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60684c 页
卷三 第 1a 页 0520-072.png
通玄真经卷之三璧三
默希子注
九守(此篇有九目故曰九守九者易/之数终明极则变变则乖道守)
(之者居亢龙无悔可越三清之表忽/之者则牝马不利将沦九幽之下固)
(宜守道不/可失常也)
老子曰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气象/未分)
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形质/已具)离而为
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分而为阴阳(刚柔/立矣)精气为人
粗气为虫(所本则一所禀则异/气有清浊物有精粗)刚柔相成万
物乃生(从是万化/至乎无穷)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
默希子注
九守(此篇有九目故曰九守九者易/之数终明极则变变则乖道守)
(之者居亢龙无悔可越三清之表忽/之者则牝马不利将沦九幽之下固)
(宜守道不/可失常也)
老子曰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气象/未分)
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形质/已具)离而为
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分而为阴阳(刚柔/立矣)精气为人
粗气为虫(所本则一所禀则异/气有清浊物有精粗)刚柔相成万
物乃生(从是万化/至乎无穷)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
卷三 第 1b 页 0520-073.png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
尚何存(入无穷之门反造化之根/莫诚其真孰云有我也)故圣人法
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
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翱翔天地复蹈纪/纲逍遥于自得之)
(境放旷于无为之宅俗/不能拘世不能诱也)天静以清地定以宁
万物逆之者死顺之者生(天无心于逆顺/人有生于祸败)故
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道处于/静默神)
(游于/虚极)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
地也(天气清化而为精神地气/重疑而为骨骸故言禀受)道生一(天/也)一
生二(地/也)二生三(人/也)三生万物(变化/广也)万物负阴
尚何存(入无穷之门反造化之根/莫诚其真孰云有我也)故圣人法
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
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翱翔天地复蹈纪/纲逍遥于自得之)
(境放旷于无为之宅俗/不能拘世不能诱也)天静以清地定以宁
万物逆之者死顺之者生(天无心于逆顺/人有生于祸败)故
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道处于/静默神)
(游于/虚极)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
地也(天气清化而为精神地气/重疑而为骨骸故言禀受)道生一(天/也)一
生二(地/也)二生三(人/也)三生万物(变化/广也)万物负阴
卷三 第 2a 页 0520-074.png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皆柔和/气而生)
老子曰人受天地变化而生(受生天地之间/而居万物之上)
一月而膏(凝/也)二月血脉(形兆/胚也)三月而胚(定府/灵也)
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
(开窍/通明)八月而动(神其/降灵)九月而躁(宫室列布/以定精也)十
月而生(万像/成也)形骸已成五藏乃分肝主目肾
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五藏此唯四与/今说不同未详)
外为表中为里头圆法天足方象地(一人之/身万像)
(悉备不/可轻也)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
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
老子曰人受天地变化而生(受生天地之间/而居万物之上)
一月而膏(凝/也)二月血脉(形兆/胚也)三月而胚(定府/灵也)
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
(开窍/通明)八月而动(神其/降灵)九月而躁(宫室列布/以定精也)十
月而生(万像/成也)形骸已成五藏乃分肝主目肾
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五藏此唯四与/今说不同未详)
外为表中为里头圆法天足方象地(一人之/身万像)
(悉备不/可轻也)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
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
卷三 第 2b 页 0520-075.png
暑人有取与喜怒胆为云肺为气脾为风肾
为雨肝为雷人与天地相类而心为之主(心/为)
(身主总统五藏六府四支九窍之要上通于/天下应于地中合于万物所谓神百姓日用)
(不知知此/道者鲜矣)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
月失行薄蚀无光风雨非时毁拆生灾(天有/日月)
