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200254c 页
卷九 第 1a 页 0627-044.png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九止九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下篇第二
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表里名曰第一鼎兮
食如大黍米
 先白而后黄者初如玉液飞空雪渐见流
 金满故庐也赤色通表里者灵光神焰烧
 天地风雷云雾盈山川也名曰第一鼎者
 以九转火候言之此为起初第一转也食
 如大黍米者丹头才方结就仅如黍米之
卷九 第 1b 页 0627-045.png
 大也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
 金丹大道古仙往往以为自然夫既曰自
 然则有何法度有何口诀但付之自然足
 矣又安用师授为哉曰非然也大丹之法
 至简至易其神机妙用不假作为不因思
 想是故谓之自然然必收视返听潜神于
 内一呼一吸悠悠绵绵不疾不缓勿令间
 断然后神归气中气与神合交结成胎盖
 非一味付之自然也金碧龙虎经云自然
卷九 第 2a 页 0627-046.png
 之要先存后亡夫先存后亡者先存神入
 于气穴而后与之相忘也如是为之则神
 自凝气自聚息自定即非澄心入寂如槁
 木死灰也盖澄心入寂如槁木死灰以之
 入道则可以之修真则未也指玄篇云自
 然功绩自然偏说自然来不自然盖谓此
 也乃若时至而气化机动而籁鸣则于自
 然之中又有烹鍊进火之诀存焉悟真篇
 云始于有作人争觉及至无为众所知但
 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学者苟
卷九 第 2b 页 0627-047.png
 未知丹法之有作而便求无为自然是何
 异于不耕不耘而坐待丰稔者哉
若山泽气烝兮兴云而为雨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人皆知其然矣而不
 知在天之雨即山川之气所化盖山泽之
 气烝而上升于天于是化而为云由其阴
 阳和洽所以成雨及其成雨则又还降于
 地吾身之金丹作用与此更无少异魏公
 设此象以示后学可谓巧于譬喻矣
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
卷九 第 3a 页 0627-048.png
 泥乃近水之土性本重滞而居下及曝而
 乾之则土性竭而燥裂化为埃尘矣火乃
 虚明之物因丽于木而有烟焰及烟消焰
 冷则火性灭而煨烬化为灰土矣知乎此
 然后可以论阴阳反覆之道
若檗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为胶兮
曲蘖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悟真篇云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
 圣机盖真汞得真铅则气类相感妙合而
 凝犹夫妇之得耦故谓之同类类同则如
卷九 第 3b 页 0627-049.png
 檗之染黄蓝之染绿皮以为胶曲以为酒
 不劳于力自然成真若舍此而别求他物
 则非其种类徒费功夫尔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于亿世后兮
昭然而可考焕若星经汉兮炳如水宗海
 世间旁门小术何啻三千六百家惟此一
 门乃天宝大罗飞仙金液九转大还丹清
 静无为之妙术其法至简至易虽愚夫愚
 妇得而行之亦可以超凡入圣是以天戒
 至重不许轻授于非其人而世之参学者
卷九 第 4a 页 0627-050.png
 不有夙缘契合未易遭遇也今夫魏公不
 秘天宝作此三篇之书言言详审字字谛
 当焕若星之经汉炳如水之宗海真亿代
 学仙者之龟鉴也指玄篇云多少经文句
 句真流传只是接高人悟解篇云非干大
 道神仙惜自是凡流不志心或者乃信盲
 师之说而妄谓神仙诳语神仙肯诳语耶
 夫古仙留丹书于世盖将接引后学其间
 论议昭然可考夫遇者固可于此探讨既
 悟者亦可于此印證古之得道者莫不皆
卷九 第 4b 页 0627-051.png
 然刘海蟾谓恣游洞府遍讨仙经幸不违
 盟果谐斯愿杨虚白谓名山异境历斗而
 靡不经游秘诀神方渊奥而素曾耽玩陈
 默默谓历览群书参叩高士足迹几类云
 水反而思之所得尽合圣诠盖未有自执
 己见而不访道友独守师说而不读丹书
 者也善乎施栖真之说曰古人上士始也
 博览丹书次以遍参道友以道对言所参
