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70410a 页
卷十三 第 1a 页 0539-176.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三父六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草部中品之上
   知母





卷十三 第 1b 页 0539-177.png









卷十三 第 2a 页 0539-178.png




知母味苦寒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
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久疟烦热胁
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一
名蚔(音/岐)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
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音匙/音提)

卷十三 第 2b 页 0539-179.png
母一名女雷一名女理一名儿草一名鹿列
一名韭逢一名儿踵草一名东根一名水须
一名沈燔一名□(杜含切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一名昌支)生河
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乾
 图经曰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
 解州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而柔润
 药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
 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暴乾用
 药性论云知母君性平主治心烦躁闷骨
 热劳来往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

卷十三 第 3a 页 0539-180.png
 患人虚而口乾加而用之
 陶隐居云今出彭城似菖蒲而柔润叶至
 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甚疗热结亦
 主疟热烦也郭云生山上叶如韭
 范子云提母出三辅黄白者善
 日华子云味苦甘治热劳传尸疰病通小
 肠消风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
 悸
 雷公云凡使先于槐砧上细剉焙乾木臼
 杵捣勿令犯铁器
卷十三 第 3b 页 0539-181.png
 圣惠方治妊娠月未足似欲产腹中痛用
 知母二两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
 粥饮下二十丸杨氏方同
    贝母





卷十三 第 4a 页 0539-182.png




贝母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
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
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
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
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

卷十三 第 4b 页 0539-183.png
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乾厚朴白薇为之使
恶桃花畏秦艽礜石莽草反乌头
 图经曰贝母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
 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根有辨子黄白色
 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
 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
 色形如彭子花八月采又云四月蒜熟时
 采之良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
 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
 苦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
卷十三 第 5a 页 0539-184.png
 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
 之则一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
 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
 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
 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
 何疾也
 药性论云贝母臣微寒治虚热主难产作
 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
 点眼去肤翳主胸中逆气疗时疾黄疸与
 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卷十三 第 5b 页 0539-185.png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
 母断谷服之不饥
 唐本注云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
 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荆州襄
 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味甘苦不辛按
 尔雅一名商
 日华子云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
 止嗽烧灰油傅人畜恶疮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
 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然拌
卷十三 第 6a 页 0539-186.png
 糯米于鏊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
 出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
 丹龙精不入用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
 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
 别说云谨按贝母能散心胸郁结之气殊
 有功则诗所谓言采其虻者是也盖作诗
 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之今用以治心中气
 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
   白芷

卷十三 第 6b 页 0539-187.png




白芷味辛温无毒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
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
脂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一名芳草一名白茝
一名嚣(许骄/切)一名莞一名苻蓠一名泽芬叶
名蒚(音/历)麻可作浴汤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
卷十三 第 7a 页 0539-188.png
八月采根曝乾当归为之使恶旋复花
 图经曰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今所在有
 之吴地亦多根长尺馀白色粗细不等枝
 干去地五寸已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
 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
 苗枯以黄泽者为佳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处处有之下湿地河
 东甚多叶亦可作浴汤道家以此香浴去
 尸虫
 禹锡云按范子计然云白芷出齐郡以春
卷十三 第 7b 页 0539-189.png
 取黄泽者善也药性论云白芷君能治心
 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
 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痛能蚀脓
 日华子云治目赤弩肉及补胎漏滑落破
 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
 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𤻷
 雷公云凡采得后勿用四条作一处生者
 此名丧公藤兼勿用马蔺并不入药中采
 得刮削上皮细剉用黄精亦细剉竹刀切
 二味各等分两度蒸一伏时后取出于日
卷十三 第 8a 页 0539-190.png
 中晒乾去黄精用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身热白芷煮汤浴之避
 风
 外台秘要治丹瘾疹白芷及根叶煮汁洗
 之效
 衍义曰白芷菹是也出吴地者良经曰能
 蚀脓今人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
 腥秽殊甚遂至脐腹更增冷痛此盖为败
 脓血所致卒无已期须以此排脓白芷一
 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
卷十三 第 8b 页 0539-191.png
 各半两矾烧枯别研馀为末同以蜡丸如
 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
 丸俟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
   淫羊藿





卷十三 第 9a 页 0539-192.png



淫羊藿味辛寒无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
小便益气力强志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
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一名刚前
生上郡阳山山谷署预为之使
 图经曰淫羊藿俗名仙灵脾生上郡阳山
 山谷今江东陜西泰山汉中湖湘间皆有

