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60709c 页
卷八 第 1a 页 0521-064.png
通玄真经卷之八璧八
    默希子注
   自然(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亦/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
   (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曰自然也)
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夫虚中有灵暗中有明孰能见之/与道同也无为自治万物乃成也)去恩慧舍
圣智外贤能废仁义灭事故弃佞辩禁奸伪
则贤不肖者齐于道矣(去此七者即贤无所/尚愚无所愧洪同大)
(道复归/自然也)静则同虚则通至德无为万物皆容
虚静之道天长地久神微周盈于物无宰(心/既)
卷八 第 1b 页 0521-065.png
(虚矣无所不通德既充矣无所不/容故能神用而无主周行而不怠)十二月运
行周而复始(谓十二月转轮无穷/终而复始天之道也)金木水火
土其势相害其道相待(五行相推一王一衰/寒暑递迁进退有时)
(生杀存道不/失其宜也)故至寒伤物无寒不可至暑伤
物无暑不可故可与不可皆可是以大道无
所不可可在其理见可不趋见不可不去可
与不可相为左右相为表里(寒暑代谢此天/地之道也礼教)
(刑罚圣人法也然寒暑虽酷不可无也时顺/即何伤刑罚虽惨不可废也理当即非害见)
(可即行不/可即止)凡事之要必从一始时为之纪自
古及今未尝变易谓之天理(一者道之子君/之柄古今虽异)
卷八 第 2a 页 0521-066.png
(动用未殊如轴运毂以内制外/轮转无穷与天相为终始也)上执大明下
用其光道生万物理于阴阳化为四时分为
五行各得其所(有本/作事)与时往来法度有常下
及无能上道不倾群臣一意天地之道无为
而备无求而得是以知其无为而有益也(天/垂)
(象以明照四方君立法以临制天下蛰虫昭/苏黎庶蒙惠阴阳不差万物有常自非无为)
(不能有益于国昔尧/治天下而修身也)
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
故天圆不中规地方不中矩往古来今谓之
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卷八 第 2b 页 0521-067.png
故见不远者不可与言大知不博者不可与
论至夫禀道与物通者无以相非(道德至大/无形状天)
(地至广无度量近在毫发之间而莫见远则/宇宙之内而难测自非博达通物者莫能明)
(至道之原冥/是非之境也)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
心一也(制法虽殊/敬民一也)若夫规矩勾绳巧之具也
而非所以为巧也故无弦虽师文(师文/善琴)不能
成其曲徒弦则不能独悲故弦悲之具也非
所以为悲也(夫万物虽曰自然皆有因假不/能独运其独勾绳者巧之制也)
(而非巧也妙在于人无绳无不直弦器/者悲之具也而非悲也无弦则不悲也)至于
神和游于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于
卷八 第 3a 页 0521-068.png
弦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此
不传之道也(师文弹琴在指勾弦写神故意/游心手之间和阴阳之候遂使)
(律变四时气感万物至于父子虽亲不能/传者妙之极矣此亦况道不可传受也)
肃者形之君也而寂寞者音之主也(肃静也/故静中)
(生形以静为君寂/中有音以寞为主)
老子曰天地之道以德为主道为之命物以
自正至微甚内不以事贵故不待功而立不
以位为尊不待名而显不须礼而庄不用兵
而强(道生为命德畜为主人能调护冲气正/性命内保精微外弃烦累何须名位而)
(自尊不待兵/甲而人服也)故道立而不教明照而不察道
卷八 第 3b 页 0521-069.png
立而不教者不夺人能也明照而不察者不
害其事也(道存则教遗明极则无察/然后能任所重事无有害)夫教道
者逆于德害于物故阴阳四时金木水火土
同道而异理万物同情而异形智者不相教
能者不相受故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
自然故生者无德死者无怨(夫逆德者谓德/衰而教兴害物)
(者谓先损而后益且五行异性万物殊形由/教有本末人有贤愚圣人垂法制教开迷导)
(蒙使智者相授能者不隐各尽其分/归乎自然生不矜其德死不怨乎天)天地不
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生万物圣人养百姓岂有心于/物有私于人哉一以观之有同刍狗)夫慈爱
卷八 第 4a 页 0521-070.png
仁义者近狭之道也狭者入大而迷近者行
远而惑圣人之道入大不迷行远不惑常虚
自守可以为极是谓天德(道德玄微仁义浅/狭中庸登小径以)
(致迷上圣陟通衢而无滞自非/灵府恒明安能与天为极也)
老子曰圣人天覆地载日月照临阴阳和四
时化怀万物而不同无故无新无疏无亲(此/圣)
(人之德也覆载若天地照临如日月转轮如/四时殊俗异类草木昆虫莫不安其居遂其)
(性岂有新故亲/疏于其间者哉)故能法天者天不一时地不
一材人不一事故绪业多端趋行多方(言天/以一)
(时则不能成岁地以一材则用/之有极人有一能未足为贵也)故用兵者或
卷八 第 4b 页 0521-071.png
