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360731a 页
卷八 第 1a 页 1120-074.png
庄子翼卷之八缨四
  列御寇第三十二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
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
食于十𩝫而五𩝫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
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牒成光以
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䪡其所患夫𩝫
人特为食羹之货多馀之赢其为利也薄其
为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于万乘之主乎身
劳于国而知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
卷八 第 1b 页 1120-075.png
已功吾是以惊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汝处
已人将保汝矣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履满
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顿杖蹙之乎颐立
有间不言而出宾槟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履
跣而走暨乎门曰先生既来曾不发药乎曰
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
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
用之感豫出异也必且有感摇而本才(一作/性)
又无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
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劳而知
卷八 第 2a 页 1120-076.png
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
舟虚而遨游者也
郭注浆谓卖浆之家先馈言其敬已内诚不
 解则外自矜饰形谍成光举动便辟而成
 光仪也外镇人心内实不足以服物也使
 人轻乎贵老言镇物由乎内实则使人贵
 老之情笃也䪡患言以美形动物则所患
 乱生也浆人权轻利薄可无求于人也保
 汝者苟不遗形则所在见保保者聚守之
 谓也任平而化则无感无求无感无求乃
卷八 第 2b 页 1120-077.png
 不相保先物施惠惠不因彼豫出则异也
 必将有感则与本性动也细巧入人为小
 言夫无其能者唯圣人耳过此以下至于
 昆虫未有自忘其能而任众人者也
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祗支三年而缓为
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
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使
而子为墨者予也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相
之实矣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
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夫人以己为有以异于
卷八 第 3a 页 1120-078.png
人以贱其亲齐人之井饮者相捽卒也故曰
今之世皆缓也自是有德者以不如也而况
有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郭注呻吟吟咏之谓祗适也翟缓弟名缓怨
 其父之助弟故感激自杀死而见梦其己
 既能自化为儒又化弟令墨弟由己化而
 不能顺己己以良师而便怨死精诚之至
 故为秋柏之实夫造物以下庄子辞也积
 习之功为报报其性不报其为也然则习
 学之功成性而已岂为之哉彼有彼性故
卷八 第 3b 页 1120-079.png
 使习彼缓自美其儒谓己有积学之功不
 知其性之自然也夫有功以贱物者不避
 其亲也无其身以平性者贵贱不失其伦
 也穿井所以通泉吟咏所以通性无泉则
 无所穿无性则无所咏世皆忘其泉性之
 自然徒识穿井之末功因欲矜而有之不
 亦妄乎观缓之谬以为学父故能任其自
 尔而知故无为乎其间也乃自然之能以
 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刑戮及之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
卷八 第 4a 页 1120-080.png
不安不安其所安
郭注圣人无安无不安顺百姓之心也所安
 相与异所以为众人也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
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
郭注知虽落天地未尝开言以引物也应其
 至分而已
朱泙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
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郭注事在于适无贵远功
卷八 第 4b 页 1120-081.png
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
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
郭注理虽必然犹不必之斯至顺矣兵其安
 有理虽未必抑而必之各必所见则乖逆
 生物各顺性则足足则无求矣不得已而
 用兵以恬淡为上者未之亡也
笔乘兵非戈矛之谓喜怒之战于胸中者是
 也庚桑子曰怀恚未发兵也岂止锋镝之
 惨而已
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
卷八 第 5a 页 1120-082.png
欲兼济道导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
宙形累不知大初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
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水流乎无形发泄乎
太清悲哉乎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
郭注苞直以遗竿牍以问遗问之具小知所
 徇也昏于小务所得者浅而欲兼济道物
 经虚涉远志大神敝形为之累则迷惑而
 失致矣是以至人泊然无为而任其天行
 也为知所得者细任性大宁而至也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
卷八 第 5b 页 1120-083.png
乘王说悦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
处穷闾阨临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国者商
之所短也一寤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
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
(才何/反)者得车一乘□矢痔者得车五乘所治
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
也子行矣
郭注夫事下然后功高功高然后禄重故高
 远恬淡者遗荣也
鲁哀公问于颜阖曰吾以仲尼为贞干国其
卷八 第 6a 页 1120-084.png
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
事华辞以支为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宜汝与余
予颐与误而可矣今使民离实学伪非所以
视民也为后世虑不若休之难治也施于人
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一作/士)齿
之神者弗齿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
动与过也宵人之离罗外刑者金木讯之离
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
人能之
卷八 第 6b 页 1120-085.png
郭注圾危也夫至人以民静为安今一为贞
 干则遗高迹于万世令饰竞于仁义而雕
 画其毛彩百姓既危至人亦无以为安也
 凡言方且皆谓后世从事饰画非任真也
 从事华词以支为旨言将令后世之从事
 者无实而意趣横出也后世人君将慕仲
 尼之遐轨而遂忍性自矫伪以临民上下
 相习遂不自知也今以上民则后世百姓
 非直外形从之而已乃以心神受而用之
 不复自得于心中也彼百姓也汝哀公也
卷八 第 7a 页 1120-086.png
 彼与女各自有所宜相效则失真此即令
 之见验也予颐言效彼非所以养己误而
 可言正不可也为后世虑明不谓当时也
 治之则伪故圣人不治布而识之非刍狗
 万物也商贾不齿况士君子乎要能施惠
 故于事不得不齿以其不忘故心神忽之
 此百姓之大情也金谓刀锯斧钺木谓捶
 楚桎梏静而当则内外无刑不由明坦之
 涂者谓之宵人动而过分则性气伤于内
 金木讯于外自非真人未有能止其分者
卷八 第 7b 页 1120-087.png
 也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
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
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一作/慎)獧狷而达有
坚而缦有缓而釬旱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
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
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猝然问焉而观