卷十三 第 9b 页 0539-193.png
 之此草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
 有须四月开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独头
 子五月采叶晒乾湖湘出者叶如小豆枝
 茎紧细经冬不凋根似黄连关中俗呼三
 枝九叶草苗高一二尺许根叶俱堪使
 陶隐居云服此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
 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藿所致故名淫
 羊藿
 唐本注云此草叶形似小豆而圆薄茎细
 亦坚所在皆有俗名仙灵脾者是也
卷十三 第 10a 页 0539-194.png
 禹锡云按蜀本云淫羊藿温注云生处不
 闻水声者良
 日华子云仙灵脾紫芝为使得酒良治一
 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
 起女人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及
 老人昏耄健忘俗名黄德祖千两金乾鸡
 筋放杖草弃杖草
 雷公云凡使时呼仙灵脾须用夹刀夹去
 叶四畔花栨尽后细剉用羊脂相对拌炒
 过待羊脂尽为度每修事一斤用羊脂四
卷十三 第 10b 页 0539-195.png
 两为度也
 圣惠方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宜服
 仙灵脾浸酒方仙灵脾一斤好者细剉以
 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一剅浸
 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通气春夏二日秋
 冬五日后旋开每日随性暖饮之常令醺
 醺不得大醉若酒尽再合服之无不效验
 合时切忌鸡犬见之
 经验方治疮子入眼以仙灵脾葳灵仙等
 分为末食后米汤下一钱七小儿半钱匕
卷十三 第 11a 页 0539-196.png
 食医心镜益丈夫兴阳理脾膝冷淫羊藿
 一斤酒一斗浸经二日饮之佳
   黄芩




黄芩味苦平大寒无毒主诸疾黄疸肠澼泄
痢月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疗痰热胃中
热小便涩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
卷十三 第 11b 页 0539-197.png
血小儿腹痛一名腐肠一名空肠一名内虚
一名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妒妇其子主肠癖
脓血生□归山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
乾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
令人有子得黄耆白敛赤小豆疗鼠瘘山茱
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图经曰黄芩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
 河东陜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馀茎干粗
 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
 许亦有一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
卷十三 第 12a 页 0539-198.png
 月开花紫色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
 二月八月采根暴乾用之○张仲景治伤
 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
 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
 止有下根黄苓黄连及主妊娠安胎故亦
 多用黄芩今医家尝用有效者因著之
 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减三黄丸疗男
 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
 足寒热者久服走及奔马近频有验食禁
 猪肉又陶隐居云黄芩丸者名子芩仲景
卷十三 第 12b 页 0539-199.png
 治杂病方亦多用之
 陶隐居云□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
 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苓为胜破者名宿
 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
 为好
 唐本注云叶细长两叶相对作丛生亦有
 独茎者今出沂州鄜州泾州者佳兖州者
 大实亦好名豚尾芩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黄芩臣味苦甘能治
 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拥气治
卷十三 第 13a 页 0539-200.png
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
腹中㽱痛心腹坚胀
日华子云下气主天行热疾丁疮排脓治
乳痈发背
千金翼方治淋黄芩四两袋贮之水五升
煮三升分三服
梅师方治火丹杵黄芩末水调傅之
  狗脊


卷十三 第 13b 页 0539-201.png








卷十三 第 14a 页 0539-202.png
狗脊味苦甘平微温无毒主腰背强关机缓
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疗失溺不节男
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肩脊利俯
仰女子伤中关节重一名百枝一名强膂一
名扶盖一名扶筋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
根曝乾蓖藓为之使恶败酱
 图经曰狗脊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温
 眉州亦有根黑色长三四寸两指许大苗
 尖细碎青色高一尺已来无花其茎叶似
 贯众而细其根长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
卷十三 第 14b 页 0539-203.png
 名之其肉青绿春秋采根暴乾用今方亦
 用金毛者
 药性论云狗脊味苦辛微热治男子女人
 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益男子续
 筋骨
 陶隐居云今山野处处有与菝葜相似而
 小异其茎叶少肥其节疏其茎大直上有
 刺叶圆有赤脉根凹凸巃嵷如羊角细强
 者是
 唐本注云此药苗似贯众根长多歧状如
卷十三 第 15a 页 0539-204.png
 狗脊骨其肉作青绿色今京下用者是陶
 所说乃有刺蓖薢非狗脊也今江左俗尤
 用之
 禹锡云按吴氏云狗脊一名狗青一名赤
 节神农苦桐君黄帝岐伯雷公扁鹊甘无
 毒季氏小温如蓖薢茎节如竹有刺叶圆
 赤根黄白亦如竹根岐伯经云茎无节叶
 端圆青赤皮白有赤脉
 雷公云凡使勿用透山藤其大𣍷根与透
 山藤一般只是入顶苦不可饵之凡修事
卷十三 第 15b 页 0539-205.png
 细剉了酒拌蒸从已至申出晒乾用
   石龙芮




