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70575a 页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0544-004.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三君四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木部中品
   秦椒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0544-005.png





秦椒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主风邪气温中
除寒痹坚齿发明目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
血产后馀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久服轻身好
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太山川谷及秦岭上
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实恶栝蒌防葵畏雌黄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0544-006.png
 图经曰秦椒生太山川谷及秦岭上或琅
 琊今秦凤间及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
 生花秋末结实九月十月采陶隐居云似
 椒而大色黄黑或呼大椒苏恭云叶及茎
 子都似蜀椒但实细味短尔雅云檓大椒
 郭璞云椒丛生实大者名为檓诗唐风云
 椒聊且陆机疏云椒似茱萸有针刺茎叶
 坚而滑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
 以为香今成皋诸山谓之竹叶椒其木亦
 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可著饮食中又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0544-007.png
 用蒸鸡豚最佳
 药性论云秦椒君味苦辛能治恶风遍身
 四肢𤸷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
 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
 冷痛
 陶隐居云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
 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又云即今樛
 树而樛子是猪椒恐谬樛(居虬/切)
 孟诜云秦椒温灭瘢长毛去血若齿痛醋
 煎含之又损疮中风者以面作馄饨灰中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0544-008.png
 烧之使热断使口开封其疮上冷即易之
 又法去闭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
 之以饭压之重者再服
 伤寒类要治膏瘅其人饮少小便多方秦
 椒一分出汗瓜蒂二分末水服方寸七日
 三服
 续千金方治虫入耳椒末一钱醋半盏浸
 良久少少灌耳虫自耳出
 衍义曰秦椒此秦地所出者故言秦椒大
 率椒株皆相似秦椒但叶差大椒粒亦大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0544-009.png
 而纹低不若蜀椒皱纹高为异也然秦地
 亦有蜀种椒如此区别
   山茱萸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0544-010.png
 


山茱萸味酸平微温无毒主心下邪气寒热
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肠胃风邪寒热疝瘕
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
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
久服轻身明目强力长年一名蜀枣一名鸡
足一名妓实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东海
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乾蓼实为之使恶桔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0544-011.png
                 
梗防风防己
 图经曰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
 东海承县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馀叶似
 榆花白子初熟未乾赤色似胡□子有核
 亦可啖既乾皮甚薄九月十月采实阴乾
 吴普云一名鼠矢叶如梅有刺毛二月花
 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五月采实似此小
 异也
 陶隐居云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
 乾赤色亦可啖既乾皮甚薄当以合核为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0544-012.png
 用尔
 禹锡等按药性论云山茱萸使味咸辛大
 热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坚
 长阴茎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
 汗止老人尿不节
 日华子云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
 切气破症结治酒齇
 雷公云凡使勿用雀儿苏真似山茱萸只
 是核八棱不入药用使山茱萸须去内核
 每修事去核子一片取内皮用只秤成四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0544-013.png
 两已来缓火熬之方用能壮元气秘精核
 能滑精
 衍义曰山茱萸与茱萸甚不相类山茱萸
 色红大如枸杞子吴菜萸如川椒初结子
 时其大小亦不过椒色正青得名则一治
 疗又不同未审当日何缘如此命名然山
 茱萸能养肾脏无一不宜经与注所说备
 矣
   紫葳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0544-014.png
 



紫葳(音/威)味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产乳馀疾崩
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茎叶味苦无毒
主痿蹶益气一名凌苕一名茇华一名凌霄
花生西海川谷及山阳
 图经曰紫葳凌霄花也生西海川谷及山
 阳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亦或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0544-015.png
 种莳初作藤蔓生依大木岁久延引至巅
 而有花其花黄赤夏中乃盛陶隐居云诗
 有苕之华郭云凌霄又苏恭引尔雅释草
 云苕郭云又名陵霄按今尔雅注苕一名
 陵时本草云而无陵霄之说岂古今所传
 书有异同邪又据陆机及孔颖达疏义亦
 云苕一名陵时陵时乃是鼠尾草之别名
 郭又谓苕为陵时本草云紫葳无陵时之
 名而鼠尾草有之乃知陶苏所引是以陵
 时作陵霄耳又陵霄非草类益可明其误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0544-016.png
 矣今医家多采其花乾之入妇人血崩风
 毒药又治少女血热风毒四肢皮肤生瘾
 疹并行经脉方陵霄花不以多少捣罗为
 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服甚效
 药性论云紫葳臣一名女葳畏卤咸味甘
 主热风风痫大小便不利肠中结实止产
 后奔血不定淋沥安胎
 日华子云根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治瘀
 血带下花叶功用同
 斗门方治暴耳聋凌霄叶烂杵自然汁灌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0544-017.png
 