 无异论以人念道所师无狂徒后之学者
 岂可谓口诀不在纸上而竟不留念哉若
卷九 第 5a 页 0627-052.png
 曰我自有师传密旨其言药物火候乃古
 今丹书之所无而参同契之所不言则亦
 妄人也已矣
思之务令熟兮反覆视上下千周粲彬彬兮
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探
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百遍且然况千遍万
 遍哉是故诵之万遍妙理自明纵未得师
 授口诀久之亦当自悟其悟多在夜深或
 静坐得之盖精思熟味反覆玩诵蓄积者
卷九 第 5b 页 0627-053.png
 多忽然爆开便自然通此之谓神明或告
 人兮心灵忽自悟也管子曰思之思之又
 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
 力也精诚之极也此说是已近世张紫阳
 以悟真篇授扶风马处厚侍郎且嘱之曰
 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故其
 自序有云此悟真篇中所歌咏大丹药物
 火候细微之旨无不备悉傥好事者夙有
 仙骨睹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悟解其
 谆谆勉后学之辞与魏公同一意向盖所
卷九 第 6a 页 0627-054.png
 谓神告心悟毕竟有此理也不然二公何
 苦立此空言以厚诬天下后世也哉
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
 谭景升以化书授宋齐丘齐丘杀景升并
 窃其书自名之寻亦不得善终此传非其
 人而彼此致祸者也吴世云以道授许旌
 阳旌阳又得谌母之至道复授于吴厥后
 皆得道成此传得其人而彼此致福者也
 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苟非其人道不虚
 行岂得无祸福于传授贤否之间乎呜呼
卷九 第 6b 页 0627-055.png
 世道不古愈降愈下善人吾不得而见之
 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鼎器歌
圆三五径一分
 圆三径一此吾身中之宝鼎也三才位其
 中五行运其中铅汞土居其中阴符经谓
 爰有其器是生万象即此物也金丹种种
 玄妙皆不出乎此若曰不在吾身而在他
 人则非清静之道矣

卷九 第 7a 页 0627-056.png



口四八两寸唇
 口四八者四象八卦皆在其中也两寸唇
 者具两仪上下之界分也
长尺二厚薄匀
 鼎长一尺二寸以应一年十二月周天火
 候鼎身腹令上中下等均匀不可使之一
 偏也
卷九 第 7b 页 0627-057.png
腹齐正坐垂温
 坐之时以眼对鼻以鼻对脐身要平正不
 可欹侧开眼须要半垂帘不可全闭全闭
 则黑山鬼窟也气从鼻里通关窍不可息
 粗息粗则火炽火炽则药飞矣
阴在上阳下奔
 阴上阳下水火既济也还源篇云娑竭海
 中火昆崙山上波谁能知运用大意要黄
 婆向微黄婆运用之功则水曰润下火曰
 炎上何由既济哉
卷九 第 8a 页 0627-058.png
首尾武中间文
 首尾晦朔也中间月望也晦朔乃阴极阳
 生之时故用武火月望乃阳极阴生之时
 故用文火然所谓晦朔月望亦譬喻耳却
 不可只就纸上推究也




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
卷九 第 8b 页 0627-059.png
 三旬即三十也七十三十与二百六十合
 之则三百六十应一年周天数也修鍊而
 至于百日数足则圣胎方灵圣胎既灵此
 后二百六十日善能调匀气候常使暖气
 不绝则丹功自成翠虚篇云温养切须常
 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行坐寝食总如如
 惟恐火冷丹力迟他无艰辛也
阴火白黄芽铅
 自子至巳为阳火之候自午至亥为阴火
 之候酉居西方西方属金故曰阴火白悟
卷九 第 9a 页 0627-060.png
 真篇云蟾光终日照西川是也土中产铅
 铅中产银银自铅中鍊出结成黄芽名为
 真铅金碧龙虎经云鍊铅以求黄色是也
两七聚辅翼人
 两七东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也人
 中央人位也两七聚辅翼人者龙蟠虎媾
 会聚于中央也若然则南海之倏北海之
 忽相遇于浑沌之地矣此所以烹而成丹
 也悟真篇云三家相见结婴儿又曰五行
 全要入中央其斯之谓欤
卷九 第 9b 页 0627-061.png
赡理脑定升玄
 脑为上田乃元神所居之宫人能握元神
