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30613b 页
卷九 第 1a 页 0416-132.png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九器三
盱江危大有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吕氏曰古之君天下者治必有乱对安必
有危对当其国家安静则易为维持及其
倾危则难于守禦故周书曰制治于未乱
保邦于未危盖芽糵未坚则其脆易破悔
吝未著则几微易散取之己也少壮身安
盱江危大有集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吕氏曰古之君天下者治必有乱对安必
有危对当其国家安静则易为维持及其
倾危则难于守禦故周书曰制治于未乱
保邦于未危盖芽糵未坚则其脆易破悔
吝未著则几微易散取之己也少壮身安
卷九 第 1b 页 0416-133.png
之时易于行持见功犹速盖疾病未兆其
修炼则易谋而易成暨乎嗜欲过多神衰
精损疾病一作便逐逝波傥保养得宜神
气冲和或染微痾亦易治也故曰其安易
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且未
疾之人易为医也未危之国易为谋也若
预为之防则未然之祸何由而萌若先为
之计则未形之患何缘而超是以圣人不
畏多难而畏无难况祸福本相倚伏自其
胎基之未兆而虑之祸可转而为福任其
修炼则易谋而易成暨乎嗜欲过多神衰
精损疾病一作便逐逝波傥保养得宜神
气冲和或染微痾亦易治也故曰其安易
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且未
疾之人易为医也未危之国易为谋也若
预为之防则未然之祸何由而萌若先为
之计则未形之患何缘而超是以圣人不
畏多难而畏无难况祸福本相倚伏自其
胎基之未兆而虑之祸可转而为福任其
卷九 第 2a 页 0416-134.png
已然忽之福可移而为祸不可救药矣故
治身调心之道盍亦预防其情欲和适其
神气而使之不乱也○李氏曰按上章之
义其安易持言作事谋始修真志士正心
于思虑之先抑情于感物之前则心易正
情易绝苟治事于已乱远祸于已萌不亦
难乎○林氏曰方其安时持之则易及至
危则难持矣事之未萌谋之则易见其形
见则难谋矣脆而未坚攻则易破及其已
坚则难攻矣事必为于未有之先治必谋
治身调心之道盍亦预防其情欲和适其
神气而使之不乱也○李氏曰按上章之
义其安易持言作事谋始修真志士正心
于思虑之先抑情于感物之前则心易正
情易绝苟治事于已乱远祸于已萌不亦
难乎○林氏曰方其安时持之则易及至
危则难持矣事之未萌谋之则易见其形
见则难谋矣脆而未坚攻则易破及其已
坚则难攻矣事必为于未有之先治必谋
卷九 第 2b 页 0416-135.png
于未乱之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吕氏曰患不预防恶不杜渐其由植木乎
初生于毫末可拔而绝之甚易为力矣及
其合抱青青百寻乌可伐哉又若筑台焉
超土于一畚可蹴而超之又何难哉及其
九层也耸百尺之势乌可毁哉又若远行
始于跬步可旋踵而返及其千里长涉渺
渺乌可还哉故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
吕氏曰患不预防恶不杜渐其由植木乎
初生于毫末可拔而绝之甚易为力矣及
其合抱青青百寻乌可伐哉又若筑台焉
超土于一畚可蹴而超之又何难哉及其
九层也耸百尺之势乌可毁哉又若远行
始于跬步可旋踵而返及其千里长涉渺
渺乌可还哉故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卷九 第 3a 页 0416-136.png
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李氏曰积小成大不可救也故易有履霜
坚冰之戒传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
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辩之不早
辩也○林氏曰合抱之木其生也必自毫
末而始九层之台其筑也必自一篑之土
而始千里之行必自发足而始凡此以上
皆言学道者必知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李氏曰积小成大不可救也故易有履霜
坚冰之戒传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
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辩之不早
辩也○林氏曰合抱之木其生也必自毫
末而始九层之台其筑也必自一篑之土
而始千里之行必自发足而始凡此以上
皆言学道者必知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卷九 第 3b 页 0416-137.png
吕氏曰有为于分别则败其自然有执于
欲利则失其精神未若安其所安守其所
守则治而不知其治为而不见其为矣圣
人察夫事之所败超于有为不为则何败
之有意之所失失有所执不执则何失之
有治身有为则形劳神役心灵疲葡有执
则偏滞方隅不离众有去道远矣曾未尝
无为无执天真纯粹故亘万劫而无败无
象可执何失之有○何氏曰圣人作事谋
始善始善终曾不敢轻于有为执其所见
欲利则失其精神未若安其所安守其所
守则治而不知其治为而不见其为矣圣
人察夫事之所败超于有为不为则何败
之有意之所失失有所执不执则何失之
有治身有为则形劳神役心灵疲葡有执
则偏滞方隅不离众有去道远矣曾未尝
无为无执天真纯粹故亘万劫而无败无
象可执何失之有○何氏曰圣人作事谋
始善始善终曾不敢轻于有为执其所见
卷九 第 4a 页 0416-138.png
盖怀微妙抱朴质不敢超天下之争心循
理而举事吾何为因时而立功吾何执名
各自命事由自然吾何败何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
吕氏曰世人虽务于善事摩不有初鲜克
有终皆初勤而后惰始乐而终厌几于成
而复败之良由抱一不固则胎真不凝丹
液漏泄故乃曰气亡液漏非己形若夫至
人则用志不分始终如一万神自正敦能
理而举事吾何为因时而立功吾何执名
各自命事由自然吾何败何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
吕氏曰世人虽务于善事摩不有初鲜克
有终皆初勤而后惰始乐而终厌几于成
而复败之良由抱一不固则胎真不凝丹
液漏泄故乃曰气亡液漏非己形若夫至
人则用志不分始终如一万神自正敦能
卷九 第 4b 页 0416-139.png
败之○何氏曰凡民好为者以因循为无
能好执者以通变为无守所以事败于垂
成此言不能慎终如始而为有初鲜终之
戒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
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吕氏曰至人非无欲也欲人之所不欲不
以物易性则难得之货又奚贵之有非无
学也学人之所不学不以抟溺为心凡众
人之所过吾得以复之故曰是以圣人欲
能好执者以通变为无守所以事败于垂
成此言不能慎终如始而为有初鲜终之
