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036-03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涑水记闻卷二
            宋 司马光 撰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
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
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
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
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卷二 第 1b 页 WYG1036-0328b.png
太祖末关中群盗有马四十匹常有怨于富平人志必
屠之驱略农人使荷畚锸随之曰吾克富平必夷其城
郭富平人恐群诣荆姚见同州巡检侯舍人告急舍人
素有威名率众伏于邑北群盗闻之舍富平不攻而去
舍人引兵于邑西邀之令士皆傅弩戒勿妄发曰贼皆
有甲不可射射其马无具装又劫掠所得非素习战也
射之必将惊溃既而合战众弩俱发贼马果惊跃散走
纵兵击之俘斩殆尽馀党散入他州巡检获之自以为
卷二 第 2a 页 WYG1036-0328c.png
功送诣州邑盗固称我非此巡检所获乃侯舍人所获
也巡检怒自诣狱责之曰尔非我所获而何盗曰我昔
与君遇于某地君是时何不擒我耶我又与君遇于某
地君是时弃兵而走何不擒我耶我为舍人所破狼狈
失据为君所得此所谓败军之卒举帚可扑岂君智力
所能独办耶巡检惭而退
至道中国家征西夏调发陜西刍粟随军至灵武陜西
骚动民皆逃匿赋役不肯供给有诏督运者皆得便宜
卷二 第 2b 页 WYG1036-0328d.png
从事不牵常法吏治率皆峻急而京兆府通判水部员
外郎杨谭大理寺丞林特尤甚长安人歌之曰杨谭见
手先教锁林特逢头便索枷长安多大豪及有荫户尤
不可号令有见任知某州妻清河县君者不肯运粮谭
锁而杖之于是莫敢不趋令谭时令民每驴负若干每
人担若干仍赍粮若干官为封之须出塞乃听食怨嗟
之声满道既而京兆最为先办民无逃弃者诸州皆稽
留不能比事毕人畜死者十八九由是人始复称之二
卷二 第 3a 页 WYG1036-0329a.png
人以是得显官谭终谏议大夫特至尚书三司使
李顺作乱于蜀诏以参知政事赵昌言监护诸将讨之
凤翔是时寇准知州密上言赵昌言素有重名又无子
息不可征蜀授以利柄太宗得疏大惊曰朝廷皆无忠
臣言莫及此赖有寇准忧国家耳(案原本太宗讹太祖/忧讹有今据李攸宋)
(朝事实/改正)乃诏昌言行所至即止专以军事付王绍宣(案/绍)
(宣宋朝事/实作继恩)罢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知凤翔府召寇准参
知政事昌言自凤翔历秦陜永兴三州入为御史中丞
卷二 第 3b 页 WYG1036-0329b.png
真宗咸平五年翰林学士王钦若直馆洪湛知贡举京
师豪族有奏名至及第者既而其家分居争财出其钱
簿有若干贯遗知举洪学士上怒下御史台穷治连及
王钦若亦有所受是时钦若被眷遇上大怒以昌言操
意巇险诬陷大臣昌言自户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贬安
州司马自是不获省录十馀年更屡赦量移放还至祥
符中乃复叙为户部侍郎西祀恩迁吏部侍郎卒
李顺反太宗命参知政事赵昌言为元帅昌言为人辩
卷二 第 4a 页 WYG1036-0329c.png
智于上前指画破贼之策上悦之恩遇甚厚既行时有
峨眉山僧茂贞以术得幸谓上曰昌言折頞貌有反相
不宜委以蜀事上悔之遽遣使者追止其行以兵付诸
将留少兵令昌言驻凤州为后援事平罢参知政事知
凤翔府(王原/叔云)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某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
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既而果为朝
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
卷二 第 4b 页 WYG1036-0329d.png
后如此数矣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
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
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
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箠楚自诬服具
上州官审覆无反异皆以为得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
