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a 页 WYG1058-07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卷上
            元 陈致虚 撰
  大易总叙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
牡四卦以为橐籥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
衔辔正规矩随⬤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
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b 页 WYG1058-0750d.png
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
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
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
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
其理
 伏羲睹河图始画八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取诸乾坤夏易归藏以坤为首商曰连山以艮为首
 文王周易乾坤为首孔子翼曰乾坤其易之门户邪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a 页 WYG1058-0751a.png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又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伯阳仙翁深得三圣人之旨作周易参同契上翼三
 圣之道下航万世之人首句直指曰乾坤易之门户
 众卦之父母上阳子曰夫乾之为物阳也故为易之
 户坤之为物阴也故为易之门太极胚腪非得乾坤
 之门户则天地何由而设位日月何由而光明人物
 何由而化生圣人何由而行其道哉是以乾动而直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b 页 WYG1058-0751b.png
 则阳太极而生阴坤动而辟则阴太极而生阳阴阳
 交错而成离坎仲尼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乾之用九也初乘坤而成复复
 中妊震复而为师师中妊坎师而谦谦中妊艮谦而
 豫震生于豫豫而比坎生于比比而剥艮生于剥则
 震坎艮三男皆妊生于坤矣坤之用六也初乘乾而
 成姤姤中娠巽姤而同人同人娠离同人而履履中
 娠兑履而小畜小畜生巽小畜而大有太有生离大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a 页 WYG1058-0751c.png
 有而夬夫生兑则巽离兑三女皆娠生于乾矣雌雄
 错杂以𩔖相胥则乾再交坤而成临临而泰泰而大
 壮大壮而夬是阳之求乎阴也坤再感乾而成遁遁
 而否否而观观而剥是阴之感乎阳也斯为乾生三
 女生三男男由此而往三男三女迭为夫妻而六十
 卦次第生矣此之谓乾坤为众卦之父母也何谓坎
 离匡廓盖阳乘阴则乾中虚而为离阴乘阳则坤腹
 实而为坎故坎离继乾坤之体而为阴阳之匡廓比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b 页 WYG1058-0751d.png
 乾坤之于坎离犹车辐之于毂轴乾坤正坎离之辐
 坎离辏乾坤之毂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此大小伯
 阳之旨同也牝牡者牝乃畜之母牡乃畜之父故牝
 为阴物之通称牡为阳物之总名合乾坤坎离言牝
 牡四卦其以牝牡而为橐籥犹用阴阳以为消息橐
 象阴之门籥𩔖阳之户喻乾坤坎离若天地间一橐
 籥耳用橐籥之道而生物者谓之物用橐籥之道而
 生人者谓之人用橐籥之道而超凡入圣者谓之圣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a 页 WYG1058-0752a.png
 圣人者善夺造化也善用坎离也善夺造化之道者
 犹良工准绳墨而正规矩何事不成善用坎离之道
 者犹执衔辔以循⬤辙何往不获圣人者宇宙在乎
 手万化生乎身也圣人者善处中以制外也明律历
 而知数也律历者律应造化之候历纪周天之运一
 阳初生律应黄钟自子至亥周天度始故一岁既周
 而阳复生于子也月节有五六月节者两节为一月
 五六者五日为一候六候为一月是一月有三十日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b 页 WYG1058-0752b.png
 一日十二时两卦十二爻则一日两卦为之经纬一
 月六十卦以为表里也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者
 何谓也盖震下坎上为屯震为长男而能复坎中之
 阳以施生育之德故谓屯直事又艮上坎下为蒙艮
 为少男而能聚坎中之阳以行温养之功故谓蒙当
 受昼夜各一卦六十卦中皆有阴阳互施生养也晦
 朔为一月之始终早晚谨一日之动静四时定一年
 之赏罚济其美者赏之败其事者罚之不失仁义喜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a 页 WYG1058-0752c.png
 怒之正要得四时五行之正理此章大义总叙参同契
 之统指乾坤为易之门户非便言金丹药物火候此
 书解者百有馀人少能深造其奥惟真一子彭晓虽
 知火药而欠次第乃章章指为药物火候篇篇指为
 丹鼎工夫其中或恐后人附会岂知仙翁述此一书无
 重复语上篇叙阴阳造化炼成大丹之旨中篇又
 细议还返温养防虞之用下篇乃拟法象备露成丹
 之详上篇则次第而言中篇复条例而布何可淆混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b 页 WYG1058-0752d.png
 而不察上阳子分而注之分上篇为十五章以应上
 弦得丹之义中篇为十五章以应下弦丹成之义下
 篇为五章以应五行之成数所分之章取其旨意同
 者以为一章寻详仙翁之本意次第铺陈就中借托
 玄言直指金丹药火鼎器造化四密使后来人易于
 领悟遵而行之从凡入圣作佛成仙其心傅口授之
 秘又不敢施于笔者噫世人德器凉薄诽谤易生是
 以古圣大贤立言垂训不泄天宝散布于经文王孔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6a 页 WYG1058-0753a.png
 子相傅曰周易明此道也黄帝老子相傅曰金丹明
 此道也释迦达磨相傅曰大乘明此道也圣人慈悲
 方便接引皆欲世人俱明此道实众生之阶筏为万
 世之梯航岂谓后人各执异见不立苦志参访真师
 不明阴阳同𩔖相胥各尚所闻愈差愈远彼见周易
 则指为卜筮纳甲之书又恶知同𩔖得朋之道乎彼
 见鼎器之说则猜为金石炉火之事彼闻采取之说
 则猜为三峰采战之术彼闻有为则疑是旁门邪径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6b 页 WYG1058-0753b.png
 彼闻无为则疑是打坐顽空彼闻大乘则执为禅宗
 空性惟资谈论更不察圣人之道是用阴阳修之以
 出阴阳用世间法修之以出世间凡此等辈乌足以
 谈参同契中之妙语邪昔王冲熙得刘海蟾金丹之
 旨而成道乃叹曰举世道人无能达此惟张平叔
 一人而已平叔遇圣师于成都作悟真篇以训于后旨
 意详切其玄言奥语一与参同契合上阳子自遇圣
 师而后遍游江湖间广参博采无非谤谈泥丸翠虚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7a 页 WYG1058-0753c.png
 篇云后来依旧去参禅勘破多少野狐精迩来岂惟
 无平叔一人只要如冲熙者何从而得然说禅说性
 逞乾慧者比比皆是求其可入此门而闻圣人之道
 者亿中无一则知冲熙之言为大悟而翠虚之语尤
 可怜古人谓谈道者如牛毛明道者如兔角况求其
 行道之人乎先哲云愚人多不晓一闻便大⬤上人
 心了了一闻便知窍今若有将此窍问是何物就喻
 之曰窍是阴阳之门户如此岂不愈动其猜疑哉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7b 页 WYG1058-0753d.png
  乾坤设位章第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
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
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
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
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
校度神明推𩔖结字原理为證坎戊月精离巳日光日
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终始青赤黑白各居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8a 页 WYG1058-0754a.png
一方皆秉中宫戊巳之功
 十翼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仙翁述曰天地设位
 而易行乎其中矣复自注曰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
