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70549c 页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0543-090.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一君二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木部上品
   乾漆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0543-091.png
乾漆味辛温无毒有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
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疗欬嗽
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
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生汉中川谷夏
至后采乾之半夏为之使畏鸡子今又忌油

 图经曰乾漆生漆出汉中川谷今蜀汉金
 峡襄歙州皆有之多高三二丈皮白叶似
 椿花似槐子一若牛李木心黄六月七月
 以竹筒钉入木中取之崔豹古今注曰以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0543-092.png
 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则成漆
 是也乾漆奋云用漆桶中自然乾者状如
 蜂房孔孔隔者今多用筒子内乾者以墨
 如䃜坚若铁石为佳○华佗传彭城樊阿
 少师事佗求服食法佗授以漆叶青黏散
 方云服之去三虫利五脏轻身益气使人
 头不白阿从其言年五百馀岁漆叶所在
 有之青黏生于丰沛城及朝歌一名地节
 一名黄芝主理五脏益精气本出于迷人
 入山者见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为佳语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0543-093.png
 阿阿秘之近者人见阿之寿而气力强盛
 怪之以问所服食阿因醉乱误说人服多
 验
 陶隐居云今梁州漆最胜益州亦有广州
 漆性急易燥其诸处漆桶上盖里自然有
 乾者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生漆毒烈
 人以鸡子和服之去虫犹有啮肠胃者畏
 漆人乃故死外气亦能使身肉疮肿自别
 有疗法仙方用蟹消之为水炼服长生
 外台秘要疗蛔虫心痛恶心吐水乾漆熬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0543-094.png
 捣蜜和丸服十五丸日再服
 经验方治妇人不曾生长血气脏腑疼痛
 不可忍及治丈夫元气小肠气撮痛者并
 宜服二圣丸乾漆一两为末湿漆一两先
 将湿漆入铫子内熬如一食饭间已来住
 火与乾漆末一处拌和丸如半皂子大每
 服一丸温酒吞下无时如元气小肠傍胱
 气痛牙关紧急但击开牙关温酒化一丸
 灌下必安怕漆人不可服
 简要济众方治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0543-095.png
 气筒子乾漆二两捣碎炒烟出细研醋煮
 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
 热酒下醋汤亦得无时服
 杜壬方治小儿胃寒虫上诸證危恶与痫
 相似乾漆捣炒烟尽白入芜荑等分为细
 末米饮调下一字至一钱
 衍义曰乾漆若湿漆药中未见用凡用者
 皆乾漆耳其湿者在燥热及霜冷时则难
 乾得阴湿虽寒月亦易乾亦物之性也若
 沾渍人以油治之凡验漆惟稀者以物蘸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0543-096.png
 起细而不断断而急收起又涂于乾竹上
 荫之速乾者并佳馀如经
   五加皮





五加皮味辛苦温微寒无毒主心腹疝气腹
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男子阴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0543-097.png
痿囊下湿小便馀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
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
志意久服轻身耐老一名豺节五叶者良生
汉中及冤句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乾
远志为之使畏蛇皮玄参
 图经曰五加皮生汉中及冤句今江淮湖
 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茎叶俱青作丛赤
 茎又似藤蔓长三五尺上有黑刺叶生五
 又作簇者良四叶三叶者最多为次每一
 叶下生一刺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0543-098.png
 六月渐黑色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骨坚
 硬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乾用
 药性论云五加皮有小毒能破逐恶风血
 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䐴腰主多年瘀
 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二
 岁不能行用此便行走
 陶隐居云今近道处处有东间弥多四叶
 者亦好煮根茎酿酒主益人道家用此作
 灰亦以煮石与地榆并有秘法
 日华子云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0543-099.png
 五劳七伤叶治皮肤风可作蔬菜食
 东华真人煮石经舜常登苍梧山曰厥金
 玉之香草朕用偃息正道五加也又异名
 曰金盐昔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言何
 以得长久何不食石蓄金盐母何以得长
 寿何不食石用玉豉玉豉者即地榆也五
 加地榆皆是煮石而饵得长生之药也昔
 尹公度闻孟绰子童士固共相与言曰宁
 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
 榆安用明月宝珠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0543-100.png
 鲁定公云母单服五加酒以致不死临隐
 去佯托死时人自莫之悟耳张子声杨建
 始王叔才于出彦等皆服此酒而房室不
 绝得寿三百年有子二十人世世有得服
 五加酒散而获延年不死者不可胜计或
 只为散以代汤茶而饵之验亦然也大王
 君谓五加云盖天有五车之星精也金应
 五胡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车故青
 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白气入节则有西
 方之津赤气入华则有南方之光玄精入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0543-101.png
 根则有北方之饴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
 灵五神镇主相转育成用之者真仙服之
 者反婴也
   牡荆





