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70600a 页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0544-150.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五君六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木部下品
   橡实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0544-151.png
橡实味苦微温无毒主下痢厚肠胃肥健人
其壳为散煮汁服亦主痢并堪染用一名杼
斗槲栎皆有斗以栎为胜所在山谷中皆有
 图经曰橡实栎木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
 土云所在山谷皆有今亦然木高二三丈
 三四月开黄花八九月结实其实为皂斗
 槲栎皆有斗而以栎为胜不拘时采其皮
 并实用尔雅云栎其实救释曰栎似樗之
 木也救盛实之房也其实橡也有救汇自
 裹诗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云秦人谓柞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0544-152.png
 栎为栎又唐风云集于苞栩陆机云今柞
 栎也徐州人谓栎为杼或谓之栩今京洛
 及河内谓栎亦为杼五方通语也然则柞
 栎也杼也栩也皆橡栎之通名也
 日华子云栎树皮平无毒治水痢消瘰疬
 除恶疮橡斗子涩肠止泻煮食可止饥御
 歉岁壳止肠风崩中带下冷热泻痢并染
 须发入药并捣炒焦用
 雷公云凡使去粗皮一重取橡实蒸从巳
 至末出剉作五片用之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0544-153.png
 孙真人枕中素云橡实子非果非谷而最
 益人服食未能断谷啖之尤佳无气而受
 气无味而受味消食止痢令人强健不极
 义曰橡实栎木子也叶如栗叶在处有
 但坚而不堪充材亦木之性也山中以椿
 人为粮然涩肠木善为炭他木皆不及其
 壳堪染皂若曾经雨水者其色淡不若不
 经雨水者槲亦有壳但少而不及栎木所
 实者
   益智子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0544-154.png




益智子味辛温无毒主遗精虚漏小便馀涩
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
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有奇验按山
海经云生昆崙国
 图经曰益智子生昆崙国今岭南州郡往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0544-155.png
 往有之叶似蘘荷长丈馀其根傍生小枝
 高七八寸无叶花萼作穗生其上如枣许
 大皮白中人黑人细者佳含之摄涎唾采
 无时卢循为广州刺史遗刘裕益智粽裕
 答以续命汤是此也
 禹锡云按陈藏器云止呕哕广志云叶似
 蘘荷长丈馀其根上有小枝高八九尺无
 叶萼子丛生大如枣中瓣黑皮白核小者
 名益智含之摄涎秽出交趾
 顾微广州记云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0544-156.png
 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
 之或外皮蜜煮为粽味辛
   鼠李





鼠李主寒热瘰疬疮○皮味苦微寒无毒主
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椑(音/卑)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0544-157.png
生田野采无时
 图经曰鼠李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
 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叶如
 李子实若五味子色黳黑其汁紫色味甘
 苦实熟时采日乾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
 皮采无时一名牛李
 唐本注云此药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
 乌槎树皮主诸疮寒热毒痹子主牛马六
 畜疮中虫或生捣傅之或和脂涂皆效
 食疗云微寒主腹胀满其根有毒煮浓汁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0544-158.png
 含之治𧏾齿并疳虫蚀人脊骨者可煮浓
 汁灌之良其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饼子
 空心食之少时当泻其煮根汁亦空心服
 一盏治脊骨疳
   椰子皮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0544-159.png
椰子皮味苦平无毒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
煮汁服之壳中肉益气去风○浆服之主消
渴涂头益发令黑生安南树如棕榈子壳可
为器交州记曰椰子中有浆饮之得醉
 海药云谨按交州记云生南海状若海棕
 实名椰子大如碗许大外有粗皮如大腹
 子豆蔻之类内有浆似酒饮之不醉主消
 渴吐血水肿去风热云南者亦好武侯讨
 云南时并令将士剪除椰树不令小邦有
 此异物多食动气也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0544-160.png
 衍义曰椰子开之有汁如乳极甘香自别
 是一种气味中又有一块瓤形如瓜蒌上
 有细垄起亦白色但微虚纹若妇人裙褶
 其味亦如其汁又着壳一重白肉剐取之
 皆可与瓤糖煎为果汁色如白酒其味如
 瓤然谓之酒者好事者当日强名之取其
 壳为酒器如酒中有毒则酒沸起今人皆
 漆其里则全失用椰子之意
