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00199a 页
卷二 第 1a 页 0625-046.png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二止二
    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
   上篇第二
于是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
关雎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尝观易首乾坤书称稽古诗以关雎为先
 礼以冠婚为重春秋以元年为第一义是
 知圣人之作经皆有所托始也鍊丹而不
 究其始又安能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哉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诎信
卷二 第 1b 页 0625-047.png
以应时
 符者合也月行于天一月一度与日交合
 故谓之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信以应时者
 月自初一以后光渐进魂长魄消阳伸阴
 屈象一日之子至巳十六以后光渐退魄
 长魂消阴伸阳屈象一日之午至亥也古
 之至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遂借天符之
 进退阴阳之屈伸设为火候法象以示人
 盖天地俨如一鼎器日月乃药物也日月
 行乎天地间往来出没即火候也人能即
卷二 第 2a 页 0625-048.png
 此反求诸身自可默会火候进退之妙矣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初
 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天心北方子之中
 也复十一月之卦也复之为卦正当北方
 子位之中气应冬至邵康节击壤集冬至
 吟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是也朱晦
 庵以为康节此诗最好盖立冬是十月初
 小雪是十月中大雪是十一月初冬至是
 十一月中小寒是十二月初大寒是十二
 月中冬至子之半即十一月之半也人言
卷二 第 2b 页 0625-049.png
 夜半子时为冬至盖夜半以前一半属子
 时今推五行者多不知之然数每从这处
 起略不差移此所以为天心今魏公谓易
 统天心复卦建始初者阳气潜萌于孟冬
 纯阴之月而始于坤卦之下积成一画之
 阳然后变为复卦也人固知十月为坤至
 十一月则五阴之下变一阳画而为复殊
 不知十一月冬至无缘平白便生一画之
 阳遽变为复盖十月小雪坤下爻已有阳
 生其中但一日之内一月之间方长得三
卷二 第 3a 页 0625-050.png
 十分之一必积之一月至十一月冬至始
 满一画为复然此亦譬喻也年以冬至为
 复月以朔旦为复日以子时为复无非借
 以发明身中造化殆不必泥于年月日时
 也翠虚篇云一月三旬一日同修丹法象
 夺天功盖年与月同月与日同日与时同
 于是蹙年成月蹙月成日蹙日成时一时
 之中自有一阳来复之机是机也不在冬
 至不在朔旦亦不在子时非深达天地阴
 阳莫知玄机如是其秘也
卷二 第 3b 页 0625-051.png
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乾父下交于坤母之初爻而成震震为长
 男故曰长子继父体震自坤体而生犹婴
 儿生于母腹中故曰因母立兆基悟真篇
 云金公本是东家子送与西邻寄体生与
 此同旨知此则知鍊丹不用寻冬至身中
 自有一阳生而不泥乎年月日时之说矣


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
卷二 第 4a 页 0625-052.png
 自子至巳为息自午至亥为消消息应钟
 律者钟律于一岁十二月之内每月换一
 管一岁换尽十二律吾身火候之消息亦
 犹是也自下而上为升自上而下为降升
 降据斗枢者斗枢于一日十二时之内每
 时移一位一日移遍十二辰吾身火候之
 升降亦犹是也指玄篇云寥寥九地移钟
 管黯黯长天运斗魁盖不过取象比喻而
 已即非用律管之短长天罡之所指而为
 期度也
卷二 第 4b 页 0625-053.png
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
 月三日哉生明昏在西方庚位其象如震
 应震卦之纳庚若以吾身之火候言之则
 所谓河车不敢暂留停之时是也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
 月至八日为上弦昏在南方丁位其象如
 兑应兑卦之纳丁以喻吾身阳火上升之
 半也

卷二 第 5a 页 0625-054.png
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
 月至十五与日相望昏在东方甲位其象
 如乾应乾卦之纳甲以喻吾身阳火盛满
 之候也

蟾蜍与兔魄日月无双明
 蟾蜍者月之精兔魄者日之光日月无双
 明者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日出则月
 没月出则日没昼夜递炤而出入更卷舒
 也人之呼吸何异于是哉岂不见黄庭经
卷二 第 5b 页 0625-055.png
 云出日入月呼吸存盖呼吸即日月也
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丹法以上半月为阳属震兑乾下半月为
 阴属巽艮坤故曰蟾蜍视卦节月为太阴
 日为太阳阳主吐阴主纳月本无光受日
 之光而白故曰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
 七八即十五也阳火自震而升至于十五
 纯乾则已满上半月之候其势极矣其道
 危矣盖不容不屈曲折旋而低降也陈朝
卷二 第 6a 页 0625-056.png
 元玉芝书云九重城里龙车发十二楼前
 虎驾回即此义也
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
 月至十六日既生魄晨在西方辛位明乍
 亏其象如巽应巽卦之纳辛以吾身火候
 言之则阴受阳禅峰回路转之时也