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诟之曰若受富民钱欲出其
死罪耶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熟观其
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
卷二 第 5a 页 WYG1036-0330a.png
水一旦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
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使人送女
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
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
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
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
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
何预焉其人不得入绕垣而哭倾家资以饭僧为若水
卷二 第 5b 页 WYG1036-0330b.png
祈福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
水固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止人不冤死耳论功非其本
心也且朝廷若以此为若水功当置录事于何地耶知
州叹服曰如此尤不可及矣录事诣若水厅叩头愧谢
若水曰狱情难知偶有过误何谢也于是远近翕然称
之未几太宗闻之骤加晋擢自幕职半岁中为知制诰
二年中为枢密副使
李继隆与转运使卢之翰有隙欲陷之罪乃檄转运使
卷二 第 6a 页 WYG1036-0330c.png
期八月出塞令办刍粟转运司调发方集继隆复为檄
言阴阳人状国家不利八月出师当更取十月转运司
遂散刍粟既而复为檄云得保塞军侦候状言贼且入
塞当以时进兵刍粟即日取办是时民输挽者适散仓
卒不可复集继隆遂奏转运司乏军兴太宗大怒立召
中使一人付三函令乘驿骑取转运使卢之翰窦玭及
某人首丞相吕端枢密使柴禹锡皆不敢言惟枢密副
使钱若水争之请先推验有状然后行法上大怒拂衣
卷二 第 6b 页 WYG1036-0330d.png
起入禁中二府皆罢若水独留廷中不去上既食久之
使人侦视廷中有何报云有细瘦而长者尚立焉上出
诘之曰尔以同州推官再期为枢密副使朕所以擢任
尔者为贤尔乃不才如是耶尚留此安候对曰陛下不
知臣无能使得待罪二府固当竭其愚虑不避死亡补
益陛下以报厚恩李继隆外戚贵重莫比今陛下据其
一幅奏书诛三转运使虽彼有罪天下何由知之鞫验
事状明白乃加诛亦何晚焉献可替否死以守之臣之
卷二 第 7a 页 WYG1036-0331a.png
常分臣未获死故不敢退上意解乃召吕端等奏请如
若水议先令责状许之三人皆黜为行军副使既而敌
欲入塞事皆虚继隆坐贬招讨知秦州(王居日云○案/李攸宋朝事实)
(载此有互异字/句而大略相同)
曹侍中将薨真宗亲临视之问以后事对曰臣无事可
言固问之对曰臣二子璨与玮才器可取皆堪为将上
问其优劣对曰璨不如玮已而果然玮知秦州尝出巡
城以城上遮箭板太高召主者令卑之主者对曰旧如
卷二 第 7b 页 WYG1036-0331b.png
此者久矣玮怒曰旧固不可改也命牵出斩之僚佐以
主者老将谙兵事罪小宜可赦皆谏玮玮不听卒诛之
军中慑伏西蕃犯塞候骑报敌将至玮方饮啖自若顷
之报敌去城数里乃起贯戴以帛缠身令数人引之身
停不动上马出城望见敌阵有僧奔马径来于阵前检
校玮问左右曰彼布阵乃用僧耶对曰不然此敌之贵
人也玮问军中谁善射者众言李超玮即呼超指示之
曰汝能取彼否对曰凭太保威灵愿得五十骑裹送至
卷二 第 8a 页 WYG1036-0331c.png
敌阵前可以取之玮以百骑与之敕曰不获而返当死
遂进至敌阵前骑左右开超射之一发而毙于是敌鸣
笳而遁玮以大军征之敌众大败出塞穷追俘斩万计
改边凿濠西边由是慑服至今不敢犯塞每言及玮则
加手于额呼之为父云(全昭/云)
玮在秦州有士卒十馀叛赴敌中军吏来告玮方与客
奕棋不应军吏亟言之玮怒叱之曰吾固遣之去汝再
三显言耶敌闻亟归告其将尽杀之(伯康/云)
卷二 第 8b 页 WYG1036-0331d.png
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平数国未尝妄斩人尝知徐
州有吏犯罪既立案逾年然后杖之人皆不晓其意彬
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彼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
而恶之朝夕笞骂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
赦也其用意如此(张锡/云)
杨徽之建州浦城人少好学善属文有志节是时福建
