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360617a 页
卷二 第 1a 页 1117-110.png
庄子翼卷之二振二
  人间世第四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
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
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
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
国有瘳乎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
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
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
卷二 第 1b 页 1117-111.png
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
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
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
器非所以尽行也且德厚信矼打未达人气
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疆以仁义绳墨之言
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
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
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
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
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具成之
卷二 第 2a 页 1117-112.png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
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且
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
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
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
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形戮其用
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
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升也而
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颜回
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
卷二 第 2b 页 1117-113.png
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
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
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
其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
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
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
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
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耶为
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卷二 第 3a 页 1117-114.png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不为病是
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
太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
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郭注行独不与民同欲也轻用其国者人君
 动必乘人一怒则伏尸流血一喜则轩冕
 塞路故君人者之用国不可轻也不见其
 过莫敢谏也轻用民死轻用之于死也死
 者以国量乎泽若蕉举国而输之死地不
卷二 第 3b 页 1117-115.png
 可称数视之如草介也民其无如矣无所
 依归也道不欲杂言宜正得其人若夫不
 得其人则虽百医守病适足致疑而不能
 一愈也古之至人有其具然后可以接物
 彼不虚心以应物而役思以犯难故知其
 所存于己者未定也夫唯外其知以养真
 寄妙当于群才功名归物而患虑远身然
 后可以至于暴人之所行也且德之所以
 流荡者矜名故也知之所以横出者争善
 故也虽复桀蹠其所矜惜无非名善也名
卷二 第 4a 页 1117-116.png
 知者世之所用也而名起则相轧知用则
 争兴故遣名知而后行可尽也夫投人夜
 光鲜不按剑者未达故耳回之德信与其
 不争之名彼所未达也而强以仁义准绳
 于彼彼将谓回欲毁人以自成也是故至
 人不役志以经世而虚心以应物诚信著
 于天地不争畅于万物然后万物归怀天
 地不逆故德音发而天下响会景行彰而
 六合俱应始可以经寒暑涉治乱而不与
 逆鳞迕也菑人者人必反菑之适不信受
卷二 第 4b 页 1117-117.png
 则谓与己争名而反害之也苟能悦贤恶
 愚闻义而服便为明君君明则不苦无贤
 臣汝往亦不足复奇如其不尔往必受害
 故以有心而往无往而可无心而应其应
 自来则无往而不可也汝唯有寂然不言
 耳言则工公必乘人以君人之势而角其
 捷辩以距谏饰非而目将荧之使人眼眩
 也色将平之不能复自异于彼也口将营
 之自救解不暇也容形心成乃且释己以
 从彼也名之曰益多适不能救乃更足以
卷二 第 5a 页 1117-118.png
 成彼之盛也顺始无穷寻常守故未肯变
 也不信厚言未信而谏虽厚为害也龙逢
 比干居下而任上之忧非其事也故其君
 挤之不欲令臣有胜君之名也夫暴君若
 丛枝胥敖有扈非徒恣欲乃复求名但所
 求者非其道耳惜名贪欲之君虽复尧禹
 不能胜化也故与众攻之而汝乃欲空手
 而往化之以道哉端而虚正其形而虚其
 心也勉而一言逊而不二也恶恶可者言
 未可也卫君亢阳之性充张于内而甚扬
卷二 第 5b 页 1117-119.png
 于外强禦之至也采色不定喜怒无常也
 夫顽强之甚人以快事感己己陵藉而乃
 抑挫之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虽小
 德且不能成将故守其本意执而不化即
 汝之端虚勉一外合而内不訾此未足以
 化之也颜回更说三条内直者与天为徒
 言物无贵贱得生一也故善与不善付之
 公当耳一无所求于人若然者依乎天理
 推己性命若婴儿之直往也外曲者与人
 为徒言外形委曲随人事之所当为也成
卷二 第 6a 页 1117-120.png
 而上比者与古为徒言成于今而比于古
 虽是常教有讽责之旨然寄直于古故无
 以病我也仲尼犹以为未可意谓当理无
 二而张三条以政之与事不冥耳虽未弘
 大亦且不见咎责然于化则未以其挟三
 术以适彼非经心而付之天下也
笔乘若唯无诏王公句绝诏告也汝唯无告
 王公则已言则必且乘人而斗其捷云云
 皆指颜子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
卷二 第 6b 页 1117-121.png
将语若有而为之其易异邪易之者皞天不
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
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
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
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
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
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
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
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
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
卷二 第 7a 页 1117-122.png
而寓于不得己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
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
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
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
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
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
之化也禹舜之所纽者伏戏羲凡蘧之所行
终而况散焉者乎
郭注夫有其心而为之者诚恭易也以有为
 为易未见其宜也若一志者请去异端而
卷二 第 7b 页 1117-123.png
 
 任独也遗耳目去心意而符气性之自得
 此虚以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其心则至
 道集于怀也未使实自回者未使心斋故
 有其身也得便未始有回者既得心斋之
 使则无其身也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者
 放心自得之场当于实而止也譬之官商
 应而无心故曰鸣也夫无心而应者任彼
 耳不强应也使物自若无门者也付天下
 之自安无毒者也毒治也不得已者理之
 必然者也体至一之宅而会乎必然之符
卷二 第 8a 页 1117-124.png
 也则几矣理尽于斯也不行则易欲行而
 不践地不可能也无为则易欲为而不伤
 性不可得也视听之所得者粗故易欺也
 至于自然之报细故难伪也则失真少者
 不全亦少失真多者不全亦多失得之报
 未有不当其分者也而欲违天为伪不亦
 难乎有翼有知之喻言必有其具乃能其
 事今无至虚之宅无由有化物之实也夫
 视有若无虚室者也室虚而纯白独生矣
 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若夫不止于
卷二 第 8b 页 1117-125.png
 当不会于极此为以应坐之日而驰鹜不
 息也故外敌未至而内已困矣岂能化物
 哉夫使耳目闭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
 矣故将任性直通无往不冥尚无幽昩之
 贵而况人间之累乎物无贵贱未有不由
 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故世之所谓知者
 岂欲知而知哉所谓见者岂谓见而见哉
 若夫知见可以欲为而得者则欲贤可以
 得贤为圣可以得圣乎固不可矣而世不
 知知之自知因欲为知以知之不见见之
卷二 第 9a 页 1117-126.png
 自见因欲为见以见之不知生之自生又
 将为生以生之故见目而求离娄之明见
 耳而责师旷之聪故心神奔驰于内耳目
 竭丧于外身处不适则与物不冥矣不冥
 矣而能合乎人间之变应乎世世之节者
 未之有也
笔乘为天使为人使与未始得使及得使之
 使相应颜子间虚为心斋也而霍然有悟
 故曰回之不能运动如意者有我也能运
 动如意者无我也夫子叹其尽善而又告
卷二 第 9b 页 1117-127.png
 之曰女能游其樊而无动于名意合则言
 不合则止广大而无门澹泊而无毒一处
 之以不得已焉则几矣几者几于无我也
 绝迹以下重发此义不行而绝迹则易行
 而不践地则难为人使则有我故是伪为
 天使则无我故难伪夫知不以知如大之
 行不以步鸟之飞不以翼者天使之也此
 所谓虚也室虚则白生心虚则道集盖非
 有吉祥也而吉祥莫大焉人之安身栖志
 释此无归矣而犹然不止非坐驰而何坐
卷二 第 10a 页 1117-128.png
 驰如言陆沈之类盖人心自止而横执以
 为不止是犹之马伏槽枥而意骛千里即
 拱默山林秪滋其扰耳夫耳目内通则无
 闻见外于心知则无思为如此则可以言
 虚而鬼神来舍矣况于人乎此所以命万
 物之化而不化于物古圣人所为服行终
 身者也
叶涉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仲尼曰王使诸梁
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
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子尝语
卷二 第 10b 页 1117-129.png
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
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
