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80068a 页
卷五 第 1a 页 0557-004.png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五孝六
   沈道者传
沈庭瑞五代南唐时人住筠州高安县故吏
部郎中彬之仲子也(沈彬亦得仙/事载稽神录)天性孤介
形貌秀彻初名有邻南唐保大中弃妻入于
玉笥山梅仙观精思院(今名承/天宫)易名庭瑞性
坦率尝不由刺字直造县宇前期吉州刺史
到山戏之曰沈道者何日道成庭瑞应声成
诗曰何须问我道成时武帝坛前自有期手
握药苗人不识体含仙骨俗争知书符解遣
卷五 第 1b 页 0557-005.png
龙蛇走动印还教山岳移时看玉皇飞诏下
参天鸾鹤自相随每遇深山古洞或数日不
返严寒风雪常单衣危坐或绝食经月或纵
酒行歌缘峭壁升乔木若猿猱之状骨肉相
寻便却走避忘情混俗人莫之测尝寄食閤
皂山中作异俗辈盛夏向火同道者往往问
其故终不答宋雍熙二年正月内于玉笥山
先不食七日至上元日早晨辞道侣归所居
院集仙亭读人生几何赋毕无病而终命其
徒以度人经一卷土星画像一轴为殉如其
卷五 第 2a 页 0557-006.png
言而葬之后二年二月二十日有閤皂山道
士曾昭莹来自閤皂遇沈于葛仙坛曾问所
往云吾暂到庐山寻知己乃以前所藏经画
赠之别诗云南北东西事人间会也无昔曾
游玉笥今又返元都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
孤丹霞人有约邀共煮菖蒲昭莹携至玉笥
话及方知沈已亡具述途中相遇出所留经
画及诗示人众皆骇异即其垄而观之见其
土交横坼裂傍有穴尺馀得片纸遗诗云虚
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蜕蝉应是元神
卷五 第 2b 页 0557-007.png
归洞府更无遗魄在黄泉灵台已得修真诀
尘世空留悟道篇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
下草芊芊开冢而视惟有空棺耳
   詹太初
詹太初字元祚本武夷山冲佑观道士宋熙
宁中来洒扫华盖山一日县宰郭公峻请祷
于山才出邑太初即以诗迎谒云鹤报星郎
入洞游匆匆携杖别浮丘崎岖走出白云路
踊跃来迎清政侯瑞气远浮山凤喜宋衣高
照野花羞敢邀朝旆归茆结紫笋黄精愿少
卷五 第 3a 页 0557-008.png
留遂相友善且以丹砂疗其痼疾宰归语同
寮有张县尉欲观圣境因往访之行未数里
太初亦先知之以诗谒于道周云梅仙队仗
访蓬莱野叟寅缘欲款陪旗脚界开青嶂色
马蹄踏破白云堆山川发秀森林杪猿鹤闻
风出洞隈应有真人相笑语仙翁果老裔孙
来坐未交谈有田妇过尉注目而意不在太
初太初曰楚人沐猴而冠耳尉怒已失太初
及登山问太初何在其徒对曰前日昼寝寤
忽鸣鼓退去矣暨归县宰谓尉曰君行未久
卷五 第 3b 页 0557-009.png
太初诣县退职尉方悔悟然其退山退职及
遇尉于涂中始信其非常流也
   毛道人
毛道人失其名字不知何许人建炎间居华
盖山人为结庵于三峰之侧冬夏单衣自种
植以为粮多历年所恃人但呼毛公莫知敬
重惟以痴庙待之口不谈时事逢人辄笑一
日至山巅语人曰明日去矣但往视其庵亦
既焚爇莫知其所惟药臼存焉绍兴甲寅元
日至承天宫遇道士姚彦章授以铜印姚不
卷五 第 4a 页 0557-010.png
受笑而持去泊于官厅夜每扃户常不寐朝
而出外未尝启关凡三教文书无不成诵每
遇神祠多所毁弃居民聚众以辱之虽伤甚
流血用水洗涤即无痕损好登高木以两足
倒悬枝悄尝道过安城不度桥而入水者虑
其溺死俄而登岸衣不濡后尝题诗于南阳
养素庵云仁者从来好乐山乐山宜隐向深
湾包藏遁世慕高洁浣濯灵台养素闲杜老
