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70287c 页
卷二 第 1a 页 0536-084.png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资二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玉石部上品
   滑石





卷二 第 1b 页 0536-085.png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
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通
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久服
轻身耐饥长年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脱
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山谷及太山之阴或掖
北白山或卷(羌权/切)山采无时石韦为之使恶
曾青
 图经曰滑石生赭阳山谷及太山之阴或
 掖北白山或卷山今道永莱濠州皆有之
 此有二种道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南越
卷二 第 2a 页 0536-086.png
 月水闭绝不利水道能消瘀血病人虚而
 多热加而用之
 陶隐居云咸阳即长安也生渭城者乃有
 实子实如小麦淮南七精散用之中间以
 彭城乾地黄最好次历阳今用江宁板桥
 者为胜
 陈藏器云本经不言生乾及蒸乾方家所
 用二物别蒸乾即温补生乾则平宣当依
 此用
 日华子云乾地黄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治
卷二 第 2b 页 0536-087.png
 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
 运○又云生者水浸验浮者名天黄半浮
 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沉者力佳半
 沉者次浮者劣忌铁器
 抱朴子云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
 手上车弩
 淮南子云地黄主属骨
 食疗云地黄微寒以蜜煎或浸食或煎汤
 或酒饮并炒生则寒主齿痛唾血折伤叶
 可以羹
卷二 第 3a 页 0536-088.png
 外台秘要张文仲治骨蒸方生地黄一升
 捣取汁三度捣绞汁尽分再服若利即减
 之以身体凉为度
 千金方治牙齿根欲动脱生地黄细剉绵
 裹着齿上咂之渍齿根日三四并咽汁十
 日大佳
 肘后方治耳中常鸣生地黄截塞耳数易
 之以瘥为度一云以纸裹微灰火中煨之
 用良
 百一方妊娠漏胎生地黄汁一升渍酒四
卷二 第 3b 页 0536-089.png
 合煮三五沸服之不止又服○又方治猘
 犬咬人捣地黄汁饮之并涂疮口百度止
 梅师方治堕损筋骨蹉跌骨碎破捣生地
 黄熨热裹三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
 ○又方治吐血神效方生地黄汁一升二
 合白胶香二两以瓷器盛入甑蒸令胶消
 服○又方治乳痈捣生地黄汁傅之热即
 易之无不见效也
 孙兆方治鼻衄及膈上盛热乾地黄龙脑
 薄荷等分为末冷水调下
卷二 第 4a 页 0536-090.png
 同煮一伏时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却用东
 流水淘过于日中晒乾方用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滑石臣一名夕冷
 能疗五淋主难产服其末又末与丹参蜜
 猪脂为膏入其月即空心酒下弹丸大临
 产倍服令滑胎易生除烦热心躁偏主石
 淋
 圣惠方治乳石发动躁热烦渴不止滑石
 半两细研如粉以水一中盏绞如白饮顿
 服之未差再服○又方治妇人过忍小便
卷二 第 4b 页 0536-091.png
 致胞转滑石末葱汤调下二钱
 外台秘要疗妊娠不得小便滑石末水和
 泥脐下二寸
 杨氏产乳云疗小便不通滑石末以车前
 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水和亦
 得
 丹房镜源云滑石能制雄雌黄为外匮
 广利方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
 妨闷兼痛以滑石八分研如面水五大合
 和顿服
卷二 第 5a 页 0536-092.png
 衍义曰滑石今谓之画石以其软滑可写
 画淋家多用若暴得吐逆不下食以生细
 末二钱匕温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压定
   石胆




  味酸辛寒有毒主明目目痛金疮诸痫

卷二 第 5b 页 0536-093.png
(巨郢/切)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
邪毒气令人有子散症积咳逆上气及鼠瘘
恶疮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
为铜成金银一名毕石一名黑石一名棋石
一名铜勒生羌道山谷羌里句青山二月庚
子辛丑日采水英为之使畏牡丹桂菌桂芫
花辛夷白薇
 陶隐居云仙经有用此处俗方甚少此药
 殆绝今人时有采者其色青绿状如琉璃
 而有白文易破折梁州信都无复有俗用
卷二 第 6a 页 0536-094.png
 抱朴子云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
 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又内篇
 云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菟掘取割其血
 以和丹服之立变化
 产书云治横生菟丝子为末酒调下一钱
 匕米饮调下亦得
 肘后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菟丝子一
 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每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治面上粉刺捣菟丝子绞取汁涂之
 瘥
卷二 第 6b 页 0536-095.png
 经验后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
 力菟丝子洗秤一两牛膝一两同浸于银
 器内五日曝乾为末将元浸酒再入少醇
 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
 十丸○又方固阳丹菟丝子二两酒浸十
 日水淘焙乾为末更入杜仲一两蜜炙捣
 用薯蓣末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
 用酒下五十丸
 修真方神仙方云服之令人光泽三年老
 变为少此药治腰膝去风久服延年
卷二 第 7a 页 0536-096.png
 之冷水化一丸亦差
 谭氏小儿方治初中风瘫缓一日内细研
 胆矾如面每使一字用温醋汤下立吐出
 涎
   空青