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
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
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
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
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
其有以语我来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
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
卷二 第 11a 页 1117-130.png
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
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
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
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
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
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丘
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
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
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
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也妄妄则其信之
卷二 第 11b 页 1117-131.png
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
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郭注王使诸梁甚重者重其使欲有所求也
 甚敬而不急者恐直空报其敬而不肯急
 应其求也事无小大少有不言以成为欢
 者此仲尼之所曾告诸梁也事不成则有
 人道之患者以成为欢者不成则怒矣此
 楚王之所不能免也事成则有阴阳之患
 者言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
 冰炭于五藏矣成败若任之于彼而莫足
卷二 第 12a 页 1117-132.png
 以患心者唯有德者能之爨无欲清之人
 者对火而不思凉明其所馔俭薄也所馔
 俭薄而内热饮冰者诚忧事之难非美食
 之为也事未成则唯恐不成耳若果不成
 则恐惧结于内而刑网罹于外故曰是两
 也不可解于心者自然固结不可解也无
 所逃于天地之间者千人聚不以一人为
 主不乱则散故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
 可以无君此天人之道必至之宜也若君
 可逃而亲可解则不足戒也故曰是之谓
卷二 第 12b 页 1117-133.png
 大戒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
 无乐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
 而不施心于其间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
 休戚于其中虽事凡人犹无往而不适而
 况君亲乎事有必至理固常通为人臣子
 者任之则事济事济而身不存者未之有
 也又何用心于有身哉若乃信道不笃而
 悦恶存怀不能与至当俱往而谋生虑死
 未见能成其事者也交近则必相靡以信
 者近者得接故以其信验亲相靡服也远
卷二 第 13a 页 1117-134.png
 则必忠之以言者遥以言传意也夫喜怒
 之言若过其实传之者宜使两不失中故
 未易也凡溢之类也妄言嫌非彼言以传
 者妄作也莫者莫然疑之也传言者殃言
 就传过言似于诞妄受者有疑则传言者
 横以轻重为罪也引法言以證之言虽闻
 临时之过言而勿传也必称其常情而要
 其诚致则近于全也
笔乘叶公之忧在利害然害之极不过死亡
 而已故夫子以生死决之忠孝人犹能言
卷二 第 13b 页 1117-135.png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则未易言
 也盖事心则身忘身忘而哀乐无所错矣
 恶能施乎其前哉故卒之曰行事之情而
 忘其身何暇至子悦生而恶死悦生恶死
 即所谓哀乐者也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
 若命须溪云只此一语慷慨明达谈笑有
 馀夫不可奈何非衰飒之谓也其自决如
 此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
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
卷二 第 14a 页 1117-136.png
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
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
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
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荫气息茀然于是并
生心厉尅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
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
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
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
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卷二 第 14b 页 1117-137.png
郭注以巧斗力者本共好戏欲胜情至潜兴
 害彼则不复循理也以礼饮酒者尊卑有
 别旅酬有次湛湎淫液则淫流纵横无所
 不至也夫烦生于简事起于微此必至之
 势也言者风波也故行之则实丧矣遗风
 波而不行则实且丧矣事得其实则危可
 安而荡可定也夫忿怒之作无他由也常
 由巧言过实偏辞失当譬之野兽蹴之穷
 地意急情尽则和气不至而气息不理茀
 然暴怒但生𤷅疵以对之也夫宽以容物
卷二 第 15a 页 1117-138.png
 物必归焉尅核太精则鄙吝心生而不自
 觉也苟不自觉安能知祸福之所齐诣邪
 故大人荡然放物于自得之场不苦人之
 能不竭人之欢故四海之交可全也无迁
 令者传彼实也无劝成者任其自成也过
 度益也益则非任实矣美成者任其时化
 譬之种植不可一朝成也若彼之所恶而
 劝疆成之则悔败寻至故曰恶成不及改
 也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言寄物
 以为意任理之必然者中庸之符全矣斯
卷二 第 15b 页 1117-139.png
 接物之至也当任齐所报之实何为为齐
 作意于其间哉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言
 直为致命最易而以喜怒施心故难也
笔乘夫传两喜两怒之言而不敢溢者凡以
 善终之难不得不谨其始耳观斗力者始
 阳卒阴饮酒者始治卒乱则知人之相与
 始于信卒乎鄙事之在人始于细卒乎大
 者其必至也夫一言之发激怒于人非风
 波乎人既激矣将行其怒非实丧乎故忿
 之设也无由由巧言偏词每每过实不择
卷二 第 16a 页 1117-140.png
 正理如兽之畏死不择好音气息茀然而
 出则听者并生厉心而忿从此设矣尅者
 责人太切核者认真太甚本以望人之美
 也而人或以不肖之心应之于是而知止
 焉可也而不知其然则积忿成患将不知
 其所终矣终即前所谓卒乎鄙卒乎巨者
 也君命之将卒意迁改事之未成勉强以
 劝此即溢美溢恶之言故曰过度益也溢
 则传言者殃能无殆乎美成在久者成人
 之美必优游深交久乃可入也恶成不及
卷二 第 16b 页 1117-141.png
 改者一言偾事并生心厉悔将无及也夫
 人喜为溢言者意必存怀而不能虚焉故
 耳乘物游心则忘己托不得已则忘物斯
 则因其命而致之我无心也何必有所作
 为以还报哉夫子告叶公或以为次于颜
 子而实亦不能外于虚也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
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
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智适足以知人之
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柰之何蘧伯
卷二 第 17a 页 1117-142.png
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汝身哉形莫若
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
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
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
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
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
无疵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
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
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汝不知夫养虎者
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
卷二 第 17b 页 1117-143.png
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
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
其杀者逆也夫爱马者以筐盛成矢以蜃盛
(乃吊/切)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
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郭注夫小人之性引之轨制则憎己纵其无
 度则乱邦不知民过之由己故罪责于民
 而不自改也正汝身者反覆与会俱所以
 为正身也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形不乖迕
 和而不同也就不欲入就者形顺入者还
卷二 第 18a 页 1117-144.png
 与同也和不欲出和者义济出者自显伐
 也若遂与同则是颠危而不扶持与彼俱
 亡矣故当模格天地但不立小异耳自显
 和之且有含垢之声济彼之名彼将恶其
 胜己妄生妖孽故当闷然若晦玄同光尘
 然后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
 利不可得而害也彼且为婴儿七句言不
 小立圭角以逆其鳞也夫螳螂之怒臂非
 不美也以当车辙顾非敌耳今知之所无
 柰何而欲疆当其任即螳螂之怒臂也积
卷二 第 18b 页 1117-145.png
 伐汝之才美以犯人此危殆之道故戒之
 为其杀之之怒者恐其因有杀心而遂怒
 也为其决之之怒者方使虎自齧分之则
 因用力而怒矣时其饥饱达其怒心知其
 所以怒而顺之也顺理则异类生爱逆节
 则至亲交兵此虎之所以媚于养己也矢
 溺至贱而以宝器盛之爱马之至也拊之
 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言虽救其患而掩
 马之不意故惊而至此也意有所至而爱
 有所亡言欲至除患率然拊之以致毁碎
卷二 第 19a 页 1117-146.png
 失其所以爱矣故当世接物逆顺之际不
 可不慎也
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枥社树其大蔽牛
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
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韨匠石不顾遂行不
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
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
行不辍何邪曰己矣勿言之矣散上声木也
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
毁以为门户则液樠蔓以为柱则蠹是不材
卷二 第 19b 页 1117-147.png
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
社见梦曰汝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
木耶夫柤查梨橘柚果两(亦果/切)之属实熟则
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
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
