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40191c 页
卷十 第 1a 页 0436-004.png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十诗五
    (凝远大师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观事刘惟永编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丁易东校正)
  天地不仁章
 考异(河上公作虚用章赵实/庵作大化公行义章)
 唐明皇疏前章明妙本冲用在用而无为
 此章明偏爱成私偏私则难普首标刍狗
 万物示天地之兼忘次喻橐籥罔穷明用
 虚而不挠结以多言数屈欲令必守中和
 杜光庭曰夫以仁为仁则有执不以仁为
卷十 第 1b 页 0436-005.png
 仁则无私帝王之视群生犹天地之视万
 物万物自生自化天地不以为功群生爰
 居爰处帝王不以为惠任妙气以鼓铸任
 玄化以生成乃为至化矣若言其仁惠理
 或自穷何者天地之仁大矣草木有冬荣
 夏枯帝王之仁大矣刑法有投荒用钺未
 若不以仁为仁之大也运彼冲和守其清
 静为理身之要妙矣
 张冲应曰虚者空也太虚无象运行两间
 无声无臭而所用则成此万物所以生而
卷十 第 2a 页 0436-006.png
 无穷也人能达此虚而用之则道无不成
 者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
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考异虚而愈出一作俞出  
 河上公曰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
 任自然也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物人
 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
 报也圣人不仁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
卷十 第 2b 页 0436-007.png
 法天地行自然以百姓为刍狗圣人视百
 姓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礼意天地之间
 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
 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藏则神明居之也
 其犹橐籥乎橐籥中虚空人能有声气虚
 而不屈动而愈出言空无有屈竭时动摇
 之益出声气也多言数穷多事害神多言
 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中不如
 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王辅嗣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
卷十 第 3a 页 0436-008.png
 在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
 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思有为造立施化
 则物失其真有思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
 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
 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
 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惠
 由己树未足任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狗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至动而愈出橐籥之中空洞无
 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
卷十 第 3b 页 0436-009.png
 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
 犹若橐籥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愈为之
 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
 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籥而守数中则无
 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籥有意于
 为声也则不足以供吹者之求也
 唐明皇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不仁
 者不为仁惠也刍狗者结草为狗也犬以
 守禦则有弊盖之恩今刍狗徒有狗形而
 无警吠之用故无情于仁爱也言天地视
卷十 第 4a 页 0436-010.png
 人亦如人于刍狗无责望尔尝试论之曰
 夫至仁无亲孰为兼爱爱则不至适是偏
 私不独亲其亲则天下皆亲矣不独子其
 子天下皆子矣是则至仁皆为亲乃至亲
 也岂兼爱之乎疏仁者兼爱之自也刍狗
 者谓结草为狗以用祭祀也今天地至仁
 生成群物亦如人结草为狗不责其吠守
 之用不以生成为仁恩故云不仁也则圣
 人在宥视彼天下百姓亦当如此尔注云
 弊盖之恩者礼记孔子云弊盖不弃为埋
卷十 第 4b 页 0436-011.png
 狗也不独亲其亲礼运文也天地之间其
 犹橐籥乎橐者韬也籥者笛也橐之鼓风
 笛之运吹皆以虚而无心故能动而有应
 则天地之间至物无私者亦以虚无无心
 故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虚而不屈
 挠动之而愈出声气以况圣人心无偏爱
 则无屈挠之时应用不穷可谓动而愈出
 也疏橐□也谓以皮囊鼓风以吹火也籥
 笛也言天地能刍狗万物者为其间空虚
 故生成无私而不责望亦由橐之鼓风笛
卷十 第 5a 页 0436-012.png
 之运吹常应求者于我无情故能虚之而
 不屈挠动之愈出声气以况人君虚心玄
 默淳化均一则无屈挠曰用不知动而愈
 出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则不酬故
 数穷屈兼爱则难遍便致怨憎故不如抱
 守中和自然皆足矣疏多言者多有兼爱
 之言也多有兼爱之言而行则难遍故数
 穷屈不遂是知不如忘怀虚应抱守中和
 则自然皆是也不酬者酬答也谓空有其
 言而行不酬答也
卷十 第 5b 页 0436-013.png
 杜光庭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古之
 祭法有为人用者皆象其形以列笾豆之
 间故有刍狗之设矣夫犬以吠守今刍狗
 无吠守之用天地之视万物圣人之视百姓
 亦如刍狗不责其吠守之能不以仁恩之
 为仁不责其报不彰其仁是以不仁矣人
 于狗也有弊盖瘗埋之恩今于刍狗亦无
 此恩矣明圣人不以兼爱为仁也弊盖者
 礼记檀弓篇曰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
