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終南山祖庭仙眞内傳卷上川二
夷山天樂道人李道謙編
玉蟾眞人
師姓和氏名德墐秦州甘泉縣人天姿整秀
志學之歲攻事翰墨及冠隱身爲刀筆吏然
處事中正以道存心未嘗取非義財遇高人
勝士靡不參請天德間以部椽出身方將遊
仕宦途忽一道者過門師延至家酌酒談玄
大適其意少焉而去他日道者復至臂擎一
梟謂師曰此物雖許大眼了不識人師乃悟
爲異人因問其鄉里姓字不吿而往後月餘
道者復來身染厲疾止於其家膿血汗穢殆
不可近師爲召醫百療不效經歲乃殂師備
禮葬之又數月一老媪詣門泣且告曰老身
有兒性嗜雲水不事家業近知遊居貴宅特
來相尋師吿以病殂媪慟哭不已曰老身與
兒止是二曰兒今既死何所託身師請以母
禮事之一日媪曰吾欲啓壙一睹兒面雖死
無憾懇告再四師爲發塚但空棺而已中有
秘㫖一幅老媪亦失所在師嘆曰吾今遇眞
仙尚汩没塵坌中果何爲也由是黜妻棄子
易衣入道時聞重陽祖師亦遇眞居終南乃
公元557年
往參同大定三年於劉蔣村結茅與靈陽李
公三人同處既而心地圓通大得其妙七年
公元1107年
丁亥重陽東遊海上師與靈陽共居暢道十
公元1110年
年庚寅春馬譚劉丘四眞將至師及李靈陽
時寓終南太平宫留錢於貨羹之家謂曰今
日當有丘劉譚馬四仙客至可善待之良乆
四人果至貨羹人邀之曰公輩豈非丘劉譚
馬邪四人相視而笑曰汝何由知之曰和李
二師已留羹錢矣四子嘆異食畢往見忻然
相得師嘗命畫工寫頁凭虎而睡衆莫能曉
秋九月初師忽覺道體違和丹陽命長春侍
疾至十四日翛然順化四子葬于劉蔣菴側
畫凭虎腄者乃預表歸期在寅年也升仙之
後有臨潼張公乆患風疾衆醫莫效將屬纊
之際夢師至門告以治療之方問其姓名曰
吾終南和玉蟾也覺而其疾少愈用其所告
之劑疾果頓差張就菴設齋建亭以酬其惠
謚曰玉蟾普明澄寂眞人今祖庭石刻尚在
靈陽眞人
師姓李氏京兆終南縣人聰明特達學問淹
該天德間遇異人點化自是落魄不問家事
視富貴若浮雲遠名利如桎梏徜徉泉石以
道自樂韜光晦迹素厭人知故終身不吿人
公元1163年
名字里人但以李眞人呼之至大定三年與
重陽祖師洎玉蟾和公同結茅于劉蔣居之
其於鉛汞龍虎之學多賴重陽指授七年丁
亥夏重陽東遊海上師與和公止居劉蔣修
身接物重陽至汴寄之以詩云傳語和公與
李公首先一志三人同其爲交契可知矣迨
公元1170年
十年春重陽升仙于汴梁丘劉譚馬四眞入
關待二師以叔禮是年秋玉蟾亦假化師與
公元1188年
衆眞同處二十八年春正月長春丘君奉詔
赴闕拜别之際師囑曰重陽謂汝必能大開
公元1189年
玄教今其時矣萬一善自保愛來春鶴馭早
公元1188年
還吾專俟汝爲喪主秋八月長春得㫖還終
南是冬盤桓山陽准洛之間明年春二月西
歸過鄠郊秦渡鎮道衆請留數日先旬日前
師無恙絶粒不食衆問之曰汝輩無慮吾惟
待喪主而已即遣人促長春亟歸既至拜於
榻前即賜之墨長春悟其㫖命匠造棺未及