卷二 第 7b 页 0536-097.png
  味甘酸寒大寒无毒主青盲耳聋明目
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益肝气疗目赤痛去
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
久服轻身延年不老令人不忘志高神仙能
化铜铁铅锡作金生益州山谷及越巂山有
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
采无时
 图经曰空青生益州山谷及越巂山有铜
 处铜精熏则生空青今信州亦时有之状
 若杨梅故别名杨梅青其腹中空破之有
卷二 第 8a 页 0536-098.png
 浆者绝难得亦有大者如鸡子小者如豆
 子正月中旬采亦无时古方虽稀用而今
 治眼翳障为最要之物
 药性论云空青君畏菟丝子能治头风镇
 肝瞳人破者再得见物萧炳云空如杨梅
 者胜
 陶隐居云越巂属益州今出铜官者色最
 鲜深出始兴者弗如益州诸郡无复有恐
 久不采之故也凉州西平郡有空青山亦
 甚多今空青但圆实如铁珠无空腹者皆
卷二 第 8b 页 0536-099.png
 凿土石中取之又以合丹成则化铅为金
 矣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而
 多充画色殊为可惜
 日华子云空青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相思
 子其青厚如荔枝壳内有浆酸甜能点多
 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其壳又可摩翳
 也
 千金方治眼𥉂𥉂不明以空青少许渍露
 一宿以水点之
 肘后方治中风手臂不仁口喎僻取空青
卷二 第 9a 页 0536-100.png
 末一豆许著口中渐入咽即愈
 衍义曰空青功长于治眼宋仁宗朝尝诏
 御药院须中空有水者将赐近戚久而方
 得其杨梅青治翳极有功中亦或有水者
 其用与空青同第有优劣今信州穴山而
 取世谓之杨梅青极难得
   曾青



卷二 第 9b 页 0536-101.png

  味酸小寒无毒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
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养肝胆除寒热杀
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久服轻身不老能化金铜生蜀中山谷及越
巂采无时畏菟丝子
 图经曰文具空青条下
 陶隐居云此说与空青同山疗体亦相似
 今铜官更无曾青惟出始兴形累累如黄
卷二 第 10a 页 0536-102.png
 连相缀色理小类空青甚难得而贵仙经
 少用之化金之法事同空青
 雷公云凡使勿用夹石及铜青若修事一
 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乾湿各
 一镒并细剉放于一瓷埚内将曾青于中
 东流水二镒并诸药等缓缓煮之五昼夜
 勿令水火失时足取出以东流水浴过却
 入乳钵中研如粉用
 丹房镜源云曾青结汞制丹砂金气之所
 生
卷二 第 10b 页 0536-103.png
 宝藏论曾青若住火成膏者可立制汞成
 银转得八石
   禹馀粮