 栖于本宫则真气自升真息自定所谓一
 窍开而百窍齐开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也
 作丹之时脱胎而入口功成之后脱胎而
 出壳皆不外此静中吟云我修崙昆得真
 诀每日修之无断绝一朝功满人不知四
 面皆成夜光阙兹盖修持日久功夫赡足
 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子处中得安存
卷九 第 10a 页 0627-062.png
 婴儿处于胎中得坤母慇勤育养则得以
 安存矣
来去游不出门
 门者玄牝之门也来去游者呼吸之往来
 也往来不出乎玄牝之门则阴阳气足自
 通神也
渐成大情性纯
 行住坐卧绵绵若存则日复一日渐凝渐
 聚胎气既凝婴儿显相而情性愈纯熟也
却归一还本元
卷九 第 10b 页 0627-063.png
 大丹之道抱元守一而已其始入也在乎
 阴阳五行其终到也在乎混沌无极此之
 谓归一还元也
善爱敬如君臣
 一年处室夙夜匪懈爱之敬之如臣子之
 事上也
至一周甚辛勤
 还金篇云快活百千劫辛勤一二年自古
 盖未有不辛勤入室一年而能平地登仙
 者也灵源大道歌云他年功满乃逍遥初
卷九 第 11a 页 0627-064.png
 时修鍊须勤苦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
 要养元神其说有味哉有味哉
密防护莫迷昏
 翠虚篇云昼运灵旗夜火芝抽添运用切
 防危若无同志相规觉时恐炉中火候非
 盖道高一寸魔高一尺百刻之中切忌昏
 迷在修鍊之士常惺惺耳
途路远极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运用于玄牝之间一日行八万四千里之
 路岂不途路远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迎
卷九 第 11b 页 0627-065.png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岂不极幽玄
 耶人能达此则可以驱驰造化颠倒阴阳
 会吾身之乾坤矣
刀圭沾静魄魂
 刀圭丹头也魂魄龙虎也运入昆崙峰顶
 而化为玉浆流入口则风恬浪静虎伏龙
 降也
得长生居仙村
 丹成之后散诞无拘系翛然道转高不问
 山林之与朝市皆可以栖隐今魏公不曰
卷九 第 12a 页 0627-066.png
 在市居朝而曰居仙村者毕竟山林是静
 缘也
乐道者寻其根
 根者天地之根也金丹之基也翠虚篇云
 一才识破丹基处放去收来总是伊似非
 至人指授莫有识之者乐道之士有能寻
 而得此抑何其幸耶
审五行定铢分
 五行顺则生人逆为丹用法度不可不审
 也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斤两不可不
卷九 第 12b 页 0627-067.png
 定也
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悟真篇云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
 此规静而思之此道乃千圣所秘得之者
 但藏之肺膺自受用足矣何乃轻泄慢漏
 孜孜焉语人哉虽然自为计则得矣其如
 天下后世何此参同契所以作
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受图箓
兮号真人
 胎圆功成之后须当调神出壳或跨白鹤
卷九 第 13a 页 0627-068.png
 或乘火龙超度三界难径上元始天自此
 逍遥快乐与天齐年号曰真人虽然凡所
 有相皆是虚妄何白鹤龙鳞之有哉若言
 他是佛自己却成魔又奚仙君之有哉当
 知白鹤龙鳞皆自我神通变化而仙君亦
 是自己三清何劳上望或者不达此理乃
 昼夜妄想以待天诏至有为黑虎所衔巨
 蟒所吞者岂不痛哉宋人凿井而得一人
 之力相传以为人自土中出许旌阳举家
 成道后人以为拔瓦屋入于云中甚矣世
卷九 第 13b 页 0627-069.png
 之好谲怪也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
 言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
 人覆谓我僣吾安得夫圆机之士而与之
 极论哉吁
   序
参同契者敷陈梗槩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
微未备阔略髣髴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