石龙芮味苦平无毒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
利关节止烦满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
茎冷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令人皮肤光泽有
子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一名石能一名彭
卷十三 第 16a 页 0539-206.png
根一名天豆生太山川泽石边五月五日
子二月八月采皮阴乾大戟为之使畏蛇蜕
皮吴茱萸
 图经曰石龙芮生泰山川泽石边陶隐居
 云近道处处有之今惟出兖州一丛数茎
 青紫色每茎三叶其叶芮芮短小多刻缺
 子如葶苈而色黄五月采子二月八月采
 皮阴乾用能逐诸风除心热躁苏恭云俗
 名水堇苗如附子实如桑椹生下湿地此
 乃水堇非石龙芮也今兖州所生者正与
卷十三 第 16b 页 0539-207.png
 本经陶说相合为得其真也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子形粗似蛇床子而
 扁非真好者人言是蓄菜子尔东山石上
 所生其叶芮芮短小其子状如葶苈黄色
 而味小辛此乃实是也
 唐本注云今用者俗名水堇苗似附子实
 如桑椹故名地椹生下湿地五月熟叶子
 皆味辛山南者粒大如葵子关中河北者
 细如葶苈气力劣于山南者陶以细者为
 真未为通论又别录水堇云主毒肿痈疖
卷十三 第 17a 页 0539-208.png
 疮蛔虫齿□堇音谨
 陈藏器云苪子味辛按苏别药录云水堇
 主毒肿蛇虫齿□且水堇如苏所注定是
 石龙芮更非别草尔雅云芨堇草郭注云
 乌头苗也苏又注天雄云石龙芮叶似堇
 草又名水堇如此则依苏所注是水堇附
 子是堇草水堇堇草二物同名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石龙芮能逐诸风主
 除心热躁
 衍义曰石龙芮有两种水中生者叶光而
卷十三 第 17b 页 0539-209.png
 末圆陆生者叶有毛而末锐入药须生水
 者陆生者谓之天炙取少叶揉系臂上一
 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惟陆生者补阴不
 足茎常冷失精馀如经
   茅根




卷十三 第 18a 页 0539-210.png





茅根味甘寒无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
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下五淋除客热在肠
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其苗主下
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
一名兼杜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卷十三 第 18b 页 0539-211.png
 图经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
 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
 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
 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陶隐居云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
 其根如渣芹甜美服食此断谷甚良俗方
 稀用
 唐本注云菅花味甘温无毒主衄血吐血
 灸疮
 陈藏器云茅针味甘平无毒主恶疮肿未
卷十三 第 19a 页 0539-212.png
 溃者煮服之服一针一孔二针二孔生挼
 傅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成
 白花者功用亦同针即茅笋也○又云屋
 茅主卒吐血细剉三升酒煮服一升屋上
 烂茅和酱汁研傅斑疮蚕啮疮一名百足
 虫茅屋滴溜水杀云母毒
 日华子云茅针凉通小肠痈毒软节不作
 头浓煎和酒服花罯刀箭疮止血并痛根
 主妇人月经不匀又云茅根通血脉淋沥
 是白花茅根也
卷十三 第 19b 页 0539-213.png
 肘后方疗热取白茅根四升剉水一斗五
 升煮取五升适冷煖饮之日三○又治竹
 木刺肉
   紫菀





卷十三 第 20a 页 0539-214.png



紫菀味苦辛温无毒主饮逆上气胸中寒热
结气去劳伤痿蹶安五脏疗咳唾脓血止喘
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一名紫茜一
名青苑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二月三月
采根阴乾款冬为之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
志茵蔯蒿

