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40786a 页
卷七 第 1a 页 0456-100.png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七尅七
    鬳斋林希逸
   杨朱第七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
奚以名为曰以名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
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为死既死矣奚
为焉曰为子孙名奚益于子孙曰名乃苦其
身憔其心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况
子孙乎
 人而已矣言均之为人只为生足矣何用
卷七 第 1b 页 0456-101.png
 名乎名乃苦其身僬其心者谓为名者之
 劳苦也劳苦而得其名故乘此以遗宗族
 之泽遗乡党之利而况子孙乎此名所以
 有益也
凡为名者必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让斯贱
 此处合有曰字盖此是一转也凡为名者
 必廉必让既廉既让则不富不贵矣何以
 益子孙乎
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志合
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之相
卷七 第 2a 页 0456-102.png
齐也君盈则己降君敛则己施民皆归之因
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贫伪名

 此又一转却论名之实伪管仲从其君而
 淫从其君而奢不求自誉忠于谋君遂成
 伯业此实名也而其利反止于一身田氏
 所为皆矫其君盈者骄也降者谦也敛暴
 也施仁也为谦为仁自求声誉此伪名也
 而乃终有齐国是伪者富而实者贫也
曰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昔者尧舜
卷七 第 2b 页 0456-103.png
伪以天下让许由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
年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饿
死于首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
 此又一转谓名皆伪也有实德者则不近
 名好名者则无实行凡为名者皆伪也既
 以名为伪乃借尧舜夷齐以立说此所以
 为异端之书省者审也言实伪之辩如此
 审矣此一段先言名可自利却归结在一
 伪字上实无名名无实六字亦佳但曰名
 者伪而已此则矫世之论也
卷七 第 3a 页 0456-104.png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
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
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
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
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
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
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可常
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
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馀荣偊偊
(王矩/切)尔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
卷七 第 3b 页 0456-105.png
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重囚累梏何
以异(音/异)哉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
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
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
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
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齐音剂分剂也所弭消弭也犹消破也遗
 失也介焉至微者也言人忻乐之时少纵
 有乐时岂能尽无微细不足之虑谓不能
 全其乐也百年之中能全其乐欲一时顷
卷七 第 4a 页 0456-106.png
 亦无之美厚美食厚衣也遑遑汲汲也偊
 偊伥伥也汲汲以竞虚誉伥伥而避是非
 与囚梏何以异异与异同从心而动动作
 也不违自然之理而已当目前之娱可以
 好则好不以慕名而去之从性而游乐不
 与万物相为忤死后之名固人之所好亦
 不自甘于刑祸而取之言其不杀身以求
 名也然此等文字亦太露筋骨似非所以
 垂训之意庄子则不然
杨朱曰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
卷七 第 4b 页 0456-107.png
有贤愚贵贱所以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者
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
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
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
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
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
腐骨生则无纣死则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
趣当生奚遑死后
 生虽异而死则同即杜子美所谓孔圣盗
 蹠同尘埃趣向也且了生前何暇计身后
卷七 第 5a 页 0456-108.png
 故曰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张翰曰且尽生
 前一杯酒乐天曰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
 樽前有限杯皆是此意
杨朱曰伯夷非亡欲矜清之卸以放饿死展
季非亡情矜贞之卸以放寡宗清贞之误善
之在此
 卸字恐是邮字传写之讹邮与尤同甚也
 古字通用非无情欲者言其好恶与人同
 也矜持清贞太甚故夷以此自放而至于
 饥死季以此自放而至于无嗣寡宗寡特
卷七 第 5b 页 0456-109.png
 其宗姓也如此所以自误也然则清贞之
 名能误为善之人如此故曰清贞之误善
 之在此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
损生子贡之殖累身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
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
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殖累身言以货殖自累也贫则不乐富则
 自劳皆非养生之道也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
卷七 第 6a 页 0456-110.png
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
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
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也
 死相捐古人死则弃之易所谓不封不树
 丧期无数是也不含珠玉等语所以讥当
 时厚葬之人杨王孙皇甫谧裸葬之说似
 原于此
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肆之而
已勿壅勿阏晏平仲曰其目奈何夷吾曰恣
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
卷七 第 6b 页 0456-111.png