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
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
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柰何哉
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
觉教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
卷二 第 20a 页 1117-148.png
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
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剪乎且也彼其所
保与众异而以义誉余之不亦远乎
郭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可用之木为文
 木物莫不若是者物皆以用自伤也几死
 乃今得之言数有睥睨己者唯今匠石明
 之耳为予也自言积无用乃为济生之大
 用若有用久见伐矣几死之散人又恶知
 散木以戏匠石也弟子犹嫌其以为社自
 荣不趣取于无用而已匠石谓社自来寄
卷二 第 20b 页 1117-149.png
 耳非此木求之为社也以为不知己者诟
 厉言此本乃以社为不知己而见辱病也
 岂荣之哉本自以无用为用虽不为社亦
 终不近于剪伐之害也所保与众异者彼
 以无保为保而众以有保为保也利人长
 物禁民为非社之义也夫无用者泊然不
 为而群才自适用者各得其叙而不与焉
 此无用之所以全也汝以社誉之无缘近
 也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
卷二 第 21a 页 1117-150.png
千乘隐将芘庇其所籁赖子綦曰此何木也
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
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
可以为棺椁咶矢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
则使人狂酲呈三日而不己子綦曰此果不
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
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揪柏桑其拱把而上者
求伹即之杙一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
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善
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夭于斧斤
卷二 第 21b 页 1117-151.png
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
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
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
以为大不祥也
郭注隐将芘其所籁者其枝所荫可以隐芘
 千乘也天王不材于百官故百官御其事
 而明者为之视聪者为之听知者为之谋
 勇者为之捍夫何为哉玄默而已而群材
 不失其当则不材乃材之所至赖也故天
 下乐推而不厌乘万物而无害也白颡亢
卷二 第 22a 页 1117-152.png
 鼻痔病巫祝解除弃此三者必妙选骍具
 然后敢用巫祝于此亦知不材者全也夫
 全生者天下之所谓祥也巫祝以不材为
 不祥而弗用也彼乃以不祥全生乃大祥
 也神人者无心而顺物者也故天下之所
 谓大祥神人不逆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哙撮(子栝/切)
指天五管在上两髀陛为胁挫针治繲戒足
以糊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嗣十人上徵武士
则支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
卷二 第 22b 页 1117-153.png
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
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
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郭注徵武士则攘臂于其间者恃其无用故
 不自窜匿也有大役则不受功者不任作
 役故也役则不与赐则受之支离其形者
 犹能自全如此神人无用于物而物各得
 自用归功名于群才与物冥而无迹故免
 人间之害处常美之实此支离其德也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
卷二 第 23a 页 1117-154.png
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持往世不可追也天
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
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
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
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
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
知无用之用也
郭注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言当顺时直
 前尽乎会通之宜世之哀盛蔑然不足觉
卷二 第 23b 页 1117-155.png
 故曰何如来不可待往不可追趣当尽临
 时之宜耳有道成焉无道生焉言付之自
 尔而理自生成生成非我也岂为治乱易
 节哉治自求成故遗成而不败乱自求生
 故忘生而不死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言
 不瞻前顾后而尽当今之会冥然与时世
 为一而后妙当可全刑名可免也福轻乎
 羽莫之知载者足能行而放之手能执而
 任之听耳之所闻视目之所见知止其所
 不知能止其所不能用其自用为其自为
卷二 第 24a 页 1117-156.png
 恣其性内而无纤芥于分外此无为之至
 易也无为而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性命
 全而非福者理未闻也故夫福者即向之
 所谓全耳非假物也岂有寄鸿毛之重哉
 率性而动动不过分天下之至易也举其
 自举载其自载天下之至轻也然知以无
 涯伤性心以欲恶荡真故乃释此无为之
 至易而知彼有为之至难弃夫自举之至
 轻而取夫载彼之至重此世之常患也祸
 重乎地莫之知避者举其性内则虽负万
卷二 第 24b 页 1117-157.png
 钧而不觉其重也外物寄之虽重不盈锱
 铢有不胜任者矣为内福也故福至轻为
 外祸也故祸至重祸重而莫之知避此世
 之大迷也夫画地而使人循之其卒不可
 䄋矣有其己而临物与物不冥矣故大人
 不明我以耀彼而任彼之自明不德我以
 临人而付人之自得故能弥贯万物而玄
 同彼我泯然与天下为一而内外同福也
 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
 行全矣天下皆全其吾则凡称吾者莫不
卷二 第 25a 页 1117-158.png
 皆全也吾行郤曲无伤吾足者曲成其行
 各自足矣有用则与彼为功无用则自全
 其生夫割肌肤以为天下者天下之所知
 也使百姓不失其自全而彼我俱适者俛
 然不觉妙之在身也
笔乘吾行郤曲当从碧虚作郤曲郤曲无伤
 吾足庶与上文相恊盖由传写者误叠吾
 行二字耳迷阳勉道曰蕨也蕨生蒙密能
 迷阳明之路故曰迷阳托兴言之也其说
 甚异存之以广异闻
卷二 第 25b 页 1117-159.png
笔乘总论上彰云养生主是出世法人间世
 是住世法余谓出世而后能住世老子所
 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
  德充符第五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
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
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
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
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
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
卷二 第 26a 页 1117-160.png
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昭先生
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
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谓也仲尼
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
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
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
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常季曰彼为己以
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
卷二 第 26b 页 1117-161.png
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
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
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乃正众
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
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
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
而心未常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
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郭注虚往实归各自得而足也无形而心成
 者怪其形残而心乃充足也夫心之全也
卷二 第 27a 页 1117-162.png
 遗身形忘五藏忽然独往而天下莫能离
 也奚假鲁国将引天下与从之言神全心
 具则体与物冥与物冥者天下之所不能
 远奚但一国而已哉死生之变化于天也
 彼与变俱故生死不变于彼虽天地覆坠
 斯顺之也审乎无假者明性命之固当也
 不与物迁者任物之自迁也命物之化者
 以化为命而无乖迕也守其宗者不离至
 当之极也异而肝胆楚越者恬苦之性殊
 则美恶之情背也同而万物皆一者虽所
卷二 第 27b 页 1117-163.png
 美不同而同有所美各美其所美则万物
 一美也各是其所是则天下一是也夫因
 其所异而异之则天下莫不异而浩然大
 观者官天地府万物知异之不足异故因
 其所同而同之则天下莫不皆同又知同
 之不足有故因其所无而无之则是非美
 恶莫不皆无矣夫是我而非彼美己而恶
 人自中知以下至于昆虫莫不能然然此
 明乎我而不明乎彼者尔若夫玄通泯合
 之士因天下以明天下天下无曰莫非也
卷二 第 28a 页 1117-164.png
 即明天下之无非无曰彼是也即明天下
 之无是无是无非混而为一故能乘变任
 化忤物而不慑也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
 心乎德之和者宜生于不宜者也无美无
 恶则无不宜故亡其宜也都亡宜故无不
 任都任之而不得者未之有也无不得而
 不和者亦未闻也故放心于天地之间荡
 然无不当而扩然无不适也物视其所一
 而不见其所丧言体夫极数之妙心故能
 无物而不同无物而不同则死生变化无
卷二 第 28b 页 1117-165.png
 往而非我矣故生为我时死为我顺时为
 我聚顺为我散聚散虽异而我皆我之则
 生故我耳未始有得死亦我也未始有丧
 夫死生之变犹以为一既观其一则说然
 无系玄同彼我以生死为寤寐以形骸为
 逆旅去生如脱屣断足如遗土吾未见足
 以缨茀其心也彼为己以其知者嫌王骀
 未能忘知而自存也得其心以其心者嫌
 未能遗心而自得也得其常心物何为最
 之者夫得其常心平往者也嫌其不能平
卷二 第 29a 页 1117-166.png
 往而与物过常故使物就之也夫止水之
 致鉴者非为止以求鉴也故王骀之聚众
 众自归之岂引物使从己哉唯止能止众
 止者动而为之则不能居众物之止也唯
 舜独也正言特受自然之正气者至希也
 下首则唯为松柏上首则唯有圣人故凡
 不正者皆来求正耳若物皆有青全则无
 贵于松柏人各自正则无美于大圣而趣
 之也幸能正生以正众生者幸自能正耳
 非为正以正之也将求名而能自要者非
卷二 第 29b 页 1117-167.png
 能遗名而无不任也官天地府万物者冥
 然无不体也直寓六骸者所谓逆旅也象
 耳目者人用耳目亦用耳目非须耳目也
 知与变化俱则无往而不冥此知之一者
 也心与死生顺则无时而非生此心之未
 尝死也择日而登假者以不失会为择耳
 斯人无择也在其天行而时动者也故假
 借之人由此而最之耳其恬漠故全也故
 曰彼且何肯以物为事