   紫荆木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0544-161.png




紫荆木味苦平无毒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
服之今人多于庭院间种者花艳可爱
 图经曰紫荆旧不著所生州郡今处处有
 之人多于庭院间种植木似黄荆叶小无
 桠花艳紫可爱或云田氏之荆也至秋子
 熟如小珠名紫珠江东林泽间尤多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0544-162.png
 禹锡云谨按陈藏器云紫珠寒主解毒物
 痈疽喉痹飞尸蛊毒肿瘘蛇虺虫蚕狂犬
 等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一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
 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
 泽间有之
 日华子云紫荆木通小肠皮梗同用花功
 用亦同
   南藤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0544-163.png




南藤味辛温无毒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
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亦煮汁服亦浸
酒冬月用之生依南树故号南藤茎如马鞭
有节紫褐色一名丁公藤生南山山谷
 图经曰南藤即丁公藤也生南山山谷今
 出泉州荣州生依南木故名南藤苗如马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0544-164.png
 鞭有节紫褐色叶如杏叶而尖采无时此
 下又有千金藤云生北地者根如指色黑
 似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又有榼藤子
 生广南山林间木如通草藤三年方熟紫
 黑色一名象豆医家稀用故附于其类
 南史解叔谦雁门人母有疾夜于庭中稽
 颡祈告闻空中云得丁公藤治即差访医
 及本草皆无至宜都山中见一翁伐木云
 是丁公藤疗风乃拜泣求得之及渍酒法
 受毕失翁所在母疾遂愈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0544-165.png
 
   杉木





杉木微温无毒主疗漆疮
 图经曰杉木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南中深
 山中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枝生若
 剌针尔雅云柀煔郭璞注云煔似松生江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0544-166.png
 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也又
 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医师取其节煮
 汁浸捋脚气殊效
 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二年二
 月得脚气夜半痞绝胁有块大如石且死
 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号哭荣阳郑洵
 美传杉木汤服半食顷大下三下气通块
 散取前件杉木节一大升橘叶切一大升
 此地无叶可以皮代之大腹槟榔七枚合
 子碎之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0544-167.png
 半分两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后服已前
 三死真死矣会有教者皆得不死恐他人
 不幸有类余病故传焉又杉菌出宜州生
 积年杉木上若菌状云味苦性微温主心
 脾气疼及暴心痛采无时
 陶隐居云削作柿煮以洗漆疮无不即差
 又有鼠查生去地高尺馀许煮以洗漆多
 差又有漆姑叶细细多生石边亦疗漆疮
 其鸡子及蟹并是旧方
 唐本注云杉材木水煮汁浸捋脚气肿满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0544-168.png
 服之疗心腹胀痛去恶气其鼠查漆妇有
 别功列出下品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味辛治风实豚霍乱
 止气并煎汤服并淋洗须是油杉及臭者
 良
 衍义曰杉干端直如松不凋但叶阔成枝
 庐山有万于杉寺此杉也作屑煮汁浸洗
 脚气肿满
   接骨木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0544-169.png




接骨木味苦甘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
痒龋齿可作浴汤一名蒴藋
 唐本注云叶如陆英花亦相似但作树高
 一二丈许木轻虚无心斫枝插便生人家
 亦种之一名木蒴藋所在皆有之唐本先
 附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0544-170.png
 禹锡云按陈藏器云接骨木有小毒根皮
 主痰饮下水肿及痰疟煮服之当利下及
 吐不可多服叶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
 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本经云无
 毒误也
 产书云治产后心闷手脚烦热气力欲绝
 血运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接骨木破之
 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两
