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50721c 页
卷七 第 1a 页 0489-030.png
南华真经口义卷之七声七
    鬳斋林希逸
   内篇德充符(将应也有诸己则可以/应诸外充足也德足于)
   (己则随所/应而应也)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
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
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
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
曰夫子圣人也丘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
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
卷七 第 1b 页 0489-031.png
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
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独若之何
 常季孔子弟子也中分鲁者言鲁人之从
 夫子者半而从骀者半也立不教与弟子
 立而无所教坐不议与弟子坐而无所言
 而往从之者皆空虚未有所见一见而归
 即充然而有得矣无形无所见也心成心
 感之而自化成也常季见其如此故疑以
 为问仲尼曰夫子指王骀也直后而未往
 言我欲往见之特尚迟耳如某者且将师
卷七 第 2a 页 0489-032.png
 之况他人乎奚假岂特也引天下言欲率
 天下之人皆师之也彼兀者也而王先生
 是一句王胜也言其如此犹胜于先生则
 与常人亦违矣先生指孔子也庸常人也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死生亦大矣此五字乃庄子中一大条贯
 释氏一大藏经只从此五字中出所谓死
 生事大如救头然是也不得与之变者言
 死生之变虽大而此心不动亦不能使我
 与之变也不得不能也与之变者随之而
卷七 第 2b 页 0489-033.png
 变也此语谓出于孔子乃庄子之寓言儒
 家辟以为异端者谓其于他事皆不讲明
 而终身只学此一件其说甚正然释氏之
 学正以下愚之人贪著昏沈而不可化故
 以此恐惧之而使之为善耳其教虽非其
 救世之心亦切为吾儒者不容不辟其说
 而亦不可不知其心也彼以人无贵贱所
 畏者死耳故欲以此胁持之使人于道或
 谓释氏畏死而为此学失其心矣
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道审乎无假而不
卷七 第 3a 页 0489-034.png
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天地覆坠犹大传言乾坤毁也遗者落也
 言天地虽坠而我亦不与之坠落亦犹前
 所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读庄子之昼与
 语孟异其语常有过当处是其笔法如此
 非真曰天地能覆坠也审者明也见之尽
 也无假者实也如此等句皆庄子下字造
 语之妙处若言明乎实则拙矣不与物迁
 与不得与之变不与之遗同命物之化者
 言万物之变化皆受命于我此犹襌家所
卷七 第 3b 页 0489-035.png
 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也宗者言万
 物之始也守其宗者言斯人之所守在于
 所物之始亦犹前所谓有始也者有未始
 有始也者之意庄子之昼如宗字只训始
 字求其意则不止曰始而已如此读得方
 见其妙处守其宗者全体也游其和者大
 用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
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常人不知万物之同出于一初虽其肝胆
卷七 第 4a 页 0489-036.png
 亦自分楚越知其同出于一初则万物皆
 与我为一也此两句看他下语开阖处前
 后能文之士用此机关者不少盖庄子之
 昼非特言理微妙而其文独精绝所以度
 越诸子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
之和
 耳于听宜也目于视宜也彼能如此则不
 独以耳听不独以目视此襌家所谓六用
 一原也音岂可观而曰观世音此虽异端
卷七 第 4b 页 0489-037.png
 之言而皆有深意德之和者与天地四时
 同也此和字非若中庸所谓中节之和而
 已读此书当别具一只眼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道
土也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所丧言其观于万物
 无欠剩即读夔蚿一段便是此意此又翻
 公文轩介与之说也遗土犹言如土之自
 遗坠而不知也
常季曰彼为已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
卷七 第 5a 页 0489-038.png
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为已修身也以其知言人有此识知则能
 修此身得其心以其心者言有此知觉之
 心则能得其本然之心本然之心与知觉
 之心非二物也特如此下语耳其意盖谓
 人皆有知人皆有心苟能尽之即可以为
 己可以得心亦是常事耳故曰得其常心
 最者尊之也不曰尊而曰最此庄子之文
 所以奇也物人物也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
卷七 第 5b 页 0489-039.png
止众止
 流水止水皆以喻心流者不能止者也能
 止其心所以独贤于人众人以欲止之心
 计其求止焉惟斯人则能之故曰惟止能
 止众止此一句盖言未能安其心之人而
 求教于彼彼乃能教之而使之安却如此
 下六字岂不奇哉禅家所谓将心来与汝
 安学者曰求心了不可得其师曰与汝安
 心竟便是此一段话
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
卷七 第 6a 页 0489-040.png
天惟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以松柏比舜以舜比王骀但言其得于天
 者独异于众人故能正其所生以正众人
 之所生此生字只是性字或曰舜岂可比
 王骀若如此读庄子是痴人前说梦也
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
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
 徵證也验也保守也守其始初之一语而
 必有證有验只一信字却如此下句不惧
 下著一实字无此实则不能不惧矣九军
卷七 第 6b 页 0489-041.png
 者言众兵也或战国之时有为九阵者亦
 未可知不必拘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之说
 自要自信也荆轲聂政之徒求名而自信
 者也彼惟守此一信且能不变于死生而
 况有道者乎此一段今观佛昼中有坐蟒
 岩守虎穴者亦只此不惧之实而已庄子
 如此等处皆有所见非特寓言也
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
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官天地天覆地载天生地成各职其职而
卷七 第 7a 页 0489-042.png
 已府者聚也万物随其所聚而聚此即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意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亦是府万物之意但语脉
 有不同耳寓六骸者言六骸者吾所寄也
 象耳目与不知耳目之所宜同意目象目
 而不止于视耳象耳而不止于听故曰象
 耳目一知之所知上音智下如字智者得
 之于性知者智之用也以其得于天者而
 无所不知故曰一知之所知心无所见曰
 死
卷七 第 7b 页 0489-043.png
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
物为事乎
 登升也假至也注音贾音遐皆误彼岂择
 曰而至于道乎言不择日而升至于道无
 时而不在道也即道不须臾离之意人之
 所以从学于王骀者从是而已此是字重
 以物为事物者人也言彼岂肯以为人为