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
行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
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
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嗅谓之阏颤口
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体之
所安者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欲
为者放逸而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废
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
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而
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万年非吾
卷七 第 7a 页 0456-112.png
所谓养
 阏抑遏而自制之意于此主心自废虐也
 徒自苦而已一日一月一年十年言纵乐
 其身心一日比他人一月一年比他人十
 年若不然则虽有百年千年万年之寿亦
 何益非吾所谓养者言非养生之道也
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奈何晏平
仲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
欲闻之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
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
卷七 第 7b 页 0456-113.png
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
焉管夷吾顾谓鲍叔黄子曰生死之道吾二
人进之矣
 略矣者言其不足安排听之可也死欲远
 朽为石椁者而言此亦矫世之论鲍叔黄
 子二人名也黄子恐亦寓言
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
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之而有兄曰公孙
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
聚酒千钟积曲成封望门百步醴浆之气逆
卷七 第 8a 页 0456-114.png
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
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
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也穆之后
庭比房数十皆择雉齿婑(儒隹/切)(吐火/切)者以
盈之方其眈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
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乡有处子
之娥姣者必贿而招之媒而挑之弗获而后
已子产日夜以为戚密造邓析而谋之曰侨
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
于远也侨为国则治矣而家则乱矣其道逆
卷七 第 8b 页 0456-115.png
邪将奚方以救二子子其诏之邓析曰吾怪
之久矣未敢先言子奚不时其治也喻以性
命之重诱以礼义之尊乎子产用邓析之言
因间以谒其兄弟而告之曰人之所以贵于
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成则
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
矣子纳侨之言则朝自悔而夕食禄矣朝穆
曰吾知之久矣择之亦久矣岂待若言而后
识之哉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
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夸
卷七 第 9a 页 0456-116.png
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也为欲
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
咨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
声之丑性命之危也且若以治国之能夸物
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
而可怜哉我又欲与若别之夫善治外者物
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
交逸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
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
道息矣吾常欲以此术而喻之若反以彼术
卷七 第 9b 页 0456-117.png
而教我哉子产忙然无以应之他日以告邓
析邓析曰子与真人居而不知也孰谓子智
者乎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积曲成封累土便筑糟丘台是也婑媠美
 女也娥姣亦美女也弗获而后已言百计
 营求至不得而后已也孰念深念也与熟
 同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疲惫而不得
 肆情于色郭璞酒色之资恐用不尽之论
 也邓析以为真人者言其达养生之理也
 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谓自乐其心者世亦
卷七 第 10a 页 0456-118.png
 未必至于乱谓治乱皆自然之数也此段
 与庄子盗蹠篇相似其文亦如此长枝大
 叶郭璞之语似甚背理但以其衔刀被发
 登厕之事观之彼盖知数者逆知其身必
 不能自保故为此论然祸福在天脩为在
 我尽人事以听天命可也衔刀被发之术
 已非明理者所为而况恣于酒色乎以此
 思之孟子曰寿夭不贰脩身以俟之多少
 滋味多少理义多少受用不尽处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其意亦在此庄列之书
卷七 第 10b 页 0456-119.png
 本意愤世昏迷之人却如此捭阖其论而
 又为后人所杂读其书而不得其意与不
 辩其真伪者或以自误此所以为异端之
 学也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
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为人
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无不玩也墙屋台
树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拟齐楚之
君焉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
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无
卷七 第 11a 页 0456-120.png
不必致之犹藩墙之物也及其游也虽山川
阻险涂径脩远无不必之犹人之行咫步也
宾客在庭者日百往庖厨之下不绝烟火堂
庑之上不绝声乐奉养之馀先散之宗族宗
族之馀次散之邑里邑里之馀乃散之一国
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
珍宝车服妾媵一年之中尽焉不为子孙留
财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
之资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藏之反
其子孙之财焉禽骨釐闻之曰端木叔狂人
卷七 第 11b 页 0456-121.png
也辱其祖矣段于生闻之曰木叔达人也德
过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为也众意所惊而
诚理所取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
以得此人之心也
 子贡之世者谓其后世子孙也赋而藏之
 者言敛其资而葬之众意所惊者言众人
 则以为惊怪也诚理所取者谓以自然之
 理观之则其所行可取法也此岂拘拘然
 以礼教自持者之所知其意盖借此以非
