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70295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536-148.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三资三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玉石部中品
   雄黄





卷三 第 1b 页 0536-149.png




  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瘘恶
疮疽痔死肌疗疥虫𧏾疮目痛鼻中息肉及
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
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杀诸
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
卷三 第 2a 页 0536-150.png
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
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生武都
山谷燉煌山之阳采无时
 图经曰雄黄生武都山谷燉煌山之阳今
 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挟石
 其色如鸡冠者为真有青黑色而坚者名
 熏黄有形色似真而气臭者名臭黄并不
 入服食药只可疗疮疥耳其臭以醋洗之
 便可断气足以乱真用之尤宜细辨又阶
 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
卷三 第 2b 页 0536-151.png
 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
 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豆
 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
 功用胜于常雄黄丹灶家尤所贵重或云
 雄黄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冶处时或
 有之但不及西来者真好耳
 唐本注云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
 通名黄食石而石门者最为劣尔岩昌武
 都者为佳块方数寸明澈如鸡冠或以为
 枕服之辟恶其青黑坚者不入药用若火
卷三 第 3a 页 0536-152.png
 飞之而疗疮亦无嫌又云恶者名熏黄用
 熏疮疥故名之无别熏黄也正观年中以
 宕州新出有得方数尺者但重脆不可全
 致之尔
 日华子云雄黄微毒治疥癣风邪癫痫岚
 瘴一切蛇虫犬兽伤咬久服不饥通赤亮
 者为上验之可以㶸虫死者为真臭气少
 细嚼口中含汤不激辣者通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鸡黄自死黄夹腻黄
 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用以
卷三 第 3b 页 0536-153.png
 醋洗之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次有
 夹腻黄亦似雄黄其内一重黄一重石不
 堪用次有黑鸡黄亦似雄黄如乌鸡头上
 冠也凡使要似鹧鸪鸟肝色为上
 抱朴子云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
 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
 其但纯黄似雄黄色无光者不任作仙药
 可以合理病药耳
 抱朴子又云饵之法或以蒸煮或以酒服
 或以消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猪胴裹蒸
卷三 第 4a 页 0536-154.png
 夹石上生叶青者是土脉中生○本经云
 二物同一类今人以紫色而节密者为羌
 活黄色而作块者为独活
 药性论云羌活君味苦辛无毒能治贼风
 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喎邪
 遍身𤸷痹
 陶隐居云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
 猛烈出益州北部西川为独活色微白形
 虚大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其一茎直上
 不为风摇故名独活至易蛀宜密器藏之
卷三 第 4b 页 0536-155.png
 唐本注云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
 日华子云羌活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
 四肢羸劣头旋明目赤目疼及伏梁水气
 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独活即是羌活母类也
 千金方治中风通身冷口噤不知人独活
 四两好酒一升煎取半升分温再服
 必效方治产后腹中绞刺疼痛羌活二两
 酒二升煎取一升去滓为二服
 小品方治产后风虚独活汤主之又白癣
卷三 第 5a 页 0536-156.png
 蜀川者为胜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
 叶并青色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
 月以后结实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须今医
 家以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解伤寒头痛
 凡肿毒之属细剉一两水一升煎炼取浓
 汁服之入口即止止毒气蜀人多用之
 药性论云蜀升麻主治小儿风惊痫时气
 热疾能治口齿风𧏾肿疼牙根浮烂恶臭
 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
 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主
卷三 第 5b 页 0536-157.png
 百邪鬼魅
 陶隐居云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
 坚实顷无复有今惟出益州好者细削皮
 青绿色谓之鸡骨升麻北部间亦有形又
 虚大黄色建平间亦有形状味薄不堪用
 雷公云采得了刀刮上面粗皮熏了用黄
 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暴乾细剉蒸了暴乾
 用之
 日华子云安魂定魄并鬼附啼泣游风肿
 毒口气疳𧏾又名落新妇
卷三 第 6a 页 0536-158.png
 外台秘要治尿血车前草捣绞取汁五合
 空心服之
 圣惠方治久患内障眼车前子乾地黄麦
 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屡试
 有效
 百一方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
 煎取一升半分三服○又方治石淋车前
 子二升以绢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不食
 尽服之须臾石下
 梅师方治妊娠患淋水道热不通车前子
卷三 第 6b 页 0536-159.png
 五两葵根切一升同以水五升煎取升半
 作二服
 子母秘录治横生不得出车前子末酒服
 二钱匕
 治泻方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
 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夫
 人买之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而愈后召
 卖药者问其方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
 饮下二钱匕云利水道
 衍义曰车前陶隐居云其叶捣取汁服疗
卷三 第 7a 页 0536-160.png
 右边疼嗅入左鼻立效
 续十全方治缠喉风雄黄一块新汲水磨
 急灌吐下差
 集验方治卒魇雄黄捣为末细筛以管吹
 入鼻孔中
 伤寒类要治小腹痛满不得小便及疗天
 行病雄黄细研蜜丸如枣核内溺孔中
 又方杀齿虫以末如枣塞牙间
 衍义曰雄黄非金苗今有金苗今有窟处
 无雄黄金条中言金之所生处处皆有雄
卷三 第 7b 页 0536-161.png
 黄岂处处皆得也别法治蛇咬焚之熏蛇
 远去又武都者镌磨成物形终不免其臭
 唐甄立言仕太常丞有道人病心腹懑烦
 弥二岁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
 黄一剂少选吐一蛇如拇指无目烧之有
 发气乃愈此杀毒虫之验也
   食盐