 子曰吾闻之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君之路
卷十 第 6a 页 0436-014.png
 马死埋之以帷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
 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与之席无使其首陷
 焉恐其首直委于土也不独亲其亲者礼
 运篇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汎爱于物推公而行不为偏
 爱也天地之间至动而愈出橐乃皮囊以
 鼓风籥乃竹管以运气橐鼓风无籥不能
 运籥运气无橐不能鼓两者相须而行以
 明天地为橐五气为籥含虚运动以生万
 殊而无屈竭矣人君虚心用道臣佐体君
卷十 第 6b 页 0436-015.png
 行化如天地运五气以不竭则政无屈挠
 四海和平也动之愈出声气言无穷也淳
 化均一者淳和之德用被万品曰用不知
 者易系辞云万方百姓曰用赖用此道以
 得生而不知道之功力冥昩不以功为功
 百姓用之而不知也屈竭也挠乱也多言
 数穷不如守中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言之
 多也谓或不应故有穷屈矣理国多言谓
 政令多出朝令夕改则谓数穷也理身多
 言其失可知也故一言之失驷马不追况
卷十 第 7a 页 0436-016.png
 多言之失宁无辱乎夫言者离坚合异反
 白为黑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不可不慎也
 不如默守中和于国不烦其政令于身不
 召其耻辱爱气希言守德于中行不言之
 教斯为美善矣
 宋道君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恩生
 于害害生于恩以仁为恩害则随至天地
 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辅其自然无爱
 利之心焉仁无得而名之束刍为狗祭祀
 所用过则弃之彼万物之自然而百姓之
卷十 第 7b 页 0436-017.png
 自治曾何容心哉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橐籥虚而能受而能应故应之而不穷有
 实其中则触处皆碍凡道为一偏在物为
 一曲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己以游世则
 泛应而曲当故曰虚而不屈迫而后动则
 运量而不愦故曰动而愈出圣人出应帝
 王而无言为之累者此也多言数穷不如
 守中籥虚以待气气至则呜不至则止圣
 人之言似之辨者之囿多言而未免乎累
 不如守中之愈也慎汝内闭汝外收视反
卷十 第 8a 页 0436-018.png
 听复以见天地之心焉此之谓守中
 王介甫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
 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有爱也有所不
 爱也爱者仁也不爱者亦非不仁也惟其
 爱则不留于爱有如刍狗当祭祀之用也
 盛之以箧衍巾之以文绣尸祝斋戒然后
 用之及其既祭之后行者践其首脊樵者
 焚其支体其天地之于万物当春生夏长
 之时如其有仁爱以及之至秋冬万物彫
 落非天地之不爱也物理之常也圣人不
卷十 第 8b 页 0436-019.png
 仁以百姓为刍狗且圣人之于百姓以仁
 义及天下如其仁爱及乎人事有终始之
 序有死生之变此物理之常也此亦物理
 之常非圣人之所固为也此非前爱而后
 忍盖理之适然耳故曰不仁乃仁之至庄
 子曰至人无亲大人不仁与此合矣天地
 之间至动而愈出道无体也无方也以冲
 和之气鼓动于天地之间而生养万物如
 橐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
 守中出言则有方有体大言所以明道也
卷十 第 9a 页 0436-020.png
 有言则有指指则不能无过故多言则数
 穷故不如守中以应万变
 苏颍滨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天地
 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
 死非吾害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以
 为狗设之于祭祀尽节以奉之夫岂爱之
 时适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
 之亦适然也圣人之于民亦然特无以害
 之则民全其性死生得丧吾无与焉虽未
 尝仁之而仁亦大矣天地之间至动而愈
卷十 第 9b 页 0436-021.png
 出排之有橐与籥也方其一动气之所及
 无不靡也不知者以为机巧极矣然橐籥
 则何为哉盖亦虚而不屈是以动而愈出
 耳天地之间其所以生杀万物彫刻众刑
 者亦若是而已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见
 其动而愈出不知其为虚中之报也故告
 之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不穷也
 吕吉甫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
 冥于象帝之先而不知谁之所自出则体
 此道者仁足以名之哉夫仁人心而已矣
卷十 第 10a 页 0436-022.png
 天地体此道者也无所事仁以万物为刍
 狗全义刍狗者祭祀之用也受之则无所
 用不可阙矣犹之天地之于物也无心于
 物而似乎无所爱若夫春生夏长则似乎
 有所爱圣人之于民亦若是也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体此道者也无所争
 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之为物无所争仁
 而畜之者也万物与天地同体者也百姓
 与圣人同体者也天地圣人自视犹刍狗
 则其视万物百姓亦若是而已天地之间
卷十 第 10b 页 0436-023.png
 至动而愈出则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何所
 事仁哉夫惟不仁是之谓大仁然则天地
 之间其由橐籥固可见矣盖橐籥之为物
 惟其虚而不屈所以动而愈出也多言数
 穷不如守中则人也体此道者言出于不
 言而已言无言知言之所以言矣则多言
 数穷不如守中之为务也
 陆农师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
 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泊然无系而不
 滞于仁适则用之过则弃之而已故云刍
卷十 第 11a 页 0436-024.png
 狗之为物其未陈也盛之以箧衍覆之以
 文绣其既陈也行者践其首樵者爨其躯
 所谓适则用之过则弃之者也天地之间
 至动而愈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与世推移与时运
 徒而不拘于已陈之迹不胶于既践之绪
 矣故能入则鸣不入则止而知橐籥焉故
 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
 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而无屈无所
 屈也动而愈出有所示也无所屈而有所