戒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
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吕氏曰至人非无欲也欲人之所不欲不
以物易性则难得之货又奚贵之有非无
学也学人之所不学不以抟溺为心凡众
人之所过吾得以复之故曰是以圣人欲
卷九 第 5a 页 0416-140.png
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
过以至不益生不助长顺物自然无容私
焉道可以为亲德可以为友以道德辅佐
其体触事莫非自然而然曷敢有所为也
○吴氏曰圣人之欲以不欲为欲圣人之
学以不学为学难得之货人所欲者不贵
重之是不欲其所可欲也故曰欲不欲众
人之所趋者我则不趋众人掉臂过之而
不愿者我则遣反其处是不学众人之所
学也故曰学不学凡此不欲不学者盖以
过以至不益生不助长顺物自然无容私
焉道可以为亲德可以为友以道德辅佐
其体触事莫非自然而然曷敢有所为也
○吴氏曰圣人之欲以不欲为欲圣人之
学以不学为学难得之货人所欲者不贵
重之是不欲其所可欲也故曰欲不欲众
人之所趋者我则不趋众人掉臂过之而
不愿者我则遣反其处是不学众人之所
学也故曰学不学凡此不欲不学者盖以
卷九 第 5b 页 0416-141.png
万物之理无为而自然故吾亦无为与万
物同一自然如辅之以轮辐相依附而为
一也○何氏曰此章先言为之于未有中
言为者败之末又言不敢为然则为者是
乎不为者是乎皆是也岂不曰为无为则
无不治○林氏曰众人之所不欲者圣人
欲之众人之所贵者圣人不贵之借喻语
也众人之所不学者圣人学之众人之所
过而不视者圣人反而视之复返也此亦
借喻语也圣人惟其如此于事事皆有不
物同一自然如辅之以轮辐相依附而为
一也○何氏曰此章先言为之于未有中
言为者败之末又言不敢为然则为者是
乎不为者是乎皆是也岂不曰为无为则
无不治○林氏曰众人之所不欲者圣人
欲之众人之所贵者圣人不贵之借喻语
也众人之所不学者圣人学之众人之所
过而不视者圣人反而视之复返也此亦
借喻语也圣人惟其如此于事事皆有不
卷九 第 6a 页 0416-142.png
敢为之心而后可以辅万物之自然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
治以其智多
吕氏曰古之时善为治化民者以道集虚
以性开天正心诚意欲导斯民于朴质之
地盛德容貌终日如愚使民终身由之而
莫之所以然善以道自治者非显彰其光
耀以眩惑于世俗同乎无知抱朴而已○
吴氏曰上古无为而治其民淳朴而无知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
治以其智多
吕氏曰古之时善为治化民者以道集虚
以性开天正心诚意欲导斯民于朴质之
地盛德容貌终日如愚使民终身由之而
莫之所以然善以道自治者非显彰其光
耀以眩惑于世俗同乎无知抱朴而已○
吴氏曰上古无为而治其民淳朴而无知
卷九 第 6b 页 0416-143.png
后世有为而治其民浇伪而有之是以难
治也○林氏曰聪明道之累也圣人之教
人常欲使之晦其聪明不至于自累故曰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巧多则民愈难治
故以智治国者反为国之害也○李氏曰
将以愚之者谓其政闷闷也民之难治以
其智多者谓其政察察故也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
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于大顺
治也○林氏曰聪明道之累也圣人之教
人常欲使之晦其聪明不至于自累故曰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巧多则民愈难治
故以智治国者反为国之害也○李氏曰
将以愚之者谓其政闷闷也民之难治以
其智多者谓其政察察故也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
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于大顺
卷九 第 7a 页 0416-144.png
林氏曰以智治国者反为国之害盖上下
相寻皆以智巧则乱之所由生故曰以智
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两者智
与不智也能知智之为贼不智之为福则
可为天下法矣能知此法则可以谓之玄
妙之德深矣远矣者叹美之辞也大顺即
自然也○吕氏曰夫弓弩毕弋之智多则
禽乱于上矣钩饵网罟之智多则鱼乱于
水矣智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
多则俗惑于辩矣夫上以智御下则下以
相寻皆以智巧则乱之所由生故曰以智
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两者智
与不智也能知智之为贼不智之为福则
可为天下法矣能知此法则可以谓之玄
妙之德深矣远矣者叹美之辞也大顺即
自然也○吕氏曰夫弓弩毕弋之智多则
禽乱于上矣钩饵网罟之智多则鱼乱于
水矣智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
多则俗惑于辩矣夫上以智御下则下以
卷九 第 7b 页 0416-145.png
智应上故上下殽乱奸臣贼子侵权怙势
何所不有此不谓之以智治国而何且古
之有国者结绳画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不治而自治所以开人之天曾未若开天
之天此不谓不以智治国而何若治身而
以智自役则神明不安乌得不盗其真气
乎生而不以智为者谓之以智养恬也智
与恬交相养则百神平泰万气皆融非忘
形抱道者敦能此乎故曰以智治国国之
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盖用智者蠹政害
何所不有此不谓之以智治国而何且古
之有国者结绳画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不治而自治所以开人之天曾未若开天
之天此不谓不以智治国而何若治身而
以智自役则神明不安乌得不盗其真气
乎生而不以智为者谓之以智养恬也智
与恬交相养则百神平泰万气皆融非忘
形抱道者敦能此乎故曰以智治国国之
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盖用智者蠹政害
卷九 第 8a 页 0416-146.png
民不用智者善政养民两者楷模而法式
之也既知楷式而不用其智致斯民于富
寿循天之理与天同德矣故曰知此两者
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夫玄德者深
不可测远不可窥至幽至微不可察也然
观其用似与物违反究其理则与物同归
入于自然之境而无所逆也至人者与世
俗万事相反而复乎素朴同于大通大通
则无碍矣故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何氏曰圣人不以智治
之也既知楷式而不用其智致斯民于富
寿循天之理与天同德矣故曰知此两者
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夫玄德者深
不可测远不可窥至幽至微不可察也然
