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360699c 页
卷六 第 1a 页 1119-120.png
庄子翼卷之六缨二
  庚桑楚第二十三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
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
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
三年畏垒大禳(一作/穫)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
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
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
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
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
卷六 第 1b 页 1119-121.png
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
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大一作天道已行矣
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
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
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的标二音之人邪吾
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郭注画然饰知挈然矜仁拥肿朴也鞅掌自
 得也异之异其弃知而任愚也夫与四时
 俱者无近功春秋生成皆得自然之道故
 不为也至人尸居而百姓自往非由知也
卷六 第 2a 页 1119-122.png
 故不欲为物标杓老子云功成事遂百姓
 皆谓我自尔今畏垒反此故不释然
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旋其
体而鲵䲡为之制步仞之邱陵巨兽无所隐
其躯而孽狐为之祥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
利自古尧舜以然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
听矣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
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
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
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卷六 第 2b 页 1119-123.png
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
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简发而栉数米而
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举贤则民相轧
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
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
中穴阫吾语汝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
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
人相食者也
郭注弟子谓大人必有丰禄故勉夫子听之
 答以去利远害乃全若婴身于利禄则粗
卷六 第 3a 页 1119-124.png
 而浅曾鱼鳖之不若也二子谓尧舜何
 足称扬哉将令后世妄行穿凿而植秽
 乱耳简发数米理锥刀之末也混然一
 之无所治为乃克济耳若拂戾其性以
 待其所尚真不足而以知继之则伪矣
 伪以求生非盗而何民于利甚勤则无
 所复顾由于尧舜遗其迹饰伪播其后
 而致斯弊也
南荣趎畴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长矣
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耶庚桑子曰全汝形
卷六 第 3b 页 1119-125.png
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可以
及此言也南荣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
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与形亦辟辟矣而
物或问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谓越曰
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趎勉闻道
达耳矣庚桑子曰辞尽矣曰奔蜂不能化藿
蠋蜀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鸡之与
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
卷六 第 4a 页 1119-126.png
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
老子
郭注全汝形守其分也抱汝生无揽乎其生
 之外也目与目耳与耳心与心其形相似
 而所能不同苟有不同则不可强相效也
 辟未有闭之也两形开而不能相得将有
 间之者耳早闻形膈故难化也
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
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老子曰子何
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遽然顾其后老
卷六 第 4b 页 1119-127.png
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趎俯而惭仰而
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老子曰何谓
也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
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
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
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老子曰向吾见
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
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汝
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
怜哉
卷六 第 5a 页 1119-128.png
郭注与人偕来之众挟三言而来故也
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
自愁复见老子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郁郁
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夫外韄霍者
不可繁而捉将内揵蹇内韄者不可缪而捉
将外揵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
行者乎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
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犹未病也若趎之闻
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
而已矣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
卷六 第 5b 页 1119-129.png
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
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
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益不嗄(于迈/反)和之
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艺共其德也终日视
而目不瞬瞬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
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郭注揵关揵也耳目外也心术内也全形抱
 生莫若忘其心术遗其耳目若乃声色韄
 于外则心术塞于内欲恶韄于内则耳目
 丧于外故必无得无失而后为通也偏韄
卷六 第 6a 页 1119-130.png
 犹不可况外内俱韄乎耳目眩惑于外而
 心术流荡于内虽繁手以执之绸缪以持
 之弗能止也抱一不离其性也勿失还自
 得也当则吉过则凶无所卜也止谓止于
 分也已谓无追故迹也舍人求己全我而
 不效彼也翛然无停迹也侗然无节碍也
 嗌不嗄任声之自出不由喜怒也握不掜
 任手之自握非独得也视不瞬任目之自
 见非系于色也行不知所之信足自行无
 所趣也居不知所为纵体自任也与物委
卷六 第 6b 页 1119-131.png
 蛇斯顺之也同其波物波亦波也
笔乘能抱一能勿失即道德经所谓载营魄
 抱一能无离也无卜筮而知吉凶即不出
 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能止即知止
 也能已即知足也舍诸人而求诸己即自
 知者明自胜者强也翛然即汜兮其可左
 右也侗然即浑兮其若浊也儿子即专气
 致柔能婴儿也和之至共其德偏不在外
 盖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者如此
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
卷六 第 7a 页 1119-132.png
乃所谓冰解冻释者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
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
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
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已曰然则是至乎曰
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
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
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祸无有恶有
人灾也
郭注趎谓若能自改而用此言便可谓至人
 之德耶冰解冻释者能乎明非自尔也交
卷六 第 7b 页 1119-133.png
 食交乐自无其心皆与物共也然则是至