 耳内瘥
 衍义曰紫葳今蔓延而生谓之为草又有
 木身谓之为木又须物而上然干不逐冬
 毙亦得木之多也故分入木部为至当唐
 白乐天诗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由是
 益知非草也本经又云茎叶味苦是与瞿
 麦别一种甚明唐本注云且紫葳瞿麦皆
 本经所载若用瞿麦根为紫葳何得复用
 茎叶此说尽矣然其花赭黄色本条虽不
 言其花又却言茎叶味苦则紫葳为花故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0544-018.png
 可知矣
   胡桐泪





胡桐泪味咸苦大寒无毒王大毒热心腹烦
满水和服之取吐又主牛马急黄黑汗水研
三二两灌之立瘥又为金银焊药出肃州以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0544-019.png
西平泽及山谷中形似黄矾而坚实有夹烂
木者云是胡桐树滋沦入土石咸卤地作之
其树高大皮叶似白杨青桐桑辈故名胡桐
木堪器用又名胡桐律律泪声讹也西域传
云胡桐似桑而曲
 图经曰胡桐泪出肃州以西平泽及山谷
 中今西蕃亦有商人货之者相传其木甚
 高大皮似白杨青桐辈其叶初生似柳渐
 大则似桑桐辈其津液沦入地中与大石
 相著冬月采得之状如黄矾姜石味极咸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0544-020.png
 苦得水便消如消石也古方稀用今治口
 齿家为最要之物一名胡桐律泪声近也
 然有一种木律极相类不堪用也
 日华子云治风蚛牙齿痛有二般木律不
 中入药用石律形如小石片子黄土色者
 为上即中入齿药用兼杀火毒并面毒
 海药云谨按岭表记云主风疳𧏾齿牙疼
 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多服令人吐作
 律字非
   猪苓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0544-021.png





猪苓味甘苦平无毒主痎(音/皆)疟解毒蛊疰不
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豭猪屎生衡
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乾
 图经云猪苓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
 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今则不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0544-022.png
 必枫根下乃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
 故以名之又名地乌桃二月八月采阴乾
 削去皮肉白而实者佳庄子谓之豕橐司
 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
 药性论云猪苓臣微热解伤寒温疫大热
 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陶隐居云旧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
 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削去黑
 皮用
 禹锡云按吴氏云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0544-023.png
 毒甘
 雷公云凡采得用铜刀削去粗皮一重薄
 切下东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细切以升
 麻叶对蒸一日出去升麻叶令净㬠乾用
 外台秘要治奸娠患子淋猪苓五两一味
 末以白汤三合服方寸七渐至二七日三
 夜二
 子母秘录治奸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
 利微渴猪苓五两末以熟水服方寸七日
 三服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0544-024.png
 杨氏产乳疗通体遍身肿小便不利猪苓
 五两捣筛煎水三合调服方寸七加至二
 七
 衍义曰猪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
 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详审
   乌药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0544-025.png







