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60714b 页
卷九 第 1a 页 0521-092.png
通玄真经卷之九璧九
默希子注
下德(时有浇醨故德有上下不世之/君以显有德非谓至德故曰下)
(德/也)
老子曰治身太上(玄古/之君)养神(以清虚/为本也)其次养
形(以嗜欲/为本也)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肥肌肤充腹肠供嗜欲养生之末也(神者生/之本形)
(者生之末致本则形全而合道重末则形逝/而归土上古务本不顺末在乎适中下世遗)
(神而养形诚/于太过也)治国太上养化(以道/化也)其次正法
(谓刑/罚也)民交让争处卑财利争受少事力争就
默希子注
下德(时有浇醨故德有上下不世之/君以显有德非谓至德故曰下)
(德/也)
老子曰治身太上(玄古/之君)养神(以清虚/为本也)其次养
形(以嗜欲/为本也)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肥肌肤充腹肠供嗜欲养生之末也(神者生/之本形)
(者生之末致本则形全而合道重末则形逝/而归土上古务本不顺末在乎适中下世遗)
(神而养形诚/于太过也)治国太上养化(以道/化也)其次正法
(谓刑/罚也)民交让争处卑财利争受少事力争就
卷九 第 1b 页 0521-093.png
劳日化上而迁善不知其所以然治之本也
(太上之/化也)利赏而劝善畏刑而不敢为非法令
正于上百姓服于下治之末也(下世/之治)上世养
本而下世事末(先论治身次可治国夫有本/则有末犹形全而身祥故知)
(道德备而是非之端绝法令兴而交争/之路开圣人抑末崇本岂不有以者也)
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
一以不世出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
一也(言明君贤佐无代无之论贤与不贤用/与不用非若文王之师吕望武丁之求)
(传说若尽以此求万载不遇一/君千载不遇一臣谁与治天下)盖霸王之功
不世立也(言不世世而立/但明哲居之也)顺其善意防其邪
(太上之/化也)利赏而劝善畏刑而不敢为非法令
正于上百姓服于下治之末也(下世/之治)上世养
本而下世事末(先论治身次可治国夫有本/则有末犹形全而身祥故知)
(道德备而是非之端绝法令兴而交争/之路开圣人抑末崇本岂不有以者也)
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
一以不世出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
一也(言明君贤佐无代无之论贤与不贤用/与不用非若文王之师吕望武丁之求)
(传说若尽以此求万载不遇一/君千载不遇一臣谁与治天下)盖霸王之功
不世立也(言不世世而立/但明哲居之也)顺其善意防其邪
卷九 第 2a 页 0521-094.png
心与民同出一道则民可善风俗可美所贵
圣人者非贵其随罪而作刑也贵其知乱之
所生也若开其锐端而纵之放僻淫佚而弃
之以法随之以刑虽残贼天下不能禁其奸
矣(法者防其未然刑者惩其已遇然法不可/乱刑不可滥乱则难奉滥及无辜虽残贼)
(万姓终奸/暴不止也)
老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即重
生重生(重累/其生)即轻利矣犹不能自胜即从之
神无所害也不能自胜而强不从是谓重伤
重伤之人无寿类矣(夫心不二用事不并兴/犹居闲旷之地志骋荣)
圣人者非贵其随罪而作刑也贵其知乱之
所生也若开其锐端而纵之放僻淫佚而弃
之以法随之以刑虽残贼天下不能禁其奸
矣(法者防其未然刑者惩其已遇然法不可/乱刑不可滥乱则难奉滥及无辜虽残贼)
(万姓终奸/暴不止也)
老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即重
生重生(重累/其生)即轻利矣犹不能自胜即从之
神无所害也不能自胜而强不从是谓重伤
重伤之人无寿类矣(夫心不二用事不并兴/犹居闲旷之地志骋荣)
卷九 第 2b 页 0521-095.png
(华之场则宜委身从志可免于累如抑身违/志两心交战是谓重伤重伤祝寿信不虚语)
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
曰强是谓玄同用其光复归其明(沐精神以/至于和和)
(则与天地为常一心气以/合其明明则与日月同光)
老子曰天下莫易于为善莫难于为不善所
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馀无所诱惑循
性保真无变于已故曰为善易也所谓为不
善难者篡弑矫诈躁而多欲非人之性也故
曰为不善难也(凡人不易于为/善而难于为恶)今之以为大
患者由无常厌度量生也故利害之地祸福
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
曰强是谓玄同用其光复归其明(沐精神以/至于和和)
(则与天地为常一心气以/合其明明则与日月同光)
老子曰天下莫易于为善莫难于为不善所
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馀无所诱惑循
性保真无变于已故曰为善易也所谓为不
善难者篡弑矫诈躁而多欲非人之性也故
曰为不善难也(凡人不易于为/善而难于为恶)今之以为大
患者由无常厌度量生也故利害之地祸福
卷九 第 3a 页 0521-096.png
之际不可不察圣人无欲也无避也事或欲
之适足以失之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志有
所欲即忘其所为是以圣人审动静之变而
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夫动
静得即患不侵也受与适即罪不累也理好
憎即忧不近也和喜怒即怨不犯也体道之
人不苟得不让祸其有不弃非其有不制恒
满而不溢常虚而易赡故自当以道术度量
即食充虚衣圉寒足以温饱七尺之形无道
术度量而以自要尊贵即万乘之势不足以
之适足以失之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志有
所欲即忘其所为是以圣人审动静之变而
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夫动