牡荆实味苦温无毒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0543-102.png
气止咳逆下气生河间南阳冤句山谷或平
寿都乡高岸上及田野中八月九月采实阴
乾得术柏实青葙共疗头风防风为之使恶
石膏
 图经曰牡荆生河间南阳冤句山谷或平
 寿都乡高岸上及田野中今眉州蜀州及
 近京亦有之此即作箠杖者俗名黄荆是
 也枝茎坚劲作科不为蔓生故称牡叶如
 蜱麻更疏瘦花红作穗实细而黄如麻子
 大或云即小荆也八月九月采实阴乾此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0543-103.png
 有青赤二种以青者为佳谨按登真隐诀
 云荆木之华叶通神见鬼精注云寻荆有
 三种直云荆木即是今可作箠杖者叶香
 亦有花子子不入药方术则用牡荆牡荆
 子入药北方人略无识其木者
 崔元亮集验方治腰脚蒸法取荆叶不限
 多少蒸令熟热置于瓮中其下著火温之
 以病人置于叶中剩著叶盖须臾当汗出
 药中旋旋吃饭稍倦即止便以绵衣盖避
 风仍进葱豉酒及豆酒并得以差为度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0543-104.png
   蔓荆





蔓荆实味苦辛微寒平温无毒主筋骨间寒
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长虫
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久服轻身耐老
令人光泽脂致(音/雉)小荆实亦等恶乌头石膏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0543-105.png
 图经云蔓荆实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近京

 及秦陇明越州多有之苗茎高四尺对节
 生枝初春因旧枝而生叶类小楝至夏盛
 茂有花作穗浅红色蕊黄白色花下有青
 萼至秋结实斑黑如梧子许大而轻虚八
 月九月采一说作蔓生故名蔓荆而今所
 有并非蔓也
 药性论云蔓荆子臣治贼风能长髭发
 陶隐居云小荆即应是牡荆蔓荆牡荆子
 大于蔓荆子而反呼为小荆恐或以树形
 为言复不知蔓荆树若高大小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0543-106.png
 日华子云利关节治赤眼痫疾注云海盐
 亦有大如豌豆蒂有小轻软盖子六七八
 月采
 雷公云凡使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
 一伏时后蒸从巳至未出晒乾用
 衍义曰蔓荆实诸家所解蔓荆牡荆纷然
 不同今既言蔓荆明知是蔓生即非高木
 也况此牡荆则是木上生者况汉书郊祀
 志所言以牡荆茎为幡竿故知蔓荆即子
 大者是又何疑焉后条有栾荆此即便是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0543-107.png
 牡荆也子青色如茱萸不言更立栾荆条
 故文中云本草不载亦无别名但有栾花
 功用又别断无疑焉注中妄称石荆当之
 其说传见穿凿
   辛夷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0543-108.png
辛夷味辛温无毒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
痛面皯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
肿引齿痛眩冒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者生
须发去白虫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可作膏药用之去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
欬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汉中川
谷九月采实暴乾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
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图经曰辛夷生汉中川谷今处处有之人
 家园庭亦多种植木高数丈叶似柿而长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0543-109.png
 正月二月生花似著毛小桃子色白蒂紫
 花落无子至夏复开花初出如笔故北人
 呼为木笔花又有一种枝叶并相类但岁
 一开花四月花落时有子如相思子或云
 都是一种经一二十年老者方结实即其
 花开早晚亦随南北节气寒温九月采实
 暴乾用或云用花蕊缩者良已开者劣谢
 者不佳
 药性论云辛夷臣能治面生皯疱面脂用
 生光华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0543-110.png
 日华子云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
 瘙痒入药微炙已开者劣谢者不佳
 雷公云凡用之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
 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
 未出焙乾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
 用向里实者
   寄生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0543-111.png


