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40707a 页
卷四 第 1a 页 0454-004.png
文始经言外旨卷之四贤九
   抱一子陈显微述
  四符篇(符者精神魂魄/也凡十七章)
关尹子曰水可析可合精无人也火因膏因
薪神无我也故耳蔽前后皆可闻无人知崇
无人一奇无人冬彫秋物无人黑不可变无
人北寿无人皆精舌即齿牙成言无我礼卑
无我二偶无我夏因春物无我赤可变无我
南夭无我皆神以精无人故米去㲉则精存
以神无我故鬼凭物则神见全精者忘是非
卷四 第 1b 页 0454-005.png
忘得失在此者非彼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
在彼者非此
 抱一子曰此言全精抱神之道也精本无
 人故当忘其是非忘其得失以全吾之精
 神本无我故当时其晦明时其强弱以抱
 吾之神精一也水可分可合一也耳属肾
 虽蔽之前后皆可闻一也水为智智崇崇
 则自尊一也冬物归根一也黑不可变一
 也北方主寿有我一也米去㲉则精存一
 也一数奇独也故皆曰无人也神二也火
卷四 第 2a 页 0454-006.png
 因膏因薪二也舌属心即唇齿而能言二
 也火为礼礼卑则尊人二也夏物荣华二
 也赤色可变二也南主夭无我二也鬼凭
 物则神见二也二数耦两也故皆曰无我
 也无人则在此者非彼无我则在彼者非
 此知乎此则知所以忘其是非得失与夫
 时其晦明强弱之理矣
关尹子曰精神水火也五行互生灭之其来
无首其往无尾则吾之精一滴无存亡耳吾
之神一欻无起灭耳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
卷四 第 2b 页 0454-007.png
所以与天地冥
 抱一子曰精神水火也自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则互生也自火
 尅金金尅木木尅土土尅水水复尅火则
 互灭也其来无首其往无尾灭已复生生
 已复灭则知精未尝有一滴存亡神未尝
 有一欻起灭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与天
 地冥契则精神长存矣
关尹子曰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精
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神主火
卷四 第 3a 页 0454-008.png
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惟火之为物
能镕金而消之能燔木而烧之所以冥魂魄
惟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神在天
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魄在天为燥在地
为金在人为魄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
为魂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
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
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以我之魄合天地万
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镕之为
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
卷四 第 3b 页 0454-009.png
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则天地万物
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
 抱一子曰精水一合魄金四为五神火二
 合魂木三为五精藏魄而神藏魂是则四
 物虽居两处可以一五擒之然魂木为龙
 魄金为虎使魂藏于神魄藏于精则二物
 分于二所终不能相制惟火能镕金燔木
 故神可以制魂魄殊不知神寓于魂如火
 附于木而火二木三之五运于西北制精
 鍊魄使四象五行俱归于土实资神火之
卷四 第 4a 页 0454-010.png
 功也故丹法始终全资火候者火之功用
 大矣哉至于合天地万物之水火金木皆
 为吾之精神魂魄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
 万火可合为一火异金可镕为一金异木
 可接为一木此则山河大地皆吾法身之
 妙用也安有所谓生安有所谓死哉
关尹子曰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
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
极然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天地虽大不
卷四 第 4b 页 0454-011.png
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阴
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惟其来干我者皆
摄之以一息则变物为我无物非我所谓五
行者孰能变之
 抱一子曰精神魂魄意五者回环相生不
 已则人之伪心轮回四生六道经几亿万
 年未有穷极何则有此伪心则有此伪意
 有意则有魄有魄则有精有精则有魂有
 魂则有神有神则又有意矣彼空中之核
 与无雄之雌胡为而不芽不卵耶盖精不
卷四 第 5a 页 0454-012.png
 存也物则自清而入浊故始因精而终成
 魄神则自微而入妙故始因意而终成神
 盖意土数五而五与人俱生故首与四肢
 及手足之指皆五也使终能至神而不复
 生意则遇物对境当以一息摄之则变物