静得即患不侵也受与适即罪不累也理好
憎即忧不近也和喜怒即怨不犯也体道之
人不苟得不让祸其有不弃非其有不制恒
满而不溢常虚而易赡故自当以道术度量
即食充虚衣圉寒足以温饱七尺之形无道
术度量而以自要尊贵即万乘之势不足以
卷九 第 3b 页 0521-097.png
为快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苟知足者虽一/瓢而有馀然厌)
(者富有天下/而不足也)故圣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
不能惑(心既保于平和/物奚汩于情欲)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强者必用
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
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
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谓以柔胜人以弱得/强者也强主众力不)
(在己故我皆众力而不失人之力得在/众心不在己故人皆我心乃得人之心)故为
治之本务在安人安人之本在于足用足用
之本在于不夺时不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
(者富有天下/而不足也)故圣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
不能惑(心既保于平和/物奚汩于情欲)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强者必用
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
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
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谓以柔胜人以弱得/强者也强主众力不)
(在己故我皆众力而不失人之力得在/众心不在己故人皆我心乃得人之心)故为
治之本务在安人安人之本在于足用足用
之本在于不夺时不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
卷九 第 4a 页 0521-098.png
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去骄去骄
之本在于虚无(谓君不高台榭不广苑囿则/民务农不夺其时夫骄侈之)
(性荣华之情非体于虚/无道德则不能去也)故知生之情者不务
生之所无以为知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
奈何(知生知命/何忧何惧)目悦五色口惟滋味耳淫五
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
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所谓得天下者非
谓其履势位称尊号言其运天下心得天下
力也有南面之名无一人之誉此失天下也
故桀纣不为王汤武不为放故天下得道在
之本在于虚无(谓君不高台榭不广苑囿则/民务农不夺其时夫骄侈之)
(性荣华之情非体于虚/无道德则不能去也)故知生之情者不务
生之所无以为知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
奈何(知生知命/何忧何惧)目悦五色口惟滋味耳淫五
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
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所谓得天下者非
谓其履势位称尊号言其运天下心得天下
力也有南面之名无一人之誉此失天下也
故桀纣不为王汤武不为放故天下得道在
卷九 第 4b 页 0521-099.png
守四夷天下失道守在诸侯诸侯得道守在
四境诸侯失道守在左右故曰无恃其不吾
夺也恃吾不可夺也行可夺之道而非篡弑
之行无益于持天下矣(夫圣人处天下在于/治身安人非走尊位)
(重势故有道者人戴之无德者人弃/之故天下非私于己唯善是与也)
老子曰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夫怒
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人之所乱也阴
谋逆德好用凶器治人之乱逆之至也非祸
人不能成祸不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人之性情皆愿贤己而疾不及人愿贤
四境诸侯失道守在左右故曰无恃其不吾
夺也恃吾不可夺也行可夺之道而非篡弑
之行无益于持天下矣(夫圣人处天下在于/治身安人非走尊位)
(重势故有道者人戴之无德者人弃/之故天下非私于己唯善是与也)
老子曰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夫怒
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人之所乱也阴
谋逆德好用凶器治人之乱逆之至也非祸
人不能成祸不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人之性情皆愿贤己而疾不及人愿贤
卷九 第 5a 页 0521-100.png
己则争心生疾不及人则怨争生怨争生则
心乱而气逆故古之圣王退争怨争怨不生
则心治而气顺故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保道/守常)
(圣人之治昏气逆德昏主之用/不开尚贤之路宁无取怨之患)
老子曰治物者不以物以和治和者不以和
以人治人者不以人以君治君者不以君以
欲治欲者不以欲以性治性者不以性以德
治德者不以德以道(非和无以治物非君无/以治人非性无以通德)
(非德无/以明道)以道本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
