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80097a 页
卷一 第 1a 页 0558-006.png
玄品录卷之一
    句曲外史吴郡海昌张天雨集
   道德品

尹喜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
时人莫之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
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
奇为著道德上下篇授之后与老子俱之流
沙服巨胜实莫知其终喜亦著书九篇号曰
关尹子刘向称其浑质崖戾汪洋大肆然有
卷一 第 1b 页 0558-007.png
式则使人泠泠轻轻不使人狂庄子亦载其
语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
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
得焉者先未尝先人而尝随人称为古之博
大真人本号文始先生
尹轨字公度太原人文始先生从弟也博学
五经尤明天文图纬及授诸道经凡百馀篇
常服黄精饵初文始遇老子函谷关以周康
王昭王时于终南作草楼以居至穆王修其
草楼改为楼观以待有道之士公度遂与隐
卷一 第 2a 页 0558-008.png
士杜冲修习其处得道为太和真人杜冲字
玄逸镐京人以周昭王丁巳年闻文始登真
乃于灵宅栖玄学道于时幽人逸士自远而
至者有五人焉并沉默虚远方雅高素道术
相忘共弘不伐之则也穆王所以为修观立
祠置冲为道士焉年一百二十馀得道升举
号太极真人辛汧一名计然葵丘濮上人也
师事老子博学无所不通楚平王问曰闻子
得道于老子可得闻乎对曰道德匡邪以为
正振乱以为治醇德复生天下安宁要在一
卷一 第 2b 页 0558-009.png
人故积德成王积怨成亡尧舜以是昌桀纣
以是殃王曰敬闻命矣后南游吴越范蠡师
之越欲伐吴蠡谏曰臣闻之师曰兵凶器战
逆德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
身于所末不可勾践不听败于夫椒后位以
上大夫弗就隐吴兴馀不之禺山著书一十
二卷自号文子其辞旨皆本之老子柳子厚
尝为刊削颇发其意有曰神者智之渊神清
则智明智者心之府智公则心平又曰上学
以神听之中学以心听之下学以耳听之又
卷一 第 3a 页 0558-010.png
曰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欲贫则观其
所受又曰人性欲平嗜欲害之亦文子之一
脔也天宝中号文子通玄真人书曰通玄真

陆通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采食橐卢木实及
芜菁子游诸名山历数百年人犹见之孔子
将之楚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
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
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
不得与之言
卷一 第 3b 页 0558-011.png
庚桑楚陈人为老子之役偏得老子之道居
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
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
年畏垒大壤后游吴隐毗陵盂峰沽洞灵观
其处也著书九篇号庚桑孑一名亢仓子其
书亡至唐开元王褒献其书因封洞灵真人
书曰洞灵真经
南荣趎见老子老子曰何与人偕来之众也
趎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趎
俛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
卷一 第 4a 页 0558-012.png
老子曰何谓也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
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
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已我安逃此而可老子
曰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
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动不
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
死灰若是者福亦不至祸亦不来福祸无有
恶有人灾初趎师庚桑子子曰吾才小不足
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故趎见老子曰愿
因楚而问之
卷一 第 4b 页 0558-013.png
尹文学老子之道作华山之冠以自表其为
道不累于俗不饰于物愿天下之安宁以活
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见侮不辱救民之
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
下教不忘天下者也书二篇曰尹文子
士成绮周隐君子也百舍重趼而见老子曰
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敢问
修身老子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广乎
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夫至人极物
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
卷一 第 5a 页 0558-014.png
困也士成绮有得焉
崔瞿周之贤大夫也问于老子曰不治天下
安臧人心老子曰汝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
而进上上下囚杀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
頫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
乎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心施及三王而
天下大骇矣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
不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
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
卷一 第 5b 页 0558-015.png
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
大乱罪在撄人心盖老子偾德下衰因崔瞿
之问而惊世云
柏矩周之卿士学于老子游齐见辜人焉解
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
有大菑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
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穷困
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天
下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
以枉为在己故一物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
卷一 第 6a 页 0558-016.png
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
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民知
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
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
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柏矩之言得于老子
为多
列禦寇郑人与郑繻公同时其学以黄帝老
子为宗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初事壶丘
子后师老啇氏而友伯昏无人进二子之道
九年而后能御风而行弟子严恢问曰所有
卷一 第 6b 页 0558-017.png
问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
是以亡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
阳者曰列禦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
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
粟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列子入
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妻子皆
得逸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馈先生食先生不
受岂不命也哉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
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且又以
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
卷一 第 7a 页 0558-018.png
杀子阳著书旧二十篇刘向去重复存者八
篇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
其治身务崇不竞合于六经云唐开元号其
书曰冲虚至德真经宋宣和加列子号冲虚
观妙真君
庄周字子休梁惠王时为蒙漆园吏学无所
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
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其贤使使
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
利卿相重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
卷一 第 7b 页 0558-019.png
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欲
为孤豚其可得乎子亟去毋污我终身不仕
以快吾志焉其书以庄子名其自叙曰寂漠
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