 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
 月至二十三日为下弦晨在南方丙位明
 半亏其象如艮应艮卦之纳丙以喻吾身
卷二 第 6b 页 0625-057.png
 阴符下降之半也

 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明
 月至三十日为晦晨在东方乙位明尽丧
 其象如坤应坤卦之纳乙以喻吾身阴符
 穷尽之候也

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魏公以一月三十日分为六节自朔旦至
 五日为第一节属震六日至十日为第二
卷二 第 7a 页 0625-058.png
 节属兑十一日至十五日为第三节属乾
 十六日至二十日为第四节属巽二十一
 日至二十五日为第五节属艮二十六日
 至三十日为第六节属坤六节既尽则日
 月合朔之后阳又受阴之禅复变为震震
 为龙一阳动于二阴之下震也重渊之下
 有动物岂非龙乎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乾纳甲壬坤纳乙癸故曰壬癸配甲乙十
 干始于甲乙终于壬癸故曰乾坤括始终
卷二 第 7b 页 0625-059.png
 盖纳甲者火候之取象也火候之抽添与
 月之盈亏无异今以六卦布于一月则震
 象三日月出于庚兑象上弦月见于丁乾
 象望日月满于甲巽象十六日月亏于辛
 艮象下弦月消于丙坤象晦日月没于乙
 不过借此以论身中六卦火候之进退非
 真以为一月三十日也何以明之盖参以
 历法则昼夜有短长若昼短日没于申则
 月合于申望于寅昼长日没于戌则月合
 于戌望于辰十二月间三日之月未必尽
卷二 第 8a 页 0625-060.png
 见庚十五日之月未必尽见甲合朔有先
 后则上下弦未必尽在八日二十三日望
 晦未必尽在十五日三十日今魏公谓三
 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十六转受统巽辛
 见平明盖指二八月昼夜均平之时姑以
 取象而已非真以月出庚之时进火月亏
 辛之时退符也学者但观月体之盈亏反
 而求之吾身则身中一阳生即三日月生
 之震象也二阳长即八日月弦之兑象也
 三阳满即十五日月圆之乾象也一阴生
卷二 第 8b 页 0625-061.png
 即十六日月亏之巽象也二阴长即二十
 三日月弦之艮象也三阴足即三十日月
 没之坤象也岂可拘以月出没之方位而
 律以卦体爻画之数与夫历家盈缩短长
 之法哉
  纳
  甲
  图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当四者合三十易象
卷二 第 9a 页 0625-062.png
索灭藏
 七火数也八木数也合之得十五九金数
 也六水数也合之亦得十五四者合之共
 得三十应一月三十日之数三十数终则
 日月合璧易象索然而灭藏也复命篇云
 一月一还为一转一年九转九还同唯凭
 二卦推刑德五六回归戊巳中五六即三
 十也
  四
  象
卷二 第 9b 页 0625-063.png
  图