忌其本即合于若性衣食礼俗者非人之性
心乱而气逆故古之圣王退争怨争怨不生
则心治而气顺故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保道/守常)
(圣人之治昏气逆德昏主之用/不开尚贤之路宁无取怨之患)
老子曰治物者不以物以和治和者不以和
以人治人者不以人以君治君者不以君以
欲治欲者不以欲以性治性者不以性以德
治德者不以德以道(非和无以治物非君无/以治人非性无以通德)
(非德无/以明道)以道本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
忌其本即合于若性衣食礼俗者非人之性
卷九 第 5b 页 0521-101.png
也所受于外也(道所以安神物所以养性性/者内也物者外也以内性求)
(外物至而应其性以为性之常然故有道者/能遗物反己反己者见本性之衷欲即万类)
(都息/也)故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唯有道者能遗
物反己有以自鉴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鉴
则动而惑营夫纵欲失性动未尝正以治生
则失身以治国则乱人故不闻道者无以反
性(自于治物至于修道未尝正者病起于欲/夫欲者凶之根祸之门非明道德无以复)
(其真/也)古者圣人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凡举事
者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听失
于非誉目淫于采色而欲得事正即难矣是
(外物至而应其性以为性之常然故有道者/能遗物反己反己者见本性之衷欲即万类)
(都息/也)故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唯有道者能遗
物反己有以自鉴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鉴
则动而惑营夫纵欲失性动未尝正以治生
则失身以治国则乱人故不闻道者无以反
性(自于治物至于修道未尝正者病起于欲/夫欲者凶之根祸之门非明道德无以复)
(其真/也)古者圣人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凡举事
者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听失
于非誉目淫于采色而欲得事正即难矣是
卷九 第 6a 页 0521-102.png
以贵虚故水激则波起气乱则智昏昏智不
可以为正波水不可以为平故圣王执一以
理物之情性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圣王
托于无适故为天下命(得诸己者在于平意/意之平者心不私外)
(物目不视采色一其精神和其喜怒故得情/尘不起欲浪不翻人皆反性而天下莫不承)
(令/也)
老子曰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上下
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登春肃秋
荣冬雷夏霜皆贼气之所生也天地之间一
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形也(一人天子/也一人正)
可以为正波水不可以为平故圣王执一以
理物之情性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圣王
托于无适故为天下命(得诸己者在于平意/意之平者心不私外)
(物目不视采色一其精神和其喜怒故得情/尘不起欲浪不翻人皆反性而天下莫不承)
(令/也)
老子曰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上下
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登春肃秋
荣冬雷夏霜皆贼气之所生也天地之间一
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形也(一人天子/也一人正)
卷九 第 6b 页 0521-103.png
(则天下获其安一人乱则万姓罹其/害故系于天地通于六合可不慎欤)故明于
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
也(性既合真雷霆迫而不恐明/以照物阴阳惑之而莫疑也)圣人由近以
知远以万里为一同(得于内明于外/得于一通于万)气蒸乎
天地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不相侵暴虐由
在乎混冥之中也(积善神明辅而积恶神明/咎然气类相召善恶无差)
(勿谓混冥之中/无报应之效也)廉耻陵迟及至世之衰用多
而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民贫苦而忿争生
是以贵仁(仁以/安之)人鄙不齐比周朋党各推其
与怀机械巧诈之心是以贵义(义以/断之)男女群
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
也(性既合真雷霆迫而不恐明/以照物阴阳惑之而莫疑也)圣人由近以
知远以万里为一同(得于内明于外/得于一通于万)气蒸乎
天地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不相侵暴虐由
在乎混冥之中也(积善神明辅而积恶神明/咎然气类相召善恶无差)
(勿谓混冥之中/无报应之效也)廉耻陵迟及至世之衰用多
而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民贫苦而忿争生
是以贵仁(仁以/安之)人鄙不齐比周朋党各推其
与怀机械巧诈之心是以贵义(义以/断之)男女群
卷九 第 7a 页 0521-104.png
居杂而无别是以贵礼(礼以/正之)性命之情淫而
相迫于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乐以/节之)故仁
义礼乐者所以救败也非通治之道也(自贵/仁己)
