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30839c 页
卷二十 第 1a 页 0424-106.png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二十墨五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
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衍义云弓之为用当合材定体令弛张调
 利
 钞周礼弓人为弓聚干角筋胶丝漆六材
 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相干欲赤黑
 而阳声射远者用势射深者用直相角欲
卷二十 第 1b 页 0424-107.png
 青白而丰末凡角秋杀者厚春杀者薄稚
 牛之角直而泽老牛之角弥而碏三色既
 具为良则可冬折干夏理筋春液角秋合
 丝胶漆寒定体则张之不流材美工巧为
 之以时谓之三均
 衍义云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钞周易说卦之文也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
 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
卷二十 第 2a 页 0424-108.png
 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衍义云日月寒暑一往一来则损其有馀
 往者与其不足则岁功成
 钞易系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
 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寒暑相推而岁功成焉此之谓欤
 衍义云故举亏盈益谦欲令称物平施尔
 钞上之文易谦卦彖云天道亏盈而益谦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侯/切)多益寡
 称物平施今取此数节之文以證解天道
卷二十 第 2b 页 0424-109.png
 抑高举下之戒也
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足以奉有馀
 衍义云易之损卦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益卦曰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钞易损卦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又益
 卦彖曰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
 道大光且据本卦消释在泰卦损九三而
 益于上九成损在否卦损九四而益初九
 成益盖取损上之有馀以益下之不足故
卷二十 第 3a 页 0424-110.png
 为益也
 义曰天道均平有馀必损不足必与人道
 反此减不足以奉有馀减取多者益于寡
 也乃合举下抑高亏盈益谦之义理国和
 民之要修身合道之规此其特也
孰能以有馀奉天下惟有道者
 衍义云昔天师翟乾祐在世时以考召法
 著名
 钞天师家传所载义中已全不复重录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卷二十 第 3b 页 0424-111.png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衍义云水之为性善下不争动静因时方
 圆随器
 钞广圣义云水之为用其体至柔其性善
 下万川委输百谷朝宗霏雾露以凌云贯
 昭回而上汉言其大也古今注海而不盈
 言其细也毫末禀生而有润故老君配之
 于道焉三能不让七德备周包裹造化贯
 穿形兆处浊受污随方受圆此其至柔也
卷二十 第 4a 页 0424-112.png
 故物莫能伤焉及其泛十洲浮八极沦藏
 日月涵贮乾坤陵谷由之而革迁鲲鹏托
 之而变化摧山穴石无所不能此其至强
 也故物莫能制焉以其柔弱故也人能体
 此守一柔弱可应万殊之变是为莫之能
 胜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衍义云若汉光武幸章陵
 钞后汉传中所载其文已备不复重录
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
卷二十 第 4b 页 0424-113.png
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衍义云言人君能含垢受秽引万方之罪
 在己
 钞尚书汤诰云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
 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
 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衍义云春秋时晋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请
 击之
 钞鸿烈解曰晋伐楚三舍(三十里为/之一舍也)不止
 大夫曰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
卷二十 第 5a 页 0424-114.png
 楚义中全不复录
 衍义云宋景公荧惑守心
 钞鸿烈解中所载义中全文不复重录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衍义云庄子曰复雠者不折镆干虽有忮
 心不怨飘瓦
 钞庄子达生篇云复雠者不折镆干(春秋/吴王)
 (使干将造剑干将/镆铘并古之良剑)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
 (飘落之瓦偶尔伤人人/莫之怨者由其无情)
卷二十 第 5b 页 0424-115.png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衍义云礼记曰献粟者执为契之法义中
 全不复录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衍义云若郭巨事母至孝义中已全不复
 重录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远徙
 衍义云若盘庚三迁(盘庚阳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圯于河盘庚)
卷二十 第 6a 页 0424-116.png
 (迁于/殷)
 钞盘庚三迁者王氏曰上篇告群臣中篇
 告庶民下篇告百官族姓喻以迁都之利
 不迁之害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
 绥爰有众大王之徙居岐山之下者事已
 于大国者下流六十一章中详录不复重
 钞
 衍义云万民离散不安其居
 钞毛诗小雅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
 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
卷二十 第 6b 页 0424-117.png
 无不得其所焉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
民复结绳而用之
 衍义云刳木为舟以济于水者
 钞周易下系之文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
 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
 涣涣卦彖辞云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衍义云庄子曰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
