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60727c 页
卷十二 第 1a 页 0522-004.png
通玄真经卷之十二璧十二
    默希子注
   上礼
老子曰上古真人(玄古之/君也)呼吸阴阳而群生
莫不仰其德以和顺当此之时领理隐密自
成纯朴纯朴未散而万物大优(内韬明德外/和万物天下)
(无事各乃遂其性无/相侵害故并优游也)及世久衰也至伏羲氏
昧昧懋懋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悟乎天
地之间其德烦而不一(时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以类万情结绳以)
(为纲罟以畋以渔离蒙觉悟其君于天下渐/失其本德烦不一比玄古之时以为衰世也)
卷十二 第 1b 页 0522-005.png
及至神农黄帝覈领天下纪纲四时和调阴
阳于是万民莫不竦身而思戴听而视故治
而不和(伏羲作耒耜以教民播种黄帝造轩/冕之服覈领谓阴阳壅沈而通之逆)
(气戾物绝而止之造书契建律历纪四时和/五行恐失其所使万物皆竦身莫不注其耳)
(目听视德化以严/其上故言不和也)下至夏殷之世嗜欲达于
物聪明诱于外性命失其真(至夏殷兴嗜欲/则诱于物外眩)
(聪明则内/失其真)施及周室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
险德以为行智巧萌生狙学以拟圣华诬以
胁众琢饰诗书以贾名誉各欲以行其智伪
以容于世而失大宗之本故世有丧性命衰
卷十二 第 2a 页 0522-006.png
渐所由来久矣(至于周室道德全丧浇醯弥/甚以伪险为道以华巧为贤)
(显道矜德贾名求誉以失大宗时之衰薄从/羲轩已来数千载故云久矣非周室顿尔也)
是故至人之学也欲以反性于无游心于虚
世俗之学擢德攓性内愁五藏暴行越知以
(乃巧切/暄呼也)名声于世此至人所不为也擢德
自见也攓性绝生也若夫至人定乎死生之
意通乎荣辱之理举世誉之而不益劝举世
非之而不加沮得至道之要也(至人者无代/不有但稀尔)
(万中有一为多也至人之学反性于华伪之/场沐神于虚静之域不矜其德不伐其才死)
(生无变于己利害不经于心今之学者怫性/命以求达走声誉以高名遂使奸衰竞起忠)
卷十二 第 2b 页 0522-007.png
(正伏匿欲求世之治欲/求身之安不可得之也)
老子曰古者被发而无卷领以王天下其德
生而不杀与而不夺天下非其服同怀其德
当此之时阴阳和平万物蕃息飞鸟之巢可
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从也(玄古之君不冠/不栉被发而卷)
(以王天下而安其生不夺其利故四时和万/物理是以巢鸟采之而不惊走兽系之而不)
(惧德之/至也)及其衰也鸟兽虫蛇皆为民害故铸
铁锻刃以禦其难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因
其患则操其备各以其智去其所害就其所
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故先王之法度
卷十二 第 3a 页 0522-008.png
有变易者也故曰名可名非常名也(世之衰/物不淳)
(一各生异情递相残害智诈相欺制器械而/为备去其害就其利故先王变法非有常也)
(故法无/常名也)五帝异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
名后世因时而变者也譬犹师旷之调五音
也所推移上下无常尺寸以度而靡不中者
故通于乐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于中(五帝/三王)
(不同法度犹师旷之调五音道乐之情知音/之主夫五音以宫为主万姓以君为主无主)
(于中即乱故立/主以一之也)而知规矩钩绳之所用者能
治人故先王之制不宜即废之末世之事善
即著之故圣人之制礼乐者而不制于礼乐
卷十二 第 3b 页 0522-009.png
制物者不制于物制法者不制于法(制礼非/礼乖于)
(道也制乐而乐失其和也物制于/物尚可也法制非法逾其政也)故曰道可
道非常道也
老子曰昔者之圣王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
地中取法于人调阴阳之气和四时之节察
陵陆水泽肥墽(古尧/切)高下之宜以立事生财
除饥寒之患辟疾疢之灾中受人事以制礼
乐行仁义之道以治人伦列金木水火土之
性以立父子之亲而成家听五音清浊六律
相生之数以立君臣之义而成国察四时孟
卷十二 第 4a 页 0522-010.png
仲季之序以立长幼之节而成官列地而州
之分国而治之立大学以教之此治之纲纪
(此治天下/之六纲也)得道则举失道则废夫物未尝
有张而不弛盛而不败者也唯圣人可盛而
不败圣人初作乐也以归神杜淫反其天心
至其衰也流而不反淫而好色不顾正法流
及后世至于亡国其作书也以领理百事愚
者以不忘智者以记事及其衰也为奸伪以
解有罪而杀不辜其作囿也以成宗庙之具
简士卒以戒不虞及其衰也驰骋弋猎以夺
卷十二 第 4b 页 0522-011.png
民时以罢(音/皮)民力其上贤也以平教化正狱
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民怀德
