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30798b 页
卷十 第 1a 页 0423-004.png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十量八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衍义云道以无为为常
 钞庄子天地篇之辞故曰古之畜天下者
 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又云无为
 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衍义云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
 钞庄子胠箧篇之辞此乃盗蹠答其徒之
卷十 第 1b 页 0423-005.png
 言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蹠
 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
 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
 也多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衍义云支离所为百姓日用而不知
 钞支离所为者谓其德支折离散不彰其
 用不显其名之义也庄子人间世篇云支
 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项会撮(上言外/切下子)
卷十 第 2a 页 0423-006.png
 (外切谓/头发也)指天五管在上(五管五/脏也)两髀(音/陛)
 胁挫针治繲(□□切缝/衣洗浣)足以糊口鼓筴(初/□)
 (切揲/蓍也)播精足以食(音/似)十人上徵武士则支
 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
 疾不受工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六石四/斗曰钟)
 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养其身终
 其天年何况支离其德者乎若能保其常
 名者如此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易系辞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
 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
卷十 第 2b 页 0423-007.png
 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言上
 德不以德为德故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衍义云礼者履也谓可履而行之也辩上
 下定贵贱
 钞辩上下者易履卦大象曰上天下泽履
 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者是也
 衍义云玉帛交驰威仪相答
 钞鲁语阳货篇云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
 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中庸
卷十 第 3a 页 0423-008.png
 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一言以蔽之曰毋
 不敬夫礼主于敬乐主于和有威可畏谓
 之威有仪可法谓之仪夫玉帛者礼之物
 以表其意者也钟鼓者乐之器以导其和
 者也是知言敬中和者礼乐之本也钟鼓
 者礼乐之末也故曰玉帛交驰威仪相答
 擎跽曲拳进退顾揖此礼之文也故云末
 焉其或交驰相答而莫之应则至攘臂而
 仍之也
 衍义云擎跽曲拳
卷十 第 3b 页 0423-009.png
 钞庄子人间世篇之文颜回曰擎跽曲拳
 者人臣之礼也擎叉手也跽跪膝也曲拳
 折腰也
 衍义云庄子曰大礼与天地同节又曰以
 礼为翼者
 钞礼记乐记篇之文云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伤节则祀
 天祭地明则有礼乐暗则有鬼神又曰以
 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者此庄子大宗
 师篇之文也既云大礼与天地同节又以
卷十 第 4a 页 0423-010.png
 此为翼而行于世则恶有攘臂之乱哉
 衍义云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
 礼也
 钞礼记篇之文此言礼以辩上下别亲疏
 攘者攘除衣袂以出臂而相仍引施报之
 礼行于彼而彼不应则怒而相仍引也
 衍义云一言之不雠一拜之不中两国为
 暴骨则攘臂而仍之
 钞春秋宣公十二年楚文公又使求成于
 晋晋人许之楚子曰非尔所知也武王克
卷十 第 4b 页 0423-011.png
 商作颂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以禁暴戢
 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
 孙无忘其章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今我
 一战而使晋楚之民暴骨于野是不能禁
 暴矣
 衍义云春秋时楚宣王朝诸侯义中备载
 又云至德之世实而不知以为忠
 钞庄子天地篇之辞至德之世不尚贤不
 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
 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
卷十 第 5a 页 0423-012.png
 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
 赐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
其华故去彼取此
 衍义云此晋宋之士所以荡而忘及以至
 国破身亡而不自知也
 钞晋司马昭之时三年樵郡嵇康文辞壮
 丽好言庄老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兄
 子阮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
 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
卷十 第 5b 页 0423-013.png
 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钟会