笔乘受命于地至唯舜独也正文句不齐似
卷二 第 30a 页 1117-168.png
 有脱略张君房校本作受命于地唯松柏
 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
 也正在万物之首补亡七字因郭注有下
 首唯松柏上首唯圣人故也今以松柏独
 也在舜独也正为句亦自文顺而义全矣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
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
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
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
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耶且子见执政而
卷二 第 30b 页 1117-169.png
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
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悦子之执政而后人
见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
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先
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子产曰子既
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
邪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
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柰何而安之若
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
壮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
卷二 第 31a 页 1117-170.png
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
则废然不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与
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
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不亦过乎子产蹴(子六/切)然改容更貌曰子无
乃称
郭注我出子止羞与刖者常行也其明日又
 质而问之欲使必不并己也子齐执政者
 常以执政自多故直云子齐执政便谓足
 以明其不逊也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
卷二 第 31b 页 1117-171.png
 此哉言此论德之处非计位也而说子之
 执政而后人者笑其矜说在位欲处物先
 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言其事明师而鄙
 吝之心犹未去乃真过也若是形残也言
 不自顾省而欲轻蔑在位与有德者并计
 子之德故不足以补形残之过多自陈其
 过状以己为不当亡者众也默然知过自
 以为应死者少也羿古之善射者于矢所
 及为彀中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自
 不遗身忘知与物同波者皆游于羿之彀
卷二 第 32a 页 1117-172.png
 中耳虽张毅之出单豹之处犹未免于中
 地则中与不中唯在命耳而区区者各有
 其所遇而不知命之自耳故免乎于矢之
 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已及至不免则自
 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
 也夫我之生也非我之所生也则一生之
 内百年之中其坐起行止动静趣舍性情
 知能与凡所有者凡所无者凡所为者凡
 所遇者皆非我也理自尔耳而横生休戚
 乎其中斯又逆自然而失者也人以其全
卷二 第 32b 页 1117-173.png
 足笑吾不全足者皆不知命而有斯笑也
 怫然而怒者见其不知命而怒斯又未知
 命也废然而反者见至人之知命遗形故
 废向者之怒而复常也不知先生之洗我
 以善者言不知先生洗我以善道故耶我
 为能自反耶斯自忘形而遣累也十九年
 而未尝知吾兀者忘形故也形骸外矣其
 德内也今子与我德游耳非与我形交而
 索我外好岂不过哉子无乃称者己悟则
 厌其多言也
卷二 第 33a 页 1117-174.png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
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
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
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
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
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
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
况全德之人乎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
人其未邪彼何宝宝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
卷二 第 33b 页 1117-175.png
(尺叔/切)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
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
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
曰天刑之安可解
郭注踵频也人之生也理自生矣直莫之为
 而任其自生斯重其身而知务者也若乃
 忘其自生谨而矜之斯轻用其身而不知
 务也故五脏相攻于内而手足残伤于外
 也犹有尊足者存言刖一足未足以亏其
 德明夫形骸者逆旅也去其矜谨任其自
卷二 第 34a 页 1117-176.png
 生斯务全也夫天不为覆故能常覆地不
 为载故能常载使天地而为覆载则有时
 而息矣使舟能沉而为人浮则有时而没
 矣故物为焉则未足以终其生也安知夫
 子之犹若是者责其不谨不及天地也无
 趾出闻所闻而出全其无为也彼何宾宾
 以学子为者怪其方复学于老聃也夫无
 心者人学亦学然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
 者为人其弊也遂至乎为人之所为矣夫
 师人以自得者率其常然者也舍己效人
卷二 第 34b 页 1117-177.png
 而逐物于外者求乎非常之名者也夫非
 常之名乃常之所生也故学者非为幻怪
 也幻怪之生必由于学礼者非为华薄也
 而华薄之兴必由于礼斯必然之理至人
 之所无柰何故以为己之桎梏也胡不直
 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
 解其桎梏欲以直理冥之冀其无迹也天
 刑之安可解者仲尼非不冥也顾自然之
 理行则影从言则向随夫顺物则名迹斯
 立而顺物者非为名也非为名则至矣而
卷二 第 35a 页 1117-178.png
 终不免乎名则孰能解之哉故名者影向
 也影向者形声之桎梏也明斯理也则名
 迹可遗而性命可全矣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沱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
请于父母曰与人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
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而已矣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
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
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
卷二 第 35b 页 1117-179.png
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
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
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闷门
然而后应汜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
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仲尼曰丘也
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嗣于其死母者少
焉眴舜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
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
也城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色治/切)资刖
卷二 第 36a 页 1117-180.png
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诸
御不爪剪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今哀骀
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
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哀公曰何
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
肖毁誉余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
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
足以滑骨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
不失于兑使日夜无却隙而与物为春是接
卷二 第 36b 页 1117-181.png
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
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
不能离也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
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
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
用吾身而亡吾国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
而已矣
郭注恶丑也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者
 明物不由权势而往也无聚禄望人之腹
卷二 第 37a 页 1117-182.png
 者明非求食而往也又以恶骇天下者明
 不以形美故往也和而不唱者非和而致
 之也知不出乎四域者不役思于分外也
 雌雄合乎前者才全者与物无害故入兽
 不乱群人鸟不乱行而为万物之灵也闷
 然而后应者宠辱不足以惊其神也汜而
 若辞者人辞亦辞也豚子食于其死母者
 食乳也夫生者以才德为类死而才德去
 矣故生者以失类而走也故含德之厚比
 于赤子无往而不为之赤子也则天下莫
卷二 第 37b 页 1117-183.png
 之害斯得类而明己故也情苟类焉则虽
 形不与同而物无害心情类苟亡则虽形
 同母子而不足以固其志矣使其形者才
 德是也翣者武所资也战死则无武翣将
 安施所爱屦者为足故耳刖者之屦何为
 爱之无其本者翣屦以足武为本也不剪
 不穿全其形也不得复使恐伤其形也采
 择嫔御及燕尔新婚本以形好为意者也
 故形之全也无以降至尊之情回贞女之
 操也德全而物爱之宜矣死生存亡以至
卷二 第 38a 页 1117-184.png
 饥渴寒暑其理固当不可逃也故人之生
 也非误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天地虽
 大万物虽多然吾之所遇适在于是则虽
 天地神明国家圣贤绝力至知而弗能违
 也故凡所不遇弗能遇也其所遇弗能不
 遇也其所弗为弗能为也其所为弗能不
 为也付之而自当矣命行事变不舍昼夜
 推之不去留之不停故才全者随所遇而
 任之也夫始非知之所规而故非情之所
 留是以知命之必行事之必变者岂于终
卷二 第 38b 页 1117-185.png
 规始在新恋故哉虽有至知而弗能规也
 逝者之往吾柰之何哉荀知性命之固当
 则虽死生穷之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
 理在身矣故曰不足滑和灵府者精神之
 宅也至足者不以忧患惊神故曰不可入
 于灵府和性不滑灵府间豫则虽涉乎至
 变不失其兑然也故曰和豫通而不失于
 兑日夜无郤者泯然常任之也与物为春
 者群生之所赖也接而生时于心者顺四