 者趎谓已便可得此言而至耶答云非谓
 此言为不至但能闻而学者非自至耳苟
 不自至则虽闻至言适可以为经胡可得
 至哉故学者不至至者不学也祸福生于
 失得人灾由于爱恶今槁木死灰无情之
 至则爱恶失得无自而来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
人有脩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
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学
卷六 第 8a 页 1119-134.png
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
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
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郭注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非人
 耀也天光自发则人见其人物见其物物
 各自见而不见彼所以泰然而定也人而
 脩人则自得矣所以常泰常泰故能反居
 我宅而自然获助也出则天子处则天民
 二者俱以泰然而自得之非为而得之也
 故凡所能者虽行非为虽习非学虽言非
卷六 第 8b 页 1119-135.png
 辩所不能知不可强知故止斯至也意虽
 欲为为者必败理终不能
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
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
骨成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
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
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庚为失为不善乎
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閒之
中者鬼得而诛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
独行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行
卷六 第 9a 页 1119-136.png
乎无名者惟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古人
也人见其跂犹之魁然与物穷者物入焉与
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
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憯惨于志镇铘为
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
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郭注因其自备顺其成形心自生耳非虞度
 而出之理自达彼耳非慢中而敬外若是
 而万恶至者天理自有穷通也有为而致
 恶者乃是人耳安之若命故其成不滑灵
卷六 第 9b 页 1119-137.png
 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有持者谓
 不动于物耳其实非持若知其所持而持
 之持则失也发不由己诚何由而当事不
 居分内所以为失幽显无愧于心则独行
 而不惧劵分也游分内者行不由于名游
 分外者有益无益期损己以为物也行无
 名者本有斯光因而用之志期费者虽己
 所无犹借彼而贩卖也夫期费者人已见
 其跂矣而犹自以为安穷谓终始也且谓
 劵外而跂者跂者不立焉能自容不能自
卷六 第 10a 页 1119-138.png
 容焉能容人人不获容况能有亲乎故尽
 是他人志之所撄焦火凝冰故其为兵甚
 于剑戟盖心使气则阴阳徵结于五脏所
 在皆阴阳故不可逃也
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所恶乎分者其分
也以备所以恶乎备者其有以备故出而不
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鬼之
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出无本入
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
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
卷六 第 10b 页 1119-139.png
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
有乎人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
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
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郭注成毁无常分而道皆通不守其分而求
 备焉所以恶分也本分不备而有以求备
 所以恶备也若其本分素备岂恶之哉不
 反守其分内则其死不久不出而无得乃
 得生也已灭其性矣虽有斯生何异于鬼
 虽有斯形苟能旷然无怀则生全而形定
卷六 第 11a 页 1119-140.png
 也歘然自生非有本歘然自死非有根言
 出者自有实耳其所出者无根窍以出之
 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无穷宙者
 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死生出入
 皆歘然自尔而无所由故无所见其形也
 天门者万物之都名谓之天门犹云众妙
 之门也死生出入歘然自尔未有为之者
 也然则聚散隐显故有出入之名徒有名
 耳竟无出入门其安在乎故以无为门以
 无为门则无门也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
卷六 第 11b 页 1119-141.png
 必自有耳岂有之所能有乎明有之不能
 为有而自有耳非谓无能为有也若无能
 为有何谓无乎一无有则遂无矣无者遂
 无则有自歘生明矣是以圣人任其自生
 而不生生也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矣至有以为未始
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
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
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
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苦羔/反)敦知有无死
卷六 第 12a 页 1119-142.png
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公族
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有
生黬闇也披然曰移是尝言移是非所言也
虽然不可知者也腊者之有膍皮胲该可散
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
为是举移是请常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
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
人以为己节因以死偿节若然者以用为知
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以穷为辱移是今之
人也是蜩与鸴鸠同于同也
卷六 第 12b 页 1119-143.png
郭注生为丧丧其散而之乎聚也死为反还
 融液也虽欲均之然已分矣故或有而无
 之或有而一之或分而齐之三者虽有尽
 与不尽然俱能无是非于胸中故谓之公
 族昭景著戴甲氏著封四者虽公族然已
 非一则向之三者已复差之黬直聚气也
 既披然而有分则各是其所是也是无常
 在故曰移所是之移已著于言前矣不言
 其移则其移不可知故试言也腊者之膍
 胲喻物各有用偃谓屏厕也寝庙则以飨
卷六 第 13a 页 1119-144.png
 燕屏厕则以偃溲当其偃溲则寝庙之是
 移于屏厕矣故是非之移一彼一此谁能
 常之故至人因而乘之则均耳物之变化
 无时非生生则所在皆本也以知为师所
 知虽异而各师其知也乘是非者无是非
 也果有名实者物之名实果各自有也质
 主也物各谓己是足以为是非之主人皆
 谓己是故莫通当其所守非真脱也知愚
 名辱者不能随所遇而安之也玄古之人
 无是无非何移之有故曰移是今之人也
卷六 第 13b 页 1119-145.png
 同共是其所同是蜩与鸴鸠无异矣
(女展/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鷔兄则以妪大
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
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屏金彻志之勃解心
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
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
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
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
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
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
卷六 第 14a 页 1119-146.png
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
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动以不得已之谓
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
郭注蹍市人则称已脱误以谢之兄则言妪
 诩之无所辞谢大亲则已矣明恕素足也
 不人者视人若己视人若己则不相辞谢
 斯乃礼之至也不物谓各得其宜则物皆
 我也谋而后知非自然也故至知不谋譬
 之五藏未曾相亲而仁已至故至仁无亲
 金玉者小信之质耳大信则除矣故至信
卷六 第 14b 页 1119-147.png
 辟金荡动也以性自动故称为耳此乃真
 为非有为也夫目之能视非知视而视也
 不知视而视不知知而知耳所以为自然
 若知而后为则知伪也得已而动则为强
 动故失也动而效彼则乱有彼我之名故
 反名得其实则顺也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
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良乎人者唯全
人能之唯虫能虫唯虫能天全人恶天恶人
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一雀适羿羿必得之
卷六 第 15a 页 1119-148.png
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
胞庖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
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介者拸侈画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
死生也夫复謵习不馈(一作/愧)而忘人忘人因