乌药味辛温无毒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
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
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其叶及根
嫩时采作茶片炙碾煎服能补中益气偏止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0544-026.png
小便滑数生岭南邕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
高丈馀一叶三桠叶青阴白根色黑褐作车
毂形状似山芍药根又似乌樟根自馀直根
者不堪一名旁其八月采根
 图经曰乌药生岭南邕容州及江南今台
 州雷州衡州亦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木似
 茶槚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桠面青
 背白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如山
 芍药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
 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0544-027.png
 虚软并八月采根以作车毂形如连珠状
 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
 南者力大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治一切气除一切冷
 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
 热其功不可悉载猫犬百病并可磨服
 斗门方阴毒伤寒乌药子一合炒令黑烟
 起投水中煎三五沸服一大盏候汗出回
 阳立可
 衍义曰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0544-028.png
 猛与沉香同磨作汤点治胸腹冷气甚定
 当
   没药





没药味苦平无毒主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
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生波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0544-029.png
 斯国似安息香其块大小不定黑色
 图经曰没药生波斯国今海岭诸国及广
 州或有之木之根株皆如橄榄叶青而密
 岁久者则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
 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今方多
 用治妇人内伤痛楚又治血晕及脐腹病
 刺者没药一物研细温酒调一钱便止
 ○又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
 者没药半两研虎脑骨三两涂酥炙黄色
 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酒调二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0544-030.png
 钱日三服大佳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没药单用亦得味苦
 辛能主打榼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
 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
 良
 日华子云破症结宿血消肿毒
 海药云谨按徐表南州记生波斯国是彼
 处松脂也状如神香赤黑色味苦辛温无
 毒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凡服
 皆须研烂以热酒调服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0544-031.png
 衍义曰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皆
 以酒化服血滞则气壅淤气壅淤则经络
 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著肌肉
 须肿胀者经络伤气血不行壅淤故如是
   龙眼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0544-032.png
龙眼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
虫去毒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一
名益智其大者似槟榔生南海山谷
 陶隐居云广州别有龙眼似荔枝而小非
 益智恐彼人别名今者为益智尔食之并
 利人
 唐本注云益智似连翘子头未开者味甘
 辛殊不似槟榔其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
 惟子小尔龙眼一名益智而益智非龙眼
 也其龙眼树似荔枝叶若林檎花白子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0544-033.png
 槟榔有鳞甲味甘酸
 衍义曰龙眼经曰一名益智今专为果未
 见入药补注不言神农本草编入木部中
 品果部中复不曾收入今除为果之外别
 无龙眼若谓为益智子则专调诸气今为
 果者复不能也矧自有益智条远不相当
 故知木部龙眼即便是今为果者按今注
 云甘味归脾而能益智此说甚当
   庵摩勒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0544-034.png


 
庵摩勒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馀
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
 图经曰庵摩勒馀甘子也生岭南交广爱
 等州今二广诸郡及西川蛮界山谷中皆
 有之
 衍义曰庵摩勒馀甘子也解金石毒为末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0544-035.png
 作汤点服佛经中谓庵摩勒者是此盖西
 度有之
   卫矛