卷十三 第 20b 页 0539-215.png
 图经曰紫菀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今
 耀城泗寿台孟州兴国军皆有之三月内
 布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月六月内
 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
 二月三月内取根阴乾用又有一种白者
 名白菀古今传信方用之最要近医疗久
 嗽不差此方甚佳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
 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擳罗为末每服三钱
 七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
 欲卧各一服
卷十三 第 21a 页 0539-216.png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
 有白毛根甚柔细有白者名白菀不复用
 唐本注云白菀即女菀也疗体与紫菀同
 无紫菀时亦用白菀陶云不复用或是未
 悉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紫菀臣味苦平能治
 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逆气治百邪鬼魅
 劳气虚热
 日华子云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
 肌肤添骨髓形似重台根作节紫色润软
卷十三 第 21b 页 0539-217.png
 者佳
 雷公云凡使先去髭有白如练色者号曰
 羊须草自然不同采得后去头土了用东
 流水淘洗令净用蜜浸一宿至明取于火
 上焙乾用凡修一两用蜜二分
 千金方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以井
 花水服三撮便通小便血服五撮立止
 斗门方治缠喉风喉闭饮食不通欲死者
 用返魂草根茎净洗内入喉中待取恶
 涎出即差神验更以马牙消津咽之即绝
卷十三 第 22a 页 0539-218.png
 根本一名紫菀又南中呼为液牵牛是也
 衍义曰紫菀用根其根细柔紫色益肺气
 经具言之唐本注云无紫菀时用白菀菀
 即女菀也今本草无白菀之名盖唐修本
 草删去
   紫草




卷十三 第 22b 页 0539-219.png




紫草味苦寒无毒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
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
小儿疮及面皻(侧加/切)一名紫丹一名紫芺(哀/老)
(切)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三月采根阴乾
 图经曰紫草出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
 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其根所以染紫
卷十三 第 23a 页 0539-220.png
 也尔雅谓之藐广雅谓之茈䓞苗似兰香
 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三月采根
 阴乾治伤寒时疾发疮𤺋不出者以此作
 药使其发出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
 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药性论云紫草亦可单用味甘平能治恶
 疮瘑癣
 陶隐居云今出襄阳多从南阳新野来彼
 人种之即是今染紫者方药家都不复用
 博物志云平氏阳山紫草特好魏国以染
卷十三 第 23b 页 0539-221.png
 色殊黑比年东山亦种色小浅于此者
 雷公云凡使须用腊水蒸之待水乾取去
 头并两畔髭细剉用每修事紫草一斤用
 腊三两于铛中镕镕尽便投蜡水作汤用
 圣惠方治卒小便淋沥痛紫草一两捣为
 散食前井水调下二钱七又治虫咬紫草
 油涂之
 经验后方治婴儿童子患𤵜豆疾用紫草
 二两细剉以百沸汤一大盏泡便以物合
 定勿令气漏放如人体温量儿大小服半
卷十三 第 24a 页 0539-222.png
 合至一合服此疮虽出亦当减轻
   前胡








卷十三 第 24b 页 0539-223.png
前胡味苦微寒无毒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
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
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曝乾半夏
为之使恶皂筴畏藜芦
 图经曰前胡旧不著所出州土今陜西汉
 梁江淮荆襄州郡及相州孟州皆有之春
 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
 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内开白花
 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二月
 八月采暴乾今诸方所用前胡皆不同京
卷十三 第 25a 页 0539-224.png
 师此地者色黄白枯脆绝无气味江东乃
 有三四种一种类当归皮斑黑肌黄而脂
 润气味浓烈一种色理黄白似人参而细
 短香味都微
 陶隐居云前胡似柴胡而柔软为疗殆欲
 同而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后来医方
 用之亦有畏恶明畏恶非尽出本经也此
 近道皆有生下湿地出吴兴者为胜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前胡使味甘辛能去
 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卷十三 第 25b 页 0539-225.png
 日华子云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
 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
 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越
 衢婺睦等处皆产七八月采外黑里白
 雷公云凡使勿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只
 是味咀咀酸若误用令人胃反不受食若
 是前胡味甘微苦凡修事先用刀刮上苍
 黑皮并髭土了细剉用甜竹沥浸令润于
 日中㬠乾用之
 外台秘要治小儿夜啼前胡捣筛蜜丸如
卷十三 第 26a 页 0539-226.png
 小豆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六丸以差为
 度
   败酱