卷十 第 11b 页 0436-025.png
 示者神也虚而无所屈动而有所示故能
 赴物之感言出如此而未始有穷也若夫
 述古人之土梗语先王之刍狗屈于已陈
 之迹胶于既残之绪欲以有为于日徂之
 世此其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愈也
 此一篇与庄子刍狗之意大略同焉
 王元泽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
 祭祀所用方其用也隆礼致敬以事之及
 其已事则弃而捐之等于粪壤其隆礼致
 敬之时非不以至诚也然而束刍为狗耳
卷十 第 12a 页 0436-026.png
 实何足礼敬乎虽不足礼敬而加礼敬者
 又非以伪也夫万物各得其常生死成壤
 理有适然而天地独为之父母故不得无
 爱而原天地之心亦何系累哉故方其爱
 时虽以至诚而万物自遂实无足爱者及
 要其终则粪壤同归而已岂留情乎圣人
 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仁者人也以人道爱
 物之谓仁彼人貌而天者何足以名之故
 圣人亲亲而仁民故独言百姓若其道则
 与天地一矣而有人之形故任各异天地
卷十 第 12b 页 0436-027.png
 之间至动而愈出橐籥虚以应物感则应
 应而不藏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
 应其适然而不系累于当时不留情于既
 往故此橐籥之无穷也虚而不屈者虚其
 体也动而愈出者动其用也多言数穷不
 如守中非言则穷矣举言则为可知且圣
 人之事言而不为者也守中所以应万变
 刘仲平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者
 恻隐以致其爱也夫刍狗之为物恻隐以
 致其爱可也不恻隐以致其爱亦可也盖
卷十 第 13a 页 0436-028.png
 方其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然后
 将之者若有恻隐以致其爱也及其身脊
 见践于行者又见爨于樵者而无复有用
 散乱埃灭则漠然无恻隐以致其爱也天
 地于万物亦然方其雷风鼓舞两露滋濡
 覆载包函妪照宇育欲生者使之生欲成
 者使之成而有形者必立有性者必遂若
 有恻隐以致其爱也及其霜霰冰雪酷烈
 惨毒折屈摧败而阳不敢进日不敢烜大
 者毁小者绝刚者缺柔者灭又无恻隐以
卷十 第 13b 页 0436-029.png
 致其爱也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非特天地之
 于万物也圣人之于百姓亦然方其感之
 以恩扰之以教恩涵惠沾恺悌劳来喔喔
 呴呴若保赤子者若有恻隐以致其爱也
 及其罪大则杀罪小则刑支解屠裂牵磔
 焚弃偃仆于市朝狼籍于原野而崇城有
 馘耳之痛纣都有流血之多又无有恻隐
 以致其爱也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狗天地之间至动而愈出以其无心于爱
卷十 第 14a 页 0436-030.png
 与不爱也此天地之所以能神也盖神者
 有所示而无所屈也以其无所屈也故如
 橐籥之虚而不屈以其有所见为无为可
 知也发于身而为言见于事而为故或云
 或为其实一也何则言为之体如是而已
 不知此则言不出于不言言不出于不言
 则异乎橐籥之虚动矣其多而数穷不亦
 宜乎孔子曰夫今之歌者其谁乎知此则
 知言出于不言矣言出于不言人莫不然
 也然而不能者以其心不丽乎有则丽乎
卷十 第 14b 页 0436-031.png
 无不丽乎取则丽乎舍不能适与道相当
 也不有不无不取不舍而适与道相当者
 是之谓守中守中而不已则如橐籥之动
 而愈出故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
 不屈动而愈出者圣人法天地者也多言
 数穷不如守中言者所以应物也盖法天
 地而出为圣人矣固不免乎以言应物也
 然言而多则非所谓当于理而止也非当
 于理而止则不可以推而行之也惟守乎
 中则其言不多也亦不少也常当于理而
卷十 第 15a 页 0436-032.png
 止也于是乎可以推而行之而不数遭其
 穷矣故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夫守乎中
 者其言不多也亦不少也然而老氏专恶
 夫多言何也曰老氏之所明者道也道常
 无言然而常有言者道不得已也故可以
 言以其常无言也故言之少者去道易也
 近而言之多者去道为尤远故专恶夫多
 言也
 刘巨济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惨
 于兵刑而虽盛德不能去之则因其理而
卷十 第 15b 页 0436-033.png
 已或言万物或言百姓其言各有序也天
 地之间至动而愈出此申言天地也天地
 之两间能虚故入则止虚者橐籥之体也
 不屈则以虚故也橐籥之用也橐以风动
 籥以气动动而后应此其所以愈鸣也多
 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以虚应万物而无
 所言圣人亦以虚应百姓而风波之来非
 言不筌持不以多胜而已易曰尚口乃穷
 中之体一可以守者也中之为用虚可以
 应者也犹天地之谓间乎
卷十 第 16a 页 0436-034.png
 丞相新说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静
 而不污洁而不垢其祭祀足以隆礼而致
 恭者刍狗之为物也始之将用则被之以
 文绣盛之以箧衍及其已用则行者践其
 首樵者爨其躯不胶其所爱不泥其所有
 通则用之与时宜之过则弃之与物从之
 而天地圣人之仁岂离乎此哉盖天之体
 不能生生而生生者真君也而真君未尝
 生地之体不能化化而化化者真宰也而
 真宰未尝化则出显诸仁故凡在天地之
卷十 第 16b 页 0436-035.png
 间形物声色也皆制于我而物不得以疏
 及夫已生已化则入而藏诸用故物有分
 之类有群各以附离而忘有于我而物不
 得以亲虽然天能生而不能成地能成而
 不能治圣人者出而治之也是故体显以
 为仁而其出也同吉凶之患故凡万物之
 生皆辅相而不失其宜体藏以为用而其
 入也虽圣人不与之同忧故泯迹冥心而
 视物以异呜呼圣人之于天地又岂以仁
 忧累其心者欤故物之出与之出而不辞
卷十 第 17a 页 0436-036.png
 物之入与之入而不拒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功成不居万物有以称亦有
 以憾而老子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
 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言岂离乎
 此哉后学者专孑孑之仁而忘古人之大
 体故为人则失于兼爱为己则失于无我
 又岂知圣人不失己亦不失人欤与时推
 移与物运转而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故
 动而愈出则正己而无我者所以应物而
 非以敌物虚而不屈则无己而丧我者所
卷十 第 17b 页 0436-037.png
 以绝物而非所以成物噫天地圣人之道
 其仁以百姓万物为刍狗者可以一言而
 尽矣
 刘骥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天地之于
 万物圣人之于百姓因其自然付之自尔
 无爱利之心故言不仁是犹束刍为狗祭
 祀所用适则用之过则弃之无容心焉虚
 而待物者也太虚运一气使天地如橐籥
 橐□也鼓之以生火籥笛也吹之以成音
 其体则虚而不屈其用则动而愈出是何
卷十 第 18a 页 0436-038.png
