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30779c 页
卷六 第 1a 页 0422-074.png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六量四
    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小则得多则

 衍义云蔺相如屈于廉颇是也
 钞廉颇兰相如同仕于赵颇位在相如之
 下因怒曰吾有功于国而居相如之下吾
 所耻也途见相如吾必辱之相如知其言
 常引车以避之其从者怪而问之曰相国
卷六 第 1b 页 0422-075.png
 不畏强秦而惧廉颇何也相如曰秦所以
 不敢轻赵者畏吾与颇将军而已吾若与
 颇将军相遇两虎既斗势不俱全赵国之
 危秦国之利也吾所以避者存国耳岂私
 于身乎颇闻之负荆肉袒而谢焉此乃彼
 必惧而自修整以己之直能正于曲之效
 也
 衍义云人有贤才而能支离其德
 钞庄子人间世云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
 高于项会撮(头发/也)指天五管(五/脏)在上两髀
卷六 第 2a 页 0422-076.png
 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筴(初韦切/栎蓍也)
 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于
 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工
 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六石四/斗曰钟)与十束薪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
 支离其德者不彰其用不显其名人能体
 此修身岂不能保其常名哉
 衍义云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钞系辞上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注天/下之)
 (理莫不由于易简而天下/万事之理并得其宜矣)
卷六 第 2b 页 0422-077.png
 衍义云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
 钞庄子缮性篇云知不足以定天下然后
 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疏云/博学)
 (而济世不知质是文之本文华则隐灭于/素质博是心之末搏学则没溺于心灵唯)
 (当绝学而去文方/会无为之美也)
 衍义云列子曰学者以多方丧生
 钞列子说符篇云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
 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卢注羊以喻神守/神不失为道也一)
 (失其羊而奔波歧路不可得矣但守其神/为无丧无得而为无待也多方于仁义亦)
 (若是/矣)
卷六 第 3a 页 0422-078.png
 衍义云庚桑子曰万人操弓共射一雕雕
 无不中
 钞列子清神第一云夫一哀一乐犹搴正
 性况万物之众而能拔擢以生心神哉故
 万人弯弧以向一鹄鹄能无中乎此言鹄
 是奸黠之鸟故人皆之于射此喻人心万
 端情乱心荡如彼鹄中静也万物昡曜以
 惑一生生能无伤乎
 衍义云惟水为几于道一西一东而物莫
 不能伤
卷六 第 3b 页 0422-079.png
 钞孟子告子章句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此言
 水性顺下利物不争而物亦莫之伤也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
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衍义云虞舜明四目
 钞尚书舜典之文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注询谋/也辟开)
 (也舜既告庙即位乃谋治于四岳之官开/四方之门以来天下之贤俊广四方之视)
 (听以决天/下之拥蔽)
卷六 第 4a 页 0422-080.png
 衍义云淮南子载赵简子死未葬中牟不
 助祭襄子起兵攻之
    钞出淮南子载之已详不复录之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衍义云希者疏也少也易曰吉人之辞寡
 躁人之辞多
 钞易系辞之文也云将叛者其辞惭中心
 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
 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此六种
卷六 第 4b 页 0422-081.png
 之辞唯吉人之辞寡所以證解希言自然
 也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衍义云人处天地之间不似毫末之在马
 体乎
 钞庄子秋水篇云人处天地之间不似毫
 末之在马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
 之在马体小大之辩各有阶级不可相跂
 曾何足以介怀也
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
卷六 第 5a 页 0422-082.png
于失者失亦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衍义云人以类相从故虎啸风生
 钞易乾九五之辞云云从龙风从虎龙是
 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景云生是云从龙
 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故虎啸
 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有情感于无情此
 明气同则应也
 衍义云鹤鸣子和
 钞易上系辞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
 爵吾与尔靡之正义云鸣鹤在幽阴之处
卷六 第 5b 页 0422-083.png
 虽鸣在幽阴其子在远而和之以其同类
 相感召故也我有好爵者言我有美好之
 爵在身不自独有吾与汝外物其靡散之
 谓能散于外物物亦感我之恩亦来归从
 于我
 衍义云性殊则肝胆楚越(性分/异也)道合则夷
 夏同人(以类相从/物无违者)犹方诸挹月而水流
 钞东海方诸之间有巨蚌长尺有二寸因
 名方诸取其壳以柔白拭之良久以月照
 之以器承之则得水焉
卷六 第 6a 页 0422-084.png
 衍义云阳燧照日而火就
 钞阳燧者范金为器其形如杯或类镜焉
 以玄缯洁之以日照之以艾承之则得火
 焉二者因日月之光以气类相感而生水
 火焉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衍义云跂者举踵而望跨者以跨挟物也
 钞唐杜天师义曰以足脂蹑地谓之跂暂
 有延望而希久立斯为难矣延颈举踵陈
卷六 第 6b 页 0422-085.png
 后长门赋望幸之词也跨挟于物而求久
 行亦不可得也喻人不能推心信真怀疑
 于道暂具一念便望有成难矣哉
 衍义云岂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
 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直匍匐而归耳
 钞庄子秋水西华法师疏寿陵燕之邑邯
 郸赵之郡弱龄未壮谓之馀子赵郡之地
 其俗能行故燕国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
 性未得赵国之能舍己效人更失寿陵之
 故是以用手踞地匍匐而还也
卷六 第 7a 页 0422-086.png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
者不长
 衍义云阳子居南之沛至于粱而遇老子