 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
 用其言既详其心太切岂谓世人信之不及愚而难
 悟翼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二用
 者乾用九坤用六有用而无位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者君子行道而德之至也用六利永贞者言坤之德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8b 页 WYG1058-0754b.png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故坤
 之为用孤阴则无成是以用六从乾乃与𩔖行也而
 乾用九匹坤西南得朋也乾坤变化各正性命乾之
 大始用九乘坤阳含其阴虚而成离坤之太一用六
 承乾阴含其阳实而成坎是坎离得专阴阳之体变
 易而用包囊生育愈无停机如天上之日月忽忽而
 弦望忽忽而晦朔即如人身之阴阳忽忽而太极忽
 忽而无常易道屡迁变动不居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9a 页 WYG1058-0754c.png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而逆行易之道也文王周
 易每卦六爻故曰六位成章又曰周流六虚其往来
 消息既不定而上下盈虚亦无常故乾初变姤累变
 至坤坤初变复累变至夬又有三男三女互相交变
 且六十卦皆有累变一卦暨游魂归魂共变八卦又
 有积变是一卦积变至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积变
 至四千九十六卦复姤互相育孕而各禀阴阳成天
 下之亹亹者皆此阴阳之道也夫此阴阳之道之气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9b 页 WYG1058-0754d.png
 或幽潜于其身或沦匿于各体或变化居中而包囊
 万物或懋施生杀而为道纪纲倘非乾坤二用纪纲
 妙道则道或几乎息矣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无与有
 为两者何也太极之分有先天有后天何谓先天形
 而上者谓之道以有入无也何谓后天形而下者谓
 之器从无入有也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之母海蟾云从无入有皆如是从有入无能几人推
 度坎离消息之功则后天者皆为器形滓质而有消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0a 页 WYG1058-0755a.png
 息没亡非甚先天乃有久长之道可跻圣域也孔子
 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世人惟顺行后天
 之道故一生一死而轮转不息圣人善逆用先天之
 道故致知格物正心修身乃长存而不泯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故易之道逆数也言不苟造者盖诸子百
 家之书随才述作工拙何居此为道之祖书不可妄
 置一语恐误后人此所谓言不苟造也论不虚生者
 仙翁上法三圣准阴阳象日月况同𩔖作此书为世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0b 页 WYG1058-0755b.png
 梯筏此谓论不虚生也何谓引验见效昔黄帝上升
 巢许高⬤老子化胡成佛淮南鸡犬皆仙此皆引验
 见效也何谓较度神明如日月合壁爽现于庚子曰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推𩔖结字者如丹从月生水象
 坎卦日月为易首之成道此结字也原理为證者阴
 极而阳阳极而阴顺行阴阳生人生物逆用阴阳必
 成阴丹此原理也坎戊月精者北之正位为坎中有
 真土是为阳上女宿主事幽潜阳精戊为之门月毂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1a 页 WYG1058-0755c.png
 之地藏无角兔内白外黑是为阴中之阳外雌而内
 雄也离巳日光者南之正位为离中有真土是为阴
 土柳宿主事沦匿阴光巳为之户日轮之所藏三足
 乌内黑外白是为阳中之阴内雌而外雄也古人以
 日月为易字者是易即阴阳也然言阴阳则不见易
 言易则不见阴阳矣且万物非土则不能芽孽而日
 月尤所以孕乎土也故东⬤则经氐土西度则经胃
 土南行则经柳土北毓则经女土日月得土则久其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1b 页 WYG1058-0755d.png
 明土借日月以厚其德土之分王循环四季春生夏
 长土之功也秋敛冬闭土之力也所以四时各有王
 日长镇中宫始终罗络以就其功青赤黑白虽各居
 于东西南北然皆秉于戊巳二七共成其德以施神
 化也此章言阴阳分位各居所用者必藉于土非
 有虎龙铅汞金水采结之语故前则言列阴阳配合
 之位后乃云各居一方其他解者不述仙翁本意无
 分调件紊乱互注使后之人观此书者或言仙翁覼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2a 页 WYG1058-0756a.png
 缕重言是不知妙语之有次序也
  日月悬象章第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
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
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
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
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
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2b 页 WYG1058-0756b.png
 孔子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仙
 翁重以明之引而伸之此书法象日月以喻阴阳日
 月丽乎天而有朔望对合阴阳在乎世而有顺逆生
 成日乃纯阳之气谓之太阳月乃纯阴之精谓之太
 阴周天三百六十五度馀四之一每昼夜天一周遭
 为一日太阳一日行一度行及三十度为一月太阴
 一日行十三度有奇月一周天谓之一月日行一度
 谓之一日何谓穷神以知化神之为物神莫神于天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3a 页 WYG1058-0756c.png
 地化之为妙化莫化于阴阳天道左运一日一周遭
 行五十五万馀里地在其气之中如水上之浮板而
 不动太阳之神天地之元气也其体全莹万物资其
 阳火赫赤之气以生长成实其体之径阔八百四十
 五里差馀其行不由黄赤道乃出入于黄道内外昼
 长在赤道北昼短在黄道南何云南北内外盖北有
 紫微垣帝座居之故北曰内而南曰外其神有不可
 得而穷极者太阳之神也太阴之神天地之至精也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3b 页 WYG1058-0756d.png
 其体全黑万物资其阴水运化之功以孕产滋育其
 体之径阔六百七十里有奇其行不由黄赤道其黄
 道与赤道如两环相交相距二十四度月乃由中而行
 距黄道约六度其体虽黑映日即明缘督子以革象
 诲人以黑漆毬于檐下映日其毬受日之光远射暗
 壁月之圆体比黑漆毬有日映处则有光日映不到
 则无光故常一边光一边暗遇望日月相对夜则月
 在天上日在地下所映之光全向人间一边暗处全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4a 页 WYG1058-0757a.png
 向天世所不见晦朔日月同经月旺日之下月受日
 映一边光处全向天一边暗处全向地月离日二十
 五度人间乃见月吐微光逐渐远光渐多月离日九
 十馀度人见月光一半故谓之弦既望以后光渐少
 耳故月体本无圆缺在乎受日光之多少矣愚人或
 谓日月对望为地所隔彼岂知天之高远而阴阳之
 气有隔碍潜通之理然月中似瑕者即天地之影也
 日体大月体小日距天远月距天又远而月之化有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4b 页 WYG1058-0757b.png
 不可尽泄者太阴之神也此谓穷神以知化也子为
 一阳之首至已而极阳极则阴生午为一阴之首至
 亥而极阴极则阳生寒暑代谢温凉平分阴极阳生
 阳往阴来比阴之附阳若辐之于轮辐辏而轮转阴
 卷则阳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者谓一卦
 有六爻一爻有三符一日两卦两卦有三十六符阴
 阳相交不用一时之久不尽一爻之用犹一时有三
 符止用一符一符之用则一阳生于坤之下以成震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5a 页 WYG1058-0757c.png
 震者一阳能伏二阴也故云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
 地媾精万物凭虚而受生日月掸持乌兔相结而莫
 解阳雄而刚峙翠玄而施化阴雌而辟化黄包以含
 滋杳冥混沌之中两相交接权舆牝牡初媾始树根
 基权舆者始初之义古人造衡自权始造车自舆始
 此言造化之初毓也又权者暂也舆者稳也言暂时
 工用要最稳当而不僵踣也经营一⬤以养鄞鄂凝