   味甘寒平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
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疗小腹痛结烦疼炼饵
卷二 第 11a 页 0536-104.png
服之不饥轻身延年一名白馀粮生东海池
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图经曰禹馀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
 池泽中今惟泽潞州有之旧说形如鹅鸭
 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今图
 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
 小异采无时本经又有太一馀粮谨按陶
 隐居登真隐诀载长生四镇丸云太一禹
 馀粮定六腑镇五脏注云按本草有太一
 馀粮禹馀粮两种治体犹同而今世惟有
卷二 第 11b 页 0536-105.png
 禹馀粮不复识太一此方所用遂合其二
 名莫辨何者的是而后小镇直云禹馀粮
 便当用之耳馀粮多出东阳山岸间茅山
 甚有好者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
 紫色泯泯如面啮之无复碜虽然用之宜
 细研以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
 陶隐居云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
 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为佳
 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乃有紫华
 靡靡仙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有
卷二 第 12a 页 0536-106.png
 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
 色赤根形似薯预谓为禹馀粮言昔禹行
 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馀此云白馀
 粮也生池泽复有仿佛或疑今石者即是
 太一也
 张华云地多蓼者必有馀粮今庐江之间
 便是也适有人于铜官采空青于石坎大
 得黄赤色石极似今之馀粮而色过赤好
 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为雌黄试涂物正
 如雄黄色尔
卷二 第 12b 页 0536-107.png
 日华子云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
 瘘等疾久服耐寒暑又名太一馀粮
 经验方治产后烦躁禹馀粮一枚状如酸
 馅者入地埋一半四面紧筑用炭一秤发
 顶火一斤煅去火三分耗二为度用湿砂
 土罨一宿方取打去外面一重只使里面
 细研水淘澄五七度将纸衬乾再研数千
 遍患者用甘草煎汤调二钱匕只一服立
 效
 胜金方治妇人带下白下即禹馀粮一两
卷二 第 13a 页 0536-108.png
 乾姜等分赤下禹馀粮一两乾姜半两右
 件禹馀粮用醋淬捣研细为末空心温酒
 调下二钱匕
    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症瘕血
闭漏下除邪气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久
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一名石
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杜仲为之使畏贝母
菖蒲铁落
 图经文具禹馀粮下
 陶隐居云今人惟总呼为太一馀粮自专
卷二 第 13b 页 0536-109.png
 是禹馀粮尔无复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
 似仙经多用之四镇丸亦总名太一禹馀
 粮
 陈藏器云苏云禹馀粮及太一禹馀粮皆
 以精粗为名馀粮中黄子年多变赤从赤
 入紫俱名太一馀粮杂色者即禹馀粮按
 苏钦此谈直以紫色为名都无按据且太
 一者道之宗源太者大也一者道也大道
 之师即禹之理化神君禹之师也师常服
 之故有太一之名兼服混然张司空云还
卷二 第 14a 页 0536-110.png
 魂石中黄子鬼物禽兽守之不可妄得即
 其神物也会稽有地名蓼出馀粮土人掘
 之以物请买所请有数依数必得不可妄
 求此犹有神岂非太一也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石中黄并卵石黄此
 二名石真似禹馀粮也太一禹馀粮看即
 如石轻敲便碎可如粉也凡修事四两先
 用黑豆五合黄精五合水二斗煮取五升
 置于瓷锅中下禹馀粮著火煮旋添汁尽
 为度其药气自然香如新米捣了又研一
卷二 第 14b 页 0536-111.png
 万杵方用
 禹锡云太一禹馀粮一名禹哀神农岐伯
 雷公甘平季氏小寒扁鹊甘无毒生太山
 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
 九月采或无时
   白石英




卷二 第 15a 页 0536-112.png
   味甘辛微温无毒主消渴阴痿不足
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疗肺痿下
气利小便补五脏通日月光久服轻身长年
耐寒热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长二三
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其黄端白棱名黄石
英赤端名赤石英青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
石英二月采亦无时恶马目毒公
 图经曰白石英生华阴山谷及太山陶隐
 居以新安出者佳苏恭以泽州者为胜今

卷二 第 15b 页 0536-113.png
 亦泽州出焉大抵长而白泽明澈有光六
 面如削者可用长五六寸者弥佳其黄色
 如金在端者名黄石英赤端白后者名赤
 石英青端赤后者名青石英黑泽而有光
 者名黑石英二月采亦云无时古人服食
 惟白石英为重紫石英但入五石散其黄
 赤青黑四种本经虽有名而方家都不见
 用者
 药性论云白石英君能治肺痈吐脓治嗽
 逆上气疸黄
卷二 第 16a 页 0536-114.png
 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黄花
 生丹州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根赤色似
 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
 好
 药性论云柴胡能治热劳骨节烦痛热气
 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
 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食
 陶隐居云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春秋
 有白蒻长四五寸香美可食长安及河内
 并有之此柴胡疗伤寒第一用
卷二 第 16b 页 0536-115.png
 孙尚药方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
 分右都细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
 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
 尽
 衍义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方中鲜
 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
 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
 劳故曰劳者牢也当须斟的用之如经验
 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
 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
卷二 第 17a 页 0536-116.png
 衍义曰白石英状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
 棱白色如水精紫白二石英当攻疾可暂
 煮汁用未闻久服之益张仲景之意只令
 㕮咀不为细末者岂无意焉其久服更宜
 详审
   紫石英




