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30737c 页
卷三 第 1a 页 0420-152.png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之三
    太霞老人薛致玄述
题曰至纣二十一年丁卯岁居岐山之阳西
伯闻之诏为守藏史武王克商转为柱下史
历成康之世潜默卑秩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因而退官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岁五月二
十九日壬午乃乘青牛薄軬车徐甲为御而
遂去周
 疏曰此第五门明隐圣同凡潜居卑秩以
 佐时主及去周之年代也就此门中又分
卷三 第 1b 页 0420-153.png
 为二其一明潜居卑秩其二明去周
 年代一曰潜居卑秩者题曰纣二十一
 年云云至因而退官夫岐山者即今之凤
 翔府岐山县是也乃昔日文王为西伯时
 所居之国也伯者五等之爵也当纣之末
 年文王守岐山为西方之伯有圣德焉人
 心归服者众故鲁语孔子云周之德其可
 谓至德也已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当是时也老子居岐山之阳号燮邑子
 以观西伯之化西伯闻之徵为守藏史作
卷三 第 2a 页 0420-154.png
 赤精经教以仁信之道西伯行之礼贤好
 义凤集于岐山礼记云周之兴也鸑(音/岳)
 (音/濯)鸣于岐阳遂以岐山为县之名凤翔为
 府之号凤翔城之北一十八里有老子故
 居之处至有唐建启圣宫武王克殷老子
 号育成子作璇玑经武王师之而有天下
 成王时号经成子康王时号郭叔子老子
 仍为柱下史至昭王时太上见周道将衰
 因而退宫焉自文王至昭王皆在于周犹
 为史官故曰居周久之潜默卑秩以佐时
卷三 第 2b 页 0420-155.png
 主也其二明去周年代者题曰至昭王
 二十五年癸丑岁五月二十九日壬午乘
 青牛薄□车徐甲为御而遂去周者此去
 周之年代也薄軬者轻车之名也徐甲者
 御太上之车者也姓徐名甲老君谓曰吾
 欲往西海大秦罽宾天竺安息诸国今汝
 御车与汝雇直日百钱候诸国还以金顿
 偿之何如甲如其言御车由函谷而至终
 南山下老君欲试之乃令牧青牛于野以
 吉祥草化为一女子姿容绝整行及牧牛
卷三 第 3a 页 0420-156.png
 之所辄戏以言甲惑之以老君远适流沙
 必无返期遂废约矫词诸关令执牒讼老
 君索雇金也老君曰汝随吾已二百馀岁
 当还汝七百二十万钱且汝昔已命尽吾
 以太玄生符投之即再活汝奚不念此汝
 还我符则我偿汝金言讫符自口中飞出
 至老君前文篆如新甲复化为枯骨矣关
 令悯甲违心复死仍欲观老君起死之术
 遂稽首恳告于前曰甲之雇直喜辄代还
 愿大圣哀矜赦其罪戾赐以更生则幸矣
卷三 第 3b 页 0420-157.png
 老君纳关令之言即再以符投枯骨中则
 复如故老君曰吾不责汝汝负本约而道
 自去汝故死尔遂给雇直欲遣之甲伏地
 抟颊曰已沐圣慈曲赦罪戾令此枯骨复
 见光明刻骨铭心愿从云驾太上竟弗许
 终随之此太上去周之年代乃徐甲御车
 因由也
题曰关令尹喜周大夫也姓尹名喜字公阳
著书九篇说道德之事善内学星象服精华
(谓日精/月华也)隐德行仁时人莫知也又曰喜母昼
卷三 第 4a 页 0420-158.png
寝梦天降电光流绕其身咽之而后生喜喜
生有双光若日飞游其侧目有日精姿形长
美雅好典坟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
彻虽鬼神之变无以匿其清而大度恢杰不
修俗礼慈俭博爱损身济物入为东宫宾友
出补函谷关令每望霄汉而有升虚之思老
子未至关时喜登楼四望见东方有紫云西
迈知有真人当过京邑乃戒严门吏扫路焚
香以俟应兆
 疏曰此第六门明尹喜真人本传乃瞻气
卷三 第 4b 页 0420-159.png
 望星知有圣人度关之兆也其真人本传
 之行事太上度关之应兆开题已详不假
 消释
题曰至七月十二日甲子到关喜擎跽曲拳
邀老子就舍进巾栉盥漱斋戒问道至于十
二月二十五日退官托疾二十八日授道德
二篇喜叩头请随老子西徂流沙老子曰汝
未得道恶能随吾远适流沙乎夫流沙异域
犷俗难化而何术可禦邪唯生道入腹神明
皆存而能除垢止念静心守一千日清斋鍊
卷三 第 5a 页 0420-160.png
形入妙而后可寻吾于蜀都青羊之肆其若
之何喜唯唯而谢老子忽然腾空冉冉升乎
太微喜候光景斯散影响萧寂楼居清斋屏
绝童隶诵经三年精思千日心凝形释骨肉
都融已而穷数达变之微因形移易之妙无
不尽之矣于是捐家弃馆超然高蹈既往青