 布阳精以成形躯此章但言太极肇分之初阴阳顺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5b 页 WYG1058-0757d.png
 行之始而生人也生万物也故曰众夫蹈以出蠕动
 莫不由世人不知后天顺行之道亦借朝屯暮蒙之
 喻亦有根基鄞鄂之比乃指为还丹鼎中造化非也
  圣人上观章第四
于是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
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
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
子⬤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6a 页 WYG1058-0758a.png
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
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双明蟾蜍视卦
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
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
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
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索
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
證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6b 页 WYG1058-0758b.png
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
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
用施行天下然后治(一本云可得/不慎乎非是)
 翼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仲尼赞鸿蒙也乾坤之
 德混沌虚妙元皇为盘古开辟之初是仲尼稽古也
 关睢者男女人伦之正夫妇冠婚之首仲尼定诗先
 夫妇者正阴阳无邪之道仲尼翼易先乾坤者明刚
 柔必配之理是系辞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7a 页 WYG1058-0758c.png
 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知幽明之故
 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何谓原始盖顺行阴阳之
 道以生人物故云冠婚气相纽也是之谓知生也何
 谓返终能逆行先天之道超凡入圣故云元年乃滋
 是之谓知死也昔者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
 死圣人好问好察惜子路当时不就问生死之说以
 发露易之道使后世人知有顺死逆生之理知有和
 顺道德之义知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道是以圣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7b 页 WYG1058-0758d.png
 人之降世也仰观俯察精审阴阳以阴为符以阳为
 命何谓上观显天符盖阴气在天地间曰天符阳气在
 天地间曰天命阴⬤在人身中曰火符阳气在人身
 中曰性命若阴阳屈伸之时则符为进退之候
 符候准乃不失时故易之道统乎天心天心乾之正位
 子为天心阳生之户乾为阳物天符纯阴乾阳初生
 于二阴之下为震震为长子复生于坤复者一阳伏
 五阴也坤为母故云因母立兆基也钟律应斗枢者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8a 页 WYG1058-0759a.png
 黄钟之律在子斗枢之运建子皆应一阳始萌之时
 即于三日之晡月之微阳生于西南阳生于月之下
 北震故云震庚受西方八日上弦兑受丁火阳升至
 半其平如绳十五对望日西月东月兔尽吐其光阳
 满卦体成乾十六平明巽见乎辛阴符包阳使无奔
 逸二十三日阴符半裹光止下弦坤乙三十日月体
 全晦白尽黑纯光向于天东北丧朋东北为艮箕水
 之乡艮为鬼路即于人身癸满经行丧损其气符尽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8b 页 WYG1058-0759b.png
 癸竭一阳复生故以壬癸而配甲乙如乾始复七八
 九六数终二十终则成坤真⬤归藏是知八卦乾坎
 居北艮震归东巽离返南坤兑还西交布列曜运用
 推移不失于中中乃天心即太中极元精之物眇不
 可睹天生圣人推考度量以效为验以符为證观日
 月之象拟诸其形容若司天者立表则影以为格范
 占知时候察定吉凶若一发号必顺时令准拟爻动
 则知阳生上察河图明乾象阴阳之交会下序地形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9a 页 WYG1058-0759c.png
 详坤体金水之妙化中稽人心应时发号动循卦节
 复震从先静因彖辞大哉乾元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含弘光大柔顺利贞天文既察地形已序人心又正
 则乾坤之门施阴阳之道使天地人物皆得自然之
 治矣此章引圣人稽古观天之喻明日月之合体乾
 坤之用使世人辩阴阳识进退明造化拟形容应符
 节谨动静如是而此一身之天地治矣非有龙虎鼎
 中抽添之语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19b 页 WYG1058-0759d.png
  君臣御政章第五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
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
乖戾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
部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
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
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0a 页 WYG1058-0760a.png
 仙翁以修丹之难借喻御政则知乱民之难治凡修
 丹则知意马之难拴系旧染俗污咸与维新御政
 之首也是谓鼎新也惩忿窒欲见善则迁修身之
 本也是故革故也若为政若修身先从自己至微至
 密者首当管括而究治之则为政而政成宝身而身
 修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德之一事不但为政德乃百行之元修丹之士可无
 德乎且何谓德仁慈爱明诚上德之士也恭宽信敏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0b 页 WYG1058-0760b.png
 惠人道之门也凡欲修丹当以惠敏为先惠则足以
 使人仙翁乃曰开舒布宝者外得民之欢心内宝已
 之真⬤此为要道之魁柄若数布宝乃能统化其纲
 纽纲纽者执法之主善加统化则执法者不苦其法
 若爻象内动则吉凶外应亦犹五纬错顺吉凶应时
 感动誃离与此意同誃即改离犹移迁也言四七之
 星宿乖戾誃离悉皆俯仰文昌为太微主星即魁中
 戴筐六星号南极统星为人身朱雀之神录人长生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1a 页 WYG1058-0760c.png
 之籍虚精之星乃三台之纲纪统录之星为三台之
 领袖在人身为明堂之主开化世人之德洞微𨼆光
 星是紫微辅弼即尊帝二星在人身为玄武之神若
 人见之寿可千岁其馀百节万神各典所部修丹一
 事𦂳关造化故比御政为难复以星宿喻身日合五
 行精者子丑寅月日合五星于北卯辰巳月日合五
 星于西午未申月日合五星于南酉戌亥月日合五
 星于东尧时天心建子甲辰冬至日次虚鼠汉太初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1b 页 WYG1058-0760d.png
 冬至日次牵牛唐太衍冬至日次东斗宋至今冬至
 日次南箕此谓岁差故太阳得火土益精光得金水
 愈炫彩月受六律纪者律阳而吕阴一五一六而合
 三十三十度周日月再会故云度竟复更始日月循
 环往来而有弦望晦朔世因弦望晦朔而有寒暑代
 谢人因寒暑代谢故有生老病死原其始则能长存
 要其终则能不亡或君乃心也臣乃身也心即我也
 身即物也若我心骄亢或自满溢或身物相竞不顺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2a 页 WYG1058-0761a.png
 轨法则弦望乖变盈缩有凶咎致执法者刺讥诘过
 于其主矣辰极即前文昌星一曰南极辰极秉正而
 行优游以任其下明堂即台辅勤布其善政使国无
 乖戾国亦身也身安气和则不害道此章喻人之修
 身炼丹亦犹人君之治国布政治国得其人行其政
 则天下平修身尽其心立其命则丹道成矣他本御
 政之首下无鼎新革故一句此书流傅已久后有不
 能晓其玄言诸本多有差错晦庵朱熹正数百字未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2b 页 WYG1058-0761b.png
 能尽善非遇圣师难分石玉