(不可不明风雨不可不节不时不节则为灾/人有耳目不可不清血脉不可不平不和不)
(平则为/病矣)五星失行州国受其殃(五星所犯分/野受灾五藏)
(受邪一/身生病)天地之道至闳以大尚由节其章光
爱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熏而不息精神
何能驰骋而不乏(天地至大犹节四时调五/纬护其神明况乎人役耳)
为雨肝为雷人与天地相类而心为之主(心/为)
(身主总统五藏六府四支九窍之要上通于/天下应于地中合于万物所谓神百姓日用)
(不知知此/道者鲜矣)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
月失行薄蚀无光风雨非时毁拆生灾(天有/日月)
(不可不明风雨不可不节不时不节则为灾/人有耳目不可不清血脉不可不平不和不)
(平则为/病矣)五星失行州国受其殃(五星所犯分/野受灾五藏)
(受邪一/身生病)天地之道至闳以大尚由节其章光
爱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熏而不息精神
何能驰骋而不乏(天地至大犹节四时调五/纬护其神明况乎人役耳)
卷三 第 3a 页 0520-076.png
(目驰心虑而能/全其性灵者乎)是故圣人守内而不失外(内/保)
(精神外/全形体)夫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
也血气专乎内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
寡(夫见表知里视本知末且嗜欲生乎中则/华色彫乎外精气和于内而肌肤充乎外)
嗜欲寡则耳目清而听视聪达听视聪达谓
之明(夫聪无不察明无不照/莫不由乎寡情杜欲也)五藏能属于心
而无离则气意胜(胜/去)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气
不散以听无不闻以视无不见以为无不成
(任能正定其心五藏不受于邪则悖之气散/而精神之用明微无不照幽无不察事无不)
(济为无/不成也)患祸无由入邪气不能袭(动用常正/祸患自亡)
(精神外/全形体)夫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
也血气专乎内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
寡(夫见表知里视本知末且嗜欲生乎中则/华色彫乎外精气和于内而肌肤充乎外)
嗜欲寡则耳目清而听视聪达听视聪达谓
之明(夫聪无不察明无不照/莫不由乎寡情杜欲也)五藏能属于心
而无离则气意胜(胜/去)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气
不散以听无不闻以视无不见以为无不成
(任能正定其心五藏不受于邪则悖之气散/而精神之用明微无不照幽无不察事无不)
(济为无/不成也)患祸无由入邪气不能袭(动用常正/祸患自亡)
卷三 第 3b 页 0520-077.png
(内精不荡/外邪莫入)故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
知小(自少以求多即易/因小以知大则明)夫孔窍者精神之户
牖血气者五藏之使候(决户牖精神洞明玄/鉴通使俱则五藏疏)
(达而不/悖也)故耳目淫于声色即五藏动摇而不
定血气滔荡而不休精神驰骋而不守祸福
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惑于声色役其/精神忘于彼而)
(忘于此亦犹水之平也则毫发之微/可睹人之蔽也虽丘山之祸莫之见)故圣人
爱而不越(虽通嗜欲务在节/宣不祈分外也)圣人诚使耳目
精明玄达无所诱慕意气无失清静而少嗜
欲五藏便宁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即观乎
知小(自少以求多即易/因小以知大则明)夫孔窍者精神之户
牖血气者五藏之使候(决户牖精神洞明玄/鉴通使俱则五藏疏)
(达而不/悖也)故耳目淫于声色即五藏动摇而不
定血气滔荡而不休精神驰骋而不守祸福
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惑于声色役其/精神忘于彼而)
(忘于此亦犹水之平也则毫发之微/可睹人之蔽也虽丘山之祸莫之见)故圣人
爱而不越(虽通嗜欲务在节/宣不祈分外也)圣人诚使耳目
精明玄达无所诱慕意气无失清静而少嗜
欲五藏便宁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即观乎
卷三 第 4a 页 0520-078.png
往世之外来事之内祸福之间可足见也(圣/人)
(知嗜欲蔽塞聪明故一心气而止乱守精神/而不越则内外之情可见祸福之兆自明也)
故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远徇于物近贵其/身所弃者大所得)
(者/小)以言精神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乱目使
目不明五音入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
生创(音爽外有所/欲内有所损)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故嗜
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不疾去之则志
气日耗(精气泄漏则/形神日逝也)夫人所以不能终其天
年者以其生生之厚(厚生者谓贪餐无厌/只求快心诚自疏也)夫
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无以生为不/厚生不厚生)
(知嗜欲蔽塞聪明故一心气而止乱守精神/而不越则内外之情可见祸福之兆自明也)
故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远徇于物近贵其/身所弃者大所得)
(者/小)以言精神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乱目使
目不明五音入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