 为我矣无物非我则五行皆为吾用而不
 复有相生相灭之机孰能变之哉此永不
 轮回不受生之妙用也学者欲知之乎
关尹子曰众人以魄摄魂者金有馀则木不
足也圣人以魂运魄者木有馀则金不足也
卷四 第 5b 页 0454-013.png
盖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魂昼寓目
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见者魂无分
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天地者魂狃习也梦
者魄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彼我者魄
狃习也土生金故意生魄神之所动不名神
名意意之所动不名意名魄惟圣人知我无
我知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
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性者心
未萌也无心则无意矣盖无火则无土无意
则无魄矣盖无土则无金一者不存五者皆
卷四 第 6a 页 0454-014.png
废既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魂斯能浑天地万
物以为魄凡造化所妙皆吾魂凡造化所有
皆吾魄则无有一物可役我者
 抱一子曰愚解前章谓物之自精至魄从
 清入浊而魄盛则死矣故曰金有馀则木
 不足若夫圣人自意生身至于成神则木
 有馀而金不足魂有馀者多觉魄有馀者
 多梦觉之与梦皆能分别者非魂魄能自
 析之也皆有真性存乎其中而狃习既久
 而能生此分别识也惟圣人知我无我知
卷四 第 6b 页 0454-015.png
 物无物皆因心意计之故对境忘识无意
 而对之以性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
 矣一意不存五行皆废斯能浑天地造化
 之所妙者皆为吾魂浑天地造化之所有
 者皆为吾魄是则万物皆为吾役而不役
 于物矣
关尹子曰鬼云为魂鬼白为魄于文则然鬼
者人死所变云者风风者木白者气气者金
风散故轻清轻清者上天金坚故重浊重浊
者入地轻清者魄从魂升重浊者魂从魄降
卷四 第 7a 页 0454-016.png
有以仁升者为木星佐有以义升者为金星
佐有以礼升者为火星佐有以智升者为水
星佐有以信升者为土星佐有以不仁沉者
木贼之不义沉者金贼之不礼沉者火贼之
不智沉者水贼之不信沉者土贼之魂魄半
之则在人间升魂为贵降魄为贱灵魂为贤
厉魄为愚轻魂为明重魄为暗扬魂为羽钝
魄为毛明魂为神幽魄为鬼其形其居其识
其好(一本/作名)皆以五行契之惟五行之数参差
不一所以万物之多盈天地间犹未已也以
卷四 第 7b 页 0454-017.png
五事归五行以五行作五虫可胜言哉譬犹
兆龟数蓍至诚自契五行应之诚苟不至兆
之数之无一应者圣人假物以游世五行不
得不对
 抱一子曰云白今之楷字也楷字出于秦
 之程邈变篆为隶而后有也在当时字体
 与今不同字古之云字𦣺字古之白字
 是则鬼为魂𦣺鬼为魄于古文则然
 则从虚轻清故为风古风字𦣺则从身
 重浊故为气𤽍古气字然则古人制字亦
卷四 第 8a 页 0454-018.png
 或有道焉风属木气属金木主升金主降
 以五常而升者为五星之佐反五常而沉
 者为五行所贼楞严所述升沉之报与此
 同义魂魄相半则在人间然常人止有三
 魂七魄故魂多者为贵为贤为明为羽为
 神魄多者为贱为愚为暗为毛为鬼而其
 识其好皆契五行惟五行参差不一故胎
 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类众生盈
 天地间生生不已也然圣人本无我不假
 于物则不能游世如火不附木则无所托
卷四 第 8b 页 0454-019.png
 形然物之在世岂能坚久哉圣人必以五
 行对之然后生生不穷如水火相尅却成
 既济金木相尅却成夫妇皆对法也是道
 也如兆龟数蓍至诚自契诚若不至则五
 行无一应者矣
关尹子曰三者具有魂魂者识曰者精色者
神见之者为魂耳口鼻心之类在此生者爱
为精为彼生父本观为神为彼生母本爱观
虽异识生彼生生本在彼生者一为父故受
气于父气为水二为母故受血于母血为火
卷四 第 9a 页 0454-020.png
有父有母彼生生矣惟其爱之无识如锁之
交观之无识如灯之照吾识不萌吾生何有
 抱一子曰目耳鼻口心谓之五根声色香
 味事谓之五尘观听嗅尝思谓之五识五
 根主于精精有我无人之物也五尘主于
 神神无我即物而见也五识主于魂故曰
 魂识盖根尘识三者具而后有魂也父以
 精爱母以神观爱为水观为火水为气火
 为血父精母血交而识存乎中此降本流
 末生生不穷之理也若夫爱无识而如锁
卷四 第 9b 页 0454-021.png
 之交观无识而如灯之照则吾识未尝萌
 吾生何尝有哉
关尹子曰如桴叩鼓鼓之形者我之有也鼓
之声者我之感也桴已往矣馀声尚在终亦
不存而已矣鼓之形如我之精鼓之声如我
之神其馀声者犹之魂魄知夫倏往倏来则
五行之气我何有哉
 抱一子曰精如鼓神如声馀声如魂魄固
 矣然则鼓不叩则不生声精不感则不生
 神叩鼓以桴桴亡则虽有馀声终亦不存
卷四 第 10a 页 0454-022.png
 矣感精以气气亡则虽有魂魄终亦不存
 矣是则五行之气倏往倏来我本无有而
 我之所有者叩桴感气者而已矣或问曰
 今欲声声不绝鼓鼓长存毕竟以何道感
 之曰请放下手中桴方向汝说
关尹子曰夫果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具
矣然后相生不穷三者不具如大旱大潦大
块皆不足以生物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不
交惟人以根合之故能于其中横见有事犹
如术咒能于至无见多有事
卷四 第 10b 页 0454-023.png
 抱一子曰世之术咒能于无中见多有事
 如张谐作五里之雾左慈掷梁上之杯是
 道也无出于精神意三者合而为之如果
 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俱而后生三者