 事乎盖人自求学于彼彼何尝求以教人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
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
卷七 第 8a 页 0489-044.png
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
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
我将出子可以往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
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
执政焉如此哉子而悦子之执政而后人者
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
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
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子产曰子既若是
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我出子止子出我止欲其相避也申徒嘉
卷七 第 8b 页 0489-045.png
 又不如其约不违者不避也齐者同也执
 政自谓也言子与我同出入则与执政同
 矣后人者先已也先已而后人则是贵我
 而贱物有学问则见识广大取者求也言
 子学于先生将求以广其见识乃浅狭如
 此乎取大两字佳与尧争善四字最奇言
 子既兀矣纵能为善得如尧乎自反言其
 不自量也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
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卷七 第 9a 页 0489-046.png
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
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
足者众矣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
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与夫子
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
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
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状述也声述其过以为足不当亡者众人
 皆然不言其过以为不当存者已鲜矣唯
 有德者知事事有命岂人之所能奈何哉
卷七 第 9b 页 0489-047.png
 此三句是三等人若命顺命也游彀中数
 语极奇绝此易所谓履虎尾也老子曰吾
 有大患为吾有身人之生世动是危机易
 以虎尾喻已为奇矣而庄子曰羿之彀中
 彀中者张弓而射箭端所直之地也善射
 莫如羿彀中乃其必中之地喻世之危如
 此况在战国之时此语尤切心幸而不中
 者命也废然乃自失之意言其怒至此尽
 失去之反归也言一见先生而归皆失其
 所以怒矣洗字甚佳言以善道告我如洗
卷七 第 10a 页 0489-048.png
 涤我而不自知也形骸内外一句最好此
 皆前书所未有者称者谓其能言也如左
 传所谓鲁人以为敏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
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
吾惟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
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
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
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
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
卷七 第 10b 页 0489-049.png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
况全德之人乎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
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
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已桎梏
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
不可为一贯若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
刑之真人解
 踵见继见也不知务犹言不晓事也尊足
 者性也尊足二字下得奇所可贵者不在
 形骸之外也宾宾司马云未貌是也諔诡
卷七 第 11a 页 0489-050.png
 幻怪只言好名而已已桎梏者言名为已
 之累也天刑之犹天罚之不与之以道也
 庄子借孔子以为言或抑或扬皆寓言也
 但如此段曰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
 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此语亦有益
 于世教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即齐
 物篇可乎可不可乎不可之意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他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
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
卷七 第 11b 页 0489-051.png
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而已矣无
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
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
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
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
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
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
应泛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
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
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卷七 第 12a 页 0489-052.png
 恶人者形丑者也不倡常和言其无所作
 为也无君人之位者言其无贵权也聚禄
 富也望人之腹者饱也望满也月盈曰望
 看此等下字庄子之笔端岂可及哉知不
 出乎四域言其所知非出于世外也雌雄
 合其前与物狎也此即鸥鸟不惊之意闷
 然无意而答之意泛者无系著之意寡人
 丑乎丑者愧也授之国者授以国政也恤
 焉若有亡即汉王如失左右手之意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
卷七 第 12b 页 0489-053.png
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已焉尔
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
其形者也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