与茫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开其风而悦之
以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纵恣
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沉浊不可与
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
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
卷一 第 8a 页 0558-020.png
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
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
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
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
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
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茫乎昩乎
未之尽者按真诰庄周师长桑公子授其微
言谓之庄子隐于抱犊山上补太极闱编郎
世号其书曰南华真经宋宣和加号微妙元
通真君
卷一 第 8b 页 0558-021.png
范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师太公望好服饮
水后师计然为越大夫尝谓人事必与天地
相参然后可以成功既佐勾践破吴乃叹曰
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
施之家乃乘扁舟浮五湖变姓名适齐为鸱
夷子皮更后百馀年见于陶为朱君财累亿
万号陶朱公振散贫友昆弟复之兰陵卖药
后人世世识见之云
鬼谷子周时隐者居鬼谷因以自号无乡党
族姓名字所著书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易
卷一 第 9a 页 0558-022.png
老阴符所不能该者而鬼谷尽得而泄之其
亦一代之雄乎其言有曰世无常责士无常
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
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至若
盛神养志诸篇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
明之赜者不亦几乎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
馀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为谁云是鬼谷子
可谓慨想其人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
注其书者皇甫谧陶隐居尹知章知章唐人
鹖冠子楚人当春秋战国时隐居衣弊履穿
卷一 第 9b 页 0558-023.png
 
以鹖为冠莫测其名氏著书言道家事盖其
学出于黄老然其经营驰骋天下之志未始
一日忘亦足窥其万一其书有曰小人事其
君务蔽其明塞其聪乘其威以灼热天下天
高而难追有福不可请有祸不可违其言若
此是盖未能忘情于斯世者至曰凤鸟阳之
精麒麟阴之精万民者德之精鸣呼亦神矣
贾谊作鹏赋多窃其语云
   道品

卷一 第 10a 页 0558-024.png
郭四朝燕国人兄弟四人并得道四朝是长
兄居华阳雷平山于其处种五果又此地可
种柰所谓福乡之柰以除灾厉舍前有塘乃
四朝所造也四朝尝乘小船游戏其中每叩
舷而歌曰清池带灵岫长林郁青葱玄鸟翔
幽野晤言出从容鼓枻乘神波稽首希晨风
未获解脱期逍遥立林中(其/一)浪神九垓外研
道遂金真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高举方
寸物万吹皆垢尘顾哀朝生蟪孰尽汝车轮
(其/二)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圆景焕明霞九
卷一 第 10b 页 0558-025.png
凤唱朝阳晖翮扇天津奄霭庆云翔遂造太
微宇挹此金黎浆逍遥玄垓表不存亦不亡
(其/三)驾欻舞神霄披霞带九日高皇齐龙轮遂
造北华室神虎洞琼林风云合成一开辟幽
冥户灵变玄灭迹(其/四)得道后上补九宫左仙
公领玉台执盖郎宋宣和敕书曰三气隐灵
固匪名言之测万神凝化莫容拟议之求凡
褒序于上真实恢张于至道玉台侍郎郭真
人功参十极位列九宫含景玉珰已飞行于
太极扶华晨盖爰总侍于虚皇方丕阐于元
卷一 第 11a 页 0558-026.png
纲宜郅隆于显号尚期冲格永祐昌图可特
封太微葆光真人
姜叔茂秦时封巴陵侯隐于句曲山种五果
并五辛菜货之以市丹砂而用之今山间犹
有韭薤即其遗种耶得仙后尝作书与太极
官僚云昔学道于鬼谷得道于少室养翮于
华阳待举于逸域时乘飙车宴吁句曲悟言
永叹代谢之速物存人亡我劳如何
   道权
西汉
卷一 第 11b 页 0558-027.png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秦灭韩良以家财
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常
学礼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槌百二
十斤秦王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
王误中副车秦王怒求贼急甚良乃更姓名
亡匿下邳良尝从容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
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
取履良愕然欲驱之为其老乃疆忍下取履
因跪进父以足受之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
平明与我期此良因怪跪曰诺五日平明良
卷一 第 12a 页 0558-028.png
往父先在怒曰后何也五日鸡鸣往父又先
在复怒曰后何也后五日夜半往有顷父亦
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篇书曰读是则为王者
师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
下黄石即我矣遂去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
公兵法良因异之尝习读居下邳为任侠以
说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卒以取天下及从
高帝都关中以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闭门
不出岁馀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
意吕后谋于良因致啇雒山四老人从太子
卷一 第 12b 页 0558-029.png
侍酒罢酒竟不易太子者良策招四人之力
也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
资为韩报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
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
从赤松子游乃学道欲轻举薨谥文成侯良
始见邳上老父后十三载从高帝过济北果
得谷城山下黄石取而宝祠之及良死并葬
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陈留县天授观为
奉祠之所宋政和封凌虚真人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
卷一 第 13a 页 0558-030.png
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参以中涓从孝惠
元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
下初定齐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
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齐故诸儒以百数言
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治黄老
言使人厚币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
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
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
集大称贤相已而相国何薨代之举事无所
变更一遵何之约束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师
卷一 第 13b 页 0558-031.png
为相国三年薨谥曰懿侯百姓歌曰萧何为
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
民以宁壹
   道品
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
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诵说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上医
之中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
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
卷一 第 14a 页 0558-032.png
辨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
夫再拜谒季主视其状貌类有知者即礼之
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季主复理前语忠与谊
瞿然而悟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
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
卑何行之污乎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
有道术者何言之陋而辞之野也今天子所
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而
君云云无非尊爵禄而贱卜筮之语季主敷
畅数百言出入老庄皆深明道德以谓卜筮
卷一 第 14b 页 0558-033.png
之有益于人也忠谊忽而自失怅然噤口不
能言再拜而辞出市门仅能上车伏轼低头
不能出气三日宋见贾于殿门外乃相引屏
语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
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不审不见夺精为人