每思千广厦卢仝惟爱数茅间卷舒遂作忘
机客荣辱穷通事莫关爰隐于此自是不复
卷五 第 4b 页 0557-011.png
见矣
   饶处士
饶洞天抚州临川人初为县吏后梦神人曰
汝用心公平执法严正名已动天矣梦觉而
悟遂以洞天华盖山夜见上升坛前五色宝
光上冲霄汉寻光掘地遂获金函一枚开视
有玉篆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处士遂获灵
文莫知其妙居常隐形精思感彻一羽人谓
曰子宜见谭先生名紫霄可以师焉自兹数
年寻历获遇先生于南丰既蒙教导顿悟玄
卷五 第 5a 页 0557-012.png
理仍携处士谒见东岳帝君帝曰奉三仙道
旨令授子宝印阴兵处士受已再历诸涂制
命阴魔馘灭凶妖祈禳水旱啸命风雷役神
使灵救人利物于是四方慕道者凡数百人
从游一日率诸弟子登华盖之巅授以至道
而誓曰护气希言绝利声色立功为上谢过
次之救人疾病灾荒水旱为上功忠孝和顺
仁信为本行行此者道合阴骘虽未拜太上
亦居仙矣又曰今名绿竹峰真仙之会子被
召不可留也挥手别诸弟子鼓风扬尘行及
卷五 第 5b 页 0557-013.png
奔马倏尔不知所之自兹正法流传矣
   感应朝山求药
丞相张无尽作青城山丈人观记云洞府之
深则神可修而凡可度草木之灵则寿可延
而疾可愈今华盖之山左右前后一草一木
烹而饮之可以疗病考验古今信有之矣每
日三峰朝拜纷集未必全是赛愿其间多有
苦于疾痛叩仙求药者无不应焉凡欲求之
必先章醮或诵经号建大胜缘其或无力者
秪许朝拜亦可卜之杯茭或就西北之境或
卷五 第 6a 页 0557-014.png
许东南之隅随地采之悉是妙药煮则香气
喷馥饮则疾痛顿除长剪深锄连根和叶不
问其名一发收取药草入手又须卜恳或以
酒煮或以水煎疾安之时当伸谢悃凡求药
归家置于净堂大仙案上以香供之始觅净
器煮焉要须过熟至诚遥望绝顶叩齿服之
亦宜斋洁无不效验前后显应奚啻千万今
环山别有天然妙药所恨不尽识其名今书
所闻无虑数件敬录于后
  半夏草乌桔梗山茵陈黄精
卷五 第 6b 页 0557-015.png
  龙须草细辛牛膝鬼臼
邑有罗抚干彬无嗣日夕默祷华盖朔望就
昭清醮奏种种祈叩希赐梦应至绍兴辛未
忽梦紫衣道士一人以李子三枚相惠其间
一枚稍坏次日谐华盖谢梦此想是三予也
次年果生一予至甲戌年又生一子后再生
一子名烨者虽长入学然不免夭亡果应一
李朽坏之梦仙之梦应灵感如此
   化将官斋以遗兵士触秽
绍兴末国朝招军一日有将统领新招万弩
卷五 第 7a 页 0557-016.png
营兵二百馀人入昭清华盖坛上宿秽污粪
狼藉不可具道至夜将领忽梦道士三人自
云中现求斋将领遂拜礼云某在此目今未
备可少候再拜已而忽失道士次日早具以
所梦白闻师长知观元道行同入殿烧香则
睹塑像俨然似梦中所见者将领深自思省
此大仙非求斋也想军兵触秽多矣上真欲
其洁斋亦洁之义也再拜旋即起军不得住
此将官亦可谓有敬信者矣
   樵者获紫玄洞下仙书
卷五 第 7b 页 0557-017.png
华盖紫玄洞下一日有樵者姓卢因至其处
采席草愈觅愈有不觉行至一洞见有石兀
床榻几案备足案上香炉一所馀香喷馥傍
有经书数卷其正中一卷方看及半樵者瞻
敬已而收书归家莫辩其旨乃与邻居姓黄
之家出示其书不可识因藏留迨今犹存其
本元取六卷归后卢樵夜梦道士来取遂还
五卷仍留一卷今在黄僎家收掌每遇祈祷
叩之随应去玉亭观八九里之间福此一坊
民感赖焉
卷五 第 8a 页 0557-018.png
   郭真君化身湖北救人难病
乾道间湖北有一土豪家赀巨万宅染时疾
一日忽有道人登门教化仆摇手指曰道人
你去无所有主人全家不安道人曰是何疾
苦仆荅曰时行瘟疫道人曰我能咒水使病
即安仆曰果如此主人看道人要什么如命
供应且候我归报覆主人才闻喜不自胜遗
仆传语留坐随即汲水与道人咒敕道人得