轻或重或贪或廉四者相反不可一也(各有/所利)
(故以/不一)轻者欲发重者欲止贪者欲取廉者不
利非其有也(夫兵众心欲一今重者欲止轻/者欲发各趋其便是不一也不)
(一则遇敌而败但量其才力/均轻重而使之则尤往不克)故勇者可令进
斗不可令持坚重者可令固守不可令淩敌
贪者可令攻取不可令分财廉者可令守分
不可令进取信者可令持约不可令应变五
者圣人兼用而材使之(惟圣人善用其能不/失其所能故天下无)
(敌/也)夫天地不怀一物阴阳不产一类故海不
让水潦以成其大山林不让枉挠以成其崇
卷八 第 5a 页 0521-072.png
圣人不辞其负薪之言以广其名夫守一隅
而遗万方取一物而弃其馀则所得者寡而
所治者浅矣(夫道不广不能怀万物圣人德/不厚无以纳微言故一能不可)
(恃一方不可守守之/者细恃之者浅也)
老子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之所照形
殊性异各有所安乐所以为乐者乃所以为
悲也安所以为安者乃所以为危也(以已乐/乐之则)
(悲因其乐乐之即乐以已安安/之则危因其生而安之则安也)故圣人之牧
民也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其宜为其所能
周其所适施其所宜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
卷八 第 5b 页 0521-073.png
相过(圣人牧民使异性殊形各适其宜虽则/万类有若一体不能相越故曰一齐)
天下之物无贵无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
不贵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贵贱无定/分穷通无)
(常准在遇与不/遇用与不用也)故不尚贤者言不放鱼于木
不沈鸟于渊(言因飞而放于林因游而投于/水则飞沈得所由贤愚并用也)
昔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
司空(三公之官论道经邦变理/阴阳为天子股肱喉舌也)后稷为田畴
(教民/播种)奚仲为工师(造器物以备民用圣人任/贤若此功格宇宙德潦四)
(海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也)其导民也水处者渔林处者采
谷处者牧陵处者田地宜事事宜其械械宜
卷八 第 6a 页 0521-074.png
其材皋泽织网陵坂耕田如是则民得以所
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以离叛者寡听
从者众若风之过萧忽然而感之各以清浊
应物莫不就其所利避其所害是以邻国相
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
车轨不结于千里之外皆安其居也(圣人之/道民也)
(因其势而居之因其宜而安之则有无相资/巧拙相资由风之过箫而之润物则声从所)
(感物随所利故得邻国相望兵/甲不用民至老死皆安其居也)故乱国若盛
治国若虚亡国若不足存国若有馀虚者非
无人也各守其职也盛者非多人也皆徼于
卷八 第 6b 页 0521-075.png
末也有馀者非多财也欲节而事寡也不足
者非无货也民鲜而费多也(明此四者则见/治乱之本察存)
(亡之/势也)故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诛
非所为也所守也上德之道也(禁诛者先王/制法非所以)
(为杀然为以堤防也然愚人不守其/令而多幍之是有取死之道焉尔)
老子曰以道治天下非易人性也因其所有
而条畅之故因即大作即小古之渎水者因
水之流也生稼者因地之宜也征伐者因民
之欲也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物必有自然
而后人事有治也(观物有自然之性然后顺/物之宜因民所欲则事无)
卷八 第 7a 页 0521-076.png
(不济动/无不利)故先王之制法因民之性而为之节
文无其性不可使顺教有其性无其资不可
使遵道(由木不可使出水/金不可使生火也)人之性有仁义之
资其非圣人为之法度不可使向方因其所
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威行如神因其性即
天下听从怫其性即法度张而不用(道德仁/义虽本)
(性皆有而非圣王为法度行其权赏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威之以刑则无由复自然之性)
(而能向方矣因其性则其应/如神怫其性即虽令不从也)道德者则功名
之本也民之所怀也民怀之则功名立(非有/道德)
(无以树/功名也)古之善为君者法江海江海无为以
卷八 第 7b 页 0521-077.png
成其大窊下以成其广故能长久为天下溪
谷其德乃足无为故能取百川不求故能得
不行故能至是以取天下而无事不自贵故
富不自见故明不自矜故长处不有之地故
为天下王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终不为大故
能成其大江海近于道故能长久与天地相
保公正修道则功成不有不有即强固强固
而不以暴人道深即德深德深即功名遂成
此谓玄德深矣远矣其与物反矣(世尚尊高/吾则自卑)
(世贵矜伐吾则不争/长处不有故谓物反)天下有始莫知其理唯
卷八 第 8a 页 0521-078.png
圣人能知所以非雄非雌非牝非牡生而不