生创(音爽外有所/欲内有所损)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故嗜
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不疾去之则志
气日耗(精气泄漏则/形神日逝也)夫人所以不能终其天
年者以其生生之厚(厚生者谓贪餐无厌/只求快心诚自疏也)夫
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无以生为不/厚生不厚生)
卷三 第 4b 页 0520-079.png
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
知一即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即无一之
能知也(自天地万物轮转无穷皆乘一而有/万类虽差同根于一故知万物为一)
(理无不悉不知万物/为一则触事皆失)吾处天下亦为一物而
物亦物也物之与物何以相物(此明物我玄/同好僧无主)
(故云吾处天下亦天下之一物耳同为一物/何以相物物我两忘是非安继故游刃虚宗)
(全真大/横也)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辞也(欲不/可纵)
(事不/可繁)贱之不可憎也贵之不可喜也(贵贱以/宜好憎)
(安/在)因其资而宁之弗敢极也弗敢极即至乐
极矣(此一节总叙九守为治国修身之/至诚向道君子宜精详其旨也)
知一即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即无一之
能知也(自天地万物轮转无穷皆乘一而有/万类虽差同根于一故知万物为一)
(理无不悉不知万物/为一则触事皆失)吾处天下亦为一物而
物亦物也物之与物何以相物(此明物我玄/同好僧无主)
(故云吾处天下亦天下之一物耳同为一物/何以相物物我两忘是非安继故游刃虚宗)
(全真大/横也)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辞也(欲不/可纵)
(事不/可繁)贱之不可憎也贵之不可喜也(贵贱以/宜好憎)
(安/在)因其资而宁之弗敢极也弗敢极即至乐
极矣(此一节总叙九守为治国修身之/至诚向道君子宜精详其旨也)
卷三 第 5a 页 0520-080.png
守虚(九守/一数)
老子曰所谓圣人者因时而安其位当世而
乐其业(安人之所不安至安乐/人之所不乐至乐也)夫哀乐者德
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过(凡人则/有道者)
(则/无)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生非我有故/谓天行死非)
(我终故/谓物化)静即与阴合德动即与阳同波(此动/静不)
(失其/正也)故心者形之生也神者心之宝也(神心/之舍)
(也人之/所宝也)形劳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是以圣人遵之不敢越也(形者神之宅精者/气之灵相依而主)
(相违而死圣人贵/之不敢轻用也)以无应有必究其理以虚
老子曰所谓圣人者因时而安其位当世而
乐其业(安人之所不安至安乐/人之所不乐至乐也)夫哀乐者德
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过(凡人则/有道者)
(则/无)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生非我有故/谓天行死非)
(我终故/谓物化)静即与阴合德动即与阳同波(此动/静不)
(失其/正也)故心者形之生也神者心之宝也(神心/之舍)
(也人之/所宝也)形劳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是以圣人遵之不敢越也(形者神之宅精者/气之灵相依而主)
(相违而死圣人贵/之不敢轻用也)以无应有必究其理以虚
卷三 第 5b 页 0520-081.png
受实必穷其节(万物自无而生无所不有天/地以虚而受无所不容也)
恬愉虚静以终其命(保虚静/达生死)无所疏无所亲
(其贵也不可亲其/贱也不可疏也)抱德炀和以顺于天与道
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死生无
变于己故曰至神(合乎道德齐乎死生福之/不能祐祸之不能倾自非)
(至神安/能若此)神则以求无不得也以为无不成也
(能与天地同道与神灵合德则所求/无不得所为无不成可谓至神也)
守无
老子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
(无以天下为万物盗则神何/累不为万物盗则心何感也)齐生死则意不
恬愉虚静以终其命(保虚静/达生死)无所疏无所亲
(其贵也不可亲其/贱也不可疏也)抱德炀和以顺于天与道
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死生无
变于己故曰至神(合乎道德齐乎死生福之/不能祐祸之不能倾自非)
(至神安/能若此)神则以求无不得也以为无不成也
(能与天地同道与神灵合德则所求/无不得所为无不成可谓至神也)
守无
老子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
(无以天下为万物盗则神何/累不为万物盗则心何感也)齐生死则意不
卷三 第 6a 页 0520-082.png
慑同变化则明不眩(知死生以假名不足以/恐惧诚变化以虚诞不)
(足以/惊怛)夫至人倚不挠之柱行无关之途(不挠/之柱)
(道也无关之途德也以道为柱/所以无倾以德为途所以皆适)禀不竭之府
(神用/无极)学不死之师(本乎/不生)无往而不遂无之而
不通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转祸福利害
不足以患心(死生无迫于己/利害安足介怀)夫为义者可迫
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存义者可以仁道/劝不可以兵威胁)可正
以义不可悬以利(重于义则/轻于利也)君子死义不可
以富贵留也(宁蹈义而死/不苟富而生)为义者不可以死