(不救弊之谓/非为至德也)诚能使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
其初则民性善民性善则天地阴阳从而包
之则财足而人赡贪鄙忿争之心不得生焉
仁义不用而道德定于天下而民不淫于采
色故德衰然后饰仁义和失然后谓声礼淫
然后饰容故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不足行也
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不足修也(道德者天下/之大无不包)
相迫于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乐以/节之)故仁
义礼乐者所以救败也非通治之道也(自贵/仁己)
(不救弊之谓/非为至德也)诚能使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
其初则民性善民性善则天地阴阳从而包
之则财足而人赡贪鄙忿争之心不得生焉
仁义不用而道德定于天下而民不淫于采
色故德衰然后饰仁义和失然后谓声礼淫
然后饰容故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不足行也
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不足修也(道德者天下/之大无不包)
卷九 第 7b 页 0521-105.png
(也故有道者兼仁义礼乐备而有之或者谓/绝灭四者而曰有道非通论也夫圣王悯世)
(之衰而无道德故贵仁义礼乐制节其性和/乐其情全其节度崇其敬让使不敢踰越以)
(复道/德也)
老子曰清静之治者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
朴闲静而不躁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
义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悦而顺情其心和而
不伪其事素而不饰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
即留激即行通体乎天地同精乎阴阳一和
乎四时明朗乎日月与道化者为人(此明清/静素朴)
(同乎天而合/乎道谓真人)机巧诈伪莫载乎心是以天覆
(之衰而无道德故贵仁义礼乐制节其性和/乐其情全其节度崇其敬让使不敢踰越以)
(复道/德也)
老子曰清静之治者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
朴闲静而不躁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
义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悦而顺情其心和而
不伪其事素而不饰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
即留激即行通体乎天地同精乎阴阳一和
乎四时明朗乎日月与道化者为人(此明清/静素朴)
(同乎天而合/乎道谓真人)机巧诈伪莫载乎心是以天覆
卷九 第 8a 页 0521-106.png
以德地载以乐四时不失序风雨不为虐日
月清静而扬光五星不失其行此清静之所
明也(真人之治感于天地故日月/清明而不忒凶悖不作也)
老子曰治世之职易守也其事易为也其礼
易行也其责易赏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
士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故农与农言藏士与
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
遗行工无苦事农无废功商无折货各安其
性异形殊类易事而不悖失业而贱得志而
贵(易繁辞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圣人无为/而治百姓不苦其役则各安其业俱乐其)
月清静而扬光五星不失其行此清静之所
明也(真人之治感于天地故日月/清明而不忒凶悖不作也)
老子曰治世之职易守也其事易为也其礼
易行也其责易赏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
士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故农与农言藏士与
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
遗行工无苦事农无废功商无折货各安其
性异形殊类易事而不悖失业而贱得志而
贵(易繁辞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圣人无为/而治百姓不苦其役则各安其业俱乐其)
卷九 第 8b 页 0521-107.png
(生故易理而不乱四民得/其所即贵失其势即贱)夫先知远见之人
才之盛也而治世不以责于人(不责成/于人也)博闻
强志口辩辞给人知之溢也而明主不求于
下(聪敏给数未必为忠/正不求在下位之也)敖世贱物不从流俗
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以为化民(敖世忽俗/不可以为)
(仪/表)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
不可为国俗故人才不可专用而度量道术
可世传也(此数者治世士不可不察其才而/用唯通明道术与时消息者则与)
(为/治)故国治可与愚守也而军旅可以法同也
不待古之英隽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
才之盛也而治世不以责于人(不责成/于人也)博闻
强志口辩辞给人知之溢也而明主不求于
下(聪敏给数未必为忠/正不求在下位之也)敖世贱物不从流俗
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以为化民(敖世忽俗/不可以为)
(仪/表)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