 时而俱化也天下之平莫盛于停水无情
卷二 第 39a 页 1117-186.png
 至平故天下取正焉故曰平者水停之盛
 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者内
 保其明外无情为玄鉴洞照与物无私故
 能全其平而行其法也事得以成物得以
 和谓之德也无事不成无物不和此德之
 不形也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笔乘望如月望之望圆足饱满之义和而不
 倡不见其能首事也知不出乎四域不见
 其有远略也禄位才貌举皆无之而致雌
 雄交归焉非使物保而物自保之也是何
卷二 第 39b 页 1117-187.png
 人也疑其所以动人者何在施子之喻言
 形不足爱而使其形者可爱也母爱以使
 其形者为本战以武为本行以足为本哀
 骀它所以存而见任去而见思者有本故
 耳才即孟子降才之才才未全者率喜而
 自卫才全则德内足矣奚形之有生死存
 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虽
 其变若彼然求其所以为之者而不得故
 谓之命也苟知其始所以为之者则独何
 能无槩然今其变虽日夜递迁了无停息
卷二 第 40a 页 1117-188.png
 而其所始即智者莫能求之所谓未始有
 始者也知其未始有始而又何至滑吾之
 太和干吾之灵府也耶兑如老子塞其兑
 之兑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与物为春而日
 夜无隙即所谓不形者也如此虽日接万
 变皆动而不失其时矣水停而平则万物
 准之乎则内能自保停则外不摇荡水之
 平犹德之和也是和也修之已而成故曰
 成和之脩物不能离又解不形之意即一
 而不分死生无变之谓也
卷二 第 40b 页 1117-189.png
闉跂支离无赈说税卫灵公灵公悦之而悦
全人其脰脰肩肩瓮㼜盎大瘿说齐桓公桓
公悦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
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
谓诚忘故圣人有所游而知智为孽约为胶
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
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
鬻也者天食嗣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
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
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不哉所以属于
卷二 第 41a 页 1117-190.png
人也警敖乎大哉独成其天惠子谓庄子曰
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
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
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
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
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
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
眠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卷二 第 41b 页 1117-191.png
郭注闉跂支离无脤两段言偏情一往则丑
 者更好而奸者更丑也德有所长而形有
 所忘者其德长于顺物忘其丑长于逆物
 忘其好也生则爱之死则弃之故德者世
 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故夫忘
 形者非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乃诚忘也
 圣人游于自得之场放之而无不至者才
 德全也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此
 四者自然相生其理已具故圣人无所用
 其己也天鬻也者天食也言自然而禀之
卷二 第 42a 页 1117-192.png
 也既禀之自然其理已足则虽沉思以免
 难或明戒以避祸物无妄然皆天地之会
 至理之趣必自思之非我恩也必自不恩
 非我不恩也或恩而免之或恩而不免或
 不恩而免之或不思而不免凡此皆非我
 也又奚为哉任之而自至也有人之形者
 视其形貌若人也无人之情者掘若稿木
 之枝也群于人者类聚群分自然之道也
 是非不得于身者无情故浩然无不任无
 不任者有情之所未能也故形貌若人而
卷二 第 42b 页 1117-193.png
 独成其天也道与之貌天与之形者言人
 之生也非情之所生也生之所知岂情之
 所知哉故有情于为离旷而弗能也然离
 旷以无情而聪明矣有情于为贤圣而弗
 能也然贤圣以无情而贤圣矣岂直贤圣
 绝远而离旷难慕哉虽下愚聋瞽及鸡鸣
 犬吠苟有情于为之亦终不能也不问远
 之与近虽去己一分孔颜之际终莫之得
 也是以观之万物反取诸身耳目不能以
 易任成功手足不能以代司致业故婴儿
卷二 第 43a 页 1117-194.png
 之始生也不以目求乳不以耳向明不以
 足操物不以手求行岂百骸无定司形貌
 无素主而专由情以制之哉既谓之人恶
 得无情者未解形貌之非情也是非吾所
 谓情者以是非为情则无是无非无好无
 恶者虽有形貌直是人耳情将安寄无情
 者之人不以好恶伤其身言任当而直前
 者非情也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者止于当
 也不益生何以有其身者未明生之自生
 理之自足也庄子又谓生理已具足于形
卷二 第 43b 页 1117-195.png
 貌之中但任之则身存奸恶之情非所以
 益生秪足以伤身以其生之有分也夫神
 不休于性分之内则外矣精不止于自生
 之极则劳矣故行则倚树而吟坐则据梧
 而眠言有情者之自困也天选子形以坚
 白呜言凡子所为外神劳精倚树据梧且
 吟且睡此世之所谓情也而云天选明夫
 情者非情之所生而况他哉故虽万物万
 形云为取舍皆在无情中来又何用情于
 其间我
卷二 第 44a 页 1117-196.png
  大宗师第六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
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
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
天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
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
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
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
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
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
卷二 第 44b 页 1117-197.png
能登假格于道也若此
郭注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则内放其
 身而外冥于物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
 也天者自然之谓也夫为为者不能为而
 为自为耳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自
 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则知出于不知矣自
 为耳不为也不为也则为出于不为矣为
 出于不为故以不为为主知出于不知故
 以不知为宗是故真人遗知而知不为而
 为自然而生坐忘而得故知称绝而为名
卷二 第 45a 页 1117-198.png
 去也人之生也形虽七尺而五常必具故
 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故天地万
 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一物不
 具则生者无由得生一理不至则天年无
 缘得终然身之所有者知或不知也理之
 所存者为或不为也故知之所知者寡而
 身之所有者众为之所为者少而理之所
 存者博在上者莫能器之而求其备焉人
 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异则伪成
 而真丧矣或奸知不倦以困其百体所好
卷二 第 45b 页 1117-199.png
 不过一技而举根俱弊斯以其所知而害
 六所不知也若夫知之盛者知人之所为
 有分故任而不强也知人之所知有极故
 用而不荡也故所知不以无涯自困则一
 体之中知与不知闇相与会而俱全矣斯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也有患者言知虽
 盛未若遣知任天之无患也夫知者未能
 无可无不可故必有待也若乃任天而生
 则遇物而当矣所侍未定言有待则无定
 也吾生有涯天也心欲盖之人也然此人
卷二 第 46a 页 1117-200.png
 之所谓耳物无非天也天也者自然也人
 皆自然则治乱成败遇与不遇非人为也
 皆自然耳有真人而后天下之知皆得其
 真而不可乱也不逆寡则所顺者众不雄
 成则不恃其成而处物先不谟士则纵心
 直前而群士自合非谋谟以致之直自全
 当而无过耳非以得失经心也若然者理
 固自全非畏死也故真人陆行而非避濡
 也远火而非逃热也无过而非措当也故
 虽不以热为热而未尝赴火不以濡为濡
卷二 第 46b 页 1117-201.png
 未尝蹈水不以死为死未尝丧生故夫生
 者岂生之而生哉成者岂成之而成哉故
 任之而无不至者真人也岂有槩意于所
 遇哉言夫知之登至于道者若此之远也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教无忧其食不甘
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
服者其嗌厄言若畦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欣
其入不讵翛萧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
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卷二 第 47a 页 1117-202.png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

郭注寝不梦无意想也觉无忧遇即安也食
 不甘理当食耳真人之息以踵乃在根本
 中来嗌言若哇气不平畅也深根宁极然
 后反一无欲故嗜欲深者天机浅也不知
 悦生恶死者与化为体不䜣不讵者泰然
 而任之也脩然往来者寄之至理故往来
 而不难也终始变化皆忘之矣岂直逆忘
 其生而犹复采求死意耶受而喜者不问
卷二 第 47b 页 1117-203.png
 所受者何物遇之而无不适也忘而复者
 复之不由于识乃至也夫人生而静天之
 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之感人无穷
 人之逐物无节则天理灭矣真人知用心
 则背道助天则伤生故不为也
笔乘出世为出即生也来也始与受也返造
 化为入即死也往也终与复也知其始之
 未始有始也则不忘其所始矣知其终之
 未始有终也则不求其所终矣如此则可
 以出入造化游戏死生而奚悦与恶之有
卷二 第 48a 页 1117-204.png
 心捐道者心一有所变即捐道矣道无生
 死而人有二心非弃道而何人助天者即
 老子狭其所居厌其所生求益于有生之
 外者也而真人不然则知怖死生求出离
 犹为第二义也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去轨/反)妻然似
秋煖喧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
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洛通物非圣
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
卷二 第 48b 页 1117-205.png
 礼为翼者顺时之所行故无不行也夫高
 下相受不可逆之流也小大相群不得已
 之势也旷然无情群知之府也之有溯之
 会居师人之极者奚为哉任时世为知委
 必然之事付之天下而已丘者所以本也
 以性言之则性之本也夫物各有足足于
 本也付群德之自循斯与有足者至于本
 也本至而理尽矣凡此皆自彼而成成之
 不在已则虽处万机之极而常间暇自适
 忽然不觉事之经身悗然不识言之在口
卷二 第 49a 页 1117-206.png
 而人之大迷真谓至人之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
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死生命也其
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
情也彼持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
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
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吁以湿相
泻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余尧而
