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第 130437c 页
卷十 第 1a 页 0410-004.png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之十 可一
唐 玄 宗 御 注 并 疏
河上公 严君平 李荣 注
西 华 法 师 成 玄英疏
濛 阳 强 思 齐 纂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大象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无方)
(之用利物忘功故次此章显忘功之/人为物之所归往就此章内文有三)
(重第一明物之归依皆获利益第二/举乐饵为譬表理教虚玄第三示非)
(色非声而/妙用无尽)
第一明物之归依皆获利益(夫五岳/分形泰)
唐 玄 宗 御 注 并 疏
河上公 严君平 李荣 注
西 华 法 师 成 玄英疏
濛 阳 强 思 齐 纂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大象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无方)
(之用利物忘功故次此章显忘功之/人为物之所归往就此章内文有三)
(重第一明物之归依皆获利益第二/举乐饵为譬表理教虚玄第三示非)
(色非声而/妙用无尽)
第一明物之归依皆获利益(夫五岳/分形泰)
卷十 第 1b 页 0410-005.png
(山为长三才肇位圣主居尊举纲则/众目自至握枢则群方是执大象也)
(天下归焉虚忘之德既弘坐进之言/可大岂比阳春白雪郢曲奏而成虚)
(芳饵红鳞过客止而无实则知玄言/味澹俗士挹之而无知金格理清愚)
(夫求之而罕得非执/大象者孰能体之乎)
执大象天下往
御注大象道也帝王执持大道以理天下
万物归往矣○御疏执持也大象道也此
言人君执持大道以理天下无为无事物
遂其生候日观风皆归有道故云天下往
○河上公曰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
(天下归焉虚忘之德既弘坐进之言/可大岂比阳春白雪郢曲奏而成虚)
(芳饵红鳞过客止而无实则知玄言/味澹俗士挹之而无知金格理清愚)
(夫求之而罕得非执/大象者孰能体之乎)
执大象天下往
御注大象道也帝王执持大道以理天下
万物归往矣○御疏执持也大象道也此
言人君执持大道以理天下无为无事物
遂其生候日观风皆归有道故云天下往
○河上公曰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
卷十 第 2a 页 0410-006.png
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治身则天降神
明往来于己○荣曰大象无形无形者虚
无之大道执专也持也能持身于玄德之
境专心于幽寂之门有道则物归故言天
下往也○成疏执持也此不执而执执无
所执大象犹大道之法象也即前章忘成
大之圣人持无形之象常善救物故为天
下之所归往也庄子云王骀立不教坐不
议虚而往实而归宣尼将引天下归之是
也
明往来于己○荣曰大象无形无形者虚
无之大道执专也持也能持身于玄德之
境专心于幽寂之门有道则物归故言天
下往也○成疏执持也此不执而执执无
所执大象犹大道之法象也即前章忘成
大之圣人持无形之象常善救物故为天
下之所归往也庄子云王骀立不教坐不
议虚而往实而归宣尼将引天下归之是
也
卷十 第 2b 页 0410-007.png
往而不害安平泰
御注物往而不伤害则安于泰平矣○御
疏言天下四方之人慕化而往帝王以道
绥抚而不伤害之则安于太平者矣平者
言政教之和平也大者言功业之光大也
○河上公曰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安
家宁而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则身体安
而大寿也○荣曰油云布而万物润膏雨
降而百草滋但以被微物而有益是知归
大道而无害无害之理其致云何身神不
御注物往而不伤害则安于泰平矣○御
疏言天下四方之人慕化而往帝王以道
绥抚而不伤害之则安于太平者矣平者
言政教之和平也大者言功业之光大也