刖者之屦无为爱之皆无其本矣为天子之
诸御不爪剪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
使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今德之人乎今哀
骀他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已国惟恐
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豚子之喻谓人之爱恶不在于形骸之美
 恶也眴若惊貌不得类者不似始者也已
卷七 第 13a 页 0489-054.png
 身也言不见其身得似始者故如此分下
 两句此皆庄子弄笔处爱使其形之说若
 以名教律之此语大有罪岂古人所谓事
 死如事生不忍死其亲之音此皆其形容
 之文有过当处不可以此律之亦不可不
 知其非也战死不用翣非行礼之丧也资
 用也刖者于屦而无所爱外饰无所施也
 此亦形容有德在内不在外之意天子之
 御不爪剪不穿耳不修饰而全其形之意
 新娶者免役礼记有之不得复使言官中
卷七 第 13b 页 0489-055.png
 不得役之也此借全形以形容全德之义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
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
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
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
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此段归结在才全德不形一句前言死生
 亦大而不得与之变于此又以死生存亡
 穷达贫富毁誉饥渴寒暑等总言之此是
卷七 第 14a 页 0489-056.png
 䌷择发越处规者求也此等事之变天命
 之行日夜相更迭于目前虽有知者亦不
 能求其始不过曰自然而然尔不足以滑
 和者言不能滑乱胸中之和也只是不得
 与之变一句不入于灵府者不动其心也
 和豫通三字一意豫悦也通流通也心既
 不动则使之自然和顺豫悦流通而不失
 其兑兑亦悦也此一句便是庄子之文和
 豫通犹曰周遍咸也见后篇日夜无郤者
 言日新而不已也郤止也与物为春者随
卷七 第 14b 页 0489-057.png
 所寓而皆为乐也物事物也此春字与兑
 字同接而生时于心者即佛经所谓无所
 住而生其心也接犹感也时犹时中之时
 也随事之所感而应之不偏不滞故曰生
 时于心才者质也如孟子曰天之降才也
 才全犹言全其质性也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
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哀公异曰以告闵子
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
卷七 第 15a 页 0489-058.png
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今吾闻至人之言恐
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吾国吾与孔丘非
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德不形者言其德无所可见也水停则平
 平则可以为法法准则也内保停也外不
 荡止也即前所谓鉴于止水者又如此变
 下其又和者中和之和也成者全也全此
 性中之和是其德之修也德不形随事物
 而见言其无所往而非德非一端所可名
 故曰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孰民之纪四
卷七 第 15b 页 0489-059.png
 字佳即是执国之柄忧其死者言能爱民
 也哀公安得南面而君天下此皆庄子下
 笔过当不照管处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与孟子友之云乎意同皆是寓言不可以
 实求之
闉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悦之而视全
人其脰肩肩瓮㼜大瘿说齐桓公桓公悦之
而视今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
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闉跂曲背也支离伛之貌也无脤无唇也
卷七 第 16a 页 0489-060.png
 伛曲缺唇丑之甚也肩肩者细长之貌也
 瓮㼜大瘿项瘤者也此两句皆喻人之好
 恶不在于形骸之外伛瘤之人得意于君
 视全人反不如之故曰德有所长形有所
 忘言爱其德而忘其形人不忘其忘而忘
 其所不忘此两句极佳即孟子一指不若
 人之喻所可忘者形也所不可忘者德也
 诚忘者真忘也知有形而不知有德者真
 忘也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
卷七 第 16b 页 0489-061.png
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胶无丧恶
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
食也既受命于天又恶用人
 圣人有所游游者即所谓心有天游是也
 知去声以智处事也约以礼自检束工艺
 能也孽菑孽也胶泥也固也接接于外而
 忘其内也商贾也如所谓买名于天下也
 心有天游则知此四者皆吾之累矣圣人
 无所谋于世即不用智矣不斲削而自合
 于理则不用约矣守其内而无事乎外则
卷七 第 17a 页 0489-062.png
 不用德矣不货者不求售也则不用艺能
 矣四者不谋不斲无丧不货也天鬻天食
 天禄也犹言天爵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
 人犹言有天爵而不求人爵也
 以接而全时于其心才全而德不形一智
 之所知由前言之三字皆是好字到此段
 接德智又成不好字此鼓舞其笔不照前
 后所以为异端之昼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
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
卷七 第 17b 页 0489-063.png
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惠子谓庄子曰
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
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猊天与之形恶得
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
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
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
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卷七 第 18a 页 0489-064.png
 此段乃庄子与惠子问辩之言有人之形
 以下乃庄子寻常有此语惠子因而问之
 也群于人者言与人同类也是非不得于
 身者言无入而不自得超出于是非之外
 独成其天与天为徒也言人能外于是非
 无入不自得则与天为徒而所造者大矣
 天与之形者有物也道与之貌者物必有
 则也吾所谓无情言人不以好恶之情而
 内伤其身者有益则有损常因自然则无
 所益亦无所损矣言有馀不足皆为病益
卷七 第 18b 页 0489-065.png
 生者有馀之病也好垩出于自然而无所
 著则无所损益矣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
 其身是以益生为资全非庄子之意也庄
 子与惠子为至密之友惠子博学而好辩
 故庄子以外神劳精讥之外神者神用于
 外也犹言神不守舍是也槁梧枯木以为
 几也瞑倦也坚白辩之名也选授也言天
 授子之形而子乃自苦如此何也只一鸣
 字韩又公就此抽出成一篇序如许其妙
 庄子安得不为作者
卷七 第 19a 页 0489-066.png



南华真经口义卷之七





               
卷七 第 19b 页 0489-06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