亡恐也(死义以/忘生也)又况于无为者乎无为者即
(足以/惊怛)夫至人倚不挠之柱行无关之途(不挠/之柱)
(道也无关之途德也以道为柱/所以无倾以德为途所以皆适)禀不竭之府
(神用/无极)学不死之师(本乎/不生)无往而不遂无之而
不通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转祸福利害
不足以患心(死生无迫于己/利害安足介怀)夫为义者可迫
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存义者可以仁道/劝不可以兵威胁)可正
以义不可悬以利(重于义则/轻于利也)君子死义不可
以富贵留也(宁蹈义而死/不苟富而生)为义者不可以死
亡恐也(死义以/忘生也)又况于无为者乎无为者即
卷三 第 6b 页 0520-083.png
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影柱(影柱虚无也/既无形质安)
(所系累夫存义者犹不可以兵威胁/之况有道者而可以死亡恐之乎)上观至
人之伦深原道德之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
以羞也(羞进也观古视今抱道守/德深明旨趣足以进修也)夫无以天
下为者学之建鼓也(夫上古之君无不以天/下为己不思至道公然)
(有为其由击鼓而/欲无声不应者也)
守平
老子曰尊势厚利人之所贪比之身则贱(尊/势)
(者重世而贱身修/道者贵身而轻货)故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
衣足以盖形禦寒适情辞馀不贪得不多积
(所系累夫存义者犹不可以兵威胁/之况有道者而可以死亡恐之乎)上观至
人之伦深原道德之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
以羞也(羞进也观古视今抱道守/德深明旨趣足以进修也)夫无以天
下为者学之建鼓也(夫上古之君无不以天/下为己不思至道公然)
(有为其由击鼓而/欲无声不应者也)
守平
老子曰尊势厚利人之所贪比之身则贱(尊/势)
(者重世而贱身修/道者贵身而轻货)故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
衣足以盖形禦寒适情辞馀不贪得不多积
卷三 第 7a 页 0520-084.png
(养足而己/有馀委之)清目不视静耳不听闭口不言委
心不虑弃聪明反太素休精神去知故无好
无憎是谓大通除秽去累莫若未始出其宗
何为而不成(未始出其宗者谓本来虚寂无/无贪爱故万绪纷然皆为秽累)
(故遣涤除还/原复朴也)知养生之和者即不可悬以利
通内外之符者不可诱以势(贪利伤生慕世/妨道至人之所)
(不为/之也)无外之外至大无内之内至贵能知大
贵何往不遂(大道其出无外其入无内/无之不通可谓大贵也)
守易
老子曰古之为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
心不虑弃聪明反太素休精神去知故无好
无憎是谓大通除秽去累莫若未始出其宗
何为而不成(未始出其宗者谓本来虚寂无/无贪爱故万绪纷然皆为秽累)
(故遣涤除还/原复朴也)知养生之和者即不可悬以利
通内外之符者不可诱以势(贪利伤生慕世/妨道至人之所)
(不为/之也)无外之外至大无内之内至贵能知大
贵何往不遂(大道其出无外其入无内/无之不通可谓大贵也)
守易
老子曰古之为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
卷三 第 7b 页 0520-085.png
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得情性之/和忘贫贱)
(之/品)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
不为(有欲则所欲者不足/无乐则所适者皆遂)无益于性者不以
累德不便于生者不以滑和(名利伤德嗜欲/害生故不为也)
不纵身肆意而制度可以为天下仪(自能矜/慎可为)
(仪表/也)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适情而
行馀天下而不有委万物而不利岂为贫富
贵贱失其性命哉夫若然者可谓能体道矣
(惟体道知足者故有馀天下不/利万物岂从欲害夺其性命也)
守清
(之/品)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
不为(有欲则所欲者不足/无乐则所适者皆遂)无益于性者不以
累德不便于生者不以滑和(名利伤德嗜欲/害生故不为也)
不纵身肆意而制度可以为天下仪(自能矜/慎可为)
(仪表/也)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适情而
行馀天下而不有委万物而不利岂为贫富
贵贱失其性命哉夫若然者可谓能体道矣
(惟体道知足者故有馀天下不/利万物岂从欲害夺其性命也)
守清
卷三 第 8a 页 0520-086.png
老子曰人受气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鼻
口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温也其情一也
(贵贱/所同)或以死或以生或为君子或为小人所
以为制者异(所好则同所得则异随心所欲/为物所制性有贤愚情有厚薄)
(故或贵或贱或/死或生不一也)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
(鉴无/遗物)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动不/私己)人莫
鉴于流潦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静也(水非/浊而)
(能照神非/清而不居)故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唯清/与平)
(可察/物情)故用之者必假于不用者(谓有无相成/形神相保也)
夫鉴明者则尘垢不污也神清者嗜欲不误
口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温也其情一也