○河上公曰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安
家宁而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则身体安
而大寿也○荣曰油云布而万物润膏雨
降而百草滋但以被微物而有益是知归
大道而无害无害之理其致云何身神不
卷十 第 3a 页 0410-008.png
动曰安死生泯然曰平彼此玄通曰泰也
○成疏太大也言苍生往至圣所皆获利
益而无损害所获之利即是安和等大乘
之法不害则明其拔苦安平则语其与乐
第二举乐饵为譬表理教虚玄
乐与饵过客止
御注乐以声聚饵以味聚过客少留非久
长也○御疏乐音乐也饵饮食也此举喻
也言人君执大象而天下之人则归往亦
如人家有音乐饮食则行过之客皆为之
○成疏太大也言苍生往至圣所皆获利
益而无损害所获之利即是安和等大乘
之法不害则明其拔苦安平则语其与乐
第二举乐饵为譬表理教虚玄
乐与饵过客止
御注乐以声聚饵以味聚过客少留非久
长也○御疏乐音乐也饵饮食也此举喻
也言人君执大象而天下之人则归往亦
如人家有音乐饮食则行过之客皆为之
卷十 第 3b 页 0410-009.png
留止尔○河上公曰饵美也过客一也人
能乐美于道则一留止一者去盈而处虚
忽忽如过客○荣曰五音之声乐也八珍
之味饵也百年寄身过客也止留也依也
归往于道可以平泰物情不悟少能依止
乃留心于丝竹以此畅情依身于兰桂用
兹适己不能执象欲泰难乎○成疏乐丝
竹宫商也饵饮食滋味也乐有声可悦饵
有味可玩故暂过之客逢必止住耽爱也
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
能乐美于道则一留止一者去盈而处虚
忽忽如过客○荣曰五音之声乐也八珍
之味饵也百年寄身过客也止留也依也
归往于道可以平泰物情不悟少能依止
乃留心于丝竹以此畅情依身于兰桂用
兹适己不能执象欲泰难乎○成疏乐丝
竹宫商也饵饮食滋味也乐有声可悦饵
有味可玩故暂过之客逢必止住耽爱也
道之出口澹乎其无味
卷十 第 4a 页 0410-010.png
御注人君以道德清净为教初出于口澹
乎其无味不似俗中言教有亲誉畏侮等
也○御疏道之出口者言人君约道德清
净之法以为不言无为之教者初出于口
澹然无味岂如俗中有亲誉畏侮等以为
滋味乎○河上公曰道出入于口澹澹非
如五味有酸咸甘苦辛也○荣曰繁华者
物情之所悦虚寂者人性不能安情悦谓
之为美不安谓之为澹也○成疏至道虚
寂其体希夷所以出口澹然无味非如乐
乎其无味不似俗中言教有亲誉畏侮等
也○御疏道之出口者言人君约道德清
净之法以为不言无为之教者初出于口
澹然无味岂如俗中有亲誉畏侮等以为
滋味乎○河上公曰道出入于口澹澹非
如五味有酸咸甘苦辛也○荣曰繁华者
物情之所悦虚寂者人性不能安情悦谓
之为美不安谓之为澹也○成疏至道虚
寂其体希夷所以出口澹然无味非如乐
卷十 第 4b 页 0410-011.png
饵可玩可悦故音乐有声行者为之止住
道言无味学者罕见惠能嗟乎世人迷妄
之甚但能淫听有声之声讵能咀嚼无味
之味耶深叹愚徒故有斯譬
第三示非色非声而妙用无尽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御注以道镇静初无言教故视不足见听
不足闻而淳风大行万物和泰岁计有馀
故用不可既既尽也○御疏既尽也道化
无为澹然平正既不为察察之苛急亦无
道言无味学者罕见惠能嗟乎世人迷妄
之甚但能淫听有声之声讵能咀嚼无味
之味耶深叹愚徒故有斯譬
第三示非色非声而妙用无尽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御注以道镇静初无言教故视不足见听
不足闻而淳风大行万物和泰岁计有馀
故用不可既既尽也○御疏既尽也道化
无为澹然平正既不为察察之苛急亦无
卷十 第 5a 页 0410-012.png
滋彰之法令故视不足见听不足闻而岁
计有余淳风和畅动植咸遂具物光亨故
用不可尽也○河上公曰视之不足见足
得也道无形非若有五色青赤白黑黄可
得见也听之不足闻道非若五音有宫商
角徵羽可得听闻也用之不可既用道治
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
尽时也○荣曰既尽也自可见者色炫之
于青黄耳所闻者声惑之于宫徵心所贪
者利昏之于珍宝宝虽为利用有尽也声
计有余淳风和畅动植咸遂具物光亨故
用不可尽也○河上公曰视之不足见足
得也道无形非若有五色青赤白黑黄可
得见也听之不足闻道非若五音有宫商