 服或小便数恶血不止服之即差此木煮
 之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人方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0544-171.png
   木鳖子





木鳖子味甘温无毒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
肌止腰痛除粉刺皯𪒟妇人乳痈肛门肿痛
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叶青色面光花黄
其子似栝楼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0544-172.png
核似鳖故以为名出朗州及南中七八月采

 图经曰木鳖子出朗州及南中今湖岭诸
 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生苗作蔓叶
 有五花状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黄花
 六月结实似栝楼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
 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每一实其核三
 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
 叶作茹蒸食之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醋摩消肿毒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0544-173.png
 孙用和方治痔以木鳖子三枚去皮杵碎
 砂盆内研如泥以百沸汤一大碗以上入
 盆器内坐上薰之至通手即洗一日不过
 二三次
 衍义曰木鳖子蔓生岁一枯叶如蒲桃实
 如大栝楼熟则红黄色微有刺不能刺人
 今荆南之南皆有之九月十月熟实中之
 子曰木鳖子但根不死春旋生苗其子一
 头尖者为雄凡植时须雌雄相合麻缕缠
 定及其生也则去其雄者方结实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0544-174.png
   钓藤





钓藤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
 图经曰钓藤本草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
 出梁州今亦兴元府有之叶细茎长节间
 有刺若钓钩三月采字或作吊葛洪治小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0544-175.png
 儿方多用之其赤汤治卒得痫用吊藤甘
 草炙各二分水五合煮取二合服如小枣
 大日五夜三大良又广济及崔氏方疗小
 儿惊痫诸汤饮皆用吊藤皮
 药性论云钓藤臣味甘平能主小儿惊啼
 瘈疭热拥
 日华子云治客忤胎风
 陶隐居云出建平亦作钓藤字惟疗小儿
 不入馀方唐本注云出梁州细长茎间有
 刺若钓钩者是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0544-176.png
 衍义曰钓藤中空二经不言之长八九尺
 或一二丈者湖南北江南江西山中皆有
 小人有以穴隙间致酒瓮中盗取酒以气
 吸之酒既出涓涓不断专治小儿惊热
   棕榈子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0544-177.png
棕榈子平无毒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
 及养血○皮平无毒止鼻洪吐血破症治
 崩中带下肠风赤白痢入药烧灰用不可
 绝过
 衍义曰棕榈木今人旋为器皮烧为黑灰
 治妇人血露及吐血仍佐之他药每岁剐
 取棕皮不尔束死花如鱼子渫熟淹为果
 雷公云治崩中带下
 图经曰棕榈亦曰栟榈出岭南及西川江
 南亦有之木高一二丈傍无枝条叶大而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0544-178.png
 圆歧生枝端有皮相重被于四傍每皮一
 匝为一节二旬一采转复生上六七月生
 黄白花八九月结实作房如鱼子黑色九
 月十月采其皮木用○山海经曰石脆一
 作翠之山其木多棕是也
   芫花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0544-179.png






芫花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主欬逆上气喉
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消胸中痰水喜(音/戏)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
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虚一名去水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0544-180.png
一名毒鱼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根疗疥疮
可用毒鱼生淮源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阴乾
决明为之使反甘草
 图经曰芫花生淮源川谷今在处有之宿
 根旧枝茎紫长一二尺根入土深三五寸
 白色似榆根春生苗叶小而尖似杨柳枝
 叶二月开紫花颇似紫荆而作穗又似藤
 花而细三月三日采阴乾其花须未成蕊
 蒂细小未生叶时收之叶生花落即不堪
 用吴晋本草云芫花一名败叶一名儿草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0544-181.png
 一名黄大戟二月生青叶加厚则黑叶有
 紫赤白者三月实落尽叶乃生是也而今
