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40793c 页
卷八 第 1a 页 0456-146.png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八尅八
    鬳斋林希逸
   说符第八
 庄子曰德充符此曰说符符字虽同而义
 不同符者合也谓至言天人自相符合故
 曰说符列子共八篇只首尾二篇立此名
 字中间六篇只掇其首二字名之恐其本
 书亦不然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
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
卷八 第 1b 页 0456-147.png
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
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伸任物
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关尹谓子列
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
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
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
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
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
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
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
卷八 第 2a 页 0456-148.png
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
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
此道者未之有也
 持后者不为物先之意能持后则可以持
 身盖以谦下自处而后能自存也若影者
 汝影也影随形而曲直我随物而屈伸影
 不先形我不先物能持此意则常处万物
 之先矣此亦不争善胜之义也言声也响
 之应声亦犹影之随形不求名而名自至
卷八 第 2b 页 0456-149.png
 不贵身而身自先以影响而不以形声则
 得其道矣圣人之道惟其如此故言以不
 言而人自和之行以不行而人自随之此
 理之必然者如出则必入往则必来人不
 知而圣人知之此圣人之先知也犹曰先
 得我心之所同然者也度尺度也以尺度
 而量物稽也度在身者言以身为度而稽
 考于人也人之所爱于我者我亦必爱之
 人之所恶于我者我亦必恶之此言人心
 所同者爱恶也汤武以此而见爱于天下
卷八 第 3a 页 0456-150.png
 故能王天下桀纣不由此道以见恶于天
 下故亡其国已然之事可以稽考稽者稽
 之汤武桀纣而可见也可稽可度者甚明
 如此而人有不由其道者是不由门而出
 不由径而行欲有利而无害难矣神农炎
 帝虞夏商周已验之事也自古法士贤人
 其言皆如此欲求废兴存亡之故而不由
 此道未之有也此一段其文亦粹其论亦
 正但与此书前后之言殊不相合岂前为
 诡说而此为庄语乎抑彼此错杂非一家
卷八 第 3b 页 0456-151.png
 之书乎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
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
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
狗也彊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
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
则危辱及之矣
 彊食争而食也靡角者以角相触也力之
 胜者制其弱者禽兽之事也若人而不知
 但求食而已则是为禽兽之行必自取危
卷八 第 4a 页 0456-152.png
 辱此一段亦似非出于本书其义理却甚
 正也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
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
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
以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
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始者问之以中曰不知未得其所以中之
 道也再问之以中曰知之已得其所以中
卷八 第 4b 页 0456-153.png
 之道也关尹子以守勿失告使其守此道
 而勿忘也然中而知其中则非所谓不知
 之知矣守而勿失则非化道之论矣存亡
 者可见者也所以然者理也据此等议论
 皆非庄列之学却近于吾儒所以疑其非
 全书也
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
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
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
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
卷八 第 5a 页 0456-154.png
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色盛者骄矜见于颜面也力盛者恃勇力
 以取胜也不班白者涉世浅未老于世故
 也涉世浅岂知道之有是非得失欲语且
 未可而况欲行之乎自奋自用也有自用
 之心则谁肯以善道告之人不我告则我
 孤立而无所辅佐矣年老而不衰言我力
 虽竭而任人以代之我智虽尽而任人以
 谋之则处事而不乱人不贵于自贤而贵
 于知贤公羊曰能贤贤也使贤亦贤也与
卷八 第 5b 页 0456-155.png
 此意同此论甚正未知果出于列子否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
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
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
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锋者叶之有锋棱也杀裁剪减削处也毫
 芒叶上之文理也繁文理之多也泽其色
 润泽也道化无为也智巧人力也此一喻
 甚好
卷八 第 6a 页 0456-156.png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
曰列禦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
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
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
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皆使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
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
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
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
难而杀子阳
卷八 第 6b 页 0456-157.png
 以人言而知我则必以人言而罪我言其
 本不相知徒信他人之言安可保也卫鞅
 曰君不能以子之言而用我亦必不能以
 子之言而杀我亦此类也此似战国间人
 之语亦是一件好说话君过而遗先生食
 谓君以失士为过而馈粟也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
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
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
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
卷八 第 7a 页 0456-158.png
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固从请
进趣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
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
兵食而己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
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
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
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
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
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
卷八 第 7b 页 0456-159.png
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
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