  炼已立基章第六
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原本𨼆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
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
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一者以
掩蔽世人莫知之
 养已者终身炼已也孔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
 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3a 页 WYG1058-0761c.png
 圣人患虑之深备练人之情实一动一语一求三者
 乃入圣之至理真养已之要言宝精裕气养已也对
 镜忘心炼己也常静常应炼己也积德就功炼已也
 苦行其事云炼熟行其事云炼修丹之士必先炼已
 苦行忍辱庶得入室之时六根大定方使纯熟忘无
 可忘乃能就事是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知人在
 止于至善既明德又知人止于至善正合炼已况知
 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3b 页 WYG1058-0761d.png
 虑而后能得此正合安静虚无之要虚无者非空虚
 全无之谓仙师曰先天一⬤是虚无中来是安静虚
 无之至也原本者从自己生身处求之则知真精真
 气为我身𨼆明者世人多为聪明所役耗其神气
 ⬤大修行人黜聪明屏智惠内照形外忘我塞兑而
 筑固灵株收视而温养子珠如是方得黄中通理肌
 肤润泽初正乃炼已之事终修乃临炉之事干立尽
 炼已之道末持下入室之功一者已也戊也会此一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4a 页 WYG1058-0762a.png
 字是参到伯阳心地上了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老子
 谓得一万事毕释氏云万法归一故天一生水者要
 知此水从一中而生一中者坎之中爻也一者掩则
 聚精会神一者蔽则分灵布⬤人能知一则宇宙在
 乎手也人若得一则万化生乎身也一之为妙非师
 莫明故云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亦云莫之知亦
 妙仙翁丹法要先筑固灵株者炼已而凝神也温养
 子珠者积精而累⬤也炼已功纯方可以炼还丹世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4b 页 WYG1058-0762b.png
 人既不知炼巳事大又妄行半时得药之功希冀功
 成愚之甚也故清净经自内观其心外观其形远观
 其物惟见于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无无
 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语到这里常人看来岂非
 大休歇大解脱时也缘何下接欲岂能生欲既不生
 即是真静真静方能应物仔细看来行到真静应物
 处方是初㡳事若论修丹未梦见在其常人也施
 一斋造一塔或三峰采战或枯坐诵经或无为或祷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5a 页 WYG1058-0762c.png
 祀凡此等以为向善则可若曰修道实未得其门而
 入也故养已之功欠一些不可是洞宾云七返还丹
 在人先须炼巳待时泥丸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
 不到不方圆紫阳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
 圣圣相傅可不谛受太虚真人得黄房公旨依教往
 武夷即谋就乃事初行炼已功每障魔百至太虚卓
 然曰束送妖魔精斩馘六鬼锋旋定息而坐此念⬤
 举爱根斩然后学观此炼已一事更宜三思此章只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5b 页 WYG1058-0762d.png
 言养巳无金虎鼎室之说若以三光即阳火阴符金
 胎尤非也
  明两知窍章第七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
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
气亦相胥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
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
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金为水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6a 页 WYG1058-0763a.png
母母𨼆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彷佛太渊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𩔖白造
之则朱炼为表卫白里真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
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
蹰守御密固阏绝奸邪曲閤相通以戒不虞可以无思
难以愁劳神⬤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
静休息常与人俱
 上德者体全德之人也无不为之士也男子当二八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6b 页 WYG1058-0763b.png
 之年真精全而欲泄全德之人则能保爱而浑无⬤
 又遇明师授以无为修摄之道以永其寿是为无不
 为之士是谓上德之全人也是即圣人之无为之化
 是即大人成无为之功也下德者⬤造化之人也盗
 万物之士也夫一切人年甫二八真精未泄谓之纯
 乾逮夫情欲一动乾之中爻走入坤宫乾不能纯心
 虚为离由是而后日夜漏泄存而有者复几何哉惟
 至人者不待其极乃行圣人复全之道以仙其身是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7a 页 WYG1058-0763c.png
 谓下德之士是⬤造化之人也是即圣人率性之道
 是即神人有为之功也上德者无为而无不为也得
 太极全体成后天之功是曰不以察求下德者有为
 而有以为也夺造化之用成先天之功是曰其用不
 休仙师云始于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
 无为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斯言道尽金丹之事
 非易也至人不得已而行之老子故曰夫佳兵不祥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盖谓此也上闭则称有上闭为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7b 页 WYG1058-0763d.png
 坤坤之为德其静也翕有乃坎中之戊土内有先天
 真一之气下闭则称无下闭为乾乾之为德其静也专无
 乃离中之已土中藏后天自然之水
 两用之窍经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圣人无两心其玄言妙语未尝高远万世莫能测其
 端倪必要师授之黄帝上圣若不师广成子岂能自
 明此道邪只如此窍圣人无可奈何形容直到了处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8a 页 WYG1058-0764a.png
 伏羲画卦首以乾坤两象以定此窍文王不𨼆重而
 明之孔子翼出乾直坤辟之义老子乃云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释迦喻正法眼藏⬤槃妙心此皆直指
 而可见矣上士或能自明此窍其中功用非师莫明
 无者以奉上无言已性有即戊情若已之性能奉戊
 之情则情之义肯恋性之仁矣上有神德居盖先天
 一⬤自虚无中来者神之德也仙翁重指曰此两孔
 穴法金气亦相胥两句为参同契之关键万世之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8b 页 WYG1058-0764b.png
 慧饶颜门不能自通云房翁曰生我之门死我户几
 个醒醒几个悟夜来铁汉细思量长生不死由人做
 只那生我之门死我户岂非两孔穴也如前止陈乾
 坤日月造化之理至此⬤定玄关便指金水二物作
 书次第不泛若此修丹之士既明此窍且参金气为
 何物相胥为何用深达洞晓方可炼丹知白守黑知
 其精之精纯白而无污是知白也守其黑之基待时
 而生水是守黑也水之初生名为先天以其至真号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9a 页 WYG1058-0764c.png
 曰神明白黑相符金水汎旺一遇已土制水淘金金
 水满炉故曰神明自来何谓水者道枢其数名一盖
 水从天一而生故为阴阳之始玄含黄芽者翼曰阴
 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即太玄为水黄芽为丹水中
 有丹因喻之曰玄含黄芽黑铅之中内蕴白金河车
