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70466a 页
卷十六 第 1a 页 0541-004.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六事三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草部下品






卷十六 第 1b 页 0541-005.png



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风寒欬逆邪
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乌卧/切)
躄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腰脊风寒
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利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
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
卷十六 第 2a 页 0541-006.png
 耆人参乌韭
 陶隐居云附子以八月上旬采八角者良
 凡用三建皆热灰微炮令拆勿过焦惟姜
 附汤生用之俗方每用附子皆须甘草人
 参生姜相配者正以制其毒故也○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附子醋浸削如小指内耳
 中去聋去皮炮令拆以蜜涂上炙之令蜜
 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图经曰文具侧子条下
 陈藏器云附子无八角陶强名之古方多
卷十六 第 2b 页 0541-007.png
 用八角附子市人所货以八角为名
 雷公云凡使先须细认勿误用有乌头乌
 喙天雄侧子木鳖子乌头少有茎苗长身
 乌黑少有傍尖乌喙皮上苍有如大豆许
 者孕八九个周围底陷黑如乌铁宜于文
 武火中炮令皴拆即劈破用天雄身全矮
 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孕十一个皮苍色即
 是天雄宜炮皴拆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阴
 制用并得侧子只是附子傍有小颗附子
 如枣核者是宜生用治风𤺋神妙木鳖子
卷十六 第 3a 页 0541-008.png
 只是诸喙附雄乌侧中毗槵者号曰木鳖
 子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丧目若附子底
 平有九角如铁色一个重一两即是气全
 堪用夫修事十两于文武火中炮令皴拆
 者去之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
 破于屋下午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
 中一宿至明取出焙乾用夫欲炮者灰火
 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若阴制使即
 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
 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㬠令乾用凡使
卷十六 第 3b 页 0541-009.png
 须阴制去皮尖了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
 东流水六升
 圣惠方治丁疮肿甚者用附子末醋和涂
 之乾即再涂千金翼方同
 外台秘要疗偏风半身不遂冷癖疰附子
 一两生用无灰酒一升右㕮咀内于酒中
 经一七日隔日饮之服一小合差
 千金翼治大风冷痰癖胀满诸痹等病用
 大附子一枚重半两者两枚亦得炮之酒
 渍春冬五日夏秋三日服一合以差为度
卷十六 第 4a 页 0541-010.png
 日再服无所不治○又方治口噤卒不开
 捣附子末内管中开口吹入喉差
 经验方呕逆翻胃散大附子一个生姜一
 斤细剉煮研如面糊米饮下之
 经验后方治大人久患口疮生附子为末
 醋面调男左女右贴脚心日再换○又方
 治热病吐下水利身冷脉微发躁不止附
 子一枚去皮脐分作八片入盐一钱水二
 升煎一升温服立效
 斗门方治翻胃附子一个最大者坐于㙛
卷十六 第 4b 页 0541-011.png
 上四面着火渐逼碎入生姜自然汁中又
 依前火逼乾复淬之约生姜汁可尽半碗
 许捣罗为末用粟米饮下一钱不过三服
 差○又方治元脏伤冷及开胃附子炮过
 去皮尖捣罗为末以水两盏入药二钱盐
 及枣姜同煎取一盏空心服大去积冷暖
 下元肥肠益气酒食必无所碍
 简要济众治脚气连腿肿满久不差方黑
 附子一两去皮脐生用捣为散生姜汁调
 如膏涂傅肿上药乾再调涂之俟肿消为
卷十六 第 5a 页 0541-012.png
 度
 孙用和治大泻霍乱不止附子秤重七钱
 炮去皮脐为末每服四钱水两盏盐半钱
 煎取一盏温服立止
 张文仲疗眼暴赤肿碜痛不得开又泪出
 不止削附子去皮末如蚕屎著眦中以定
 为度
 崔氏方疗耳聋风牙关急不得开方取八
 角附子一枚酢渍之三宿令润微削一头
 内耳中灸上十四壮气通耳中即差
卷十六 第 5b 页 0541-013.png
 孙兆口诀云治阴盛隔阳伤寒其人必躁
 热而不欲饮水者是也宜服霹雳散附子
 一枚烧为炭存性为末蜜水调下为一服
 而愈此逼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而汗出
 乃愈○又方治头痛附子炮石膏煅等分
 为末入脑麝少许茶酒下半钱
 修真秘旨治头风至验以附子一个生去
 皮脐用绿豆一合同入铫子内煮豆熟为
 度去附子服豆即立差每个附子可煮五
 服后为末服之
卷十六 第 6a 页 0541-014.png