角徵羽可得听闻也用之不可既用道治
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
尽时也○荣曰既尽也自可见者色炫之
于青黄耳所闻者声惑之于宫徵心所贪
者利昏之于珍宝宝虽为利用有尽也声
卷十 第 5b 页 0410-013.png
虽可悦聋不远也色虽可爱盲在近也故
知止乐饵者有斯患也然恬澹无为之道
视虽不能见致之者洞视无不明听虽不
能闻契之者洞听而更聪心虽不能计会
之者运用而不尽道俗之好如彼利害之
徒如此也○成疏视不足见至道窈冥妙
绝形色非如肴馔等法故不可以眼识求
听不足闻大音希声体非商角岂如钟鼓
可以耳闻圣道出言其义例尔用不可既
既尽也至道之言澹然虚远非声非色绝
知止乐饵者有斯患也然恬澹无为之道
视虽不能见致之者洞视无不明听虽不
能闻契之者洞听而更聪心虽不能计会
之者运用而不尽道俗之好如彼利害之
徒如此也○成疏视不足见至道窈冥妙
绝形色非如肴馔等法故不可以眼识求
听不足闻大音希声体非商角岂如钟鼓
可以耳闻圣道出言其义例尔用不可既
既尽也至道之言澹然虚远非声非色绝
卷十 第 6a 页 0410-014.png
视绝听若镜之心物来斯照如谷之响感
而遂通是以知无用之用其用难尽
将欲翕之章第三十六(将欲翕之章/所以次前者)
(前章正明忘功大圣为物归依故次/此章即显忘功之人权道方便夫圣)
(应多途逗机非一或随缘而敷小教/或起感而阐大乘故有真应两身权)
(实二智用权以宠下士持实以度上/机就权实之中非无优劣今之此章)
(略申斯义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权道利物增治法门第二校量二)
(智明权不及实第三举/譬明权道不可示人)
第一明权道利物增治法门(夫大道/顺行愚)
(夫逆计饮河将死空疲逐曰之心吸/露全生自喜升霞之望春芳夏密四)
而遂通是以知无用之用其用难尽
将欲翕之章第三十六(将欲翕之章/所以次前者)
(前章正明忘功大圣为物归依故次/此章即显忘功之人权道方便夫圣)
(应多途逗机非一或随缘而敷小教/或起感而阐大乘故有真应两身权)
(实二智用权以宠下士持实以度上/机就权实之中非无优劣今之此章)
(略申斯义就此一章义开三别第一/明权道利物增治法门第二校量二)
(智明权不及实第三举/譬明权道不可示人)
第一明权道利物增治法门(夫大道/顺行愚)
(夫逆计饮河将死空疲逐曰之心吸/露全生自喜升霞之望春芳夏密四)
卷十 第 6b 页 0410-015.png
(时于是行焉雨散云收七政于焉合/矣或反而后合示君子之明科或改)
(而更张喻德人之静退岂如盲者与/其无知留情爱欲之门必失坐驰之)
(境譬游鱼之脱水如利器之/示人若此凡蒙言叹何尽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
御注经云正言若反易云巽以行权权反
经而合义者也故君子行权贵于合义小
人用之则为诈谲孔子曰可与立未可与
权信矣故老君前章云执大象斯谓之实
(而更张喻德人之静退岂如盲者与/其无知留情爱欲之门必失坐驰之)
(境譬游鱼之脱水如利器之/示人若此凡蒙言叹何尽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
御注经云正言若反易云巽以行权权反
经而合义者也故君子行权贵于合义小
人用之则为诈谲孔子曰可与立未可与
权信矣故老君前章云执大象斯谓之实
卷十 第 7a 页 0410-016.png
此章继以歙敛是谓之权欲量众生根性
故以权实覆却相照令必致于性命之域
而惑者乃云非道德之意何其迷而不悟
哉故将欲歙敛众生情欲则先开张极其
侈心令自困于爱欲则当歙敛矣强弱等
义略与此同此道甚微而效则明著故云
是谓微明○御疏翕敛也此明圣人用权
道以摄化众生也夫人既有钝根利根教
亦有权有实圣人欲量众生根性故以权
实覆却相明利根众生见善则迁有过则
故以权实覆却相照令必致于性命之域
而惑者乃云非道德之意何其迷而不悟
哉故将欲歙敛众生情欲则先开张极其
侈心令自困于爱欲则当歙敛矣强弱等
义略与此同此道甚微而效则明著故云
是谓微明○御疏翕敛也此明圣人用权
道以摄化众生也夫人既有钝根利根教
亦有权有实圣人欲量众生根性故以权
实覆却相明利根众生见善则迁有过则
卷十 第 7b 页 0410-017.png
改略示方便则深达根源钝根众生惑滞
滋久自非以权摄化不可令其归往故将
欲翕敛其情欲者则先开张极其侈心令
自困于爱欲即当自歙敛矣强弱等义亦
复如是推而行之无不信者乍闻斯语以