 异于天动以阳地静以阴阴阳鼓击不息
 而造化在其间者乎人之形体法象天地
 化契阴阳亦如橐籥之为器也此言天地
 则人在其中矣天地得一气之妙而运行
 不息圣人得一气之妙而升降无穷其道
 杳然难言哉若求之于多言则泥古人之
 糟粕弊精神于蹇浅非徒无益也故多言
 数穷不如守中守中者内保之而外不荡
 也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而守之于中如天
 地橐籥之无心自然运用以其有真君存
卷十 第 18b 页 0436-039.png
 焉真君者天谷元神也故次之以谷神 
 赵实庵曰前引二一天之至公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混一性于大同敦仁敦不
 仁以私爱而在物有义有不义仁之生而
 义之杀本乎天运之自然仁为恩而害随
 至见乎人事之返复经言不仁大仁而已
 大仁无私至公而已当生即生阳和之始
 物当杀即杀金气之肃如谓时运即杀之
 不可留谓生死之有定数震动则万物昭
 苏兑交则众用彫落虽生之而衰相以启
卷十 第 19a 页 0436-040.png
 虽杀之则生意又明此天之公者如斯而
 已若乃当生即杀当杀即留此非天道之
 公行是亦人为之私爱以公平私天地之
 正以私害公邪侈之行道者为之公所以
 言及天地不仁而喻以刍狗天地之心于
 此可见是以圣人之治体天法道绝仁爱
 之私正赏罚之令立仁与义何容心焉御
 注曰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以仁为恩害则
 随至凡所以绝私爱也是故圣人不仁以
 百姓为刍狗俾后世圣人与道同流同应
卷十 第 19b 页 0436-041.png
 变不滞庄子曰仁常而不成又曰不多仁
 恩是也老子以天地之仁配于道也道大
 故不私即非五常之仁为可及也此意指
 世之仁义为小也不然何以谓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乎故喻之以刍狗即圣人用不
 仁之为仁也能体不仁之仁即体天而同
 乎道也二圣人体天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狗圣人之治百姓也无私之用与天地
 同次喻二一就体举喻天地之间其犹橐
 籥乎御注曰橐籥以虚而能受受而能应
卷十 第 20a 页 0436-042.png
 盖道以无为体以虚为用以道体之无则
 能泛应也以理观之虚则能运量也道以
 至虚而泛应不知其自来人以无心而运
 量谁测其所以天地之间不上不下用气
 于中犹橐籥之动也二橐籥之用虚而不
 屈动而愈出二子列子曰子奚贵虚虚者
 无贵也以虚为贵则有碍于中以其本虚
 而已非虚可贵然虚之可贵者在动而愈
 出以橐籥观之虚故贵矣虽橐籥观之虚
 非贵矣圣人无心物来则应应而不穷凡
卷十 第 20b 页 0436-043.png
 所以当而不失也谓之规矩则与之为规
 矩谓之权衡则与之为权衡彼其自得之
 以为用也吾谁名之哉虽然应帝王者体
 道为心在事则曰无心在物则曰无有其
 如礼义法度何而有义礼法度者吾亦岂
 与之为名彼因之以为用者且自名矣吾
 不自名焉岂得屈即其愈出而愈有愈应
 而愈多者谓此后至理存焉多言数穷不
 如守中二此篇自道冲为用至橐籥虚应
 终又结之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较之前
卷十 第 21a 页 0436-044.png
 章犹是以言为中也老子以橐籥喻圣人
 不言言则迫而后动感而后应以其无心
 也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
 之主也亦取其适当而已守中者无过也
 非徒无过而有法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故言不可不慎君平曰言出则患入言失
 则亡身韩子曰亦慎于水火夫道本无言
 不得已而言则应之有常是也夫欲有言
 岂得已哉故三缄其口圣人所以示象焉
 学者求圣人之意
卷十 第 21b 页 0436-045.png
 邵若愚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天地任
 自然之道谓之至仁苟非至仁而有亲疏
 焉春生非仁也秋杀非不仁也弃用因时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一心为德故以百
 姓心为心赏善非仁也罚恶非不仁也随
 民任事赏罚因时故以百姓为刍狗之喻
 庄子云至仁无亲大仁不仁夫惟不仁是
 谓大仁天地之间谓四方上下也其犹橐
 籥乎橐籥中虚其用在无而故不屈橐以
 鼓风籥以运吹动而愈出若乾坤之开阖
卷十 第 22a 页 0436-046.png
 老子欲多言数穷其理不如守中中者虚
 也以心处虚其用无尽
 王志然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大道无
 心于天地而天地待是而后生天地无心
 于万物而万物亦待是而后起有天地然
 后有万物且人处万物之最灵者莫不皆
 禀赋自然初无爱利之心以仁为恩不亦
 小乎天地无情焉视万物亦犹刍狗尔而
 天地且未尝责万物之报而万物亦未尝
 知天地所以生生之恩而大恩自生焉圣
卷十 第 22b 页 0436-047.png
 人无情焉而圣人未尝责百姓之报而百
 姓未知帝力于我何有哉则大仁自成焉
 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而自成其
 上下之序曾何容心也推之无厌日用不
 知安所事仁哉且刍狗之为物洁而不污
 祭祀之用方其用时亦犹太庙之牺牲衣
 以文绣致敬如神初无责爱之私及其用
 已等于粪坏亦非厌弃之故汲汲于用舍
 之间是圣人有心也邪故天地圣人自视
 犹刍狗则其视万物百姓亦若是而已矣
卷十 第 23a 页 0436-048.png
 吹嘘元气鼓动群有如橐焉如籥焉迫而
 后动应而不藏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喻如
 道之应物万变未始有穷化声之相待亦
 如人之有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人之
 言不囿于辩言之足则终日而尽道言之
 不足终日言而尽物言辩贯穿默该至理
 其或烛理不深言不明道益辞固多去道
 弥远须有惠施之舌悬河之口考之大义
 一何有焉曾不若默识而深造之为愈故
 曰十语九中不如一默多言数穷不如守
卷十 第 23b 页 0436-049.png
 中
 黄茂材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天地
 之于万物无伤而已任之自遂圣人之于
 百姓无扰而已任之自生任之自生故民
 无不生任之自遂故物无不遂此其为仁
 甚大方其任之自也若无顾爱之心故谓
 天地圣人不仁譬之刍狗以刍为狗供于
 祭祀已陈而去之何顾爱之有申韩之学
 遂窃以为刑名其惨刻甚矣问之则曰圣
 人之治天下无所顾爱其说盖起于此岂
卷十 第 24a 页 0436-050.png
 不失老子之意哉天地之间至不如守中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所能知也阴阳密
 运造化潜移人所不能知也今以橐籥喻
 之天地之道几无为蕴矣虚无体也故不
 屈动不已也故愈出老子之道初无内外
 悟刍狗之说则可以忘形体知橐籥之理
 则可以炼精气此宜不言而喻言则必穷
 唯守中为得之
 程泰之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结刍
 为狗当祭则用已事而弃是刍狗之时贵
卷十 第 24b 页 0436-051.png
 时贱者也天地之生化万物而递相代谢
 实其似之稻秀而麦枯瓜生而荠死麋鹿
 之解角也春冬相反鸿燕之宾去也南北