 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于汝为可教今
 不可也以其骄气愈于往昔也阳子居请
 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
 钞列子黄帝篇云阳朱字子居云睢睢盱
 盱何自居处而誇张若此睢则逆而不顺
 盱则干而不直盖内视己败而外若有营
 之意
卷六 第 7b 页 0422-087.png
 衍义云若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
 欤吾出跳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擅一
 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子奚
 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
 𣍿已絷(拘/束)矣于是逡巡告之海曰坎井之
 蛙闻之规规(皆惊视/自失貌)然自失也岂非自是
 者不彰乎
 钞庄子秋水篇(西华法师疏坎井犹浅井/也蛙蛤蟆也干井栏也甃)
 (井中累砖也跗脚趺也腋臂下也颐口下/也东海之鳖其形宏巨随波游戏暂居乎)
卷六 第 8a 页 0422-088.png
 (陆而蛤蟆小虫处于小井形容既劣居处/不宽自得于井中见巨鳖而不惧云我出)
 (则跳出井栏之上入则休身乎破砖之崖/游泳则接腋持颐蹶泥则灭跗没足顾瞻)
 (虷蟹之类俯视科斗之徒/逍遥快乐无如我者也)
 衍义云自伐者若郑人缓呻吟裘氏之地
 祗三年而缓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父母/妻)
 钞庄子列禦寇篇之文其文已全不复重
 录(疏呻吟咏读也裘氏地名也祗适也郑/人名缓于裘地学问适经三年而成儒)
 (道儒墨相与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此岂非自伐者无功乎)
 衍义云自矜者若晋史齐王囧起兵讨赵
 王伦其文详不复录侈于性则盈
卷六 第 8b 页 0422-089.png
 钞庄子骈拇篇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
 侈于形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衍义云庄子曰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
 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钞庄子大宗师篇云在太极之先而不为
 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
 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疏太极五气也/六极六合也且)
卷六 第 9a 页 0422-090.png
 (道在五气之上不为高远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邃先天地生不为长久长于上古)
 (不为耆艾言道非高非深非久非/老故道无不在而所在皆无者也)
 衍义云易所谓太极者是也
 钞易系辞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
 (太极者无称之称又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四象者金木水火是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
天下母
 衍义云且形影因待犹言独化
 钞庄子齐物论云罔两问影曰曩子行今
卷六 第 9b 页 0422-091.png
 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影曰
 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
 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
 所以不然(郭注云若待蛇蚹蜩冀则无特/操之所由未为难识也今以不)
 (识者正由不待斯类而独化故耳云故/衍义取以为说者以證独立而不改也)
 衍义云敛则纯精之物藏乎黍米
 钞黍米者度人经之辞(薛幽栖注曰黍米/者即五谷之首米)
 (即生人之本言人得经如人命之资米衍/义取此盖言道之为物大则遍乎太虚小)
 (则藏乎黍米明妙道无不包容不累/诸有何有危殆哉故曰周行而不殆)
 衍义云周流六虚应用不穷
卷六 第 10a 页 0422-092.png
 钞周易下系辞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
 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盖言大
 道一元之气周遍流动于六爻之位乃至
 天地之内四方上下之中而应用不穷故
 曰周行而不殆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
逝逝曰远远曰反
 衍义云字者表其德名者定其体
 钞唐杜天师广圣义云夫名物者以其体
卷六 第 10b 页 0422-093.png
 字物者以其德物生而名立事之常也未
 有无名之物矣春秋桓公六年九月丁卯
 子同生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
 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若唐叔
 虞鲁公子友是也以德命为义若文王昌
 武王发是也以类命为象若孔子有象尼
 丘山是也取于物为假如伯鱼生有人馈
 鱼因名曰鲤是也取于父为类若子同生
 与父同日生是也
 衍义云先天地生难以言其氏族
卷六 第 11a 页 0422-094.png
 钞氏族者春秋隐公八年冬公子无骇卒
 公子羽父请谥于族公问族于众仲仲对
 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以土而命
 之氏诸侯以其王父字为谥因以为族官
 有世功则有官族谓取旧官旧邑为族也
 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无骇即公子
 展之孙也故为展氏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
居其一焉
 衍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卷六 第 11b 页 0422-095.png
 非王臣
 钞孟子万章章句上之辞咸丘蒙曰(孟子/弟子)
 (也)舜之不臣尧既得闻命矣诗云(诗小雅/北山之)
 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普遍也/率循也)
 衍义云自地而上皆属于天
 钞地上属天者列子天瑞篇云杞国有人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
 彼之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音/无)
 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卷六 第 12a 页 0422-096.png
 忧崩坠乎若论此传文广意深不能遍举
 且据天积气而论之既云终日在天中行
 止则知自地之上皆属于天也故云不必
 高远苍苍之谓也又庄子逍遥篇云天之
 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
 下也亦若是而已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衍义云人谓王也人法地之安静故无为
 而天下功
 钞庄子天道篇之文也云天不产而万物
卷六 第 12b 页 0422-097.png
 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
 (疏云王者同两仪之含育顺四序以苑/生任万物之自为故天下之功成矣)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