卷三 第 8a 页 0536-162.png
 









卷三 第 9a 页 0536-163.png










卷三 第 9b 页 0536-164.png

  味咸温无毒主杀鬼蛊邪疰毒气下部
𧏾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坚
肌骨多食伤肺喜咳
 图经曰食盐旧不著所出州郡陶隐居云
 有东海北海盐及河东盐池梁益有盐井
卷三 第 10a 页 0536-165.png
 交广有南海盐西羌有山盐胡中有木盐
 而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河东盐今解
 州安邑两池所种盐最为精好是也又有
 并州两监末盐乃刮咸煎炼不甚佳其咸
 盖下品所著卤咸生河东盐池者谓此也
 下品又有大盐生邯郸及河东池泽苏恭
 云大盐即河东印盐人之常食者刑粗于
 末盐乃似今解盐也解人取盐于池傍耕
 地沃以池水每盐南风急则宿昔成盐满
 畦彼人谓之种盐东海北海南海盐者今
卷三 第 10b 页 0536-166.png
 沧密楚秀温台明泉福广琼化诸州官场
 煮海水作之以给民食者又谓之泽盐医
 方所谓海盐是也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
 盆今或鼓铁为之或编竹为之上下周以
 蜃灰广丈深尺平底置于灶背谓之盐盘
 南越志谓编篾为鼎和以牡蛎是也然后
 于海滨掘地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又
 积沙于其上每潮汐冲沙卤咸淋于坑水
 中退即以火炬照之卤气冲火皆灭因取
   海卤注盘中煎之顷刻而就
卷三 第 11a 页 0536-167.png
 如贯珠为戏古方大抵心肺药多用之葛
 洪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者剉根浓煮
 汁服三升乃定今人多取叶为饮香张仲
 景治风湿身烦疼日晡剧者与麻黄杏人
 薏苡人汤麻黄三两杏人三十枚甘草薏
 苡人各一两四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
 温再服
 陶隐居云真定县属常山郡近道在处有
 多生人家交阯者子最大彼土呼为干珠
 马援大取将还人谗以为真珠也实重累
卷三 第 11b 页 0536-168.png
 者为良用之取中人今小儿病蛔虫取根
 煮汁作糜食之甚香而去蛔虫大验
 陈藏器馀云主消渴煞蛔虫根煮服堕胎
 雷公曰凡使物用𧆐米颗大无味其𧆐米
 时人呼为粳𧆐是也若薏苡人颗小色青
 味甘咬着粘人齿大用一两以糯米二两
 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
 煮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能治热风筋脉挛
 急能令人食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
卷三 第 12a 页 0536-169.png
 唾上气
 孟诜云性平去乾湿脚气大验
 食医心镜云治筋脉拘挛久风湿痹下气
 除骨中邪气利肠胃消水肿久服轻身益
 气力薏苡人一升捣为散每服以水二升
 煮两匙末作粥空腹食之
 梅师方肺疾唾脓血取薏苡人十两杵碎
 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入酒少许服之
 衍义曰意苡人此李商隐太仓铭中所谓
 薏苡似珠不可不虞者也取人用本经云
卷三 第 12b 页 0536-170.png
 微寒主筋急拘挛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
 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此
 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人若素问
 言因寒即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
 泽泻