为非道之意深达玄极然后明权实之由
故注云君子行权贵于合义小人用之以
为诈谲下文又云不可示人者正以权道
之难故尔○河上公曰将欲歙之必固张
之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也将欲弱之
滋久自非以权摄化不可令其归往故将
欲翕敛其情欲者则先开张极其侈心令
自困于爱欲即当自歙敛矣强弱等义亦
复如是推而行之无不信者乍闻斯语以
为非道之意深达玄极然后明权实之由
故注云君子行权贵于合义小人用之以
为诈谲下文又云不可示人者正以权道
之难故尔○河上公曰将欲歙之必固张
之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也将欲弱之
卷十 第 8a 页 0410-018.png
必固强之先强大之者欲使遇祸也将欲
废之必固兴之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也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先与之者欲使极其
贪心也是谓微明此四者其道微其效明
也○严曰此四者明绝圣而德自起废智
而化自行翕天下之心而使自张弱天下
之志而使自强矣○荣曰将欲歙之必固
张之将欲塞兑而闭门愚夫不服纵其开
兑而济事困而后已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息其雄猛之心纵其刚强之志柔弱
废之必固兴之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也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先与之者欲使极其
贪心也是谓微明此四者其道微其效明
也○严曰此四者明绝圣而德自起废智
而化自行翕天下之心而使自张弱天下
之志而使自强矣○荣曰将欲歙之必固
张之将欲塞兑而闭门愚夫不服纵其开
兑而济事困而后已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息其雄猛之心纵其刚强之志柔弱
卷十 第 8b 页 0410-019.png
生之徒刚强死之徒苦至当止也将欲废
之必固兴之欲衰而更盛物极而自反将
欲夺之必固与之欲夺其恶恶行不除恶
积灭身临时自悟是谓微明上之权道观
之则未似施教究理则极有潜资甚自微
妙分明历然有益故谓微明八十一章广
陈化导而凡情有系所执不同以实示之
而不从将权化之令知返玄教深远左右
宜之权释辨于前实解彰于后欲歙敛之
开经化之欲弱俗情强其仙骨欲废邪志
之必固兴之欲衰而更盛物极而自反将
欲夺之必固与之欲夺其恶恶行不除恶
积灭身临时自悟是谓微明上之权道观
之则未似施教究理则极有潜资甚自微
妙分明历然有益故谓微明八十一章广
陈化导而凡情有系所执不同以实示之
而不从将权化之令知返玄教深远左右
宜之权释辨于前实解彰于后欲歙敛之
开经化之欲弱俗情强其仙骨欲废邪志
卷十 第 9a 页 0410-020.png
与之正道欲夺恶行与之善业○成疏将
欲歙之必固张之歙合也敛也将欲行权
摄化群品歙敛不为贪染者必先开张纵
任极其奢淫然后歙之昔者老君西入罽
宾化胡之日初恣其凶悖后化之以道是
也其委曲逗留具在文始内传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欲令归道柔弱必先极其强大
然后示以雌柔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欲废
其残犷者必固恣其凶暴凶暴既极可以
废之即胡王肆其猛毒烧溺老君水火既
欲歙之必固张之歙合也敛也将欲行权
摄化群品歙敛不为贪染者必先开张纵
任极其奢淫然后歙之昔者老君西入罽
宾化胡之日初恣其凶悖后化之以道是
也其委曲逗留具在文始内传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欲令归道柔弱必先极其强大
然后示以雌柔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欲废
其残犷者必固恣其凶暴凶暴既极可以
废之即胡王肆其猛毒烧溺老君水火既
卷十 第 9b 页 0410-021.png
不为灾然后为其说法是也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先恣其恶名曰与之后令归善名