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
地屦也此老子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天
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我与
若何足预彼哉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未
有以异也宋忠后以使凶奴不至而还抵罪
卷一 第 15a 页 0558-034.png
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
死此务华绝根者也按真诰季主后入委羽
山石室受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于西灵子
都临去之际托形枕席为代己之像墓在蜀
郡成都盘山之南诸葛武侯昔建碑铭德于
季主墓前碑赞末曰玄漠太寂混合阴阳天
地交泮万品滋彰先生理著分别柔刚鬼神
以观六度显明又季主一男一女俱得道男
名法育女名济华皆在委羽山中季主读玉
经服明丹之华挹扶晨之晖今颜色如二十
卷一 第 15b 页 0558-035.png
之女子须长三尺黑如墨也东卿君道如此
真奇事也
   道化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
书师数十年武帝上书说便宜拜为郎至昭
王时时人或谓圣人或谓凡人作深浅显默
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至宣帝初弃
郎以避乱世置帻官舍风飘之而去后见于
会稽卖药五湖知者疑其岁星精也夏侯湛
赞其像曰开济明豁包含弘大凌轹卿相嘲
卷一 第 16a 页 0558-036.png
哂豪杰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
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
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杨雄亦以为朔恢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
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狂非夷齐而
是柳下惠戒其子以上容首阳为拙柱下为
工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其滑稽之雄乎颜鲁公有画赞碑阴记并在
德州
   道儒
卷一 第 16b 页 0558-037.png
司马谈其先周室之太史也谈为太史公学
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仕
于建元元封之间悯学者不达其意而师悖
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
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
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切观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
畏然其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
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叙君
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
卷一 第 17a 页 0558-038.png
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偏循然其强本
节用不可废也法者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
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
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无为又曰无
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
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
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
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
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
卷一 第 17b 页 0558-039.png
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欸欸言不听奸
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
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曜天下复
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
用则竭形太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
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此观之
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不先定其神形而
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子迁世其家著其
语云
   道化
卷一 第 18a 页 0558-040.png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少学长安明尚书
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成帝时委任
大将军王凤王氏专势擅朝数见灾异群下
莫敢正言福三上书剧言秦汉所以得失陈
十月之歌备亡逸之戒(刺后族/太盛)其辞恳切而
上不见纳成帝久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
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推迹故文以
左氏谷梁礼记相明宜以孔子世为汤后遂
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是时福居家常
读书养性为事元始中王莽颛政一朝弃妻
卷一 第 18b 页 0558-041.png
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有人见福于
会稽者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洪州丰城县
大江北岸有祠号升仙观宋绍兴封寿春吏
隐真人
   道儒
班嗣与从弟彪共学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好
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杨子云以下莫不造
门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谭欲借其
书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
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
卷一 第 19a 页 0558-042.png
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
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圣人之
网不嗅骄君之饵莫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
焉故可贵也今吾子已贯仁义之羁绊系声
名之缰锁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既
系挛于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昔有学
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彷佛又复失其故步
遂匍匐而归耳恐似此类故不进嗣之行已
持论如此庄避汉讳故时称严子
   道术
卷一 第 19b 页 0558-043.png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
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
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
则依著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
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
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
钱足以自养则闭肆垂帘而㖟老子博览无
不通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馀万言杨雄
少时从游学得君平之道为多蜀有富人罗
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
卷一 第 20a 页 0558-044.png
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
不足也我有馀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
馀冲曰吾有万金子无儋石乃云有馀不亦
缪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而役役
未息昼夜汲汲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
下床而钱自至犹有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
用此非我有馀而子不足耶冲大惭君平叹
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竟不
仕年九十馀遂以业终蜀人敬爱至今称焉
有祠在汉州绵竹县宋绍兴封君平为妙通
卷一 第 20b 页 0558-045.png
真人
 (本姓庄氏东汉章和之间班固作汉书避/明帝讳更之为严庄严亦古今之通语故)
 (老庄亦称老严云○谷神子曰君平生西/汉中叶王莽篡位遂隐遁惕和盖上世之)
 (真人/也)
玄品录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