败酱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暴热火疮赤气
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
不足产后疾痛一名鹿肠一名鹿首一名马
卷十三 第 26b 页 0539-227.png
草一名泽败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乾
 图经曰败酱生江夏川谷今江东亦有之
 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
 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酱气故以为名八
 月采根暴乾用
 陶隐居云出近道叶似狶莶根形似茈胡
 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
 唐本注云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
 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叶殊
 不似狶莶
卷十三 第 27a 页 0539-228.png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鹿酱臣败酱是也味
 辛苦微寒治毒风㿏痹主破多年凝血能
 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及腹痛馀疹烦渴
 日华子云味酸治赤眼障膜弩肉聤耳血
 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诸疾催生落胞血
 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
 癣丹毒又名酸益七八十月采
 雷公云凡使收得后便粗杵入甘草叶相
 拌对蒸从巳至未出焙乾去甘草叶取用
 杨氏产乳治蠼螋溺绕腰者煎败酱汁涂
卷十三 第 27b 页 0539-229.png
 之差
   白鲜







卷十三 第 28a 页 0539-230.png
白鲜味苦咸寒无毒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
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
步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
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馀痛生上谷川谷及
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阴乾恶螵蛸桔梗茯苓
蓖薢
 图经曰白鲜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河中
 江宁府滁州润州亦有之苗高尺馀茎青
 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
 似小蜀葵根似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四月
卷十三 第 28b 页 0539-231.png
 八月采根阴乾用葛洪治鼠瘘已有口脓
 血出者白鲜皮煮汁服一升当吐鼠子乃
 愈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以蜀中者为良俗
 呼为白羊鲜气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
 唐本注云叶似茱萸苗高尺馀根白心实
 花紫白色根宜二月采若四五月采便虚
 恶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白鲜皮臣治一切热
 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
卷十三 第 29a 页 0539-232.png
 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
 黄等良
 日华子云通关利九窍及血脉并一切风
 痹筋骨弱乏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
 眼疼根皮良花功用同上以可作菜食又
 名金雀儿椒
   酸浆



卷十三 第 29b 页 0539-233.png
酸浆味酸平寒无毒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
水道产难吞其实立产一名醋浆生荆楚川
泽及人家田园中五月采阴乾
 图经曰酸浆生荆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
 今处处有之苗似水茹而小叶亦可食实
 作房如囊囊中有子如梅李大皆赤黄色
 小儿食之尤有益可除热
 陶隐居云处处人家多有叶亦可食子作
 房房中有子如梅李大皆黄赤色小儿食
 之能除热亦主黄病多效
卷十三 第 30a 页 0539-234.png
 禹锡云按蜀本注云根如菹芹白色绝苦
 捣其汁治黄病多效
 尔雅云箴寒浆注今酸浆草江东人呼曰
 苦箴
 千金方治妇人赤白带下三叶酸浆草阴
 乾为末空心温酒下三钱七
 灵苑方治卒患诸淋遗涩不止小便赤涩
 疼痛三叶酸浆草人家园林亭槛中著地
 开黄花味酸者是取嫩者净洗研绞自然
 汁一合酒一合搅汤煖令空心服之立通
卷十三 第 30b 页 0539-235.png
 衍义曰酸浆今天下皆有之苗如天茄子
 开小白花结青㲉熟则深㲉中子大如樱
 亦红色樱中复有细子如落苏子食之有
 青草气此即苦耽也今图经又立苦耽条
 显然重复本经无苦耽
   紫参




卷十三 第 31a 页 0539-236.png



紫参味苦辛寒微寒无毒主心腹积聚寒热
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胃大热唾血衄
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一名牡蒙
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
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畏辛夷
 图经曰紫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

卷十三 第 31b 页 0539-237.png
 解晋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
 根淡紫色如地黄状茎青而细叶亦青似
 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
 花张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
 草二两以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内甘草
 煎取半升分温二服
 药性论云紫参使味苦能散瘀血主心腹
 坚胀治妇人血闭不通
 陶隐居云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
 唐本注云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
卷十三 第 32a 页 0539-238.png
 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
   稿本