公元1189年
成師已順化時三月初一日也長春以禮葬
于菴側之仙塋敬謚曰靈陽輝耀演化眞人
劉通微
先生姓劉氏諱通微字恱道默然子道號也
東萊掖城人世爲鄉里右族倜儻不羈在弱
冠間飛鷹走大博奕鬭雞迷於花酒之場一
旦染奇疾幾至不救夢入仙家之境已而平
公元1167年
復遂悟幻化之理以道存心大定丁亥夏重
陽祖師將遊海上道過掖城見先生神清爽
邁有飛舉雲霄之態與之同話機縁契合授
以修頁秘㫖及今名號先生既得印可即棄
家長往杖筴入關中結茅于終南山甘谷之
公元1170年
側吟風嘯月枕石漱流放懷塵世之外庚寅
公元1189年
春丘劉譚馬四師西來先生相得甚歡同葺
劉蔣菴居之既而四師復詣汴梁負祖師仙
蛻歸葬於菴側先生廬墓三年北遊嵐管内
全道妙外應世縁摳衣請教者日不虚席於
是立觀度人玄風大振於西山矣嘉聲遠播
名達皇都明昌初道陵召至闕下問以九還
七返之事先生曰此山林野人所尚陛下居
九五之位四海生民之主不必留意於此但
對以黄老清靜無爲修身治國之要上悦敕
館于天長觀尋遷永壽道院開堂演道三教
九流請益問話者户外屨滿未幾得㫖還山
賜御書以寵其行翱翔於齊魯間至埭州商
河縣聶家莊謂門人曰此吾歸休之所也因
葺治廬舍居之一日焚香禮聖集衆囑以修
頁之語曰師頁有閬風之召吾當歸矣奄然
公元1196年
假化即承安元年二月十五日貞元節也平
生所作詩詞目曰全道集行于世仙化之所
今大建朝元宫矣
史處厚
先生家世乾州醴泉姓史氏名公密初自垂
公元1162年
髫心慕至道大定壬午歲聞重陽祖師遇仙
受祕訣養道於終南時走而請盟遂蒙允納
教以全頁性命之學仍訓名處厚號洞陽子
自是乞食鍊心往來於終南鄠社間七年丁
公元1196年
亥春重陽將游東海欲令侍行先生辭以母
老不敢遠游重陽遂畫三髻道者立於雲中
傍有一松一鶴付之曰謹秘藏之此爲他日
公元1230年
參同之符及庚寅春重陽仙化於汴梁丹陽
宗師率三友入關至長安孔仙菴先生徑往
參謁時丹陽初頂三髻先生出示重陽向日
所留畫圖大爲讚異四師吿以海上開化汴
梁升仙之事遞相印可相得甚歡即與四師
同葺劉蔣菴居之丹陽屢以詩詞訓吿次第
誘掖不數載間克臻大妙後復還醴泉和光
玩世不拘禮法時人以史風子呼之忽歌舞
於市唯云歸去蓬莊衆俗莫曉如是者三日
公元1234年
徑來菴中奄然蟬蜕時甲午六月十五日也
公元1235年
官僚士庶靡不膽拜初葬醴泉明年丹陽移
葬於劉蔣之仙塋開棺視之顔采如生丹陽
公元1234年
以四言讚之云史公得遇得遇重陽重陽傳
授傳授玄黄玄黄至理至埋不忘内持修鍊
外絶炎凉水火既濟日月交光龍吟離位虎
嘯坎房木金間隔姹女圓方刀圭爛飲知味
聞香神丹結正晃耀晶陽風仙來度顯出嘉
祥歌舞三日辭别街坊惟云歸去趨赴蓬莊
復入菴内奄然坐亡觀者雲集事埋匪常一
靈眞性班列仙行先生道業讀此讚文自可
公元1263年
見矣享年七十有三中統癸亥再遷仙塋開
壙視之僅及百年骨雖散亂其色如金其堅
若石余所親見者也異哉
嚴處常