 之中内藏黄芽亦犹士而怀玉衣若被褐则害不至
 金为水母盖兑金生坎水而坎之中爻属金故云母
 𨼆子胎水为金子壬癸之水自西而生兑之中爻乃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29b 页 WYG1058-0764d.png
 属于坎故云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者真人即乾之体
 乾之为物至神至妙其为形也或有或无太渊即坤
 之象坤之为物能沉能浮其为形也莫见莫闻故乾
 能变化坤德资生既已化生乾坤分布各守其境采
 之𩔖白者是铅中有银而白造为国丹则朱独炼则
 成胡粉其采外丹而炼亦𩔖乎是然外丹者常须表
 卫外睹如朱之红润内使不失其真白也方圆径寸
 混而相拘者盖杳冥之中有物则太极未分之时为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0a 页 WYG1058-0765a.png
 先天也内蕴先天真一之⬤居乎太极之前乃象帝
 之先故云巍巍尊高也旁有垣阙状似蓬壶乾之为
 象亦似垣阙亦似蓬壶法象形容一身一巳如上皆
 指鼎器而言环匝关闭即表卫也四通踟蹰密外护
 也守禦密固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阏绝奸
 邪者其出入以法度限内外使知惧令白里真居也
 曲閤相通者必置墠墠精严以戒不虞之患仙翁慈
 悲自环匝关闭而下历历指教恐有不虞之害又须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0b 页 WYG1058-0765b.png
 无思无虑不可忧愁劳役故云可以无思难以愁劳
 俾神⬤满室而不致亏损故云守之者昌失之者亡
 若稍不固便致倾丧是以动静休息顷刻不敢放恣
 而忽慢则金鼎之⬤彼我坚固而互相调伏故云常
 与人俱此章直指两窍之体发明金水之用修行之
 人看诵参同契到此方知入头一着便是难能之事
 然下德之器修有为之道其功全资于炼已也炼已
 稍欠神明不来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1a 页 WYG1058-0765c.png
  明辩邪正章第八
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
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
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
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见形
象梦寐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
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
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1b 页 WYG1058-0765d.png
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
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
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箓受图
 做修行人须明大道之正倘非阴阳配合坎离施化
 外则俱为旁门左道如内视五脏存想呬呵外履斗
 宿步罡捏诀或习房中之术御女三峰或行九一之
 道剑法五事对境接气浊乱元胞是皆⬤行乃旁门
 之最下者又如吐正吸邪忍饥食气或论年打坐昼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2a 页 WYG1058-0766a.png
 夜不眠或立坛祭神鬼物见象此又旁门之乱道者
 是使精神惚惚百脉沸驰心意日欢梦寐夜作千蹊
 百径然总无功既违黄帝老子之教言不参真师阴
 阳之同𩔖曲折而招九都之戾何由而结一黍之珠
 本冀延年故因促寿若有明达之士复遇真师之言
 旷然行之愈勤不怠夙夜不休以求药专心伏食而
 密行三载一任远游九年足可轻举积累一纪水火
 不伤居洞府以无忧宴瑶池而长乐已成道则潜伏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2b 页 WYG1058-0766b.png
 更积德以俟时三天有名太乙乃召俾司仙职移居
 中洲若又功高飞身三境加封进级膺箓受图如张
 葛旌阳浮丘钟吕列圣已然后圣宜遵而行之也此
 章仙翁力言一迷一明一邪一正邪则九都谴戾正
 则行满飞升理之必然无可积虑至于下手工夫次
 第在后
  龙虎两弦章第九
火计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3a 页 WYG1058-0766c.png
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
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
一斤易道正不倾
 仙翁铺设到此方言鼎炉龙虎弦气曰偃月炉曰白
 虎曰上弦曰兑曰魄属于西也彼也玉池也曰永日
 曰流珠曰青龙曰下弦曰艮曰魂属于东也我也金
 鼎也偃月炉者即太乙神炉是之谓阴炉也以其偃
 仰似月初生之象白虎乃西方兑宫之物天地初分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3b 页 WYG1058-0766d.png
 元属于彼其虎之威叩之则应含弘光大品物资生
 虽能伤人杀人却蕴大乘气象文王重易曰履虎尾
 不咥人亨又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子曰说而应
 乎乾又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修丹之士知畏此虎
 要先降而伏之既能伏之则可为熬之枢而不咥人
 也离为日为永中有朱砂名曰流珠青龙乃东方震
 宫之物劫运既固元属于我此龙之势威能变化感
 而遂通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之九二见龙在田利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4a 页 WYG1058-0767a.png
 见大人子曰龙德而正中也世人不悟此龙生生之
 功每被其害若人悟而畏之调而降之则能驱驾而
 用之矣举东以合西则嘉会而礼合也兑艮数各八
 流戊而就已也魂魄自相拘金木不间隔也两弦合
 精乾坤体成易道不倾者必二八相停而成一斤也
 一斤指圆成之数数乃积小以成大故十粉曰丸一
 丸如黍一黍馀曰刀圭六十四黍曰一圭十黍为累
 十累为铢两铢四累为钱十钱为两八铢为钿说文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4b 页 WYG1058-0767b.png
 六铢为锱监韵八两为锱二者皆伪三锱为两是二
 十四铢也十六两为一斤斤有三百八十四铢斤四
 两为锊也古人分铢以应卦爻之数
  金返归性章第十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明金
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夲从月生朔旦日受符金返
归其母月晦日相包𨼆藏其匡廓沉沦于洞虚金复其
故性威光鼎乃熺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5a 页 WYG1058-0767c.png
 仙翁无一泛言至此方指金之为用非金之功则不
 成丹故云金丹却非世上金玉之金非从土石中出
 者乃天地造化五行颠倒之妙自乾坤大化窟中而
 产者此金是也今之盲师但说金丹便自慌⬤不知
 所为何者口说修行又不得闻金丹之名亦不究竟
 参同契中之语乃诳于世岂知仙翁历历指示此金
 神化之用有等愚人每睹是书不察阴阳真金体用
 乃猜为烧炼炉火等事惜哉昧哉若不与世露些消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5b 页 WYG1058-0767d.png
 息则万世之下此书愈高愈远人既不能窥其畔岸
 遂皆弃而不观抑何从而求修行之旨⬤上根利器
 要知此金在鸿蒙混沌之先太极未判之始元属于
 乾故谓之乾金大劫欲交则谋报混沌之德者至是
 以乾初交坤此金颠蹶蹄骤奔入坤宫谓之坤中金
 坤得比金内实而为坎坤之三爻本皆中虚号曰坤
 土既得此金以实其中而成坎象坎之正位居于北
 方癸水之地是坎为水金藏其中故谓之水中金夫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6a 页 WYG1058-0768a.png
 水中之金为先天之宝不能久居于后天之坎因化
 为兑兑或跃于北方之坎户右居西天之酉方则此
 金日生夜长酉之正位属兑是以此金主行丹道于
 兑之中故谓之兑金也炼丹之士寻微索⬤原始要终
 格物致知探其源流审其根苗若炼金丹必求此
 金若求此金不求于乾不求于坤不求于坎专求于
 兑兑之为物乃坤月同𩔖是云同𩔖易施功非𩔖难
 为巧兑之为妙代坤行道故炼金丹除此兑金馀皆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6b 页 WYG1058-0768b.png
 旁门不能成道黄帝老子从古圣仙皆用此金方能
 了道文王重巽九五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仲尼翼巽
 兑柔皆顺乎刚君子以申命行事夫庚金也经云三
 日月出庚是也且释迦假此金以成佛故号金仙盖