 齐
 州

卷三 第 13a 页 0536-171.png
 𧏾齿并差其齿牢固
 圣惠方治小儿脐风湿以盐一两豉二合
 相和烂捣捏作饼子如钱大安新瓦上炙
 令热以熨脐上差亦用黄檗末傅之
 外台秘要治胸心痰饮伤寒热病瘴疟须
 吐者以盐末一大匙以水或暖汤送下须
 臾则吐吐不快明日一更服甚良
 千金方治齿龈宣露每日一捻盐内口以
 热水含遍齿百遍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千金冀方治诸疮癣初生或始痛时以单
卷三 第 13b 页 0536-172.png
 方救不效嚼盐涂之妙
 傅信方治蚯蚓咬浓作盐汤浸身数遍差
 浙西军将张韶为此虫所咬其形如大风
 眉须皆落每夕蚯蚓鸣于体有僧教以此
 方愈
 食医心镜云盐主杀鬼蛊气下部𧏾疮伤
 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坚肌骨
 黄帝云食甜瓜竟食盐成霍乱又主大小
 肠不通取盐和苦酒傅脐中乾即易差
 产宝方治妊娠心腹痛不可忍以一斤盐
卷三 第 14a 页 0536-173.png
 烧令赤以三指取一撮酒服差
 衍义曰食盐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
 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病嗽
 及水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尸取其不
 坏也至今如此若中蚯蚓毒当以盐洗沃
 亦宜汤化饮汁其烧剥金银熔汁作药仍
 须解州池盐为佳齿缝中多出血常以盐
 汤嗽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石硫黄

卷三 第 14b 页 0536-174.png









  味酸温大热有毒主妇人阴蚀疽痔
卷三 第 15a 页 0536-175.png
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
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
下部𧏾疮止血杀疥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

 图经曰石硫黄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
 山河西山矾石液也今惟出南海诸蕃岭
 外州郡或有而不甚佳以色如鹅子初出
 壳者为真谓之昆崙黄其赤色者名石亭
 脂青色者号冬结石半白半黑名神惊石
卷三 第 15b 页 0536-176.png
 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出广南及
 荣州溪涧水中流出其味辛性热腥臭主
 治疥疮杀虫毒又可煎炼成汁以模䥱作
 器亦如鹅子黄色
 药性论云石硫黄君有大毒以黑锡煎汤
 解之及食宿冷猪肉味甘太阳之精鬼焰
 居焉伏炼数般皆传于作者能下气治脚
 弱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又云生用治疥
 癣及疗寒热咳逆炼服主虚损泄精
 陶隐居云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
卷三 第 16a 页 0536-177.png
 图经曰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
 援茎紫色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厚而
 光泽郭璞注云根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
 呼诸语或有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诸
 乃一种南北之产或有不同故其形类差
 别然字音殊储不同盖相传之讹也一名
 山芋
 药性论云薯蓣臣能补五劳七伤去冷风
 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开达心孔多记事
 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
卷三 第 16b 页 0536-178.png
 陶隐居云今近道在处有东山南江皆多
 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而美服食
 亦用
 禹锡云谨按吴氏云薯蓣一名诸薯齐越
 名山芋一名修脆一名儿草神农甘小温
 桐君雷公甘无毒或生临朐钟山始生赤
 茎细蔓五月华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
 根中白皮黄类芋也
 食医心镜云主下焦虚冷小便数瘦损无
 力生芋药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研令细
卷三 第 17a 页 0536-179.png
 禹锡云谨按吴氏云硫黄一名石留黄神
 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苦无毒或
 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
 烧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月采治妇人血结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昆崙日脚下颗
 块莹净无夹石者良主风冷虚惫肾冷止
 气腿膝虚羸长肌肤益气力遗精痔漏老
 人风秘等并宜烧炼服仙方谓之黄硇砂
 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伏归本
 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宜以猪肉鸭
卷三 第 17b 页 0536-180.png
 羹馀甘子汤并解之蜀中雅州亦出光腻
 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
 丹房镜源云石硫黄可乾汞诀曰此硫黄
 见五金而黑得水银而赤又曰黄牙
 孙尚药云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三
 二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备急朝真丹
 硫黄二两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半两同
 细研匀水浸蒸饼去水脉了和丸如梧桐
 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
 米饮盐汤下
卷三 第 18a 页 0536-181.png
 经验方大治元脏气发久冷腹痛虚泻应
 急大效玉粉丹生硫黄五两青盐一两已
 上衮细研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
 丸热酒空心服以食压之
 梅师方治阴生湿疱疮取石硫黄研如粉
 傅疮上日三度
 圣惠方治诸疮弩肉如蛇出数寸用硫黄
 一两细研于肉上薄涂之即便消
 外台秘要千金疗小儿聤耳硫黄末以粉
 耳中日一夜一差止
卷三 第 18b 页 0536-182.png
 太清服炼灵砂法石硫黄本出波斯国南
 明之境禀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质性
 通流含其猛毒药品之中号为将军功能
 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立阳精消阴化魄
 衍义曰石硫黄今人用治下元虚冷元气
 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
 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
 用而为福不知用久为祸此物损益兼行
 若俱弃而不用当仓卒之间又可阙乎或
 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
卷三 第 19a 页 0536-183.png
 在本经则不言如此服食但专治妇人不
 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脏中久
 冷服之先利如病势危急可加丸数服少
 则不效仍加附子乾姜桂
   雌黄