桑上寄生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
(巨两/切)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主金
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
汁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
一名宛童一名茑(音/鸟)生洪农川谷桑树上三
月三日采茎叶阴乾
 图经曰桑寄生出洪农山谷桑上今处处
 有之云是乌鸟食物子落枝节间感气而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0543-112.png
 生叶似橘而厚软茎似槐枝而肥脆三四
 月生花黄白色六月七月结实黄色如小
 豆大三月三日采茎叶阴乾凡槲榉柳水
 杨枫等上皆有寄生惟桑上者堪用然殊
 难辨别医家非自采不敢用或云断其茎
 而视之其色深黄并实中有汁稠粘者为
 真
 药性论云桑寄生臣能令胎牢固主怀妊
 漏血不止
 日华子云助筋骨益血脉采人多在榉树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0543-113.png
 上收呼为桑寄生在桑上者极少纵有形
 与榉树上者亦不同次即枫树上方同榉
 树上者黄色七月人月采
 雷公云凡使在树上自然生独枝树是也
 采得用铜刀和根枝茎细剉阴乾任用勿
 令见火
 衍义曰桑寄生新旧书云今处处有之从
 宦南北实处处难得岂岁岁窠斫摘践之
 苦而不能生邪抑方宜不同也若以为鸟
 食物子落枝节间感气而生则麦当生麦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0543-114.png
 谷当生谷不当但生此一物也又有于柔
 滑细枝上生者如何得子落枝节间由是
 言之自是感造化之气别是一物古人当
 日惟取桑上者实假其气耳又云今医家
 鲜用此极误矣今医家非不用也第以难
 得真桑上者当得真桑寄生下咽必验如
 神向承乏吴山有求药于诸邑者乃遍令
 人搜摘卒不可得遂以实告甚不乐盖不
 敢以伪药罔人邻邑有人伪以他木寄生
 送之服之逾月而死哀哉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0543-115.png
   杜仲





杜仲味辛甘平温无毒主腰脊痛补中益精
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馀沥脚中
酸疼不欲践地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一
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0543-116.png
二月五月六月采皮恶蛇蜕皮玄参
 图经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
 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木
 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
 之内有白丝相连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
 皮用江南人谓之檰初生叶嫩时采食主
 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乾
 末作汤
 药性论云杜仲味苦能治肾冷䐴腰病人
 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0543-117.png
 日华子云暖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雷公云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作
 一两炙之尽为度炙乾了细剉用凡修事
 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合令一处用
 之
 圣惠方治卒患腰脚疼痛补肾杜仲一两
 去粗皮炙微黄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
 去滓用羊肾一对细切去脂膜入药中煮
 次入薤白七茎盐花椒姜醋等和作羹吃
 空腹食之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0543-118.png
 胜金方治妇人胎脏不安并产后诸疾宜
 服杜仲丸瓦上乾于木臼中杵为末煮枣
 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烂嚼以糯米饮
 下
   枫香脂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0543-119.png
                