 相避物之种性有万不同者于此而皆可
 类推也此之性非彼之性则此之宜非彼
 之宜也居其总者苟有心于为仁其将敦
 为乎为此则妨彼利一而遗百其为仁亦
 劳而小矣槩运一气与物为时使根性与
 之相直者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消自息
 而天地若无预焉此不仁之仁也圣人不
卷十 第 25a 页 0436-052.png
 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无心而用大正以
 取法于天地也是故未尝曲爱一人而无
 一人不受其德也庄子用此推之而曰至
 仁无亲当使我忘天下而天下亦自忘我
 此正不仁之仁既加被冒而世人不知其
 德者也非真相忘也又曰圣人之爱人也
 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是亦泽
 及万世而不自知其为仁者也是谓不仁
 之仁也若夫择物施爱惠不出乎意乡之
 外是直虎狼而不啖其子者耳不仁之仁
卷十 第 25b 页 0436-053.png
 非其得预也孟子曰杀之而不怨利之而
 不庸民日迁善远罪而不知为之者则其
 施置之方也谓耕凿嬉游皆非帝力则其
 效之成者也天地之间至动而愈出橐治
 鞴也籥其管也管之在乐则为羽籥在关
 键则为管籥在冶器则为橐籥至其为管
 则一而已也橐也者吸气满之而播诸冶
 炉者也管也者受此吸而嘘之所以播也
 一嘘一吸之象即阴阳迭运而为四时者
 矣故天地之间寒暑相推而为四时生死
卷十 第 26a 页 0436-054.png
 递代而成今古正犹橐籥之嘘吸也贾谊
 以天地阴阳万物之造化而配之冶铸义
 正出此也一嘘一吸之迭起是一作一复
 之相催者也神奇之必为臭腐臭腐之复
 为神奇是刍狗之时贵时贱者也其曰天
 地之间犹橐籥者言凡受形于两间莫非
 由此之嘘之吸以为张歙也庄子之论物
 初曰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消息满盈
 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
 功生死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
卷十 第 26b 页 0436-055.png
 夫阴阳交而物皆资生是物初也作复者
 即生化之有迹者也消息满虚者阴阳之
 动而司橐籥之嘘吸者也改化生死者物
 之迭为刍狗者也老子借橐籥刍狗以言
 其理庄子则直传诸事也多言数穷不如
 守中诸家皆谓此中为中庸之中苏黄门
 独不然曰此其籥之虚而处中者其说是
 也老氏务成一家言凡六经纪道之名悉
 已易而他之六经之谓中者即老氏命以
 为善者也通一书固未尝言中也然则此
卷十 第 27a 页 0436-056.png
 之谓中如域中弓中环中皆命物而名其
 地也非如中庸之中造极而命其理也则
 此之守中正指橐籥之中以为之守如曰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言者先事而
 有所称说如曰某事其德皆吾之所能为
 也然此特其自言之耳而措之于世或当
 或否或顺或逆未可必也不待其当然而
 先形诸言则亿之而中者固或可屡而亿
 之不中者亦不胜其多也其势自至于数
 穷也若其守中待感者初若迟钝而要诸
卷十 第 27b 页 0436-057.png
 其终决不至穷也故曰不如守中论天地
 之间犹橐籥则居于天地之两间者其作
 其复皆仰冶工之鼓 也冶工者即主执
 造化者也其能虚之以听化工之操纵则
 阴阳消长之源是其地也凡有形之物虚
 则通通则可以致变实则窒窒则块然而
 已耳橐之能吸也籥之能嘘也皆以虚也
 非橐之虚则无以纳其吸非籥之虚则无
 以效其嘘也橐籥常虚则能受生生者之
 生以为作而受化化者之化以为复也是
卷十 第 28a 页 0436-058.png
 盖借橐籥中空之地以明不窒之可以有
 受也夫惟不窒故播气者得以入之也动
 者发橐籥之机而鼓之使作即其能操纵
 生化者也惟其虚而不屈也故能受其有
 而出之于世也阴阳之气隐乎太虚而形
 于有感感之而应则能出其无以为有矣
 橐籥非太虚也以其虚而有受受而不留
 者有万物出机入机之象故此机不息则
 作复无已也是故寂然不动者乃能感而
 遂通也论橐籥之妙即几于谷神矣而不
卷十 第 28b 页 0436-059.png
 能与之齐同者谷神能自制有无而橐籥
 之嘘吸则有待于化工也动之而出则与
 自受而自应者有间也故此章既出橐籥
 而后章则言谷神也
 詹秋圃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虚用章
 谓天地不以偏私惠爱为仁而以万物为
 刍狗圣人不以偏私惠爱为仁而以百姓
 为刍狗盖刍足以牧马牛狗足以护家宅
 是皆有用之物人所资以为用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中虚而可扇动生风乎故虽中
卷十 第 29a 页 0436-060.png
 虚而不屈折此为虚用之妙迨扇风而愈
 动愈出其妙有难名言未若确守中虚则
 为用不可穷也
 张冲应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仁之为
 道广大而不可得以形容也故孔子所以
 罕言老子所以不居罕言者谓其不可得
 而形容而罕言也不居者谓其不可得形
 容而不居也天地不以仁自居故能覆能
 盖而万物生长于其中不知其所以生长
 圣人不以仁自居能包能容而百姓安养
卷十 第 29b 页 0436-061.png
 于其中不知其所以安养皆视之如刍檗
 狗畜爱之植之惟恐损朽而无所介其心
 以蒂报也天地之所以不仁圣人之所以
 不仁者即此一元之气运乎上下犹橐囊
 之能包管籥之能吹周流无穷包藏无极
 虽虚焉吹之而不致于屈乏广焉动之而
 愈见其有为仁之为道广大也如此是以
 孔子有曰天何有言哉四时行焉则天地
 万物之心又何有声音于其间人欲学道
 充此天地之仁而乃尚乎其言则舌劳神
卷十 第 30a 页 0436-062.png
 乱精废气亏数者皆穷矣斯曰不如守中
 当守此方寸布仁于物而不发见其迹也
 白玉蟾曰天地不仁无心以万物为刍狗
 任其自然圣人不仁以天地之心为心也
 以百姓为刍狗尚自忘我岂有他哉天地
 之间心也其犹橐籥乎运而不息虚而不
 屈用之无穷动而愈出纯一不已多言数
 穷如何说得不如守中尽其在我
 廖粹然曰天地不仁天地本于人若其自
 返本以万物为刍狗则视万物象为无知
卷十 第 30b 页 0436-063.png
 之物在人亦当克己如此也圣人不仁人
 主亦根于仁自返本而归根以百姓为刍
 狗则弃万姓于无用之物如在吾人亦当
 复礼也天地之间范围之内其犹橐籥乎
 其于天地则虚空焉此我身则臭皮袋也
 虚而不屈放之则满六虚敛之不盈一握
 动而愈出元气冲然源源不竭多言数穷
 与之一默守口如瓶不如守中抱元守一
 无穷无尽人若如此道气存也
 陈碧虚曰天地不仁至以百姓为刍狗刍
卷十 第 31a 页 0436-064.png
 草也谓束刍为狗古人以用祭祀除祓不
 祥用已而弃之言常之时不甚爱及乎弃
 之亦不为憎也故刍狗因神明而成且神
 明无用于刍狗也夫无用则无私无私则
 无恩是以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圣人不仁
 而大仁成不仁者谓无情于仁爱非薄恶
 之谓也故天地无情视万物如刍狗不责
 万物之报也圣人无情视百姓如刍狗不
 责百姓之报也盖天地之自然也严君平
 曰天高而清明地厚而顺宁阴阳交通和
卷十 第 31b 页 0436-065.png
 气流行洎然无为万物自生焉天地非倾
 心移意劳精神务有事悽悽恻恻流爱加
 利布恩施厚成遂万物而有以为也此所
 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明王圣主
 秉道统和清静不改一以变化神明默达