非桀也不如而忘而化其道
卷二 第 49b 页 1117-207.png
郭注常无心而顺彼故好与不好所善所恶
 与彼无二也其一也天徒也其不一也人
 徒也夫真人同天人均彼我不以其一异
 乎不一无有不一者天也彼彼而我我者
 人也真人同天人齐万致万致不相非天
 人不相胜故旷然无不一冥然无不任而
 玄同彼我也其有夜日之常天之道也故
 知死生者命之极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
 所系哉真人在昼得昼在夜得夜以死生
 为昼夜岂有所不得乎人之有所不得而
卷二 第 50a 页 1117-208.png
 忧虞在怀皆物情耳非理也卓者独化之
 谓也夫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也人之
 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人皆以
 天为父故昼夜寒暑犹安之而不敢恶况
 卓尔独化至于玄冥之竟又安得而不任
 之哉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夫自然之
 不可违岂直君命而已哉故證以因鱼之
 喻与其不足而相爱岂若有馀而相忘夫
 非誉皆生于不足至足者忘善恶遣死生
 与变化为一旷然无不适矣又安知尧桀
卷二 第 50b 页 1117-209.png
 之所在耶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
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
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
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
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
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
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耶故
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天善
老善贻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
卷二 第 51a 页 1117-210.png
一化之所待乎
郭注夫形生老死皆我也故形为我载生为
 我劳老为我佚死为我息四者虽变未始
 非我我奚惜哉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已
 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
 则吾死亦善也方言生死变化之不可逃
 故先举无逃之极然后明之以必变之符
 将任化而无系也夫无力之力莫大于变
 化者也故乃揭天地以趋新负山岳以金
 故故不暂停忽已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
卷二 第 51b 页 1117-211.png
 而不移也世皆新矣而自以为故舟山日
 易而视之若前今交一臂而失之在冥中
 去矣故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
 往岂常守故哉而世莫之觉谓今之所遇
 可系而在岂不昩哉不知与化为体而思
 藏之使不化则虽至深至固各得其所宜
 而无以禁其日变也故夫藏而有之者不
 能止其遁也无藏而任化者变不能变也
 无所藏而都任之则与物无不冥与化无
 不一故无内外无死生体天地合变化索
卷二 第 52a 页 1117-212.png
 所遁而不得矣此乃常物之大情非一曲
 之小意也人形乃是万化之一遇耳无极
 之中所遇者皆若人也岂特人形可喜而
 馀物无乐耶本非人而化为人化为人失
 于故矣失故而喜喜所遇也变化无穷何
 所不遇所遇而乐乐岂有极乎夫圣人游
 于变化之途放于日新之流万物万化亦
 与之万化化者无极亦与之无极谁得遁
 之哉夫于生为亡而于死为存于死为存
 则何时而非存哉夫自均于百年之内不
卷二 第 52b 页 1117-213.png
 善少而否老未能体变化齐死生也然其
 乎粹犹足以师人也况玄同万物而与化
 为体其为天下之所宗也不亦宜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
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
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
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喜韦氏得之以挈
天地伏戏义得之以袭气毋维斗得之终古
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丕得之以袭
卷二 第 53a 页 1117-214.png
昆崙冯凭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
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
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
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
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
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郭注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有常无之信故
 无形也古今传而宅之莫能受而有之咸
 得自容而莫见其状未有天地自古固存
 明无不侍有而无也无也岂能生神哉不
卷二 第 53b 页 1117-215.png
 神鬼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
 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故
 夫人之果不足以神而不神则神矣功何
 足有事何足恃哉久道在高为无高在深
 为无深在久为无久在者为无者无所不
 在而所在皆无也且上下无不格者不得
 以高卑称也内外无不至者不得以表里
 名也与化俱移者不得言久也终始常无
 者不得谓老也自狶韦氏得之至比则星
 言得之于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道不能
卷二 第 54a 页 1117-216.png
 使之得也我之未得又不能为得也然则
 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已掘然
 自得而独化也夫生之难也犹独化而自
 得之矣既得其生又何患于生之不得而
 为之哉故为生举不足以全生以其生之
 不由于已为也而为之则伤其真生矣
笔乘大宗师者道也至此方明说出道无形
 无为也而曰有情有信者自有以观其徼
 者言之也情静之动信者动之得即老子
 其中有信之信也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
卷二 第 54b 页 1117-217.png
 气之始未见气为父则气者然也北斗天
 之纲维故曰维斗堪坏神名人面兽形冯
 夷清冷传曰华阴潼𡖥堤首人服人石得
 水仙是为河泊一云以人月庚子浴于河
 而溺之肩吾山神不死至孔子时黄帝得
 道登天即鼎湖上升之事玄宫北方之宫
 月令曰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是也禺强海
 神山海经曰北海之渚有神人面鸟身珥
 两青蛇践两赤蛇名禺强西王母山海经
 曰状如人狗尾蓬头戴胜善啸居洵水之
卷二 第 55a 页 1117-218.png
 涯汉武帝内传西王母与一功夫人降帝
 美容貌神仙人也少广山名一云西方空
 界之名传说一星在尾上言其乘东维骑
 箕尾之间也箕斗为天汉年之东维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禹曰子之年长矣而色
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
得学耶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
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
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
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
卷二 第 55b 页 1117-219.png
犹守而告之参三曰而后能外天下己外天
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
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
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
今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
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
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
撄而后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
洛诵之孙闻之胆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
卷二 第 56a 页 1117-220.png
之需役需役闻之于乌讴于讴闻之玄冥玄
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郭注闻道则任其自生故气色全也外犹遗
 也物者朝夕所需切已难忘外生则都遣
 之也遗生则不恶死不恶死故所遇即安
 豁然无滞见机而作斯朝彻也当所遇而
 安之忘先后之所接斯见独者也无古今
 与独俱往也系生故有死恶死故有生无
 系无恶则无死无生矣任其自将故无不
 将任其自迎故无不迎任其自毁故无不
卷二 第 56b 页 1117-221.png
 毁任其自成故无不成夫与物冥者物萦
 亦萦而未始不宁也□萦而独不萦则败
 矣故萦而任之则莫不曲成也玄冥者所
 以名无而非无也夫阶名以至无者必得
 无于名表故虽玄冥犹未极而又推寄于
 参寥玄之又玄也自然之理有积习而成
 者盖阶近以至远研粗以至精故乃七重
 而后无之名九重而后疑无是始也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
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苦羔/反)孰知死生
卷二 第 57a 页 1117-222.png
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俄而子舆有病子祀
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
也曲偻缕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
顶句勾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丽其心间閒
而无事跰(步田/反)(悉田/反)而鉴于井曰嗟乎夫
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恶
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
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
弹予因以求鹗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
卷二 第 57b 页 1117-223.png
以神为马予因而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
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
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郭注沴陵乱也夫任自然之变者无嗟也与
 物嗟耳浸渐也体化之变则无往而不因
 无因而不可当所遇之时世谓之得时不
 暂停顺往而去世谓之失安时处顺谓之
 悬解一不能自解则众物共结之矣能解
 则无所不解则无所而解也天不能无昼
卷二 第 58a 页 1117-224.png
 夜我安能无死生而恶之哉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一作/惴)然将死其妻子环
而泣之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
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
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
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
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一作/捍)
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
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