枫香脂味辛苦平无毒主瘾疹风痒浮肿齿
痛一名白胶香其树皮味辛有小毒主水肿
下水气煮汁用之所在大山皆有
 图经曰枫香脂旧不载所出州郡云所在
 大山皆有今南方及关陜多有之似白杨
 甚高大其叶圆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
 有花白色乃连著实大如鸭卵八月九月
 熟暴乾可烧南方草木状曰枫实惟九真
 有之用之有神乃难得之物其脂为白胶
 香五月斫为坎十一月采之其皮性涩止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0543-120.png
 水痢水煎饮之○任昉述异记曰南中枫
 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
 瘤瘿也至今越巫有得之者以雕刻鬼神
 可致灵异下沉香条有枫香云疗风瘾疹
 痒毒与此相类即一物也
 陈藏器云枫皮本功外性涩止水痢苏云
 下水肿水肿非涩药所疗苏为误尔又云
 有毒转明其谬水煎止下痢为最
 日华子云枫皮止霍乱刺风冷风煎汤浴
 之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0543-121.png
 衍义曰枫香与松脂皆可乱乳香尤宜区
 别枫香微黄白色烧之尤见真伪兼能治
 风瘾疹痒毒水煎热煠洗
   女贞





女贞实味苦甘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0543-122.png
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武陵川谷
立冬采
 图经曰女贞实生武陵川谷今处处有之
 山海经云太山多真木是此木也其叶似
 枸骨及冬青木极茂盛凌冬不凋实细青
 白色九月而实成似牛李子立冬采实暴
 乾其皮可以浸酒或云即今冬青木也而
 冬青木肌理白文如象齿道家取以为简
 其实亦浸酒去风补血
  木兰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0543-123.png





木兰味苦寒无毒主身大热在皮肤中去面
热赤疱酒皻恶风疖疾阴下痒湿明耳目疗
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一名林兰一
名杜兰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山谷及太山十
二月采皮阴乾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0543-124.png
 图经曰木兰生零陵山谷及太山今湖岭
 蜀川诸州皆有之木高数丈叶似菌桂叶
 亦有三道纵文皮如板桂有纵横文香味
 劣于桂此与桂枝全别而韶州所生乃云
 与桂同是一种取外皮为木兰中肉为桂
 心盖是桂中之一种耳十一月十二月采
 阴乾用○任昉述异记云木兰舟在浔阳
 江中多木兰又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
 舟至今在洲中今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陶隐居云零陵诸处皆有状如楠树皮甚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0543-125.png
 薄而味辛香今益州有皮厚状如厚朴而
 气味为胜今东人皆以山桂皮当之亦相
 类道家用合香亦好
 外台秘要方疗面上皻䩅皯𪒟方木兰皮
 一斤细切以三年酢浆渍之自日出于日
 中晒捣末浆水服方寸七日三
 子母秘录方疗小儿重舌木兰皮一尺广
 四寸削去粗皮用醋一升渍取汁注重舌
 上
   蕤核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0543-126.png




蕤核味甘温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明目
目赤痛伤泪出目肿毗烂齆鼻破心下结痰
痞气久服轻身益气不饥生函谷川谷及巴
西
 图经曰蕤核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今河东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0543-127.png
 亦有之其木高五七尺茎间有刺叶细似
 枸杞而尖长花白子红紫色附枝茎而生
 类五味子六月成熟五月六月采实去核
 壳阴乾○刘禹锡传信方所著法最奇云
 眼风泪痒或生翳或赤毗一切皆主之宣
 州黄连捣筛末蕤核人去皮碾为膏缘此
 性稍湿末不得故耳与黄连等分和合取
 无蚛病乾枣三枚割头少许留之却核以
 二物满填于中却取所割下枣头依前合
 定以少绵裹之惟薄绵为佳以大茶碗量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0543-128.png
 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以
 来以绵滤待冷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
 数十人皆应今医家亦多用得效故附之
 陶隐居云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
 乌豆大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桃核今
 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人秤之
 医方惟以药眼仙经以合守中丸也
 雷公云凡使先汤浸去皮尖擘作两片用
 芒消木通草二束和蕤人同水煮一伏时
 后沥出去诸般药取蕤人研成膏任加减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0543-129.png
 入药中使每修事四两用芒消一两木通
 草七两
   丁香