(贵贱/所同)或以死或以生或为君子或为小人所
以为制者异(所好则同所得则异随心所欲/为物所制性有贤愚情有厚薄)
(故或贵或贱或/死或生不一也)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
(鉴无/遗物)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动不/私己)人莫
鉴于流潦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静也(水非/浊而)
(能照神非/清而不居)故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唯清/与平)
(可察/物情)故用之者必假于不用者(谓有无相成/形神相保也)
夫鉴明者则尘垢不污也神清者嗜欲不误
卷三 第 8b 页 0520-087.png
也(明则不垢其身/清则不误其神)故心有所至则神慨然在
之(心灵相通故/心至则神存)反之于虚则消躁藏息矣此
圣人之游也(心无静躁/神明虚游)故治天下者必达性
命之情而后可也
守真
老子曰夫所谓圣人者适情而已量腹而食
度形而衣节乎己而贪污之心无由生也(绝/贪)
(污而情可适节/衣食而性可全)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
为也能有名誉者必不以越行求之(能有大/名盖天)
(下者必不以骄矜之处故天下乐推而不厌/能有令誉而州里必不以誇耀而得故百姓)
之(心灵相通故/心至则神存)反之于虚则消躁藏息矣此
圣人之游也(心无静躁/神明虚游)故治天下者必达性
命之情而后可也
守真
老子曰夫所谓圣人者适情而已量腹而食
度形而衣节乎己而贪污之心无由生也(绝/贪)
(污而情可适节/衣食而性可全)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
为也能有名誉者必不以越行求之(能有大/名盖天)
(下者必不以骄矜之处故天下乐推而不厌/能有令誉而州里必不以誇耀而得故百姓)
卷三 第 9a 页 0520-088.png
(戴之而/不重也)诚达性命之情仁义因附也(自非审/穷通之)
(分得人物之情则天/下自归百姓自附也)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
载通洞条达澹然无事势利不能诱声色不
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
此真人之游也(神之明者物不能蔽事不能/惑虽势倾王公利积山岳声)
(驻行云色能倾国辩若连环智若流水勇/绝扛鼎且匹夫犹不可夺况真人者乎)夫
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唯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
(生不化故能/为生之之本)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
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于治天下
也(不知性命之理不违危微之机乐气吞宇/宙辨吐江河虽曰神奇而臭腐矣奈天下)
(分得人物之情则天/下自归百姓自附也)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
载通洞条达澹然无事势利不能诱声色不
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
此真人之游也(神之明者物不能蔽事不能/惑虽势倾王公利积山岳声)
(驻行云色能倾国辩若连环智若流水勇/绝扛鼎且匹夫犹不可夺况真人者乎)夫
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唯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
(生不化故能/为生之之本)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
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于治天下
也(不知性命之理不违危微之机乐气吞宇/宙辨吐江河虽曰神奇而臭腐矣奈天下)
卷三 第 9b 页 0520-089.png
(何)故圣人不失所守(所贱者势名/所贵者道德)
守静
老子曰静漠恬惔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
以据德也(自非恬愉/岂能全道)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
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
终年可谓能体道矣(外物不挠内和自生/育之有质归乎自然)若
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祸福不能矫
滑非誉不能尘垢(身心虚畅情气调达/祸福己冥非誉安垢)非有
其世孰能济焉有其才不遇其时身犹不能
脱又况无道乎(夫君臣相遇犹云龙相感有/非常之主用非常之人亦千)
守静
老子曰静漠恬惔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
以据德也(自非恬愉/岂能全道)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
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
终年可谓能体道矣(外物不挠内和自生/育之有质归乎自然)若
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祸福不能矫
滑非誉不能尘垢(身心虚畅情气调达/祸福己冥非誉安垢)非有
其世孰能济焉有其才不遇其时身犹不能
脱又况无道乎(夫君臣相遇犹云龙相感有/非常之主用非常之人亦千)
卷三 第 10a 页 0520-090.png
(载一逢所谓稀矣今才可经世时非有道心/宜逾迹无复干求是以文种就戮范子汎舟)
(故贤愚相县/眇然千里也)夫目察秋亳之末者耳不闻雷