卷十六 第 6b 页 0541-015.png









卷十六 第 7a 页 0541-016.png










卷十六 第 7b 页 0541-017.png
乌头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中风恶风洗
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消
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脾痛
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其汁煎
之名射罔杀禽兽射罔味苦有大毒疗尸疰
症坚及头中风痹痛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
名乌喙
 禹锡等按中蛊通用药云射罔温大毒
乌喙(音/讳)味辛微温有大毒主风湿丈夫肾湿
阴囊痒寒热历节制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
卷十六 第 8a 页 0541-018.png
脓结又堕胎生朗陵山谷采阴乾长三寸已
上为天雄
 莽草为之使反半夏栝楼贝母白敛白及
 恶藜芦
 陶隐居云今采用四月乌头与附子同根
 春时茎初生有脑形似乌鸟之头故谓乌
 头有两歧其蒂状如牛角名乌喙喙即乌
 之口也亦以八月采捣笮茎取汁日煎为
 射罔猎人以傅箭射禽兽中人亦死宜速
 解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0541-019.png
 唐本注乌喙即异名乌头也此物同苗或
 有三岐者然两岐者少纵天雄附子两岐
 者仍依本名如乌头两岐即名乌喙天雄
 附子若有两岐者复云何名之
 禹锡等按吴氏云乌头一名莨一名千秋
 一名毒公一名果负一名耿子神农雷公
 桐君黄帝甘有毒正月始生叶厚茎方中
 空叶四四相对与蒿相似如乌之喙名曰
 乌喙也所畏恶使尽与乌头同尔雅云芨
 堇草注即乌头也江东呼为堇(音/靳)
卷十六 第 9a 页 0541-020.png
 崔寔四民月令云三月可采乌头
 药性论云乌头使远志为之使忌豉汁味
 苦甘大热有大毒能治恶风憎寒湿痹逆
 气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
 中风洗洗恶寒除寒热主胸中痰满冷气
 不下食治咳逆治齿痛破积聚寒主强志
 又云乌喙使忌豉汁味苦辛大热能治男
 子肾气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治寒
 热痈肿岁月不消者
 陈藏器云射罔本功外主瘘疮疮根结核
卷十六 第 9b 页 0541-021.png
 瘰疬毒肿及蛇咬先取药涂肉四畔渐渐
 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熟脓及黄水出
 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肉破即不
 可涂立杀人亦如杀走兽涂箭镞射之十
 步倒也
 日华子云土附子味㿌辛热有毒生去皮
 捣滤汁澄清旋日乾取膏名为射罔猎人
 以作毒箭使用或中者以甘草蓝青小豆
 叶浮萍冷水荠苨皆可禦也
 图经曰文具侧子条下
卷十六 第 10a 页 0541-022.png
 圣惠方治风腰脚冷痹疼痛用川乌头三
 分去皮脐生捣罗酽醋调涂于故帛上傅
 之须臾痛止○又方治久疥癣方用川乌
 头七枚生用捣碎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
 盏去滓温洗之
 外台秘要治头风头痛腊日乌头一升炒
 令黄末之绢袋盛酒三升浸温服
 千金方治耳鸣如流水声耳痒及风声不
 治久成聋生乌头一味掘得承湿削如枣核
 大塞耳旦易夜易不过三日愈○又方治
卷十六 第 10b 页 0541-023.png
 沙虱毒以射罔傅之佳
 经验方治一切冷气去风痰定遍身疼痛
 益元气强精力固精益髓令人少病川乌
 头一斤用五升许大瓷钵子盛以童子小
 便浸逐日添注任令溢出浸二七日其乌
 头通软拣去烂坏者不用馀以竹刀切破
 每个作四片却用新汲井水淘七遍后浸
 之每日换七日通前浸二十一日取出焙
 乾其药洁白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丸绿豆
 大每服十丸空心盐汤酒下少粥饭压之
卷十六 第 11a 页 0541-024.png
 如冷气稍盛加丸数服之
 经验后方治痢独圣丸川乌头一个好者
 柴灸火烧烟欲尽取出地上盏子合良久
 细研用酒蜡丸如大麻子每服三丸赤痢
 用黄连甘草黑豆煎汤放冷吞下如白用
 甘草黑豆煎汤放冷吞下如泻及肚痛水
 吞下每于空心服之忌热物
 梅师方治蛇虺螫人以射罔涂螫处频易
 又方治妇人血风虚冷月候不匀或即脚
 手心烦热或头面虚肿顽麻川乌头一觔
卷十六 第 11b 页 0541-025.png
 清油四两盐四两一处铛内熬令裂如桑
 椹色为度去皮脐五灵脂四两合一处为
 末入臼中捣令匀后蒸饼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温酒盐汤下二十丸亦治丈夫风疾
 又方补益元藏进饮食壮筋骨二虎丸乌
 头附子各四两酽醋浸三宿取出切作片
 子穿一小坑以炭火烧令通赤用好醋三
 斗同药倾入热坑子内盆合之经一宿取
 出去砂土用好青盐四两研与前药同炒
 令赤黄色杵为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卷十六 第 12a 页 0541-026.png
 空心冷酒下十五丸盐汤亦得妇人亦宜
 又方疗痈□风手足亸曳口眼喎斜言语
 蹇涩步履不正神验乌龙丹川乌头去皮
 脐了五灵脂各五两右为末入龙脑麝香
 研令细匀滴水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先
 以生姜汁研化次煖酒调服之一日两服
 空心晚食前服治一人只三十丸服五七
 丸便觉抬得手移得步十丸可以自梳头
 胜金方治蝎咬乌头末少许头醋调傅之
 灵苑方治马汗入疮肿痛甚宜急疗之迟
卷十六 第 12b 页 0541-027.png
 则毒深难理以生乌头末傅疮口良久有
 黄水愈
 初虞世治陷甲割甲成疮连年不差川乌
 头尖黄檗等分为末洗了贴药
 修真秘诀治泻痢三神丸草乌头三两一
 两生一两熟炒一两烧存性研为末以醋
 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泻用
 井花水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乾姜汤下赤
 白痢生姜甘草汤下
 孙兆口诀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息沉
卷十六 第 13a 页 0541-028.png
 细头疼腰重兼治阴毒咳逆等疾川乌头
 乾姜等分右为粗散炒令转色放冷再捣
 为细末每一钱水一盏盐一撮煎取半盏
 温服
 古今录验治痈攻肿若有瘜肉突出乌头
 五枚以苦酒三升渍三日洗之日夜三四
 度
 杨氏产乳疗耳鸣无昼夜乌头烧作灰菖
 蒲等分为末绵裹塞耳中日再用效也
 唐李宝臣为妖人置堇于液中宝臣饮之
卷十六 第 13b 页 0541-029.png
 即喑三日死
 武后置堇于食贺兰氏食之暴死
 衍义曰乌头乌喙附子天雄侧子五等皆
 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像而名之后世
 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
 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
 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
 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
 如此馀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其炮制之
 法经方已著
卷十六 第 14a 页 0541-030.png
   天雄





天雄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大风寒湿痹
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
轻身健行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
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
卷十六 第 14b 页 0541-031.png
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
谷二月采根阴乾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陶隐居云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
 细而长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
 头附子三种本并出建平故谓之三建今
 宜都很山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谓为
 东建气力劣弱不相似故曰西水犹胜东
 白也其用灰杀之时有水强(巨两/切)者不佳
 唐本注云天雄附子乌头等并以蜀道绵
 州龙州出者佳馀处纵有造得者力弱都
卷十六 第 15a 页 0541-032.png
 不相似江南来者全不堪用陶以三物俱
 出建平故名之非按国语置堇于肉注云
 乌头也尔雅云芨堇(音/靳)草○郭注云乌头
 苗也此物本出蜀汉其本名堇今讹为建
 遂以建平释之又石龙芮叶似堇故名水
 堇今复为水莨亦作建音此岂复生建平
 耶检字书又无莨字甄立言本草音义亦
 论之天雄附子侧子并皆用八月采造其
 乌头四月上旬今云二月采恐非时也
 禹锡等按淮南子云天雄雄鸡志气益注
卷十六 第 15b 页 0541-033.png
 云取天雄三枚内雄鸡肠中捣生食之令
 人勇
 药性论云天雄君忌豉汁大热有大毒乾
 姜制用之能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
 气喘促急杀禽虫毒
 日华子云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
 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
 脉四肢不遂破痃癖症结排脓止痛续骨
 消瘀血补冷气虚损霍乱转筋背脊偻伛
 消风痰下胸膈水发汗止阴汗炮含治喉
卷十六 第 16a 页 0541-034.png
 痹凡丸散炮去皮脐用饮药即和皮生使
 甚佳可以便验又云天雄大长少角刺而
 虚乌喙似天雄而附子大短有角平稳而
 实乌头次于附子侧子小于乌头连聚生
 者名为虎掌并是天雄一裔子母之类气
 力乃有殊等即宿根与嫩者耳已上并忌
 豉汁
 图经曰文具侧子条下
 陈藏器云天雄身全短无尖周匝四面有
 附子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宜炮皴
卷十六 第 16b 页 0541-035.png
 拆后去皮尖底用之不然阴制用并得
 别说云谨按此数条说前项备悉但天雄
 者始种乌头而不生附子侧子之类经年
 独生长大者是也蜀人种之忌生此以为
 不利如养蚕而为白僵之类
   侧子