丁香味辛温无毒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
毒诸肿齿疳𧏾能发诸香其根疗风热毒肿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0543-130.png
生交广南蕃二月八月采
 图经曰丁香出交广南蕃今惟广州有之
 本类桂高丈馀叶似栎凌冬不凋花圆细
 黄色其子出枝蕊上如钉子长三四分紫
 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亦谓之母丁
 香二月八月采子及根又云盛冬生花子
 至次年春采
 药性论云丁香臣能主冷气腹痛
 日华子云治口气反胃鬼疰蛊毒及疗肾
 气贲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治冷气杀酒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0543-131.png
 毒消痃癖除冷劳
 雷公云凡使有雄雌雄颗小雌颗大似怀
 枣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若欲
 使雄须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
 简要济众方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
 定丁香一两乾柿蒂一两焙乾捣罗为末
 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
 千金方治乾霍乱不吐不下方丁香十四
 枚末以热汤一升和之顿服
 衍义曰丁香日华子云治口气此正是御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0543-132.png
 史所含之香治胃寒及脾胃冷气不和有
 大者名母丁香味尤佳为末缝纱囊如小
 指实末内阴中主阴冷病中病便已
   沉香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0543-133.png



沉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
 图经曰沉香青桂香鸡骨香马蹄香煎香
 同是一本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惟海南诸
 国及交广崖州有之其木类椿榉多节叶
 似橘花白子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色而味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0543-134.png
 辛交州人谓之蜜香若欲取之先断其积
 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其木心
 与枝节不坏者即香也细枝紧实未烂者
 为青桂坚黑而沉水者为沉香半沉半浮
 与水面平者为鸡骨最粗者为煎香又云
 沉香中形如鸡骨者为鸡骨香形如马蹄
 者为马蹄香然今人有得沉香奇好者往
 往亦作鸡骨形不必独是煎香也其又粗
 不堪药用者为生结黄熟香其实一种有
 精粗之异耳并采无时○又薰陆香形似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0543-135.png
 白胶出天竺单于二国南方草木状如薰
 陆出大秦国其木生于海边沙上盛夏木
 胶出沙上夷人取得卖与贾客乳香亦其
 类也
 广志云南波斯国松木脂有紫赤如樱桃
 者名乳香盖薰陆之类也今人无复别薰
 陆者通谓乳香为薰陆耳治肾气补腰膝
 霍乱吐下冲恶中邪气五疰治血止痛等
 药及膏煎多用之然至黏难研用时以缯
 袋挂于窗隙间良久取研之乃不黏○又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0543-136.png
 鸡舌香出昆崙及交州以南枝叶及皮并
 似栗花如梅花子似枣核此雌者也雄者
 著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今医家又一
 说云按三省故事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
 其奏事答对欲使气芬芬也而方家用鸡
 舌香疗口臭者亦缘此义耳○苏合香生
 中台川谷苏恭云此香从西域及昆崙来
 紫色与真紫檀相似而坚实极芬香其香
 如石烧之灰白者好今不复见此等广南
 虽有此而类苏木无香气药中但用如膏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0543-137.png
 油者极芬烈耳陶隐居以为是狮子屎亦
 是指此膏油者言之耳然狮子屎今内帑
 亦有之其臭极甚烧之可以辟邪恶固知
 非此也梁书云天竺出苏合香是诸香汁
 煎之非自然一物也○又有檀香木如檀
 生南海消风热肿毒主心腹痛霍乱中恶
 鬼气杀虫有人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
 之真紫檀旧在下品亦主风毒苏恭云出
 昆崙盘盘国虽不生中华人间遍有之檀
 木生江淮及河朔山中其木作斧柯者亦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0543-138.png
 檀香类但不香耳
 陶隐居云此香合香家要用不入药惟疗
 恶核毒肿道方颇有用处
 日华子云沉香味辛热无毒调气补五脏
 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
 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
 痒心腹痛气痢
 雷公云沉香凡使须要不枯者如觜角硬
 重沉于水下为上也半沉者次也夫入丸
 散中用须候众药出即入拌和用之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0543-139.png
 