 绛州出者花黄谓之黄芫花○汉太仓公
 淳于意治临淄女子薄吾蛲瘕为病腹大
 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意饮以芫花一撮
 即出烧可数升病遂愈(蛲音/饶)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用之微熬不可近
 眼
 药性论云芫花使有大毒能治心腹胀满
 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0544-182.png
 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
 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日华子云疗嗽瘴疟所在有小树子在陂
 涧傍三月中盛花浅紫色
 张仲景方治太阳中风吐下呕逆者可攻
 十枣汤主之芫花熬甘遂大戟三物等分
 停各筛末取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取八
 合去滓纳诸药强人一钱七羸人半钱七
 温服之不下明旦更加半七下后糜粥自
 养病悬饮者亦主之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0544-183.png
 经验方治痔瘘有头方用芫花入土根不
 限多少以净水洗却入木臼捣用少许水
 绞取汁于银铜器内慢火煎成膏将丝线
 于膏内度过系痔系时微痛候心躁落时
 以纸拈子入膏药于窍内永除根本未落
 不得使水
 三国志云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芫
 花年如五六十人或亲识之谓其已百馀
 岁矣
枳椇(音止/矩)味甘平无毒主头风小腹拘急一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0544-184.png
名木蜜其木皮温无毒主五痔和五脏以木
为屋屋中酒则味薄此亦奇物
 图经曰陆机云枸枝枸也木似白杨所在
 山中皆有枝枸不直啖之甘美如饴八九
 月熟谓之木蜜本从南方来能败酒若以
 为屋柱则一屋之酒皆薄
 唐本注云其树径尺木名白石叶如桑柘
 其木作房子似珊瑚核在其端又如癞汉
 指头
 禹锡云按蜀本云字或车作枸云木名出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0544-185.png
 蜀近酒能薄酒味江南人呼谓之木蜜也
紫真檀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
 陶隐居云俗人摩以涂风毒诸肿亦效然
 不及青木香又主金疮止血亦疗淋用之
 唐本注云此物出昆崙盘四国也虽不生
 中华人间遍有之也
 陈藏器云檀树如檀出海南本功外心腹
 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
 禹锡云谨按日华子云紫真檀无毒
 千金方治一切肿用紫檀细碎大醋和傅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0544-186.png
 肿上
 梅师方治金疮止血急刮紫真檀末傅之
乌臼木根皮味苦微温有毒主暴水症结积
聚生山南平泽
 唐本注云树高数仞叶似梨杏花黄白子
 黑色
 陈藏器本草云乌臼叶好染皂子多取压
 为油涂头令黑变白为灯极明服一合令
 人下痢去阴下水唐本先附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乌臼根皮凉治头风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0544-187.png
 通大小便以慢火炙令脂汁尽黄乾后用
 斗门方大便不通用乌臼木方停一寸来
 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盏服之立通不用多
 服其功神圣兼能取水
盐麸子味酸微寒无毒除痰饮瘴疟喉中热
结喉痹止渴解酒毒黄疸飞尸蛊毒天行寒
热痰嗽变白生毛发取子乾捣为末食之岭
南人将以防瘴○树白皮主破血止血蛊毒
血痢杀蛔虫并煎服之○根白皮主酒疸捣
碎米泔浸一宿平旦空腹温服一二升叶如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0544-188.png
椿生吴蜀山谷子秋熟为穗粒如小豆上有
盐似雪食之酸咸止渴一名叛奴盐
 陈藏器云蜀人谓之酸桶博物志云酸桶
 七月出穗蜀人谓之主音穗上有盐著可
 为羹亦谓之酢桶矣吴人谓之乌盐也
 禹锡云按陈藏器云子主头风白屑效
 日华子云盐麸叶上球子治中蛊毒毒药
 消酒毒根用并同
楠材微温主霍乱吐下不止
 陶隐居云削作柿煮服之卒急无他药用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0544-189.png
 此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味辛热微毒治转筋
 衍义曰楠材今江南等路造船场皆此木
 也缘木性坚而善居水久则多中空为白
 蚁所穴
柘木味甘温无毒主补虚损取白皮及东行
根白皮煮汁酿酒主风虚耳聋劳损虚羸瘦
腰肾冷梦与人交接泄精者取汁服之无刺
者良主妇人崩中血结及主疟疾兼堪染黄
 衍义曰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0544-190.png
 曰柘蚕叶梗然不及桑叶东行根及皮主
 煮汁酿酒治风虚耳聋有验馀如经
木槿平无毒止肠风泻血又主痢后热渴作
饮服之令人得睡入药炒用取汁度丝使得
易络○花凉无毒治肠风泻血并赤白痢炒
用作汤代茶吃治风
 衍义曰木槿如小葵花淡红色五叶成一
 花朝开暮敛花与枝两用湖南北人家多
 种植为篱障馀如经
石南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0544-191.png
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女子不可
久服令思男○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