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
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卷八 第 8a 页 1120-088.png
郭注险于山川至去义若热言人情貌之反
 有如此者夫君子易观不肖难明然视其
 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搜之有涂亦可
 知也
正考父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府循墙
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
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恊唐许贼莫
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
内视而败矣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匹尔/反)其所不为
卷八 第 8b 页 1120-089.png
者也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长
大壮丽勇敢八者俱过人也因以是穷缘循
偃佒鞅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达知慧外通
勇动多怨仁义多责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
者肖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
郭注敦敢不轨言不敢以不轨之事侮之也
 而夫谓凡夫唐谓尧许谓由言而夫与考
 父谁同于唐许之事也有心为德非真德
 也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得也率
 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于眉睫之间则伪
卷八 第 9a 页 1120-090.png
 已甚矣乃欲探射幽隐以深为事则心与
 事俱败矣吡訾也夫自是而非彼则攻之
 者非一故为凶首若中无自好之情则恣
 万物之所是所是各不自失则天下皆思
 奉之矣穷谓穷于受役天下未尝穷于所
 短而常以所长自困缘循仗物而行者也
 偃佒不能俯执者也困畏怯弱者也此三
 者既不以事见任乃将接佐之故必达也
 智慧外通言通外则以无涯伤其内也勇
 动多怨言怯而静乃厚其身也仁义者天
卷八 第 9b 页 1120-091.png
 下皆望其爱爱则有不周矣故多责傀然
 大悟解之貌肖释散也随者泯然与化俱
 也遭者每在节上住乃悟也
笔乘文子曰道有知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
 眼则眩何者有眼必有见学道者每患于
 无见而不知见为德之贼也释氏所说五
 种眼唯天眼肉眼在面慧法佛眼皆在心
 彼心眼者德之成此心眼者德之败知其
 所以败则知其所以成无二理也煞则达
 于知者非眼乎而何以言肖曰老子不云
卷八 第 10a 页 1120-092.png
 乎夫道太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治
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
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
来锻断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
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
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
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
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䪡粉夫
郭注夫取富贵者必顺乎民望也若挟奇说
卷八 第 10b 页 1120-093.png
 乘天衢以婴人主之心者明君之所不受
 也故如有所誉必有所试于斯民不违佥
 曰举之以合万夫之圣者此三代之所以
 直道而行之也
 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
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
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郭注乐生者畏牺而辞聘髑髅闻生而矉蹙
 此死生之情异而各自当也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
卷八 第 11a 页 1120-094.png
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
资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
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
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
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
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
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

郭注以一家之平平万物未若任万物之自
 平也徵应也不因万物之自应而欲以其
卷八 第 11b 页 1120-095.png
 所见应之则必有不合矣夫执其所见受
 使多矣安能使物哉惟任神然后能至顺
 故无往不应也明之所及不过于形骸至
 顺则无远近幽深皆各自得故用发于彼
 而功藏于物若恃其所见执其自是虽欲
 入人其功外也
  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
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
卷八 第 12a 页 1120-096.png
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
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
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
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
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一作/操)
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
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
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
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
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辟大小精粗
卷八 第 12b 页 1120-097.png
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
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
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
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
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
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
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
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
卷八 第 13a 页 1120-098.png
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
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
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
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
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郭注为其所有为则真为也为其真为则无
 伪矣又何加焉神明由事感而后降出使
 物各归其根抱一而已无饰于外斯圣王
 所以生成也天神至圣凡此四名一人耳
 所自言之异也仁义礼乐又四名之粗迹
卷八 第 13b 页 1120-099.png
 而贤人君子之所服膺也其名法参稽以
 下民之理也民理既然故圣贤不逆古之
 人即向之四名也本数明故末不离无乎
 不在所以为备也其在数度而可明者虽
 多有之已疏外也邹鲁缙绅能明其迹耳
 岂所以迹哉六经既散百家之学皆道古
 人之陈迹耳尚复不能常称天下大乱用
 其迹而无统故也圣贤不明其迹又未易
 明也道德不一百家穿凿也天下多得一
 各信偏见而不能都举也夫圣人统百姓
卷八 第 14a 页 1120-100.png
 之大情而因为之制故百姓寄情于所统
 而自忘其好恶故与一世而得淡漠焉乱
 则反之人恣其近好家用典法故国异政
 家殊俗也所长不同不得常用不该不遍
 故未足备任也各用其一曲故析判天地
 万物之理全人难遇故闇郁圣王之道大
 体者各归根抱一则天地之纯也裂分离
 也道术流弊遂各奋其方或以主物则物
 离性以从其上而性命丧矣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