霆之声耳调金玉之音者目不见太山之形
故小有所志则大有所忘(专视则废耳专目/则废听至雷霆之)
(声非细耳不闻者非谓聋者太山之形非小/目不睹者非谓瞽者以心不两用志不兼功)
(故知见利忘道/徇物遗身多矣)今万物之来擢拔吾生攓取
吾精若泉原也虽欲勿禀其可得乎(声色之/娱滋味)
(之美金玉之音惑眩情性昏翳精神相发监/觞浸成巨壑非夫至人安能奋翅冲霄扬鬐)
(慧海/也)今盆水若清之经日乃能见眉睫浊之
不过一挠即不能见方圆也人之精神难清
(故贤愚相县/眇然千里也)夫目察秋亳之末者耳不闻雷
霆之声耳调金玉之音者目不见太山之形
故小有所志则大有所忘(专视则废耳专目/则废听至雷霆之)
(声非细耳不闻者非谓聋者太山之形非小/目不睹者非谓瞽者以心不两用志不兼功)
(故知见利忘道/徇物遗身多矣)今万物之来擢拔吾生攓取
吾精若泉原也虽欲勿禀其可得乎(声色之/娱滋味)
(之美金玉之音惑眩情性昏翳精神相发监/觞浸成巨壑非夫至人安能奋翅冲霄扬鬐)
(慧海/也)今盆水若清之经日乃能见眉睫浊之
不过一挠即不能见方圆也人之精神难清
卷三 第 10b 页 0520-091.png
而易浊犹盆水也(凡人之情易染于俗知易/染之情必固难行之道水)
(之性难清于器审难清/之性去易昏之鉴也)
守法
老子曰上圣法天(无/为)其次尚贤(形教/也)其下任
臣任臣者危亡之道也(权政在人/危亡无日)尚贤者痴
惑之原也(君尚贤则下娇性而为之/矫性者非正真故曰痴惑)法天者
治天地之道也(治世之道则/天下之行也)虚静为主虚无
不受静无不持(守清静故能维持天/下而万物之主也)知虚静
之道乃能终始故圣人以静为治以动为乱
(自静者则心不挠/自治者故物不乱)故曰勿挠勿缨万物将自
(之性难清于器审难清/之性去易昏之鉴也)
守法
老子曰上圣法天(无/为)其次尚贤(形教/也)其下任
臣任臣者危亡之道也(权政在人/危亡无日)尚贤者痴
惑之原也(君尚贤则下娇性而为之/矫性者非正真故曰痴惑)法天者
治天地之道也(治世之道则/天下之行也)虚静为主虚无
不受静无不持(守清静故能维持天/下而万物之主也)知虚静
之道乃能终始故圣人以静为治以动为乱
(自静者则心不挠/自治者故物不乱)故曰勿挠勿缨万物将自
卷三 第 11a 页 0520-092.png
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是谓天道也(挠者/烦动)
(也骇者散乱也言治民之道如/是则万姓万物皆不失其所也)
守弱
老子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国为家以万物
为畜怀天下之大有万物之多即气实而志
骄(矜其大者虽大必亡/忧其危者虽危必存)大者用兵侵小小者
倨傲凌下(恃强者亡/淩下者灭)用心奢广譬犹飘风暴
雨不可长久(明强不可恃/暴不可久)是以圣人以道镇
之执一无为而不损冲气(唯圣人知强暴不/久故镇以道德一)
(以好憎则和气/不伤太平可至)见小守柔退而勿有(不可/光大)法
(也骇者散乱也言治民之道如/是则万姓万物皆不失其所也)
守弱
老子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国为家以万物
为畜怀天下之大有万物之多即气实而志
骄(矜其大者虽大必亡/忧其危者虽危必存)大者用兵侵小小者
倨傲凌下(恃强者亡/淩下者灭)用心奢广譬犹飘风暴
雨不可长久(明强不可恃/暴不可久)是以圣人以道镇
之执一无为而不损冲气(唯圣人知强暴不/久故镇以道德一)
(以好憎则和气/不伤太平可至)见小守柔退而勿有(不可/光大)法
卷三 第 11b 页 0520-093.png
于江海江海不为故功名自化弗强故能成
其王(言圣君有功不居民自从/化有德不宰物自归往也)为天下牝故
能神不死(神者沦九幽之不昧腾三清而/不皎本乎无始岂曰有终也)自
爱故能成其贵万乘之势以万物为功名权
任至重不可自轻自轻则功名不成(夫圣人/以万物)
(为贵今轻万物是轻其身轻其/身是轻天下轻天下物不归矣)夫道大以小
而成多以少为主(道以小而成大物/缘众而宗之一也)故圣人
以道莅天下柔弱微妙者见小也俭啬损缺
者见少也见小故能成其大见少故能成其
美(有天下者不遗小国之臣故能成其大/治身者不弃片善之益故能归其美也)天
其王(言圣君有功不居民自从/化有德不宰物自归往也)为天下牝故
能神不死(神者沦九幽之不昧腾三清而/不皎本乎无始岂曰有终也)自
爱故能成其贵万乘之势以万物为功名权
任至重不可自轻自轻则功名不成(夫圣人/以万物)
(为贵今轻万物是轻其身轻其/身是轻天下轻天下物不归矣)夫道大以小
而成多以少为主(道以小而成大物/缘众而宗之一也)故圣人
以道莅天下柔弱微妙者见小也俭啬损缺
者见少也见小故能成其大见少故能成其
美(有天下者不遗小国之臣故能成其大/治身者不弃片善之益故能归其美也)天
卷三 第 12a 页 0520-094.png
之道抑高而举下损有馀补不足(天道恶盈/而益谦也)
江海处地之不足故天下归之奉之圣人卑
谦清静辞让者见下也(江海以容纳为大/圣人以谦济为尊)虚
心无有者见不足也见下故能致其高见不
足故能成其贤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
死满日者亡(保虚柔者久存/矜奢溢者速亡)飘风暴雨不终
日小谷不能须臾盈飘风暴雨行强梁之气
故不能久而灭小谷处强梁之地故不得不
夺是以圣人执雌牝去奢骄不敢行强梁之
气执雌牝故能立其雄牡不敢奢骄故能长
江海处地之不足故天下归之奉之圣人卑
谦清静辞让者见下也(江海以容纳为大/圣人以谦济为尊)虚
心无有者见不足也见下故能致其高见不
足故能成其贤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
死满日者亡(保虚柔者久存/矜奢溢者速亡)飘风暴雨不终
日小谷不能须臾盈飘风暴雨行强梁之气
故不能久而灭小谷处强梁之地故不得不
夺是以圣人执雌牝去奢骄不敢行强梁之
气执雌牝故能立其雄牡不敢奢骄故能长
卷三 第 12b 页 0520-095.png
久(唯人不骄侈执雌牝而英/雄归之为群雄之王也)
老子曰天道极即反盈即损日月是也故圣
人日损而冲气不敢自满日进以牝功德不
衰天道然也(天道恶盈而好谦故唐虞法之/而成大人道恶暴而忌骄故桀)
(纣忽之以/致亡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得而
恶亡好利而恶病好尊而恶卑好贵而恶贱
众人为之故不能成执之故不能得是以圣