 与道同仪天下应之万物自化圣人非竭
 智尽能扰心揉志损精费神不释思虑徨
 徨显显人生事利领理万民而有以为也
 此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天地
 之间至动而愈出橐者□也谓以橐鼓风
卷十 第 32a 页 0436-066.png
 而吹火者也籥者笛也言天地之间虚空
 无为生物无私以喻圣人之心虚廓渊静
 应世不逆若橐之怀风鼓之以成器物籥
 之舍声吹之而调音律应用不绝而终不
 可屈也以况圣人无私无心而不事爱利
 也严君平曰天地释虚无而事爱利则变
 化不通物不尽生圣人释虚无而事爱利
 则德泽不普海内不井恩不下究事不尽
 成何则仁爱之为术也有分而物类之仰
 化也无穷操有分之利以授无穷之势其
卷十 第 32b 页 0436-067.png
 不相赡由川竭而益之以泣也又曰虮虱
 动于毛发则寐为之不安蚊虻著于皮肤
 则精神骚动思虑不通外伤蜂虿之毒则
 中心为之惨痛未害于耳目则百节为之
 不用此言爱利之存于胸中岂得无屈挠
 纯和耗蠹血气乎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
 言者谓多有兼爱之言也多则施行难遍
 故数穷屈而不遂若法天地之虚静同橐
 籥之无心抱守中和其自然皆足矣亦在
 乎不言之教也鸿烈解曰王寿负书而行
卷十 第 33a 页 0436-068.png
 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
 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也
 言出于知者知者藏书于是王寿乃焚其
 书而舞之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谢图南曰天地不仁至于刍狗万物受天
 地之气以生百姓受圣人之恩以成谓之
 非仁不可也而荣枯成败付物自然死生
 祸福惟人所召天地圣人于此一无心焉
 谓之不仁非不仁也盖不得以用其仁矣
 刍狗者祭馀之物听其自成自坏而不复
卷十 第 33b 页 0436-069.png
 屑意焉尔天地之间至不如守中天地人
 物之理自然而然故阴阳二气往来于虚
 空之中初无间隔如橐籥然无底曰橐有
 孔曰籥橐之中虚气所流通不可屈折籥
 之有孔声所振动愈出不穷此皆自然而
 然人物之在天地间始终变化亦自然而
 然故多言则屡穷不可致诘也不如守一
 中之理理至中而止天地圣人百姓万物
 皆不外此中盖尝论之万物万民同此一
 气天地间人同此一心天地何心以生物
卷十 第 34a 页 0436-070.png
 为心也圣人何心以爱民为心也然生之
 于始而不容不变于终爱之于初而不得
 不异于后何则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
 之道曰仁与义发生阳也而不能无肃杀
 之阴爱养仁也而不能无割制之义理势
 然也刍狗微物然方其养祭则惟恐一体
 之不全及其既祭则委之无用摧毁决裂
 有不能免人物之在天地间均赋同禀其
 生皆可爱而成形之后散殊不一栽者培
 之倾者覆之善者祥之恶者祸之各随其
卷十 第 34b 页 0436-071.png
 分而异焉于斯时也天地生育之恩圣人
 爱养之德有不可得而全之者谓之不仁
 不得以尽其仁也矣天地以中虚橐籥万
 物圣人以中道酬酢万民故蔽之一言而
 曰不如守中中也者其至公无私之谓乎
 其无过不及之谓乎
 林鬳斋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生物仁
 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物相忘也
 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恩与民
 相忘也不仁不有其仁也刍狗已用而弃
卷十 第 35a 页 0436-072.png
 之相忘之喻也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
 以有德不仁犹不德也庄子齐物曰大仁
 不仁天地曰至德之世相爱而不知以为
 仁亦是此意刍狗之为物祭则用之已祭
 则弃之喻其不著意而相忘尔以精言之
 则有所过者化之意而说者以为视民如
 草芥则误矣大抵老庄之学喜为惊世骇
 俗之言故其语多有病此章大旨不过曰
 天地无容心于生物圣人无容心于养民
 却如此下语涉于奇怪而读者不精遂有
卷十 第 35b 页 0436-073.png
 深弊故曰申韩之惨刻原于刍狗百姓之
 意虽老子亦不容辞其责矣籥者橐之管
 也橐籥用而风生焉其体虽虚而用之不
 屈动则风生愈出愈有天地之间其生万
 物也亦然橐籥之于风何尝容心天地之
 于生物亦何尝容心故以此喻之况用之
 则有风不用则无亦有过化之意数犹曰
 每每也守中默然闭其喙也意谓天地之
 道不容以言尽多言则每每至于自穷不
 如默然而忘言子曰子欲无言天何言哉
卷十 第 36a 页 0436-074.png
 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亦此意也但圣人之
 语粹而易明此书则鼓舞出入使人难晓
 或者以为戒人之多言则与上意不贯矣
 如此看得破非惟一章之中首末贯串语
 意明白而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到哉
 范应元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仁者
 爱之理谓天地生育其仁大矣而不言仁
 其于万物譬如结刍为狗以祭祀其未陈
 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非爱也乃时也及
 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樵者取而爨之
卷十 第 36b 页 0436-075.png
 非不爱也亦时也夫春夏生长亦如刍狗
 之未陈秋冬凋落亦如刍狗之已陈皆时
 也岂春夏爱之而秋冬不爱哉气至则万
 物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圣人不仁以
 百姓为刍狗圣人体此道以博爱其仁亦
 至矣而不言仁其于百姓亦如天地之于
 万物辅其自然而不害之使养生送死无
 憾不知帝力何有于我哉天地之间至动
 而愈出囊底曰橐竹管曰籥冶炼之处用
 籥以接囊橐之风气吹炉中之火屈者曲
卷十 第 37a 页 0436-076.png
 也音辩云俞羊朱切傅奕引广雅云益也
 汉史有民俞病困天地之间虚通而已亦
 如竹管之接气虚而不曲也气来则通气
 往则不积譬彼橐风之愈动则此籥气之
 愈出炉中之物既各成器而橐籥未尝言
 仁爱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万物之多百
 姓之众圣人不过推此一道而博爱之岂
 区区言仁也倘多言仁爱而不能体道则
 空有其言而无实效故多言则数穷也不
 如同天地守中虚之道而无偏曲则万物
卷十 第 37b 页 0436-077.png
 自然各得其所也岂有穷哉
 薛庸斋曰天地不仁至百姓为刍狗天地
 生万物而无心于万物圣人养百姓而无
 心于百姓天地之间至动而俞出橐籥不
 为物挠而虚其中则愈动而声愈出矣天
 地所以能生化万物而不穷者亦以其虚
 而能运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惠施之口
 谈不若颜子之心斋也
 休休庵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刍狗者
 祭祀用草结龙以朱匣盛之绣巾覆之祭
卷十 第 38a 页 0436-078.png
 毕弃之天地圣人任无为之妙生育万物
 不望报恩亦不为主任万物自化如刍狗
 焉是以似不仁天地之间空虚如鞴囊一