先生姓嚴氏名處常號長清子京兆櫟陽縣
人即重陽祖師之外戚幼習儒志尚清虚以
父母在堂未能高蹈物表爲縣法司臨事慈
愍一日向暮還家路拾遺書一卷題曰玉靈
聖書得之者仙于是焚香祝曰我今二十有
九誓於不惑之年潔身入道祝畢酹酒於醮
盆中有聲隱隱若雷家人咸以爲異後踰一
紀二親俱喪忽患目疾治之愈甚默自責曰
昔得聖書誓以四十出家今過期矣此疾稍
痊即當從道無何目明如故遂往終南劉蔣
參重陽祖師願受教爲門弟子時大定癸未
歲也先生既蒙允納克志于道數年祖師授
公元1234年
以微㫖七年丁亥夏祖師東遊先生遨遊終
南泉石住處頤神毓浩十年春丘劉譚馬四
師入關蒙丹陽宗師復爲印可仍贈之楊柳
枝詞云一虎一龍一處眠打盤旋一呼一吸
一周天徧三田一麥一麻通一線裊祥煙一
來一往一還元産胎仙先生拜受自是了無
疑障居祖庭又逾十載道契眞常以二十三
公元1303年
年癸卯夏四月八日焚香辭衆無疾而逝春
秋七十三矣
姚玹
先生姓姚氏諱玹號雲陽子終南蔣夏村人
世爲鄉里巨族父祖俱好賑贍貧乏多積陰
德乃生先生丰神灑落超然挺出塵之姿性
甚仁慈聞人有急必往援救與重陽祖師有
公元1167年
緦麻之親大定丁亥四月重陽詣門告别先
生問將安往重陽吿欲遊海上丘劉譚中捉
馬之行先生素以害風相待笑而别無何重
陽自汴京爲先生寄藏頭拆字詩一章云前
相識二官人你眞靈看好因抵芝苗公未識
成道果次須屯蒙卦聚神來祐左源通氣轉
新斧若磨交利快頭一點遇長春不數年丹
陽輩來居劉蔣菴先生所居相去數里聞之
往詢其始末見丘劉譚馬四師皆凌雲仙客
愕然歎曰向重陽告别之語今果驗矣我輩
常以害風待何愚之甚邪由斯頓悟乃棄家
捐累乞受道于丹陽宗師丹陽教以修眞奥
㫖及賜今名號仍贈之詩云灰心忘富貴槁
體樂清貧甘作逍遥客長爲自在人氣中須
養氣神内更頤神不著纖毫假方能得至眞
恭侍左右多所傳授先生得法之後目不交
公元1182年
睫脅不占席十有餘年深入大妙壬寅丹陽
東歸寧海先生從行迨丹陽上仙先生遊歷
磁相間愛滏陽風俗淳厚築白雲菴居之隨
機接物演化度人一日謂衆言曰師眞有命
吾其歸乎於是沐浴更衣跏趺而坐日方卓
午寂爾返眞異香芬馥移時而散享年七十
二平生所述詩詞號破迷集行於世
曹瑱
先生姓曹諱瑱道號朝虚子陜右坊州人家
世鉅富猶子徽美叔早登甲第先生少讀書
鄉里以孝悌稱爲人忠厚謙和襟懷蕭爽壯
公元1174年
歲遊場屋間屢中高選大定甲午暇日因覽
仙經道典掩卷歎曰人生浮世光陰電回倏
然而已不究生前妙本出世高標果何爲哉
雖有學仙之志罔知所適聞丹陽宗師於終
南祖庭居環堵先生徑往參謁一見神合氣
協若有夙習之契丹陽納諸門下教以道要
先生既蒙接引心知至人不易遇也遂捐進
取心以永依歸丹陽知先生逸氣超邁妙識
高明一日因先生靜室澄坐思造乎靜丹陽
詣之曰學進歟先生稽首而跪乎前曰學欲
進而未之能也丹陽曰夫靜也者天命之原
仙聖之本習而進之猶假翰以登天反思而
究則如坐堂上而睹階前也不曰靜乎攖而
不煩不曰眞乎作而不妄先生拜而謝曰瑱