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
惟同乎天和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
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则平
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
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卷六 第 15b 页 1119-149.png
郭注善中则善取誉理常俱也任其自然天
 也有心为之人也工于天即俍于人矣谓
 之全人全人则圣人也虫能守虫即是能
 天都不知而任之斯谓工乎天威以取物
 物必逃之天下之物各有所好所好各得
 逃将安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
 已亏残则不复以好丑存怀故拸而弃之
 胥靡无赖于生故不畏死复谓不馈而忘
 人言不识人之所惜也无人之情则自然
 为天人彼形残胥靡而犹同乎天和况天
卷六 第 16a 页 1119-150.png
 和之自然乎出怒不怒出为不为此故是
 无不能生有有不能为生之意平气则静
 理足顺心则神功至缘于不得已则所为
 皆当故圣人以斯为道岂求无为于恍惚
 之外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
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
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嗜
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嗜欲掔
卷六 第 16b 页 1119-151.png
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
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
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
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
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
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
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
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说而笑徐无鬼出
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税吾君乎吾所以说
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
卷六 第 17a 页 1119-152.png
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
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
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
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
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
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
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
乎鼪鼬之径踉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
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
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卷六 第 17b 页 1119-153.png
郭注嗜欲好恶内外无可故云病矣不对不
 悦其言也夫真人之言何逊哉唯物所好
 之可也从横说之而君未尝启齿是直乐
 鴳以钟鼓耳故愁也闻相狗马而喜犹人
 去国而见其所知各思其本性之所好也
 得其所好则无思无思则忘其所以喜真
 人之言所以得吾君性也始得之而喜久
 得之则忘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茅栗
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
卷六 第 18a 页 1119-154.png
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
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
采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
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
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耳以为短君独
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口鼻
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
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
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
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
卷六 第 18b 页 1119-155.png
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凡成美恶
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形固造形成固
有伐变固外战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
间无徒骥于锱坛之宫无藏逆于得无以巧
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
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
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脩胸中之
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夫民死已脱矣君
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郭注天地均养不以为君而恣之无极若苦
卷六 第 19a 页 1119-156.png
 民以养其耳目鼻口是违天地之平也神
 者不自许物与之耳与物共者和也私自
 许者奸也爱民之迹为民所尚尚之为爱
 爱己伪矣为义则名彰名彰则竞兴竞兴
 则丧其真矣父子君臣怀情相欺欲偃兵
 可得乎从无为为之乃成耳美成于前则
 伪生于后故成美者乃恶器也君为仁义
 民将以伪继之未肯为真也仁义有形故
 伪形必作成则显也故有伐变谓失其常
 然鹤列陈兵也丽谯高楼也步兵曰徒但
卷六 第 19b 页 1119-157.png
 不当为义爱民耳亦无为盛兵走马得中
 有逆则失矣无以巧胜人谓守其朴而朴
 各有所能则乎也无以谋胜人谓率其真
 知而知各有所长则均也无以战胜人谓
 以道应物物服而无胜名也不知以何为
 善则虽剋非已胜若未能已则莫若脩已
 之诚便甲兵无所陈而非偃也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宇
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
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
卷六 第 20a 页 1119-158.png
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
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
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
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
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茂病有长
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
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
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
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
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
卷六 第 20b 页 1119-159.png
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
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郭注圣者名也名生而物迷矣虽欲之乎大
隗其可得乎为天下者若此言各自若则无
事矣无事乃可以为天下也乘日之车出作
入息也为天下莫过自放任自放任矣物亦
奚撄焉故我无为而民自化也夫事由民作
令民自得必有道也马从过分为害师夫天
然而去其过分则大隗至矣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
卷六 第 21a 页 1119-160.png
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信之事则不乐皆囿于
物者也招世之士兴朝潮中民之士荣官筋
力之士矜难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
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广治礼乐之士敬
容仁义之士贵际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
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
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钱财不积则贪
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
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
于易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
卷六 第 21b 页 1119-161.png

郭注不能自得于内而乐物于外故各以所
 乐囿之则万物不召而自来非强之也兴
 朝荣官以下言士之不同若此故当之者
 不可易其方也能同则事同所以相比业
 得其志故劝事非其巧则情物得所嗜而
 乐权势生于事变凡此诸士用用各有时
 时用则不能自己也苟不遭时虽欲自用
 其可得乎故贵贱无常士之所能各有其
 极若四时之不可易耳当其时物顺其伦
卷六 第 22a 页 1119-162.png