卷三 第 19b 页 0536-184.png
  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恶疮头秃痂疥
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蚀鼻中息肉下部
𧏾疮身面白驳散皮肤死肌及恍惚邪气杀
蜂蛇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令人脑满
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
精熏则生雌黄采无时
 图经曰雌黄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其
 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今出阶州以
 其色如金又似云母甲错可析者为佳其
 夹石及黑如铁色者不可用或云一块重
卷三 第 20a 页 0536-185.png
 四两者析之可得千重此尤奇好也采无
 时
 陶隐居云今雌黄出武都仇池者谓武都
 仇池黄色小赤扶南林邑者谓昆崙黄色
 如金而似云母甲错画家所重依此言既
 有雌雄之名又同山之阴阳于合药便当
 以武都为胜用之既稀又贱于昆崙者仙
 经无单服法惟以合丹砂雄黄共飞炼为
 丹尔
 雷公云雌黄凡使勿误用夹石黄黑黄珀
卷三 第 20b 页 0536-186.png
 熟等雌黄一块重四两按乾宁记云指开
 析得千重软如烂金者上凡修事勿令妇
 人鸡犬新犯淫人有患人不男人非形人
 曾是刑狱地臭秽已上并忌若犯触者雌
 黄黑如铁不堪用也及损人寿
 宝藏论雌黄伏住火胎色不移鞴熔成汁
 者点银成金点铜成银
 丹房镜源云黄背阴者雌也纯柔者亦可
 乾汞舶上撰血者上湖南者次青者本性
 叶子上者可转硫黄伏粉霜记之不可误
卷三 第 21a 页 0536-187.png
 使
 青霞子云雌黄辟邪去恶
 圣惠方治乌癞疮杀虫用雌黄研如粉以
 醋并用鸡子黄打令匀涂于疮上乾即更
 涂又方治久心痛时发不定多吐清水不
 下饮食以雌黄二两好醋二升慢火煎成
 膏用乾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姜
 汤下
 百一方治小腹满不得小便细末雌黄蜜
 丸如枣核大内一丸溺孔中令入半寸许
卷三 第 21b 页 0536-188.png
 以竹管注阴令紧朔气通之
 经验方缩小便以颗块雌黄一两半研如
 粉乾姜半两切碎入盐四大钱同炒令乾
 姜色黄同为末乾蒸饼入水为丸如绿豆
 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盐汤下
 斗门方治肺劳咳嗽以雌黄一两入瓦合
 内不固济坐合子于地上用灰焙之周匝
 令实可厚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以火煅
 之三分去一退火待冷出研如面用蟾酥
 为丸如粟大每日空心杏人汤下三丸差
卷三 第 22a 页 0536-189.png
 衍义曰入药最释服石者宜审谛治外功
 多方士点化术多用亦未闻终始如何画
 工用之
   水银