稿本味辛苦温微温微寒无毒主妇人疝瘕
卷十三 第 32b 页 0539-239.png
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
色辟雾露润泽疗风邪亸曳金疮可作沐药
面脂实主风流四肢一名鬼卿一名地新一
名微茎生祟山山谷正月二月采根曝乾三
十日成恶䕡茹
 图经曰藁本生祟山山谷今西川河东州
 郡及兖州杭州有之叶似白芷香又似芎
 藭但芎藭似水芹而大藁本叶细耳根上
 苗下似禾藁故以名之
 陶隐居云俗中皆用芎藭根须其形气乃
卷十三 第 33a 页 0539-240.png
 相类而桐君药录说芎藭苗似藁本论说
 花实皆不同所生处又异今东山别有藁
 本形气甚相似惟长大尔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藁本臣微温畏青葙
 子能治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
 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皯疱
 日华子云治痫疾并皮肤疵皯酒齇粉刺
   石韦


卷十三 第 33b 页 0539-241.png
石韦味苦甘平无毒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
通利小便水道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
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一名石䩾(之夜/切)一名
石皮用之去黄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
生华阴山谷石上不闻水及人声者良二月
采叶阴乾滑石杏仁为之使(禹锡等按蜀/本作络石)
菖蒲良
 图经曰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今晋绛滁
卷十三 第 34a 页 0539-242.png
 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
 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之以不闻水
 声者良二月七月采叶阴乾用南中医人
 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甚效一名石皮福
 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
 浴汤主风又有生古瓦上名瓦韦治淋
 陶隐居云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韦
 今处处有以不闻水声人声为佳出建平
 者叶长大而厚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石韦使微寒治劳及
卷十三 第 34b 页 0539-243.png
 五淋胞囊结热不通去膀胱热满
   蓖薢








蓖薢味苦甘平无毒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
卷十三 第 35a 页 0539-244.png
湿周痹恶疮不廖热气伤中恚怒阴痿失溺
关节老血老人五缓一名赤节生真定山谷
二月八月采根曝乾薏苡为之使畏葵根大
黄茈胡牡蛎
 图经曰蓖薢生真定山谷今河陜京东荆
 蜀诸郡有之根黄白色多节三指许大苗
 叶俱青作蔓生叶作三叉似山芋又似绿
 豆叶花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花结白子
 者春秋采根暴乾旧说此药有二种茎有
 刺者根白实无刺者根虚软以软者为胜
卷十三 第 35b 页 0539-245.png
 正元广利方疗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
 稳者以蓖薢二十四分合杜仲八分捣筛
 每日温酒和服三钱七增至五七忌食牛
 肉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亦似菝葜而小异根
 大不甚有角节色小浅
 唐本注云此药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
 无刺者根虚软内软者为胜叶似署预蔓
 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蓖藓能治冷风𤸷痹
卷十三 第 36a 页 0539-246.png
 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䐴腰痛久冷
 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日华子云治痈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脏
 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时人呼为白
 菝葜
 孙尚药治肠痔漏如圣散蓖藓细剉贯众
 逐叶擘下了去土等分捣罗末每服二钱
 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
   杜蘅

卷十三 第 36b 页 0539-247.png



杜蘅味辛温无毒主风寒咳逆香人衣体生
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曝乾
 图经曰杜蘅旧不著所出州土今江淮间
 皆有之谨按山海经云天帝之山有草状
 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可以走马食
 之已瘿郭璞注云带之可以走马或曰马
 得之则健走尔雅谓之杜又名土卤然杜
卷十三 第 37a 页 0539-248.png
 若亦名杜蘅或疑是杜若据郭璞注云似
 葵而香故知是此杜蘅也
 药性论云杜蘅使能止气奔喘促消痰饮
 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
 陶隐居云根叶都似细辛惟香小异尔处
 处有之方药少用惟道家服之令人身衣
 香
 唐本注云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
 马蹄香生必之阴水泽下湿地根似细辛
 白前等今俗以及己代之谬矣及己独茎
卷十三 第 37b 页 0539-249.png
 茎端四叶叶间白花殊无芳气有独服之
 令人吐惟疗疮疥不可乱杜蘅也
   白薇