卷十六 第 17a 页 0541-036.png
侧子味辛大热有大毒主痈肿风痹历节腰
脚疼冷寒热鼠瘘又堕胎
 陶隐居云此即附子边角之大者脱取之
 昔时不用比来医家以疗脚气多验凡此
 三建俗中乃是同根而本经分生三处当
 各有所宜故也方云少室天雄朗陵乌头
 皆称本土今则无别矣少室山连嵩高朗
 陵县属豫州汝南郡今在北国
 唐本注云侧子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天雄

卷十六 第 17b 页 0541-037.png
 同生小者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谓从乌
 头傍出也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今
 称附子角为侧子理必不然若当阳已下
 江左及山南嵩高齐鲁间附子时复有角
 如大豆许夔州已上剑南所出者附子之
 角曾微黍粟持此为用诚亦难充比来京
 下皆用细附子有效未尝取角若然方须
 八角附子应言八角侧子言取角用不近
 人情也
 禹锡等按蜀本注云昔多不用今以疗脚
卷十六 第 18a 页 0541-038.png
 气甚效按陶云侧子即附子边角之大者
 削取之苏云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同生小
 者侧子大者为附子殊无證据但云附子
 角小如黍粟难充于用故有此说今据附
 子边果有角大如枣核及槟榔已来者形
 状亦自是一颗仍不小则是乌头傍出附
 子附子傍出侧子理亦明矣陶云初生形
 似乌鸟头故谓之乌头两岐者如乌乌口
 故名乌喙细而长乃至三四寸者为天雄
 根傍如芋散生者名附子傍连生者名侧
卷十六 第 18b 页 0541-039.png
 子五物同出而异名苗高二尺许叶似石
 龙芮及艾其花紫赤其实紫黑今以龙州
 绵州者为佳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
 令灭气出以白灰裛之数易使乾又法以
 米粥及糟曲等并不及前法
 吴氏云侧子一名莨神农岐伯有大毒八
 月采阴乾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恶与附子
 同
 药性论云侧子使能治冷风湿痹大风筋
 骨挛急
卷十六 第 19a 页 0541-040.png
 图经曰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
 室山谷附子侧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今
 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
 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
 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耕耔
 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已来
 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
 黑色如桑椹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
 有此四物收时一处造酿方成酿之法先
 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收采前半月
卷十六 第 19b 页 0541-041.png
 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上件曲造醋候
 热淋去糟其醋不用大酸酸则水解之便
 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瓮内淹浸
 七日每日搅一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
 之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日以透乾为
 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其长三二
 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牙角为侧子
 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侧子元种者母为
 乌头其馀大小皆为附子以八角者为上
 如方药要用须炮令裂去皮脐使之绵州
卷十六 第 20a 页 0541-042.png
 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然收
 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
 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
 按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
 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荝与侧同子二岁
 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
 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五物也岂今人种
 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
 当缓于岁久者耳崔氏治寒疝心腹胁引
 痛诸药不可近者蜜煎乌头主之以乌头
卷十六 第 20b 页 0541-043.png
 五枚大者去芒角及皮四破以白蜜一斤
 煎令透润取出焙乾捣筛又以熟蜜丸如
 梧桐子大冷盐汤吞二十圆永除又法用
 煎乌头蜜汁以桂枝汤五合解之饮三合
 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为中病续传
 信方治阴毒伤寒烦躁迷闷不主悟人急
 者用大附子一个可半两者立劈作四片
 生姜一大块立劈作三片如中指长糯米
 一撮三味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如人
 体温顿服厚衣覆之或汗出或不出候心
卷十六 第 21a 页 0541-044.png
 神定别服水解散太白通关散之类不得
 与冷水如渴更将滓煎与吃今人多用有
 效故详著之
 陈藏器云侧子冷酒调服治遍身风𤺋
 雷公云侧子只是附子傍有小颗附子如
 枣核者是官生用治风𤺋神妙也木鳖子
 只是诸喙附雄乌侧中毗槵者号曰木鳖
 子不入药用若服之令人丧目
   半夏