至其衰也朋党比周各推其所与废公趣私
外内相举奸人在位贤者隐处天地之道极
则反益则损故圣人治弊而改制事终而更
为其美在和其失在权圣人之道曰非修礼
义廉耻不立民无廉耻不可以治不知礼义
法不能正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
以为治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
者不能使人孝能刑盗者不能使人廉圣王
卷十二 第 5a 页 0522-012.png
在上明好恶以示人经非誉以导之亲而进
之贱不肖而退之刑错(音/措)而不用礼义修而
任贤德也故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州之高
以为九卿一国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
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立官分职任贤去邪/为王者股肱耳目以)
(和万姓以/静四方也)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
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明于天地
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
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
隐义信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
卷十二 第 5b 页 0522-013.png
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
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守职
不废处义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人
豪也(此择才之道知人之因有一如此/即可用之若兼而有之即圣人也)英俊
豪杰各以大小之材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
制轻上唱下和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
向仁义其于化民若风之靡草今使不肖临
贤虽严刑不能禁其奸小不能制大弱不能
使强天地之性也故圣人举贤以立功不肖
之主举其所与同观其所举治乱分矣察其
卷十二 第 6a 页 0522-014.png
党与贤不肖可论也(圣人用人各以其才而/官之不相逾越则天下)
(治/也)
老子曰为礼者雕琢人性矫拂其情目虽欲
之禁以度心虽乐之节以礼趣翔周旋屈节
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
(音/囚)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
身为哀人何则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
不原其所以乐而防其所乐是犹圈兽而不
塞其垣禁其野心决江河之流而壅之以手
故曰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夫礼乐之弊/兴矫饰之情)
卷十二 第 6b 页 0522-015.png
(见者不本其无欲而节其所欲不原其无乐/而防其所乐则欲不可止乐不可禁乐不可)
(禁必至淫礼不可防必至怠而由开圈/纵兽决河止流一失其真群迷不返也)夫礼
者遏情闭欲以义自防虽情心㖥噎(㖥音菌/㖥欲吐)
也形性饥渴以不得已自强故莫能终其天
(为礼拘束不放肆迫于情性/皆强为之故不终天年也)礼者非能使
人不欲也而能止之乐者非能使人勿乐也
而能防之夫使天下畏刑而不敢盗窃岂若
使无有盗心哉(谓不开嗜欲何假堤防/不积货财无防盗窃也)故知
其无所用虽贪者皆辞之不知其所用廉者
不能让之夫人之所以亡社稷身死人手为
卷十二 第 7a 页 0522-016.png
天下笑者未尝非欲也(欲之为害/其甚如此)知冬日之
扇夏日之裘无用于已万物变为尘垢矣(直/为)
(无用天下之物化为粪十故道/备无为之事害归有欲之人也)故扬汤止沸
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亲道莫若无/欲止沸在于)
(去/薪)
老子曰循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
性失然后贵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纯朴散
而礼乐饰是非形而百姓眩珠玉贵而天下
(道德既亡仁义不足以制其情礼乐不足/以禁其欲一人尚之百姓争之则乱也)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贵贱也义者所以和君
卷十二 第 7b 页 0522-017.png
臣父子兄弟夫妇人道之际也末世之礼恭
敬而交为义者布施而得君臣以相非骨肉