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
实阴乾五加皮为之使
 图经曰石南生华阴山谷今南北皆有之
 生于石上株极有高大者江湖间出者叶
 如枇杷叶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
 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
 黄色背有紫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
 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0544-192.png
 移以植庭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
 以关中叶细者良二月四月采叶四月采
 实阴乾
 禹锡按蜀本云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
 市人多以瓦韦为石韦以石韦为石南不
 可不审之
 药性论云石南臣主除热恶小蓟无毒能
 添肾气治软脚烦闷痛杀虫能逐诸风虽
 能养肾又令人阴痿
 衍义曰石南叶状如枇杷叶之小者但背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0544-193.png
 无毛光而不皱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
 为花苞苞既开中有十五馀花大小如椿
 花甚细碎每一苞约弹许大成一球一花
 六叶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绿色叶末微淡
 赤色花既开蕊满花但见蕊不见花花才
 罢去年绿叶尽脱落渐生新叶治肾衰脚
 弱最相宜但京洛河北河东山东颇少人
 以此故少用湖南北江东西二浙甚多故
 多用南实今医家绝不用
木天蓼味辛温有小毒主症结积聚风劳虚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0544-194.png
冷生山谷中
 图经曰木天蓼木高二三丈三月四月开
 花似柘花五月采子子作球形似苘其球
 子可藏作果啖之亦治诸冷气苏恭云作
 藤蔓生者自是藤天蓼也又有一种小天
 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木如栀子冬不凋然
 则天蓼有三种虽其状不同而疗体甚相
 似也
 唐本注云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
 无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啖之以当姜蓼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0544-195.png
 其苗藤切以酒浸服或以酿酒去风冷症
 癖大效所在皆有今出安州申州
 陈藏器本草云木天蓼今时所用出凤州
 树高如冬青不凋出深山人云多服损寿
 以其逐风损气故也不当以藤天蓼为主
 既云木蓼岂更藤生自有藤蓼尔唐本先
 附此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天蓼子使味苦辛微
 热无毒能治中贼风口面⬤斜主冷痃癖
 气块女子虚劳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0544-196.png
黄环味苦平有毒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
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凌泉一名大就生蜀
郡山谷三月采根阴乾鸢尾为之使恶茯苓
防己
 陶隐居云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
 云青珠黄环者或云是大戟花定非也用
 甚稀市人鲜有识者
 唐本注云此物襄阳巴西人谓之就葛作
 藤生根亦葛类所云似防己作车辐解者
 近之人取葛误得食之吐痢不止用土浆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0544-197.png
 解乃差此真黄环也馀处亦稀惟襄阳大
 有本经用根今云大戟花非也其子作角
 生似皂角花实与葛同时矣今园庭种之
 大者茎径六七寸所在有之谓其子名狼
 跋子今太常科剑南来者乃鸡屎葛根非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黄环使恶乾姜大寒
 有小毒治上气急寒热及百邪
搜疏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身皮肤中热除
邪气止遗溺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可作
浴汤一名巨骨生熊耳川谷及田野故丘墟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0544-198.png
地四月采漏芦为之使
 陶隐居云李云溲疏一名杨栌一名牡荆
 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子似枸杞
 子冬月熟色赤味甘苦末代乃无识者此
 实真也非人篱援之杨栌也李当之此说
 于论牡荆乃不为大乖而滥引溲疏恐斯
 误矣又云溲疏与空疏亦不同耳疑应作
 熊耳熊耳山名都无掘耳之号
 唐本注云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
 其子八九月熟色赤似枸杞子味苦必两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0544-199.png
 两相并与空疏不同空疏一名杨栌子为
 荚不似溲疏
 今注溲疏枸杞虽则相似然枸杞无刺溲
 疏有刺此为别尔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溲疏使
小天蓼味甘温无毒主一切风虚羸冷手足
疼痹无论老幼轻重浸酒及煮汁服之十许