卷十六 第 21b 页 0541-045.png




半夏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伤寒寒热
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欬逆肠鸣
止汗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欬嗽上气心下
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堕胎疗痿黄悦泽
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
一名守田一名地文一名水玉一名示姑生
卷十六 第 22a 页 0541-046.png
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暴乾
 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乾姜秦
 皮龟甲反乌头
 陶隐居云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
 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
 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方
 中有半夏必须生姜者亦以制其毒故也
 唐本注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
 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
 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问南人
卷十六 第 22b 页 0541-047.png
 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
 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二事
 混淆陶终不识
 禹锡等按蜀本云熟可以下痰又图经云
 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
 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则实大采得当以
 灰裛二日汤洗暴乾之
 药性论云半夏使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
 为之使有大毒汤淋十遍去涎方尽其毒
 以生姜等分制而用之能消痰涎开胃健
卷十六 第 23a 页 0541-048.png
 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
 生磨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如有痰
 气加而用之
 日华子云味㿌辛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
 肠腹冷痰疟
 图经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
 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
 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叶似芍药
 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
 八月内采根以灰裛二日汤洗暴乾一云
卷十六 第 23b 页 0541-049.png
 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
 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
 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
 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
 者足以相乱半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
 要张仲景治反胃呕吐大半夏汤半夏三
 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
 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三升半温服一升
 日再亦治膈间支饮又主呕吐谷不得下
 眩悸半夏加茯苓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卷十六 第 24a 页 0541-050.png
 茯苓三两切以水七升煎取一升温服之
 又主心下悸半夏麻黄圆二物等分末蜜
 丸大如小豆每服三丸日三服其馀主寒
 厥赤丸四逆呕吐附子粳米汤及伤寒方
 用半夏一升洗去滑焙乾捣末小麦面一
 升合和以水溲令熟和如弹丸以水煮令
 面熟则药成初吞四五枚日二稍稍增至
 十五枚旋煮旋服觉疾减欲更重合亦佳
 禁食饧与羊肉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傍𥳏子真似半夏只
卷十六 第 24b 页 0541-051.png
 是咬著微酸不入药用若修事半夏四两
 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
 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隙涎
 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圣惠方治时气呕逆不下食用半夏半两
 浸洗七遍去滑生姜一两同剉碎以水一
 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不计时候温
 服○又方治蝎瘘五孔皆通半夏一分为
 末以水调傅之
 经验后方正胃半夏二两天南星二两右
卷十六 第 25a 页 0541-052.png
 以为末用水五升入坛子内与药搅匀浸
 一宿去清水焙乾重研令细每服水二盏
 药末二钱姜三片同煎至六分温服至五
 服效
 斗门方治胸膈壅滞去痰开胃用半夏净
 洗焙乾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为饼
 子用湿纸裹于慢火煨令香熟水两盏用
 饼子一块如弹丸大入盐半钱煎取一盏
 温服能去胸膈壅逆大压痰毒及治酒食
 所伤其功极验
卷十六 第 25b 页 0541-053.png
 简要济众治久积冷不下食呕吐不止冷
 在胃中半夏五两洗过为末每服三钱白
 面一两以水和搜切作棋子水煮面熟为
 度用生姜醋和调服之
 古今录验治喉痹半夏末方寸七鸡子一
 枚头开窍子去内黄白盛淳苦酒令小满
 内半夏末著中搅和鸡子内以镮子坐之
 于炭上煎药成置杯中稍暖咽之
 钱相公箧中方治蝎螫人取半夏以水研
 涂之立止
卷十六 第 26a 页 0541-054.png
 梅师方治伤寒病啘不止半夏熟洗乾末
 之生姜汤服一钱七
 子母秘录治小儿腹胀半夏少许洗捣末
 酒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二丸生姜汤吞下
 不差加之日再服又若以火炮之为末贴
 脐亦佳○又方治五绝一曰自缢二曰墙
 压三曰溺水四曰魇魅五曰产乳凡五绝
 皆以半夏一两捣筛为末丸如大豆内鼻
 孔中即愈此是扁鹊法
 御药院治膈壅风痰半夏不计多少酸浆
卷十六 第 26b 页 0541-055.png
 浸一宿温汤洗五七遍去恶气日中㬠乾
 捣为末浆水搜饼子日中乾之再为末每
 入生脑子一钱研匀以浆水浓脚丸鸡头
 大纱袋盛通风处阴乾每一丸以好茶或
 薄荷汤下
 紫虚元君南岳夫人内传治卒死半夏末
 如大豆许吹入鼻中
 衍义曰半夏今人知去痰不言益脾盖能
 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
 制水经曰水胜则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
卷十六 第 27a 页 0541-056.png
 教以生姜一两碎之半夏汤洗与大枣各
 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
 时呷数日已
   虎掌






卷十六 第 27b 页 0541-057.png




虎掌味苦温微寒有大毒主心痛寒热结气
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除阴下湿风
眩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乾
 蜀漆为之使恶莽草○陶隐居云近道亦
 有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今
 用多破之或三四片尔方药亦不正用也
卷十六 第 28a 页 0541-058.png
 唐本注云此药是由跋宿者其苗一茎茎
 头一叶枝丫(音/鸦)(古协/切)茎根大者如拳小
 者如鸡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
 掌故有此名其由跋是新根犹大于半夏
 二三倍但四畔无子牙尔陶云虎掌似半
 夏即由来以由跋为半夏释由跋苗全说
 鸢尾南人至今犹用由跋为半夏也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曰其茎端有八九叶
 花生茎间根周围有牙然若兽掌也
 吴氏云虎掌神农雷公苦无毒岐伯桐君
卷十六 第 28b 页 0541-059.png
 辛有毒立秋九月采
 药性论云虎掌使味甘不入汤服能治风
 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主伤寒时疾强阴
 图经曰虎掌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
 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
 夏而扁累年者其根圆如寸大者如鸡卵
 周回生圆牙二三枚或五六枚三四月生
 苗高尺馀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
 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
 上如鼠尾中生一叶如匙裹茎作房傍开
卷十六 第 29a 页 0541-060.png
 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
 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
 月苗残取根以汤入器中渍五七日汤冷
 乃易日换三四遍洗去涎暴乾用之或再
 火炮今冀州人菜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
 江州有一种草叶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
 有芽如虎掌生三五叶如一本冬青治心
 痛寒热积气不结花实与此名同故附见
 之
由跋主毒肿结热
卷十六 第 29b 页 0541-061.png
 陶隐居云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
 乌翣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涂
 肿亦效不入馀药
 唐本注云由跋根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
 即鸢头也由跋今南人以为半夏顿尔乖
 越非惟不识半夏亦不知由跋与鸢尾
 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半夏高三尺生泽中
 熟地根如小指正员所谓羊眼半夏也由
 跋苗高一二尺似苣蒻根如鸡卵生林下
 所谓由跋也
卷十六 第 30a 页 0541-062.png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春抽一茎茎端直
 八九叶根圆扁而肉白也
 图经曰文具半夏条下
鸢尾味苦平有毒主蛊毒邪气鬼疰诸毒破
症瘕积聚大水下三虫疗头眩杀鬼魅一名
乌园生九疑山谷五月采
 陶隐居云方家云是射干苗无鸢尾之名
 主疗亦异当别一种物方亦有用鸢头者
 即应是其根疗体相似而本草不显之
 唐本注云此草叶似射干而阔短不抽长
卷十六 第 30b 页 0541-063.png
 茎花紫碧色根似高良姜皮黄肉白有小
 毒嚼之戟人咽喉与射干今别人家亦种
 所在有之射干花红抽茎长根黄有臼今
 陶云由跋正说鸢尾根茎
 禹锡等按蜀本云此草名鸢尾根名鸢头
 亦谓鸢根○又图经叶似射干布地生黑
 根似高良姜而节大数个相连今所在皆
 有九月十月采根日乾
 陈藏器云鸢尾主飞尸游蛊著喉中气欲
 绝者以根削去皮内喉中摩病处令血出
卷十六 第 31a 页 0541-064.png
 为佳
   大黄