 次则各有用矣是以顺岁则时序易性则
 不物物而不物非毁而何不守一家之能
 而之夫万方以要时利故有匍匐而归者
 所以悲也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
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
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
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
孰是邪或者若鲁遽渠者邪其弟子曰我得
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
卷六 第 22b 页 1119-163.png
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
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
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
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
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惠子曰今夫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相拂
以辞相镇以声而未始吾非也则奚若矣庄
子曰齐人蹢直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
其求钘刑钟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
出域有遗类矣夫楚人寄而蹢阍者夜半于
卷六 第 23a 页 1119-164.png
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罹于岑而足
以造于怨也
郭注不期而误中非善射也若谓谬中为善
 射则天下皆谓之羿可乎言不可也若谓
 谬中者羿也则私自是者亦可谓尧矣庄
 子以此明妄中者非羿而自是者非尧若
 皆尧也则五子何为复相非乎犹鲁遽之
 自言鼓瑟俱亦以阳召阳而横自以为是
 或改调一弦五音随改无声则无以相动
 有声则非同不应今改此一弦而二十五
卷六 第 23b 页 1119-165.png
 弦皆改其以急缓为调也遽以此夸其弟
 子然亦以同应同耳未独能为其事也五
 子各私所见而是其所是无用则曾遽之
 夸其弟子而未能相出也未始吾非者各
 自是也惠子便欲以此为至庄子遂举齐
 人蹢子于异国使阍者守之不保其全此
 齐人之不慈也然亦自以为是故为之而
 反以爱钟器为是束缚恐其破伤唐失也
 失亡其子而不能远索遗其气类而亦未
 始自非也又引楚人寄而蹢阍者言俱寄
卷六 第 24a 页 1119-166.png
 止而不能自投于高地岑岸也夜半独上
 人船未离岸已共人斗齐楚二人所行若
 此而未尝自以为非今五子自是岂异斯
 哉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
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
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
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
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卷六 第 24b 页 1119-167.png
郭注运斤成风暝目恣手也非夫不动之质
忘言之对则虽至言妙斲而无所用之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
谓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管仲
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洁
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
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
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
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
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已若者以德分人
卷六 第 25a 页 1119-168.png
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
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
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郭注上忘而下畔谓高而不亢哀不已若故
 无弃人若皆闻见则事钟于己而群下无
 所措手足故遗之可也未能尽遗故仅可
 也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
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𢮞搔见巧
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促射
卷六 第 25b 页 1119-169.png
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
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
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
助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郭注敏疾也给续括也捷速也矢往虽速狙
 犹能搏也国人称之称其忘巧遗色而任
 夫素朴也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颜成子入见
曰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
使若死灰乎曰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
卷六 第 26a 页 1119-170.png
也田禾一睹我而齐国之众三贺之我必先
之彼故知之我必卖之彼故鬻之若我而不
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披恶得
而鬻之
郭注贺其得贤也田禾一睹齐国三贺谓我
 先而卖之彼故知而鬻之心未尽于内而
 有迹于外故为人所知实之所由丧也
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
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道日加/进不为)
(物/累)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
卷六 第 26b 页 1119-171.png
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矣
郭注古人饮酒于此率以言陈善纳诲曰古
 见夫子非今人
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
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
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
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

郭注二子皆能为无为之为何待吾言凡鸟
 喙长者多不能言夫子之言止此彼二子
卷六 第 27a 页 1119-172.png
 此夫子一自然
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者矣道之所一者德
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辨不能举也名
若儒墨而凶矣
郭注先天太朴一而不分失道而后德既非
 人之所能知则虽有强辨亦不能举以示
 今之以儒墨名者类同其所不能同举其
 所不能举
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
及天下而不知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
卷六 第 27b 页 1119-173.png
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
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
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
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
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
人之诚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因曰
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也为祥子
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
终其身
郭注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
卷六 第 28a 页 1119-174.png
 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
 事而有约约决而时生时立而物生故气
 相加而为时约相加而为期期相加而为
 功功相加而为得失得失相加而为吉凶
 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通于道
 约于事正于时离于名成于法者也法之
 在此者谓之近其出化彼谓之远近而至
 故谓之神远而反故谓之明明者在此其
 光照彼其事形此其功成彼从此化彼者
 法也生法者我也成法者彼也
卷六 第 28b 页 1119-175.png
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
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于父
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禦福也子则祥矣
父则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
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
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祥生于奥未尝好田而
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
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
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
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
卷六 第 29a 页 1119-176.png
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