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
卷二 第 58b 页 1117-225.png
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
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
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
哉成然寐蘧然觉
郭注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
 将化而叱无为不之也自古或有能违父
 母之命者未有能连阴阳之变而距昼夜
 之节者也死生犹昼夜未足为远也时当
 死亦非所禁而横有不听之心适足悍逆
 于理以速其死耳其死之远由于我悍非
卷二 第 59a 页 1117-226.png
 死之罪也彼谓死耳在生故以死为彼善
 吾生善吾死理常俱也人耳人耳唯愿为
 人也亦犹金之踊跃世皆知金之不祥而
 不能任其自化夫变化之道靡所不遇今
 一遇人形岂故为哉生非故为时自生耳
 矜而有之不亦妄乎人皆知金之有系为
 不祥故明己之无异于金则所系之情可
 解可解则无不可也成然寐籧然觉寤寐
 自若不可以死生累心也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
卷二 第 59b 页 1117-227.png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敦能登天游
雾挠袅挑(徒尧/反)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
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莫然有间
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待事
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而己反其真而我犹为人徛子
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
而笑曰是恶知礼意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
何人者耶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
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
卷二 第 60a 页 1117-228.png
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
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
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
附赘县疣以死为决𤴯换溃痈夫若然者又
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
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
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体以观众人之耳曰
哉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曰丘天之戮
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子贡曰敢问其方孔
卷二 第 60b 页 1117-229.png
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
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子贡曰敢问
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
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郭注夫体天地冥变化者虽手足异任五脏
 殊管未尝相与而百节同和斯相与于无
 相与也未尝相为而表里俱济斯相为于
 无相为也若乃从其心志以恤手足运其
 股肱以营五脏则相营愈笃而外内愈困
卷二 第 61a 页 1117-230.png
 矣故以天下为一体者无爱为于其间也
 挠挑无极无所不任也忘其生则无不忘
 矣故能随变任化无所穷竟相视而笑莫
 逆于心者寄明至亲而无爱念之近情也
 人哭亦哭俗内之迹也齐死生忘哀乐临
 尸能歌方外之志也夫知礼义者必游外
 以经内守母以存子称情而直往也若乃
 矜乎名声牵乎形制则孝不任诚慈不任
 实父子兄弟怀情相欺岂礼之大意哉夫
 理有至极内外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
卷二 第 61b 页 1117-231.png
 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
 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弘内无心以顺
 有故虽终日辉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
 而淡然自若夫见形而不及神者天下之
 常累也是故睹其与群物并行则莫能谓
 之遗物而离人矣观其体化而应物则莫
 能谓之坐忘而自得矣岂直谓圣人不然
 哉乃必谓至理之无此是故庄子将明流
 统之所宗以释天下之可悟若直就称仲
 尼之如此或者将据所见以排之故超圣
卷二 第 62a 页 1117-232.png
 人之内迹而寄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
 以寻迷作之大意则夫游外弘内之道坦
 然自明而庄子之书故是超俗盖世之谈
 矣夫吊者方内之近事也施之方外则陋
 游乎天地之一气者皆冥之故无二也以
 生为附赘县疣此气之时聚非所乐也以
 死为决𤴯溃痈此气之自散非所惜也死
 生代谢未始有极与之俱往则无往不可
 故不知胜负之所在假因也死生聚散变
 化无方皆异物也无异而不假所假虽异
卷二 第 62b 页 1117-233.png
 共成一体故忘肝胆遗耳目任理而冥往
 五藏犹忘何物足识哉未始有识故能放
 身于变化之途玄同于反覆之波而不知
 终始之所及也所谓无为之业非拱默也
 所谓尘垢之外非伏于山林也其所观示
 于众人者皆其尘垢耳非方外之冥物也
 子贡不闻性与天道故见其所依而不见
 其所以依也夫所以依者不依也世岂觉
 之哉戮民者以方内为桎梏明所贵在方
 外也夫游外者依内离人者合俗故有天
卷二 第 63a 页 1117-234.png
 下者无以天下为也是以遗物而后能入
 群坐忘而后能应务愈遗之愈得之苟居
 斯极则虽欲释之而理固自来斯乃天人
 之所不赦者也吾与汝共之言虽为世梏
 桎但为与汝共之耳明己恒自在外也人
 之与鱼所造虽异其于由无事以得事自
 方外以共内然后养给而生定莫不皆然
 各自足而相忘也能游外以冥内任万物
 之自然使天性各足而帝王道成斯乃畤
 于人而侔于天也以自然言之则人无小
卷二 第 63b 页 1117-235.png
则大以又理言之则侔于天者可谓君子矣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于死哭泣无涕中
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丧盖鲁国
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仲尼
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满简之而不
得天己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智
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
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
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
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
卷二 第 64a 页 1117-236.png
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汲于渊不
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
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注鲁国观其礼颜回察其心尽死生之理
 应内外之宜者动而以天行非知之匹也
 故曰进于知简择死生而不得其任无春
 秋冬夏四时行耳已简而不得故无不安
 无不安故不以死生乐意而付之自化也
卷二 第 64b 页 1117-237.png
 死生宛转与化为一犹以忘其所知于当
 今岂待所未知无颜忧哉已化而生为知
 未生之时方化而死焉知己死之后故为
 所避就而与化俱生也夫死生犹觉男耳
 今梦自以为觉则无以明觉之非梦兄苟
 无以明觉之非梦则亦无以明生之非死
 矣死生觉梦未知所在当其所迩无不自
 得何为在此而忧彼哉有骇形无□心者
 以变化为形之骇动耳故不以死生损累
 其心也有旦宅无情死者以形骸之变为
卷二 第 65a 页 1117-238.png
 旦宅之日新耳其情不以为死也夫常觉
 者无往而有逆故人哭亦哭所以其所宜
 也死生变化吾皆吾之既皆同吾吾何失
 哉未始失吾吾何忧哉无赊故人哭亦哭
 无忧故哭而不哀靡所开吾也故玄同外
 内弥贯古今与化日新岂知吾之所在也
 梦为鸟梦为鱼言无往而不自得也觉梦
 之化无往而不可则死生之故亦无时而
 足惜也所造皆适则忘适矣故不及笑排
 者推移之谓礼哭必哀献笑必乐哀乐存
卷二 第 65b 页 1117-239.png
 怀则不能与适推移矣今孟孙常适故哭
 而不哀与化俱往也安于推移而与化俱
 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自此以
 上至于子祀其致一也所执之丧异故歌
 哭不同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
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
曰而奚来为轵咫天尧既己黥汝以仁义而
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汤恣睢转
备之涂乎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许
卷二 第 66a 页 1117-240.png
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
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意而子曰夫
无庄之夫其美摅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
知皆在垆钟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
息我黔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许
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
吾师乎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
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
而不为巧此所游己
郭注资者给济之谓黔以仁义劓以是非言
卷二 第 66b 页 1117-241.png
 其以形教自亏残而不能复游夫自得之
 场无系之涂也游其藩言不敢求涉中道
 也且愿游其藩傍而已天下之物未必皆
 自成也自然之理亦有须冶煅而为器者
 故无庄据梁黄帝皆闻道而后亡其所务
 也此皆寄言以遣云为之累夫率性直往
 者自然也往而伤性性伤而能改者亦自
 然也庸讵知我之自然当不息黔补劓而
 乘可成之道以随夫子邪而欲弃而勿告
 恐非造物之至也𩐎泽万物皆自尔耳亦
卷二 第 67a 页 1117-242.png
 无爱为于其问也安所寄其仁义不为老
 日新也不为巧自然也此所游已言游于
 不为而师于无师也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
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
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
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
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隳枝体黜聪明离
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
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
卷二 第 67b 页 1117-243.png
后也
郭注回益矣以损之为益也仁者兼爱之迹
 义者成物之功爱之非仁仁迹行焉成之
 非义义功见焉存夫仁义不足以知爱利
 之由无心故忘之可也但忘功迹犹未玄
 达礼者形体之用乐者乐生之具忘其贝
 未若忘其所以具也夫坐忘者奚所不忘
 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
 一身外不知有天地然复旷然与变化为
 体而无不通也无物不同则未尝不适未
卷二 第 68a 页 1117-244.png
 尝不适何好何恶哉同于化者唯化所适
 故无常也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