大黄(将/军)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
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
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
卷十六 第 31b 页 0541-065.png
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
小腹诸老血留结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
陇西
 二月八月采根火乾
 得芍药黄苓牡蛎细辛茯苓疗惊恚怒心
 下悸气得消石紫石英桃人疗女子血闭
 黄苓为之使无所畏
 陶隐居云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
 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
 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乾者胜北部日乾
卷十六 第 32a 页 0541-066.png
 亦有火乾者皮小焦而耐蛀堪久此药至
 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道家
 时用以去痰疾尔非养性所须也将军之
 号当取其骏快矣
 唐本注云大毒性湿润而易坏蛀火也易
 佳二月八月日不烈恐不时燥即不堪矣
 叶子茎并似羊蹄但粗长而厚其根细者
 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长二尺作时烧
 石使热横寸截著石上煿之一日微燥乃
 绳穿眼之至乾为佳幽并已北渐细气力
卷十六 第 32b 页 0541-067.png
 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羌蜀地皆有
 其茎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热多食不利人
 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
 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大黄用之当分别其
 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
 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
 当取河西锦纹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
 一概用之
 禹锡等按蜀本云叶似蓖麻根如大芋傍
 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似羊蹄又云图经
卷十六 第 33a 页 0541-068.png
 云高六七尺茎脆
 药性论云蜀大黄使去寒热忌冷水味苦
 甘消食鍊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能破
 痰实冷热结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
 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云宣通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
 壅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瘟瘴热疾利大
 小便并傅一切疮疖痈毒廓州马蹄峡中
 者次之
 图经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
卷十六 第 33b 页 0541-069.png
 河东陜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
 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正月内生
 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
 长一二尺傍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
 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
 紫色形如竹二月八月采根去黑皮火乾
 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一月开黄花结细实
 又鼎州一种羊蹄大黄疗疥瘙又甚效初
 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
 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
卷十六 第 34a 页 0541-070.png
 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
 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收实
 并阴乾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乾之
 亦呼为土大黄凡收大黄之法苏恭云作
 时烧石使热横寸截著石上煿之一日微
 燥乃绳穿眼之至乾今土大黄往往作横
 片曾经火爆蜀大黄乃作紧片如牛舌形
 谓之牛舌大黄二者用之皆等本经称大
 黄推陈致新其效最神故古方下积滞多
 用之张仲景治伤寒用处尤多又有三物
卷十六 第 34b 页 0541-071.png
 备急员司空裴秀为散用疗心腹诸疾卒
 暴百病其方用大黄乾姜巴豆各一两须
 精好者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杵圆如小豆
 服三圆老小斟量之为散不及圆也若中
 恶客忤心腹胀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
 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若不下
 捧头起灌令下喉须臾差未知更与三丸
 腹当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拆
 齿灌之药入喉即差崔知悌疗小儿无辜
 闪癖瘰疬或头乾黄耸或乍痢乍差诸状
卷十六 第 35a 页 0541-072.png
 多者皆大黄煎主之大黄九两锦文新实
 者若微朽即不中用削去苍皮乃秤捣筛
 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铜碗中于
 大铛中浮汤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
 竹木篦搅药候任丸乃停于小瓷器中贮
 儿年三岁一服七圆如梧桐子日再服常
 以下青赤脓为度若不下脓或下脓少者
 稍加圆下脓若多者圆又须减病重者或
 至七八剂方尽根本大人小儿以意量之
 此药惟下脓宿结不令儿利须禁食毒物
卷十六 第 35b 页 0541-073.png
 食乳者乳母亦同忌法崔元亮海上方治
 腰脚冷风气以大黄二大片切如棋子和
 少酥炒令酥尽入药中切不得令黄焦则
 无力捣筛为末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入
 生姜两片如钱煎十馀沸去姜取大黄末
 两钱别置碗子中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
 如有馀姜汤徐徐呷之令尽当下冷脓及
 恶物等病即差止古人用药毒攻病必随
 人之虚实而处置非一切而用也姚僧垣
 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
卷十六 第 36a 页 0541-074.png
 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勿从
 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
 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
 宿妨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
 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以偶中病
 便谓此方之神奇其差误乃不言用药之
 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
 唐本注云叶似蓖麻根如大芋傍生细根
 如牛蒡图经云高六七尺茎脆味酸醒酒
 雷公云凡使细剉内文如水旋斑紧重剉
卷十六 第 36b 页 0541-075.png
 蒸从巳至未㬠乾又洒腊水蒸从未至亥
 如此蒸七度㬠乾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
 时其大黄擘如乌膏样于日中㬠乾用之
 为妙
 圣惠方治时气发豌豆疮用川大黄半两
 微炒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为二
 服又方热病狂语及诸黄用川大黄五两
 剉炒微赤捣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
 如膏每服不计时候冷水调下半匙
 外台秘要疗癖方大黄十两杵筛醋三升
卷十六 第 37a 页 0541-076.png
 和匀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一服
 三十圆生姜汤吞下以利为度小者减之
 千金方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
 中血块等用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
 头醋半升同熬成膏圆如梧桐子大患者
 用温醋七分盏化五圆服之良久下亦治
 马坠内损
 千金翼治妇人血癖痛大黄三两捣筛以
 酒二升煮十沸顿服
 经验后方治风热疏积热风壅消食化气
卷十六 第 37b 页 0541-077.png
 导血大解壅滞大黄四两牵牛子四两半
 生半熟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每服茶
 下一十圆如要微动吃十五圆冬月中最
 宜服并不搜搅人
 梅师方治卒外肾偏肿疼痛大黄末醋和
 涂之乾即易之
 斗门方治腰痛用大黄半两更入生姜半
 两同切如小豆大于铛内炒令黄色投水
 两碗至五更初顿服天明取下腰间恶血
 物用盆器盛如鸡肝样即止
卷十六 第 38a 页 0541-078.png
 简要济众治吐血川大黄一两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以生地黄汁一合水半盏煎三
 五沸无时服
 广利方治骨节热积渐黄瘦大黄四分以
 童子小便五大合煎取四合去滓空心分
 为二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伤寒类要疗急黄病大黄粗切二两水三
 升半渍一宿平旦煎绞汁二升半内芒消
 二两绞服须臾当快利
 姚和众治小儿脑热常闭目大黄一分废
卷十六 第 38b 页 0541-079.png
 剉以水三合浸一宿一岁儿每日与半合
 服馀者涂顶上乾即再涂
 别说云谨按大黄收时皆以火烧石煿乾
 欲速货卖更无生者用之不须更多炮炙
 少蒸煮之类也
 衍义曰大黄损益前书已具仲景治心气
 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或曰心气不足矣而不用补心汤更用泻
 心汤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不当须吐衄
 也此乃邪热因不足以客之故吐衄以苦
卷十六 第 39a 页 0541-080.png
 泄其热就以若补其心盖两全之有是證
 者用之无不效量虚实用之
   葶苈