卷三 第 22b 页 0536-190.png



  味辛寒有毒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
中虱堕胎除热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杀金
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
名汞生符陵平土出于丹砂畏磁石
 药性论云水银君杀金铜毒姹女也有大
 毒朱砂中液也此还丹之元母神仙不死
卷三 第 23a 页 0536-191.png
 之药伏炼五金为泥生能堕胎主疗瘑疥
 等缘杀虫
 陶隐居云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
 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砂地皆青白
 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
 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
 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出仙经
 酒和日暴服之长生烧时飞著釜上灰名
 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
 唐本注云水银出于朱砂皆因热气未闻
卷三 第 23b 页 0536-192.png
 朱砂腹中自出之者火烧飞取人皆解法
 南人蒸取之得水银虽少而朱砂不损但
 色少变黑尔
 陈藏器云水银本功外利水道去热毒入
 耳能食脑至尽入肉令百节挛缩倒阴绝
 阳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
 肉宜慎之昔北齐徐王疗挛躄以金物火
 炙熨之水银得金当出蚀金候金色白者
 是也如此数度并差也
 日华子云水银无毒治天行热疾催生下
卷三 第 24a 页 0536-193.png
 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镀金烧粉人
 多患风或大段使作须饮酒并肥猪肉及
 服铁浆可禦其毒
 雷公云凡使勿用草中取者并旧朱漆中
 者勿用经别药制过者勿用在尸过者半
 生半死者其水银若在朱砂中产出者其
 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胡芦收之免遗失
 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
 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用前二
 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卷三 第 24b 页 0536-194.png
 汉武帝内传曰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
 五十馀年入乌峰山服水银百馀年还乡
 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
 太清服炼灵砂法承禀五阳神之灵精会
 符合为一体故能轻飞玄化感遇万灵
 圣惠方误吞银镮子钗子以半两服之再
 服即出
 经验后方治心风秘水银一两藕节八个
 先研藕节令细次入水银同研成砂子丸
 如鸡头大每服二丸磨刀水下一二服差
卷三 第 25a 页 0536-195.png
 梅师方治胎死腹中不出其母气绝以水
 银二两吞之立出 又方治痔谷道中虫
 痒不止以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拈
 如枣形状薄绵片裹内下部明日虫出若
 痛者加粉三大分作丸
 衍义曰水银入药虽各有法极须审谨有
 毒故也妇人多服绝娠今人治小儿惊热
 涎潮往往多用经中无一字及此亦宜详
 谛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并枣肉研之则
 散别法煅为腻粉粉霜唾研毙虱铜得之
卷三 第 25b 页 0536-196.png
 则明灌尸中则令尸后腐以金银铜铁置
 其上则浮得紫河车则伏
   石膏





石膏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
下逆气惊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
卷三 第 26a 页 0536-197.png
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
皮肤热肠胃中隔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
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
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
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
马目毒公
 图经曰石膏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
 山今汾孟虢耀州兴元府亦有之生于山
 石上色至莹白其黄者不堪此石与方解
 石绝相类今难得真者用时惟取未破者
卷三 第 26b 页 0536-198.png
 以别之其方解石不附石而生端然独处
 外皮有土及水苔色破之皆作方棱石膏
 自然明莹如玉石此为异也采无时方解
 石旧出下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
 长石一名方石疗体相似疑是一物
 陶隐居云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
 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
 如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
 而大块用之不及彼仙经不须此
 唐本云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而以未
卷三 第 27a 页 0536-199.png
 破为异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
 有真石膏也石膏生于石傍其方解石不
 因石而生端然独处大者如升小者若拳
 或在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随土及水苔
 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以此为石膏疗
 风去热虽同而解肌发汗不如真者
 陈藏器云陶云出钱塘县中按钱塘在平
 地无石膏陶为错注苏又注五石脂云五
 石脂中又有石膏似骨如玉坚润服之胜
 钟乳与此石膏乃是二物同名耳不可混
卷三 第 27b 页 0536-200.png
 而用之
 日华子云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
 躁揩齿益齿通亮理如云母者上又名方
 解石
 雷公云凡使勿用方解石方解石虽白不
 透明其性燥若石膏出剡州茗山县义情
 山其色莹净如水精性良善也凡使之先
 于石臼捣成粉以密物罗过生甘草水飞
 过水澄令乾重研用之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石膏使恶巴豆畏
卷三 第 28a 页 0536-201.png
 铁能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
 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
 烦躁治唇口乾焦和葱煎茶去头痛
 别说云谨按陶说出钱塘山中雨后时时
 自出今钱塘人乃凿山以取之甚多捣为
 末作齿药货用浙人呼为寒水石然入药
 最胜他处者今既凿山石而取乃是因石
 而生即石膏也陈藏器谓钱塘县在平地
 无石膏乃知陈不识钱塘明矣
 外台秘要蒸病五日内蒸所以言内者必
卷三 第 28b 页 0536-202.png
 外寒内热把汗附骨而热也其根在五脏
 六腑之中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食饮
 无味或皮燥面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
 足趺肿起石膏十两研如乳粉法水和服
 方寸匕日再以体凉为度
 肘后方葛氏疗小便卒大数非淋令人瘦
 以石膏半斤捣碎水一斗煮取五升稍饮
 五合
 梅师方治热油汤火烧疮痛不可忍取石
 膏捣末细研用粉疮
卷三 第 29a 页 0536-203.png
 衍义曰石膏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
 本经元无方解石之文止缘唐本注石膏
 方解石大体相似因此一说后人遂惑经
 曰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中又以汾州者
 编入前后人都不详经中所言细理白泽
 者良故知不如是则非石膏也下有理石
 条中经云如石膏顺理而细又可明矣今
 之所言石膏方解石上者何等有顺理细
 文又白泽者有是则石膏也无是则非石
卷三 第 29b 页 0536-204.png
 膏也仍须是经中所言州土者方可入药
 馀皆偏见可略不取仲景白虎汤中服之
 如神新校正仲景伤寒论后言四月已后
 天气热时用白虎者是也然四方气候不
 齐又岁中气运不一方所既异虽其说甚
 雅当此之时亦宜两审若伤寒热病或大
 汗后脉洪大口舌燥头痛大渴不已或著
 暑热身痛倦怠白虎汤服之无不效
 金屑