 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是也
 钞庄子马蹄篇云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填/填)
卷二十 第 7a 页 0424-118.png
 (者满足/之貌)其视颠颠(直视/也)当是时也山无蹊
 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
 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
 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
 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当是
 时也民各自足而无往来贸(音/茂)迁之事故
 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衍义云虽有坚甲利兵无所陈设矣
 钞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对梁惠王之
 辞云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
卷二十 第 7b 页 0424-119.png
 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
 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
 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衍义云易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
 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夬者决也五阳共决一阴盖取决断之义
 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
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衍义云虽蔬食藜羹之粝(音/腊)所食常甘
卷二十 第 8a 页 0424-120.png
 钞蔬食者论语述而篇子曰饭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又引藜羹者庄子让王篇
 云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
 不穇(去/声)颜色甚惫(音/败)而弦歌于室此又岂
 止甘其食而已意在于乐道也如此
 衍义云葛衣鹿裘之粗所服为美
 钞列子天瑞篇云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
 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
 问之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
卷二十 第 8b 页 0424-121.png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
 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
 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
 襁(居两/切)(音/保)者吾既行年九十矣是三乐
 也贫者人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
 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故引此
 而證鹿裘之乐也
 衍义云茅茨蓬荜之陋所居常安
 钞茅茨蓬荜者庄子让王篇云原宪居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
卷二十 第 9a 页 0424-122.png
 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
 弦以此證茅茨蓬荜之安也如此
 衍义云南炎北冱音户之苦所寓皆乐
 钞南炎北冱(音/沪)者夫南方绝域纯阳之地
 极炎故有火山其中有鼠取毛以为布谓
 之火浣布北方绝域纯阴之地极寒故有
 冰山其中有蚕号曰冰蚕彼虽炎凉俱不
 得其中然而所居之俗所生之物各安其
 居各适其性则一也故举此以證解安其
 居如此
卷二十 第 9b 页 0424-123.png
 衍义云自然俗无夭伤土无扎疠
 钞列子黄帝篇云列姑射山在河海洲中
 (出山/海经)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
 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
 臣不畏不怒愿壳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
 自足不聚不敛而己无愆(蹇乏/也)阴阳常和
 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调年谷常丰
 而土无扎伤人无天恶物无疵疠鬼无灵
 响焉
 衍义云犹鱼相往来于江湖人相忘于道
卷二十 第 10a 页 0424-124.png
 术者也
 钞庄子大宗师篇之文也泉涸鱼相与处
 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于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衍义云一村唯朱陈两姓世为婚姻
 钞白乐天作诗以称赞之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
 者不博博者不知
 衍义曰诗云盗言孔甘味之美者巧言如
卷二十 第 10b 页 0424-125.png
 簧声之美者
 钞毛诗小雅巧言章云君子屡盟乱是用
 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
 馂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荏苒柔木君子树
 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
 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衍义云孔子曰辞达而已故不求辩
 钞论语卫灵公十五云子曰辞达而已矣
 (词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衍义云一以贯之
卷二十 第 11a 页 0424-126.png
 钞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
 之参曾子之名也
 衍义云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故曰博者
 不知
 钞庄子缮性篇云然后附之文益之以博
 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
 性情而复乎初大纲言世人耽嗜有为之
 学以文章浮华灭其质素之实以该博广
 览溺其纯朴之心所以失其无为自然之
 道故经云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卷二十 第 11b 页 0424-127.png
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

 衍义云范文正公使其子尧夫
 钞义中载之甚详不复重录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