人法天弗为而成弗执而得(众人随俗好尊/高恶卑下故欲)
(高而不能自高圣人法天不好尊高不/恶卑下故不尊而自尊不高而自高也)与人
同情而异道故能长久(晦其光/同其尘)故三皇五帝
老子曰天道极即反盈即损日月是也故圣
人日损而冲气不敢自满日进以牝功德不
衰天道然也(天道恶盈而好谦故唐虞法之/而成大人道恶暴而忌骄故桀)
(纣忽之以/致亡也)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得而
恶亡好利而恶病好尊而恶卑好贵而恶贱
众人为之故不能成执之故不能得是以圣
人法天弗为而成弗执而得(众人随俗好尊/高恶卑下故欲)
(高而不能自高圣人法天不好尊高不/恶卑下故不尊而自尊不高而自高也)与人
同情而异道故能长久(晦其光/同其尘)故三皇五帝
卷三 第 13a 页 0520-096.png
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其/器)
(今亦有之以存至戒故/知虚则自全盈不可久)夫物盛则衰日中则
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天道有盈亏人道有/盛衰或始吉终凶或)
(前乐/后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任智则/太察也)多闻博
辩守以俭(纵辩则/害正也)武力勇毅守以畏(恃勇则/轻也)
富贵广大守以狭(秉亢则/多悔也)德施天下守以让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
盈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成(谨守弊陋不令/盈满服膺此道)
(可保天下况/于一身也)
老子曰圣人与阴俱闭与阳俱开(可隐则隐/可显则显)
(今亦有之以存至戒故/知虚则自全盈不可久)夫物盛则衰日中则
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天道有盈亏人道有/盛衰或始吉终凶或)
(前乐/后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任智则/太察也)多闻博
辩守以俭(纵辩则/害正也)武力勇毅守以畏(恃勇则/轻也)
富贵广大守以狭(秉亢则/多悔也)德施天下守以让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
盈夫唯不盈是以弊不新成(谨守弊陋不令/盈满服膺此道)
(可保天下况/于一身也)
老子曰圣人与阴俱闭与阳俱开(可隐则隐/可显则显)
卷三 第 13b 页 0520-097.png
也能至于无乐也即无不乐也无不乐即至
乐极矣是内乐外不以外乐内故有自乐也
即有自志贵乎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为
天下之要也(夫至乐者非谓铿锵八音端妍/殊色所贵清虚澄澹无为绝欲)
(以为至乐而亡内乐外者以乐乐人而与天/为俦外乐内者以乐乐身即与身为仇故因)
(其乐而乐之为/天下要道也)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
人而在于身身得则万物备矣(求之于外与/道相皆修之)
(于身与/德为邻)故达于心术之论者即嗜欲好憎外
矣是故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
玄同无非无是(心术既明道德将傋苦乐兼/忘好憎安系万物不异自然)
乐极矣是内乐外不以外乐内故有自乐也
即有自志贵乎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为
天下之要也(夫至乐者非谓铿锵八音端妍/殊色所贵清虚澄澹无为绝欲)
(以为至乐而亡内乐外者以乐乐人而与天/为俦外乐内者以乐乐身即与身为仇故因)
(其乐而乐之为/天下要道也)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
人而在于身身得则万物备矣(求之于外与/道相皆修之)
(于身与/德为邻)故达于心术之论者即嗜欲好憎外
矣是故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
玄同无非无是(心术既明道德将傋苦乐兼/忘好憎安系万物不异自然)
卷三 第 14a 页 0520-098.png
(玄同/也)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士之/有道)
(万伪不能迁其心女之/有行千金不能变其节)不待势而尊不须财
而富不须力而强不利货财不贪世名不以
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尊/道)
(富德轻势委利志气/清疑形神相接矣)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
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其位即三者
伤矣(此三者谓形神气也精神即逝形/气亦凋一失其所三者何依也)故以
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主者神从而害
(养神为主虚静存乎本则神运而气全/养形为主欲害伤乎未则形毙而神遁)其生
贪饕多欲之人颠冥乎势利诱慕乎名位几
(万伪不能迁其心女之/有行千金不能变其节)不待势而尊不须财
而富不须力而强不利货财不贪世名不以
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尊/道)
(富德轻势委利志气/清疑形神相接矣)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
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其位即三者
伤矣(此三者谓形神气也精神即逝形/气亦凋一失其所三者何依也)故以
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主者神从而害
(养神为主虚静存乎本则神运而气全/养形为主欲害伤乎未则形毙而神遁)其生