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
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

 学术虽同而所遭或异时有得失命也先
 日前日也投隙抵时视时之间隙而乘其
 机以应之初无定所此智巧之事也故曰
卷八 第 8a 页 0456-160.png
 应事无方属乎智其意盖谓汝虽知好学
 好兵之可以干说而不能随时通变以取
 宫刖之刑是汝无智巧也此又与恃道化
 而不恃智巧之意稍相戾矣重言者不必
 再拈起也
晋文公出会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问
何笑曰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道
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
矣臣窃笑此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师而还未
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卷八 第 8b 页 0456-161.png
 此章与史记滑稽传有相似处其意盖谓
 己所不欲勿施诸人我能以加诸人则人
 亦能以加诸我也
晋国苦盗有郤(乞逆/切)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
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
一焉晋侯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
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
得盗盗不尽矣且郤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
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郤雍也遂共盗而残之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
卷八 第 9a 页 0456-162.png
言郤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
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
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知政
而群盗奔秦焉
 此章盖言擿奸发伏反以启民之争心孔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又曰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便是此意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
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
卷八 第 9b 页 0456-163.png
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
曰此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能游
鼋鼍弗能居也意者难可以济乎丈夫不以
错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
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
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
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
复出者以此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
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方将厉之厉渡水也诗曰深则厉浅则揭
卷八 第 10a 页 0456-164.png
 意者难可以济言其难可渡也不以措意
 者不以波涛之险为意也忠信诚实也以
 忠信而措吾身于波流之中一毫私意无
 之所以可出入于水间也此忠信二字之
 义不可以吾书之忠信求之大抵只谓诚
 实而已但此章前一半与黄帝篇吕梁一
 段全同列子全书决不应尔以此愈知其
 杂况先以忠信又从以忠信此两以字下
 得与庄列之书全别以则未化矣存而未
 化岂能涉此境界乎
卷八 第 10b 页 0456-165.png
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
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
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
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与微
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
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
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
之所争者末矣白公不得已遂死于浴室
 微言者隐语也白公欲为乱而不敢显言
 以求决于孔子孔子知其意故不答之以
卷八 第 11a 页 0456-166.png
 石投水没者取之言易得也以水投水似
 若难矣而易牙亦知之其意盖谓言无可
 隐之理未有言之隐而人不知者白公未
 悟又有不可微言之问何为不可者谓微
 言岂有不可知者乎知其理者则知之知
 言之理不在于言而在于言之外故曰不
 以言言也争鱼者必入水岂不濡其身逐
 兽者必入山岂不趋走而伤气逐物而害
 我则不足以为乐此意已隐然讥其非理
 之谋矣至言者道也言不足以尽道去言
卷八 第 11b 页 0456-167.png
 则为道至为者道也有为不足以尽道必
 无为而后为道若以蹇浅之智而求与世
 争此非知本者也大意盖谓争心之不可
 萌也白公虽知此言不能自已所以终于
 作乱而杀其身不得已者不能自已也此
 一章与淮南道应篇全同若列子已出于
 景帝时淮南不应全用之以此知非列子
 之本书也必矣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
使遽人来谒之襄子方食而有忧色左右曰
卷八 第 12a 页 0456-168.png
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
何也襄子曰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
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
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
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
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
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
皆常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
道之主为能持胜
 新稚穆子者赵襄子之家臣也翟即狄也
卷八 第 12b 页 0456-169.png
 左人中人二邑名也遽人邮卒也飘风暴
 雨不终朝老子之语也日中不须臾日中
 必昃也德行之积未有施及于人故曰德
 行无所施于积子产曰无文德而有武功
 即此意也亡其及我者恐骄以致败也能
 忧者必安自喜者必祸故战胜非难而持
 胜者为难此论甚正
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
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
胜者以强为弱
卷八 第 13a 页 0456-170.png
 拓举也不以力闻是称其德不称其力也
 公输般之为攻器最精者也而不能攻墨
 子之守至于自屈服而墨子不以知兵名
 以此二者为藏勇于怯持胜如负者之喻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
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
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
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
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
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
卷八 第 13b 页 0456-171.png
吉祥也复教以祭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
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
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
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太半此人以父子有
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此章与塞翁得马失马意同言吉未必不
 为凶凶未必不为吉也先迕后合者言不
 验于前必验于后也未究者未知其要终
 如何也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
