虚朝拜九天醮祠五老
卷首 第 11b 页 0610-055.png
想勾陈则黄云垂覆存太乙则白鹤来翔其
馀侍香玉童传言玉女缥缈烟景徘徊元空
求之希微宛如契合厥惟镇皇极叶时邕外
以廓清万里戎夷向化内以义安兆庶年谷
滋稔灭格檡兴昌光动植生成阴阳气茂利
兵所指则戢干戈灵官所临则消疵疠矧感
通上界神降祺福景命来假天子万年者乎
观主臣郭处寂虔恭是勤夙夜匪懈禀师之
录佩岳之符躬执科仪爰谋法要开元十六
载御题观额因隶于兹二十五年上疏议斋
卷首 第 12a 页 0610-056.png
帝俞其请于是内使高真自王城而至纶言
秘旨从天上而来诸侯肃临郡邑蒇事革故
垣楝鼎新经像彤彩赩赩金光荧荧曾是所
营曾是有成利乎永贞太守臣裴眺并寮属
等惟道孚敬谊形于政奉□休庆暨合观徒
众等皆相与遵乃宗极体乎自然熙淡漠于
元和抃恬愉于大顺微臣尝佐汾邑亲睹圣
踪强名道原用述真宰从窅冥而辨物因象
罔而得之其词曰
三气之宗 粤玄元始 朱灵丙午 赤明斯纪
卷首 第 12b 页 0610-057.png
太上道君 托胎洪氏 后天合德 其惟我李
爰初启运 符命归唐 海县攸属 六叶重光
天宝是膺 万寿无疆 大君推策 考历元阳
空玄之中 自然妙有 无鞅之众 勃勃珠口
迎不见前 随不见后 外物虽变 我法弥久
龙角嵯峨 肇兴灵迹 仙宫乃建 清都斯宅
洞里天长 寰中地隔 皇矣大道 临下有赫
金箓秘诀 玉京玄言 升坛之礼 众法之门
圣祖贻训 永告孝孙 于兹授命 永保元元
克昌厥后 大庆常存 刊此乐石 以奉至尊
卷首 第 13a 页 0610-058.png
 天宝二年岁次癸未十月丙寅朔十五日
 庚辰下元斋建
   纪瑞
皇上御宇之三祀春三月旬有八日晋慈等
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兼
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李寰斋沐虔洁祠于
神山庆唐观
圣祖玄元皇帝礼成谒于高祖太宗高宗中
宗睿宗玄宗六圣之真庙灵感昭发休光动
天然后登龙角升华池陟林岭瞻翠微见瑞
卷首 第 13b 页 0610-059.png
柏之奇状审循葛之延蔓龙凤交贯垂于庙
庭次生新枝有以表圣祚于百万年矣
上玄之意必将使茂耸贞固树之无疆当大
历十四年之三月曾生一枝已备图牒当今
年三月又生一枝故知历数昌期邈不可算
帝王符契自合玄经寰忝列宗枝谬当廉察
闻斯灵迹心不遑安乃首择吉日礼祈
尊像遂与监军使朝议郎行内侍省内府局
丞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绯鱼袋吴再和
左神策军监铁冶使朝议郎行内侍省内府
卷首 第 14a 页 0610-060.png
局丞张令绾等同检验所植柏树高下葛蔓
尺寸仍令工者图画其形状具表上闻乃刻
碑阴用传不朽
   庆唐观碑铭(并序)
    将仕郎知神山县事韩望撰
道母万物物犹子生象成太初囊括元气抉
散氤氲先天地有禀立纯粹保合大和故天
得而清地得而宁神得而灵谷得而盈王侯
得而为天下正道苟湮郁则象无所出必天
不垂日星地不窍山川神紊阴骘人窒性情
卷首 第 14b 页 0610-061.png
故无不通无不具吞两仪而不见其实纳毫
末而不睹其隘不可以眸觇不可以智运其
象无体万物之象其体也其名无称万物之
名其称也不可谓之有谓之有形其器也不
可谓之无谓之无灭其变也有生于无无根
于有有无一贯存于万物然后见道之妙物
之始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
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是而稽则知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为域中之大