俗之偿焉凡有怪徵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
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无几
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
难不若刖之则易于是刖而鬻之于齐适当
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郭注夫所以怪出于不意故也吾所游者不
 有所为随所遇于天地耳邀遇也怪异也
 循常任性脱然自尔斯不一也顺而无择
 有功于物物乃报之吾不为功而偿之何
卷六 第 29b 页 1119-177.png
 也无怪行而有怪徵故知其天命也夫为
 而然者勿为则已矣不为而自至则不可
 奈何也故泣之后使梱于燕为盗所得全
 恐其逃刖之则易售也
齧阙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
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
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
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
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
行唯且无诚且假夫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
卷六 第 30a 页 1119-178.png
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覕(蒲结/切)也夫尧知贤
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
乎贤者知之矣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权
娄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
姝而私自说悦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
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
择疏鬣自以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
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
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
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
卷六 第 30b 页 1119-179.png
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
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墟而十有万家
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
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
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
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
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
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
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
郭注仁者争尚之原故祸后世仁义既行将
卷六 第 31a 页 1119-180.png
 伪以为之其迹可见则夫贪者将假斯器
 以获其志若仁义各出其情则其断制不
 止乎一人覕割也万物万形而以一剂割
 之则有伤也唯外贤则贤不伪矣暖姝者
 意尽形教岂知我之独化于玄冥之境哉
 非有通变藐世之才而偷安乎一时之利
 者皆豕虫也圣人之形不异凡人故耳目
 之用衰而精神常全若少而未成及长而
 衰则圣人之圣曾不崇朝可乎众自至耳
 非好而致之明舜之所以有天下盖出于
卷六 第 31b 页 1119-181.png
 不得已岂比而利之于民则蒙泽于舜则
 形劳蚁鱼羊三者未能无其耳目心意故
 未能去绳而自平绝迹而玄会也
笔乘以目视目不以我视也以耳听耳不以
 我听也以心复心不以我复也人惟有我
 则不能循物而失其平者多矣耳目心皆
 任之而一无所与列子所谓废心而用形
 者也有不如绳之平惟变之循者乎变言
 物之万变也心与耳目并言即释典以意
 与眼耳鼻舌身为六根同意其平也绳其
 
卷六 第 32a 页 1119-182.png
 变也循王元泽本作其平也水其直也绳
 其变也循
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
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痈雍也豕零也是时
为帝者也何可胜言句践也以甲楯三千栖
于会稽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种也不
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鸱目有所周鹤胫有
所节解之也悲故曰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
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
卷六 第 32b 页 1119-183.png
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
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故
目之于明也殆耳慈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
殆凡能其于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给改祸之
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
为己宝不亦悲乎故有亡国戮民无已不知
问是也
郭注居无事以待事事斯得以有事求无事
 事愈荒死生得失各随其所居耳于生为
 得于死或复为失故当所需则无贱非其
卷六 第 33a 页 1119-184.png
 时则无贵贵贱有时谁能常也各适一时
 之用不能靡所不可则有时而失有时而
 失故有时而悲矣解去也夫有形者自然
 相与为累唯外夫形者磨之而不磷犹风
 日过河实已损矣而不自觉所以不觉非
 不损也恃源往也无意则止于分所以为
 审有意则无涯故殆所以贵其无能而任
 其天然也萃聚也苟不能忘知则祸之长
 也多端矣反守其性则其功不作而成矣
 欲速则不果故曰其果也待久已宝谓有
卷六 第 33b 页 1119-185.png
 其知能也故亡戮之祸皆有其身之过不
 知问祸之所由由乎有心而脩心以救祸
 也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
博也人之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
天之所谓也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
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阴
解蟹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
稽之大定持之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
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
卷六 第 34a 页 1119-186.png
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
崖而不可以无崖颉絜滑猾有实古今不代
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阖不亦
间是已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
尚大不惑
郭注忘天地遗万物然后蜩翼可得而知也
 况欲知天之所谓而可以不无其心哉大
 一道也大阴解之用其分内则万事无滞
 也用万物之自见亦大目也因其本性令
 各自得则大均也体之使各得其分则万
卷六 第 34b 页 1119-187.png
 方俱得所以为大方也命之所期无令越
 逸斯大信也真不挠则自定故持之以大
 定斯不持也物未有无自然者循之则明
 无所作也至理有极但当冥之则得其枢
 要也始有之者彼也故我述而不作解任
 彼则彼自解解之无功故似不解用彼之
 知故似不知我不知则彼知自用彼知自
 用则天下莫不皆知也不可有崖应物直
 而无方也不可无崖各以其分也万物虽
 颉滑不同而物物各自有实也各自有故
卷六 第 35a 页 1119-188.png
 不可相代不可以亏宜各尽分也搉而扬
 之有大限也若问其大搉则物有至分故
 忘己任物之理可得而知奚为而惑若此
 也夫惑不可解故尚大不惑愚之至也圣
 人从而任之所以皇王殊迹随世为名也
  则阳第二十五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
归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
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
曰冬则擉(测角/切)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有过
卷六 第 35b 页 1119-189.png
而问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
乎吾又不若夷节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
有知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
地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夫冻者假衣于春
暍者反冬乎冷风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
严其于罪也无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
能挠焉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
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
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
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
卷六 第 36a 页 1119-190.png
宜彼其记乎归居而一间其所施其于人心
者若是其远也故曰待公阅休
郭注王果言公阅休之为人以抑彭阳之进
 趋也言己不若夷节之好富贵能交结意
 尽形名任知以干上也相助消者言苟进
 故德薄而名消也冻暍之喻言已顺四时
 之施不能赴彭阳之意也圣人淡然无欲
 乐足于所遇不以侈靡为贵而以道德为
 荣故其家人不识贫之可苦轻爵禄而重
 道德超然坐忘不觉荣之在身故使王公
卷六 第 36b 页 1119-191.png
 失其所以为高与之为娱不以为物自苦
 也乐物保己通彼而不丧我也人各自得
 斯饮和矣岂待言哉并立而化望风而靡