象彼仲冬节草木皆摧伤佐阳诘商旅人君
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
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
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
 丹法所谓冬至所谓晦朔之间皆比喻阴
 极阳生之时也以一月言之则如月晦之
 夜月光索然而灭藏以一年言之则如仲
 冬之节草木索然而摧尽其义一也易曰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后不省方盖安静以养其动而仰顺乎天
卷二 第 10a 页 0625-064.png
 道也然而天道甚浩广真机在于顷刻之
 间太玄无形容妙处在于窈冥之内故当
 日中冬至之时必先闭塞其兑澄心守默
 使金汞同归于炉中如日月合璧之时隐
 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则神凝气聚金液
 乃结傥或忘其缄默任重楼浩浩而出则
 是自取其伤败也
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四象即七八九六也即上文所谓七八数
 十五九六亦相当是也以七八九六合之
卷二 第 10b 页 0625-065.png
 则为三十应一月三十日之数皆设象比
 喻也魏公恐学者不得其说以盲引盲妄
 认三十日之盈虚消息为一月火候故又
 别序此七八九六之四象以晓其未晓者
 庶有以显夫一月三十日之数皆譬喻而
 非真以月之三日进火月之十六日退符
 也有如子午卯酉子申寅戌春夏秋冬分
 至启闭昼夜晨昏还返归居皆此义也学
 者若知七八九六即一月三十日之数则
 其馀泛引曲喻皆可默而识之矣何必执
卷二 第 11a 页 0625-066.png
 文泥象哉
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中者黄道也八方布以八卦周回列以二
 十八宿乃日月往来之行路也悟真篇云
 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灵丹不解生作丹
 之时但恐心猿奔逸于外尔苟能收视返
 听凝神片时使二物归于黄道而不失其
 中则氤氲交媾结成一滴露珠而飞落丹
 田中矣
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徵
卷二 第 11b 页 0625-067.png
 元精生于窈冥眇不可睹道德经云窈兮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盖大
 丹之道与造化相符天信至则琼钟一扣
 玉洞双开此其徵也古歌云始青之下月
 与日两畔同升合为一非洞晓天地之阴
 阳深达吾身之造化岂可俄而度也
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
 作丹之时当外立表漏以测天运之晷刻
 内修真一以验本身之刻漏庶不失天地
 之机然神定气和则内外符合神昏气躁
卷二 第 12a 页 0625-068.png
 则时刻差互不可不定也
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
 大丹火候不用时辰何必立表占候哉所
 以立表占候者恐失天人合发之机也若
 不会玄机而自朝至暮从事于土圭刻漏
 以为火候则又谬之甚矣
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
 地雷震动巽门开龙向东潭踊跃来此身
 中一阳爻动之时也此时暖气冲融心觉
 恍惚便堪进火勿可缓也珠玉集还源篇
卷二 第 12b 页 0625-069.png
 云万籁风初起千山月乍圆急须行政令
 便可运周天此之谓也指玄篇云䃱磹光
 中扶赤子鼓鼙声里用将军亦此之谓也
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
考三才
 施栖真三住铭序云与日月而周回同天
 河而轮转轮转无穷寿命无极谓大丹之
 道与天道相参合也施栖真静中吟云妙
 用如江河周流无穷已长养玄谷芝灌溉
 瑶池水谓大丹之道与地道相参合也夫
卷二 第 13a 页 0625-070.png
 大丹之道所以与天地相参合者何哉皆
 在乎此心默为之运用也古之修丹者仰
 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
 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
 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
 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
 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掇入于一身之中或
 为吾之鼎炉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
 侯反身而观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
 身而求之他也击壤集观易吟云一物其
卷二 第 13b 页 0625-071.png
 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
 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
 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安有两般义道不
 虚行只在人渊乎其有旨哉
动则依卦变静则循彖辞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
 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至矣哉此万物之所以复命也
 吾身之金丹大药其胚胎于至静之中而
 产于阴极之时乎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
卷二 第 14a 页 0625-072.png
 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盖坤为
 地纯阴之卦也地能翕受天气故百昌皆
 产于土丹法含光返照之时潜神于内与
 纯阴之月闲塞成冬略无少异复命篇云
 受得真仙诀阴中鍊至阳盖谓此也然静
 极必有动以继之顷之一阳动于六阴之
 下一变而为复再变为临三变为泰四变
 为大壮五变为夬至六变为纯乾则阳气
 周遍于六虚而现出深潭日一轮矣
乾坤用施行天地然后治
卷二 第 14b 页 0625-073.png
 乾坤之用坎离是也天地得坎离运用于
 其间所以阴阳交泰而和气致祥天地一
 日而非坎离则造化或几乎熄矣大丹妙
 用法乾坤安有异于乾坤者哉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
 一阳才动作丹时犹人君御政之首也发
 号施令可不慎乎
管括微密闿舒布宝
 管括微密者眼含其光耳凝其韵鼻调其
 息舌缄其气叠足端坐潜神内守不可一
卷二 第 15a 页 0625-074.png
 毫外用其心也盖眼既不视魂自归肝耳
 既不听精自归肾舌既不声神自归心鼻
 既不香魄自归肺四肢既不动意自归脾
 然后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