卫矛味苦寒无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
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0544-036.png
肤风毒肿令阴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
八月采阴乾
 图经曰卫矛鬼箭也出霍山山谷今江淮
 州郡或有之三月以后生茎苗长四五尺
 许其干有一羽状如箭翎叶亦似山茶青
 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条茎阴乾其木
 亦名狗骨○崔氏方疗恶疰在心痛不可
 忍有鬼箭羽汤集验方疗卒暴心痛或中
 恶气毒痛大黄汤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鬼箭使一名卫矛有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0544-037.png
 小毒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百
 邪鬼魅
 日华子云鬼箭羽味甘涩通月经破症结
 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咬肚痛
 雷公云凡使勿用石茆根头真似鬼箭只
 是上叶不同味各别采得后只使箭头用
 拭上赤毛用酥缓炒过用之每修事一两
 用酥一分炒酥尽为度
 外台秘要治乳无汁鬼箭五两水六升煎
 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服大效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0544-038.png
 衍义曰卫矛所在山谷皆有之然未尝于
 平陆地见也叶绝少其茎黄褐色若檗皮
 三面如锋刃人家多燔之遣崇方家用之
 亦少
   海桐皮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0544-039.png
海桐皮味苦平无毒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
除甘𧏾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
洗目除肤赤堪作绳索入水不烂出南海以
南山谷似梓一作桐白皮
 图经曰海桐皮出南海以南山谷今雷州
 及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如手大作三花尖
 皮若梓白皮而坚韧可作绳入水不烂不
 拘时月采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温治血脉麻痹疼痛
 及目赤煎洗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0544-040.png
 传信方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撰续传信
 方著其法云顷年予在姑熟之日得腰膝
 痛不可忍医以肾脏风毒攻刺诸药莫疗
 因览传信方备有此验立修制一剂便减
 五分步履便轻故录之耳海桐皮二两牛
 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
 半两薏苡人一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
 焙乾细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
 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
 七日候熟空心食后日午晚卧时一杯长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0544-041.png
 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
   虎杖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0544-042.png
虎杖根微温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药性论云虎杖使一名大虫杖也味甘平
 无毒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
 热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
 尝之甘美
 陶隐居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
 而叶圆及主暴症酒渍根服之也
 禹锡云按蜀本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
 丈馀其茎赤根黄二月八月采根日乾所
 在有之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0544-043.png
 尔雅云蒢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小
 刺可以染赤
 日华子云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
 脓主疮疖痈毒女人血运扑损瘀血破风
 毒结气又名酸杖一名斑杖
 雷公云凡使勿用天蓝并斑猫根其二味
 根形味相似用之有误采得后细剉却用
 上虎杖露浥一夜后㬠乾用
 外台秘要治卒暴症腹中有物硬如石痛
 刺昼夜若不治之百日内死取虎杖根勿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0544-044.png
 令影临水上得石馀许洗乾捣作末稌米
 五升炊饭内搅之好酒五斗渍封候药消
 饭浮可饮一升半勿食鲑鱼盐症常出亦
 可但取其一斗乾捣酒渍饮之从少起日
 三亦佳此治症乃胜诸大药
 肘后方治时疫伤寒毒攻手足肿疼痛欲
 断方用虎杖根剉水煮适寒温以渍手足
 令躁上有水尺许止之伤寒类要同
 集验方治五淋虎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
 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0544-045.png
 衍义曰虎杖根微苦经不言味此草药也
 蜀本图经言作木高丈馀此全非虎杖大
 率皆似寒菊然花叶茎蕊差大为异仍茎
 叶有淡黑斑自六月七月旋旋开花至九
 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如桃花差大外
 微深陜西山麓水次甚多今天下暑月多
 煎根汁为饮不得甘草则不堪饮药性论
 云和甘草煎尝之甘美其味甘即是甘草
 之味非虎杖也论其攻治则甚当矣
   五倍子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0544-046.png




五倍子味苦酸平无毒疗齿宣疳𧏾肺脏风
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瘙痒脓水五痔下
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一名文蛤在处有其
子色青大者如拳内多虫一名百虫仓
 图经曰五倍子旧不著所出州土云在处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0544-047.png
 有之今以蜀中者为胜生肤木叶上七月
 结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
 大者如拳内多虫九月采子暴乾生津液
 最佳
 陈藏器序云五倍子治肠虚泄痢熟汤服
 博济方治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
 者或上下睑毗赤烂浮翳瘀肉侵睛神效
 驱风散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
 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
 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大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0544-048.png
 能明眼目去涩痒
 经验后方治小儿吐不定五倍子二个一
 生一熟甘草一握用湿纸裹炮过同捣末
 每服米泔调下半钱匕瘥
 衍义曰五倍子今染家亦用口疮以末
 掺之便可饮食
   蜜蒙花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0544-049.png