白薇味苦咸平大寒无毒主暴中风身热肢
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
洗发作有时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
卷十三 第 38a 页 0539-250.png
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
久服利人生平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阴乾
恶黄耆大黄大戟乾姜乾漆山茱萸大枣
 图经曰今陜西诸郡亦有之茎叶俱青颇
 类柳叶六七月开红花结实根黄白色今
 云八月采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根状如牛膝而短
 小方家多用疗惊邪风狂疰病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白薇臣能治忽忽睡
 不知人百邪鬼魅
卷十三 第 38b 页 0539-251.png
 叶用而实正空壳无复子尔
 日华子云瞿麦催生又名杜母草燕麦蘥
 麦又云石竹治痔瘘并泻血作汤粥食并
 得
 雷公云凡使只用蕊壳不用花叶若一时
 使即空心令人气咽小便不禁凡欲用须
 以堇竹沥浸一伏时漉出㬠乾使用
 外台秘要治鲠以瞿麦为末水调方寸七
 千金方治产经数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
 欲死以瞿麦煮浓汁服之
卷十三 第 39a 页 0539-252.png
 梅师方治竹木刺入肉中不出瞿麦为末
 水服方寸七或煮瞿麦汁饮之日三千金
 同
 崔氏方治鱼脐疮毒肿烧灰和油傅于肿
 上甚佳
 衍义曰瞿麦八政散用瞿麦今人为至要
 药若心经虽有热而小肠虚者服之则心
 热未退而小肠别作病料其意者不过为
 心与小肠为传送故用此入小肠药按经
 瞿并不治心热若心无大热则当止治其
卷十三 第 39b 页 0539-253.png
 心若或制之不尽须当求其属以衰之用
 八正散者其意如此
   玄参







卷十三 第 40a 页 0539-254.png
玄参味苦咸微寒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
子产乳馀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主暴中风伤
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
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
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脏久服补虚明目强
阴益精一名重台一名玄台一名鹿肠一名
正马一名咸一名□生河间川谷及冤句三
月四月采根暴乾恶黄耆乾姜大枣山茱萸
反藜芦

卷十三 第 40b 页 0539-255.png
 图经曰玄参生河间及冤句今处处有之
 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又如槐柳细茎青紫
 色七月开花青碧色八月采子黑色亦有
 白花茎方大紫赤色而有细毛有节若竹
 者高五六尺叶如掌大尖长如锯齿其根
 尖长生青白乾即紫黑新者肥腻一根生
 五七枚三八九月采暴乾或云蒸日乾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处处有茎似人参而
 长大根甚黑亦微香道家时用亦以合香
 唐本注云玄参根苗臭茎亦不似人参陶
卷十三 第 41a 页 0539-256.png
 云道家亦以合香未见其理也
 日华子云治头风热毒游风补劳虚损心
 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
 毒
 雷公云凡采得后须用蒲叶重重相隔入
 甑蒸两伏时后出乾㬠使用时勿令犯铜
 饵之后噎人喉丧人目拣去蒲草尽了用
 之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玄参使一名逐马味
 苦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
卷十三 第 41b 页 0539-257.png
 瘿瘰疬
 经验方治患劳人烧香法玄参一斤甘松
 六两为末炼蜜一斤和匀入瓷瓶内封闭
 地中埋窨十日取出更用灰末六两更炼
 蜜六两和匀入瓶内封更窨五日取出烧
 令鼻中常闻其香疾自愈
 广利方治瘰疬经年久不差生玄参捣碎
 傅上日二易之
   秦艽

卷十三 第 42a 页 0539-258.png










卷十三 第 42b 页 0539-259.png




秦艽(音/交)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寒热邪气寒
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疗风无问新久
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暴乾
菖蒲为之使
 图经曰秦艽生飞乌山谷今河陜州军多
卷十三 第 43a 页 0539-260.png
 有之根上黄色相交紏长一尺已来粗细
 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
 色如莴苣叶六月开紫花似葛花当月结
 子每于春秋采根阴乾
 陶隐居云飞乌或是地名今出甘松龙洞
 蚕陵长大黄白色为佳根皆作罗纹相交
 中多御土用之熟破除去方家多作秦胶
 字与独活疗风常用道家不须尔
 唐本注云今出泾州鄜州岐州者良本作
 札或作紏作胶正作艽也
卷十三 第 43b 页 0539-261.png
金钗股味甘平小毒解诸药毒人中毒者煮
汁服之亦生研更烈必大吐下如无毒亦吐
去热痰疟瘴天行蛊毒喉闭生岭南山谷根
如细辛三四十茎一名三十根钗子股岭南
人用之
离鬲草味辛寒有小毒主瘰疬丹毒小儿无
辜寒热大腹痞满痰饮膈上热生研绞汁服
一合当吐出胸膈间宿物生人家阶庭湿处
高三二寸苗叶似羃䍥去疟为上江东有之
北土无
卷十三 第 44a 页 0539-262.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十三







卷十三 第 44b 页 0540-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