者道冠首焉老子仕于姬周子孙延于汉魏
卷首 第 15a 页 0610-062.png
仲尼见而叹其犹龙子长叙而为隐君子事
迹蔼然备载经史洎泰山其颓礼乐之言圯
青牛告逝道德之论隳自后以波引蔓延散
而不聚故扬墨塞路背仁义之说庄列当途
立寓言之理殊不知仲尼老子刊六经之秘
旨阅五千之纯奥与世作程范围天地何则
六经之旨正而详道德之奥和而备正则父
子亲君臣定礼乐昭刑赏中和则心以虚神
以清恶以悛善以立故基国树民包淳剔伪
建皇极跻寿域未有遗儒捐道而后臻其理
卷首 第 15b 页 0610-063.png
者也洎后世益醨前圣逾远不能宏启其教
但浩扬厥波故尚玄虚企羽化散帔峨冠目
为道士得徒既繁大壮观庙垩泥致像研丹
写形与浮屠氏并驱滔源茂林盛于中国其
来尚矣昔隋获神器炀不固基征辽幸淮以
人从欲茫茫九土民不聊生怨入骨髓天下
兴叛唐公拯疲参墟启号义声高唱响振四
海虽契人心众盗犹梗逐鹿之功未知谁手
时武德三祀晋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
老父须鬓皓然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有二
卷首 第 16a 页 0610-064.png
青衣童子侍之谓善行曰为吾语唐国天子
吾为老君即汝祖也平贼后汝当为帝天下
太平享国长久太宗遣使者杜昂致祭须臾
神复见谓杜昂曰归语天子我不饮食何烦
于祭忽然不见上异之立庙于其地繇是改
浮山羊角之号以为今名洎乾封元年追尊
太上玄元皇帝尔后以土德下衰木入南斗
朱梁总权禅唐寰鼎篡弑荐兴其祚不永庄
皇超并复唐旧业故亳宫枯柏再荣庆唐灵
蔓引秀历代瑞应邦史具存洎石晋刘汉之
卷首 第 16b 页 0610-065.png
后干戈图王日不暇用此观以地僻山迥居
晋南隅官不给材人罔兴力奋宇前址相渐
而隳先是李唐以神尧至玄宗图六帝之容
翼侍三皇正殿岁月云迈彩不焕然虽聚其
徒日莫能葺往迹未倾前迹不踵都监道士
梁志真奋浮俗明大观捐嗜欲探希夷以为
正其末者必端其本师其人者必崇其教代
既不能体道而行人则咸瞻像而慕此观不
完则何以信四方之士鼓冲妙之风邪景德
元年春乃裹足上国拜章阙庭序李唐之肇
卷首 第 17a 页 0610-066.png
基疏玄元之符瑞复古兴灵必当圣代主上
执大象司左契道询崆峒神适姑射却走马
以粪田烹小鲜而治国以万物利为利以百
姓心为心方当大顺之朝式阐无为之化乃
可其奏宣中书诏晋郡俾重葺旧殿以严其
祠工既鸠宇未毕二年仲春月二十有五晨
雾霭云蒸嘉气四塞空山寂然若有所降俄
而曙色霁天象廓屹乎醮坛森然古柏芳枝
茂叶列树十六琼蕊珠英露华可掬其甘如
饴祥匪三危瀼瀼湛湛阳不能晞众目咸睹
卷首 第 17b 页 0610-067.png
神而异之于是启其邑邑告郡郡命僚属覆
验其实迨初及终八日不散郡绘其图抗表
以进愚尝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曰有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
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
之始也老子本是以兴言质斯而穷道常无
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故能通幽洞微
意赜象外神而化之不拘其变昔告唐以太
平今降宋以甘露非其时非其圣孰能通其
卷首 第 18a 页 0610-068.png
应而若是者邪望以二年春由太学登甲科
筮仕之初出宰兹邑承郡命秉诏旨辖匠笃