卷三 第 30a 页 0536-205.png








  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

卷三 第 30b 页 0536-206.png
脏除邪毒气服之神仙生益州采无时
 图经曰金屑生益州银屑生永昌陶隐居
 注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多
 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而银所出处
 亦以金同但皆生石中耳苏恭以为银之
 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出水中今饶信南剑
 登州出金处采得金亦多端或有若山石
 状者或有若米豆粒者若此类未经火皆
 可为生金其银在矿中则与铜相杂土人
 采得之必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不得为
卷三 第 31a 页 0536-207.png
 生银也故下别有生银条云出饶州乐平
 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方理粗错自然
 者真今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溜成条
 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似此者极难
 得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耳金屑古方
 不见者银屑惟葛洪治痈肿五石汤用之
 今人多不用惟作金银薄入药甚便又金
 石凌红雪紫雪辈皆取金银取汁此亦通
 用经炼者耳
 陶隐居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
卷三 第 31b 页 0536-208.png
 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辟恶而
 有毒不炼服之杀人建平晋安亦有金砂
 出石中烧熔鼓铸为锅虽被火亦未熟犹
 须更炼高丽扶南及西域外国成器皆炼
 熟可服仙经以醯蜜及猪肪牡荆酒辈炼
 饵柔软服之神仙亦以合水银作丹砂外
 医方都无用者当是虑其有毒故也仙方
 名金为太真
 日华子云金平无毒畏水银镇心益五脏
 添精补髓调利血脉
卷三 第 32a 页 0536-209.png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黄金屑金薄亦同
 主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
 杨损之云百炼者堪生者杀人水饮合膏
 饮之即不炼
 今注医家所用皆炼熟金薄及以水煎金
 器取汁用之固无毒矣按陈藏器拾遗云
 岭南人云生金是毒蛇屎此有毒常见人
 取金掘地深丈馀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
 焦石下有金大者如指小犹麻豆色如桑
 黄咬时极软即是真金夫匠窃而吞者不
卷三 第 32b 页 0536-210.png
 见有毒其麸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
 鸭腹中得之即便打成器物亦不重炼煎
 取金汁便堪镇心此乃藏器传闻之言全
 非按据宋朝收复岭表询其事于彼人殊
 无蛇屎之事入药当必用熟金恐后人览
 藏器之言惑之故此明辨
 海药云按海州记云出大食国彼方出金
 最多凡是货易并使金钱性多寒生者有
 毒熟者无毒主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
 肺损吐血骨蒸劳极渴主利五藏邪气补
卷三 第 33a 页 0536-211.png
 心并入薄于丸散服异志云金生丽水山
 海经说诸山出金极多不能备录蔡州出
 瓜子金云南山出颗块金在山石间采之
 黔南遂府吉州水中并产麸金又岭表录
 此云广州治涯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
 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
 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至富矣
 宝藏论凡金有二十件雄黄金雌黄金曾
 青金硫黄金土中金生铁金熟铁金生铜
 金偷石金沙子金土碌砂子金金母砂子
卷三 第 33b 页 0536-212.png
 金白锡金黑铅金朱砂金已上十五件惟
 只有还丹金水中金瓜子金青麸金草砂
 金等五件是真金馀外并皆是假
 衍义曰金屑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
 经磨屑可用之义如玉浆之义同二经不
 解屑为末尽盖须烹炼锻屑为薄方可研
 屑入药陶隐居云凡用银屑以水银和成
 泥若非锻屑成薄焉能以水银和成泥也
 独不言金屑亦其阙也生金有毒至于杀
 人仍为难解有中其毒者惟鹧鸪肉可解
卷三 第 34a 页 0536-213.png
 若不经锻屑则不可用颗块金即穴山或
 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其石褐色一头如火
 烧黑之状
   银屑