不可为国俗故人才不可专用而度量道术
可世传也(此数者治世士不可不察其才而/用唯通明道术与时消息者则与)
(为/治)故国治可与愚守也而军旅可以法同也
不待古之英隽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
卷九 第 9a 页 0521-108.png
用之(治在适时非求异见词尚体要无烦饰/辩但量能处位无世无之岂待古贤天)
(下方/治也)末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也重为任
而罚不胜也危为其难而诛不敢也民困于
三责即饰智而诈上犯邪而行危虽峻法严
刑不能禁其奸兽穷即触鸟穷即啄人穷即
诈此之谓也(用其法而求其遇以诛其罪者/是为法杀人非治人也怀忧惧)
(即饰智而诬矫以求侥伟由鸟兽穷蹙则拂/然之心而忿不顾其生也故圣人贵道不贵)
(法/也)
老子曰雷霆之声可以钟鼓象也风雨之变
可以音律知也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
(下方/治也)末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也重为任
而罚不胜也危为其难而诛不敢也民困于
三责即饰智而诈上犯邪而行危虽峻法严
刑不能禁其奸兽穷即触鸟穷即啄人穷即
诈此之谓也(用其法而求其遇以诛其罪者/是为法杀人非治人也怀忧惧)
(即饰智而诬矫以求侥伟由鸟兽穷蹙则拂/然之心而忿不顾其生也故圣人贵道不贵)
(法/也)
老子曰雷霆之声可以钟鼓象也风雨之变
可以音律知也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
卷九 第 9b 页 0521-109.png
见者可得而弊也声可闻者可得而调也色
可察者可得而别也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
至微神明不能见也(夫风雨雷霆形声色象/可以类知可以建事及)
(乎至大至微者谓道也天/地不能容神明不能究也)及至建律历别五
色异清浊味甘苦即朴散而为器矣立仁义
修礼乐即德迁而为伪矣民饰智以惊愚设
诈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之者
也夫智能弥多而德滋衰是以至人淳朴而
不散夫至人之治虚无寂寞不见可欲心与
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德动而理通循自然
可察者可得而别也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
至微神明不能见也(夫风雨雷霆形声色象/可以类知可以建事及)
(乎至大至微者谓道也天/地不能容神明不能究也)及至建律历别五
色异清浊味甘苦即朴散而为器矣立仁义
修礼乐即德迁而为伪矣民饰智以惊愚设
诈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之者
也夫智能弥多而德滋衰是以至人淳朴而
不散夫至人之治虚无寂寞不见可欲心与
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德动而理通循自然
卷九 第 10a 页 0521-110.png
之道缘不得己矣漠然无为而天下和淡然
无欲而民自朴不忿争而财足施者不得受
者不让德反归焉而莫之惠不言之辩不道
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府取焉而不损酌焉
而不竭莫知其所求由出(朴散亡本故圣人/有作而调饰之使)
(反修其业道乎自然藏于/天府取之不灭与之不盈)谓之摇光摇光者
资粮万物者也(摇光斗标之望揭运于中制/以四方万物主之以为资)
老子曰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
精日月星辰雷霆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
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故闭四关止
无欲而民自朴不忿争而财足施者不得受
者不让德反归焉而莫之惠不言之辩不道
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府取焉而不损酌焉
而不竭莫知其所求由出(朴散亡本故圣人/有作而调饰之使)
(反修其业道乎自然藏于/天府取之不灭与之不盈)谓之摇光摇光者
资粮万物者也(摇光斗标之望揭运于中制/以四方万物主之以为资)
老子曰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
精日月星辰雷霆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
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故闭四关止
卷九 第 10b 页 0521-111.png
五道即与道沦神明藏于无形精气反于真
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当而不以
言心条通而不以思虑委而不为知而不矜
直性命之情而知故不得害精存于目即其
视明存于耳即其听聪留于口即其言当集
于心即其虑通故闭四关即终身无患四肢
九窍莫死莫生是谓真人(天之四关日月星/辰五道五行也言)
(四时有节五行有度则天地清明民物礼泰/人之四关心口耳目也五道谓五藏也夫精)
(神存者则四关不妄动五道不受邪聪视听/明言行无跌故祸害无及于身止死不系于)
(怀是真人得/道所游之地)地之生财大本不过五行圣人
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当而不以
言心条通而不以思虑委而不为知而不矜
直性命之情而知故不得害精存于目即其
视明存于耳即其听聪留于口即其言当集
于心即其虑通故闭四关即终身无患四肢
九窍莫死莫生是谓真人(天之四关日月星/辰五道五行也言)
(四时有节五行有度则天地清明民物礼泰/人之四关心口耳目也五道谓五藏也夫精)
(神存者则四关不妄动五道不受邪聪视听/明言行无跌故祸害无及于身止死不系于)
(怀是真人得/道所游之地)地之生财大本不过五行圣人