民修其三殿曰玄元曰三清曰三皇功就而
未遑纪其事大中祥符元载罢县秩将赴调
于选部志真磨碑置观乞撰其文固让不克
直述其由乃为铭曰
道实强名 先天地生 罔然失象 寂尔无声
不皎不昧 惟微惟精 谁赜玄旨 周之柱史
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 冲而用之 去彼取此
隋衰唐盛 勃然昭圣 不出函关 告其受命
卷首 第 18b 页 0610-069.png
卜世延洪 子孙有庆 祠严山椒 唐倾祀遥
道德寂寂 松柏萧萧 谁其葺之 属当圣朝
圣朝哲王 体道而昌 俾完坏宇 玄教重光
何以昭应 瑞露瀼瀼 其徒志真 服膺勤勤
企籍丹台 杭章紫宸 一日必葺 无荒后人
 时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四月辛卯朔
 二日壬辰建
   重修三清殿记
天圣观盖唐圣祖降真之地形势壮伟甲于
河东其中三殿岌然先后鳞比其一曰老子
卷首 第 19a 页 0610-070.png
次曰三清次曰三皇而六帝侍焉自唐迄宋
日月寖久风蠹雨坏櫩宇隳圮而彩色剥落
不饬不严甚矣垣壁颓缺洞然四达篙莱荒
其庭牛羊牧其侧不蠲不虔甚矣黄冠星居
殊趋异食而害教为甚其给田也多其输租
也薄而积弊为甚县宰公孙公因致祭祠下
嗟其荒凉不治遂慨然命工完饰腐败革去
弊事而咸与惟新栋宇峥嵘楹桷丹碧向之
不饬不严者变而轮奂环以垣墉刬其芜秽
向之不蠲不虔者变而肃洁葺斋庖以同其
卷首 第 19b 页 0610-071.png
食辟道堂以一其居向之害教者去矣增一
岁之课益数倍之利向之积弊者斯除矣于
是诸道士相谓曰公孙公可谓贤哉新吾之
宫辑吾之徒利吾之众援吾之教俾过者生
恭入者生恪起四方归仰之诚心其为功岂
小补耶扶持吾道既衰而复兴者实自公始
兹成事也不可无纪述顾谓靳芑书之政和
元年六月望日记
   重修嘉润侯殿记
    进士王建中撰
卷首 第 20a 页 0610-072.png
盖闻近代已来屡改神号进封侯爵首谥之
为华池中更之为显施末命之为嘉润三者
同出而异名焉惟神灵气所宅森矗山巅有
泉浸于深池云龙藏乎其中峰峦摇动相激
而鸣是为圣水出之兆也每遇旱岁所在祈
祷兹水应诚甘澍靡不沾足故遐迩蒙其霈
泽者岂止一方而已哉伏睹殿基逼窄栋宇
摧毁孰其揭举爰有南李村李隐上董村陈
思恭共发虔心同为糺首相谓池逼殿阶故
迁神座丈馀间前植香亭后筑基址鸠工集
卷首 第 20b 页 0610-073.png
材轮奂缔搆不日而成即择是岁中元节淩
晨就殿告成毕复诣观遍请道众严设香斋
及召协力人户同为庆会仆因是日亦往观
焉预命作记实叙其事刊诸翠珉传不朽矣
时天会十一年中元日建
   重修华池嘉润侯殿记
    乡贡进士田蔚撰
窃以亘古迄今名山洞府天地神祇圣迹灵
异或灵显于世或功加于民莫不载在祀典
祭献以时以荅神恩今本县南距三十里有
卷首 第 21a 页 0610-074.png
龙角山焉旧名羊角山因唐改号其山二峰
东峰曰华池西峰曰将军在图经所载其号
古老相传莫究其详其神之灵异功加于民
莫可名状至李唐武德初
太上现于龙角山前甘棠间见曲沃人吉善
行令报唐天子时善行谐朝具言其事神尧
高祖大喜遂立观于山前号曰庆唐观是时
太宗统军在绛遗杜昂祭于所现处而
太上复现谓昂曰吾不饮不食又何祭焉当
时居民谓太上所现真身之地必是洞天福
卷首 第 21b 页 0610-075.png
地益敬其神而东峰谓之华池者而峰上有
池深妙莫测龙神隐焉其池内有石常时乾
净遇旱则乡民祈祷于池而其池乾石上自
润而生水世号华池圣水乡民请水虔奉供
养无不应感随水而雨降故诗人咏之曰救
旱泉当时居民虔奉其神供敬其池因建殿
于池上号曰华池殿自唐历五代而之宋祈
求无不应感而宋赐号显施真人又进封号
嘉润侯其为华池圣水一也其殿既久殿貌