曰夺之故老君先示凡迹所以恣其刚戾
后见神通于是胡人降伏方得夺其凶恶
令归善道此四对义势相似只言初浅后
深耳上机之人闻实即悟下根之者要假
于权此则增法除妄是谓微明上来权道
虽复微密而甚有明验也又云微隐密也
明智慧也言此权道是隐密明智也
第二校量二智明权不及实
固与之先恣其恶名曰与之后令归善名
曰夺之故老君先示凡迹所以恣其刚戾
后见神通于是胡人降伏方得夺其凶恶
令归善道此四对义势相似只言初浅后
深耳上机之人闻实即悟下根之者要假
于权此则增法除妄是谓微明上来权道
虽复微密而甚有明验也又云微隐密也
明智慧也言此权道是隐密明智也
第二校量二智明权不及实
卷十 第 10a 页 0410-022.png
柔弱胜刚强
御注巽顺可以行权权行即能制物故知
柔弱者必胜于刚强○御疏易云巽以行
权欲明巽顺谦卑则可以行于权道故欲
翕先与之张欲弱先与之强卒令其翕弱
者是柔弱之道能制胜于刚强故云柔弱
胜刚强○河上公曰柔弱者久长刚强者
先亡也○荣曰权道顺之而不违故言柔
弱必竟能制于刚强故言胜也○成疏柔
弱实道也刚强权智也欲教难化众生故
御注巽顺可以行权权行即能制物故知
柔弱者必胜于刚强○御疏易云巽以行
权欲明巽顺谦卑则可以行于权道故欲
翕先与之张欲弱先与之强卒令其翕弱
者是柔弱之道能制胜于刚强故云柔弱
胜刚强○河上公曰柔弱者久长刚强者
先亡也○荣曰权道顺之而不违故言柔
弱必竟能制于刚强故言胜也○成疏柔
弱实道也刚强权智也欲教难化众生故
卷十 第 10b 页 0410-023.png
须权智确论二智实智胜权也
第三举譬明权道不可示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御注脱失也利器权道也此言权道不可
以示非其人故举喻云鱼若失泉则为人
所擒权道示非其人则当窃以为诈谲矣
○御疏脱失也利器权道也夫鱼之在水
犹主之秉权鱼之失水犹主之失权则为
人所擒权道假示非其人则窃弄而为诈
谲也○河上公曰鱼不可脱于渊鱼脱于
第三举譬明权道不可示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御注脱失也利器权道也此言权道不可
以示非其人故举喻云鱼若失泉则为人
所擒权道示非其人则当窃以为诈谲矣
○御疏脱失也利器权道也夫鱼之在水
犹主之秉权鱼之失水犹主之失权则为
人所擒权道假示非其人则窃弄而为诈
谲也○河上公曰鱼不可脱于渊鱼脱于
卷十 第 11a 页 0410-024.png
渊为去刚得柔不可复制国之利器不可
以示人利器者谓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
以示执事之臣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
人者也○荣曰脱失也鱼之游泳事藉于
江湖圣人大宝理资于利器鱼不可以失
水失水则鱼亡利器不可以示人示人则
危殆故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知
执权之道不易其人○成疏脱失也利器
权柄也鱼藏于水权隐于心故物莫之害
也鱼失水即为物所擒权示人即为人所
以示人利器者谓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
以示执事之臣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
人者也○荣曰脱失也鱼之游泳事藉于
江湖圣人大宝理资于利器鱼不可以失
水失水则鱼亡利器不可以示人示人则
危殆故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知
执权之道不易其人○成疏脱失也利器
权柄也鱼藏于水权隐于心故物莫之害
也鱼失水即为物所擒权示人即为人所
卷十 第 11b 页 0410-025.png
制故不可以也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此一章即是/第三段文正)
(明结会就此章内文开两别第一结/道宗明寂而常动第二结学人宗显)
(妙极/重玄)
第一结道宗明寂而常动(夫无为妙/道高谢随)
(迎在古非长处幽何昧昭昭大德含/生日用而不知寂寂玄根品物雷同)
(而谁辨启琼蕴之奥天书则上清太/清演玉匮之科罪福则三涂九夜孤)
(魂叫叫于泉路滞魄恓恓于苦庭非/大道而济之孰排幽而出晴虽谓玄)