得之矣自信而不疑自明而不昧自古自今
繩繩而不絶者其斯之謂歟丹陽乃首肯瑱
再拜而退後得玄門十解元者自先生始也
公元1182年
凡初入道者丹陽以先生爲兄壬寅丹陽東
公元1183年
歸寧海先生侍行明年丹陽羽化先生代師
行化海上明昌中與雲中蘇公無染柳公奉
長春師叔命同飛舄燕薊演化度人應縁接
公元1207年
物十有餘年玄化大行於泰和丁卯夏四月
先生時寓燕都城東永壽觀忽吿衆曰吾當
歸矣不數日示微疾而逝道衆具禮葬之觀
公元1245年
東兵後乙巳冬改葬于五華山庚戌歲十二
月奉朝命追贈翊玄惠正朝虚眞人號蓋掌
教眞常眞人請之也
來靈玉
先生世爲京兆右族姓來氏諱靈玉道號眞
公元1170年
陽子幼習儒業鄉里以解元呼之大定十年
間禮丹陽宗師出家迨丹陽東歸海上先生
侍行嗣後事跡無所可考姑略紀其大槩他
日得之當爲詳録
雷大通
先生姓雷氏名大通道號洪陽子世爲延安
敷政之巨族身長六尺情懷雅淡不事小節
眉疏目秀耳大準直脣如渥丹鬚髯美細幼
業儒素嘗以詞賦魁鄉選故時人以解元稱
公元1175年
之當大定乙未春方夜讀書燈下月朗風清
公元1250年
欲竟三鼓忽聞窗外以杖畫地聲既而言曰
可歎愚迷謾用功浮華一夢轉頭空何如立
志修仙舉永住三山最上宫先生劇啓户出
觀了無所見秉燭視之見以杖畫向詩四句
後畫嵒翁二字先生自是了悟空華頓悱學
仙之志是歲秋因赴試長安聞終南祖庭有
丹陽宗師闡全眞教法即往謁之一見若有
夙契乃作詩二絶寫懷以呈宗師即繼韻答
之云饒君聲價勝蘇秦不似韜光更匿名物
外逍遥眞坦蕩亘初一點自然明靜清便是
長生訣捨棄妻男没口傳悟後知空寧著有
自然獲得好因縁先生焚香拜請願執弟子
禮宗師留於座下訓以今之名號朝叩夕請
公元1182年
於道大有所得壬寅夏丹陽東歸先生留居
公元764年
祖庭日進道業甲辰春聞丹陽上仙杖屨游
海上奠祭墳壠迨明昌初迤邐西來道過滕
郡愛嶧山巖壑幽邃築修眞菴於響石澗棲
眞養浩演化度人厥後詣門受教爲門弟子
公元1250年
者數百人惟靈眞子馬了道清明子王志專
公元1211年
爲入室今各建方所引接後進至大安辛未
公元1250年
秋先生謂門人曰百六數窮劫灾斯至生靈
魚肉吾不忍處世也無幾何示微疾而逝門
人葬于修眞菴側未幾兵甲擾攘烽煙澒洞
公元770年
後至大元撫定人煙稍集歲庚戌先生之高
弟清虚眞人張志洞至自武川睹先生宅兆
卑隘封樹草略即會四方法屬備衣衾石槨
大行改葬於雪山仙塋靈都宫以弟子馬靈
公元1250年
眞王清明祔于左右仍搆堂設像以事香火
劉眞一
先生姓劉氏諱眞一道號朗然子世爲登州
黄縣之巨室父祖以儒學起家積德奉道鄉
里所稱先生幼喪其父讀書日記數千言辭
源浩瀚弱冠間試藝春官得占高甲時人以
解元呼之然每以世事爲不足玩常有凌雲
邁往之志忽得泄瀉之疾纏滯彌年已及膏
公元1169年
肓百療不效大定己丑秋重陽祖師挈丹陽
長眞長春三眞過其門母氏設齋供養之且
以子疾吿祖師視之曰此吾門大士非汝家