 不交则如大旱大潦大块不能生物然三
 者本不能自交惟人以根合之如男女二
 根交精而生形也然天有天根地有地根
 人有人根而造化有造化之根人能于造
 化之根上以起天地之根则能无中生有
 而知变化之道矣
卷四 第 11a 页 0454-024.png
关尹子曰魂者木也木根干冬水而华于夏
火故人之魂藏于夜精而见于昼神合乎精
故所见我独盖精未尝有人合乎神故所见
人同盖神未尝有我
 抱一子曰此章独言木喻者发明上章言
 根之旨也盖木为魂为人也人之所以为
 人以魂识昼夜隐见于精神之中而已矣
 精一也故魂识合精则所见惟我独神二
 也故魂识合神则所见与人同如木之根
 于冬而荣于夏即魂之藏于夜而见于昼
卷四 第 11b 页 0454-025.png
 也知夫木之根则知魂之根矣知夫魂之
 根则知天地造化之根矣
关尹子曰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
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知夫此物如梦中
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是
道也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吸
气以养精如金生水吸风以养神如木生火
所以假外以延精神漱水以养精精之所以
不穷摩火以养神神之所以不穷所以假内
以延精神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吾尝言之
卷四 第 12a 页 0454-026.png

 抱一子曰人假精神以有生善养精神者
 能见精神而久生阴符经谓天有五贼见
 之者昌是也能忘精神而超生阴符经谓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是也
 世有梦飞神而游太清者亦有梦乘物而
 驾八荒者此身此物皆如梦如幻梦而能
 之者灵于神也觉而不能者拘于形也惟
 能自见精神者觉梦一致可以飞神作我
 可以凝精作物是皆法之妙用也至于吸
卷四 第 12b 页 0454-027.png
 气吸风以益金木于外漱水摩火以养精
 神于内亦皆足以延精神斯术之租者也
 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道也是道也隐然
 述于此书又在夫人自得之而已矣
关尹子曰人勤于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
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精仁则阳而
明可以轻魂义则阴而冥可以御魄
 抱一子曰圣人因人之常心之所固有者
 立为五常皆自然而然非有牵强故曰常
 也人能循此常而行之至可以集神摄精
卷四 第 13a 页 0454-028.png
 轻魂御魄盖人之五神主此五常犹天之
 五星主此五事也火星主礼礼主升火亦
 升神属火人勤于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
 神其馀如木星主仁金星主义水星主智
 而木轻金冥水降所以能轻魂御魄摄精
 莫不皆然只言四者四物具则土在其中
 四常具则信在其中四神具则意在其中
 四方立则中在其中孟子亦只言四端而
 不及信与此意同
关尹子曰蜣螂转丸丸成精思之而有蠕白
卷四 第 13b 页 0454-029.png
者存丸中俄去㲉而蝉彼蜣不思彼蠕奚白
 抱一子曰此章言感化之机能动无情之
 物也圆本无情而蜣螂转而精思之则蠕
 生圆中俄去㲉而化为蝉外炉金丹生于
 金鼎神室之中神室本虚器全藉守炉之
 人神识不昧昼夜精观而神丹生于虚器
 之中外丹既熟而内丹亦就化形而仙矣
 参同契曰万象凭虚生感化各有类感化
 者亦蜣精思之意耶
关尹子曰庖人羹蟹遗一足几上蟹已羹而
卷四 第 14a 页 0454-030.png
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耳不生不死
而人横计曰生死
 抱一子曰人以动物为有生今釜中之蟹
 已羹而几上之遗足尚动是则生者一气
 之聚死者一气之散耳彼非气者何尝有
 聚散生死哉人横计之耳
关尹子曰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
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若知道
之士不见生故不见死
 抱一子曰世人不知我本无生而见坐脱
卷四 第 14b 页 0454-031.png
 立亡者以为了达见卧死病死者以为未
 了达殊不知均一死耳初无甲乙之殊惟
 知道者未尝有生故不见其生未尝有死
 故不见其死
关尹子曰人之厌生死超生死者皆是大患
也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
为妖不名为道
 抱一子曰老子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今问
 婴儿曰汝生乎则不知也汝死乎则不知
 也然则人之有厌生死心非大患乎有超
卷四 第 15a 页 0454-032.png
 生死心非妖乎
关尹子曰计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
无或曰死已亦有亦无或曰死已不有不无
或曰当幸者或曰当惧者或曰当任者或曰
当超者愈变情识驰骛不已殊不知我之生
死如马之手如牛之翼本无有复无无譬如
火水虽犯火水不能烧之不能溺之
 抱一子曰以马之无手牛之无翼以况我
 之未尝有生死也以水犯水以火犯火以
 况我之入生死也然则既曰如马手牛翼
卷四 第 15b 页 0454-033.png
 之未尝有矣又何入哉曰以未尝有生而
 入死以未尝有死而入生是则入亦无入
 犯亦无犯若夫以谓或有或无或幸或惧
 或任或超愈变情识而驰鹜愈远矣安足
 以知此哉


文始真经言外旨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