 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
 而锻(都坑/切)不为之礼会将去嵇康曰何所
 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曰闻所闻而来
 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山涛为吏部郎举
 嵇康自代与涛书曰自说不堪流俗而非
 薄汤武司马昭闻而怒之康与东平吕安
 亲善钟会因谮安康有盛名而言论放荡
 害时谓荡而忘反以至国破身亡正谓此
 为證下所谓荡而忘及以至国破身亡正
卷十 第 6a 页 0423-014.png
 谓此也南史宋纪谢灵运陈郡阳夏人秘
 书郎谢𤥺之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
 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
 游遨遍历诸县动踰旬朔理人听讼不复
 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在郡一周
 称疾去职遂移疾会稽修营旧业傍山带
 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扎淳之等
 放荡为娱有终焉之志自始宁南山伐木
 开径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琇惊
 骇谓为山贼论曰谢氏自晋以降雅道相
卷十 第 6b 页 0423-015.png
 传景恒景仁以德素传美景懋景先以节
 美流誉方明行已之度玄晖藻续之奇各
 擅一时可谓德门者矣灵运才名江左独
 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兹言
 乃信惜乎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
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为天下正
 衍义云举本经云道生一于物为精元气
卷十 第 7a 页 0423-016.png
 也元气为道之子
 钞一者乃道之子冲和之妙气也作阴阳
 之本为万物之母古今不二终始无穷一
 之为言其大矣哉一者元气也能阴能阳
 而不属于阴阳升玉京金阙而不为清处
 瓦甓茅薜而不为浊乾元以之而资始坤
 元以之而资生制御有为则真宰出焉
 衍义云谓之真君制御形躯谓之真宰
 钞庄子齐物论之文非彼无我非我无所
 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
卷十 第 7b 页 0423-017.png
 而特不得其眹如是皆有臣妾乎其臣妾
 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
 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
 真也
 衍义云侯王五等之爵王者万乘之君
 钞王者四海之尊侯者五等之二固设五
 等之爵有公侯伯子男以佐王者也万乘
 之君君者王也天子也天子提封百万赋
 六十四万井出戎马百万匹兵车万乘故
 云万乘之主
卷十 第 8a 页 0423-018.png
 衍义云故能永有天下无思不服
 钞无思不服者此毛诗大雅文王有声篇
 云镐京(武王/建都)辟痈(行/礼)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无思不服皇王烝哉(言武王作/邑于镐京)
 (笺云自由也言武王于镐京行辟痈之礼/由四方而来观者皆感武王之德化中心)
 (无不归服者也又云皇王烝哉者皇大也/烝君也世美武王德化大而能君者也)
 今引此以證言万国欢心而归服者亦由
 得一而正之所致也故云侯王得一以为
 天下正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卷十 第 8b 页 0423-019.png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
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衍义云列子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
 亡所寄
 钞列子天瑞篇之文云杞国有人(殷汤封/夏后于)
 (杞周又封之今在陈留/雍丘县今杞州地是也)衍义中载之已备
 不复重录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
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衍义云称孤者如左传孤与二三臣悼心
卷十 第 9a 页 0423-020.png
 失图
 钞春秋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
 诸侯落之奉承以来弗敢失陨(坠/也)而致诸
 宗祧曰我先君恭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
 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谓恭康郏敖灵王
 也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二
 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遑况能怀思君
 德言有康王大丧多不暇楚灵无信所以
 不终也
 衍义云称寡人者即先君以寡人为贤之
卷十 第 9b 页 0423-021.png
 例
 钞春秋隐公三年宋宣公舍其子与夷立
 其弟穆公穆公有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
 之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以寡人为贤
 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殁后先君若问与
 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
 人虽死亦无悔焉
 衍义云称不谷者若不谷恶其无成德之
 例是也
 钞春秋成公十一年泰晋有令狐之会晋
卷十 第 10a 页 0423-022.png
 侯先至秦伯不肯涉河晋厉公秦桓公也
 秦背晋盟晋侯使吕相绝秦吕相诘秦伯
 曰楚人恶君二三其德亦来告我曰秦背
 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皇天上帝
 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惟利
 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以宣之以惩不
 一



卷十 第 10b 页 0423-023.png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