羊之肆乃会老子老子命喜为文始先生而
俱游乎流沙之域
 疏曰此第七门明太上度关传经岁月及
 再约尹真人于青羊肆相会之事就此门
卷三 第 5b 页 0420-161.png
 中又分为二其一明度关传经时日
 其二明再约青羊肆相会一曰明度关
 传经时日者题云七月十二日甲子老子
 到关喜擎跽曲拳者庄子人间世云颜回
 曰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擎叉手也跽跪
 膝也曲拳折腰也授道德二篇者按尹喜
 内传云真人本为周康王大夫善瞻天象
 遂于所居之宅结草为楼即今终南山下
 号楼观者是也每登楼瞻望见有紫气浮
 关融风三至天理星西行乃知有圣人度
卷三 第 6a 页 0420-162.png
 关至昭王时请出为函谷关令扫路焚香
 以俟应兆乃戒严门吏孙景等曰若有车
 服异常形容殊俗者勿听度关急来为报
 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七月十二日甲子
 老君驾青牛之车徐甲为御无极先生鬼
 谷先生太极先生从焉到关求度门吏孙
 景曰明府有教愿翕少留于是入白关令
 曰有一老翕皓首聃耳乘青牛薄章车从
 东而来求度喜曰圣人来矣我当见之即
 加朝服出迎具弟子礼而邀之曰愿圣人
卷三 第 6b 页 0420-163.png
 暂留神驾老君谢曰吾贫贱老翕家在关
 东田在关西今暂往取薪何故见留幸相
 听度吾无所取劳子恳倒若斯有误展敬
 尔老君如此谦辞此一试也喜复稽首曰
 窃谓非往西庄愿暂留神驾老君又曰吾
 开道竺乾有古先生善入无为不终不始
 永劫绵绵是以升就道经历关子何妄留
 邪此二试也喜曰今睹圣人真姿超绝乃
 天上至尊何边夷之可往观乎愿不托言
 少垂哀悯老君曰子以何所见而知之喜
卷三 第 7a 页 0420-164.png
 曰去冬十月天理星西行过昴今又自秋
 朔融风三至加之东南紫气状如龙蛇而
 西度此真人度关之验也喜少好天文秘
 纬凡仰观俯察未尝不验也昨乾象如此
 故知当有圣人度关自尔以来夙夜思存
 未尝暂懈今似有道缘果遇神驾愿垂慈
 诲开济沈冥老君以三试皆过乃怡然含
 笑曰吾知子与道有缘故来相试且子既
 知吾吾亦知子矣如此反覆再三然后听
 喜所请故四皓云观老君与尹生岂不冥
卷三 第 7b 页 0420-165.png
 悟先机耶然而执此谦辞者欲教世人授
 受之礼尔于是邀老君就舍设座行弟子
 礼北面而事焉老君曰汝欲与世传洪大
 道乎喜曰大圣将隐乞为喜著书于是遂
 授道德二篇焉按广圣义云据周昭王二
 十五年癸丑七月十二日甲子为老君过
 关之年月也何则喜为康王大夫至昭王
 时为函谷关令即得与老君相见也若据
 臧玄静云幽王时西出陇关即与此过函
 谷关年月不同矣况幽王元年庚申十一
卷三 第 8a 页 0420-166.png
 年庚午年内又无癸丑此为误矣又文如
 海云成王二十二年癸丑度关此又在尹
 喜之前即与太上不得相见也亦为误矣
 又云平王四十三年癸丑度关此又在尹
 喜之后年代悬远不同皆为误耳今详按
 古今以昭王二十五年癸丑七月十二日
 甲子度关为定年代相合可无疑焉过关
 日月已具于前夫说经时日者按广圣义
 所引葛仙翁内传云黄帝时老君号广成
 子居空同山为帝说道德二经及五茄之
卷三 第 8b 页 0420-167.png
 法应号五圣图又老君内传云老君帝舜
 时号尹寿子居于河阳为帝说道德经教
 以孝悌无为之道帝行之退身让物尊道
 贵德所以举十六族谓八元八凯也窜四
 凶明四目达四聪外抚百姓内亲九族天
 下之人从而化之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
 舜也欤诸家所说皆言周昭王二十五年
 癸丑岁七月十二日甲子度关至当年十
 二月二十五日尹喜托疾退官至当月二
 十八日受道德二篇焉史记列传云老子
卷三 第 9a 页 0420-168.png
 为尹喜著书五千馀言又王子年拾遗记
 云老子当周时居景室山常与五老人谈
 天地造化之事著书十万馀言其后删其
 繁芜作五千言矣今按河上公授汉文帝
 上下二经章句序云谓帝曰余注是经以
 来已一千七百馀年矣凡传三人连子四
 矣勿示非其人足明此经非特为尹真人
 所说也亦非景室山中所著也又按列子
 引黄帝书谷神不死一章则黄帝时老君
 号广成子为帝说此道德二篇所以黄帝
卷三 第 9b 页 0420-169.png
 著书全引此一章为證昔冲虚真人为诸
 弟子说夭瑞之时据于黄帝书中所见即
 称为黄帝书也亦如庄列书中引用老聃
 孔子为證者甚多故后人凡有著述复引
 用庄列为證者亦不少矣但云庄子云列
 子云不曰老聃云孔子云也亦同矣又按
 传经年代推之若是周昭王时特为尹喜