属江南亦置进士科以延士大夫徽之耻之乃间道诣
中朝应举夜浮江津周世宗时及第为拾遗是时太祖
卷二 第 9a 页 WYG1036-0332a.png
已为时望所归徽之上书言之及太祖即位将杀徽之
太宗时为晋王力救之曰此周室忠臣也不可杀其后
左迁为峨眉令十馀年不得调太宗即位始召之用为
太子谕德侍讲官至兵部侍郎赠仆射徽之性介特人
罕能入其意者虽亲子弟不肯奏以为官平生独奏外
孙宋绶族人自诚徽之疏族也徙居建昌自诚子伟仕
至翰林学士从父弟仪今为秘阁校理(黄希/云)
光禄寺卿王济刑部详覆官屡上封事是时诸道置提
卷二 第 9b 页 WYG1036-0332b.png
举茶盐酒税官朝廷因令访察民间事吏之能否甚重
其𨕖会京西道缺太宗问左右刑部有好言者为谁左
右以济对上即以授之
魏廷式为益州路转运使入奏事太宗令以事先诣中
书廷式曰臣乘传来三千七百里之外所奏事固望陛
下宸断决之非为宰相来也奈何诣中书上悦即非时
出见之赐钱五十万遣还官
兖王宫翊善姚坦好直谏王尝作假山所费甚广既成
卷二 第 10a 页 WYG1036-0332c.png
召官属置酒共观之众皆褒叹其美坦独俯首不视王
强使视之坦曰坦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坦
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峻急里胥临门捕人父子
兄弟送县鞭笞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赋所出非血
山而何太宗闻是言时亦为假山(案此上二十一字原/本脱去今参證王称)
(东都事/略补入)亟命毁之王每有过失坦未尝不尽言规正宫
中自王以下皆不喜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
使医视之逾月不瘳召王乳母入宫问王疾增损状乳
卷二 第 10b 页 WYG1036-0332d.png
母曰王本无疾徒以翊善姚坦检束起居不得自便王
不乐故成疾耳上怒曰吾𨕖端士为王僚属者固欲辅
佐王为善耳今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逐去
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未知出此必尔辈为
之谋耳因命杖之数十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为群小
所嫉大为不易卿但能如此毋患谗言朕必不听
田锡好直谏太祖或时不能堪锡从容奏曰陛下日往
月来养成圣性上悦亦重之(右出圣/政录)
卷二 第 11a 页 WYG1036-0333a.png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人少善属文举进士及第为大理
评事知长洲县太宗闻其名召为右正言直史馆才周
岁遂知制诰禹偁性刚狷数忤权贵宦官尤恶之上累
命执政召至中书戒谕之禹偁终不能戒禹偁为翰林
学士上优待之同列莫与比上尝曰当今文章惟王禹
称独步耳
王禹偁子嘉言为馆职平时若愚騃独寇莱公知之喜
与之语莱公知开封府一旦问嘉言曰外人谓劣丈云
卷二 第 11b 页 WYG1036-0333b.png
何嘉言曰外人皆云丈人旦夕入相莱公曰于吾子意
何如嘉言曰以愚观之丈人不若未相为善相则誉望
损矣莱公曰何故嘉言曰自古贤相所以能建功业泽
生民者其君臣相得皆如鱼之有水故言听计从而功
名俱美今丈人负天下重望相则中外有太平之责焉
而丈人之于明主能若鱼之有水乎此嘉言所以恐誉
望之损也莱公喜起执其手曰元之虽文章冠天下至
于深识远虑则不能胜吾子也(始平/公云)
卷二 第 12a 页 WYG1036-0333c.png
保安军奏获李继迁母太宗甚喜是时寇准为枢密院
使吕端为宰相上独召准与之谋退自宰相幕次前过
不入端使人邀之曰向者主上召君何为准曰议边事
耳端曰陛下戒君勿言于端乎准曰不然端曰若边鄙
常事枢密院之职端不必预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
相不可以莫之知也准以获继迁母告端曰君何以处
之准曰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之外端曰陛下以为何
如准曰陛下以为然令准之枢密院行文书耳端曰必若
卷二 第 12b 页 WYG1036-0333d.png
此非计之得者也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
覆奏之即召閤门吏役奏宰相臣吕端请对上召入之
端见具道准言且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高祖曰
愿遗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固不顾其亲况继迁本悖
逆之人哉且陛下今日杀继迁之母继迁可擒乎若不
然徒树怨雠而坚其叛心也上曰然则奈何端曰以臣
之愚请直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徕继迁虽不能