 衍义曰沉香木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
 州尤多交干连枝岗岭相接千里不绝叶
 如冬青大者合数人抱木性虚柔山民或
 以构茅庐或为桥多在折枝枯干中或为
 沉或为煎或为黄熟自枯死者谓之水盘
 香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盖山民
 入山见香木之曲干斜枝必以刀斫成坎
 经年得雨水所渍遂结香复以锯取之刮
 去白木其香结为斑点遂名鹧鸪斑燔之
 极清煎沉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0543-140.png
 角沉黄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药用依木
 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备在土中岁久
 不待刓剔而成者谓之龙鳞亦有削之自
 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沉尤难得也然
 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去恶气馀更无治
 疗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
 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
 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
 无损馀药不可方也薰陆香木叶类棠梨
 南印度界阿吒釐国出今谓之西香南番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0543-141.png
 者更佳此即今人谓之乳香为其垂滴如
 乳熔塌在地者谓之塌香皆一也
薰陆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
 图经曰文具沉香条下
 唐本云薰陆香微温去恶气恶疮出天竺
 国及邯郸似松脂黄白色天竺者多白邯
 郸者夹绿色香不甚
 梅师方治齿虫痛不可忍嚼薰陆香咽其
 汁立瘥
鸡舌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0543-142.png

 图经曰文具沉香条下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鸡舌香使味辛无毒
 入吹鼻散子中用杀脑疳入诸香中令人
 身香
 齐民要术云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
 香
 抱朴子云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治目中之
 病应邵汉官侍中年老口臭帝赐鸡舌香
 含之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0543-143.png
 外台秘要方疗龋齿方煮鸡舌香汁含之
 瘥
檀香热无毒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
 图经曰文具沉香条下
 陶隐居云白檀消热肿
 禹锡云按陈藏器云主心腹霍乱中恶鬼
 气杀虫白檀树如檀出海南
 日华子云檀香热无毒治心痛霍乱肾气
 腹痛浓煎服水磨傅外肾并腰肾痛处
乳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0543-144.png

 图经曰文具沉香条下
 陈藏器云盖薰陆之类也其性温疗耳聋
 中风口噤妇人血气能发酒理风冷止大
 肠泄澼疗诸疮疖令内消
 日华子云味辛热微毒下气益精补腰膝
 治肾气止霍乱冲恶中邪气心腹痛疰气
 煎膏止痛长肉入丸散微炒杀毒得不粘
 博济方治子死腹中黄明乳香以端午日
 午时或岁除夜收猪心血相和研为丸如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0543-145.png
 鸡头大以红绢袋盛挂于门上如患者冷
 酒磨下一丸○又方治急慢惊风乳香半
 两甘遂半两同研细每服半钱用乳香汤
 调下或小便调妙
 灵苑方治甲疽胬肉里甲脓血疼痛不瘥
 凡此疾须剔去肉中甲不治亦愈或已成
 疮不瘥用此法乳香末胆矾烧研等分傅
 之肉消愈
降真香出黔南拌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
鹤得盘旋于上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0543-146.png
 海药云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山○又云
 生大秦国味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宅舍
 怪异并烧悉验○又按仙传云烧之或引
 鹤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箓烧之
 功力极验小儿带之能辟邪恶之气也
苏合香味甘温无毒主辟恶杀鬼精物温疟
蛊毒痫痓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
神明轻身长年生中台川谷
 图经曰文具沉香条下
 陶隐居云俗传云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0543-147.png
 今皆从西域来真者难别不复入药惟合
 好香
 唐本注云此香从西域及昆崙来紫赤色
 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芬香惟重如石烧
 之灰白者好云是狮子屎此是胡人诳言
 陶不悟之犹以为疑也
 禹锡云按梁书云中天竺国出苏合香合
 是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也
 陈藏器云按狮子屎赤黑色烧之去鬼气
 服之破宿血杀虫苏合香色黄白二物相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0543-148.png
 似而不同人云狮子屎是西国草木皮汁
 所为胡人将来欲人贵之饰其名尔
   雚香