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故复作
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情性尽矣
 参三也同相也契类也谓此书借大易以
卷九 第 14a 页 0627-070.png
 言黄老之学而又与炉火之事相类三者
 之阴阳造化殆无异也魏公悯后学之不
 悟于是作此一书以敷陈大道之梗槩然
 恐漏泄玄机遂不敢成片敷露未免傍引
 曲喻泛滥而说又恐阔略髣髴不能备悉
 纤微复述鼎器歌于后凡篇中文辞之遗
 脱者皆于此歌补塞之义理之幽深者皆
 于此歌润色之使三篇之言钩援相逮旨
 意等齐庶几后之览者便得径路不悖其
 所趣也翠虚篇云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
卷九 第 14b 页 0627-071.png
 别有真端的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
 不肯泄今夫魏公之所以敷陈不已至于
 再至于三其意不过亦如此不然则大丹
 之要一言半句足矣又安用覼缕为哉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
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道无不在头头俱是三圣如其度以作易
 黄老究其妙以作丹炉火盗其机而为烧
 鍊之术或著于言或修于身或寓于物此
 皆仰观俯察明阴阳配合之法远取近用
卷九 第 15a 页 0627-072.png
 得造化变通之理于是有此三道三道殊
 涂而同归此其所以为三相类
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
心所言审而不误
 道者万物之本犹木之根株也发而为枝
 茎于是有三圣之易散而为华叶于是有
 炉火之术至于结为果实而返本还源此
 黄老之所以不失其素而修鍊金液内丹
 养成圣胎也魏公以此三者互相类之道
 鼎立而言岂故好为此郑重实欲使学者
卷九 第 15b 页 0627-073.png
 洞晓阴阳深达造化也其言出于诚心厥
 亦审而不误矣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
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宴然
閒居乃撰斯文
 魏公生于东汉名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
 虞人也今言郐国者隐其辞也本高门之
 子世袭簪裾惟公不仕修真潜默养志虚
 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恬然守素惟道是
 从每视轩裳为糠秕焉不知师授谁氏而
卷九 第 16a 页 0627-074.png
 得大丹之诀乃约周易撰此参同契三篇
 又恐言之未尽复作鼎器歌以补塞三篇
 之遗脱润色三篇之幽深密示青州徐景
 休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至桓帝时复以
 授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嗟夫是书阐
 明道要发露天机其体认真切如此其讲
 贯该博如此兹盖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
 也而魏公犹以鄙夫朽生自处至人之谦
 晦盖如此
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所趣一统共伦务
卷九 第 16b 页 0627-075.png
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
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
性黄光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返在我心
不离己身抱一无舍可以长存配以服食雄
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
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

 伏羲画八卦因而重之文王设卦观象系
 辞焉以明吉凶孔子又赞之以十翼盖将
 顺性命之理而弥纶天地之道也是故表
卷九 第 17a 页 0627-076.png
 以为历则坦然可循是为万世法序以御