观其用似与物违反究其理则与物同归
入于自然之境而无所逆也至人者与世
俗万事相反而复乎素朴同于大通大通
则无碍矣故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何氏曰圣人不以智治
卷九 第 8b 页 0416-147.png
智与天下相寻于机巧法术之中而以愚
治智挽之归简易平直之道有由也哉故
曰上诚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
其然也夫弓弩毕弋机变之智多则鸟乱
于上矣网罟医笱之智多则鱼乱于水矣
智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智多则
人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好智
自三代以下是矣以智治国则贼夫民不
以智治国乃福夫民知此两者亦楷式乃
有国者之良法常守此良法则德玄且深
治智挽之归简易平直之道有由也哉故
曰上诚智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
其然也夫弓弩毕弋机变之智多则鸟乱
于上矣网罟医笱之智多则鱼乱于水矣
智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智多则
人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好智
自三代以下是矣以智治国则贼夫民不
以智治国乃福夫民知此两者亦楷式乃
有国者之良法常守此良法则德玄且深
卷九 第 9a 页 0416-148.png
且远矣故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
多其治一也人卒虽多其主君也君原于
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者无为
也天德而已矣与物反者彼以其智我以
其玄彼以其贼我以其福相反而不相入
也正言若反乃至大顺顺之至也岂在用
私用智与物相靡相刃而莫之能止也○
李氏曰无为宽大治平天下民之福也有
为谨严宰制下民国之贼也民之难治以
其多事是以圣人以无为清静治国使夫
多其治一也人卒虽多其主君也君原于
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者无为
也天德而已矣与物反者彼以其智我以
其玄彼以其贼我以其福相反而不相入
也正言若反乃至大顺顺之至也岂在用
私用智与物相靡相刃而莫之能止也○
李氏曰无为宽大治平天下民之福也有
为谨严宰制下民国之贼也民之难治以
其多事是以圣人以无为清静治国使夫
卷九 第 9b 页 0416-149.png
知者不敢为也虽与物相反反贯自然民
遂其生获百倍之庆天下治平成大顺之
化尽此道者是谓玄德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
能为百谷王
吕氏曰江海之王百谷者谦卑处下虚以
待之无为为求而百川自然来也由此观
之卑损之为道也大矣人身以脐间下丹
田为气海乃五脏六腑生气之本一万三
遂其生获百倍之庆天下治平成大顺之
化尽此道者是谓玄德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
能为百谷王
吕氏曰江海之王百谷者谦卑处下虚以
待之无为为求而百川自然来也由此观
之卑损之为道也大矣人身以脐间下丹
田为气海乃五脏六腑生气之本一万三
卷九 第 10a 页 0416-150.png
千五百息之源十二经脉之祖人能谨守
下丹田气海守之不间则百关之气自然
朝之○何氏曰江海不让细流故能成其
大自有王百谷气象然非强为大也水无
分于东西而分于上下也海居下则百谷
斯朝宗矣经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
于江海此道何道也圣王知雄守雌也○
林氏曰百谷之水皆归之于江海江海为
百谷王之尊而乃居百谷之下此借物以
喻自卑者人高之之意
下丹田气海守之不间则百关之气自然
朝之○何氏曰江海不让细流故能成其
大自有王百谷气象然非强为大也水无
分于东西而分于上下也海居下则百谷
斯朝宗矣经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
于江海此道何道也圣王知雄守雌也○
林氏曰百谷之水皆归之于江海江海为
百谷王之尊而乃居百谷之下此借物以
喻自卑者人高之之意
卷九 第 10b 页 0416-151.png
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
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乐推而不厌
吕氏曰圣人能体谦下之道将欲处人之
上故必先以其言下于人者知满之必招
损也故言则谦柔名则孤寡以下于物而
盛德日崇大宝弥固自然为物所推而居
于上矣将欲首出庶物必先身谦言逊退
在人后者盖谨身顺道不以先物故能为
物所推而处于先矣故曰是以圣人欲上
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乐推而不厌
吕氏曰圣人能体谦下之道将欲处人之
上故必先以其言下于人者知满之必招
损也故言则谦柔名则孤寡以下于物而
盛德日崇大宝弥固自然为物所推而居
于上矣将欲首出庶物必先身谦言逊退
在人后者盖谨身顺道不以先物故能为
物所推而处于先矣故曰是以圣人欲上
卷九 第 11a 页 0416-152.png
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故能
处人之上而不以为重其从之也轻处物
之前而不以为害其利之也众不重故不
轻不利故不害利害轻重付之自尔其何
容心哉故天下共黄老清静之化而无厌
者以其谦卑之德所至故天下乐推而不
厌上学之士天下自然钦敬上于人先于
人谦光而尊德之所致何厌之有○何氏
曰圣人心如太虚道如天地以柔静待天
下又何欲焉欲上人欲先人示人以可则
处人之上而不以为重其从之也轻处物
之前而不以为害其利之也众不重故不
轻不利故不害利害轻重付之自尔其何
容心哉故天下共黄老清静之化而无厌
者以其谦卑之德所至故天下乐推而不
厌上学之士天下自然钦敬上于人先于
人谦光而尊德之所致何厌之有○何氏
曰圣人心如太虚道如天地以柔静待天
下又何欲焉欲上人欲先人示人以可则
卷九 第 11b 页 0416-153.png
可效顺人情而言之也圣人何心哉人皆
取福己独曲全故处民之上而彼不以为
重而压己自下者人高之也人皆取实己
独取虚故处民之前而彼不以为害而伤
身自后者人先之也托小包大志弱事强
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常情所恶而忌者
变为乐推无复厌斁○吴氏曰以言下之
谓卑屈其言而不尊高以身后之谓退却
其身而不前进然此皆圣人谦让之盛德
非有心于欲上人欲先人读者不以辞害
取福己独曲全故处民之上而彼不以为
重而压己自下者人高之也人皆取实己
独取虚故处民之前而彼不以为害而伤
身自后者人先之也托小包大志弱事强
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常情所恶而忌者
变为乐推无复厌斁○吴氏曰以言下之
谓卑屈其言而不尊高以身后之谓退却
其身而不前进然此皆圣人谦让之盛德
非有心于欲上人欲先人读者不以辞害