卷二 第 17b 页 0536-117.png
   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
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疗上
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
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
肿令人悦泽久服温中轻身延年生太山山
谷采无时长石为之使得茯苓人参芍药共
疗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共疗霍乱畏扁青
附子不欲鮀甲黄连麦句姜
 图经曰紫石英生太山山谷今岭南及会
卷二 第 18a 页 0536-118.png
 稽山中亦有之谨按吴普本草云紫石英
 生太山及会稽欲令如削紫色达头如樗
 蒲者
 陶隐居云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
 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无根又
 有青绵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有林邑石
 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
 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石燕子先
 时并杂用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馀
 处者可作丸酒饵仙经不正用而为俗方
卷二 第 18b 页 0536-119.png
 所重也
 日华子云紫石英治痈肿毒等醋淬捣为
 末生姜米醋煎傅之摩亦得
 衍义曰紫石英明澈如水精其色紫而不
 匀张仲景治风热瘈疭及惊痫瘈疭风引
 汤紫石英白石英寒水石石膏乾姜大黄
 龙齿牡蛎甘草滑石等分混合㕮咀以水
 一升煎去三分食后量多少温呷不用滓
 服之无不效者
           味甘平主黄
卷二 第 19a 页 0536-120.png
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
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
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南
山之阳山谷中
 禹锡云按蜀本云今义阳山甚有之一本
 南阳山谷中也
   味酸平无毒主养肝胆气明目疗黄
疸泄痢澼女子带下百病及疽痔恶疮久服
补髓益气不饥延年生齐区山及海崖采无

卷二 第 19b 页 0536-121.png
   赤石脂





   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
益精疗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
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
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生济南射阳
卷二 第 20a 页 0536-122.png
及太山之阴采无时恶大黄畏芫花
 图经曰赤石脂生济南射阳及太山之阴
 苏恭云济南太山不闻出者惟虢州卢氏
 县泽州陵川县慈州吕乡县并有及宜州
 诸山亦出今出潞州以色理鲜腻者为胜
 采无时
 唐本注云此石济南太山不闻出者今虢
 州卢氏县泽州陵川县及慈州吕乡县并
 有色理鲜腻宜州诸山亦有此五石脂中
 又有石骨似骨如玉坚润服之力胜钟乳
卷二 第 20b 页 0536-123.png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赤石脂君恶松脂补
 五脏虚乏
 千金翼论曰治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源
 以冷饮过度遂令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饮
 食饮食入胃则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皆
 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
 匕酒饮自任稍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终
 身不吐淡水又不下痢补五脏令人肥健
 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方愈
 斗门经云治小儿疳泻用赤石脂杵罗为
卷二 第 21a 页 0536-124.png
 末如面以粥饮调半钱服立差或以京芎
 等分同服更妙
 张仲景方治伤寒下痢不止便脓血者槐
 花汤主之其方用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
 一半末用乾姜一两粳米半升以水七升
 煮之米熟为准去滓每滓七合内赤石脂
 末一方寸匕服日三
 衍义曰赤石脂今四方皆有以舌试之黏
 著者为佳有人病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诸
 热药服及一斗二升未甚效后有人教服
卷二 第 21b 页 0536-125.png
 赤石脂乾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同为末醋
 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饭前米饮下五
 七十九终四剂遂愈
   白石脂




   味甘酸平无毒主养肺气厚肠补骨
卷二 第 22a 页 0536-126.png
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
肠澼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排
疽痈疮痔久服安心不饥轻身长年生太山
之阴采无时得厚朴并米汁饮止便脓燕屎
为之使恶松脂畏黄芩
 图经曰白石脂生太山之阴苏恭云出慈
 州诸山泰山左侧不闻有之今惟潞州有
 焉潞与慈相近此亦应可用古断下方多
 用而今医家亦稀使采无时五色石脂旧
 经同一条并生南山之阳山谷中主治并
卷二 第 22b 页 0536-127.png
 同后人各分之所出既殊功用亦别用之
 当依后条今惟用赤白二种馀不复识
 药性论云白石脂一名白符恶马目毒公
 味甘辛涩大肠
 唐本注云白石脂今出慈州诸山胜于馀
 处者太山左侧不闻有之
 唐韦宙独行方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兼
 赤肿以白石脂细末熬温扑脐中日三良
 斗门方治泻痢用白石脂乾姜二物停捣
 以百沸汤和面为稀糊搜匀并手丸如梧
卷二 第 23a 页 0536-128.png
 子暴乾饮下三十丸久痢不定更加三十
 丸霍乱煎浆水为使
 子母秘录治小儿水痢形羸不胜大汤药
 白石脂半大两研如粉和白粥空服与食
   绿青





