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40756a 页
卷三 第 1a 页 0455-132.png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三尅三
    鬳斋林希逸
  周穆王第三
周穆王时四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
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千变
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
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
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
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
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为之
卷三 第 1b 页 0455-133.png
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
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号曰中
天之台蕳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
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
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
以乐之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
舍然不得已而临之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
执化人之袪胜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
之宫化人之宫搆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
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
卷三 第 2a 页 0455-134.png
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
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
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
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
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
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
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
王若殒虚焉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
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方微/反)
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自失
卷三 第 2b 页 0455-135.png
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
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
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间恒疑暂亡变化之极
疾徐之间可尽模哉
 化人有幻术者也入水火以下是变物之
 形与穆王游帝居是易人之虑腥蝼皆臭
 气也娥媌姿媚也曼靡窈窕也阿锡细织
 也齐纨齐整之丝纨也芷芳草也若杜若
 也承云黄帝乐名也六莹帝喾乐名晨露
 汤乐名玉衣玉食言其珍美也舍音释不
卷三 第 3a 页 0455-136.png
 释然不乐也不知下之据言不见其基址
 也望之若屯云言多也清都紫微天宫也
 钧天广乐天乐也累块累土也积苏积草
 也言自上而下视其宫室微且小也光影
 眩其目音响乱其耳恐悸而不凝定精神
 若丧失然殒虚于虚无之间坠而下也酒
 以浓为美停久则稀清矣肴未䀟未败也
 默存者坐想也此言须臾之顷耳叶法善
 与明皇游玉桥亦是此类神游而形不动
 此幻术者之事也间于恒见者而疑其暂
卷三 第 3b 页 0455-137.png
 亡者适之神游暂也今忘矣今之所见者
 常也间异也以其异于寻常所见而疑之
 也以其常疑其暂皆非真也变化之有久
 近岂可尽得而形状哉徐疾久近也模形
 模也暂亡与忘同
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
八骏之乘右服𦽊音华骝而左绿耳右骖赤
骥而左白𣙤(音/义)主车则造父为御𧮼齐合为
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
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戒为右驰
卷三 第 4a 页 0455-138.png
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巨蒐氏乃献白鹄
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
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崙之阿赤水之
阳别日升昆崙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
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
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
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于乎予一人不盈
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穆王几
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世以为
登假焉
卷三 第 4b 页 0455-139.png
 此事详见于穆天子韩退之作徐偃王庙
 碑亦引用之左氏有或如金或如玉之诗
 亦是此事𦽊骝即骅骝也白𣙤𧮼商渠黄
 踰轮盗骊山子柏夭皆马名也柳子厚所
 辩八骏图其形又怪异此亦未知其孰是
 孰非孰实也巨蒐氏之国亦昆崙赤水之
 类以鹄血为饮以牛马之乳濯足今北虏
 以马乳为酒亦是此类二乘乃王之二车
 也别日又一日也封犹封襌也宾见也觞
 宴之以酒也王母所谣白云诗也日之所
卷三 第 5a 页 0455-140.png
 入弇山也不盈于德言其行有慊也谐者
 足也德有慊而其乐自足恐后世追数以
 为吾过祁招所谓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
 心亦此意也以此乐其终身至百年而后
 殂世以为登假言世人以为死其实不死
 也此章之意盖言世外空阔犹有无穷之
 乐虽帝王之居未足羡也人但以耳目所
 见而有歆羡富贵之心不知天人视之其
 为富贵者甚微耳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
卷三 第 5b 页 0455-141.png
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
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
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
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
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
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
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
学幻矣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
 此章之意盖谓人世变幻之术与造物死
 生变化之理其技一耳
卷三 第 6a 页 0455-142.png
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
存亡自在幡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
走者飞终身不著其术故世莫传焉
 老成子虽不得其术但深思而自悟亦能
 从容变化于有无之间故曰存亡自在幡
 校者翻覆检校也变幻之意也幡校四时
 者变易阴阳之节也冬起雷变阴为阳也
 夏造冰变阳为阴也飞阳类走阴类故飞
 者轻走者重今能变易其阴阳所以飞者
 走走者飞也其术无所著见故世莫得传
卷三 第 6b 页 0455-143.png
 焉
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
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
而成孰测之哉
 密庸者默而用之人不得见也其道虽不
 可见而其功用实与人同五帝三王之所
 以化亦犹老成子尹文之所以幻也言其
 不可知之神也
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
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
卷三 第 7a 页 0455-144.png
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
 周礼之有六梦此亦言六梦却先以觉之
 八徵言之故者事也言人间百事也为者
 日间所作用也得丧哀乐生死有形者之
 所同故曰形所接也接应也感应之应也
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蘁梦三曰思梦四
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

 六候之梦与周礼同人心之中虚灵知觉
 事有兆眹见于梦者正也正梦先兆之梦
卷三 第 7b 页 0455-145.png
 也蘁者梦中惊蘁而觉者也思者因所思
 而成梦也寤者梦时见觉时事也喜者因
 有所喜而梦也惧者因有所忧惧而梦也
 惧与蘁不同周礼注中却无分别此皆在
 我之神为之故曰神所交也交者交于外
 境界也
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
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
由然则无所怛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
地应于物类
卷三 第 8a 页 0455-146.png
 物我之所感自有变幻故曰感变事者八
 徵是也所由然者言皆由心而生也人惟
 不知感变之由皆自一心而始故有所疑
 惑有所惊怛知则不惑则无怛矣盈虚消
 息皆是一理故曰一体我之盈虚消息天
 地亦然万物亦然故曰通于天地应于物
 类语曰四十而不惑亦此境界
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
涉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则梦生杀
 此三句医书中亦有此类之语以此而言
卷三 第 8b 页 0455-147.png
 可见梦自吾心而出焫火盛貌也生阳也
 杀阴也
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
 与予人也取取诸人也此是意有所欲而
 梦也如渴之梦饮然
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
则梦溺
 此心病也
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
 带与飞鸟觉时所见也梦中又变
卷三 第 9a 页 0455-148.png
将阴梦火将疾梦食
 处暗则思明故将阴而梦火也胃气不足
 故将疾而梦食皆自此心生也
饮酒者忧歌舞者哭
 梦饮酒者或有忧恼之事梦歌舞者或有
 哭泣之事梦觉常相反也占梦书中多有
 此类
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
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
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
卷三 第 9b 页 0455-149.png
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昼有所见形遇也夜有所梦神遇也凝定
 也神定则无想无想则无梦也若高宗梦