卷九 第 12a 页 0416-154.png
意可也○林氏曰圣人非欲上人先人而
后为此也其意盖谓虽圣人欲处人上人
先犹且如此况他人乎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吕氏曰圣人常以虚为身以无为心心形
既定物孰可争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
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此之
谓也夫至人者忘其耳目遗其肝胆消殒
万缘泯绝身世和以天倪与物委蛇而天
下敦与争乎○何氏曰人心天理可以道
后为此也其意盖谓虽圣人欲处人上人
先犹且如此况他人乎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吕氏曰圣人常以虚为身以无为心心形
既定物孰可争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
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此之
谓也夫至人者忘其耳目遗其肝胆消殒
万缘泯绝身世和以天倪与物委蛇而天
下敦与争乎○何氏曰人心天理可以道
卷九 第 12b 页 0416-155.png
感不可以力争也以其不争而天下莫能
尝语文子曰圣人欲贵于人者先贵人欲
卑人者先自卑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
肖久矣其细
吕氏曰夫道旷然无形无名充遍万物虽
有而若无其与物无一相似此其所以为
大也若肖似于物道亦物尔而何足大哉
尝语文子曰圣人欲贵于人者先贵人欲
卑人者先自卑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
肖久矣其细
吕氏曰夫道旷然无形无名充遍万物虽
有而若无其与物无一相似此其所以为
大也若肖似于物道亦物尔而何足大哉
卷九 第 13a 页 0416-156.png
○董氏曰若有所肖似则同于一物何足
为大也○何氏曰圣人以玄德自持不欲
见贵于世宜其天下亦以为博大无所肖
似夫惟大则混混冥冥人不可得而名如
有所肖似则细行之人尔肖似也○林氏
曰一本于谓我下添道字其细下添也夫
字皆误也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为天下先
吕氏曰人能抱道持身有如持宝固当爱
为大也○何氏曰圣人以玄德自持不欲
见贵于世宜其天下亦以为博大无所肖
似夫惟大则混混冥冥人不可得而名如
有所肖似则细行之人尔肖似也○林氏
曰一本于谓我下添道字其细下添也夫
字皆误也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为天下先
吕氏曰人能抱道持身有如持宝固当爱
卷九 第 13b 页 0416-157.png
护持守而不失也所履践者有三体仁博
施爱育群生慈也节用厚人不耗于物俭
也不为事始和而不倡不敢先也至人保
持三宝者广度众苦衣被万物慈之至也
俭视听则神不荡俭言语则气不耗俭嗜
欲则心不摇此养生之至宝也能后其身
谦光自隆故曰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
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何氏曰
圣人不以珠玉为宝而所宝惟道何道也
慈俭后三者之道也匹夫抚剑疾视是则
施爱育群生慈也节用厚人不耗于物俭
也不为事始和而不倡不敢先也至人保
持三宝者广度众苦衣被万物慈之至也
俭视听则神不荡俭言语则气不耗俭嗜
欲则心不摇此养生之至宝也能后其身
谦光自隆故曰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
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何氏曰
圣人不以珠玉为宝而所宝惟道何道也
慈俭后三者之道也匹夫抚剑疾视是则
卷九 第 14a 页 0416-158.png
好勇者细人自逞之气而我以慈为宝小
器塞门反坫是则好广者细人自侈之见
而我以俭为宝也名利都府众人所驰是
则好先者细人自矜伐以为能而我以不
先为宝○吴氏曰持谓守之而不失慈谓
柔弱哀悯而不刚强俭谓寡小节约而不
侈肆不敢为天下先谓谦让退却而不锐
进持此三宝故虽大而似不肖也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
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
器塞门反坫是则好广者细人自侈之见
而我以俭为宝也名利都府众人所驰是
则好先者细人自矜伐以为能而我以不
先为宝○吴氏曰持谓守之而不失慈谓
柔弱哀悯而不刚强俭谓寡小节约而不
侈肆不敢为天下先谓谦让退却而不锐
进持此三宝故虽大而似不肖也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
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
卷九 第 14b 页 0416-159.png
矣
吕氏曰知谦和柔弱能胜刚强顺化有情
曰慈遂可以言勇知节俭为可贵用之不
可既曰俭遂可以言广知先人后己可以
克己复礼惟仁是与遂可为器用之长夫
刚强则易挫慈柔则不可敌慈也者不刚
而勇俭爱精气神明不劳而我道弥广未
尝先人故乐推不厌遂成法器之主故曰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为天下先故能
成器长今世俗则不然舍弃慈仁将为勇
吕氏曰知谦和柔弱能胜刚强顺化有情
曰慈遂可以言勇知节俭为可贵用之不
可既曰俭遂可以言广知先人后己可以
克己复礼惟仁是与遂可为器用之长夫
刚强则易挫慈柔则不可敌慈也者不刚
而勇俭爱精气神明不劳而我道弥广未
尝先人故乐推不厌遂成法器之主故曰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为天下先故能
成器长今世俗则不然舍弃慈仁将为勇
卷九 第 15a 页 0416-160.png
义费气轻生不能保啬节用崇奢尚侈伤
财害民反招匮乏无谦退之心有刚强之
志好处物先耻居人后皆非长生大道之
术乃丧身之具尔故曰今舍慈且勇舍俭
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林氏曰器形也成
器即成形也凡在地之成形者我皆为之
长故曰成器长今人舍慈而用其勇舍俭
而用其广舍后而用其先此非保身之道
也故曰死矣○吴氏曰舍谓不用不用慈
俭退后之宝而刚强以为勇侈肆以为广
财害民反招匮乏无谦退之心有刚强之
志好处物先耻居人后皆非长生大道之
术乃丧身之具尔故曰今舍慈且勇舍俭
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林氏曰器形也成
器即成形也凡在地之成形者我皆为之
长故曰成器长今人舍慈而用其勇舍俭
而用其广舍后而用其先此非保身之道
也故曰死矣○吴氏曰舍谓不用不用慈
俭退后之宝而刚强以为勇侈肆以为广
卷九 第 15b 页 0416-161.png
锐进以求为先则将不能保其生皆死之
徒也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