卷十六 第 39b 页 0541-081.png








葶苈味辛苦寒大寒无毒主症瘕积聚结气
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伏
卷十六 第 40a 页 0541-082.png
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
热痱(音/沸)痒利小腹久服令人虚一名丁历一
名蕇(音/典)蒿一名大室一名大适生藁城平泽
及田野立夏后采实阴乾得酒良
 榆皮为之使恶僵蚕石龙芮
 陶隐居云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
 则公荠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今按此
 药亦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
 饮○禹锡等按蜀本云苗似荠苨春末生
 高二三尺花黄角生子黄细五月熟采子
卷十六 第 40b 页 0541-083.png
 暴乾药性论云葶苈臣味酸有小毒能利
 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尔雅云蕇
 葶苈注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日华子
 云利小肠通水气虚肿
 图经曰葶苈生藁城平泽及田野今京东
 陜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本胜初春
 生苗叶六七寸有似荠根白枝茎俱青三
 月开花微黄结角子偏小如黍米微长黄
 色立夏后采实暴乾月令孟夏之月靡草
 死许慎郑康成注皆云靡草荠葶苈之属
卷十六 第 41a 页 0541-084.png
 是也至夏则枯死故比时采之张仲景治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葶
 苈炒黄色捣末为圆大如弹子每服用大
 枣二十枚水三升煎之取二升然后内一
 弹丸更煎取一升顿服之支饮不得息亦
 主之崔知悌方疗上气嗽长引气不得卧
 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并主之葶
 苈子三升微火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
 渍之冬七日夏三日初服如桃许大日三
 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一二
卷十六 第 41b 页 0541-085.png
 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
 细绞即服其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角
 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奇
 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前件二种也又
 箧中方治嗽含膏丸曹州葶苈子一两纸
 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三物同捣
 筛以枣肉半两别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
 中和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
 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三丸今医亦多
 用雷公云凡使勿用赤须子真相似葶苈
卷十六 第 42a 页 0541-086.png
 子只是味微甘苦葶苈子入项苦凡使以
 糯米相合于焙上微微焙待米熟去米单
 捣用
 圣惠方治上气喘急遍身浮肿用甜葶苈
 一升隔纸炒令紫色捣令极细用生绢袋
 盛以清酒五升浸三日后每服抄一匙用
 粥饮调下日三四服
 外台秘要治食饮不得息葶苈子三两熬
 令黄捣为末以水三升煮大枣三十枚得
 汁一升内药中每服如枣大煎取七合顿
卷十六 第 42b 页 0541-087.png
 服
 千金方治腹胀积聚症瘕葶苈子一升然
 以酒五升浸七日日服三合
 千金翼治头风捣葶苈子以汤淋取汁洗
 头止
 经验方河东裴氏传经效治水肿及暴肿
 葶苈三两杵六千下令如泥即下汉防己
 末四两取绿头鸭就臼中截头沥血于臼
 中血尽和鸭头更捣五千下圆如梧桐子
 甚者空腹白汤下十圆稍可五圆频服五
卷十六 第 43a 页 0541-088.png
 日止此药利小便有效如神
 梅师方治遍身肿浮小便涩葶苈子二两
 大枣二十枚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去
 枣内葶苈于枣汁煎丸如梧桐子饮下十
 圆○又方治肺壅气喘急不得卧葶苈子
 三两炒大枣三十枚水三升煮枣取二升
 又煎取一升去滓并二服
 简要济众治小儿水气腹肿兼下痢脓血
 小便涩葶苈子半两微炒捣如泥以枣肉
 和捣为圆如绿豆大每服五圆枣汤下空
卷十六 第 43b 页 0541-089.png
 心晚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续十全方治一切毒入腹不可疗及马汗
 用葶苈子一两炒研以水一升浸汤服取
 下恶血
 崔氏治水气葶苈三两以物盛甑上蒸令
 熟即捣万杵若圆得如梧桐子不须蜜和
 一服五圆渐加至七圆以得微利即佳不
 可多服令人不甚美食若气发服之得利
 气下定即停此方治水气无比萧驸马患
 水肿惟服此得差
卷十六 第 44a 页 0541-090.png
 伤寒类要治肾痹唇乾以葶苈主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以汤洗
 讫涂上
 姚和众治孩儿蛔虫葶苈子一分生为末
 用以水三合煎取一合一日服尽
 圣惠又方治支饮久不差大腹水肿喘促
 不止用甜葶苈三两隔纸炒令紫色捣如
 膏每服圆如弹子大以水一中盏入枣四
 枚煎至五分去滓非时服
 衍义曰葶苈用子子之味有甜苦两等其
卷十六 第 44b 页 0541-091.png
 形则一也然既言味辛苦即甜者不复更
 入药也大概治体皆以行水走泄为用故
 曰久服令人虚盖取苦泄之义其理甚明
 药性论所说尽矣但不当言味酸
   桔梗