卷九 第 11a 页 0521-112.png
节五行即治不荒(圣人者由节五情以和五/行故天下不乱而况常人哉)
老子曰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
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
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
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此三者藉于无/私故平为之立)
(正为之存令为之行不殒德于外/不匿怨于内任道而死百姓不知)故为治者
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
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水无破舟之意木无折/轴之心不怨木石而罪)
(巧拙者非智之所为也明治国者/不以智故以智治国者国之贼也)故道有智
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息智即不乱/忘心即不险)
老子曰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
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
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
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此三者藉于无/私故平为之立)
(正为之存令为之行不殒德于外/不匿怨于内任道而死百姓不知)故为治者
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
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水无破舟之意木无折/轴之心不怨木石而罪)
(巧拙者非智之所为也明治国者/不以智故以智治国者国之贼也)故道有智
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息智即不乱/忘心即不险)
卷九 第 11b 页 0521-113.png
(绝视则不眩/皆忘之也)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
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
为之为也(夫衡非不平绳非不直用之者偏/耳道非不虚德非不明修之者误)
耳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
易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而不/易也凡无情无私一以遇之者虽终日)
(应用未尝为也斯道致治正而有常不然/权之与量岂一日制作而万世不能易哉)
老子曰人之言曰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
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
宗并应无穷(夫国之亡者何也以无正道故/亡也夫穷而能通者道也为而)
(不恃者德也无为之/宗应于无穷者也)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
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
为之为也(夫衡非不平绳非不直用之者偏/耳道非不虚德非不明修之者误)
耳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
易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而不/易也凡无情无私一以遇之者虽终日)
(应用未尝为也斯道致治正而有常不然/权之与量岂一日制作而万世不能易哉)
老子曰人之言曰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
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
宗并应无穷(夫国之亡者何也以无正道故/亡也夫穷而能通者道也为而)
(不恃者德也无为之/宗应于无穷者也)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
卷九 第 12a 页 0521-114.png
己之能其穷不远也(独贤于已不修/其道立见穷屈)夫人君
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
人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
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
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
干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
不慢也(因此物识彼物之情度己身见他人/之性善用众者可以倾河寘海善用)
(人者可以/尽心竭力)夫债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
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
君臣久而不相厌也(在于简易/故无劳厌)
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
人故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
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
