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036-02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南部新书卷六      宋 钱易 撰
韦丹任洪州值毛鹤等叛造蒺藜棒一千具并于棒头
 以铁钉钉之如猬毛车夫及防援官健各持一具其
 棒疾成易具用亦与刀剑不殊
有洪州江西廉使问马祖云弟子吃酒肉即是不吃即
 是师云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
御史中丞长庆中行李车从不过半坊后远至两坊谓
卷六 第 1b 页 WYG1036-0213d.png
 之笼街喝道及李虞仲与温造相争始敕下应喝道
 从官行李传呼不得过三百步
崔群在翰苑为宪皇奖遇最深有宣云今后学士进状
 并取崔群连署方得进来
武翊皇以三头冠绝一代后惑婢薛荔苦其冢妇卢氏
 虽李绅以同年为护而众论不容终至流窜解头状
 头宏词敕头是谓三头
张不疑登科后江西(李疑/)东川(李回/)淮南(李融/)交辟而
卷六 第 2a 页 WYG1036-0214a.png
 不疑就淮南之命到府未几卒卒时有怪在灵怪集
裴绅始名诞日者告曰君名绅即伸矣果如其言
蜀中传张仪筑成都城依龟行路筑之李德裕镇西川
 闻龟壳犹在军资库判官于文遇言比常在库中元
 和初节度使高崇文命工人截为腰带胯具
开元十九年冬驾东巡至陜以厅为殿郭门皆属城门
 局薛王车牛夜发及郭西门不开掌门者云钥匙进
 内家仆不之信乃坏锁彻关而入比明有司以闻上
卷六 第 2b 页 WYG1036-0214b.png
 以金吾警夜不谨将军段崇简授代州督坏锁奴杖
 杀之
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安邑李吉甫也靖安李宗闵
 也驿坊韦澳也乐和李景让也靖恭修行二杨也皆
 仿此
省中语曰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门中行刑户不博前
 行驾库
西市胡人贵蚌珠而贱蛇珠蛇珠者蛇所吐尔惟胡人
卷六 第 3a 页 WYG1036-0214c.png
 辨之
薛伟化鱼魂游耳惟李徵化虎身为之吁可悲也妇女
 化蛇当亦有之
王彦威镇汴之二年夏旱时𡊮王傅李玘过汴因宴王
 以旱为言李醉曰可求蛇医四头十石瓮二每瓮以
 水浮二蛇医覆以木盖密泥之分置于閒处瓮前设
 香席选小儿十岁以下十馀令执小青竹昼夜更互
 击其瓮不得少辍王如其言试之一日两度雨大注
卷六 第 3b 页 WYG1036-0214d.png
 数百里旧说龙与蛇医为亲家咸平中今秘书杨监
 亿任正言知处州上祈雨法亦此𩔖也
石瓮寺者在骊山半腹石瓮谷中有泉激而似瓮形因
 是名谷以谷名寺
开元十四年御史大夫程行谌卒赠尚书右丞相时中
 书令张说新兼右丞相论者以为世传此阙非稳故
 有斯赠以当之
永贞二年三月彩虹入润州大将张子良宅初入浆瓮
卷六 第 4a 页 WYG1036-0215a.png
 水尽入井饮之后子良擒李锜拜金吾寻历方镇
伊阙县前大溪每僚佐有入台者即先涨小滩奇章公
 为尉忽报滩出邑宰列筵观之老吏曰此必分司御
 史耳若是西台当有鸂鶒双立于上即是西台牛公
 举杯自祝俄有鸂鶒飞下不旬日有西台之拜
李德裕少时有人伦鉴者谓曰公主忌白马凡亲戚之
 间皆不畜之至崖州之命则白敏中在中书以公议
 排之马植按淮南狱
卷六 第 4b 页 WYG1036-0215b.png
潘孟阳炎之子也其母刘夫人晏之女初为户部侍郎
 夫人忧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
 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我观之因遍
 招深熟者客至夫人视之喜曰皆尔俦也不足忧矣
 向末坐惨绿少年何人也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
 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中土人尚札翰多为院体者贞元年中翰林学士吴通