吕氏曰且慈兵入于敌境也则人知有所
庇矣不践禾稼不穴丘墓不践积聚不焚
屋室则人人悦之何必陈兵以战野而后
胜重门击柝以为守固哉故天道福善祸
淫善人自天祐之开其心志使之无所不
慈无所不慈则物为之卫矣至人能守慈
徒也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
吕氏曰且慈兵入于敌境也则人知有所
庇矣不践禾稼不穴丘墓不践积聚不焚
屋室则人人悦之何必陈兵以战野而后
胜重门击柝以为守固哉故天道福善祸
淫善人自天祐之开其心志使之无所不
慈无所不慈则物为之卫矣至人能守慈
卷九 第 16a 页 0416-162.png
勇以战世缘则万邪不能入千魔不敢干
其道曰固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故曰夫
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林氏曰战交物而动也犹庄子曰与
接为构曰与心斗也守犹庄子纯气之守
也人能以慈为主则外可胜物内可自守
前言三宝此举其一能慈则二者在其中
○吴氏曰慈者生之道仁之德为三宝之
首故此以下专言慈之一宝而二宝在其
中矣慈者人人亲之如父母岂有子而敌
其道曰固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故曰夫
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林氏曰战交物而动也犹庄子曰与
接为构曰与心斗也守犹庄子纯气之守
也人能以慈为主则外可胜物内可自守
前言三宝此举其一能慈则二者在其中
○吴氏曰慈者生之道仁之德为三宝之
首故此以下专言慈之一宝而二宝在其
中矣慈者人人亲之如父母岂有子而敌
卷九 第 16b 页 0416-163.png
其父母攻其父母者哉故以慈而战则人
不忍敌是能胜也以慈而守则人不忍攻
是能固也纵有来敌来攻之寇人之助其
父母者多亦必能胜能固或人力不逮天
亦救助之而不令其败且溃天之所以救
助之者以其能慈而救护之也○李氏曰
慈之一字战则胜守则固仁者无敌真勇
也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善
不忍敌是能胜也以慈而守则人不忍攻
是能固也纵有来敌来攻之寇人之助其
父母者多亦必能胜能固或人力不逮天
亦救助之而不令其败且溃天之所以救
助之者以其能慈而救护之也○李氏曰
慈之一字战则胜守则固仁者无敌真勇
也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善
卷九 第 17a 页 0416-164.png
用人者为之下
何氏曰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周宣王备礼
以聘之观形懦夫也宣王曰尔之力何如
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断秋
蝉之翼王曰吾之力能裂犀角之革曳九
牛之尾犹憾其弱汝而力闻天下何也公
仪伯曰善哉王之问也臣之师有商丘子
者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以其未尝
用其力故也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违
师之教彰臣之能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
何氏曰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周宣王备礼
以聘之观形懦夫也宣王曰尔之力何如
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断秋
蝉之翼王曰吾之力能裂犀角之革曳九
牛之尾犹憾其弱汝而力闻天下何也公
仪伯曰善哉王之问也臣之师有商丘子
者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以其未尝
用其力故也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违
师之教彰臣之能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
卷九 第 17b 页 0416-165.png
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善为下者不
武槩事见矣庄子市南仪僚弄丸而两家
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此
不怒者善战不争者善胜也韩信解广武
君之缚东向师事之问燕齐之策此善用
人者为下也古之善为士者不怒而威于
斧钺不战而屈人兵则有道存故有人曰
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
下无敌焉○吴氏曰古者车战为士谓甲
士三人在车上左执弓右执矛中御车掌
武槩事见矣庄子市南仪僚弄丸而两家
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此
不怒者善战不争者善胜也韩信解广武
君之缚东向师事之问燕齐之策此善用
人者为下也古之善为士者不怒而威于
斧钺不战而屈人兵则有道存故有人曰
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
下无敌焉○吴氏曰古者车战为士谓甲
士三人在车上左执弓右执矛中御车掌
卷九 第 18a 页 0416-166.png
旗鼓皆欲其强武战卒七十二人在车下
将战必激发其勇与所敌争雄而取胜慈
者之用兵则不以此为善也士不欲其强
武战不欲其夺怒胜敌不待与之较力兵
刃不施彼将自屈古之智能○林氏曰四
者之善皆不争之用也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
之极
何氏曰不争之德仁不以勇也用人之力
群策屈群力也配天古之极天道不争而
将战必激发其勇与所敌争雄而取胜慈
者之用兵则不以此为善也士不欲其强
武战不欲其夺怒胜敌不待与之较力兵
刃不施彼将自屈古之智能○林氏曰四
者之善皆不争之用也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
之极
何氏曰不争之德仁不以勇也用人之力
群策屈群力也配天古之极天道不争而
卷九 第 18b 页 0416-167.png
善胜自古以固存道合其极○林氏曰以
其不争之德可以配天可以屈群力用天
下自古以来无加于此故曰古之极○李
氏曰不争之德用人之力皆仁慈之谓故
曰配天以此修身则形存而寿永也○柴
氏曰惟善则合上古立极之道故曰配天
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
退尺
其不争之德可以配天可以屈群力用天
下自古以来无加于此故曰古之极○李
氏曰不争之德用人之力皆仁慈之谓故
曰配天以此修身则形存而寿永也○柴
氏曰惟善则合上古立极之道故曰配天
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
退尺
卷九 第 19a 页 0416-168.png
何氏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者是所谓应