卷八 第 14a 页 0456-172.png
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
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
金帛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
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
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
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双枝属于胫今人所为接脚之戏是也双
 枝者双木也弄七剑而五剑在空中今人
 亦有此戏燕戏者燕饮之间杂弄之技也
 技无庸者言本无用于此偶喜而赏之拘
卷八 第 14b 页 0456-173.png
 而拟戮者拘系而欲罪之也技同而所遭
 异时不可必也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
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
尘弭𨅊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
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檐缠薪菜者
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
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
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
卷八 第 15a 页 0456-174.png
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
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
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
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
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
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
至果天下之马也
 子姓者问其所生之子也姓生也天下之
 马马之绝出于天下者也灭没亡失者言
卷八 第 15b 页 0456-175.png
 恍惚而不定不可以形求也绝尘离尘埃
 而去也弭𨅊者无迹也檐缠者负索也千
 万臣无数者言胜于臣者踰千万数而不
 可穷也天机者得其天而遗其形也所见
 者天所见也内所不见者毛色牝牡之在
 外者也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句法与何哉
 汝所谓达者同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
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
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
卷八 第 16a 页 0456-176.png
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
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此天下国家本在身之论撰得来甚佳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
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
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
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
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孙叔敖疾将
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
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
卷八 第 16b 页 0456-177.png
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机可
长有者唯此也叔孙敖死果以美地封其子
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寝丘之邑其名近于葬地故曰甚恶不利
 者不利于地主也楚人信鬼神越人好机
 祥占卜而多忌讳者必恶此地而不欲无
 复争之者庶可以长有之此意盖谓取人
 之所弃得人之所不争则可以自安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
沙之中尽取其衣装车牛步而去视之欢然
卷八 第 17a 页 0456-178.png
亡忧吝之色盗追而问其故曰君子不以所
养害其所养盗曰嘻贤矣夫既而相谓曰以
彼之贤往见赵君使以我为必困我不如杀
之乃相与追而杀之燕人闻之聚族相戒曰
遇盗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俄而其弟
适秦至关下果遇盗忆其兄之戒因与盗力
争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辞请物盗怒曰吾
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迹将著焉既为盗矣
仁将焉在遂杀之又傍害其党四五人焉
 下之邯郸者上地高而邯郸地卑也耦沙
卷八 第 17b 页 0456-179.png
 
 地名也使以我为者使其得用于时必以
 我为芥蒂也此章盖谓人之遇祸不在贤
 愚或免或不免皆有自然之数非人所能
 知也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
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
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射明琼张中反两
(托盍/切)鱼而笑飞鸢适坠其腐鼠而中之侠
客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
易人之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
卷八 第 18a 页 0456-180.png
而不报无以立慬(渠客臣/靳二切)于天下请与若等
戮力一志率徒属必灭其家为等伦皆许诺
至期日之夜聚众积兵以攻虞氏大灭其家
 明琼今骰子之类也张中张其具以射中
 否为胜负也榻鱼者骰采之名也于五白
 之中反其两者以为榻鱼之采刘毅之争
 枭卢是此类也楼上方笑而空中之飞鸢
 适坠腐鼠而中楼外同行之侠客本不相
 干侠客怒而仇其家此鲁酒薄而邯郸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意言祸福出于意
卷八 第 18b 页 0456-181.png
 料之外也立慬立勇名也等伦侠客之同
 辈也
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
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
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
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餐我
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
喀喀(乞格切/呕也)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则盗矣
而食非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
食是失名实者也
卷八 第 19a 页 0456-182.png
 爰旌目人名也此章即是其嗟也可去其
 谢也可食之意于陵仲子哇其兄之鹅孟
 子所讥亦此意也
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为不知已去居海上夏
日则食菱芰冬日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
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
知已故去今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辩也柱
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
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
臣者也凡知则死之不知则弗死此直道而
卷八 第 19b 页 0456-183.png
行者也柱厉叔可谓怼以忘其身者也
 左传狼瞫之事亦是此意怼其君不知己
 而至于杀其身此非直道也吾以丑后世
 之不知臣者此意亦佳
杨朱曰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
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
 我能出而利人则利之实亦有及我者我
 以非道而往加于人使其衔怨于我则人
 亦有来害我者此言施报之理也唯诺也
 人请于我而唯之则我请于人人亦唯我
卷八 第 20a 页 0456-184.png
 发于此施也应于外报也慎所出者其出
 于我者无以加于人也即出乎尔反乎尔
