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80807a 页
卷五 第 1a 页 0584-078.png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之五(六同/卷)温三
   明朱成神丹必藉资道之缘
臣闻欲求长生久视与天地相毕若未得其
至要之大者则小者不可不知盖道之共成
长生也大而喻之犹人主之治国焉文武相
代无一不可也小而喻之亦如为车焉辕轴
辋辖莫可亏一也所谓道者内修形神使延
年疾愈外攘邪恶使祸害不干比之琴瑟不
可以一弦求音也方之甲冑不可以一扎待
锋也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见而择善
卷五 第 1b 页 0584-079.png
编修一事不足必赖也又患好事之徒各从
所长言玄素之术者必曰唯房中可以度世
也明吐纳之道者必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
知屈伸之法者必曰导引可以难老矣知草
木之方者必曰其药可以无穷矣学道之不
成者皆由偏恃之若此大丹一就则一切无
复用也未就之间则无不须也譬如田家作
事家业者事不俟用多物者谓有金银珠玉
在于怀抱之中自量足以供累代之费故自
安之苟至无此何可不广播百谷多储菜蔬
卷五 第 2a 页 0584-080.png
是以断谷辟兵厌剋鬼魅集禦百毒救病疗
疾入山则使猛兽不犯涉水则令蛟龙不害
蛇不能螫疫不能加此皆小事而摄生者不
可不知况过此者乎神丹者长生之大事可
缓之哉昔黄帝涉王屋而授丹经登崆峒而
问广成子求道养生则闻玄素之说覈穷神
怪则记以白泽之词故穷尽道真毕该秘奥
飞伏九转于荆山之下变化流珠于鼎湖之
上服神丹之力久视之功遂勒升龙高跻与
天地乎罔极道成之后始无所为未成之前
卷五 第 2b 页 0584-081.png
无不为者自古莫不由多识博达至勤而成
者也
   明道家三皇文五岳真形图
臣闻按上入山合丹求道洁静赍三皇文及
五岳真形图所召山神及按鬼录召里社及
山卿泽尉问之则知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
敢来试人也亦如释法中有般若经所置之
处当知此则为是塔凡诸邪物自然远匿道
士有此文专主摄效故云道书之至重者不
辄授也受之者四十年乃一传之传者歃血
卷五 第 3a 页 0584-082.png
为盟委质为誓名山五岳皆有此书但藏于
石室幽隐之地应得道者入山精诚则山精
自开出令见之若有此书当置之处凡有所
为必先知如奉君父焉其经曰家有三皇文
辟一切邪恶鬼毒疫瘟气横殃飞祸若有困
病垂死而令信道者至心以此书赍之即活
也夫道士欲求仙赍此书入山辟虎山精五
毒百邪皆不敢近人可以涉江海却蛟龙风
波其法可以变化起功不问宜便无咎殃也
有此文而求验者当洁斋百日乃可依法召
卷五 第 3b 页 0584-083.png
诸神司命及太岁日游五岳四渎社稷之神
皆见形如人可得问吉凶安危及病者祸出
尔之所由也道士之中如有得之者若不能
仁义慈心而不清正者虽得之必速祸其身
不可轻也故昔黄帝东到青丘过风山见紫
符先生受三皇内文以敕召万神即此书也
   明符致神验
臣按入山合丹欲辟山川庙社百神鬼之法
最以符为切要神丹大药亦资符力而辟卫
也符法者于老子皆天文也老子于神人授
卷五 第 4a 页 0584-084.png
之者也令人用之而少验者由出于不历文
传写多误又信心不笃徒施用之且俗经文
同字识春秋之错杜预非之以五门史记之
谬则子夏正之为巳亥故谚曰书三写鱼成
鲁帝成虎七学士但以音相涉长短之间辄
致舛也况符上点画非字错不可识误不可
觉故莫知其定与不定也然凡求长生制之
在药不由符力而能致之仙也然不可废者
藉其却鬼辟邪以丹之渐
   入名山赍召高山君符
卷五 第 4b 页 0584-085.png