故弊甚不称灵神安止后至岁在癸酉间乡
卷首 第 22a 页 0610-076.png
民李隐独有意焉于时遂率李革陈思恭同
化集乡众展其基址增其香亭重行修盖其
功美哉逮至岁在戊辰三月十有四日忽值
天火焚烧其殿宇尽为灰烬居民莫不哀念
又前修殿维那李隐复率郑锡陈谏李革及
本观前都道录阎子美知观董茂华郭茂昭
陈惟福陈惟素丘惟凝崔自渊崔居实共启
虔诚谓华池灵显于世功加于民其神像殿
貌重复修崇不可后时遂紏集乡众化集所
用之物命工重行修盖不日崇成焕然一新
卷首 第 22b 页 0610-077.png
实其美事其维那李隐前后率众兴功不为
细矣及众维那之功自毕功之后殊无考记
若不刊石纪功则修崇之功无复闻于后世
时岁在丁丑仲春仆因假道教学于观前其
元维那命仆为记非敢尚虚词以襄美特书
其实录以贻后代传之不朽云尔时丁丑岁
仲秋二十日记
   祈雨祭文
维大定十一年岁次辛卯四月乙巳朔二十
四日戊辰将仕郎行临汾县主簿郝璟谨以
卷首 第 23a 页 0610-078.png
香茶酒果之奠敢昭告于华池嘉润侯之神
窃惟民者邦国之本神明之主也故国非民
无以卫杜稷神非民无以供祭祀是邦国之
与神明其休戚皆系于民一体而同患者也
今自春及夏时雨□亢二麦已不穑秋种未
入土民皆乏食哀鸣嗷嗷将流离于四方而
填委于沟壑矣则司牧百姓及享其祭祀者
其得而安之乎惟神掌雷雨之权握风云之
柄奋然一起则四方群生皆被其泽使邦国
之基有以为固而神明亦永有所依顾不伟
卷首 第 23b 页 0610-079.png
欤今奉大府命敬谒祠下挹灵液而奉事之
惟神龙屯其膏三日之内甘雨沾足神之惠
也民之望也守令者之幸也伏惟尚飨
   贺雨还水祭文
郝璟谨以香果之奠敢昭告于华池真君嘉
润侯之神顷以时雨愆亢敬祷祠下蒙赐灵
液曾未信宿甘澍获应四境沾足百谷以生
邦国以宁神之所惠亦以丰矣谨复致灵液
于祠下以谢景贶惟神其鉴之尚飨
   祈雨祭文
卷首 第 24a 页 0610-080.png
郭隐秀等谨以香果之奠敢昭告于嘉润侯
窃以至道无方精诚有感凡祷祈以通幽谅
神明而应兆兹者时值亢阳久愆甘澍寔下
民积衅以弥深仰
上圣垂慈而密佑伏愿油云涌布迄虚空渺
邈之乡霈泽普施遍日月照临之所尘埃顿
息苗稼重苏变凶荒而作丰登消疵疠而为
吉庆在在处处一切含灵俱沐
天恩咸蒙道荫
   贺雨醮谢文
卷首 第 24b 页 0610-081.png
伏以神龙荐祉克符元首之祯风雨应期足
表精诚之感否泰交通云雷混合沾槁稼以
重苏洒轻埃而泯绝群心悦怿百谷滋荣睹
丰兆则信可徵摧疠菑则知不作仓箱有望
长幼无虞辄凭玉笈之灵科用答
高真之景贶共荷鸿休均蒙大赍
   祈雨文
天且何言示咎徵而见谴人能知惧托诚意
而可禳敢罄愚衷仰干神听伏念臣等于身
致养以食为先傥有害于三时将阻饥于数
卷首 第 25a 页 0610-082.png
口爰从比岁并值旱灾百谷无成屡失丰登
之望四民何赖共形捐瘠之忧岂非积恶之
招以致恒旸之罚尚祈悔过是用新心乃延
琳宇之流试讲金科之典冀云軿之来格宥
刍狗之无知甘雨祥风茂育大田之稼欢声
和气载歌高廪之年
   祈雪文
王良翰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
将军华池之神惟神祐此一方千百年矣民
知有赖于神故望于神者重则神之于民也
卷首 第 25b 页 0610-083.png
忽弃之乎切以自秋八月至于今一百五十
馀日旱乾尘翳雨雪杳然民之病者甚众麦
之槁者寔多来岁夏望民怀愁额抑亦良翰
为政之不善欤抑亦有冤狱未雪欤然政之
不善吏之不职民何辜焉伏愿神惟民爱而
速降瑞雪使民有来麰之望则科差易了而
无逋逃之患盗贼弭宁而各安其业矣神其
鉴之尚飨

龙角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