 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
 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五者皆
 无漏矣则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
 气而聚于丹田也迨夫一息换鼻吾心恍
 然则龙虎冲关大路开而一渠流转八琼
 桨矣
卷二 第 15b 页 0625-075.png
要道魁杓统化纲纽
 丹道之要全在乎斗斗者所以斡运一身
 之阴阳统摄一身之万化犹网之有纲衣
 之有纽也盖人身三田分于三处若得斗
 柄之机斡运则真气上下循环如天河之
 流转此之谓要道也若夫复命篇云驱回
 北斗转天罡手握南辰入洞房是又要之
 又要者也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
 悟真篇云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切
卷二 第 16a 页 0625-076.png
 防危盖一阳生于身内是谓受气之初得
 之固易然于此时下手则吉凶悔吝生乎
 动不可毫发差殊也
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誃离仰俯
 五行要攒簇金火要同炉亦在人一念间
 返本还源尔否则鼎中列宿皆差违而天
 地悬隔矣
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史记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
 今曰文昌统录者绛宫天子统乾坤也人
卷二 第 16b 页 0625-077.png
 身之中安有所谓文昌者哉无非譬喻也
 天有三台四辅丹有三龙四虎诘责台辅
 者甲乙无令失庚辛莫要差也天有众星
 分野丹有众卦火符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者按一年二十四气列周天二十八宿而
 鼎炉火候密推排也由是言之则天之万
 象森罗皆在吾一身中矣
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
复更始
 日有十干五干刚而五干柔月有十二管
卷二 第 17a 页 0625-078.png
 六管阴而六管阳以丹道言之日即火也
 日含五行精者一物含五彩也月即药也
 月受六律纪者白金烹六卦也五六三十
 度度竟复更始者太阳一日行一度行至
 三十度则又与太阴交合周而复始未尝
 暂停也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
 始月朔也终月晦也存亡之绪者晦朔之
 间阴将尽而犹未尽阳将生而犹生也然
 所谓晦朔乃譬喻尔非真所谓三十日之
卷二 第 17b 页 0625-079.png
 终初一日之始也
或君骄溢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
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剌讥诘过贻主
 君乃神也臣乃气也作丹之时铅汞归土
 釜身心寂不动盖身动则气散心动则神
 散须是凝神聚气心息相依然后灵胎可
 结不然则身中之弦望有盈缩而乖变凶
 咎矣推求其故盖由心君放肆而违道于
 是气亦邪佞而行而顺轨故曰执法剌讥
 诘过贻主
卷二 第 18a 页 0625-080.png
辰极处正优游任下
 复命篇云北斗南辰下眉毛眼睫边灰心
 行水火定息采真铅又云精气元为本神
 灵共一家但能擒五贼自可结三花当其
 含光默默之时要在绵绵若存任其自然
 不可劳其神也
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史记天官书云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
 在人身则洞房紫极灵门户是也黄庭经
 云明堂金匮紫房间上清真人当吾前黄
卷二 第 18b 页 0625-081.png
 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于此垂
 光下照则犹人君坐明堂而布政而通道
 于九夷八蛮也复命篇云洞门常寂照蓬
 岛镇长春与此同旨
内以养已安静虚无
 王重阳全真集云玄关妙用不难穷只在
 无言静默中盖心安而虚道自来居虚极
 静笃则元阳真气自复也
原本隐明内照形躯
 全真集云如通须是搜元有要见还应向
卷二 第 19a 页 0625-082.png
 内观盖返本还源回光内照乃修鍊之大
 端先儒谓道家养生之法收视返听如金
 水潜光于内诚哉是言也
闭塞其兑筑固灵株
 兑口也灵株坎宫也闭塞其兑则上不泄
 筑固灵株则下不漏扬子太玄经云藏心
 于渊美厥灵根盖神不外驰则和气𠑽周
 美在其中也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
 三光洞房之灵象也人能撮聚三光返照
卷二 第 19b 页 0625-083.png
 于其内则中央正位产玄珠矣黄庭经云
 洞房灵象斗日月三光焕照入子室明眼
 之士请试思之
 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金丹大药只在目前岂不近耶奈何视之
 不见抟之不得虽近犹远也若得法度求
 之则不过片饷功夫便有满目黄华显露
 夫何远之有悟真篇云功夫容易药非遥
 说破人须失笑笑也者笑其近而易求而
 人自索之于高远也复命篇云分明只在
卷二 第 20a 页 0625-084.png
 眼睛前自是时人不见天惟其不见也于
 是舍内务外或采日精月华或鍊金石草
 木或行房中之术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
 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悲夫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
 丹田有物而一气流通则和顺积中而英
 华外发也
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
 表端则影直源深则流长得其一则万事
 毕矣
卷二 第 20b 页 0625-085.png
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化析而为黑
 白分而为青黄喻之曰日月名之曰龙虎
 有如许之纷纷是皆阴阳二字也其实即
 一物也又如神水华池之名铅炉土釜之
 号皆一处也或曰冬至子时或曰晦朔之
 间人不知以为一阳来复必在冬至子时
 日月合𨐬必在晦朔之间于是检寻历日
 轮刻掐时谬之甚矣抑孰知攒年蹙月攒
 月蹙日攒日蹙时而一时之中自有一年
卷二 第 21a 页 0625-086.png
 一月之造化哉然一时即一处也一处即
 一物也故凡冬夏二至春秋两分卯酉甲
 庚晦朔弦望子午巳亥子申寅戌二十四
 气七十二候一年交合一月周回离坎之
 时兔鸡之月巽乾之穴二八之门朝屯暮
 蒙昼姤夜复尽在此一中出翠虚篇云后
 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个个不
 知真一处总是旁门不是真世之知此一
 者能有几人哉
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之二
卷二 第 21b 页 0625-08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