此符斋十日召高山君使除虎狼之害其符
以丹书缯上一尺二寸长亦如之若书时不
得中息而语也书毕烧香夜于静室之中随
月建立著新衣服而召之其字向下凡用符
以大字著左右心前恒正思慕其象之宜旁
在六甲直符并玉女名字赍所召之书仰视
卷五 第 5a 页 0584-086.png
面想思八方之外存神长五尺衣服如六甲





此登山符仙人陈安世入山甲寅日书白素
上夜向北斗祭以酒脯自说姓名以著衣领
中辟邪精百鬼老物虎狼毒虫带之置案上
面向北斗
卷五 第 5b 页 0584-087.png



此符一本书点画如此用法如前同只点画
大同小异与前不别其功效一种故两存之



卷五 第 6a 页 0584-088.png
此符以丹书绢书各异之带著肘后男左女
右亦可以书白素带之可以著所住处四方
各四枚若移徙当先令人拔取此符大神勿
妄传之


此符亦是登山功效不异是老君黄庭三十
九真秘符辟百鬼合仙药和合之处住必须

名山极深之处无人畜行迹仍有东流水大
卷五 第 6b 页 0584-089.png
石岩室之中若无岩石室可于深林之中无
人迹处作室恒须近水非其处勿措意合作
神药大山无东流水西流亦得


此符居山住处安以丹书柏板上大文书令
弥满其板上著门上四方四隅及所行道之
卷五 第 7a 页 0584-090.png
处安之并五十步辟诸精也



此符是去虎狼之符与前同移徙板将辟山
精道侧用
臣按为道者多在山林之间乃是虎狼毒蛇
精怪魍魉之窟穴也不深防辟损害药也昔
者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山而求

卷五 第 7b 页 0584-091.png
好药是蛇为毒广成子教黄帝佩雄黄而众
蛇皆去故入山之士欲合大药不知入山之
法多虞患害谚曰太华之下白骨狼籍者以
其偏知一事不能博备虽欲求生而反速趋
死也而道士徒知大方不晓入山辟禁之法
亦非小事也蛇虽种类至多唯蝮蛇及青蛞
二蛇中人最为至急一日不救则杀人救者
以刀割去其所伤处疮肉投之于地状如火
炭须臾焦尽人得活也然此二蛇至秋是毒
盛之月不得物齧乃以其牙吸咬其大竹木
卷五 第 8a 页 0584-092.png
即皆焦枯此是自欲泄其毒故所以上入山
戄蛇可畏必预止家中先学禁法思存日月
及朱鸟玄武青龙白虎以卫其身乃到山草
中左取三气而闭之以次山草而意思令屯
气赤色如云雾弥满数十里中若同伴从人
无限三五人皆令罗列皆令以气吹之则虽
践蛇蛇不能动又亦略不逢见又令带雄黄
五两已上入山亦不畏蛇若中人以雄黄末
涂之即愈又带乾雄黄附子于肘后或烧牛
羊鹿角以熏或以野猪耳中垢及麝香丸之
卷五 第 8b 页 0584-093.png
于足爪中著皆有效也
   辟百蛇印及能却虎狼不犯符