卷二 第 23b 页 0536-129.png
  味酸寒无毒主益气疗鼽(音/求)鼻止泄痢
生山之阴穴中色青白
 陶隐居云此即用昼绿色者亦出空青中
 相带挟画工呼为碧青呼空青作绿青已
 反矣
 唐本注云绿青即扁青也画工呼为石绿
 其碧青即白青也不入画用
 衍义曰绿青即石绿是也其石黑绿色者
 佳大者刻为物形或作器用又同硇砂作
 吐风涎药验则验矣亦损心肺
卷二 第 24a 页 0536-130.png
   石中黄子




    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此禹馀粮壳中未成馀粮黄浊水也出馀粮
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
 图经曰石中黄子本经不载所生州土云

卷二 第 24b 页 0536-131.png
 出禹馀粮处处有之今惟出河中府中条
 山谷内旧说是馀粮壳中未成馀粮黄浊
 水今云其石形如面剂紫黑色石皮内黄
 色者谓之中黄两说小异谨按葛洪抱朴
 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
 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燥打石石有数
 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得时
 即当饮之不尔便坚凝成石不中服也
 衍义曰石中黄子此又字误也子当作水
 况当条目言未成馀粮黄浊水焉得却名
卷二 第 25a 页 0536-132.png
 之子也若言未乾者亦不得谓之子也子
 字乃水字无疑又曰太一馀粮者则是兼
 石言之者也今医家用石中黄只石中乾
 者及细末者即便是若用禹馀粮石即用
 其壳故故本条言一名石脑须火烧醋淬
 如此即是石中黄水为一等石中黄为一
 等太一馀粮为一等断无疑焉
  无名异


卷二 第 25b 页 0536-133.png








   味甘平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
肉出大食国生于石上状如黑石炭蕃人以
卷二 第 26a 页 0536-134.png
油炼如黳石嚼之如饧
 图经曰无名异出大食国生于石上今广
 州山石中及宜州南八里龙济山中亦有
 之黑褐色大者如弹丸小者如墨石子采
 无时本经云味甘平主金疮折伤内损生
 肌肉今云味咸寒消肿毒痈疣与本经所
 说不同疑别是一种又岭南人云有石无
 名异绝难得有草无名异彼人不甚贵重
 岂本经说者为石而今所有者为草乎用
 时以醋磨涂傅所苦处
卷二 第 26b 页 0536-135.png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无名异无毒
 衍义曰无名异今图经曰本经云味甘平
 治金疮折伤生肌肉今云味咸寒消肿毒
 痈肿与本经所说不同疑别是一种今详
 上文三十六字未审今云字下即不知是
 何处云也
   味苦平无毒主养脾气安五脏调中
大人小儿泄痢肠澼下脓血去白虫除黄疸
痈疽虫久服轻身延年生嵩高山色如莺雏
采无时曾青为之使恶细辛畏蜚蠊
卷二 第 27a 页 0536-136.png
 雷公云凡使须研如粉用新汲水投于器
 中搅不住手了倾作一盆如此飞过三度
 澄者去之取飞过者任入药中使用服之
 不问多少不得食卵味
   味咸平无毒主养肾气强阴主阴蚀
疮止肠澼泄痢疗口疮咽痛久服益气不饥
延年一名石涅一名石墨出颍川阳城采无

 陶隐居云此五石脂如本经疗体亦相似
 别录各条所以具载今俗用赤石白石二
卷二 第 27b 页 0536-137.png
 脂尔
 日华子云五色石脂并温无毒畏黄芩大
 黄
  味甘咸酸平无毒主明目利九窍耳聋
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
轻身延年不老可消为铜剑辟五兵生豫章
山谷采无时
 陶隐居云此医方不复用市人亦无卖者
 惟仙经三十六水方中时有须处铜剑之
 法具在九元子术中
卷二 第 28a 页 0536-138.png
 唐本注云陶所云今空青圆如铁珠色白
 而腹不空者是也研之色有如碧色谓之
 碧青不入画用无空青时亦用之名鱼目
 青以形似鱼目故也今出简州梓州者好
   平无毒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
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
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蝎狼大毒
箭等所伤并末傅之良(新补见/日华子)
 衍义曰菩萨石出峨嵋山中如水晶明澈
 日中照出五色光如峨嵋普贤菩萨圆光
卷二 第 28b 页 0536-139.png
 因以名之今医家鲜用
   主解一切药毒瘴疫热闷头痛生南
海胡人采得之无斑点有金星磨成乳汁者
为上又有豆斑石虽亦解毒功力不及复有
鄂绿有文理磨点鸡热血当化成水是也此
即俗谓之摩娑石
 衍义曰婆娑石今则转为摩娑石如淡色
 石绿间微有金星者佳磨之色如淡乳汁
 其味淡又有豆斑石亦如此石但于石上
 有黑斑点无金星