贪饕多欲之人颠冥乎势利诱慕乎名位几
卷三 第 14b 页 0520-099.png
以过人之知位高于世即精神日耗以远久
淫而不还形闭中拒即无由入矣是以时有
肓忘自失之患(夫精神难御势名易惑必宜/中拒不可开兑犹恐有失于)
(济事则终/身不救也)夫精神志气者静而日充以壮躁
而日耗以老(静则复无躁/则失生也)是故圣人持养其
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
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神/和)
(气平志强形泰故能与道浮/沉乘时变化无不应者也)
守朴
老子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
淫而不还形闭中拒即无由入矣是以时有
肓忘自失之患(夫精神难御势名易惑必宜/中拒不可开兑犹恐有失于)
(济事则终/身不救也)夫精神志气者静而日充以壮躁
而日耗以老(静则复无躁/则失生也)是故圣人持养其
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
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神/和)
(气平志强形泰故能与道浮/沉乘时变化无不应者也)
守朴
老子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
卷三 第 15a 页 0520-100.png
无实而若虚治其内不治其外明白太素无
为而复朴体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
佯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履真返朴即/游天地之根)
(无为无事即逍/遥尘垢之外也)机械智巧不载于心审于无
假不与物迁(真性已著/外物不移)见事之化而守其宗
心意专于内通达祸福于一(守本不易见化/无疑祸福素冥)
(升况何/累也)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脩然/无心)不学
而知弗视而见弗为而成弗治而辩(知于无/知见于)
(不见为而不为辩于不辩/明无知为真知知之为伪)感而应迫而动不
得已而往如光之耀如影之效(动之如光流/而不滞静之)
为而复朴体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
佯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履真返朴即/游天地之根)
(无为无事即逍/遥尘垢之外也)机械智巧不载于心审于无
假不与物迁(真性已著/外物不移)见事之化而守其宗
心意专于内通达祸福于一(守本不易见化/无疑祸福素冥)
(升况何/累也)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脩然/无心)不学
而知弗视而见弗为而成弗治而辩(知于无/知见于)
(不见为而不为辩于不辩/明无知为真知知之为伪)感而应迫而动不
得已而往如光之耀如影之效(动之如光流/而不滞静之)
卷三 第 15b 页 0520-101.png
(如影处/而随意)以道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虚清静
而无(廓然独处忽若有待/泛然不系实亦无谓)以千生为一化以
万异为一宗(千生虽殊同乘一化/万形各异同出一虚)有精而不
使有神而不用(内保湛然/外无役用)守太浑之朴立至
精之中(含真育神/朴浑精粹)其寝不梦(绝诸/想也)其智不萌
(无他/虑也)其动无形(神用/微也)其静无体存而若亡生
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精神之所能登
假于道者也(今以存为亡以生为死者谓隳/体黜聪离形去智故能出入无)
(间役使鬼神是/登假于道也)使精神畅达而不失于元(元/者)
(精气/也)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如阳春之照万/物岂有迁际者)
而无(廓然独处忽若有待/泛然不系实亦无谓)以千生为一化以
万异为一宗(千生虽殊同乘一化/万形各异同出一虚)有精而不
使有神而不用(内保湛然/外无役用)守太浑之朴立至
精之中(含真育神/朴浑精粹)其寝不梦(绝诸/想也)其智不萌
(无他/虑也)其动无形(神用/微也)其静无体存而若亡生
而若死出入无间役使鬼神精神之所能登
假于道者也(今以存为亡以生为死者谓隳/体黜聪离形去智故能出入无)
(间役使鬼神是/登假于道也)使精神畅达而不失于元(元/者)
(精气/也)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如阳春之照万/物岂有迁际者)
卷三 第 16a 页 0520-102.png
(也)即是合而生时于心者也(非假他术/唯心契道)故形
有靡而神未尝化(形有同无/神无常有)以不化应化千
变万转而未始有极(唯不化者能化故隐/显无穷变化无极也)化
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故
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尝
化其所化者即化(万物受生化不得不生化/故沦于无形天地不生化)
(而能生化故所/以常生常化)此真人之游也纯粹之道也
(言纯气精妙游于不生/不化之途故曰真人)
通玄真经卷久三
有靡而神未尝化(形有同无/神无常有)以不化应化千
变万转而未始有极(唯不化者能化故隐/显无穷变化无极也)化
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故
生生者未尝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尝
化其所化者即化(万物受生化不得不生化/故沦于无形天地不生化)
(而能生化故所/以常生常化)此真人之游也纯粹之道也
(言纯气精妙游于不生/不化之途故曰真人)
通玄真经卷久三
卷三 第 16b 页 0520-1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