 使彼父父子子各归其所是施同天地之
 德故间静而不二也曰待公阅休欲其释
 楚王而从阅休将以静泰之风镇其动心
 也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
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
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生
卷六 第 37a 页 1119-192.png
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
也终无己人之好之亦无己性也圣人之爱
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
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
无己人之安之亦无己性也
郭注达绸缪所谓玄通也周尽一体无内外
 而皆洞照也不知其然而然非性而何摇
 者自摇作者自作莫不复命而师其天然
 也此非赴名而高其迹率性而动其迹自
卷六 第 37b 页 1119-193.png
 高故人不能下其名也任知而行则忧患
 相继鉴镜也鉴物无私故人美之夫鉴者
 岂知鉴而鉴邪生而可鉴则人谓之鉴耳
 若人不相告则莫知其美于人譬之圣人
 人与之名也鉴之可喜由于无情不问知
 与不知闻与不闻来即鉴之故终无已若
 鉴由闻知则有时而废也性所不好岂能
 久照圣人无爱若镜耳然而事济于物故
 人与之名若人不相告则莫知其爱人也
 荡然以百姓为刍狗而道合于爱人故能
卷六 第 38a 页 1119-194.png
 无已若爱人由乎闻知则有时而衰非性
 之所安胡能久也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
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
仞之台县玄众间者也冉相氏得其环中以
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
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
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
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况域/切)其合之也
卷六 第 38b 页 1119-195.png
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从
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
得其两见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容成氏曰
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郭注得旧犹畅然况得性乎缗合也见所尝
 见闻所尝闻而犹畅然况体其体用其性
 也众之所习虽危犹閒况圣人无危乎冉
 相氏古之圣王也居空以随物而物自成
 与物无终无始忽然俱往日与物化故常
 无我常无我故常不化也夫为者何不试
卷六 第 39a 页 1119-196.png
 舍其所为乎唯无所师乃得师天师天犹
 未免于殉奚足事哉师天犹不足称事况
 又不斯耶必至于天人始物都无乃冥合
 也故汤委之百官而不与焉任其自聚非
 囿之也纵其自散非解之也司御之属亦
 能随物之自成而汤得之所以名寄于物
 而功不在己名法者己过之迹非适足也
 故曰嬴然无心者寄治于群司则其名迹
 并见于彼仲尼曰天下何思何虑虑已尽
 矣若有纤芥之虑岂得寂然不动应感无
卷六 第 39b 页 1119-197.png
 穷以辅万物之自然耶容成子曰除日无
 岁今所以有岁而存日者为有死生故也
 若无死无生则岁日之计除矣无死我则
 无内外也
魏莹罃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
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
也而以匹夫从雠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
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
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尺其背折其
脊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
卷六 第 40a 页 1119-198.png
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
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也华子
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
者亦乱人也谓伐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
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子
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
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
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
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
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
卷六 第 40b 页 1119-199.png
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
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
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
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
之惠子曰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
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
之前譬犹一吷也
郭注蜗至微而有两角诚知所非者若此之
 细也则天下无争矣人迹所及为通达谓
卷六 第 41a 页 1119-200.png
 四海之内也今自以四海为大然计在无
 穷之中若有若无也王与蛮氏俱有限之
 物耳有限则不问大小俱不得与无穷者
 计也虽天地共在无穷之中皆蔑如也况
 魏中之梁梁中之王而足争哉惝然若亡
 自悼所争者细也辟犹一吷言曾不足闻
 也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
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揔何为者邪仲尼曰
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
卷六 第 41b 页 1119-201.png
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
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是其市南
宜僚邪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
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
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夫若然者
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身乎而
何以为存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郭注埋于民与民同也藏于畔进不荣华退
 不枯槁也其声消损其名也其志无穷规
 长生也所言者皆世言而心与世异人中
卷六 第 42a 页 1119-202.png
 隐者譬无水而沉也著明也何以为存谓
 不如舍之以从其志其室虚果逃去也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
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
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
予予来年变齐去声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
繁以滋予终年厌飧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
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
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
欲恶之孽为性萑丸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
卷六 第 42b 页 1119-203.png
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
热溲膏是也
郭注卤莽灭裂轻脱未略不尽其分也变齐
 功尽其分无所不至也夫遁离灭亡以众
 为之所致也若各致其极则何患萑苇害
 禾稷欲恶伤正性形扶疏则神气伤以欲
 恶引性不止于当并溃以下此卤莽之报
 也故治性者安可以不齐其至分
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
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
卷六 第 43a 页 1119-204.png
于齐至齐见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
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子
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
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
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
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
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
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
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
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
卷六 第 43b 页 1119-205.png
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
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郭注杀人大菑谓自此以下事大菑既有则
 虽戒以莫为其可得乎各自得则无荣辱
 得失纷纭故荣辱立荣辱立则夸其所谓
 辱而跂其所谓荣矣奔驰乎夸跂之间非
 病而何若以知足为富将何争乎上有所
 好则下不能安其本分君莫之失则民自
 得君莫之枉则民自正夫物之形性何为
 而失哉皆由人君挠之以至斯患耳故自