死天地以成阴阳以形万物以生故阴与阳
有圆有方有短有长有存有亡道为之命幽
沉而无事于心甚微于道甚当死生同理万
物变化合于一道简生忘死何往不寿去事
与言慎无为也守道周密于物不宰至微无
形天地之始万物同于道而殊形至微无物
故能周恤至大无外故为万物盖至细无内
故为万物贵道以存生德以安形至道之度
去好去恶无有知故易意和心无以道迕(天/地)
卷八 第 8b 页 0521-079.png
(有始者谓道也举世莫能识者言非雄雌可/辩形色所推然虽寻之无所语之不得而乂)
(长存夫天地有高下之位日月有昼夜之宜/阴阳有刚柔之理万物有长短之质至于道)
(也非幽非明非存非亡非巨非细非圆非方/轮转不极变化无方然而礼之者能存生安)
(形去事去言浩然无为悠然委顺/则能复乎大朴冥乎仁寿之域)夫天地专
而为一分而为二反而合之上下不失专而
为一分而为五反而合之必中规矩(一者气/布二者)
(形流五者五行也上下者天地也人处其间/能合德天地专精为一必中法度而复乎初)
(也)夫道至亲不可疏至近不可远求之远者
往而复反(远求诸物莫/知求之身也)
老子曰帝者有名莫知其情帝者贵其德王
卷八 第 9a 页 0521-080.png
者尚其义霸者通于理(德者煦育万物义者/拯溺扶危理者应于)
(机/数)圣人之道于物无有道挟然后任智德薄
然后任刑明浅然后任察任智者中心乱任
刑者上下怨任察者下求善以事上即弊(智/出)
(乱真刑生法诈善起于矫三者既变圣/人禁之莫之能胜失道之弊任于兹也)是以
圣人因天地以变化其德乃天覆而地载道
之以时其养乃厚厚养即治(治/乱)虽有神圣夫
何以易之去心智省刑罚反清静物将自正
道之为君如尸俨然玄默而天下受其福一
人被之不褒万人被之不褊是故重为慧重
卷八 第 9b 页 0521-081.png
为暴即道迕矣为惠者布施也(圣人观时之/弊任其智诈)
(故镇以道德反乎清静使物自正守于玄默/使其复朴故惠不妄施刑不妄加即暴乱不)
(兴而顺/于道)无功而厚赏无劳而高爵即守职者
懈于官而游居者亟于进矣夫暴者妄诛无
罪而死亡行道者而被刑即修身不劝善而
为邪行者轻犯上矣故为惠者即生奸为暴
者即生乱奸乱之俗亡国之风也(夫刑不可/加有道爵)
(不可及无功则守职者有懈怠之色行道/者有陵替之心此奸乱之俗亡国之风也)
国有诛者而主无怒也朝有赏者而君无与
也诛者不怨君罪之当也赏者不德上功之
卷八 第 10a 页 0521-082.png
致也民知诛赏之来皆生于身故务功修业
不受赐于人是以朝廷芜而无迹田壄辟而
无秽(赏足以劝善刑足以惩奸赏者无骄与/之危刑者无哀恻之情则近者被其泽)
(远人服其德若修其业而竭其/力故朝廷无争讼田野滋稼穑)故太上下知
而有之(言下古知太上有/道后王取法而行)王道者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徭因
循任下责成而不劳谋无失策举无过事言
无文章行无仪表进退应时动静循理美丑
不好憎赏罚不喜怒名各自命类各自以事
由自然莫出于己若欲狭之乃是离之若欲
卷八 第 10b 页 0521-083.png
饰之乃是贼之(王者非大不能容万物非静/不能和百姓绝于好憎敦乎)
(朴素狭而不亲文无害/质物类众咸归自然也)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反之玄妙各处其宅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太
一之精通合于天天道嘿嘿无容无则大不
可极深不可测常与人化智不能得轮转无
端化遂如神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人之魂/者阳也)
(生也受于天魄者阴也杀也受于地是各守/其宅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精魂魄是天地)
(之至精故曰玄妙天得之常明人得之常生/故曰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太一太上道君也)
(人之所禀也言人能守其精神使不失其身/乃上合天太一专精积念故能通也守之法)
(唯静唯默无容无则无大无涯其微莫测故/曰常与人化智不能得其转如轮其化如神)
卷八 第 11a 页 0521-084.png
(虚无之间常后不先冥/冥能晓故曰至真也)其听治也虚心弱志
清明不闇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
肖莫不尽其能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
君即治国之所以明矣(夫有清明之鉴必见/纯粹之精以治国则)
(群臣争戴之不轻以身/则万万周卫而不离也)
老子曰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乘众
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者即无
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乘众
人之势者天下不足用也(善用众者天下无/强用众力则山丘)
(虽重其势可移用众智/则鬼神虽隐其理可明)无权不可为之势而
卷八 第 11b 页 0521-085.png
不循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功(夫机/权已)
(张而匹夫虽微可发万钧之弩事理/既乖而圣人虽神不能屈童子之言)故圣人