水吸入口内盥漱数四然后委仆急将入与
主人公吃自大至小每人饮之所病当愈不
卷五 第 8b 页 0557-019.png
俟终日仆将水入主人叩齿饮之周旋合家
所患清凉顿觉强健旋即使仆重重传语道
人未审道人高姓道人曰予姓郭问所居何
处曰子居抚州崇仁县地名何处曰在华盖
山下草庵主人知其姓氏居止急令安顿门
下炊饭打面以待直欲款留遽言子适过此
知宅中有灾故来拯救病既安予已约一道
友前之名山不克久驻主人曰可住寒家虽
一年二载亦不为多何故便去道人曰我一
二日间便转来不须见虑挽留不住而去主
卷五 第 9a 页 0557-020.png
人候之累日弥月积年终不见返于是遣人
备信物厚币赍到山下遍寻郭道人庵经日
无有樵夫乡老映之曰此山下素无郭道人
庵岂非山上郭真君显化如此汝当速赍香
纸重作醮谢其人如所言登山谢之回至邑
中胡家店安下遍告知识嗟乎真仙化身灵
感昭著如此
   华盖岩警戒刘厨裸露
乾道末五月中旬宜黄县之附郭三四里有
岩曰华仙观名元宝本王郭显应之地岩窦
卷五 第 9b 页 0557-021.png
奇怪石梁横亘上下远近弗有是为美观是
月观修雷斋有刘厨者平日慢易于仙佛略
不信之是夕寝于三仙阁仙本在绝顶因修
殿移在阁中刘厨裸露无所忌惮便旋之类
就阁檐而下殊无避忌良久忽觉有路自阁
而下刘随路往焉遽至竹山之间前进不得
方知落在草莽长声求救众人启关视之但
见赤体在竹山之下问之但云急救众人披
榛践棘揭刘上至平处移时神定方语及云
初小遗之际便见有路可行因而乘便下去
卷五 第 10a 页 0557-022.png
但见竹山四围目前黑暗所以方觉大声求
救始知得罪于王郭二仙而仙真慈悲使不
致大伤但显其过而昭其灵闻者莫不心怖
知畏
   梦华盖真仙衣衮冕服
淳熙己亥二月一日正王郭冲举之日元枢
奠香茶焚贺疏至夜于二鼓后忽梦在本观
陆殿之际遽见华盖三应真君相貌端严俨
如平昔及观首饰则各垂旒冕以至衣裳帏
帐望之伟如也傍观两隅则星位群仙各衣
卷五 第 10b 页 0557-023.png
凡衣鲜艳殊异方赞叹瞻礼遽尔梦觉元枢
细思此事若以意想而成则华盖不应有旒
冕之服今切想三真仙奉上帝锡命恐人世
未知故以梦示元枢使喻及信敬者如浮丘
功行昭著为列仙之冠然王郭真君恐又非
江南主者之任当别有爵封权柄今录于此
姑俟贤士或济梦感而暗合则此疑可释矣
   山南老人应王家求嗣
饶州有王省干因朝华盖到邑与元枢邂逅
语及华山景物王遽云吾师曾闻山南老人
卷五 第 11a 页 0557-024.png
否某应云不知君何故言此渠云予前身是
也某遂问其故曰先君无嗣遍祷弗应访诸
老宿云君欲继承不远千里求华盖方可遂
斋洁登程累日始到绝顶命黄冠建醮焚词
许每岁一朝俟有子则大作胜事以酬仙贶
迨至第三载宿山之夜忽梦道士三人相揖
曰谢汝远来汝本无子今遗山南老人与汝
为嗣言讫梦觉拥被而已详味其意喜甚不
俟天晓盥洁陆殿百拜以谢归日妻遂怀喜
月满果生一子自后赍质信就山修造建醮
卷五 第 11b 页 0557-025.png
谢恩每岁不缺至某长成又携某同往朝拜
自后只某独来某见今有子五人荷仙之赐
曷胜报称予亲闻其说故敬书矣
群仙尊让浮丘坐次
绍兴问邑之善友塑巴山四仙华山三仙玉
隆十二仙像工毕择日诣巴山安奉本意为
巴仙而设群仙附焉一日登山列位敬以梅
栾邓叶居正位傍分诸位循次而座方定炷
香起立礼文致醮之初遽尔风雨交作雷电
震耀众皆不安灯烛明灭不容致敬咸谓怨
卷五 第 12a 页 0557-026.png
有触犯会之杯茭皆不之荅以至近忧远虑
祈叩弗应至于再四内一尊宿越班而告仙
曰岂非梅栾邓叶西山群仙而以教主华盖
浮丘超应真君置于座末为之不安群仙有
尊让请居正中之位盍是此事则愿求吉卦
言讫一掷获吉众皆掷地惊叹仙凡意向旋
即移浮丘居中梅栾邓叶左右分座其次许
吴王郭班序罗列已而再祝曰如是仙位已