日觉皮肤间风出如虫行生天目山四明山
树如栀子冬不凋野兽食之更有木天蓼出
山南大树今市人货之云久服促寿当是其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0544-200.png
逐风损气故也本经有木天蓼即是此也苏
注云藤生子辛与木又异应是复有藤天蓼
江淮南山间有木天蓼作藤著树叶如梨花
而薄子如枣辛甘大主风血羸痹腰脚疼冷
取皮酿酒即是苏引为天蓼注者夫如是则
有三天蓼俱能逐风其中优劣小者最为胜
(今/附)
 图经曰文具见木天蓼条下
小蘖味苦大寒无毒主口疮疳𧏾杀诸虫去
心腹中热气一名山石榴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0544-201.png
 唐本注云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异但花异
 子细黑圆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间所在皆
 有襄阳岘山东者为良陶于蘖木附见二
 种其一是此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
 常所贮乃叶多剌者名白剌蘖非小蘖也
 今注陈藏器本草云凡是蘖木皆皮黄今
 既不黄而自然非蘖小蘖如石榴皮黄子
 赤如枸杞子两头尖人剉枝以染黄若云
 子黑而圆恐是别物非小蘖也唐本先附
荚蒾(音/迷)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0544-202.png
 唐本注云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
 如溲疏两两相并四四相对而色赤味甘
 煮树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饲小儿杀蛔虫
 不入方用陆机草木疏名击蒾一名羿先
 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
 今注陈藏器本草云荚蒾主六畜疮中蛆
 煮汁作粥灌之蛆立出皮堪为索生北土
 山林间唐本先附
枫柳皮(枫音/风)味辛大热有毒主风龋齿痛出
原州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0544-203.png
 唐本注云叶似槐茎赤根黄子六月熟绿
 色而细剥取茎皮用之唐本先附
 陈藏器云性涩止水痢苏云下水肿肿非
 涩药所治有殊苏为误矣
赤爪木味苦寒无毒主水痢风头身痒生平
陆所在皆有实味酸冷无毒汁服主水痢沐
头及洗身上疮痒一名羊救一名鼠查
 唐本注云小树生高五六尺叶似香葇子
 似虎掌爪大如小林梢赤色出山南申安
 随等州唐本先附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0544-204.png
桦木皮味苦平无毒主诸黄疸浓煮汁饮之
良堪为烛者木似山桃取脂烧辟鬼(今/附)
 衍义曰桦木皮烧为黑灰合他药治乍风
 毒及取皮上有紫黑花匀者裹鞍弓镫
榼藤子味涩甘平无毒主蛊毒五痔喉痹及
小儿脱肛血痢并烧灰服泻血宜服一枚以
刀剜内瓤熬研为散空腹热酒调二钱不过
三服必效又宜入澡豆末除皯𪒟其壳用贮
丹药经载不坏按广州记云生广南山林间
树如通草藤也三年方始熟紫黑色一名象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0544-205.png
(今/附)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治飞尸入药炙用
榧实(上音/匪)味甘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
疰生永昌
 陶隐居云今出东阳诸郡食其子疗寸白
 虫
 衍义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脂其
 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服久渐
 甘美五痔人常如果食之愈过多则滑肠
栾荆味辛苦温有小毒主大风头面手足诸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0544-206.png
风癫痫狂痉湿痹寒冷疼痛俗方大用之而
本草不载亦无别名但有栾花功用又别非
此花也
 唐本注云按其茎叶都似石南乾亦反卷
 经冬不死叶上有细黑点者真也今雍州
 所用者是而洛州乃用石荆当之非也唐
 本先附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栾荆子君恶石膏味
 甘辛微热无毒能治四肢不遂主通血脉
 明目益精光决明为使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0544-207.png
扶栘木皮味苦平有小毒去风血脚气疼痹
踠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
和五木皮煮作汤捋脚气疼肿杀□(陟生/切)
风瘙烧作灰置酒中令味正经时不败生江
南山谷树大十数围无风叶动华反而后合
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郑注云棠棣栘也
亦名栘杨崔豹云栘杨圆叶弱蒂微风大摇
(新补见/陈藏器)
药实根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
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谷采无时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0544-208.png
 唐本注云此药子也当今盛用胡名那绽
 出通州渝州本经用根恐误载根字子味
 辛平无毒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
 岗子生叶似杏花红白色子肉味酸甘用
 其核仁
栾华味苦寒无毒主目痛泪出伤眦消目肿
生汉中川谷五月采决明为之使
 唐本注云此树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