兵也故曰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无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超者谓之应兵兵应
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愤兵兵
愤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
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
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老子尝
以语文子今言不敢为主而为客者主先
而客应之非得已不敢进寸而退尺见可
而进知难而退慎之至也而非怯也临事
兵也故曰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无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超者谓之应兵兵应
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愤兵兵
愤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
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
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老子尝
以语文子今言不敢为主而为客者主先
而客应之非得已不敢进寸而退尺见可
而进知难而退慎之至也而非怯也临事
卷九 第 19b 页 0416-169.png
而惧好谋而成也○吕氏曰古之有言兵
略者必以先举为主后应为客也主造事
者也客应敌者也且圣人之兵沉机密用
虽有敌至我则坐观其变随变而应迫而
后起不得已而后动若轻动者所谓轻敌
也大抵有意于争争之未必胜无意于争
争之未必负机谋进止其亦有待焉至人
应世一视一听一语一笑万缘交接皆谓
之魔也战胜之决不敢为主之先倡俨然
若客常居静定之中精神不乱进寸则有
略者必以先举为主后应为客也主造事
者也客应敌者也且圣人之兵沉机密用
虽有敌至我则坐观其变随变而应迫而
后起不得已而后动若轻动者所谓轻敌
也大抵有意于争争之未必胜无意于争
争之未必负机谋进止其亦有待焉至人
应世一视一听一语一笑万缘交接皆谓
之魔也战胜之决不敢为主之先倡俨然
若客常居静定之中精神不乱进寸则有
卷九 第 20a 页 0416-170.png
敌退尺则无争故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
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以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何氏曰兵之常势行有行阵攘有手臂扔
有对敌执有兵徒而乃一无有焉如无手
行拳又如枕席上过师不战而屈人兵之
意所以然者重而不轻也扔引也如攘臂
而扔之扔扔古本并从才音同有挥敌意
河上公曰彼遂不正为天下贼虽欲行诛
之不成行列也虽欲大怒若无臂可攘也
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以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何氏曰兵之常势行有行阵攘有手臂扔
有对敌执有兵徒而乃一无有焉如无手
行拳又如枕席上过师不战而屈人兵之
意所以然者重而不轻也扔引也如攘臂
而扔之扔扔古本并从才音同有挥敌意
河上公曰彼遂不正为天下贼虽欲行诛
之不成行列也虽欲大怒若无臂可攘也
卷九 第 20b 页 0416-171.png
虽欲扔引之若无敌可扔也虽欲执持之
若无兵可持也○林氏曰此皆兵家示怯
示弱以误敌之计扔引也引敌致师也如
此用兵方有能胜之道也轻敌而自矜自
眩则必至于丧败○王弼本仍作扔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抗兵相加哀
者胜矣
何氏曰勿曰何害其患甚大此轻敌之戒
祸之大者圣人以慈为宝而天将救之以
慈卫之今对敌而轻用其锋以求胜于天
若无兵可持也○林氏曰此皆兵家示怯
示弱以误敌之计扔引也引敌致师也如
此用兵方有能胜之道也轻敌而自矜自
眩则必至于丧败○王弼本仍作扔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抗兵相加哀
者胜矣
何氏曰勿曰何害其患甚大此轻敌之戒
祸之大者圣人以慈为宝而天将救之以
慈卫之今对敌而轻用其锋以求胜于天
卷九 第 21a 页 0416-172.png
下则是先自丧其道之宝矣故两兵相遇
哀矜者胜故曰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俱死
以慈战则胜一言而三军如挟纩吮疽而
士卒父子争死夫谁与敌此章言兵不可
轻用而不用为之大用有出于兵之外○
吴氏曰行三军者临事而惧不敢轻敌也
轻敌则轻战以致杀人而丧吾慈宝矣祸
莫大焉虽未进战然一有轻敌之心则以
有杀人丧宝之渐故曰几丧吾宝抗举也
哀者慈心之见而天人助之胜也○苏氏
哀矜者胜故曰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俱死
以慈战则胜一言而三军如挟纩吮疽而
士卒父子争死夫谁与敌此章言兵不可
轻用而不用为之大用有出于兵之外○
吴氏曰行三军者临事而惧不敢轻敌也
轻敌则轻战以致杀人而丧吾慈宝矣祸
莫大焉虽未进战然一有轻敌之心则以
有杀人丧宝之渐故曰几丧吾宝抗举也
哀者慈心之见而天人助之胜也○苏氏
卷九 第 21b 页 0416-173.png
曰两敌举兵相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
哀悯杀伤之心哀心见而有天人助顺之
胜矣○林氏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则非
哀者矣此章全是借战事以喻道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何氏曰道者何清静是也简易为上耳道
本清也人自浊之道本静也人自动之道
本简也人自繁之道本易也人自难之玄
圣所言以我观甚易知易行以人观乃不
哀悯杀伤之心哀心见而有天人助顺之
胜矣○林氏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则非
哀者矣此章全是借战事以喻道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何氏曰道者何清静是也简易为上耳道
本清也人自浊之道本静也人自动之道
本简也人自繁之道本易也人自难之玄
圣所言以我观甚易知易行以人观乃不
卷九 第 22a 页 0416-174.png
能知不能行术岂异哉盖亦反其本矣且
言刚强则难言柔弱岂不易言华饰则难
言朴素岂不易而惟其易知反成不知惟
其易行反成不行为其太近也列子善力
举秋毫善听闻雷霆知道之言也○李氏
曰前章云哀者胜谓仁慈无敌故次之以
甚易知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者信不