卷二 第 29a 页 0536-140.png
  凉无毒治喉痹蚛牙口疮及恶疮疥癣
酿鲫鱼烧灰和服疗肠风泻血(新补见/日华子)
 图经曰文具附矾石条下
   冷无毒消痰治渴润心肺(新补见/日华子)
 图经曰文具附矾石条下
  (上音/褊)味甘平无毒主目痛明目折跌痈
肿金疮不瘳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去寒热
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久服轻身不老
生朱崖山谷武都朱(音/殊)(音/持)采无时
 陶隐居云仙经俗方都无用者朱崖郡先
卷二 第 29b 页 0536-141.png
 属交州在南海中晋代省之朱提郡今属
 宁州
 禹锡云按吴氏云扁青神农雷公小寒无
 毒生蜀郡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
   广州志云生波斯国味咸酸涩有毒
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疾打破内有金线
文者为上多入烧家用
    广州记云出大秦国其色白而莹
净内有棘针纹味酸涩温无毒主赤白漏下
阴蚀泄痢疮疥解一切虫蛇等毒去目赤暴
卷二 第 30a 页 0536-142.png
肿齿痛火炼之良恶牡砺多入丹灶家功力
逾于河西石门者近日文州诸番往往亦有
可用也
  味辛无毒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煮取
汁和诸药煮服之文字弥古者佳尔
  味辛平无毒主长生神仙久服肠中尽
为金色也
  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蜘蛛虫等咬和
蒜磨傅之此铁上衣也锈生铁上者堪用
  主熨霍乱可盛灰厚二寸许以炭火安
卷二 第 30b 页 0536-143.png
其上令微热下以衣籍患者腹渐渐熨之腹
中通热差
  银注中苏云作器辟恶瑞物也按瑞物
即黄银载于图经银瓮丹甑非人所为既堪
为器明非瑞物今乌银辟恶煮之工人以为
器物养生者为器以煮药兼于庭中高一丈
夜承得醴投别器中饮长年今人作乌银以
硫黄熏之再宿泻之出即其银黑矣此是假
非真也
  雄黄注中陶云通名黄石按石黄今人
卷二 第 31a 页 0536-144.png
敲取精明者为雄黄外黑者为熏黄主恶疮
杀虫熏疮疥虮虱和诸药熏嗽其武都雄黄
烧不臭熏黄中者烧则臭以此分别之苏云
通名未知是也
   味甘平温无毒主惊恐身热邪气镇
心久服令人眼明令人悦泽出淄川北海山
谷土中如赤土代赭之类又有一名零陵极
细研服之如代赭土人用以当朱呼为赤石
恐是代赭之类也人未用之
   味辛平无毒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
卷二 第 31b 页 0536-145.png
磨服亦煮汁服亦火烧投酒中服生大海底
高尺馀如树有眼茎茎上有孔如物点之渔
人以网罾得之初从水出微红后渐青
  味甘温无毒主寒热中羸瘦无颜色积
聚心腹胀满食饮不消皮肤枯槁小便数疾
癖块腹内肠鸣下痢腰脚疼冷男子绝阳女
子绝产血气不调令人肥健能食合金疮性
拥宜寒瘦人生临海华盖山石窟土人采取
澄淘如泥作丸如弹子有白有黄弥佳矣
  味甘平无毒(玉/石)主延年神仙术家取蟾
卷二 第 32a 页 0536-146.png
蜍膏软玉如泥以苦酒消之成水此则为膏
之法(未/试)玉石间水饮之长生令人体润以玉
投朱草汁中化成醴朱草瑞物已出金水卷
中十洲仙记瀛洲有玉膏泉如酒饮之数杯
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有仙家似吴儿虽仙
境之事有可凭者故以引为證也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
卷二 第 32b 页 0536-1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