 气运行生育万物人心虚明亦如是也灵
 机一动妙用不竭是谓虚而不屈动而愈
 出橐者鞴橐也籥者管也鼓风吹运之器
 虽以是而喻造化之妙然言多去道远矣
 纵大辩才数数举其喻然譬喻之数有穷
 此道实无可喻不如无言守中虚之妙可
 以见彻造化
卷十 第 38b 页 0436-079.png
 褚伯秀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仁神道
 之具体立天地心续生民命犹元之于乾
 总众德而大备陶万类以无遗在人则成
 己成人博爱善救皆其用也天地具自然
 之仁超言象之表圣人体天推仁所以恢
 帝道而成治功经乃下二不仁字何耶盖
 谓不显其仁犹云上德不德正言若反也
 借喻束刍为狗以供祭祀未祭则彩饰爱
 敬祭已则弃置践踏适成适毁非关爱恶
 以真烛幻物理可知凡天地间动植飞泳
卷十 第 39a 页 0436-080.png
 生成消息不出乎一气流行无异束刍成
 狗践狗还刍何容心之有圣人于百姓听
 其营为而生道自遂庄子所谓大仁不仁
 是也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亦言其无心自
 运橐鼓风籥通气喻仁之流行犹阴阳呼
 吸而不暂停为人为物者咸受其鼓铸焉
 唯其中虚无屈塞所以运动气愈出此理
 妙合造化何在多言自取穷屈不如守身
 中橐籥究自己天地岂无生万物之理哉
 或以躁人辞多释之与上下文义不贯此
卷十 第 39b 页 0436-081.png
 章大义在守中二宇至理幽玄惟学者力
 行以求验一身中有一乾坤在人体之而
 已矣
 牛妙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夫天
 地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之谓仁仁者天地
 生成之德也而云不仁者是天地不自有
 其德也万物者盈天地之间品类也刍狗
 者如古先明王郊祀必束刍为狗以为祭
 具所谓刍者茅也夫茅之为物薄其用可
 重也狗者畜也其位乎戌而应乎乾故古
卷十 第 40a 页 0436-082.png
 人束茅为狗以为祭具意其重也天地以
 万物为刍狗是亦不轻于万物也或者以
 天地视万物如刍草狗畜之无知不责望
 其报也此说不通盖万物与天地分一气
 而生但得夫形之小者若天地果视万物
 如刍草狗畜之比则是天地其自专大果
 不仁耶庸所见如此明者鉴之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夫圣人者备物致用百世
 师也故百姓戴之如同日月仰之如同父
 母然其称云不仁者不自居其仁谦尊也
卷十 第 40b 页 0436-083.png
 亦犹夫圣孔子不居之义也百姓者民也
 民与圣人均禀一气同生于天地之间但
 贵贱穷达不同耳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者
 是亦不轻于民也他说以为圣人视夫百
 姓如刍草狗畜之无知不望其报也此说
 恐误夫人者与天地并位三才鼎立岂可
 视如刍草狗畜之类哉孟子曰君之视臣
 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
 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
 臣视君如寇雠若圣人果以百姓如刍草
卷十 第 41a 页 0436-084.png
 狗畜之比则是圣人果不仁哉与我同志
 者切希鉴之天地之间至动而愈出橐者
 鼓属籥者管籥笛之属犹如也动用也夫
 天地之间虚空以四时五行为用其橐籥
 为物亦其中空虚以五音六律为用故云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也老君曰夫橐籥之
 器在其用也虚实有无方圆大小长短广
 狭听人所为不与人争善人在于天下也
 譬如橐籥乎非与万物交争其德常归焉
 以其谦虚无为故也此盖言天地以虚受
卷十 第 41b 页 0436-085.png
 为生成之德任物自然从民所欲不与物
 争犹橐籥之任人所为音律也多言数穷
 夫言者心之声也在心为志发泄为言数
 者频数穷者悔吝也盖多言则多过故云
 数穷也古人有言曰一言而丧邦此上多
 言之人也一言而致凶此中多言之人也
 一言而致辱此下多言之人也故天有卷
 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言不可不慎也语
 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良为是也昔
 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右阶有一金人三
卷十 第 42a 页 0436-086.png
 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之人也戒
 之哉无多言多言则多败无多事多事则
 多患诗云敬尔威仪慎尔出话此之谓也
 不如守中中者枢机也守者谨也且夫日
 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
 人之文也然言语在口譬含锋刃不可动
 也如弦机未发则犹可止矢一离弦虽欲
 反之不可得也系辞曰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出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
 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
卷十 第 42b 页 0436-087.png
 地也可不慎乎此即不如守中之义也易
 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非斯之谓欤
 杨智仁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天地不
 仁视万物如刍狗者天地施化不以仁恩
 任自然也不责望其报圣人亦如之谓学
 道之士不著一毫物欲所累体若太虚湛
 然常寂著天地之间坎离运用乎其中橐
 籥发挥乎宇宙元气升降于黄庭塞兑垂
 帘含光默默虚而不屈守以冲和不可轻
 动动而愈出古云全身放下一念不生若
卷十 第 43a 页 0436-088.png
 多言数穷则有损而无益不如守中久矣
 纯熟自然打成一片矣儒曰圣人之道仁
 义中正而已盖天地圣人视万物如刍狗
 者不著于一切也廓然人以配天地其犹
 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至简至易岂
 难知哉故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君子黄中
 通理不失其正矣
 喻清中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地生物而不自
 以为仁忘乎物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
卷十 第 43b 页 0436-089.png
 力何有于我哉圣人养民而不自以为仁
 忘乎民也刍草也谓束刍以象狗庄子天
 运篇曰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
 绣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樵者取而
 爨之言贵之于未祭之先贱之于既祷之
 后即是而喻盖存神过化之意云尔盖尝
 读柳子郭橐驼传而于养树得养人之术
 矣橐驼之种树也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