 微尝工行草然体近吏故院中胥吏多所仿效其书
卷六 第 5a 页 WYG1036-0215c.png
 大行于世故遗法迄今不泯其鄙拙则又甚矣
李纾侍郎尝放举人命笔吏勒书纸榜未及名首书贡
 院字吏得疾暴卒礼部令史王昶者亦善书李侍郎
 召令终其事适值昶被酒已醉昏夜之中半酣挥染
 笔不加墨迨明悬榜方始觉悟修改不及粲然一榜
 之中字有两体浓淡相间反致其妍自后书榜因模
 法之遂为故事今因用毡墨淡书亦奇丽耳
福昌宫隋置开元末重修其中什物毕备驾幸供顿以
卷六 第 5b 页 WYG1036-0215d.png
 百馀瓮贮水驾将起所宿内人尽倾出水以空瓮两
 两相比数人共推一瓮初且摇之然后齐呼扣击谓
 之斗瓮以为笑乐又宫人浓注口以口印幕竿上发
 后好事者乃敛唇正口印而取之
开元初鹿苑寺僧法兰者多言微旨往往有效县令刘
 昌源送客诣其房兰曰长官留下腰带麻鞋著未几
 刘丁内艰
太和中人指杨虞卿宅南亭子为行中书盖朋党聚议
卷六 第 6a 页 WYG1036-0216a.png
 于此尔
丞郎以上词头下至两省阙下吏谓之大除改今南人
 之谚谓小末之事曰你大除改也
程执恭在易定野中蚁楼高三尺馀
长安市里风俗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食相邀号为传座
李詹大中七年崔瑶下进士与狄慎思皆好为酷以灰
 水饮驴荡其肠胃然后围之以火翻以酒调五味饮
 之未几与膳夫皆暴卒慎思亦然
卷六 第 6b 页 WYG1036-0216b.png
志闲和尚馆陶人早参临济晚住灌溪乾宁二年夏忽
 问侍者曰坐死者谁曰僧伽立死者谁曰僧会乃行
 七步垂手而逝后邓𨼆峰倒立而化
波斯舶船多养鸽鸽飞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
 信
刘轲为僧时因葬遗骸乃梦一书生来谢持三鸡子劝
 食之轲嚼一而吞二者后乃精儒学策名任史官时
 韩愈欲为一文赞焉而会愈贬文乃不就
卷六 第 7a 页 WYG1036-0216c.png
孟宁长庆三年王起放及第至中书为时相所退其年
 太和公主和戎至会昌三年起至左揆再知贡宁以
 龙钟就试而成名是年石雄入塞公主自西蕃还京
咸通末郑浑之为苏州督邮谭铢为鹾院官钟辐为院
 巡俱广文时湖州牧李超赵蒙相次俱状元二郡境
 土相接时为语曰湖接两头苏联三尾
国初进士尚质有馀而文不足至于名以定体若纪千
 劫仞支干寻常无求吴楚江潮阎梅之𩔖颇肖俳优
卷六 第 7b 页 WYG1036-0216d.png
 反谓其姓氏亦黑臂黑肩之馀近代则文有馀而质
 不足矣
范阳卢氏自绍元元年癸亥至乾符二年乙未凡九十
 二年登进士者一百十六人而字皆连于子然世称
 卢家不出座主惟景陵二年卢逸以考功员外郎知
 举后莫有之韦保衡颇讶之咸通十三年韦在相时
 卢庄为阁长决付春闱庄七月卒及卢携在中书深
 耻之广明元年乃追陜州卢渥入典贡帖复经巢贼
卷六 第 8a 页 WYG1036-0217a.png
 犯阙天子幸蜀昭度于蜀代之矣
高燕公在秦州岐阳节度使杜邠公递囚于界燕公牒
 转云当州县名成纪郡列陇西是皇家得姓之邦非
 凤翔流囚之所邠公移书谢之自是燕公声价始振
开元中有师夜光善视鬼惟不见张果苏粹员外颇达
 禅理自号本禅和
崔群是贞元八年陆贽门生群元和十年典贡放三十
 人而黜陆简礼时群夫人李氏谓之曰君子弟成长
卷六 第 8b 页 WYG1036-0217b.png
 合置庄园乎对曰今年已置三十所矣夫人曰陆氏
 门生知礼部陆氏子无一得仕者是陆氏一庄荒矣
 群无以对
韩藩端公自宣幕退居钟山因服附子硫黄过数九窍
 百毛穴皆出血惟存皮骨小敛莫及但以丘褥举骨
 就棺而已吁可骇也
僖皇朝左拾遗孟昭图在蜀上疏极谏为田令孜所恶
 矫诏沈蜀江裴相彻有诗吊之曰一章何罪死何名
卷六 第 9a 页 WYG1036-0217c.png
 投水惟君与屈平从此蜀江烟月夜杜鹃应作两般
 声
贞元初度支使杜佑让钱谷之务引李巽自代先是度
 支以制用惜费渐权百司之职广署吏员繁而难理
 佑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
 纲条颇整公议多之
襄阳庞蕴居士将入灭州牧于公頔问疾次居士谓之