此二神印取枣心剋之方之二寸毕设祭再
拜请佩带之甚有效



卷五 第 9a 页 0584-094.png
此黄首朱宫玉女简房教导之印而却虎狼
不敢前此亦可为符朱书吞之入山辟虎狼
亦可为印出玉胎经也



此符却鬼合药时悬安四面制诸鬼大神验



卷五 第 9b 页 0584-095.png
一本中心有七曲馀并同不知误者




此山居符书之于柏板上安门四角虎狼不
至 已上三符并朱书



此符有一本下如此
卷五 第 10a 页 0584-096.png
此开山符以千岁□为之长尺二寸以丹书
此符以印大石名山山门即开宝书出亦金
玉皆见我之千岁蔂者天慈也如鼠耳却鬼
制魅也
 右于深山静处作丹屋四角悬铃子并作
 却鬼药却鬼符安四面然后可合药若不
 然者鬼神吸其药精华尽或变却是以须
 作符厌禳之却鬼药法以光明砂雄黄雌
 黄麝香附子白术鬼臼鬼箭各二等蜜丸
 之带
卷五 第 10b 页 0584-097.png
   黄帝玉台篇图符
臣按昔黄帝到峨嵋山见皇人于玉堂请问
真道又求长生故皇人昔黄帝之师也皇人
曰凡道士求仙欲造大药镕铸五石要秘居
山无容得在俗间秽污之处若违者所合之
药终不可成又不得吾玉台秘符者纵使有
他法一切不成皇人曰凡道士求仙得吾此
文者不久获道凡欲入山求仙学道合丹起
火造长生药皆斋一百五十日乃然后以王
相日五合日日辰不相剋以之香汤井华水
卷五 第 11a 页 0584-098.png
白粮粉一斗二升朱砂一两白蜜一斗桑薪
灰一斗先取五香汤一斗然后以粉朱砂蜜
灰并合之以牡荆杖子长三寸顺杨杖搅之
三七遍然后置之静室取台符以静解明者
随方座新笔画之置汤盆边当相方面又取
铜器一枚以中央符悬汤上去水三尺置之
讫调息出户作禹步闭气还入室中至汤盆
徐徐放气调息使定闭目合掌正立端身先
向东方符礼七拜次南方符礼二七拜次西
方符礼三七拜次北方符礼五七拜正向户
卷五 第 11b 页 0584-099.png
并足立面向汤盆上符礼七七拜然后以汤
水从头至足沐浴令内外香洁向汤使尽然
后便著新衣取东方符左臂佩之西方符置
右臂上南方符心前著北方符背上中央符
吞之然更洁斋七日安身静室必五云神威
降光照室遍耀内外慎勿惊恐守一不移神
人见形必有逼迫须臾影没此为上验或随
人语问道诀直尔光明为證但有此微必便
合得道从此已后任意皆成凡欲求长生度
世变鍊五石服奇异药还年却老飞腾羽化
卷五 第 12a 页 0584-100.png
者不依符法一切所作必不得成徒丧其功
万无一就于是诽谤反生谓无仙法虽种种
别术杂法或用禁咒或欲单符或服诸药不
得此法一切不得成无有疑也又所造之药
不求道养真欲俗利荣华而造黄白亦无成
理致使灵只不祐鬼神忽恚众横加多以致
不祥非但徒弃药物更置贫穷何足为益夭
枉伤年深宜慎之诸道士不得妄传非人亦
不得谈说向人也非同志者不得轻出泄之

卷五 第 12b 页 0584-101.png


此第一皇老玉台神符主南方用绯为地白
华为文




卷五 第 13a 页 0584-102.png
第二皇老玉台神符主西方素为地黄华为
文有一本中心下父字作此馀并同



第三皇老玉台神符主北方皂为地青华为




卷五 第 13b 页 0584-103.png
第四皇老玉台神符主中央以黄为地黑华
为文


第五皇老玉台神符主东方以青为地朱华
为文
卷五 第 14a 页 0584-104.png
皇人曰凡道士欲事此符以五色为座随方
置之各须解洁唯中央神丹置铜汤盆以黄
为座悬之汤盆上去水三尺一云七尺凡座
法各令方圆一复面等随座为囊之带如上
法中央一方并座烧之为灰和水服之皇人
曰山中合丹及修炉火要须得吾此符求道
即成山中置炉灶者以王相支干不相剋日
去炉四面各三尺入地五寸埋之又取中央
符埋之炉下入地七尺然后于上置炉处兼
中央符吞之然后带随身符则灵仙祐助秘
卷五 第 14b 页 0584-105.png
之诸大名山皆有神芝灵草神仙妙药如无
秘法取之难得设使见之亦须臾变化道士
求仙此药者当斋戒沐浴香汤带此玉台五
色神符所逢神芝随意所欲诸神芝灵草皆
有虎狼龙蛇大蟒百毒护之道士出入皆须
带则一切山神百灵皆悉隐没转视其人亦
增加卫护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