卷十六 第 45a 页 0541-092.png










卷十六 第 45b 页 0541-093.png
桔梗味辛苦微温有小毒主胸胁痛如刀刺
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脏肠胃补血
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
一名利如一名房图一名白药一名梗草一
名荠苨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月采根暴乾
 节皮为之使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消石
 石膏疗伤寒畏白及龙眼龙胆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叶名隐忍二三月
 生可煮食之桔梗疗蛊毒甚验俗方用此
 乃名荠苨今别有荠苨能解药毒所谓乱
卷十六 第 46a 页 0541-094.png
 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而叶甚相似但荠
 苨叶下光明滑泽无毛为异叶生又不如
 人参相对者尔
 唐本注云人参苗似五加阔短茎圆有三
 四桠桠头有五叶陶引荠苨乱人参谬矣
 且荠苨桔梗又有叶差互者亦有叶三四
 对者皆一茎直上叶既相乱惟以根有心
 无心为别尔
 禹锡等按药性论云桔梗臣味苦平无毒
 能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气
卷十六 第 46b 页 0541-095.png
 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
 痫
 日华子云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
 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瘟补虚消痰破症
 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㿌毒以白粥
 解之
 图经曰桔梗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今在处
 有之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
 馀叶似杏叶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
 亦可煮食之夏开花紫碧色颇似牵牛子
卷十六 第 47a 页 0541-096.png
 也秋后结子八月采根细剉暴乾用叶名
 隐忍其根有心无心者乃荠苨也而荠苨
 亦能解毒二物颇相乱但荠苨叶下光泽
 无毛为异关中桔梗根黄颇似蜀葵根茎
 细青色叶小青色似菊花叶古方亦单用
 之古今录验疗卒中蛊下血如鸡肝者昼
 夜出血石馀四藏皆损惟心未毁或鼻破
 待死者取桔梗捣屑以酒服方寸七日三
 不能下药以物校口开灌之心中当烦须
 臾自定服七日止当食猪肝臛以补之神
卷十六 第 47b 页 0541-097.png
 良集验方疗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燥不
 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
 是肺痈治之以桔梗甘草各二两炙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差
 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咬之只
 是腥涩不堪凡使去头上尖硬二三分已
 来并两畔附枝子于槐砧上细剉用百合
 水浸一伏时漉出缓火熬令乾用每修事
 四两用生百合五分捣作膏投于水中浸
卷十六 第 48a 页 0541-098.png
 圣惠方治马喉痹并毒气壅塞用桔梗二
 两去芦头剉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
 不计时分温三服○又方妊娠中恶心腹
 疼痛用桔梗一两细剉水一中盏入生姜
 三片煎至六分去滓非时温服
 外台秘要治卒客忤停尸不能言者烧桔
 梗一两末米饮服仍吞麝香如豆大许佳
 千金方治喉闭并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
 煮取一升顿服○又方鼻衄方桔梗为末
 水服方寸七日四五亦止吐下血
卷十六 第 48b 页 0541-099.png
 百一方若被打击瘀血在肠内久不消时
 发动者取桔梗末熟水下刀圭
 经验后方治骨曹风牙疼肿桔梗为末枣
 穰和圆如皂子大绵裹咬之肿则荆芥汤
 漱之
 简要济众治痰嗽不定喘急桔梗一两半
 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
 滓温服
 子母秘录治小儿卒客忤死烧桔梗末三
 钱七饮服○杜壬治上焦有热口舌咽中
卷十六 第 49a 页 0541-100.png
 生疮嗽有脓血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右为
 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食
 后细呷之亦治肺壅
 梅师方治卒蛊毒下血如鹅肝昼夜不绝
 脏腑败坏桔梗捣汁服七合佳
 衍义曰桔梗治肺热气奔促嗽逆肺痈排
 脓陶隐居云俗方用此乃名荠苨今别荠
 苨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也唐本
 注云陶引荠苨乱人参谬矣今详之非也
 隐居所言其意止以根言之所以言乱人
卷十六 第 49b 页 0541-101.png
 参唐本注却以苗难之乃本注误矣
   莨菪





(音/浪)(音/荡)子味苦甘寒有毒主齿痛出虫肉
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疗癫狂风痫颠倒拘
挛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
卷十六 第 50a 页 0541-102.png
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
及雍州五月采子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子形颇似五味核而
 极小惟入疗颠狂方用寻此乃不可多食
 过剂尔久服自无嫌通神健行足为大益
 而仙经不见用今方家多作狼唐○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莨菪子主痃癖安心定志
 聪明耳目除邪逐风变白性温不寒取子
 暴乾隔日空腹水下一指捻勿令子破破
 即令人发狂亦用小便浸之令吸小便尽
卷十六 第 50b 页 0541-103.png
 曝乾依前服之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叶似王不留行菘
 蓝等茎叶有细毛花白子壳作罂子形实
 扁细若粟米许青黄色所在皆有六月七
 月采子日乾
 药性论云莨菪亦可单用味苦辛微热有
 大毒生能泻人见鬼拾针狂乱熟炒止冷
 泻主齿痛蚛牙孔子咬之虫出石灰清煮
 一伏时掬出去牙暴乾以附子乾姜陈橘
 皮桂心厚朴为圆去一切冷气积年气痢
卷十六 第 51a 页 0541-104.png
 甚温暖热发用绿豆汁解之焦炒碾细末
 治下部脱肛
 日华子云温有毒甘草升麻犀角并能解
 之烧熏蚛牙及洗阴汗
 图经曰莨菪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今处
 处有之苗茎高二三尺许叶似地黄王不
 留行红蓝等而三指阔四月开花紫色苗
 荚茎有白毛五月结实有壳作罂子状如
 小石榴房中子至细青白如米粒一名天
 仙子五月采子阴乾谨按本经云莨菪性
卷十六 第 51b 页 0541-105.png
 寒后人多云大热而史记淳于意传云淄
 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意饮以莨菪药一
 撮以酒饮之旋乳且不乳岂热药所治又
 古方主卒癫狂又多单用莨菪不知果性
 寒邪小品载治癫狂方云取莨菪三升作
 末酒一升渍数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
 滓汤上煎令可圆服如小豆三圆日三当
 觉口面急头中有虫行额及足手有赤色
 处如此便是差候未知再服取尽神良又
 箧中方主肠风莨菪煎取莨菪实一升治
卷十六 第 52a 页 0541-106.png
 之暴乾捣筛生姜半斤取汁二物相和银
 锅中更以无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令如
 稠饧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五升以来即
 止煎令可圆如梧子每日酒饮通下三圆
 增至五七圆止若圆时粘手则菟丝粉衬
 隔煎熬切戒火紧则药易焦而失力矣初
 服微热勿怪疾甚者服过三日当下利疾
 去利亦止绝有效
 雷公云凡使勿令使苍冥子其形相似只
 是服无效时人多用杂之其苍冥子色微
卷十六 第 52b 页 0541-107.png
 赤若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
 别用黄牛乳汁黑即是莨菪子大毒㬠乾
 别捣重筛用勿误服冲人心大烦闷眼生
 暹火
 别说云谨按莨菪之功未见如所说而其
 毒有甚煮一二日而牙方生用者宜审之
   草蒿