蜜蒙花味甘平微寒无毒王青盲肤翳赤目
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生益州川谷树高丈馀叶似冬青叶而厚背
色白有细毛二月三月采花
 图经曰蜜蒙花生益州川谷今蜀中州郡
 皆有之木高丈馀叶似冬青叶而厚背白
 色有细毛二橘叶花微紫色二月三月采
 花暴乾用此木类而在草部不知何至于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0544-050.png
 此
 雷公云凡使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
 候乾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乾如
 此拌蒸三度又却日乾用每修事一两用
 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此元
 名小锦花
 衍义曰蜜蒙花利州路甚多叶冬亦不凋
 然不似冬青盖柔而不光洁而不深绿花
 细碎数十房成一朵冬生春开此木也今
 居草部恐未尽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0544-051.png
墨味辛无毒止血生肌肤合金疮主产后血
运崩中卒下血醋摩服之亦主眯目物芒入
目摩点瞳子止又止血痢及小儿客忤捣筛
和水温服之好墨入药粗者不堪
 衍义曰墨松之烟也世有以粟草灰伪为
 者不可用须松烟墨方可入药然惟远烟
 为佳今高丽国每贡墨于中国不知用何
 物合和不可入药此盖未达不敢尝之义
 又治大吐血好墨细末二钱以白汤化阿
 胶清调稀稠得所顿服热多者尤相宜又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0544-052.png
 鄜延界内有石油燃之烟甚浓其煤可为
 墨黑光如漆松烟不及其识又曰延川石
 液者是不可入药当附于此
棘刺花味苦平无毒主金疮内漏冬至后百
二十日采之实主明目心腹痿痹除热利小
便生道傍四月采一名菥蓂一名马朐一名
刺原又有枣针疗腰痛喉痹不通
 陶隐居云此一条又相违越恐李言多是
 然复道其花一名菥蓂此恐别是一物不
 关枣针也今俗人皆用天门冬苗吾亦不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0544-053.png
 许门冬苗乃是好作饮益人正自不可当
 棘刺尔
 禹锡云按蜀本注云棘有赤白二种切韵
 曰棘小枣也田野间多有之丛高三二尺
 花叶茎实俱似枣也
 圣惠方治小儿一切疳用刺针瓜蒂等分
 末吹入鼻中日二
安息香味辛苦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出
西戎似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音/刃)
 禹锡云按萧炳云烧之去鬼来神段成式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0544-054.png
 酉阳杂俎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
 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
 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
 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
 凝乃取之烧之通神辟众恶
 海药谨按广州记云生南海波斯国树中
 脂也状若桃胶以秋月采之又方云妇人
 夜梦鬼交以臭黄合为丸烧薰丹穴永断
 又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松罗味苦甘平无毒主嗔怒邪气止虚汗头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0544-055.png
风女子阴寒肿痛疗痰热温疟可为吐汤利
水道一名女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
采阴乾
 图经曰文具桑寄生条下
 陶隐居云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
 者为真毛诗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
 寄生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
 异同尔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松萝使味苦辛微热
 治寒热能吐胸中客热痰涎去头疮主项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0544-056.png
 上瘤瘿
 日华子云令人得眠
大腹微温无毒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
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所出
与槟榔相似茎叶根干小异生南海诸国
 图经曰文具槟榔条下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下一切气止霍乱通
 大小肠建脾开胃调中
 孙真人云槟榔皮鸩鸟夕栖此树上宜先
 酒洗仍以大豆汁洗方可用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0544-057.png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
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一名
竹膏人多烧诸骨及葛粉等杂之按临海志
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平治中风痰壅卒失