  味辛平有毒主安脏定心神止惊悸
卷三 第 34b 页 0536-214.png
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采无时
 图经曰文具金屑条下
 陶隐居云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是
 生石中炼饵法亦相似今医方合镇心丸
 用之不可正服尔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
 也永昌本属益州今属宁州仙经又有服
 炼法此当无正主疗故不为本草所载古
 者名金为黄金银为白金铜为赤金今铜
 有生熟炼熟者柔赤而本草并无用今铜
 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下品
卷三 第 35a 页 0536-215.png
 之例也
 唐本注云银之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兼出
 水中方家用银屑当取见成银薄以水银
 消之为泥合消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
 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已磨
 取屑尔且银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
 此外多锡秽为劣高丽作帖者云非银矿
 所出然色妒不如虢州者又有黄银本经
 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银屑君银薄同主
卷三 第 35b 页 0536-216.png
 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之病
 子母秘录妊娠卒腰背痛如折银一两水
 三升煎取二升饮之
 青霞子云金液还丹论银破冷除风
 衍义曰银屑金条中已解屑义银本出于
 矿须煎炼而成故名熟银所以于后别立
 生银条也其用与熟银大同世有术士能
 以朱砂而成者有铅汞而成者有焦铜而
 成者何复更有造化之气岂可更入药既
 有此类不可不区别其生银即是不自矿
卷三 第 36a 页 0536-217.png
 中出而特然自生者又谓之老翁须亦取
 像而言之耳然银屑经言有毒生银经言
 无毒释者漏略不言盖生银已生发于外
 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尚蕴蓄于石中
 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言有毒亦恶锡
   生银




卷三 第 36b 页 0536-218.png
  寒无毒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
安讝(音/詹)语邪气鬼祟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
志小儿诸热丹毒并以水磨服功胜紫雪出
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文理粗
错自然者真
 图经曰文具金屑条下
 禹锡云谨按陈藏器云生银味辛○日华
 子云冷微毒畏石亭脂磁石治小儿冲恶
 热毒烦闷并水磨服忌生血○又云朱砂
卷三 第 37a 页 0536-219.png
 银冷无毒畏石亭脂磁石铁延年益色镇
 心安神止惊悸辟邪治中恶蛊毒心热煎
 烦忧忘虚劣忌一切血
  味甘性温无毒主五脏百病养神安魂
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益精神杀精魅
恶鬼气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令人心
灵一名二气砂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
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之如束针
绞者成就也恶磁石畏咸水
   味辛冷无毒畏磁石石黄通大肠转
卷三 第 37b 页 0536-220.png
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齇风
疮燥痒又名汞粉轻粉峭粉忌一切血(新补/见陈)
(藏器及/日华子)
 经验方治小儿吃泥及䑋肚腻粉一分用
 沙糖溲丸如麻子大空心米饮下一丸泻
 出土差
 孙用和方治虚风不二散腻粉一两用汤
 煎五度如茶脚熳火上焙乾麝香半两细
 研如粉每服一字温水调但是风临时服
 半钱或一钱匕看虚实加减○又方治血
卷三 第 38a 页 0536-221.png
 痢腻粉五钱定粉三钱同研用水浸蒸饼
 心少许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元或十元
 艾一枝水一盏煎汤下艾汤多亦妙
 衍义曰水银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瘛疭
 多用然不可常服及过多多则有损兼行
 若兼惊则尤须审谨盖惊为心气不足不
 可下下之里虚惊气入心不可治若其人
 本虚便须禁此一物谨之至也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三
卷三 第 38b 页 0536-22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