卷八 第 14b 页 1120-101.png
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墨翟禽滑骨釐闻其风而说悦之为之大过
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
无服墨子汜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
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
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
大濩文王有辟璧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
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
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
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
卷八 第 15a 页 1120-102.png
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
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
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恪使
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
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
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墨子
称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
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
自操橐梠而九鸠杂天下之川腓无胈拔胫
无毛沐甚风栉疾雨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
卷八 第 15b 页 1120-103.png
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
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
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相里勤之弟
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
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
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以
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
今不决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
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
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
卷八 第 16a 页 1120-104.png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
也才士也夫
郭注勤俭则瘁故不晖也矫厉也勤俭则财
 有馀而急有备大过大顺不复度众所能
 也物不足则斗令百姓勤俭有馀故以斗
 为非不怒言但自刻也既自以为是则欲
 令万物皆同乎己故博而不异不与先王
 同者先王则恣其群异然后同焉皆得而
 不知所以得也毁古礼乐嫌其侈靡物皆
 以任力称情为爱今以勤俭为法而为之
卷八 第 16b 页 1120-105.png
 大过虽欲饶天下更非所以为爱也未败
 墨道但非道德虽独成墨而不类万物之
 情故曰是果类乎觳无润也不可为圣人
 之道者言圣道悦以使民民得性之所乐
 则悦悦则天下无难矣夫王者必合天下
 之欢心而与物俱往故离于天下者去王
 远也墨子徒见禹之形劳耳未睹其性之
 适也以自苦为极谓自苦为尽理之法也
 非其时而守其道所以为墨各守所见则
 所在无通故于墨之中又相与别也巨子
卷八 第 17a 页 1120-106.png
 者能辩其所是以成其行者也尸主也为
 其后世欲系巨子之业也意在不侈靡而
 备世急所以为是为之太过故非也乱莫
 大于逆物而伤性故为乱之上任众适性
 𡈽乜今墨反之故为治之下为其真好故
 圣贤不逆也但不可以教人求之不得谓
 无辈也枯槁不舍所以为真好也才士也
 夫非其德者也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
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卷八 第 17b 页 1120-107.png
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刑尹
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
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以胹合驩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
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
行天下上说税下教虽天下不取强(上/声)聒而
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其
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
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
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
卷八 第 18a 页 1120-108.png
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
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
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大小精粗其行适至是
而止
郭注忮逆也毕足而止不敢望有馀也华山
 上下均平别宥万物不欲令相犯错也强
 以其道胹令合调今和二子请得若此者
 立以为物主也见侮不辱以活民为急也
 救斗寝兵所谓胹调也虽天下不取强聒
 而不舍胹调之理然也见厌强见所谓不
卷八 第 18b 页 1120-109.png
 辱也不因其自化而强慰之则其功太重
 也固置五升之饭斯明自为太少也我必
 得活哉谓民亦当报己也图傲挥斥高大
 之貌不为苛察务宽恕也不以身假物必
 自出其力也无益于天下者己之所以为
 救世之士也其行适至是而止未能经虚
 涉旷也
公而不党易异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
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
卷八 第 19a 页 1120-110.png
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
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
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
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
慎到弃知去已而缘不得已冷零汰于物以
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
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
非天下之大圣椎追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
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危然
而已矣推(吐雷/反)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
卷八 第 19b 页 1120-111.png
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
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
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
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
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
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
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
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己矣其风窢阒然恶
可而言常反人不聚观而不免于鼋輐断其
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
卷八 第 20a 页 1120-112.png
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槩乎皆尝有闻者也
郭注决然无主各自任也物得所趣故一而
 不两选则不遍都用乃周也教则不至任
 其性乃至也冷汰犹听放也其知力浅不
 知任其自然故薄之而又邻伤焉謑髁无
 任言不当真任而任夫众人众人各自能
 则无为横复尚贤也非大圣者欲坏其迹
 使物不殉也法家虽妙犹有椎□故未泯
 合不能知是之与非前之与后䁕目恣性
 苟免当特之患耳魏然任性独立也推曳