卷六 第 44a 页 1119-206.png
 责也反其性匿也用其性显也故为物所
 显则皆识为物所易则皆敢轻其所任则
 皆胜适其足力则皆至民知力竭则以伪
 继之将以避诛罚也主日兴伪士于何许
 得其真乎谁责言当责上也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
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
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
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
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
卷六 第 44b 页 1119-207.png
乎已乎且无所逃此则所谓然与然乎
郭注化谓顺世而不系于彼我顺物而畅物
 情之变然也物情之变未始有极无根无
 门忽尔自然故莫见唯无其生无其出者
 为能睹其门而测其根也我所不知物有
 知之者矣故用物之知则无所不知独任
 我知知其寡矣今不恃物以知而自尊其
 知则物不告我非大疑而何不能用彼则
 寄身无地自谓然者天下未之然也
仲尼问于太史大韬伯常骞狶韦曰夫卫灵
卷六 第 45a 页 1119-208.png
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
诸侯之际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大韬曰是
因是也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
浴史䲡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其慢若彼
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是其所以为灵
公也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
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
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一/作)
(埋)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
识之
卷六 第 45b 页 1119-209.png
郭注灵无道之谥男女同浴此无礼也以䲡
 为贤而奉御之劳故搏币而扶翼之使不
 得终礼此所以为肃贤也币者奉御之物
 欲以肃贤补其私慢灵有二义亦可谓善
 故仲尼问焉子谓蒯聩言不凭其子灵公
 将夺汝处也夫物皆先有其命故来事可
 知是以凡所为者不得不为凡所不为者
 不可得为而愚者以为为之在己不亦妄
 乎徒识已然之见事耳未知已然之出于
 自然也
卷六 第 46a 页 1119-210.png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
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
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
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
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
合并而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
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
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大人不赐
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
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
卷六 第 46b 页 1119-211.png
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
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乎大山
木石同坛此之谓丘里之言少知曰然则谓
之道足乎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
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
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
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以号而读之则可
也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辩譬犹
狗马其不及远矣
郭注大人无私于天下则天下之风一也自
卷六 第 47a 页 1119-212.png
 外入者大人之化由中出者民物之性性
 各得正故民无违心化必至公故主无所
 执所以能合丘里而并天下一万物而夷
 群异也殊气自有故能常有若本无之而
 由天赐则有时而废殊职自有其才故任
 之耳非私而与之文者自文武者自武非
 大人所赐也若由赐而能则有时而阙矣
 岂惟文武凡性皆然名止于实故无为实
 各自为故无不为时世有变无心者斯顺
 祸福淳淳流行反覆也于此为戾于彼或
卷六 第 47b 页 1119-213.png
 宜各自信其所是不能离也正于此者或
 差于彼比于大泽无弃材也观乎太山合
 异以为同也言于丘里则天下可知有数
 之物不止于万况无数之数谓道而足耶
 物得以通通物无私而强字之曰道所谓
 道可道也名已有矣故乃将无可得而比
 耶今名之辩无不及远矣故谓道犹未足
 也必在乎无名无言之域而后至焉虽有
 名故莫之比也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
卷六 第 48a 页 1119-214.png
起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
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
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
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之可志也随序之相
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
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少知曰
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
其情孰遍于其理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
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
卷六 第 48b 页 1119-215.png
不能以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
大至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
终以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
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
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徂(一作/咀)死生非
远也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
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
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
也与物终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
所假而行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
卷六 第 49a 页 1119-216.png
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
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
非默议其有极
郭注问物之所起或谓道能生之也阴阳四
 时皆其自尔非无所生凡此事故云为趣
 舍近起于阴阳之相照四时之相代过此
 以往至于自然自然之故谁知所以其相
 理相使皆物之所有自然而然耳非无能
 有之也物表无所复有故言知不过极物
 也废起皆自尔无所原随也此议之所止
卷六 第 49b 页 1119-217.png
 谓极于自尔故无议也季真曰道莫为接
 子曰道或使或使者有使物之功也夫物
 有自然非为之所能也由斯而观季真之
 言当也至精至大皆不为而自尔物有相
 使亦自尔也故莫之为者未为非物凡物
 云云皆由莫为而过去或使则实实自使
 之莫为则虚无使之也居指名实之所在
 物之所在其实至虚意言愈疏故求之于
 言意之表而后至焉突然自生吾不能禁
 忽然自死吾不能违近在身中犹莫见其
卷六 第 50a 页 1119-218.png
 自尔而欲忧之此或使莫为二者世所至
 疑也物理无穷故其言无穷然后与物同
 理也与物终始者常不为而自然也道不
 能使有而有者常自然也故曰道不可有
 有不可无物所由而行故假名曰道胡为
 大方者举一隅便可知也求道于言意之
 表则足不能忘言而存意则不足道物之
 极常莫为而自尔不在言与不言极于自
 尔非言默所议也
   物第二十六
卷六 第 50b 页 1119-219.png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
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
信故伍员云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
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
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
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该
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
忧两陷而无所逃螴陈蜳惇不得成心若县
于天地之间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隤颓然而
卷六 第 51a 页 1119-220.png
道尽
郭注善恶所致俱不可必藏血化碧精诚之
 至也忠未必信孝未必爱是以至人无心
 而应物唯变所适雷霆水火焚槐所谓错
 行也苟不能忘形则随形所遭而陷于忧
 乐左右无宜也矜之愈重则所在为难莫
 知所守故不得成县于天地之间所希跂
 者高而阔也慰暋沈屯则非清夷平畅也
 生火内热也遗利则和若利害存怀其和
 焚矣月不胜火者大而黯则多累小而明
卷六 第 51b 页 1119-221.png
 则知分也唯溃然无矜遗形自得道乃尽
 也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
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
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
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