子也許之入道則可矣母氏焚香跪於前曰
此疾果愈俾侍几杖以從祖師以餘飲與之
公元1251年
既飲汗出如洗厥疾漸瘳迨明年祖師已升
仙於汴梁先生入關詣終南劉蔣村禮丹陽
公元1182年
宗師出家奉侍既乆得付玄㫖壬寅夏從丹
公元1183年
陽東歸癸卯冬丹陽將羽化召先生囑之曰
汝等要作神仙須要積功累行縱遇千魔萬
難慎勿退墮然後可領吾言我開眼也見瞑
目也見元來不在眼但心中了然則無所不
見矣又曰汝縁在北方可往矣先生拜而謝
丹陽既升仙迤邐北游平灤之境所至請益
者户外屨滿一日至撫寧縣愛其山水佳勝
公元1250年
築重陽觀居之厥後度門衆數千餘輩創宫
觀大小僅三百區北方道風洪暢先生闡揚
公元1206年
之力居多至泰和丙寅歲二月初六日召入
室弟子邸道明等曰吾其歸矣昔丹陽將升
仙囑予進道之語汝輩當無忘金玉集凡入
道者不可不觀爲我鏤梓散于多方可也須
臾翛然假化平昔所作歌詩目曰應縁集行
于世矣
李大乘
先生姓李氏世爲平凉府華亭縣之大族幼
習儒業長於辭翰早年嘗中鄉選迨中歲至
公元1178年
御廉下第慨然有煙霞之志大定戊戌秋丹
陽宗師行化西來先生邀于私第事之丹陽
日談道妙於是黜妻棄累改衣執弟子禮丹
陽訓名大乘號靈陽子日受眞教曲盡妙藴
公元1179年
己亥二月十五日丹陽就先生花圃築環與
先生同居約百日爲期仍贈之詩云西北亭
川環堵居此中堪可隱吾軀眼前碧竹數君
子面對青松二大夫流水假山兒戲爾清風
明月汝知乎若能悟解予栽韭(時宗師環中栽韭以寓意)
(也)有分靈光赴玉都丹陽又見花圃中林檎
一株乆已枯死於四月十四日命移於環内
栽之仍作詩云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天
地入寳瓶七十二候足後至五月二十日青
芽徧吐枯榦復榮丹陽謂大乘曰四月十四
乃純陽降世辰也至此日吾之生辰也相去
三十六日天地晝夜相合爲七十二候足矣
先生作異木記以紀其神刻諸貞石無何丹
陽挈先生來終南祖庭居數載之間屢蒙印
公元1182年
可壬寅丹陽將東歸長春謂先生曰吾道東
矣時館陶劉武節得官鄠邑雅與先生相善
官既滿請先生東遊至家築菴奉之劉亦入
道爲門弟子厥後道縁日盛門徒雲集又數
年先生示微疾順化其體若蟬蜕而輕遠近
觀者大加歎異門人具禮葬於菴側關中兵
後道衆即先生華亭環圃大行興建爲太清
觀矣
趙九淵
先生姓趙氏諱九淵字幾道湛然子其號也
世爲隴州隴安縣之右族先生自幼不同兒
輩戲狎既長賦性謹愿平居寡言體貌魁偉
襟度灑落習儒業嘗中鄉試之甲科故隴人
以解元呼之不事功名每有高蹈遠引之志
公元1178年
年逾三十未嘗婚娶大定戊戌秋丹陽宗師
演化隴川一時歸嚮者靈集先生見之而心
醉曰此吾歸休之地於是設齋炷香請預弟
公元1179年
子列丹陽納之明年丹陽還祖庭先生從居
之朝叩夕參於道德性命之學大有所得迨
公元1182年
壬寅丹陽仙仗東歸先生往來終南鳳隴之
間徜徉自若也河内張邦直尹扶風日常延