 著书为始至汉文帝时未及千年则河上
 公不得云余注是经以来已一千七百有
 馀年矣凡传三人连子四矣以此考之年
卷三 第 10a 页 0420-170.png
 数不同足明此经当黄帝时为初传帝舜
 时为再传尹喜时为第三传汉文帝时为
 第四传也故云凡传三人连子四矣窃疑
 一千七百馀年当为二千三百馀年矣何
 哉自黄帝历颛顼高辛唐虞之世大约三
 百八十五年又自舜历三代经秦至汉孝
 文帝元年计二千一年上自黄帝下及汉
 文帝通计二千三百八十六年矣窃原葛
 仙翁修撰河上公二经章句序以来迄今
 岁月既远当是此二千字后人误写作一
卷三 第 10b 页 0420-171.png
 千字三百字误作七百字或开板时刊镂
 之误也且夫黄帝迄舜之世大约三百八
 十五年舜寿一百岁在位三十九年襌位
 于禹自禹至桀子孙相承一十七代四百
 三十二年为汤所伐自汤至纣子孙相继
 三十一代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周自
 武王及赧王子孙相承三十七代八百六
 十七年为秦所并素昭襄王四十九年丁
 未灭周自始皇终子婴共四十五年为汉
 所伐汉高祖吕后惠帝至文帝元年相继
卷三 第 11a 页 0420-172.png
 二十八年上自黄帝下及汉文帝都计二
 千三百馀年亦已明矣又疑注字亦宜作
 著字何哉夫注者笺注义著者显著义又
 著者作也窃谓当黄帝尧舜时皆是圣人
 创作救世法度之书亦未有笺注疏解之
 理是故宜云余著是经以来已二千三百
 馀年矣犹言自黄帝显著此经为始后至
 舜及喜与文帝时止是传授而已故云凡
 传三人连子四矣藻鉴之士宜详之焉故
 科云明太上传经之时日者以此也其
卷三 第 11b 页 0420-173.png
 二明太上与尹喜传经之后再约蜀郡青
 羊肆相会者题曰喜叩头请随老君西徂
 流沙老君曰子未得道恶能随吾远适流
 沙乎夫流沙异域犷俗难化(犷顽/愚貌)而何术
 可禦邪唯生道入腹神明皆存而能除垢
 止念静心守一千日清斋鍊形入妙而后
 可寻吾于蜀郡青羊之肆其若之何喜唯
 唯而谢老君传经已毕乃忽然冉冉升乎
 太微(太微者天象有紫微垣天市垣太微/垣也紫微垣者北极大帝之所居也)
 (天市垣者南极大帝之所居也太微垣者/天皇大帝之所居也广圣义云老君在星)
卷三 第 12a 页 0420-174.png
 (为天皇大帝故云升平太微也西升经云/老君说经既毕忽焉不见斯须宫室光燄)
 (五色玄黄喜出中庭叩头曰愿神人复一/见授以一要得一以守元即仰视睹悬身)
 (空中去地数十丈其状金人存亡恍惚老/少无常曰吾重诫尔尔其守焉除垢止念)
 (静心守一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诫竟即隐)喜候光景斯散影
 响萧寂乃楼居清斋屏绝童隶诵经三年
 精思千日心凝形释骨肉都融(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者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学乘风之道/至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
 (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
 (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
 (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乾壳/竟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平凝定也释废)
卷三 第 12b 页 0420-175.png
 (也融和也言内则心神凝定外则百骸九/窍混然和而为一也列子又心死形废)
 (故云心凝形释骨肉都融言尹/真人亦至于如此之妙用者也)已而穷数
 达变之微因形移易之妙无不尽之矣(穷/数)
 (达变因形移易者冲虚经周穆王篇云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之辞也尹文先生)
 (谓老成子曰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注云穷二仪之数握阴阳之纪)
 (者陶运万形不觉其难也亦犹真人得太/上传道之后乃能穷天地万物之数达阴)
 (阳造化之变以至分形散影之/术隐显变通之妙无不尽之矣)于是捐家
 弃馆超然高蹈既往青羊之肆乃会老子
 老子命喜为文始先生而俱游乎流沙之