卷八 第 20b 页 1120-113.png
 而行缘于不得已也患生于誉誉生于有
 建唯圣人然后能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
 愚知处宜贵贱当位贤不肖袭情而云无
 用贤圣所以为不知道也块不失道欲令
 去知如土块也夫去知任性然后神明洞
 照所以为贤圣而云块不失道人若士块
 非死而何豪杰所以笑也未合至道故为
 诡怪得不教谓得自任之道也莫之是非
 所谓齐万物以为首也窢然逆风所动之
 声反人不见观不顺民望也鼋断无圭角
卷八 第 21a 页 1120-114.png
 也韪是也道无不在而云块不失道所以
 为不知槩尝有闻言不至也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
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
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
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
镜其应若响芴忽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
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老聃曰知
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
卷八 第 21b 页 1120-115.png
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
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馀岿然而有
馀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
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
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
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
人哉
郭注有积为不足寄之天下乃有馀也无有
 何所能建建之以常无有明有物之自建
 也自天地以及群物皆各自得而不兼他
卷八 第 22a 页 1120-116.png
 饰斯非主之以太一邪在己无居者物来
 则应应而不藏故功随物去也形物自著
 者不自是而委万物故物形各自彰著也
 其应若响者常无情也得焉者失言常全
 者不知所得也物各自守其分则静默而
 己无雄白也夫雄白者非尚胜自显邪尚
 胜自显岂非逐知过分以殆其生邪故古
 人不随无涯之知守其分内而已故其性
 全其性全然后能及夭下能及天下然后
 归之如溪谷也不与万物争锋然后夭下
卷八 第 22b 页 1120-117.png
 乐推而不厌故后其身也雌辱后下之类
 皆物之所谓垢也取实者唯知有之以为
 利未知无之以为用取虚者守冲泊以待
 群实也无藏有馀者付万物使各自守故
 不患其少也岿然独立自足之谓徐而不
 费者因民所利而行之随四时而成之常
 与道理俱故无疾无费也巧者有为以伤
 神器之自成故无为者因其自生任其自
 成万物各得自为蜘蛛犹能结网则人人
 自有所能矣无贵于工倕也委顺至理则
卷八 第 23a 页 1120-118.png
 常全故无求而福自足随物故物不得咎
 理根为太初之极不可谓之浅也以约为
 纪去泰甚也夫至顺则虽金石无坚也迕
 逆则虽水气无耎也顺全逆毁斯正理也
 进躁无涯为锐各守其分则自容有馀不
 削于人全其性也
芴寞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
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
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
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
卷八 第 23b 页 1120-119.png
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
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
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璋而
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
充实不可以己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
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
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调适而上遂矣虽然
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
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卷八 第 24a 页 1120-120.png
郭注无形无常随物也死与生与任化也何
 之何适无意趣也物莫足归都任置也时
 恣纵而不傥不急欲使物见其意也沈浊
 者累于形名以庄语为狂而不信故不语
 也卮言重言寓言俱通至理正当万物之
 性命也不谴是非已无是非故恣物而行
 也形群于物故与俗处还与物合故无伤
 也不唯应当世之务故参差充实不可已
 多所有也庄子通以平意说己与说他人
 无异也案其辞明其汪汪然禹拜冒言亦
卷八 第 24b 页 1120-121.png
 何嫌乎此也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历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
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
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
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
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
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
之北越之南是也汎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
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
卷八 第 25a 页 1120-122.png
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
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
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
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
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
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
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
相应终身无穷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
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辩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
卷八 第 25b 页 1120-123.png
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然惠施之口淡
自以为最贤曰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
南方有倚畸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
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
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
寡益之以怪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
是以举众不适也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
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之
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
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
卷八 第 26a 页 1120-124.png
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
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
也悲夫
笔乘自惠施多方以下与列子载公孙龙诳
 魏王之语绝相类解者多属臆说范无隐
 与其门人尝论此云恢怩谲怪道通为一
 存而勿论可也何者此本非南华语是其
 所辟舛驳不中之言恶用解为虽然凡庄
 生之所述岂特墨翟禽滑釐以来为近于
 道即惠施之言亦有似焉者也刘辰翁所
卷八 第 26b 页 1120-125.png
 谓唯爱之故病之而不知者以为疾也毁
 人以自全也非庄子也
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岁次丁未上元吉旦
 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阐玄弘教大真人掌
 天下道教事张国祥 奉
旨校梓



庄子翼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