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生死之命在我矣上抚髀称
卷二 第 13a 页 WYG1036-0334a.png
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其母后病死于延州继
迁寻亦死其子德明竟纳降请命(张宗/益云)
魏王德昭太祖之长子从太宗征幽州军中夜惊不知
上所在众议有谋立王者会知上处乃止上微闻衔之
不言时上以北征不利久不行河东之赏议者皆以为
不可王乘间入言之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未晚也王
惶恐还宫谓左右曰带刀乎左右辞以禁中不敢带王
因入茶果閤门推户取割果刀自刎上闻之惊悔往抱
卷二 第 13b 页 WYG1036-0334b.png
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王宜/父云)
苏王元偓太祖遗腹子太宗子养之(杨乐/道云)
太宗时寇准为员外忤上旨拂衣起欲入禁中准手引
上衣令复坐决其事然后退上由是嘉之
太宗器重准尝曰朕得寇准犹唐文皇之得魏郑公也
准以虞部员外郎言事召对称旨太宗谓宰相曰朕欲
擢用寇准当授以何官宰相请用为开封推官上怒曰
此官岂所以待准者宰相请用为枢密直学士上沈思
卷二 第 14a 页 WYG1036-0334c.png
良久曰且使为此官则可也(陆子/云)
李穆字孟雍阳武人幼沈谨温厚好学闻酸枣王昭素
先生善易往师之昭素喜其开敏谓人曰观李生才能
气度他日必为卿相昭素先时著易论三十三篇秘不
传人至是尽以授穆穆由是知名举进士翰林学士徐
台符知贡举擢之上第除鄂州军事判官迁汝州防禦
判官周世宗即位求文学之士或荐穆擢拜左拾遗太
祖登极荐殿中侍御史屡奉使伪国平蜀之初通判洋
卷二 第 14b 页 WYG1036-0334d.png
州又通判陜州坐有罪复免一官久之召为中允寻以
左拾遗知制诰太宗即位屡迁至中书舍人宰相卢多
逊得罪穆坐与之同年登进士第降授司封员外郎上
惜其才寻命之考校贡院及御试进士上见其颜色憔
悴怜之复以为中书舍人职任皆如故寻命知开封事
有能名遂擢参知政事穆性至孝母病累年恶暑而畏
风穆身自扶持起居能适其志或通夕不寐未尝有倦
惰之色母卒哀毁过人朝命起复固辞不得已视事然
卷二 第 15a 页 WYG1036-0335a.png
终不饮酒食肉未终丧而卒年五十七上甚惜之谓宰
相曰李穆国之良臣奄尔沦没非穆之不幸乃国之不
幸也穆赠工部尚书(出穆/行状)
钱氏在两浙置知机务如知枢密院通儒院学士如翰
林学士(唐子/方云)
周仁冀事钱俶首建归朝之策吴越丞相沈虎子者钱
氏骨鲠臣也俶为朝廷攻拔常州虎子谏曰江南国之
藩蔽今大王自撤其藩蔽将何以卫社稷乎俶出虎子
卷二 第 15b 页 WYG1036-0335b.png
为刺史以仁冀代为丞相仁冀说俶曰主上英武所向
无敌今天下事势已可知保族全民策之上者也俶深
然之太祖时自明州海道入朝太祖礼而遣之太平兴
国三年仁冀复随俶入朝卢多逊说上留之勿遣俶朝
礼毕数日欲去不获命又不敢辞君臣恐惧莫知所为
仁冀曰今朝廷意可知大王不速纳土祸将至矣俶左
右固争以为不可仁冀厉声曰今已在人掌握中去国
千里虽有羽翼不能飞出耳遂定速纳两浙地图请效
卷二 第 16a 页 WYG1036-0335c.png
土为内臣上一再辞让遂受之改封俶淮海国王俶子
惟浚淮南军节度使兼侍中以仁冀为副俶辞又更除
邓州(案宋史钱俶传端拱/元年春徙封邓王)以仁冀为鸿胪卿(案宋史钱/俶传太平)
(兴国三年三月来朝宾佐崔仁冀等赐金银带器币鞍/马有差将校孙承祐沈承礼并为节度使不别著周仁)
(冀姓名疑即崔仁/冀而传写互异)卒之不迁官盖太宗心亦薄之也(子/方)
(云/)
孙何丁谓举进士第未有名翰林学士王禹偁见其文
大赏之赠诗云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
卷二 第 16b 页 WYG1036-0335d.png
今便好合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二人由此诗名大振
卢多逊父有高识深恶多逊所为闻其与赵中令为仇
曰彼元勋也而小子毁之祸必及我得早死不及见其
败幸也竟以忧卒未几多逊败(富公/云)
韩王将营西宅遣人于秦陇市良材以万数卢多逊阴
以白上曰普身为元宰乃与商贾竞利及宅成韩王时
为西京留守已病矣诏诣阙将行乘小车一游第中遂
如京师捐于馆不复再来矣
卷二 第 17a 页 WYG1036-0336a.png
张藏英燕人父为人所杀藏英尚幼稍长擒雠人生脔
割以祭其父然后食其心肝乡人谓之报雠张孝子契
丹用为芦台军使逃归中国从世宗征契丹藏英请不
用兵先往说下瓦桥关乃单骑往城下呼曰汝识我乎
我张芦台也因陈世宗威德曰汝非敌也不下且见屠
藏英素为燕人所信重契丹遂自北门遁去城人开门
请降(张文/裕云)
 
卷二 第 17b 页 WYG1036-0336b.png
 
 
 
 
 
 
 
 洓水记闻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