 兑中之金与天上太阴同体而生明同时而生丹天
 上之月名曰太阴缘此兑金同其功用遂亦名之曰
 少阴又云阴中之金天上太阴其功接太阳之辉光
 以成岁时兑之少阴其道傅续大千世界化生人物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7a 页 WYG1058-0768c.png
 仙翁参透前圣知此金之根源推此金之妙化阐出
 此金之神变也彼世间金能与天地同久入火其色
 愈精久炼不失其重况此兑金是乾坤大化炉中之
 所产也月之光有⬤盈兑之金有流转故云形如常
 朔旦日月合璧月受日符现一阳之光于庚申之位
 此天上之太阴也而此兑金每应月之朔亦初三日
 生始阳之丹于混沌之位此人间之少阴也故云金
 本从月生朔旦日受符何谓金返归其母盖金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7b 页 WYG1058-0768d.png
 曰兑兑之母曰坤兑不能久⬤其金金亦因时而发
 用坤之翼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圣人之心妙在于
 此金既发用兑返母而包归坤犹月晦而日相包何
 也晦日朔旦月之全体𨼆藏匡廓为日所覆一日二
 日三日运行其度辉光再吐也又如金返归母金之
 真精沉沦洞虚为世之用一生二二生三劫运再交
 金将复产也若此金复产必复其故性何也性为乾
 之用乾之直也寄金于坤坤寄于坎坎寄于兑兑金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8a 页 WYG1058-0769a.png
 舒情复其故性乃以此金还于乾宫乾之金鼎复得
 其种炼成金丹是以此丹号金液还丹鼎号威光金
 鼎是云威光鼎乃熺(熺亦作熹亦作嘻三字通释火/炽热盛之义此金丹书日月星)
 (宿天龙真宰造化神灵/悉加拥护敬之畏之)
  二土全功章第十一
子午数合三戊已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
吸相含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
土为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8b 页 WYG1058-0769b.png
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巨胜尚延
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
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
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
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
真人
 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其数一午居南南乃离之正
 位其数二坎中有土曰戊其数五离中有土曰巳其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9a 页 WYG1058-0769c.png
 数五戊专坎之门掌先天真一之⬤巳直离之户积
 后天至真之汞若求先天之⬤必通戊土而后得之
 若用后天之汞必伏巳土而后和之子午既欢而谐
 戊土既和而合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流戊就巳鼎中
 得𩔖两土相结因名曰圭入石为坤乾坤为众石之
 父母非坤则不得兑之纲纪消息子午相呼吸戊巳
 相含育铅汞相交结而为夫妇矣黄土者戊土也戊
 土能生兑中金故为金之父流珠者木汞也铅水能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39b 页 WYG1058-0769d.png
 资木中之汞故流珠乃水之子铅水以戊土为鬼戊
 土一镇中宫水不妄流于外朱雀者离中之物是为
 火精心平气和而脉停可使调其胜负矣水尅火火
 尅金金尅木四者俱消其功归于厚土厚土者巳土
 也三性者戊金水也坎之门曰戊坎之中爻曰兑金
 金生太乙之水金既生水戊又制之是三性合会也
 木性即巳土也离中之户曰巳戊金水三者合木性
 之巳木乃徐徐而尅之总变而为大丹故曰本性共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0a 页 WYG1058-0770a.png
 宗祖巨胜者胡麻也胡麻若作饭常食之能延年况
 还丹是金水戊巳炼成为天地间之至宝修行术士
 伏而食之寿与日月同其长久伏者伏先天之气食
 者吞黍米之丹后人误作服字是不知伏之为妙也
 故仙师云伏气不服⬤服⬤须伏气服⬤不长生长
 生须伏⬤只一伏字逆用化机土游于四季四季者
 辰戌丑未也土各有王日每季月王十八日谓之游
 惟夏季火生土土德胜王金畏火故入秋属申月古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0b 页 WYG1058-0770b.png
 人以水土俱生申者土因夏火而生水到三垣而产
 水渐制火土乃生金故入秋初土德先王九日而生
 庚金至戌止有九日而分王也守界定规矩者东方
 有氐土能守青龙之界西方有胃土能规白虎之威
 南有柳土能矩离火之户北有女土能定坎水之门
 是使制伏丹砂真金之⬤还入五内其丹初至气散
 如雾润泽若雨丹气薰蒸遍达四肢神气既全颜色
 悦好齿生发黑返老还童改其枯瘁之形永免世凡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1a 页 WYG1058-0770c.png
 之厄形神俱妙紫霞真人此章言欲下手炼丹先和
 戊巳二土然后可采金水而成丹也
  同𩔖合体章第十二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
以砂为主秉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
伏食仙宜以同𩔖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𩔖辅
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𩔖同者相
从事乖不成宝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1b 页 WYG1058-0770d.png
火动不润下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材邂逅不遭遇耗
火亡资财据按依文说妄以言为之端绪无因缘度量
失操持捣治羌石胆云母及矾磁硫黄烧豫章泥于相
炼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性不同𩔖安肯合体
居千举必万败欲⬤反成痴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
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胡粉黑铅炼就也得火则还本性冰雪寒水结成也
 遇热则归本源黄金入水银而变白得火则回其赤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2a 页 WYG1058-0771a.png
 色世人皆嗜欲而乱性全性而可以长生何谓金以
 砂为主何谓秉和于水银修行之人明其造化洞达
 阴阳欲炼金丹先积离已之朱砂以和玉池之水银
 却用坎中之水以济离中之火水火既济金砂合形
 变化由同𩔖之真终始因雌雄为主所谓欲作伏食
 仙宜以同𩔖者实为谛当如植禾必种谷覆鸡须用
 卵欲作仙佛不得同𩔖虽入阛百处打坐千年终落
 空亡若也不参同𩔖行诸旁门或房中御女或三峰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2b 页 WYG1058-0771b.png
 采战此皆邪径犹认鱼目为珠蓬蒿为槚岂知变化
 由其真乎燕雀飞禽也不能生凤狐兔走兽也安能
 乳马皆非其𩔖水之为化不能炎上火之为功不能
 润下盖以阴阳往来必秉自然之道仙翁教人以求
 明师必参同𩔖必配阴阳方可言丹我紫琼翁初受
 太虚真人入室语首问参同契为明易⬤为行易⬤
 太虚曰易只阴阳两件物事能明能行方为圣人故
 易曰西南得朋乃与𩔖行参同契曰𩔖同者相从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3a 页 WYG1058-0771c.png
 乖不成宝先明之后行之圣人也岂谓后人或负高
 妙之良材不求真师依按古文妄意度量或以韶之
 石胆炼金或用辰之砂银烧丹捣治五金鋾炼八石
 以三黄为同𩔖净赤铜为辅枢其石与金非我同𩔖
 安肯合我之⬤而居我之身乎昔九江张相炼丹服
 食洞宾悯其好道心切化一术士访而收之张自负
 恃服丹已久必可飞升略不加礼洞宾顿去但见座
 间有诗云可惜九江张尚书服药失明神气枯不思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3b 页 WYG1058-0771d.png
 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后果双目不见而终
 此辈皆无良才执滞不回甘受盲师误将金石指为
 同𩔖耗亡资财服食烧炼或至于终而不敢黜如彼
 等人以管窥天岂知天地间而有真仙圣师⬤世人
 狃于惯常不自肯于访问又不拔萃广参耳隘目低
 乌足听观高远之事⬤却乃昂藏称大丈夫是皆空
 负高妙之良材失于自恃自满耳
  三圣前识章第十三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4a 页 WYG1058-0772a.png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