 笑吾儒者也气干犹气骨也
卷七 第 12a 页 0456-122.png
孟孙阳问阳子曰有人于此贵生爱身以蕲
不死可乎曰理无不死以蕲久生可乎曰理
无久生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且久生奚为五情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
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
犹今也既闻之矣既见之矣既更之矣百年
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
 好恶安危苦乐言人世之事不过如此也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相仍不已故曰变易
 治乱古犹今也言千年万年只是此等事
卷七 第 12b 页 0456-123.png
 也更者更历也我之生也不问十年百年
 所见所闻与所更历不过如此更千年万
 年亦然也杜牧曰浮世工夫食与眠亦是
 此意
孟孙阳曰若然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
汤火得所志矣杨子曰不然既生则废而任
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
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
于其间乎
 此一转却好人之生也固无足乐然不可
卷七 第 13a 页 0456-124.png
 以弃生而求死废无心也废吾心思而听
 其自然故曰废而任之能尽此念虽废与
 任且无之矣又何暇计其间迟速乎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
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
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
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
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
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
卷七 第 13b 页 0456-125.png
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
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
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
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
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
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
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
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一体偏枯者言禹手足胼胝也以我一毫
卷七 第 14a 页 0456-126.png
 而利天下吾亦不与之尽天下之物而以
 奉我吾亦不取之此所谓为我之学世固
 非一毛之所济者言损我一毛亦何益于
 世世于一毛亦何用假济者言设使一毛
 可以济世汝肯为之乎杨子弗应者不以
 此意尽语之也一身一节之所积也一节
 一毛之所积也才动一毛便是我身中之
 物岂可以其微而轻忽之此意盖谓有一
 分务外之心则非自养之道禽子曰汝为
 此说我固难答然老聃关尹则以汝言为
卷七 第 14b 页 0456-127.png
 是大禹墨翟则不以汝言为是矣孟孙顾
 其徒而言他事盖谓大禹墨翟我师所不
 为而汝如此比并言之可乎孟孙阳者杨
 朱弟子也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
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
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安弟
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尧之
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
然以至于死此天人穷毒者也鲧治水土绩
卷七 第 15a 页 0456-128.png
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子
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
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
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
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
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
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
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
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
天民之遑遽者也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
卷七 第 15b 页 0456-129.png
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
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桀
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威
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娱穷意虑之所为熙
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
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
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
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彼二凶
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
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弗知此与
卷七 第 16a 页 0456-130.png
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
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
终亦同归于死矣
 天人者言天下之人也在此天下之人之
 中最为穷独最为忧苦最为危惧最为遑
 遽者也遑遽逼迫而不得自闲之意天民
 亦与天人同株块者言如朽木土块也身
 灭之后誉亦不知毁亦不知贤之与否亦
 何别乎此段亦太露筋骨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梁王曰先
卷七 第 16b 页 0456-131.png
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
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对曰君见其
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随
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
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鱼不
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
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
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