举事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有一功者处
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胜其任即举者不
重也能胜其事即为者不难也圣人兼而用
之故人无弃人物无弃材(因其材而使之莫/不各尽其材因其)
(能而用之莫/不皆竭其能)
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
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捲握
而不散(唯能变通循时应/物无滞谓之无为)谓其私志不入公
卷八 第 12a 页 0521-086.png
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
立而名不有若夫水用舟沙用乃鸟切泥用
(敕伦/切)山用樏(音/羸)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因下
为池非吾所为也(用其所利各得其便/故云非吾所为也)圣人
不耴身之贱恶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短忧
百姓之穷也故常虚而无为抱素见朴不与
物杂(常与道同/不为物杂)
老子曰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
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之民强
卷八 第 12b 页 0521-087.png
陵弱众暴寡诈者欺愚勇者侵怯又为其怀
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
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
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
立诸侯以教诲之是以天地四时无不应也
官无隐事国无遗利所以衣寒食饥养老弱
息劳倦无不以也(圣人之在上者非欲尊其/位乐其身将以息民救弊)
(故天子执一以齐之三公论道以匡之九卿/奉法以翼之诸侯宣教以尊之故得遐迩同)
(风君臣一意官无伪禄市无邪/利故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神农形悴尧
瘦癯舜黧黑禹胼胝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
卷八 第 13a 页 0521-088.png
鼓刀而入周百里奚传(知恋/切)卖管仲束缚孔
子无黔突墨子无煖席非以贪禄慕位将欲
事起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自天子至于
庶人四体不勤思虑不困于事求赡者未之
闻也(自神农以下形体癯悴手足胼胝非求/居于民上自取尊志在救物故也未有)
(安坐而望禄不/耕而穫黍也)
老子曰所谓天子者有天道以立天下也立
天下之道执一以为保反本无为虚静无有
忽恍无际远无所止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是
谓大道之经(与前/释同)
卷八 第 13b 页 0521-089.png
老子曰夫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
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
以应无方是谓神明(夫人头圆天也足方地/也背阴面阳左手执柔)
(右手执刚足践九幽上戴三光周行无穷精/耀四方一而不变轮转无常谓之神见之者)
(昌/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得观其形地方而无涯
故莫窥其门天化遂无形状地生长无计量
(化乎无穷至明者莫见其形生/乎无尽善计者不能知其数也)夫物有胜唯
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轮转
无穷象日月之运行若春秋之代谢日月之
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制形而无形故功
卷八 第 14a 页 0521-090.png
可成物物而不物故胜而不屈(形出无形故/形形而不绝)
(物出无物故/物物而无穷)庙战者帝神化者王庙战者法
天道神化者明四时修正于境内而远方怀
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宾服也(庙战者以道/制而为帝神)
(化者以兵胜而为/王不得己而用之)古之得道者静而法天地
动而顺日月喜怒合四时号令比雷霆音气
不戾八风诎申不获五度(得道之人喜怒不/妄发号令不妄施)
(法于天地顺乎日月故/八风不戾五星不差也)因民之欲乘民之力
为之去残除害夫同利者相死同情者相成
同行者相助循己而动天下为斗故善用兵
卷八 第 14b 页 0521-091.png
者用其自为用不能用兵者用其为己用用
其自为用天下莫不可用用其为己用无一
人之可用也(除其所害则天下虽众自为我/用非其所欲则一人虽寡不为)
(己/有)
通玄真经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