 政则行之不繁足为百王之轨范易道可
 谓大矣黄帝观天之道而执天之行老子
 含德之厚而比于赤子阴符三百馀字道
 德五千馀言反覆议论无非发明造化自
 然之妙是故世之修丹者必以黄老为宗
 黄老可谓至矣乃若服食之法得其阴阳
 配合之妙以制伏铅汞则二黄之类先可
 扫除其馀众石亦皆可弃审其用而煅鍊
 之或为黄或为白则成物于天地间岂不
卷九 第 17b 页 0627-077.png
 为世俗所珍炉火可谓奇异矣大易也黄
 老也炉火也三条罗列枝茎相连同出异
 名皆由一门此之谓三相类
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
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
意大后嗣宜遵
 魏公作鼎器歌以继于三篇之后其文字
 砾砾硌硌粲然可观岂徒抽黄对白谐耦
 斯文以为观美哉殆有至真之理存乎其
 间也若谓以妄伪之说诳惑后人则稍知
卷九 第 18a 页 0627-078.png
 道者所不肯为曾谓魏公为之乎又况天
 鉴昭昭祸福不远何苦以伪言误天下后
 世而自取欺天之罪哉盖鼎器歌之作所
 以补塞三篇之遗脱润色三篇之幽深也
 其辞虽三字为句似乎简短其意则广大
 兼该靡所不备真所谓坦然明白可举而
 行者也后学不于此而取信将奚之焉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
形为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敷陈
羽翮东西南倾汤遭阨际水旱隔并柯叶萎
卷九 第 18b 页 0627-079.png
黄失其华荣各相乘负安稳长生
 此乃魏伯阳三字隐语也委与鬼相乘负
 魏字也百之一下为白白与人相乘负伯
 字也汤遭旱而无水为昜阨之厄际为阝
 阝与昜相乘负阳字也魏公用意可谓密
 矣元丰间吕吉甫守单州吕洞宾至天庆
 观索笔书二诗其一云野人本是天台客
 石桥南畔有住宅父子生来只两口多好
 歌而不好拍时吕守之婿余中释之曰天
 台客宾也石桥洞也两口吕也歌而不拍
卷九 第 19a 页 0627-080.png
 乃吟诗也吟此诗者其吕洞宾乎是知古
 仙立言于世惟务发明斯道以接引后人
 初不欲彰己之名也
   赞序
参同契者辞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
以建业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无
准序以为政不至太平服食其法未能长生
学以养性又不延年至于剖析阴阳合其铢
两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刚柔动静
米盐分判以易为證用意健矣故为立注以
卷九 第 19b 页 0627-081.png
传后贤惟晓大象必得长生强己益身为此
道者重加意焉
 此篇以赞序名乃后人赞序魏公此书之
 辞又曰故为立注以传后贤其非魏公本
 文也审矣朱晦庵云或云后序或云魏君
 赞详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彭序云魏君
 密示青州徐从事令笺注徐隐名而注之
 至桓帝时复传授于同郡淳于叔通因得
 行于世恐此是徐君语也其注则不复存
 矣彭真一云按诸道书或以真契三篇是
卷九 第 20a 页 0627-082.png
 魏公与徐从事淳于叔通三人各述一篇
 斯言甚误且公于此再述云今更撰录补
 塞遗脱则公一人所撰明矣况唐蜀真人
 刘知古者因述日月玄枢论进于玄宗亦
 备言之则从事笺注淳于传授之说更复
 奚疑愚尝䌷绎是说窃叹世代寥远无从
 审定是耶非耶皆不可知忽一夕于静定
 中若有附耳者云魏伯阳作参同契徐从
 事笺注简编错乱故有四言五言散文之
 不同既而惊悟寻省其说盖上篇有乾坤
卷九 第 20b 页 0627-083.png
 坎离屯蒙中篇复有乾坤坎离屯蒙上篇
 有七八九六中篇复有七八九六上篇曰
 日辰为期度中篇则曰谨候日辰上篇曰
 震受庚西方中篇则曰昴毕之上震出为
 徵其间言戊己与浑沌者三言三五与晦
 朔者四文义重复如此窃意三人各述一
 篇之说未必不然而经注相杂则又不知
 熟为经熟为注也愚欲以四言五言散文
 各从其类分而为三庶经注不相泿殽以
 便后学参究然书既成不复改作姑诵所
卷九 第 21a 页 0627-084.png
 闻于卷末以俟后之明者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九







卷九 第 21b 页 0627-0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