致其家與之談道每留數月爲方外忘形之
交先生作文尚平淡詩句雅健得陶謝體每
誦老莊黄庭爲日課非法之言略不出口聞
人談及他人之短輒瞑目不與之相接但云
置論徒敗德招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聖人
之遺訓也故所至人皆敬慕之正大末鳳隴
兵亂先生負笈深入隴山莫知所終及大元
撫治輔正洞頁眞人于君奉㫖住持終南祖
庭尋訪先生遺文得於隴州祐德觀鄭鍊師
子周處目之曰思玄集中統初京兆昊天觀
先生門人趙志冲於府城之北特置吉地請
翰林待制孟攀鱗作誌起墳葬先生之衣冠
以致春秋之祀云
蘇鉉
先生姓蘇氏名鉉號雲中子華州蒲城人賦
性寬慈謙而好禮遇煙霞勝槩終日忘返大
公元1231年
定辛卯春詣終南祖庭丹陽宗師席下乞垂
開度丹陽置諸左右教以入道儀範服勞既
久未嘗少懈丹陽付授道妙及屢以詩詞接
引使進頁功以至心源明了道體冲融一時
羽屬皆以小丹陽目之其造道之深可見矣
公元1242年
後辭師游海上和光同塵扶宗翊教壬寅夏
丹陽東歸復侍几杖迨丹陽之上仙也盤桓
登萊之間明昌初長春宗師命先生演教燕
薊住崇福觀道縁日興從游者衆一日謂門
人曰世縁塵務何時了絶吾其歸矣言訖綵
公元1245年
雲繚繞空際枕肱而逝至大元乙巳冬清和
眞人移葬于五華山仙塋眞常眞人奉朝命
追贈體元輔教雲中頁人號云
于通清
先生河東隰州人姓于氏諱通清字泰寧道
號眞光子初母夢神人授丹一粒服之有娠
洎分瑞之日紅光照室半日方散夙喪其父
所居與神霄宫相近先生髫齓之歲母氏携
往宫炷香手指道像而問母曰此聖眞者人
可得而爲乎母曰唯志於道者可得而近之
先生心諾其言自是時詣宫嬉游每見黄冠
師誦經必澄坐其側諦聽筵終而去既長爲
人端直不事家産恒有高蹈物表之志但未
知所適年幾冠母氏終天葬祭盡禮大定己
亥歲忽一道者諧門乞食先生飯之因問將
安往道者告以將詣終南參師先生乃從其
行謁見丹陽宗師於祖庭丹陽問其行止先
生具實以吿丹陽留居座下執巾瓶之役數
年一日手書立身法付之曰遵是而行仙階
可至又屢授頁訣乃得心性圓通後丹陽東
公元1191年
歸留先生居祖庭迨明昌辛亥長春亦東還
海上先生從居棲霞之太虚觀又數載長春
進而前曰聖賢教門方欲開闡汝可分適北
京等處弘揚吾道遂授以親翰付畀教法先
生承命至霫都環居三載其神光屢見僚庶
敦請出環參玄問道者不可勝計莫不虚往
而實歸厥後道縁日興度門弟子踰千人唯
盧柔和丁至一爲入室僚庶選京城東北隅
爽塏之地築華陽觀奉之先生亦自號塗陽
公元1209年
隱士大安己巳玉陽頁人仙仗北來館于觀
下無何挈先生至燕都保賜紫衣師號自是
公元1214年
道價益高門徒愈集貞祐甲戌歲蒙長春書
公元1217年
召還棲霞之太虚觀俾主觀事興定改元土
寇擾攘遷居福山縣杏山村之修眞菴忽然
先生集衆告曰今日天氣清朗北兵寢息吾
其歸矣遂沐浴書頌曰今朝推倒無根樹頃
刻扳翻鍊藥罏我獨去時無滯礙杖藜倒曳