 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此是南海边竹
 内尘沙结成者
 衍义曰天竹黄自是竹内所生如黄土著
 竹成也凉心经去风热作小儿药尤宜和
 缓故也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0544-058.png
白棘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廱肿溃脓止痛
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
精髓一名棘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图经曰白棘棘针也生雍州棘刺花生道
 傍今近京皆有之棘小枣也丛高三四尺
 花叶茎实都似枣而有赤白二种苏恭云
 白棘茎白如粉子叶与赤棘同赤棘中时
 复有之亦为难得耳然有钩直二种直者
 宜入补药钩者入痈肿药针采无时花冬
 至后百二十日采实四月采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0544-059.png
 衍义曰白棘一名棘针一名棘刺按经如
 此甚明诸家之意强生疑惑今略不取求
 其经而可矣其白棘乃取其肥盛紫色枝
 上有皱薄白膜先剥起者故曰白棘取白
 之意不过如此其棘刺花乃是棘上所开
 花也馀无他义今人烧枝取油涂垢发使
 垢解
仙人杖味咸平(一云/冷)无毒主哕气呕逆辟痁
小儿吐乳大人吐食并水煮服小儿惊痫及
夜啼安身伴睡良又主痔病烧为末服方寸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0544-060.png
七此是笋欲成竹时立死者色黑如漆五六
月收之苦筀竹多生此(又别一种仙人杖味/甘小温无毒久服长)
(生坚筋骨令人不老作茹食之去痰癖除风/冷生剑南平泽叶似苦苣丛生新补见陈藏)
(器日/华子)
毗梨勒味苦寒无毒功用与庵摩勒同出西
域及岭南交爱等州戎人谓之三果
 唐本注云树似胡桃子形亦似胡桃核似
 诃梨勒而圆短无棱用亦同法唐本先附
 日华子云下气止泻痢
郁金香味苦温无毒主蛊野诸毒心气鬼疰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0544-061.png
鸦鹘等臭陈氏云其香十二叶为百草之英
按魏略云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
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今/附)
 禹锡云按陈藏器云郁金香平入诸香药
 用之说文此香芳草也十二叶为贯采以
 煮之用为鬯为百草之英合而酿酒以降
 神也以此言之则草也不当附于木部
紫藤味甘微温有小毒作煎如糖下水良花
挼碎拭酒醋白腐坏子作角其中人熬令香
著酒中令不败酒败者用之亦正四月生紫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0544-062.png
花可爱人亦种之江东呼为招豆藤皮著树
从心重重有皮(今/附)
 陈藏器云主水癊病京都人亦种之以饰
 庭也
合欢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
乐无忧久服轻身明目得所欲生益州山谷
 图经曰合欢夜合也生益州山谷今近京
 雍洛间皆有之人家多植于庭除间木似
 梧桐枝甚柔弱叶似皂荚槐等极细而又
 密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似相解了不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0544-063.png
 牵缀其叶至暮而合故一名合昏五月花
 发红白色瓣上若丝茸然至秋而实作荚
 子极薄细采皮及叶用不拘时月
 衍义曰合欢花其色如今之蘸晕线上半
 白下半肉红散垂如丝为花之异其绿叶
 至夜则合又谓之夜合花陈藏器日华子
 皆曰皮杀虫又曰续筋骨经中不言
伏牛花味苦甘平无毒疗久风湿痹四肢拘
挛骨节疼痛作汤主风眩头痛五痔下血一
名隔虎刺花花黄色生蜀地所在皆有三月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0544-064.png
(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蜀近郡/有之多生川泽中叶青细似黄檗叶而不)
(光茎赤有刺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乾)
天竺桂味辛温无毒主腹内诸冷血气胀功
用似桂皮薄不过烈生西胡国今附
 海药按广州记云生南海山谷补暖腰脚
 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
 方医家少用
折伤木味甘咸平无毒主伤折筋骨疼痛散
血补血产后血闷止痛酒水煮浓汁饮之生
资州山谷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0544-065.png
 唐本注云藤生绕树上叶似菵草叶而光
 厚八月九月采茎日乾唐本先附
桑花暖无毒建脾涩肠止鼻洪吐血肠风崩
中带下此不是桑椹花即是桑树上白癣如
地钱花样又主盗汗书云止咸(未/试)
 圣惠方治膀胱虚热下砂石涩痛利水道
 烧灰研食前温酒调下一钱七
梫木味苦平无毒破产后血煮服之叶捣碎
封蛇咬亦洗疮癣树如石榴叶细高丈馀四
月开花白如雪生江东林筤间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0544-066.png
倒挂藤味苦无毒主一切老血及产后诸疾
结痛血上欲死煮汁服生深山如悬钩有逆
刺倒挂于树叶尖而长也
故木砧一名百味无毒主人病后食劳复取
发当时来参病人行止脚下土如钱许男病
左女病右和砧上垢及鼠头一枚无即以鼠
屎三七煮服之神效又卒心腹痛取砧上垢
著人鞋履底悉穿又㭢几上屑烧傅吻上嚵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0544-06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