以生怨也故水积则生相食之虫土积则生
自肉之狩礼乐饰则生诈伪(犹扬火以自焚/投水以自溺且)
(礼义本无害人之性其由水火也亦无害/人之心用合其道则吉乖其道则凶也)
世之为治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醇散
天下之朴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皆
乱以营贞信熳烂人失其性法与义相背行
与利相反贫富之相倾人君之与仆虏不足
以论夫有馀则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
卷十二 第 8a 页 0522-018.png
则暴乱起故多欲则事不省求赡则争不止
故世治则小人守正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
君子为奸而法不能禁也
老子曰衰世之主钻山石挈金玉擿砻蜃消
铜铁而万物不滋刳胎焚郊覆巢毁卵凤凰
不翔麒麟不游构木为台焚林而畋竭泽而
渔积壤而丘处掘地而井饮浚川而为池筑
城而为固拘兽以为畜则阴阳缪戾四时失
序雷霆毁折雹霜为害万物焦夭处于太半
草木夏枯(衰世之主剖石索玉擿蚌求珠焚/郊竭泽刳胎毁卵恣情性之欲快)
卷十二 第 8b 页 0522-019.png
(耳目之娱遂致乖戾万物失所雷霆以恐之/霜雹以害之非万邦之过一人之罪也故夏)
(桀殷纣城池非不高玉帛非不多妖艳非不/足仓库非不盈俄而覆宗绝祀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岂不痛哉故曰天/鉴不远在夏殷之世也)三川绝而不流分
山川溪谷使有壤界(周衰而三川竭晋微而/沙鹿崩国之将兴必有)
(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也)计人众寡使有分数设机械
险阻以为备制服色等异贵贱差贤不肖行
赏罚则兵革起而忿争生虐杀不辜诛罚无
罪于是兴矣(天地不得不变动人/物不得不灾危也)
老子曰世之将丧性命犹阴气之所起也主
闇昧而不明道废而不行德灭而不扬举事
卷十二 第 9a 页 0522-020.png
戾于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
德人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遁而不言群臣
推上意而坏常疏骨肉而自容邪人谄而阴
谋遽载骄主而像其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
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田无立苗路无
缓步金积折廉壁袭无赢壳龟无腹蓍筮日
施天下不合而为一家诸侯制法各异习俗
悖拔其根而弃其本凿五刑为刻削争于锥
刀之末斩刈百姓尽其太半举兵为难攻城
滥杀覆高危安大冲车高重垒除战队使阵
卷十二 第 9b 页 0522-021.png
死路犯严敌百往一反名声苟盛兼国有地
伏尸数十万老弱饥寒而死者不可胜计自
此之后天下未尝得安其性命乐其习俗也
(末世骄主恃其威势广其土地尽生民之命/求锥刀之末伏尸流血无时暂宁以至今日)
(岂为/有道)贤圣勃然而起持以道德辅以仁义近
者进其智远者怀其德天下混而为一子孙
相代辅佐黜谗佞之端息未辩之说除刻削
之法去烦苛之事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消智能循大常隳枝体黜聪明大通混冥万
物各复归其根夫圣人非能生时时至而不
卷十二 第 10a 页 0522-022.png
失也是以不得中绝(圣人见其机得其时勃/然而起整顿乾坤扑灭)
(残暴大庇苍生天将降大任于/其人不得中绝言必有其主也)
老子曰酆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石在
中形见于外非不深且清也鱼鳖蛟龙莫之
归也(言水至清鱼不游/人至察众不归也)石上不生五谷秃山
不游麋鹿无所荫蔽也故为政以苛为察以
切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计多为功如此者譬
犹广革者也大败大裂之道也(为政以苛必/败之由为革)
(以广必/裂之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
缺缺(上太察/下不安)
卷十二 第 10b 页 0522-023.png
老子曰以政治国以奇用兵先为不可胜之
政而后求胜于敌以未治而攻人之乱是犹
以火应火以水应水也同莫足以相治故以
异为奇奇静为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奇逸
为劳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之相伐也何
往而不胜故德均则众者胜寡力敌则智者
制愚智同则有数者禽无数(此明正奇相攻/贤愚相敌大得)
(虽均人率众者胜力虽敌智以制愚智虽均/而有计禽无计计数者皆相胜之术迭相禽)
(制而非道也/此明权也)
通玄真经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