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
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
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
诗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寒帷帐瞋目登高
台火记六百篇所⬤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
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
遂结舌瘖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4b 页 WYG1058-0772b.png
增叹息俛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未可悉陈敷略述其
纲纪枝条见扶疏
 八章言前却违黄老者黄帝老君二大圣至此详明
 三圣人之立言垂训其尊崇前圣后圣之意回视后
 之末学总无所知妄诞相高开口谤毁者其罪当何
 如哉经曰若夫至圣不过伏羲伏羲亦作庖牺亦作
 伏戏孔子翼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
 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5a 页 WYG1058-0772c.png
 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𩔖万
 物之情文王结体演爻辞示西南得朋云妙何谓十
 翼以辅之易之书也伏羲画卦文王繇辞周公爻辞
 共为二篇曰正经仲尼于正经之后翼以十篇曰上
 彖傅下彖傅大象傅小象傅系辞傅上系词傅下文
 言傅说卦傅上中下十篇是为十翼本释易乃不曰
 释而曰翼者以辅易之道也圣人上祖下法经自为
 经翼之为翼欲使后之学者知圣人不敢先于前圣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5b 页 WYG1058-0772d.png
 亦不紊乱正经傅自商瞿至于费孟梁丘费之言曰
 彖辞所以解经乃分二翼于各卦之下费之易行圣
 经乱矣费直不明圣人不先不紊之意若圣经可紊
 则仲尼蚤分而释之矣费傅至郑康成郑主费也郑
 之言曰文言传者所以释乾坤二卦乃移于乾坤二
 卦之后至于王弼王弼主费郑弼之言曰象傅所以
 释爻乃移于各爻辞之后各添象曰彖曰字数百年
 间已三紊乱既乱正经又失翼傅费直作俑郑王和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6a 页 WYG1058-0773a.png
 之今之易非周易乃王弼之易也先贤欲复周易之
 翼多矣只如宋李焘晁说之欧阳修诸公皆尝校定
 周易以为古易焘曰周易十二篇始紊于费郑大乱
 于王弼乃复校定名曰古易板于州学晁说之再定
 古易正经二篇十翼十篇已亡说卦二篇欧阳修曰
 秦火易之正经以卜筮存是则十翼之书散在人间
 汉文帝广求文字十翼所存惟彖象系辞文言尔后
 至汉宣帝时河上女子掘冢得易全书上之内说卦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6b 页 WYG1058-0773b.png
 中下二篇污坏不可复识如是则十翼果亡二翼后
 人以序卦杂卦足十翼者非也其辞肤浅后之儒者
 惟相附和独程氏有卓然之见其遗书曰序卦非易
 之蕴此不合道后横渠以大匠一斧辩之更非是惟
 程氏知亡二篇也朱震曰独乾一卦是周易之本文
 弼不敢紊朱熹曰周易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
 王周公之辞并孔子所作之傅十篇凡十二篇中间
 颇为诸儒所乱今悉整而正之定注为经二卷傅十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7a 页 WYG1058-0773c.png
 卷以复孔氏之旧自熹到今已二百年竟不复旧者
 其有以夫易非十翼则易之道何以明言辞何以通
 变动何以识制器何以象为道而不通言辞则不得
 情性之感为道而不知变动则不得金水之化为道
 而不工制器则不得鼎炉之用为道而不达吉凶则
 不得逆顺之理翼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是也是
 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夫幽深乃恍惚杳冥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7b 页 WYG1058-0773d.png
 之谓君子有为有行必于恍惚杳冥之中而遂知来
 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仙翁谓十翼以辅
 之斯言尽矣圣人之用功沾均后世但恐学者无大
 福德无大智慧不足承当千般蔽阻无由见闻三圣
 迭兴制作推度万世师法伏惟至道天生圣哲奚有
 自悟必资师授纵负聪明谋虑忖度如有所障若有
 仁贤研心究竟忽得师旨心胸豁然犹如室中褰去
 帷帐分明洞达一似瞑目上登高台何所不见人不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8a 页 WYG1058-0774a.png
 求师奚自觉悟倘有所师先以参同契一书辩之若
 句句能明章章洞晓方是真正苟有一句懡㦬含糊
 便难信受若除此书谓别有途可成道者此大诳人
 何以故此书文王周公孔子祖述伏羲者也故仙翁
 曰夫子庶圣雄万世之下孰能超乎孔子也哉且黄
 帝阴符三百老子道德五千符合不差惟明此道是
 以老祖天师葛许浮丘诸仙皆从此入又如紫阳悟
 真篇缘督子金丹难问等书皆祖参同也参之佛典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8b 页 WYG1058-0774b.png
 道经俱契于此若有人曰某师谁氏又复师谁其说
 如流问其参同多所不晓此皆地狱种子反谓至道
 不在文书诳妄盲引孰知此书参勘真实方可下手
 况乎火记六百时节爻符密言妙语从首至尾郑重
 而说人不孰思求其源流以颐幽明共居之故此书
 为贤者谈曷肯轻述果若结舌道恶乎傅尽露竹帛
 又泄天符犹豫增叹息者犹乃兽名此兽多性疑居
 山闻有声则豫上树下上非一故不能自决者名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9a 页 WYG1058-0774c.png
 曰犹豫仙翁自说趑趄涉川畏邻自增咨叹俛仰再
 三缀撰斯文也然陶冶后来有𨼆露法度其口诀未
 可悉陈但述纲纪略见枝条耳
  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
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
遂不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
阳气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岁月将欲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49b 页 WYG1058-0774d.png
讫毁惟伤寿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捣治并合之
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于下昼
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意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
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绝休死亡
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

 仙翁铺叙到此方言入室临炉下手结丹以入鼎也
 上根者当明是书取有次第而不汎参同一书此章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0a 页 WYG1058-0775a.png
 大有肯綮非此一章之详后人如何下手修丹之流
 未遇师旨不知是书𨼆而且奥观至此章浑如嚼蜡
 无入头处只得猜为五金八石煅炼之事到底无功
 反怨圣师谩语诚为可怜今略泄露永释后疑以金
 为堤防者大修行人参炼九还金丹须明此金乃西
 方兑中之金也先办真心求彼兑金立置坛墠常加
 谨护堤防固济以待此金之生水也所生之水尤当
 推度而明辨之要知此水是先天之水⬤是后天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0b 页 WYG1058-0775b.png
 水⬤若是后天则水溷浊不可以炼还丹若是先天
 之水又待其水之清而用之也诗曰泾清渭浊盖泾
 水清而渭水浊也修丹者待其泾水之清优游防闲
 不可挠动是云水入乃优游此水之清中有真金周
 兴嗣曰金生丽水清之至也且要知其斤两轻重而
 后用之盖此兑金必约十五两重者借近一斤之准
 则是云金计有十五两金重到十五两则能生丽水
 矣何谓水数亦如之非言水亦十五两要水与金相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1a 页 WYG1058-0775c.png
 称如十五两之金必能生多少之水故曰如之所以