(默而无不为诲彼/凡生方知道力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此一章即是/第三段文正)
(明结会就此章内文开两别第一结/道宗明寂而常动第二结学人宗显)
(妙极/重玄)
第一结道宗明寂而常动(夫无为妙/道高谢随)
(迎在古非长处幽何昧昭昭大德含/生日用而不知寂寂玄根品物雷同)
(而谁辨启琼蕴之奥天书则上清太/清演玉匮之科罪福则三涂九夜孤)
(魂叫叫于泉路滞魄恓恓于苦庭非/大道而济之孰排幽而出晴虽谓玄)
(默而无不为诲彼/凡生方知道力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
卷十 第 12a 页 0410-026.png
化
御注妙本清静故常无为物恃以生而无
不为则万物自化君之无为而民淳朴矣
○御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性清净妙
本湛然故常无为也万物恃赖而生成有
感而必应故无不为也夫有为者则有所
不为矣故无为者则无所不为矣侯王若
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若能守道清净无
为无事则万物将自感化君之善教而淳
朴矣○河上公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
御注妙本清静故常无为物恃以生而无
不为则万物自化君之无为而民淳朴矣
○御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性清净妙
本湛然故常无为也万物恃赖而生成有
感而必应故无不为也夫有为者则有所
不为矣故无为者则无所不为矣侯王若
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若能守道清净无
为无事则万物将自感化君之善教而淳
朴矣○河上公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
卷十 第 12b 页 0410-027.png
以无为为常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言
侯王而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成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凝常之道寂尔
无为从体起用应物动作前句是本后句
是迹明此本迹迹本寂动动寂义也侯王
若能守万物当自化万乘之主五等之君
若能守持此道者八荒万国自然从化学
人亦尔所以偏举侯王者明君王为化利
物弘多
第二结学人宗显妙极重玄
侯王而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成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凝常之道寂尔
无为从体起用应物动作前句是本后句
是迹明此本迹迹本寂动动寂义也侯王
若能守万物当自化万乘之主五等之君
若能守持此道者八荒万国自然从化学
人亦尔所以偏举侯王者明君王为化利
物弘多
第二结学人宗显妙极重玄
卷十 第 13a 页 0410-028.png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御注言人既从君上之化以无为清净而
复欲动作有为者吾将无名之朴而镇静
之无名之朴者道也○御疏无名之朴道
也欲作者欲动作有为也吾者侯王自称
也言人禀承善教以化君德无为清净而
复欲动作有为者吾则将以无名之朴而
镇之令其清净不欲作也○河上公曰吾
身也无名之朴谓道也万物已化而后欲
作巧伪者王侯当镇抚以道德也○成疏
御注言人既从君上之化以无为清净而
复欲动作有为者吾将无名之朴而镇静
之无名之朴者道也○御疏无名之朴道
也欲作者欲动作有为也吾者侯王自称
也言人禀承善教以化君德无为清净而
复欲动作有为者吾则将以无名之朴而
镇之令其清净不欲作也○河上公曰吾
身也无名之朴谓道也万物已化而后欲
作巧伪者王侯当镇抚以道德也○成疏
卷十 第 13b 页 0410-029.png
作起修也朴道也言众生初从化起修者
必有心欲于果报也既起斯欲即须以无
名朴素之道安镇其心令不染有此以空