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
干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
不慢也(因此物识彼物之情度己身见他人/之性善用众者可以倾河寘海善用)
(人者可以/尽心竭力)夫债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
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
君臣久而不相厌也(在于简易/故无劳厌)
卷九 第 12b 页 0521-115.png
老子曰帝者体太一(太一者以虚无为祖清/静为宗故帝王宜体之)
王者法阴阳(运行/有度)霸者则四时(不失/其宜)君者用
六律(与物/有节)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
德之伦聪明照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
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䨱露皆道溥洽而
无私蜎飞蠕动莫不依德而生德流方外名
声传乎后世(玄古帝王以/道治天下也)法阴阳者承天地
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
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
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五帝以德/治天下也)则四
王者法阴阳(运行/有度)霸者则四时(不失/其宜)君者用
六律(与物/有节)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
德之伦聪明照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
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䨱露皆道溥洽而
无私蜎飞蠕动莫不依德而生德流方外名
声传乎后世(玄古帝王以/道治天下也)法阴阳者承天地
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
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
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五帝以德/治天下也)则四
卷九 第 13a 页 0521-116.png
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与有节出入有
量喜怒刚柔不离其理柔而不脆刚而不折
宽而不肆肃而不悖优游委顺以养群类其
德舍愚而容不肖无所私爱也(三王以仁/治天下也)用
六律者生之与杀也赏之与罚也与之以夺
也非此无道也伐乱禁暴兴贤良废不肖匡
邪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施
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五/霸)
(以义治/天下也)帝者不体阴阳即侵王者不法四时
即削霸者不用六律即辱君者失准绳即废
量喜怒刚柔不离其理柔而不脆刚而不折
宽而不肆肃而不悖优游委顺以养群类其
德舍愚而容不肖无所私爱也(三王以仁/治天下也)用
六律者生之与杀也赏之与罚也与之以夺
也非此无道也伐乱禁暴兴贤良废不肖匡
邪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施
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五/霸)
(以义治/天下也)帝者不体阴阳即侵王者不法四时
即削霸者不用六律即辱君者失准绳即废
卷九 第 13b 页 0521-117.png
故小而行大即穷塞而不亲大而行小即狭
隘而不容(帝王之世道德有优劣五霸之/时仁义有厚薄大小不得相逾)
老子曰地广民众不足以为强甲坚兵利不
可以恃胜城高池深不足以为固严刑峻罚
不足以为威(夫三者不得恃/唯有德者王也)为存政者虽小
必存焉为亡政者虽大必亡焉故善守者无
与禦(音/御)善战者无与斗乘时势因民欲而天
下服故善为政者积其德善用兵者畜其怒
德积而民可用也怒畜而威可立也故文之
所加者深则权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
隘而不容(帝王之世道德有优劣五霸之/时仁义有厚薄大小不得相逾)
老子曰地广民众不足以为强甲坚兵利不
可以恃胜城高池深不足以为固严刑峻罚
不足以为威(夫三者不得恃/唯有德者王也)为存政者虽小
必存焉为亡政者虽大必亡焉故善守者无
与禦(音/御)善战者无与斗乘时势因民欲而天
下服故善为政者积其德善用兵者畜其怒
德积而民可用也怒畜而威可立也故文之
所加者深则权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
卷九 第 14a 页 0521-118.png
则威之所制者广广即我强而适弱善用兵
者先弱敌而后战故费不半而功十倍故千
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
王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此不
明于道也(轻用兵器虽大必亡善任政术虽/小必昌存万姓于下死之地故胜)
(驱民于立尸之/地必败者也)
通玄真经卷之九
者先弱敌而后战故费不半而功十倍故千
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
王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此不
明于道也(轻用兵器虽大必亡善任政术虽/小必昌存万姓于下死之地故胜)
(驱民于立尸之/地必败者也)
通玄真经卷之九
卷九 第 14b 页 0521-11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