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
卷六 第 52a 页 1119-222.png
言此曾不如早索于枯鱼之肆
郭注言当理无小苟其不当虽大何益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界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
大鱼食之牵巨钩錎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
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
公子得若鱼离而腊昔之自制浙河以东苍
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荃才讽
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力追/切)趣灌
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
卷六 第 52b 页 1119-223.png
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
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郭注言志趣不同故经世之宜小大各有所
 适也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
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
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
为接其鬓压其颜诲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
其颊无伤口中珠
郭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
卷六 第 53a 页 1119-224.png
 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
 恃也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
于彼脩上而趍促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
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
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
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
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
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鷔
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
卷六 第 53b 页 1119-225.png
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
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
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郭注长上促下耳却近后而上偻视之儡然
 似营他人事者谓仲尼能遗形去知故以
 为君子揖而退受其教也业可得进者设
 问之令老莱明其不可进也一世为之则
 其迹万世为患故不可轻也抑固窭邪亡
 其略弗及邪言直任之则民性不窭而皆
 自有略无不及之事也惠之而欢者无惠
卷六 第 54a 页 1119-226.png
 则丑矣然惠不可长故一惠终身丑也中
 民之行进者言其易进则不可妄惠之也
 隐括进之谓也闭者闭塞也反伤动邪者
 顺之则全静之则正也事不远本故其功
 每成矜不可载故遗而弗有也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
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
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
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
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
卷六 第 54b 页 1119-227.png
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
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
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
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
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
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
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
郭注神知之不足恃也如是夫唯静然居其
 所能而不营于外者为全不用其知而用
卷六 第 55a 页 1119-228.png
 众谋犹网无情故得鱼也小知自私大知
 任物去善则善无所慕善无所慕则善者
 不矫而自善也如婴儿之言汎然无习而
 自能者非跂而学彼也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
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
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
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
也亦明矣
郭注圣应其内当事而发已言其外以畅事
卷六 第 55b 页 1119-229.png
情情畅则事通外明则内用相须之理然

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
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
知厚德之任与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虽
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贱故曰至
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
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
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
教不学承意不彼
卷六 第 56a 页 1119-230.png
郭注性之所能不得不为也性所不能不得
 强为圣人唯莫之制则同焉皆得而不知
 所以得德非至厚则莫能任其志行而信
 其殊能也覆坠火驰言人之所好不避是
 非死生以之也易世而无以相贱所以为
 人齐同至人无留行唯所遇而因之故能
 与化俱也古无所尊今无所卑而学者尊
 古而卑今失其原矣随时因物乃平泯也
 至人当时应务所在为正故曰游于世而
 不僻本无我我何失焉故曰顺人而不失
卷六 第 56b 页 1119-231.png
 己教因彼性非学也故曰彼教不学彼意
 自然承而用之则万物各至其我故曰承
 意不彼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膻口彻为甘
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
而不止则跈(女展/切)跈则众害生物之有知者
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
人则顾塞其窦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
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大林
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德溢乎名名
卷六 第 57a 页 1119-232.png
溢乎暴谋稽乎誸贤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
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挑耨耨
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

郭注当通而塞则理有不泄而相腾践也生
 起也凡根生者无知亦作恃息也殷当也
 息不由知由知然后失当失当而后不通
 故知恃息息不恃知也然知欲之用制之
 由人非不得已之符也天穿无降者通理
 有常运也人塞其窦者无情任天窦乃开
卷六 第 57b 页 1119-233.png
 也阆空旷也天游游不系也勃溪争处也
 攘逆也大林丘山之善者自然之理有寄
 物而通也德溢乎名者名高则利深故脩
 德者过其当也名溢乎暴者禁暴则名美
 于德也誸急也谋稽乎誸者急而后考其
 谋也知出乎争者平往则无用知也柴塞
 也官事果乎众宜者众之所宜者不一故
 官事立也草木生而铫耨脩者事物之生
 皆有由也到植不知其然者事由理发故
 不觉也
卷六 第 58a 页 1119-234.png
静然可以补病眦𡟬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
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
而问焉圣人之所以駴骇天下神人未尝过
而问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
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
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郭注补病非不病也休老非不老也止遽非
 不遽也若是犹有劳故佚者超然不顾神
 人即圣人也圣言其外神言其内趋舍各
 有分高下各有等故不相问也
卷六 第 58b 页 1119-235.png
笔乘皆𡟬旧解目病也须溪云静非药也然
 可以补病目无所见虽病也而可以休老
 不知眦𡟬盖养生家之术耳按真诰云时
 以手按目四眦令见光分明是检眼神之
 道久为之见百灵老形之兆发于目眦披
 𡟬皱纹可以沐浴老容
演践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
毁而死者半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
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踆于窾
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徙狄因以踣赴河
卷六 第 59a 页 1119-236.png
郭注慕赏而孝去真远矣斯尚贤之过也其
 波荡伤性遂至于踣河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
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郭注至于两圣无意乃都无所言也



庄子翼卷之六
卷六 第 59b 页 1120-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