 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父之于子曷尝自
 以为恩哉其薛也若子生之养之不自以
卷十 第 44a 页 0436-090.png
 为仁也有其所有者也过而执忘其所有
 者过而化其置也若弃既祭之刍狗也天
 地之间鼓之动之一橐籥耳橐者鞴也鼓
 风之具籥者管也风之所自出虚其中而
 不屈其用愈动而愈出愈出而愈有其来
 无端其出无穷天地圣人之仁亦犹是也
 天地之道不可以言尽而声色之化民末
 也故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默然而
 自存也
 胥六虚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天地之
卷十 第 44b 页 0436-091.png
 大德曰生而以万物为刍狗者覆之载之
 听其生者自生而枯者自枯天地无所与
 此天地不有其仁而以万物为刍狗者仁
 之大矣刍狗之设未祭则贵敬之既祭则
 委弃之非容心也时适然也故圣人引之
 为喻圣人体天地容养百姓宽之宥之由
 其生者自生长者自长耕食织衣家富国
 安而圣人无所与此亦圣人不有其仁而
 以百姓为刍狗也天地之间一气蒸陶万
 物生化古今不息其犹橐籥之器中间空
卷十 第 45a 页 0436-092.png
 虚鼓动之声气愈出也此赞美圣人之德
 荡荡乎仁养百姓不为己有夫何然哉亦
 虚而已矣是以应感天下之动无有穷极
 也若不体天地不仁之实察然自好县法
 作刑饰以文言示民从化违天悖理鬼怒
 人怨乃疾取穷极之道故勉之曰多言数
 穷不如守中多言者谓饰以文言辞多理
 寡不如及吾之中默识穷行谨守不失天
 下观风而化不言之教宁有穷乎修身亦
 法此矣
卷十 第 45b 页 0436-093.png
 柴元皋曰天地不仁以美利利天下而不
 言所利以万物为刍狗刍茅也缚如狗状
 以祭享初缚时诚洁甚严祭已则弃之而
 不顾造物之心亦如刍狗之始终从其自
 然圣人不仁圣人体天地亦不言所利以
 百姓为刍狗惟恐一夫失养亦如初束茅
 之谨一毫不敢忽天地之间至橐籥乎橐
 无底囊籥三孔笛皆虚其中两间之气一
 阖一辟即此二物人身呼吸亦然养民底
 一呼吸间不似天地使民失所脩身体用
卷十 第 46a 页 0436-094.png
 亦然虚而不屈其体无碍动而愈出其用
 不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若自矜其仁尚
 口乃穷矣孰若虚中存神体天地乎
 苏敬静曰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结刍为
 狗祭则用之祭已则弃是刍狗之用所过
 者化天地虽生万物而不自以为仁圣人
 虽养万民而亦不自以为仁亦犹刍狗当
 祭则用祭毕则弃过化相忘何尝自以为
 仁橐冶鞴也籥其管也管在乐为羽籥在
 关键为管籥在冶器为橐籥其为管一而
卷十 第 46b 页 0436-095.png
 已橐吸气满之播诸冶炉者也管者受此
 吸而嘘之所以播也一嘘一吸之间即阴
 阳迭运而为四时也即生生不穷之机也
 阴阳交而物皆资生消息盈虚是阴阳之
 动而司橐籥之嘘吸者也以虚受嘘吸之
 气而未尝屈屈折也嘘吸之气动而愈出
 未尝见其损折而息也橐能吸籥能嘘皆
 以虚也若窒则实矣夫唯不窒故播气者
 得以入之天地一大炉鞴也造化一大冶
 工也万物阴阳嘘吸之气自生自遂自消
卷十 第 47a 页 0436-096.png
 自长何尝以为仁或者见天地生万物之
 功尽言以论天地之功不知天地不容以
 言而尽多言每每自至于穷极则不如默
 默忘言但守橐籥虚中而思之则其生生
 之不穷皆阴阳之气自然而然也
 本一庵居士曰天地之于物圣人之于人
 未尝煦煦然仁之也亦惟使之自生自化
 无以害之而已犹以刍为狗祭则奉之已
 则弃之非有好恶之私也时适然耳况乎
 消息盈虚乃理之常虽天地圣人如之何
卷十 第 47b 页 0436-097.png
 哉惟使之遂其生若其性无横风暴雨以
 摧折之无舛政逆令以迕遏之则其仁也
 亦至矣橐籥之为物一张一翕惟其虚而
 不屈是以动而愈出消息盈虚相为终始
 亦若是而已先儒谓乾坤动静不翕聚则
 不能发散即此意也又以此理推之语默
 之间多言所以数穷有张而无翕也守中
 则能虚而不屈所以不穷也
 拾遗陆曰万物资天地而生天地无取于
 万物也百姓仰圣人而治圣人无假于百
卷十 第 48a 页 0436-098.png
 姓也犹刍狗因神明而成神明无用于刍
 狗也夫惟无用则无私无私则无恩是以
 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圣人不仁而大仁成
 故百姓不辞德于圣人万物不谢生于天
 地何以知其然哉吾观天地之间犹橐籥
 之无心也橐籥无心故其声不屈其气愈
 出天地无心故生成而不息故为治不在
 多言多言而无实则动数穷矣未若无为
 无言乃守中之术也
 诸子旁證庄子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
卷十 第 48b 页 0436-099.png
 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
 陈行者践之樵者爨之而已将复收于箧
 衍必反为怪今夫子取先王已陈之刍狗
 是不将邻乎行者之践樵者之爨也惜哉
 文子老子曰天地之道以德为王道为之
 命物以自正至微其内不以事贵故不待
 功而立不以位为尊不待名而显不须礼
 而庄不用兵而强故道立而不教明照而
 不察道立而不教者不夺人能也明照而
 不察者不害其事也夫教道者逆于德害
卷十 第 49a 页 0436-100.png
 于物故阴阳四时金木水火土同道而异
 理万物同情而异形智者不相教能者不
 相受故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
 故生者无德死者无怨天地不仁以万物
 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夫慈爱
 仁义者近狭之道也狭者入大而迷近者
 行远而惑圣人之道入大不迷行远不惑
 常虚自守可以为极是谓天德
 石潭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
 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以生物为心而谓
卷十 第 49b 页 0436-101.png
 不仁何哉天地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也
 圣人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而亦曰不仁
 何哉圣人以其情揆万事而无情者也刍
 狗祭祀之物说见庄子以万物为刍狗其
 成其坏时焉而已物各付物生者自生而
 不知其所以生也圣人之于百姓亦使之
 自生自养自作自息而已以其皆无容心
 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
 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所以生生而
卷十 第 50a 页 0436-102.png
 不穷者盖犹橐籥之能出风也虚而不屈
 天地生万物而不屈于万物也言不为万
 物所役使也动而愈出风未尝穷也天地
 之生万物亦未尝穷也多言数穷不如守
 中多言数穷谓若以多言形容天地圣人
 天地圣人不可得而形容也数穷谓虽多
 言之终有所穷也既形容之不可则不如
 虚中自守而有以得天地生生之本也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十
卷十 第 50b 页 0436-1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