赴蓬壺擲筆瞑目而逝春秋五十有六時五
雲繚繞籠罩菴所竟日不散兵後住持彰德
府天慶宫門下法孫李志方遷先生遺蜕葬
于府城西北王裕村之仙塋構堂以奉香火
矣
趙悟玄
先生姓趙名悟玄字子深道號了眞子京兆
公元1245年
臨潼人家世業農寄母胎十有二月生於天
德元年五月初二日分瑞之際神光滿室親
屬相傳莫不爲異既長志尚清虚不樂世味
公元1170年
大定庚寅春丹陽宗師率丘劉譚三友入關
道經零口鎮先生見之識其非凡遂邀至家
設齋延待既而與母魏氏並姊弟妻姪六人
俱詣終南祖菴投丹陽出家丹陽方急於度
人立教俱蒙允納各付以修眞微㫖及嗣後
屢以法言誘掖皆能爲玄門之達者惟先生
侍丹陽最乆既得法之後於劉蔣居環者數
公元1180年
年庚子歲京兆趙恩舍宅修蓬萊菴請先生
居環忻然就請兀坐逾十年爾後邠州淳化
縣秦莊道友李氏築環來請先生又往居一
紀之歲遂得心符至道因折柏四枝插於環
中乞今榮茂泰和中咸寧縣樊川雒希瑄聞
先生爲有道者築環請居之一日房弟雒都
巡於京兆茶肆内見一道者來乞錢遂手付
一文與之而去後月餘還家謁先生於環堵
見而驚曰此向日茶肆乞錢道者也問兄先
生亦嘗出乎曰無都巡乃焚香拜禮以宋陽
村世業柏坡與先生修全道菴永爲棲眞福
田先生嘗謂弟子然逸期曰京兆太白廟道
祖玄元示迹之地向者丹陽已築堂其側他
日必爲崇福道場汝可居之先生亦時往來
其中今果爲名觀矣居數載先生復往淳化
公元1087年
以大安三年三月十有七日無疾而逝享年
六十有三生平暢道詩詞號曰仙梯集行于
世度弟子數百人惟王德遇然逸期爲入室
後移葬先生於樊川全道菴之柏坡訪平凉
同知楊庭秀爲作墓碑以紀其道行天興兵
公元1192年
後就全道故址大行興建爲翠微宫矣壬子
歲眞常眞人炷香祖庭贈以弘玄眞人號
段明源
先生世居平水法諱光普字明源道號眞陽
子幼而聰慧長而豪俠因酒誤傷人肢體避
罪入關中偶至終南祖庭聞丹陽宗師談道
大有開悟於是焚香拜禮懇祈出家丹陽見
許恭執勞役以事左右數年之間漸有得於
心一日跪吿師前丹陽教以寡欲澄心摧强
挫鋭先生既蒙印可行其所受之學不數載
乃得心字膽明臻於妙道遂杖筴還河東於
稷山縣城之北築了眞菴居環堵自此依歸
公元1242年
者衆歲壬寅夏忽謂門人曰丹陽宗師將東
歸可備香信汝等隨吾往謁即出環率衆而
行甫抵潼關仙仗果至矣丹陽叩其所修先
生以所進答之丹陽嘆曰關中已有趙悟玄
河東又得段明源吾教得所傳矣先生拜辭
而回道價益高三原楊明眞聞之往詣參請
公元1190年
多蒙指授仍以物外人詞見贈迨明昌改元
公元1242年
二月二十八日先生召門人曰吾有三山之
遊沐浴書頌云歲久樂希夷光明性燭輝靈
通三島路氣結六銖衣放曠無拘束逍遥出
是非默然無一事鶴馭綵雲歸書畢曲肱而
逝目光炯然數日不落備禮葬于了頁菴側
平生歌詩號曰明源集行于世矣
終南山祖庭仙眞内傳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