 之意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岐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
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
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
卷八 第 20b 页 0456-185.png
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
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
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
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
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
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
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
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
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
是孰非心都子默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
卷八 第 21a 页 0456-186.png
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
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
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
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心都子之问与子贡问夷齐语脉同岐路
 分也岐路之中又有岐路谓分而又分也
 以喻学术之不一杨子戚然而不言笑者
 有感也儒一也而有三术即多岐也成徒
 众也成徒犹曰成聚也因学泅而得溺喻
卷八 第 21b 页 0456-187.png
 学之末流多违其初失其本真心都子嘿
 然而出悟其言外之意大道大路也大道
 本一至于多岐则亡羊至学本同至于多
 方则丧生此本同而末异也归同反一者
 同归于至道而反于至一之理则无得无
 丧矣况情也未达先生之情何以习先生
 之道此章展转譬喻以为问答今襌家答
 话亦有此风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
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
卷八 第 22a 页 0456-188.png
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
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此章盖谓人不知至一之理鲜有不为外
 物所变者狗见素衣而变黑安得不吠人
 若见白狗而为黑亦安能无怪见外不见
 内人人皆然也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
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
必慎为善
 此庄子为善无近名之意名出则利必随
卷八 第 22b 页 0456-189.png
 之利至则必争故为善者必忘已去名而
 后可也
昔人有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
不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者将加诛焉
幸臣谏曰人所忧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
过乎生彼自丧其生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
诛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
而恨富子闻而笑之曰夫所欲学不死其人
已死而犹恨之是不知所以为学胡子曰富
子之言非也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
卷八 第 23a 页 0456-190.png
而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数者临死以
诀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问
之以其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
与其父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

 受之不捷者捷速也使人之行不速遂不
 及见其人也善数者善为数学也此章之
 意盖谓学不难而行之为难知之不如行
 之不死之学其喻甚佳死者奚为不能言
 生术者谓其人虽死而所言长生不死之
卷八 第 23b 页 0456-191.png
 术自是但人不能行之尔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
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
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
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
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此一喻甚近人情今世蹈此失者甚众如
 孤山湖中之放鱼鳖有一日而卖数次者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
卷八 第 24a 页 0456-192.png
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
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
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
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虎狼食肉非
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此章乃释氏吞啖世界大虫食小虫之论
 其说亦有理人食鸡鸡食虫蚁之类是也
 非相为而生之也天非为人而生百物也
 蚊蚋虎狼之喻亦佳食肉下非字合作岂
卷八 第 24b 页 0456-193.png
 字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众莫
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郭
中人戏之曰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乞儿曰
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此意盖谓人有数等彼此皆辱而人不自
 知即庄子以隶相尊之意此中亦有孟子
 所言墦间之意但不露耳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
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卷八 第 25a 页 0456-194.png
 齿者契上所载名物之数也得虚契而自
 喜虚名无实之喻也(坡诗所用瓮/算亦此意)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
邻人遽而伐之邻人父因请以为薪其人乃
不悦曰邻人之父徒欲为薪而教吾伐之也
与我邻若此其险岂可哉
 不祥之告初意本善也因求为薪而反启
 其疑近于私也此言世情之难必公私之
 难明也其喻亦甚美若此其险是句绝岂
 可哉三字一句
卷八 第 25b 页 0456-195.png
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
颜色窃铁也言语窃铁也动作态度无为而
不窃铁也俄而抇(音/掘)其谷而得其铁他日复
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铁者
 此章犹谚言疑心生暗鬼也心有所疑其
 人虽不窃铁而我以疑心视之则其件件
 皆可疑此喻甚得世情之微
白公胜虑乱罢朝而立倒杖策缀(张剖切策/端有铁也)
上贯颐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郑人闻之曰颐
之忘将何不忘哉意之所属者其行足踬株
卷八 第 26a 页 0456-196.png
埳头抵粗木而不自知也
 心有所著颐伤而不知亦人情也倒杖策
 者以其杖倒转而自策也錣杖末之锐也
 株木也埳陷也意有所属著则于其行也
虽抵触而不自知即大学心不在焉视不
 见听不闻之意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
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
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
徒见金
卷八 第 26b 页 0457-004.png
 志在攫金而不见其人是逐兽不见太山
 也言心有所迷故至此此篇议论皆正皆
 与儒书合末后数件设喻俱佳文字亦异
 于他篇大抵此书八篇之中其为本书者
 亦自可辩就中数段全似盗蹠说剑文字
 决非列子所作明矣若此篇议论虽正实
 非列子家数通诸家之学者必能辩之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