及也间有信者又不能行力不及也○吴
氏曰老子之言教人柔弱谦下而已其言
甚易知其事甚易行也世降俗末天下之
言刚强则难言柔弱岂不易言华饰则难
言朴素岂不易而惟其易知反成不知惟
其易行反成不行为其太近也列子善力
举秋毫善听闻雷霆知道之言也○李氏
曰前章云哀者胜谓仁慈无敌故次之以
甚易知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者信不
及也间有信者又不能行力不及也○吴
氏曰老子之言教人柔弱谦下而已其言
甚易知其事甚易行也世降俗末天下之
卷九 第 22b 页 0416-175.png
人莫能知其言之可贵故莫有能行柔弱
谦下之事者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
者希则我贵矣
何氏曰老子两语文子以言有宗事有君
而曰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曰失其宗本伎
能虽多不如寡言此也秉要执本则得所
以知所以行所以易也无他泛知则难寡
者众宗于此而知斯易矣泛行则难静为
躁君于此而行斯易矣然知道之说有三
谦下之事者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
者希则我贵矣
何氏曰老子两语文子以言有宗事有君
而曰至言去言至为去为曰失其宗本伎
能虽多不如寡言此也秉要执本则得所
以知所以行所以易也无他泛知则难寡
者众宗于此而知斯易矣泛行则难静为
躁君于此而行斯易矣然知道之说有三
卷九 第 23a 页 0416-176.png
甚易者近也莫能知者味也而惟无知者
忘也故道由易知而至于无知圣人事也
吾超然不识不知之境又谁得而测识之
关尹子能忘道乃能有道又曰有人问于
我我尚不知我将何为我所此无言无事
内知而抱玄也吾尚不自知宜其人之不
吾知人之得以知其道亦何贵哉故得道
畏人知又先畏自知人己两忘云为俱泯
至贵者道大音希声岂在求知哉而难易
之知又不足言矣○林氏曰众言之中必
忘也故道由易知而至于无知圣人事也
吾超然不识不知之境又谁得而测识之
关尹子能忘道乃能有道又曰有人问于
我我尚不知我将何为我所此无言无事
内知而抱玄也吾尚不自知宜其人之不
吾知人之得以知其道亦何贵哉故得道
畏人知又先畏自知人己两忘云为俱泯
至贵者道大音希声岂在求知哉而难易
之知又不足言矣○林氏曰众言之中必
卷九 第 23b 页 0416-177.png
有至言故曰言有宗举世之事道为之主
故曰事有君世无知至言至道之人所以
莫有知我者故曰夫惟无知始不我知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何氏曰列子居郑圃四十年无识者国君
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君子盛德容貌若
愚由是观之圣人譬如被者褐怀者玉外
不自贵而中有至贵者存褐毛布贱者之
服故云褐宽博○吕氏曰圣人无名至人
无己神人无光虽衣弊履穿蒙以养正心
故曰事有君世无知至言至道之人所以
莫有知我者故曰夫惟无知始不我知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何氏曰列子居郑圃四十年无识者国君
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君子盛德容貌若
愚由是观之圣人譬如被者褐怀者玉外
不自贵而中有至贵者存褐毛布贱者之
服故云褐宽博○吕氏曰圣人无名至人
无己神人无光虽衣弊履穿蒙以养正心
卷九 第 24a 页 0416-178.png
如玉石积蓄至宝韬藏光耀未尝显露默
养道胎故曰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林氏
曰圣人之道足于内而不形于外犹被褐
而怀玉故人不得见之也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
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林氏曰于其至知而若不知此道之上也
于不可知之中而自以为知此学道之病
也人能病其知之为病则无此病矣圣人
养道胎故曰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林氏
曰圣人之道足于内而不形于外犹被褐
而怀玉故人不得见之也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
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林氏曰于其至知而若不知此道之上也
于不可知之中而自以为知此学道之病
也人能病其知之为病则无此病矣圣人
卷九 第 24b 页 0416-179.png
之所以不病者盖知此知为病而病之所
以不病此一章文字最奇○李氏曰知不
知上接上章吾言甚易知圣人无所不知
不自以为知真知也世人无所知自以为
知妄知也故曰病若知妄知为病而病其
病则妄知之病瘥矣圣人所以不病者以
其病其多知是以不病也○吕氏曰至哉
妙道冲默渊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不可得而测度不可得而拟议知之外矣
不知内矣知之浅矣不知深矣圣人禀气
以不病此一章文字最奇○李氏曰知不
知上接上章吾言甚易知圣人无所不知
不自以为知真知也世人无所知自以为
知妄知也故曰病若知妄知为病而病其
病则妄知之病瘥矣圣人所以不病者以
其病其多知是以不病也○吕氏曰至哉
妙道冲默渊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不可得而测度不可得而拟议知之外矣
不知内矣知之浅矣不知深矣圣人禀气
卷九 第 25a 页 0416-180.png
冲粹天性高明内怀真知万事自悟始能
无知不以自矜是谓真知真识乃知不知
不识者也且世之人不知至道之精而知
事物之粗不知至道之极而知事物之末
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骇内多机智徒事
誇大而实不知道弊精神役思虑以文灭
质以博溺心而强辩饰说以为知之是德
之病也至士达道明真得之固穷钳口结
舌保而秘藏不敢宣泄常若不知而况不
知其道而乃肆高雄之辩辩者不善知者
无知不以自矜是谓真知真识乃知不知
不识者也且世之人不知至道之精而知
事物之粗不知至道之极而知事物之末
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骇内多机智徒事
誇大而实不知道弊精神役思虑以文灭
质以博溺心而强辩饰说以为知之是德
之病也至士达道明真得之固穷钳口结
舌保而秘藏不敢宣泄常若不知而况不
知其道而乃肆高雄之辩辩者不善知者
卷九 第 25b 页 0416-181.png
不博博者不知也○何氏曰庄子闻以有
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故深知而
不自以为知于道为上始于不可知之中
强自以为能知于学为病庄子太清问乎
无穷曰子知道乎曰吾不知也又问无为
曰吾知道问无始曰弗知深矣知之浅矣
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太清知而叹曰弗知