卷十六 第 53a 页 0541-108.png






草蒿味苦寒无毒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
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华
阴川泽

卷十六 第 53b 页 0541-109.png
 陶隐居云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
 香菜食之
 唐本注云此蒿生挼傅金疮大止血生肉
 止疼痛良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草蒿
 主鬼气尸疰复连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
 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绞汁服
 亦暴乾为末小便中服如觉冷用酒煮又
 烧为灰纸八九重淋取汁和石灰去息肉
 黡子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叶似茵蔯蒿而背
卷十六 第 54a 页 0541-110.png
 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乾江东
 人呼为𤜦蒿为其臭似𤜦北人呼为青蒿
 尔雅云蒿菣释曰蒿一名菣诗小雅云食
 野之蒿陆机云青蒿也荆豫之间汝南汝
 阴皆云菣孙炎云荆楚之间谓蒿为菣郭
 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是也
 日华子云青蒿补中益气轻身补虚驻颜
 色长毛发发黑不老兼去蒜发心痛热黄
 生捣汁服并傅之泻痢饭饮调末五钱七
 烧灰和石灰煎治恶毒疮并茎亦用○又
卷十六 第 54b 页 0541-111.png
 云子味甘冷无毒明目开胃炒用治劳壮
 健人小便浸之治恶疮疥癣风𤺋杀虱煎
 洗又云臭蒿子凉无毒治劳下气开胃止
 盗汗及邪气鬼毒又名草蒿
 图经曰草蒿即青蒿也生华阴川泽今处
 处有之春生苗叶极细嫩时人亦取杂诸
 香菜食之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
 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
 阴乾根茎子叶并入药用乾者炙作饮香
 尤佳青蒿亦名方溃凡使子勿使叶使根
卷十六 第 55a 页 0541-112.png
 勿使茎四者若同反以成疾得童子小便
 浸之良治骨蒸热劳为最古方多单用者
 葛氏治金刃所伤取青蒿捣傅上以帛裹
 创血止即愈崔元亮海上方疗骨蒸鬼气
 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过青蒿五斗八九
 月采带子者最好细剉二物相和内好大
 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净洗令乾
 再泻汁安釜中以微火煎可取二大斗即
 取猪胆十枚相和煎一大斗半除火待冷
 以新瓷器盛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熟
卷十六 第 55b 页 0541-113.png
 炙捣末以煎和捣一千杵为圆空腹粥饮
 下二十圆渐增至三十圆止
 雷公云凡使惟中为妙到膝即仰到腰即
 俯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四件若同使
 翻然成痼疾采得叶不计多少用七岁儿
 七个溺浸七日七夜后漉出㬠乾用之
 食疗云青蒿寒益气长发能轻身补中不
 老明目煞风毒捣傅疮上止血生肉最早
 春便生色白者是自然香醋淹为菹益人
 治骨蒸以小便渍一两宿乾末为圆甚去
卷十六 第 56a 页 0541-114.png
 热劳又鬼气取子为末酒服之方寸七差
 烧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恶疮瘢靥
 百一方治蜂螫人嚼青蒿傅疮上即差
 斗门方治丈夫劳瘦青蒿细剉水三升童
 子小便五升同煎取一升半去滓入器中
 煎成膏圆如梧桐子大空心临卧以温酒
 吞下二十圆
 衍义曰草蒿今青蒿也在处有之得春最
 早人剔以为蔬根赤叶香今人谓之青蒿
 亦有所别也但一类之中又取其青色者
卷十六 第 56b 页 0541-115.png
 陜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
 一两窠迥然青色土人谓之为香蒿茎叶
 与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色深青
 故气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深青者为胜不
 然诸蒿何尝不青
   旋覆花



卷十六 第 57a 页 0541-116.png
旋覆花味咸甘温微冷利有小毒主结气胁
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消
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
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音/嗤)(音/蔑)利大肠通
血脉益色泽一名戴椹一名金沸草一名盛
椹其根主风湿生平泽川谷五月采花日乾
二十日成
 陶隐居云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又
 别有旋葍根出河南来北国亦有形似芎

卷十六 第 57b 页 0541-117.png
 藭惟合旋葍膏用之馀无所入非此覆花
 根也
 唐本注云旋覆根在中品陶云苗似姜根
 似高良姜而细此是山姜證不是旋覆根
 今复道从北国来似芎藭芎藭与高良姜
 全无仿佛尔
 禹锡等按蜀本图经云旋覆花叶似水苏
 花黄如菊今所在皆有六月至九月采花
 药性论云旋覆花使味甘无毒主肋胁气
 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
卷十六 第 58a 页 0541-118.png
 胃止呕逆不下食○尔雅云蕧盗庚注旋
 覆似菊疏复一名盗庚也○萧炳云旋覆
 用花葍旋用根
 日华子云无毒明目治头风通血脉叶止
 金疮血
 图经曰旋覆花生平泽川谷今所在有之
 二月已后生苗多近水傍大如红蓝而无
 刺长一二尺已来叶似柳茎细六月开花
 似菊花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
 金钱花七月八月采花暴乾二十日成今
卷十六 第 58b 页 0541-119.png
 近都人家园囿所莳金钱花花叶并如上
 说极易繁盛恐即旋覆也张仲景治伤寒
 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七物旋覆
 代赭汤杂治妇人有三物旋覆汤胡洽有
 除痰饮在两胁胀满等疾旋覆花圆用之
 者尤多也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裹花蕊壳皮并蒂子
 取花蕊蒸从已至午㬠乾用
 外台秘要救急续断筋法取旋覆花草根
 净洗土捣量疮大小傅之日一二易以差
卷十六 第 59a 页 0541-120.png
 为度○又方破斫筋断者以旋覆根捣汁
 沥疮中仍用滓封疮上十五日即断筋便
 续此方出苏景仲家獠奴用效
 经验后方治中风及壅滞以旋覆花洗尘
 令净捣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夜卧以茶
 汤下五圆至七圆十圆
 梅师方治金疮止血捣旋覆花苗傅疮即
 止
 衍义曰旋覆花叶如大菊又如艾蒿七八
 月有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黄绿繁茂圆而
卷十六 第 59b 页 0541-121.png
 覆下亦一异也其香过如菊行痰水去头
 目风其味甘苦辛亦走散之药也其旋花
 四月五月有花别一种非此花也第八卷
 已具之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