遣有也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御注言人君既以无名之朴镇静苍生不
可执此无名而令有迹将恐寻迹丧本复
入有为故于此无名之朴亦将兼忘不欲
于欲无欲亦忘泊然清净而天下自正矣
○御疏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上言凡人欲
必有心欲于果报也既起斯欲即须以无
名朴素之道安镇其心令不染有此以空
遣有也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御注言人君既以无名之朴镇静苍生不
可执此无名而令有迹将恐寻迹丧本复
入有为故于此无名之朴亦将兼忘不欲
于欲无欲亦忘泊然清净而天下自正矣
○御疏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上言凡人欲
卷十 第 14a 页 0410-030.png
动作有为者人君则将无名之朴而镇静
之今言于彼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者所以
镇无名之朴为众生兴动欲心若复执滞
无名还将有迹令此众生寻迹丧本复入
有为则兴彼欲心等无差别故初用无名
之朴以镇静苍生欲心苍生欲心既除圣
人无名亦舍喻如药以理病病愈而忘药
舟以济水济而遗舟若水已济而仍守舟
病已除而复尝药岂唯不达彼岸亦复更
生患累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夫无名
之今言于彼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者所以
镇无名之朴为众生兴动欲心若复执滞
无名还将有迹令此众生寻迹丧本复入
有为则兴彼欲心等无差别故初用无名
之朴以镇静苍生欲心苍生欲心既除圣
人无名亦舍喻如药以理病病愈而忘药
舟以济水济而遗舟若水已济而仍守舟
病已除而复尝药岂唯不达彼岸亦复更
生患累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夫无名
卷十 第 14b 页 0410-031.png
之朴既将不欲不欲之欲于此亦忘则泊
然清净是名了出君无为而上理人遂性
而化下不烦教令而天下平正故曰天下
将自正○河上公曰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言王侯镇抚以道德于民亦将
不欲故当以清净道化之者也天下自正
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安定也○成疏无
名之朴亦将不欲非但不得欲于有法亦
不得欲此无名之朴也前以无遣有此以
有遣无有无双离一中道也不欲以静天
然清净是名了出君无为而上理人遂性
而化下不烦教令而天下平正故曰天下
将自正○河上公曰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言王侯镇抚以道德于民亦将
不欲故当以清净道化之者也天下自正
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安定也○成疏无
名之朴亦将不欲非但不得欲于有法亦
不得欲此无名之朴也前以无遣有此以
有遣无有无双离一中道也不欲以静天
卷十 第 15a 页 0410-032.png
下自正静息也前以无名遣有次以不欲
遣无有无还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则
遣之又遣玄之又玄所谓探幽索隐穷理
尽性者也既而一切诸法无非正真稊稗
瓦甓悉皆至道故云天下将自正此句结
众妙之门者也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之十
遣无有无还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则
遣之又遣玄之又玄所谓探幽索隐穷理
尽性者也既而一切诸法无非正真稊稗
瓦甓悉皆至道故云天下将自正此句结
众妙之门者也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之十
卷十 第 15b 页 0410-0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