 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
卷六 第 9b 页 WYG1036-0217d.png
 响言讫枕公膝而化
杨盈川显庆五年待制弘文馆时年方十一上元三年
 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于宣夜之学故作老人星
 赋尤佳
会昌葬端陵蔡京自监察摄左拾遗行事京自云御史
 府有大夫中丞杂事者总台纲也侍御史有殿中侍
 御史外弹四推太仓左藏库左右巡皆负重事也况
 不常备有兼领者监察使有祠祭使馆驿使与六察
卷六 第 10a 页 WYG1036-0218a.png
 已八矣分务京都台又常一二巡囚监决案覆四海
 九州之不法事皆监察况不常备亦有兼领事者故
 御史不闻摄他官摄他官自端陵始也
崔佑甫相国天宝十五载任中书舍人时安禄山犯阙
 军乱不顾家财惟负私庙神主奔遁皆事亲之高节
 也
天宝末韦斌谪守蕲春时李泌以处士放逐于彼中夜
 同宴屡闻鸮音韦流涕而叹泌曰此鸟之声人以为
卷六 第 10b 页 WYG1036-0218b.png
 恶以好音听之则无足悲矣请饮酒不闻鸮音者浮
 以大白坐客皆企其声终夕不厌
圣历二年敕二十四司各置印
贞观中尚药奏求杜若敕下度支有省郎以谢眺诗云
 芳洲采杜若乃委坊州贡之本州曹官判云坊州不
 出杜若应由读谢眺诗误郎官作如此判事岂不畏
 二十八宿笑人耶太宗闻之大笑改授雍州司法
李适之入仕不历丞簿便为别驾不历两畿官便为京
卷六 第 11a 页 WYG1036-0218c.png
 兆尹不历御史及丞便为大夫不历两省给舍便为
 宰相不历刺史便为节度使然不得其死
天宝七载以给事杨钊充九成宫使凡宫使自此始也
 五坊使者雕鹘鹰鹞狗谓之五坊
大历十四年六月敕御史中丞董晋中书舍人薛播给
 事中刘乃宜充三司使仍取右金吾将军厅一所充
 使院并西朝堂置幕屋收词讼至建中二年十一月
 停后不常置有大狱即命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大理
卷六 第 11b 页 WYG1036-0218d.png
 卿充谓之大三司使次又以刑部员外郎御史大理
 寺官为之以决疑狱谓之小三司使皆事毕日罢
春明门外当路墓前有堠题云汉太子太傅萧望之墓
 有达官见而怪之曰春明门题额趁方从加之字只
 如此堠幸直行书但止合题萧望墓何必加之字
魏伶为西市丞养一赤觜鸟每于人众中乞钱人取一
 文而衔以送伶处日收数百时人号为魏丞鸟
会昌末颇好神仙有道士赵归真出入禁中自言数百
卷六 第 12a 页 WYG1036-0219a.png
 岁上敬之如神与道士刘玄静力排释氏武宗既惑
 其说终行沙汰之事及宣宗即位流归真于南海玄
 静戮于市
白傅大中末曾有谏官上疏请谥上曰何不取醉吟先
 生墓表看卒不赐谥从父弟敏中在相位奏立神道
 碑文即李义山之词也
李揆乾元中为礼部侍郎尝一日堂前见一虾蟆俯于
 地高数尺以巨缶覆之明日启之亡矣数日后入相
卷六 第 12b 页 WYG1036-0219b.png
 也
殷僧辨周僧达与牛相公同母异父兄弟也
李太尉之在崖州也郡有北亭子谓之望阙亭太尉每
 登临未尝不北睇悲咽有诗曰独上江亭望帝京鸟
 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也恐人归去百匝千回绕郡城
 今传太尉崖州之诗皆仇家所作只此一首亲作也
 昔崖州今琼州是也
武德中天下始作秦王破阵乐曲以歌舞文皇之功业
卷六 第 13a 页 WYG1036-0219c.png
 贞观初文皇重制破阵乐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词
 因名七德舞自龙翔以后诏郊庙享宴皆先奏之
大中四年冬令狐绹自户部侍郎加兵部入相宰执同
 列白敏中崔龟从铉以绹新加兵部至其月十八日
 南省上事故事送上必先集少府监是日诸相以敏
 中龟从曾为太常博士遂改集贤院因命柳公权记
 之龟从为词
杜琮目为秃角犀琮凡莅藩镇不省刑狱在西川日以
卷六 第 13b 页 WYG1036-0219d.png
 推囚案牍不断而将裹漆器归京人于剑门拾得
弄参军者天宝末蕃将阿布思伏法其妻配掖庭善为
 优因隶乐工遂令为此戏