定告乞风息雨止庶几众信安逸无致畏惧
胜缘克就皆仙之赐须臾霹雳一声云收雾
卷五 第 12b 页 0557-027.png
捲星河耿耿磬韵扬扬异香龚人诚意愈恪
遂获既事
   檀香华盖金像记
檀香金像象华盖三仙真君故知郡熊公故
事公讳溥字博文政和中因处上庠晨夕景
仰既第司录容州郡有火灾风势狂急公具
冠裳再拜像现空中斯须顿息宰建德方寇
抢攘公斋冥祷竟免于难守海康公素以家
山仙迹胜游施之奉仙昭清观基焉遂像奉
香火于本观像饰严洁备极精巧尝有偷儿
卷五 第 13a 页 0557-028.png
利其直夜规取之灵响震耀惧而复还时亦
嗟异元枢素闻其事念欲镵石以传不朽一
日会熊公诸孙言及后得表兄礼州教授吴
君琮作记复以圣像刻碑传诸四方诚奇事

   真仙降附童子
本邑将仕郎吴经昨传授上清秘法于绍兴
丁丑中秋诣山朝拜忽真仙附降童子据案
而坐言语异常须臾索纸笔书云三峰峭拔
万仞耸空洞天岑寂吾处其中仍跋云中秋
卷五 第 13b 页 0557-029.png
之夜吾会正一真人邓叶二公下赴汝家回
眸少顷跪领仙翰嗟叹无已是晚宿于仙坛
乃周回四顾眺望圣境因思巴山有圆光亭
居于坛侧今兹胜地尚阙此亭殊未满意傥
真仙报应令经建造即当遵从是夜监山道
士江若冲密祷真仙欲求仙旨令经建造符
水亭经初不知其端翌日拜辞坛下遽蒙真
仙再附童子劝作符水圆光亭经当思圆光
亭乃经所愿今添符水亭未审仙意江若冲
方言此意乃若冲默祷并蒙感格也经即领
卷五 第 14a 页 0557-030.png
仙旨于戊寅中元建造迨至落成时方中秋
敬往表忏又蒙童子报应许现圆光翌日午
间遽见紫玄洞中烈风飕然云雾交集暴雨
随至少顷洞中拥出五色仙桥远跨桥仙观
踰时乃收经感仙意厚遂再命工镂钟一口
以序本末永镇灵坛迄今见存可考
   诵华盖真君圣号免溺死
华盖山下地名辟富有陈四客乡人呼为花
四郎其家祀仙甚谨长子往高邮军作商舟
行溺水其馀皆死独其子急呼大仙圣号抱
卷五 第 14b 页 0557-031.png
桅竿顺流一日一夜不知所在近泊芦林有
二老人棹一小舟来救扶上岸以火燎苏
饲以糜粥近二三日稍觉轻健二老舟中略
无所有又以馀粮相遗嘱别云此去犹有三
五程未有人家望此前行必达所在渠依所
言前进果逢径而归其家以为已死备孝礼
终七斋僧方罢但见羸形狼狈及门举家皆
疑以为鬼物久之方信始询其故乃云临危
之际以念华盖浮丘三仙圣号求救之功得
以再活
卷五 第 15a 页 0557-032.png
   诵圣号免山崩压死
山近地名七富有一乡民偶忘姓氏累世奉
祀三仙绍兴间忽然山崩俗谚谓之山啸所
居前后左右同时崩摧一家同声诵大仙圣
号求救四檐之外尽为深坑独一家如在高
台之上更无馀地因以全活自后迁基其地
亦坏
   村仆吃肉登山获警戒
曹坪陈早伟明乾道间春月治叠朝山隔宿
叮嘱佃宾二十馀人准备肩舆行李等类凡
卷五 第 15b 页 0557-033.png
预在行者无不斋戒内独有鄢牙推儿其日
渠家买猪头烹煮欲熟父云儿系陈都巡宅
带汝上山不可吃肉其子云上山自是本主
干我甚事咀嚼之后却随例登山醮奏罢归
至中途忽尔不见当陈早云想此仆随后必
来夫何抵夜未到次早使人上山寻逻到血
木凹下忽见笠子一个微有小径下至半岭
又见头巾一枚久之又见行李在焉更无损
动却以别仆拈归遍寻其人忽在山北地名
至晚坑侧猿悬三门前虚空縳起立地不记
卷五 第 16a 页 0557-034.png
人事迨晚𢱲归以火炙醒次日方能言语问
之云约到半山忽见四人着绯力士址揭而
下不知到此旋即再许愿首雪乞赦原方得
苏醒如此警戒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五





卷五 第 16b 页 0557-0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