病矣里饭而往视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
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
而趋促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
若是曰吾恩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
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
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
极者命也夫
卷二 第 68b 页 1117-245.png
郭注此二人相为于无相为者也今裹饭而
 往食者亦任之天理而自尔非相为而后
 往也何故若是者嫌其有情所以趋出远
 理也命也夫言物皆自然无为之者也
  应帝王第七
齧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
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
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平/声)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
徐徐其觉教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卷二 第 69a 页 1117-246.png
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郭注夫有虞之与泰氏皆世事之迹耳非所
 以迹也所以迹者无迹也世孰名之哉未
 之尝名何胜负之有故乘群变履万世世
 有夷险迹有不及也夫以所好为是人所
 恶为非人者以是非为域者也能出于非
 人之域者必入于无非人之境矣故无得
 无失无可无不可岂直藏仁而要人邪为
 马为牛则奚是人非人之有任其自知故
 情信任其自得故无为不入乎是非之域
卷二 第 69b 页 1117-247.png
 所以绝于有虞之世也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汝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
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
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
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
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
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郭注欺德者以己制物则物失其真也夫寄
 当于万物则无事而自成以一身制天下
卷二 第 70a 页 1117-248.png
 则功莫就而任不胜也故圣人之治也全
 其分内各正性命而己不为其所不能也
 且禽兽犹各有以自存故帝王任之而不
 为则自成也汝曾不如此二虫之各存而
 不待教乎
笔乘日中始人姓名经之式义之度皆所以
 正人也而离性已远故谓之欺德涉海必
 溺凿河难成蚊负山则不胜任以欺德而
 治天下亦犹此耳圣人之治也治因其自
 治而毋以正人为也故曰外乎正而后行
卷二 第 70b 页 1117-249.png
 断断然尽其性命之能事而已矣性命之
 能事我无为而民自正之谓也夫鸟鼠避
 患曾不待教况民之有知岂不如二虫而
 必作为经式义度以拂乱其常性哉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了水之上适遭无名人
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
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
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
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汝又何帠诣以治
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
卷二 第 71a 页 1117-250.png
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
下治矣
郭注问为天下则非超于太初止于玄冥也
 与造化者为人则任人之自为莽渺群碎
 之谓耳乘群碎驰万物故能出处常通放
 毋自得之场不治而自治也游心于淡任
 其性而无所饰也合气于漠漠然静于性
 而止也顺物无私而天下治言任性自生
 公也心欲益之私也容私果不足以生生
 而顺公乃全也
卷二 第 71b 页 1117-251.png
笔乘豫即凡事豫则立之豫言有先于为天
 下者也无以先之而求为天下于天下则
 后矣与造物者为人与化俱运任而不助
 也乘莽渺出六极凌虚履妙超阴阳也游
 何有处圹垠造道之域居空同也此即豫
 之道也而犹不寤故又明言以示之游心
 者汎然自得而复于至静也故曰游心于
 淡合气者其息深深而归于至虚也故曰
 合气于漠此皆顺物自然而不以已与之
 故天下治盖无意于为天下而为天下之
卷二 第 72a 页 1117-252.png
 道莫妙于此矣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彊梁物彻
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
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
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
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
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郑有神巫曰季
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
卷二 第 72b 页 1117-253.png
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
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
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
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
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尝试与来以予示之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
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
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𡖥吾示之以地文萌
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卷二 第 73a 页 1117-254.png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
之先生遇我也有廖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
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
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
者机也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
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
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吾乡
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
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
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明日又与之见
卷二 第 73b 页 1117-255.png
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壸子曰追之列子追
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
及己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
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吊靡因以
为波流故逃也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
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是无
与亲彫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
一以是终
昊言箴曰此章专论帝王之道言帝王合应
 如秦氏之出于非人而又非入于非人如
卷二 第 74a 页 1117-256.png
 接与之戒矰弋熏凿吾民如无名氏所云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如老聃所云立乎不
 测而游于无有所谓无有亦只是至虚而
 不萌窍凿是已总来只无有二字耳四不
 知是无窍凿曜而喜是悟出无窍凿道理
 非人天也未能出于非人者犹局于人未
 出于天未始入于非人者与天俱化非有
 意为天徐徐安稳于于自得此四字最善
 状凡人间间然日以心斗者卧则神且不
 宁或惊或梦殊不帖席才觉则百忧感心
卷二 第 74b 页 1117-257.png
 身虽未起神已驰逐拘挛不自在了至人
 便无此光景便是其寝不梦其觉无忧道
 理呼牛应牛呼马应马随呼而应初无所
 定故下两一字道有情有信故曰其知情
 信曰情曰信曰真总是对幻字看以己出
 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其行也水流其止也
 渊默渊默之与水流天行之与地止其于
 不为而自尔一也今季咸见其尸居而坐
 忘即谓之将死见其神动而天随即谓之
 有生诚能应不以心而理自玄符与化升
卷二 第 75a 页 1117-258.png
 降而以世为量然后足为物主而顺时无
 极故非相者所测耳此应帝王之大意也
 德机不发曰杜权亦机也今乃自觉昨日
 之所见见其杜权故谓之将死也天壤之
 中覆载之功见矣比之地文不犹外乎此
 应感之容也任自然而覆载则天机玄应
 而利名之饰皆为弃物机发于踵常在极
 上起也发而善于彼彼乃见之居太冲之
 极浩然泊心而玄同万方故胜负莫得措
 其间也无往不平混然一之以管窥天者
卷二 第 75b 页 1117-259.png
 莫见其涯故似不齐也渊者静默之谓耳
 夫水常无心委顺外物虽流之与止鲵桓
 之与龙跃常渊然自若未始失其静默也
 至人用舍虽异玄默一焉故略举三异以
 明之虽波流九变治乱纷如居其极者常
 淡然自得泊乎忘为也未始出吾宗者虽
 变化无常深根宁极也委蛇者无心而随
 物化也不知谁何汎然无所系也变化颓
 靡世事波流无往而不因也夫至人一耳
 然应世变而时动故相者无所措其目自
卷二 第 76a 页 1117-260.png
 失而走此明应帝王者无方也食豕如食
 人忘贵贱也于事无与亲唯所遇也雕琢
 复朴去华取实也块然形立外饰去也纷
 而封哉虽动而真不散也一以是终使物
 各自终也
笔乘不震不正崔本作不震不止全然列子
 作灰然莫胜列子作莫朕审列子作潘无
 与亲列子作无亲封哉列子作封戎似于
 文义为优当从之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
卷二 第 76b 页 1117-261.png
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
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
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郭注无为名尸因物则物各自当其名也无
 为谋府使物各自谋也无为事任付物使
 各自任也无为知主无心则物各自主一
 知也体尽无穷因天下之自为故驰万物
 而无穷也游无朕任物故无迹也尽其所
 受乎天足则止也无见得见得则不知止
 也亦虚而已不虚则不能任群实也若镜
卷二 第 77a 页 1117-262.png
 者鉴物而无情也不将不迎不藏来即应
 去即止也物来即鉴鉴不以心故虽天下
 之广而无不劳之累
南海之帝为倏叔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
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
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
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
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郭注为者败之

卷二 第 77b 页 1118-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