 仙翁叮咛临炉方定其铢两若十五两之金已生到
 五分之水则水过馀而不可用是云五分水有馀若
 兑金初生水到二分时乃真可用是云二者以为真
 即此二分之水必约十五两之金是云金重如本初
 若水已到三分者亦不堪用是云其三遂不入若金
 水之数及时相等急以二分之火而合之是云火二
 与之俱金水火既以相合则火受金⬤复得水制结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1b 页 WYG1058-0775d.png
 成还丹乃能变化而状若神矣下手临炉之工莫此
 为要是以圣人年中取月而置金月中测日而听潮
 日中择时而应爻时中定火而行符何谓行符古圣
 先贤以炼金丹为一大件事也推度时节立攒簇法
 以一年七十二候簇于一日以三百六十爻攒于一
 月以三十六符计一昼夜分俵十二时中是一时有
 六候比之求丹止用二候之久一时有一爻比之求
 丹不要半爻之顷一时有三符比之求丹止用一符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2a 页 WYG1058-0776a.png
 之速所谓单符单决者此也所以黄帝言阴符者此
 也故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者此也
 修丹仙子于此一符之顷蹙三千六百之正⬤逆纳
 胎中当斯之时夺天地之造化⬤日月之精华地轴
 形心天关在手交龙虎两弦之⬤捣金水一体之真
 龟蛇盘结于丹炉乌兔会行于黄道黑白交映刚柔
 迭兴玉炉储祥紫华映日荧惑守于西极朱雀炎于
 空中促水运金催火入鼎伏蒸以太阳之⬤结号黄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2b 页 WYG1058-0776b.png
 舆之丹也夫初炼金水之时堤防以岁月而计至于
 合丹之际止用一符之工夫久则毁性而伤丹一⬤
 则伤寿年矣是云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修丹一
 事本为延寿登真若差一发反伤寿矣故仙翁诲后
 学必要慎密明窗尘者比丹之至微也捣治者阴阳
 之交炼也持入者保而持之而收入也赤色门乃乾
 之户丹从乾之户而归神室固塞者闭息也际会者
 九窍也皆要坚完而无所失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3a 页 WYG1058-0776c.png
 勤者盖阳丹之初到其中有信乍得离中之火昼夜
 周流一身百节万神悉皆听命正宜勤勤内守使声
 寂而意和⬤匀而脉住丹始凝结始文使可修者炼
 丹之始用文火而修之其首尾则皆武火首用武火
 以炼已终用武火以温养故鼎器歌曰首尾武中间
 文是也候视加谨慎者不可自取疏慢泥丸有云工
 夫不到不方圆是也审察调寒温者勿为人物所瞒
 紫阳翁曰调停火候托阴阳是也周旋以十二节终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3b 页 WYG1058-0776d.png
 而复始直待⬤汞抽铅铅将尽汞亦乾七魄已死魂
 亦变是⬤索命将绝休死亡魂魄也景象至此其色
 转为紫金赫赤之还丹也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者其小如一提之粉其小如一丸之药黍大曰丸其
 轻如刀圭之七言至微也而其神妙有不可述也此
 章备言下手之功然细微玄旨必师口传孰能依文
 而成事哉先贤朱文公欲闻至道不得师傅酷好此
 书迨衰病中荅侍郎𡊮公书曰参同之书本不为明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4a 页 WYG1058-0777a.png
 易乃姑借此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文公
 该博如此为无师指想为纳甲之法恶知此书直欲
 明周易之道故曰周易参同契况丹道行持进退之
 候并不用纳甲之法也又书云道间不挟他书遂得
 遂得熟玩参同粗能晓其文义盖向来虽屡看率以
 无味弃去今乃始识头绪然未得其作料孔穴夫玄
 言密旨不可思议文公屡以无味弃去盲师却要猜
 量又云异时每欲学之不得其傅无下手处则圣贤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4b 页 WYG1058-0777b.png
 非师慧同孔孟奚自会⬤今人自满自足妄猜妄为
 若视前贤其罪多矣使熹得师指授大明圣人易道
 必不固执为卜筮之书也
  水火情性章第十五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
月相薄蚀常在朔望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
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以性言金来归
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5a 页 WYG1058-0777c.png
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
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
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五行数者金木水火土推而为三五一之数如炼金
 丹则以铅汞银砂土为五行而配合阴阳故水能灭火
 者谓阴能消阳日月薄蚀必在朔望阴阳二者盛
 衰相侵若阴阳和两相饮食则自然有交感之道矣
 金与水同名曰情木与火同字曰性情居西北性主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5b 页 WYG1058-0777d.png
 东南东南曰我西北曰彼金水之情自然外来而尅
 木火木火之性乃内还而结金丹是之谓金来归性
 初乃得称还丹是此二句为参同之骨髓也吾不敢
 虚说仿效圣人文者仙翁得圣人之的旨复获古文
 龙虎经依法修炼而丹成乃撰此书以训于后因历
 叙黄帝之丹成曰金华淮南丹成曰秋石玉阳丹成
 曰黄芽丹成冲举各立一名无非是此还丹也无非
 是先天一气也无非同𩔖之物也后人闻金华即猜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6a 页 WYG1058-0778a.png
 为五金闻黄芽即猜为八石闻秋石即猜为便溺岂
 知古圣先贤方便立名所炼之丹奚出阴阳之外而
 别有路⬤此道惟圣人为能勤行自古迄今一道而
 已三教大圣必须同类方可施功故云古今道由一
 对谈吐所谋除此一途更无他术后之来者勉力深
 思求师指示则知是书昭昭尽露不我欺矣上阳于
 曰参同契三篇体用不⬤功妙非常参者参天地造
 化之体同者资同𩔖生成之用契者合造化生成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6b 页 WYG1058-0778b.png
 功上篇叙炼丹之本末中篇列细微之密旨下篇补
 遗脱之法象上篇与龙虎上经表里义合世疑龙虎
 经必后人祖参同契上篇述以为经亦必有上中下
 三经也若无中下经则何以谓之上经圣人之心众
 人岂识盖上经者首经之义此固非凡可测又况书
 中有古记题龙虎之句以是明之则上古之文何疑
 故云金碧古文真人彭晓序谓仙翁不知师授谁氏
 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7a 页 WYG1058-0778c.png
 又云未尽纤微复作补塞遗脱一篇⬤演丹经之玄
 奥盖仙翁初授真人阴长生之旨后复师徐从事由
 是备悉玄微仙傅载详真一又云书成密授青州徐
 从事徐乃𨼆名而注之是则源流真实奚辨此书之
 注何啻百馀惟彭晓王道为优如晓得师授受观其
 明镜图参同序亦已详明而所注此书尚自碎杂故
 有畎浍殊流妍⬤互起之语王道所释尤为旷涸今
 详龙虎经言虽高古不若参同契之明且决也其语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7b 页 WYG1058-0778d.png
 幽玄𨼆妙非得圣师叮咛下手之的孰敢拟议如金
 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之下便接吾不敢虚说仿效
 圣人文则知古圣大贤非有所师宁敢虚说也非师
 岂成此书也非师怎合造化也留此书于世者圣心
 道眼也天梯河筏也修行人仰赖也世无此书则皆
 趋旁门邪径使盲师俗子架空捏怪相牵引动挽入
 地狱尔世非此书则天地之间无修行之旨无圣人
 之道也已欲成天下之亹亹者其何以哉留念深思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8a 页 WYG1058-0779a.png
 惟仙翁其天矣大凡注书注者释也其书𨼆奥难见
 解释以晓后来故必得一书之本意必超前人之心
 地明彻洞达所注过于所作之书方可注释否则彼
 处又不详此处又不解返误却后人智慧低隘了方
 来耳目莫谓后之来者不如今也倘天生圣哲欲正
 救之则被其浊乱而不得分其清归其正矣其它经
 书尚可如此书者伯阳面拜阴徐二真人至道之正
 其高制雄辞幽藏奥旨一字不苟况以金丹之法之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卷上 第 58b 页 WYG1058-0779b.png
 妙鼎器之穴之用何啻百件伯阳止以金来归性初
 一语皆尽宋儒未达不肯明周易之道总看为卜筮
 之书暗藏却羲文周孔神圣之心黯却乾坤顺逆造
 化之道枉屈伯阳踵制玄言之谛今若不晓露些孔
 窍则四圣人之心万世莫伸大易之道万世莫明岂
 知至要之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之切切也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