 槐而小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
 豌豆圆黑坚硬堪为数珠者五月六月花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0544-209.png
 可收南人取合黄连作煎疗目赤火大效
 花以染黄色甚鲜好
蔓椒味苦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
肢厥气膝痛一名豕椒一名猪椒一名彘椒
一名狗椒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
酿酒
 陶隐居云山野处处有俗呼为樛似椒党
 小不香尔一名稀椒可以蒸病出汗也
感藤味甘平无毒调中益气主五脏通血气
解诸热止渴除烦闷治肾钓气如木防己生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0544-210.png
江南山谷如鸡卵大斫藤断吹气出一头其
汁甘美如蜜叶生研傅蛇咬疮一名甘藤甘
感声近又名甜藤也(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赤柽木无毒主剥驴马血入肉毒取以火炙
用熨之亦可煮汁浸之其木中脂一名柽乳
入合质汗用之生河西沙地皮赤色叶细(今/附)
 禹锡云按尔雅疏云柽一名河柳郭云今
 河傍赤茎小杨陆机云生水傍皮正赤如
 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日华子云赤柽木温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0544-211.png
突厥白味苦主金疮生肉止痛补腰续筋出
突厥国色白如灰乃云石灰共诸药合成之
夷人以合金疮中国用之
 今注医家见用经效者潞州出焉其根黄
 白色状似茯苓而虚软苗高三四尺春夏
 叶如薄荷花似牵牛而紫上有白棱二月
 八月采根暴乾今附
卖子木味甘微咸平无毒主折伤血内溜续
绝补骨髓止痛安胎生山谷中
 图经曰卖子木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0544-212.png
 出剑南邛州今惟渠州有每岁出贡谓之
  卖子木
婆罗得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块温中补腰肾
破痃癖可染髭发令黑树如柳子如蓖(音/卑)
生西国(今/附)
 海药云谨按徐氏云生西海波斯国似中
 华柳树也方家多用
甘露藤味甘温无毒主风血气诸病久服调
中温补令人肥健好颜色止消渴润五脏除
腹内诸冷生岭南藤蔓如箸一名肥藤人服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0544-213.png
之得肥也(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大空味辛苦平有小毒主三虫杀虮虱生山
 谷中取根皮作末油和涂虮虱皆死
 唐本注云根皮赤叶似楮小圆厚作小树
 抽条高六七尺出襄州山谷所在亦有秦
 陇人名为独空唐本先附
椿荚主大便下血今近道处处有之夏中生
荚樗之有花者无荚有荚者无花常生臭樗
上未见椿上有荚者然世俗不辨椿樗之异
故俗中名为椿荚其实樗荚耳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0544-214.png
 衍义曰椿木叶椿樗皆臭但一种有花结
 子一种无花不实世以无花不实木身大
 其干端直者为椿椿用木叶其有花而荚
 木身小干多迂矮者为樗樗用根叶荚故
 曰未见椿上有荚者惟樗木上有又有樗
 鸡故知古人命名曰不言椿鸡而言樗鸡
 者以显有鸡者为樗无鸡者为椿其义甚
 明用椿木叶樗木根叶荚者宜依此推穷
水杨叶嫩枝味苦平无毒主久痢赤白捣和
水绞取汁服一升日二大效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0544-215.png
                 
 今注水杨叶圆阔而赤枝条短硬多生水
 岸傍树与杨柳相似既生水岸故名水杨
 唐本先附
杨栌木味苦寒有毒主疽瘘恶疮水煮叶汁
洗疮立差生篱垣间一名空疏所在皆有(唐/本)
(先/附)
欓子味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著喉口者刺
破以子揩之令血出当下涎沫煮汁服之去
暴冷腹痛食不消杀腥物木高大茎有刺(新/补)
(见陈/藏器)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0544-216.png
柞木皮味苦平无毒治黄疸病皮烧末服方
寸七生南方叶细今之作梳者是(新补见陈/藏器日华)
(子)
黄栌味苦寒无毒除烦热解酒疸目黄煮服
之亦洗汤火漆疮及赤眼堪染黄色生商洛
山谷叶圆木黄川界甚有之(新补见陈藏/器日华子)
柯树皮味辛平有小毒主大腹水病取白皮
作煎令可圆如梧桐子大平旦三圆须臾又
一圆一名木奴南人用作大船者也
 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广南山谷临海志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0544-217.png
 云是木奴树主乳气采皮以水煮去滓复
 炼候凝结丸得为度每朝空心饮下三圆
 浮气水肿并从小便出故波斯家用为船
 舫也
败扇主蚊子新造屋柱下四隅埋之蚊永不
入烧为末和粉粉身上主汗弥败者佳
罂子桐子有大毒压为油毒鼠主死摩疥癣
虫疮毒肿一名虎子桐似梧桐生山中
石荆栾荆注苏云用当栾荆非也按石荆似
荆而小生水傍作灰汁沐头生发广济方云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0544-218.png
一名水荆主长发是也
木黎芦漏芦注陶云漏芦一名鹿骊生南山
人用苗北人用根功在本经木梨芦有毒非
漏芦树生如茱萸树高三尺有毒杀虫山人
以疮疥用之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0545-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