元鲁山山居阻水食绝而终
稷山驿吏王全作吏五十六年人称有道术往来多赠
 篇什故李义山赠诗云过客不劳询甲子惟书亥字
 与时人
郑颢尝梦中得句云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续成长
卷六 第 14a 页 WYG1036-0220a.png
 韵此一联杜甫集中诗
罗隐罗邺罗虬共在场屋谓之三罗
韩建在华下成汭在荆门(旧姓/郭)皆有理声朝廷谓之北
 韩南郭
杜邠公饮食洪博既饱即寝人有谏非摄生之理公曰
 君不见布袋盛米放倒即慢
道吾和尚上堂戴莲花笠披襕执简击鼓吹笛口称鲁
 三郎
卷六 第 14b 页 WYG1036-0220b.png
永宁李相蔚在淮海暇日携酒乐访节判韦公昭度公
 不在及奔归未中途已闻相国举酒纵乐公曰是无
 我也乃回骑出馆相国命从事连往留截仍移席于
 戟门以候及回相国舞杨柳枝引公入以代负荆
太和七年八月敕每年试帖经官以国子监学官充礼
 部不得别更奏请其弘文崇文两馆生斋郎并依令
 式试经毕仍差都省郎官两人覆试
骊山华清宫毁废已久今所存者惟缭垣耳天宝所植
卷六 第 15a 页 WYG1036-0220c.png
 松柏遍满岩谷望之郁然虽屡经兵寇而不被斫伐
 朝元阁在山岭之上基最为斩绝柱础尚有存者山
 腹即长生殿殿东西盘石道自山麓而上道则有饮
 酒亭子明皇吹笛楼宫人走马楼故基犹存缭垣之
 内汤泉凡八九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白石莹
 彻如玉石面皆𨼆起鱼龙花鸟之状于名万品不可
 殚记四面石座皆级而上中有双白石瓮腹异口瓮
 中涌出濆注白莲之上御汤西北角则妃子汤面稍
卷六 第 15b 页 WYG1036-0220d.png
 狭汤侧红白石盆四所刻作菡萏之状陷于白石面
 馀汤逦迤相属而下凿石作暗渠走水西北数十步
 复立一石表水自石表涌出灌注一石盆中此亦后
 置也
魏徵疾亟文皇梦与徵别既寤流涕是夕徵卒故御制
 碑文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朕今失贤臣于觉后
沙州城内废大乘寺塔者周朝古寺见有塔基相传云
 是阿育王本塔才有灾祸多来求救又洛都塔者在
卷六 第 16a 页 WYG1036-0221a.png
 城西一里故白马寺南一里许古基俗传为阿育王
 舍利塔即迦叶摩腾所将来者
永徽之理有贞观之遗风制一戎衣大定乐曲至永隆
 元年太常丞李嗣真善审音律能知兴衰云近者乐
 府有堂堂之曲再言之者唐祚再兴之兆也后霓裳
 羽衣之曲起于开元盛于天宝之间此时始废泗滨
 磬用华原石代之至天宝十三载始诏遣调法曲与
 胡部杂声识者深异之明年果有禄山之乱
卷六 第 16b 页 WYG1036-0221b.png
益州福感寺塔者在州郭下城西本名大石相传云是
 鬼神奉阿育王教西山取大石为塔基舍利在其中
 故名大石也隋蜀王秀作镇井络闻之令人掘凿全
 是一石寻缝至泉不见其际风雨暴至人有于旁凿
 取一片将去乃是医玉问于识宝商者云此真医玉
 世中稀有隋初有诜律师见此古迹于上起九级木
 浮图贞观初年地内大震动此塔摇飏将欲摧倒于
 时郭下无数人来忽见四神形如塔量各以背抵塔
卷六 第 17a 页 WYG1036-0221c.png
 之四面乍倚乍倾卒以免坏
平时开远门外立堠云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戎
 人不为万里之行
天宝末康居国献胡旋女盖左旋右转之舞也
云南有万人冢者鲜于仲通李等覆军之地
长安夏中或天牛虫出篱壁间必雨天牛虫即黑甲虫
 也段成式七度验之皆应
开元初突厥寇边时天武军将子郝灵筌出使回引回
卷六 第 17b 页 WYG1036-0221d.png
 纥部落斩突厥黠夷献首于阙下自谓有不世之功
 时宋璟为相以天子少好武恐徼功者生心痛抑其
 赏逾年始授中郎将灵筌遂呕血而死
释提桓因者忍利天王之号也即帝释二字华梵双彰
 帝是华言即王主义释乃梵字此字译云能今言释
 提桓因者梵呼讹略具正合云释迦婆因达罗此云
 能天主馀如智度论释
 南部新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