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畏至矣
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故深知而
不自以为知于道为上始于不可知之中
强自以为能知于学为病庄子太清问乎
无穷曰子知道乎曰吾不知也又问无为
曰吾知道问无始曰弗知深矣知之浅矣
弗知内矣知之外矣太清知而叹曰弗知
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畏至矣
卷九 第 26a 页 0416-182.png
河上公曰威害也人不可不畏小害不畏
小害大害至矣○吕氏曰君子有三畏畏
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能体常尽变
以全性命之理则内真赫然充塞于外思
虑忧愁无自而入众之所畏不可不畏世
愚不知天命乐高好大负威任势矜尚贤
能南华经大愚者终身不灵大惑者终身
不解勿谓小恶无伤遂阔略而不知悔苟
积累之久人威将不能加天威必至○何
氏曰昔人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
小害大害至矣○吕氏曰君子有三畏畏
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能体常尽变
以全性命之理则内真赫然充塞于外思
虑忧愁无自而入众之所畏不可不畏世
愚不知天命乐高好大负威任势矜尚贤
能南华经大愚者终身不灵大惑者终身
不解勿谓小恶无伤遂阔略而不知悔苟
积累之久人威将不能加天威必至○何
氏曰昔人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
卷九 第 26b 页 0416-183.png
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是则
人心最不可无所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
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大人者
君父之严及大德之人固可畏不可狎圣
人所言犯其告戒必不免其有身固可畏
不可侮而三畏之中又以畏天命为先天
命者乃天所付与万物当然之理畏之一
念一动一言天地鬼神临之罔敢玩易道
者万物共由得之者生失之者死民受天
人心最不可无所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
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大人者
君父之严及大德之人固可畏不可狎圣
人所言犯其告戒必不免其有身固可畏
不可侮而三畏之中又以畏天命为先天
命者乃天所付与万物当然之理畏之一
念一动一言天地鬼神临之罔敢玩易道
者万物共由得之者生失之者死民受天
卷九 第 27a 页 0416-184.png
地之中以生能者取福败者取祸故君子
畏义小人畏刑皆畏天也不此威之畏则
威有大于此者易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故恶积而不
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荷校灭耳凶岂非不
畏威而来大威哉○林氏曰不畏刑者常
遭刑也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是以不厌
河上公曰谓心居神当宽柔不当急狭人
所以生者为有精神若忽其道好其色是
畏义小人畏刑皆畏天也不此威之畏则
威有大于此者易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故恶积而不
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荷校灭耳凶岂非不
畏威而来大威哉○林氏曰不畏刑者常
遭刑也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是以不厌
河上公曰谓心居神当宽柔不当急狭人
所以生者为有精神若忽其道好其色是
卷九 第 27b 页 0416-185.png
谓伐本厌神夫惟独不厌精神之人洗心
涤垢澹泊无欲则精神居之不厌也○何
氏曰人与道居则能居天下之广居故欲
无狭所自居不则室无空虚妇姑勃溪矣
人以道生则能生天地之所生故欲无厌
所自生否则心无天游六凿相攘矣夫惟
乐遣而内不自厌则上不见厌于天下不
见厌于人是以皆不厌也○林氏曰居广
居也生长生久视之理也人皆自狭其所
居自厌其所生不能安于退而务于进不
涤垢澹泊无欲则精神居之不厌也○何
氏曰人与道居则能居天下之广居故欲
无狭所自居不则室无空虚妇姑勃溪矣
人以道生则能生天地之所生故欲无厌
所自生否则心无天游六凿相攘矣夫惟
乐遣而内不自厌则上不见厌于天下不
见厌于人是以皆不厌也○林氏曰居广
居也生长生久视之理也人皆自狭其所
居自厌其所生不能安于退而务于进不
卷九 第 28a 页 0416-186.png
能观于无而惑于有是自狭也自厌也无
者戒饬之辞言不可如此也夫惟不厌者
而能久安故曰是以不厌○董氏曰狭隘
也厌弃也无当作毋居者性之地居天下
之广居则与太虚同体矣生者气之聚含
太乙之至精则与造化同其用矣惟曲士
不可以语道苟不溺于小术而实诸所无
以自狭其居则必弃有著无而蔽于断灭
以厌其所生矣是以告之以无狭无厌使
学者知夫性者气之帅而其大无量当扩
者戒饬之辞言不可如此也夫惟不厌者
而能久安故曰是以不厌○董氏曰狭隘
也厌弃也无当作毋居者性之地居天下
之广居则与太虚同体矣生者气之聚含
太乙之至精则与造化同其用矣惟曲士
不可以语道苟不溺于小术而实诸所无
以自狭其居则必弃有著无而蔽于断灭
以厌其所生矣是以告之以无狭无厌使
学者知夫性者气之帅而其大无量当扩
卷九 第 28b 页 0416-187.png
而充之以全其大生者道之寓而其用不
穷当葆而养之以致其用则养气全生尽
性至命而不生厌弃之心所以体无非强
无而无非顽也长生非贪生而生非下也
夫如是则生与道居而道亦未尝厌弃于
人矣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
取此
河上公曰自知者自见己之得失不自见
者不自显露德美于外藏之于内也自爱
穷当葆而养之以致其用则养气全生尽
性至命而不生厌弃之心所以体无非强
无而无非顽也长生非贪生而生非下也
夫如是则生与道居而道亦未尝厌弃于
人矣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
取此
河上公曰自知者自见己之得失不自见
者不自显露德美于外藏之于内也自爱
卷九 第 29a 页 0416-188.png
者自爱其身以保精气不自贵者不自贵
高荣名于世也去彼者去彼自见自贵也
取此者取此自知自爱也○何氏曰圣人
自知则是非美恶不敢昩而自见则自足
之心生矣自爱则安危去就不敢轻而自
责则自骄之气动矣此乃畏不畏之所以
分一彼一此何去何取可不知所择哉
高荣名于世也去彼者去彼自见自贵也
取此者取此自知自爱也○何氏曰圣人
自知则是非美恶不敢昩而自见则自足
之心生矣自爱则安危去就不敢轻而自
责则自骄之气动矣此乃畏不畏之所以
分一彼一此何去何取可不知所择哉
卷九 第 29b 页 0416-189.png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