 尧舜之牧羊不如五尺童子此数语极佳
卷七 第 17a 页 0456-132.png
 谓能大者不能小者枝流者支派小流也
 庄子秋水篇亦有此意
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
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
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
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太古至
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伏羲已来三十馀
万岁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
之间尔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
后数百年中馀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
卷七 第 17b 页 0456-133.png
 灭矣者言泯灭而不传也若存若亡若梦
 若觉或隐或显大意盖谓事之愈久则愈
 不可知虽有一时之名誉数百年之后无
 不消灭为善者亦徒自苦而已
杨朱曰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
最灵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
不足以自捍禦趋走不足以逃利害无毛羽
以禦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性任智而不恃
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
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
卷七 第 18a 页 0456-134.png
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养
之主虽全生身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
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
私天下之物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
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
 养性者养生也任智而不恃力智存于我
 力角乎物也存我者为贵侵物者为贱侵
 物者与之相靡也相刃也我身我生不得
 不全其生身外之物非我所有非我所有
 则为我之累也不容不离去之然身固我
卷七 第 18b 页 0456-135.png
 之所以生者物亦资以养生者身虽可爱
 亦有时而不自由我岂得而有之物虽可
 去而有不容去者我亦不得而有去物之
 心也庄子所谓物莫足为而不可不为者
 是也若以物为有以身为有皆逆天理而
 自私者故曰横私世之圣人则如此此语
 自尧舜以下皆有讥侮之意惟付吾身于
 无身付外物于无物无自私之心此则至
 人也至至者言至此至矣极矣不可加也
杨朱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
卷七 第 19a 页 0456-136.png
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
畏威畏刑此谓之遁人也可杀可活制命在
外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
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谓顺民也天下无对
制命在内故语有之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
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周谚曰田父可坐杀晨
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
肌肉粗厚筋节腃(驱圆/切)急一朝处以柔毛绨
幕荐以粱肉兰橘心㾓(萦玄/切)体烦内热生病
矣商鲁之君与田父侔地则亦不盈一时而
卷七 第 19b 页 0456-137.png
惫矣
 人惟有所贪恋则有所忌畏威者幽明之
 祸福也刑者王法之刑戮也遁人者遁天
 而背理之人也如此之人则杀活皆制于
 他人故曰制命在外顺民者无所矜无所
 羡无所贪恋于世独高于天下故曰天下
 无对其命在我而不制于人故曰制命在
 内人生之有昏宦情欲之所由生君臣上
 下之道以衣食而相维也使无昏宦则情
 欲可减半矣使无衣食之累则君臣不得
卷七 第 20a 页 0456-138.png
 以相使矣此必自古以来所有之语田父
 可坐杀者言以田野鄙贱之人使其闲坐
 不待刀鎗而可杀之盖彼以劳苦为常一
 旦忽然安处则必至生病㾓骨酸也使商
 鲁之君与田野之人易地而处虽顷刻亦
 不可居矣子美曰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
 足此章之意似近于此盖言人生只是习
 惯若皆攻苦食淡不知有人世荣乐之事
 则人人无不足者念头才息则处处皆安
 此语却有味
卷七 第 20b 页 0456-139.png
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
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
纩狐貉顾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
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
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
而尝之蜇(陟列/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
人大惭子此类也
 田野之人其所以自安其所以自美者谓
 举天下无以过此盖安其耳目之所见而
卷七 第 21a 页 0456-140.png
 不知其有他也缊黂破麻絮之类以负暄
 之乐而欲献以求赏此形容其见小不见
 大之意戎菽大菽也甘枲好麻子也茎芹
 丝芹菜而为羹也萍子亦菜之类也蜇螫
 也蜇于口言毒烈其口也
杨朱曰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
于外有此而求外者无厌之性无厌之性阴
阳之蠹也
 四者既有人生可以自足而又别求功名
 者是无厌也阴阳之蠹言其无厌自蠹损
卷七 第 21b 页 0456-141.png
 其身阴阳之气也
忠不足以安君适足以危身义不足以利物
适足以害生安上不由于忠而忠名灭焉利
物不由于义而义名绝焉君臣兼安物我兼
利古之道也
 此章亦讥忠义立名之人言忠者必危身
 义者必害生谓之务外不务内也安上之
 实出于自然岂一人之忠所能安之利物
 之道亦出于自然岂一人之义所能利之
 以一人之私而求忠义之名名反泯灭而
卷七 第 22a 页 0456-142.png
 徒累其身不若顺其自然则君臣俱安而
 物我俱利此所谓古道也
鬻子曰去名者无忧老子曰名者实之宾而
悠悠者趋名不已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宾
邪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尊荣则逸乐
卑辱则忧苦忧苦犯性者也逸乐顺性者也
斯实之所系矣名胡可去名胡可宾但恶夫
守名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之不救
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
 去名者无忧名者实之宾此言虽出于鬻
卷七 第 22b 页 0456-143.png
 子老子世固知之然世之悠悠者皆趋于
 名而不可止岂二师之言所能戒哉宾外
 也然则名不得而去矣不可得而外矣今
 世之人既以有名为尊荣以此为快乐以
 无名为卑辱以此为忧苦以忧苦为犯其
 性以快乐为顺其性所以趋求之而不已
 也斯此也斯实之所系者谓以犯性顺性
 为切实利害之所系不容于不求矣然则
 二师之言虽欲去其名为得而去之虽欲
 外其名乌得而外之此语既尽却断之曰
卷七 第 23a 页 0456-144.png
 世情于名虽不可去不可舍矣然守之太
 甚将至于自累其养生之实如此则有危
 亡不救之忧岂暇分别苦乐乎恤忧也此
 意盖谓世俗之人求名不已必至自亡其
 身是好快乐畏忧苦而其弊将至于自杀
 也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七
卷七 第 23b 页 0456-14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