 说孔子梦周公则非想梦也信真也真觉
 者不语默而静也真梦者不达不达于理
 则以梦为真也物化之往来即梦觉是也
 人惟不知此理故以古之真人觉自忘寝
 不梦为虚语岂知真人之事哉其觉也如
 忘无所着于世也心无所着则虚则一则
 其寝安得有梦释氏所谓梦觉一如此语
卷三 第 10a 页 0455-150.png
 极好大慧答书中有说高宗梦得说孔子
 梦周公佛梦金鼓一篇其讲明梦觉一如
 处甚好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
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辩日月
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辩其民不食不衣而
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
者妄
 古莽之国亦寓名尔无阴阳无日月其民
 不衣不食而多眠其眠五旬而一觉故以
卷三 第 10b 页 0455-151.png
 梦者为实而觉者为妄此亦间于常而疑
 暂亡之意盖言人若常梦则觉之暂者反
 为妄矣
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
万有馀里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昏明
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
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
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
梦之所见妄
 齐中也中国亦曰齐州此段言中国人又
卷三 第 11a 页 0455-152.png
 以觉为实以梦为妄审度谓度数审的也
 分察谓察别分明也
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
日月馀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
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贵胜而不
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阜落之国亦寓言也日月之馀光更互而
 照之故其国不暝唐志所言熟羊脾而日
 又出者世间恐亦有此等国土未可知也
 日月常照故其人常觉而不眠盖谓中国
卷三 第 11b 页 0455-153.png
 之人但以昼觉夜梦为真为妄而不知六
 合之间又有如此国土不可但以耳目之
 所接者为是也凡此皆欲广世俗狭小之
 见而已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
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
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
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
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
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
卷三 第 12a 页 0455-154.png
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
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
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
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
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若位足荣身
资财有馀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
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
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已思虑之事疾并少

 昔者夕也言夜则梦为国君也钟聚也聚
卷三 第 12b 页 0455-155.png
 其思虑以营家业也啽呓寐语也并者皆
 也间者安也言宽其役夫工程自减其已
 思虑二人之病遂皆少间此段以梦觉形
 容苦乐之事其言甚有味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
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
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
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
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
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
卷三 第 13a 页 0455-156.png
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
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
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
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
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
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
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
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
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
臣所不能辩也欲辩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
卷三 第 13b 页 0455-157.png
黄帝孔丘孰辩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骇鹿惊而走者御音迓迎也遽而藏之隍
 中汲汲藏之恐人见也蕉草也顺涂沿途
 也讵有薪者言岂有薪者之梦只是汝自
 梦见薪者言之尔汝今之梦乃为真梦矣
 不厌不甘也爽旦天明也仞与认同梦认
 人鹿无人得鹿言汝以为初无薪者无得
 鹿之人但为梦也士师复梦分人鹿者言
 未能别白其真妄亦如梦而已国相乃曰
 惟黄帝孔子知辩之谓非知道者不能定
卷三 第 14a 页 0455-158.png
 真妄也恂与徇同且从士师之言为之中
 分也此段亦是以梦觉言真妄之不可定
 尔其说自有味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
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
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
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
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
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
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有瘳
卷三 第 14b 页 0455-159.png
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
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
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
日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
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
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
然不知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
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
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
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
卷三 第 15a 页 0455-160.png
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记之
 毒之苦之也卜巫医三者之事今人亦有
 之以见古今人情不相远也弗占不入卦
 兆也弗禁以为崇而弗能禁止也攻之弗
 已不可治也自媒自荐以为能治此疾也
 化其心变其虑者谓此心病非他方法所
 可疗也求衣求食求明是求其心犹有知
 觉也独与之居而不令人见故不知其所
 以治之者何施为也既悟而怒以世事感
 触能累其心不若不知而忘之也盖以世
卷三 第 15b 页 0455-161.png
 人忧乐得失存亡好恶能乱其心非有道
 者乐而忘之则不如病忘之为愈也末后
 却不肯说尽但云非汝所及此又是一机
 轴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
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尝甘
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
火寒暑无不到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
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
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老聃曰汝庸
卷三 第 16a 页 0455-162.png
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
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
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
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
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
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孰能正
之且吾之言未必非迷况鲁之君子迷之邮
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此以迷疾之说又翻前段病忘之意倾动
 也一家之人不因一人之迷而倾其家一
卷三 第 16b 页 0455-163.png
 乡之人不以一家之迷而倾其乡盖言迷
 者少而不迷者尤多则不得而惑之也若
 天下皆迷则不迷者反为疾矣其意盖谓
 今世之人皆迷于利欲而不知道反以有
 道者为迷也邮与尤同迷之邮者言迷之
 甚也荣弃也费也言莫枉汝资粮也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
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
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
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
卷三 第 17a 页 0455-164.png
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
曰予昔给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
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此段盖言人心无真见则或以妄者为是
 而真者为非也微无也悲心更微言反不
 悲也据此一篇语极到必列子之本书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卷之三
卷三 第 17b 页 0455-16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