 城尔夫青羊肆者乃太上第三度降生之
卷三 第 13a 页 0420-176.png
 所也已具降生门中消释既与真人再会
 乃随从云驾上游诸夭下历流沙八十一
 国开化于西极也
题曰或曰昭王时出关化导西胡至幽王时
复还中夏(幽王乃周之第一十三王也广圣/义称平王时复来中夏平王乃第)
(一十四王/之时也)故孔子适周严事于老子而问乎
礼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
其言在尔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
蓬累(六水/切)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
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
卷三 第 13b 页 0420-177.png
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
是而已矣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
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
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
犹龙邪
 疏曰此第八门明太上当周幽王时复还
 中夏故孔子适周得以问礼而叹其犹龙
 焉昔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
 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卷三 第 14a 页 0420-178.png
 吾将问焉于是孔子适周问礼于老聃因
 语以仁义老聃曰夫为不日黔而黑鹄不
 日浴而白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
 观不足以为广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今子
 之所言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尔
 及孔子将去周老聃曰吾闻诸富者送人
 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窃仁者之号请送
 子以言乎凡当世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
 死者好议人之非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
卷三 第 14b 页 0420-179.png
 者好发人之恶也为人臣者无以有己为
 人子者无以恶己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
 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蓬累者/籉笠也)良贾深藏若
 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
 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也吾
 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归三日不谈
 弟子怪而问之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
 哉孔子曰吾与汝处于鲁之时有人用意
 浩如飞鸿者吾饰意以为弓弩而射之未
 尝不及而加之也有人用意悠然如游鹿
卷三 第 15a 页 0420-180.png
 者吾饰意以为走狗而逐之未尝不及而
 顿之也有人用意若井鱼之没于九重之
 渊者吾饰意以为钩缴(音/酌)而投之未尝不
 得而制之也及吾见龙则不能知也夫龙
 者合则成体散则成章乘乎云气养乎阴
 阳游乎太清吾不能逐也今吾见老聃其
 犹龙乎使吾口张而不能嗋(音/胁)舌出而不
 能缩形穷神错而不知所居吾又何规老
 聃哉彼开题引史记列传而伸之彼言其
 略此论其详也
卷三 第 15b 页 0421-004.png


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