藿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图经曰藿香旧附五香条不著所出州土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0543-149.png
 今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二月生
 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
 月采之暴乾乃芬香须黄色然后可收又
 金楼子及俞益期笺皆云扶南国人言众
 香共是一木根便是栴檀节是沉水花是
 鸡舌叶是藿香胶是薰陆详本经所以与
 沉香等共条盖义出于此然南中所有乃
 是草类南方草木状云藿香榛生吏民自
 种之正相符合也范晔和香方云零藿虚
 燥古人乃以合熏香本经主霍乱心痛故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0543-150.png
 近世医方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禹锡云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
 形如都梁可著衣服中
 南方草木状云味辛榛生吏民自种之五
 六月采暴之乃芬芳出交趾九息诸国
 别说云谨按藿香图经云二月生苗旧虽
 附五香条中今详枝梗殊非木类恐当移
 入草部
   金樱子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0543-151.png



金樱子味酸涩平温无毒疗脾泄下痢止小
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方术多用
云是今之刺梨子形似榅桲而小色黄有刺
花白在处有之
 图经曰金樱子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处处
 有之今南中州郡皆有而以江西剑南岭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0543-152.png
 外者为佳丛生郊野中夫类蔷薇有刺四
 月开白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色形似
 小石榴十一月十二月采江南蜀中人熬
 作煎酒服云补治有殊效
 禹锡云按蜀本方术多用言是今之刺榆
 子形如榅桲而小今医家用之甚佳
 日华子云金樱花平止冷热痢杀寸白蛔
 虫等和铁粉研拔白发傅之再出黑者亦
 可染发○又云金樱东行根平无毒治寸
 白虫剉二两入糯米三十粒水二升煎五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0543-153.png
 合空心服须臾泻下
 孙真人食忌云金樱子煎经霜后以竹夹
 子摘取于木臼中转柞却剌勿损之擘为
 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
 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
 仍重煎似稀饧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盏调
 服其功不可具载
 沈存中云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
 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红熟则
 却央本性今取半黄时采用妙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0543-154.png
 衍义曰金樱子经九月十月熟时采不尔
 复令人利
   落雁木





落雁木谨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山野中
藤蔓而生四面如刀削代州雁门亦有藤萝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0543-155.png
高丈馀雁过皆缀其中故曰落雁木又云雁
衔至代州雁门皆放落而生以此为名蜀中
雅州亦出味平温无毒主风痛伤折脚气肿
腹满虚胀以粉木同煮汁蘸洗并立效又主
妇人阴疮浮疱以椿木同煮之妙也
 图经曰落雁木生雅州味甘性平无毒治
 产后血气痛并折伤内损等疾其苗作蔓
 缠绕大木苗叶形色大都似茶无花实彼
 土人四月采苗入药用
 詹糖香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0543-156.png
 陶隐居云此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止入药
 惟疗恶核毒肿詹糖出晋安岑州上真淳
 者难得多以其皮及蠹虫屎杂之惟软者
 为佳馀香无真伪而有精粗尔
皋芦叶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
目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
极重之广州记曰新平县出皋芦名之别名
也叶大而涩又南越志曰龙川县出皋芦叶
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
物罗皆夷语也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0543-157.png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出新平县状若茶
 树阔大无毒主烦渴热闷下痰通小肠淋
 止头痛彼人用代茶故人重之如蜀地茶
 也
不凋木味苦温无毒主调中补衰治腰脚去
风气却老变白生太白山岩谷树高三尺叶
似椿茎赤者毛如棠梨
牛奶藤味甘温无毒主荒年食之令人不饥
取藤中粉食之如葛根令人发落牛好食之
生深山大如树震烧木主火惊失心煮服之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0543-158.png
又取挂门户间大厌火灾此霹雳木也
木蜜味甘平无毒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
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树生南方枝叶俱可
啖亦煎食如饴今人呼白石木蜜子名枳柤
味甘本经云木蜜非此中汁如蜜也崔豹古
今注云木蜜生南方合体甜软可啖味如蜜
老枝煎取倍甜止渴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0543-15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