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20697a 页
卷一 第 1a 页 0389-010.png
道德真经口义卷之一
鬳斋林希逸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居一书之首一书之大旨皆具于此
其意盖以为道本不容言才涉有言皆是
第二义常者不变不易之谓也可道可名
鬳斋林希逸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居一书之首一书之大旨皆具于此
其意盖以为道本不容言才涉有言皆是
第二义常者不变不易之谓也可道可名
卷一 第 1b 页 0389-011.png
则有变有易不可道不可名则无变无易
有仁义礼智之名则仁者不可以为义礼
者不可以为智有春夏秋冬之名则春者
不可以为夏秋者不可以为冬是则非常
道非常名矣天地之始太极未分之时也
其在人心则寂然不动之地太极未分则
安有春夏秋冬之名寂然不动则安有仁
义礼智之名故曰无名天地之始其谓之
天地者非专言天地也所以为此心之喻
也既有阴阳之名则千变万化皆由此而
有仁义礼智之名则仁者不可以为义礼
者不可以为智有春夏秋冬之名则春者
不可以为夏秋者不可以为冬是则非常
道非常名矣天地之始太极未分之时也
其在人心则寂然不动之地太极未分则
安有春夏秋冬之名寂然不动则安有仁
义礼智之名故曰无名天地之始其谓之
天地者非专言天地也所以为此心之喻
也既有阴阳之名则千变万化皆由此而
卷一 第 2a 页 0389-012.png
出既有仁义之名则千条万端自此而始
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
常无常有两句此老子教人究竟处处人
世之间件件是有谁知此有自无而始若
以为无则又有所谓莽莽荡荡招殃祸之
事故学道者常于无时就无上究竟则见
其所以生有者之妙常于有时就有上究
竟则见其自无而来之徼徼即礼记所谓
窍于山川之窍也言所自出也此两欲字
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有与无
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
常无常有两句此老子教人究竟处处人
世之间件件是有谁知此有自无而始若
以为无则又有所谓莽莽荡荡招殃祸之
事故学道者常于无时就无上究竟则见
其所以生有者之妙常于有时就有上究
竟则见其自无而来之徼徼即礼记所谓
窍于山川之窍也言所自出也此两欲字
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有与无
卷一 第 2b 页 0389-013.png
虽为两者虽有异名其实同出能常无常
有以观之则皆谓之玄玄者造化之妙也
以此而观则老子之学何尝专尚虚无若
专主于无则不曰丙者同出矣不曰同谓
之玄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即庄子所
谓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
夫未始有始也者但赞言其妙而已初无
别义若曰一层上又有一层则非其本旨
众妙即易所谓妙万物者也门言其所自
出也此章人多只就天地上说不知老子
有以观之则皆谓之玄玄者造化之妙也
以此而观则老子之学何尝专尚虚无若
专主于无则不曰丙者同出矣不曰同谓
之玄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即庄子所
谓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
夫未始有始也者但赞言其妙而已初无
别义若曰一层上又有一层则非其本旨
众妙即易所谓妙万物者也门言其所自
出也此章人多只就天地上说不知老子
卷一 第 3a 页 0389-014.png
之意正要就心上理会如此兼看方得此
书之全意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
以不去
此章即有而不居之意有美则有恶有善
书之全意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
以不去
此章即有而不居之意有美则有恶有善
卷一 第 3b 页 0389-015.png
则有不善美而不知其美善而不知其善
则无恶无不善矣盖天下之事有有则有
无有难则有易有长则有短有高则有下
有音则有声有前则有后相生相成以下
六句皆喻上面美恶善不善之意故圣人
以无为而为以不言而言何尝以空寂为
事何尝以多事为畏但成功而不居耳如
天地之生万物千变万化相寻不已何尝
辞其劳万物之生盈于天地而天地何尝
以为有如为春为夏为生为杀造化何尝
则无恶无不善矣盖天下之事有有则有
无有难则有易有长则有短有高则有下
有音则有声有前则有后相生相成以下
六句皆喻上面美恶善不善之意故圣人
以无为而为以不言而言何尝以空寂为
事何尝以多事为畏但成功而不居耳如
天地之生万物千变万化相寻不已何尝
辞其劳万物之生盈于天地而天地何尝
以为有如为春为夏为生为杀造化何尝
卷一 第 4a 页 0389-016.png
恃之以为能故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其
意只在于功成而不居故以万物作焉而
不辞三句发明之作犹易曰坤作成物也
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之意自古圣人
皆然何特老子但老子说得太刻苦所以
近于异端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言有其有
者不能有而无其有者能有之此八字最
有味书曰有其善丧厥善便是此意声成
文谓之音故曰音声相和
不尚贤章第三
意只在于功成而不居故以万物作焉而
不辞三句发明之作犹易曰坤作成物也
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之意自古圣人
皆然何特老子但老子说得太刻苦所以
近于异端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言有其有
者不能有而无其有者能有之此八字最
有味书曰有其善丧厥善便是此意声成
文谓之音故曰音声相和
不尚贤章第三
卷一 第 4b 页 0389-017.png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
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尚矜也我以贤为矜尚则必起天下之争
禹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便是此意我
以宝货为贵则人必皆有欲得之心其弊
将至于为盗此二句发下面可欲之意也
人惟不见其所可欲则其心自定不见可
欲使心不乱此八字最好虚其心无思慕
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
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尚矜也我以贤为矜尚则必起天下之争
禹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便是此意我
以宝货为贵则人必皆有欲得之心其弊
将至于为盗此二句发下面可欲之意也
人惟不见其所可欲则其心自定不见可
欲使心不乱此八字最好虚其心无思慕
卷一 第 5a 页 0389-018.png
也实其腹饱以食也弱其志不趋竞也强
其骨养其力也言太古圣人但使民饱于
食而无他思慕力皆壮而无所趋竞故其
民纯朴而无所知无所欲虽其间有机巧
之心者所知虽萌于心而亦不敢有作为
也圣人之治天下也如此而圣人于世亦
无所容心其为治也皆以无为为之所以
无不治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言圣人之
教其民如此使者使其民也不尚贤不贵
难得之货皆恐有以动其欲心也动其欲
其骨养其力也言太古圣人但使民饱于
食而无他思慕力皆壮而无所趋竞故其
民纯朴而无所知无所欲虽其间有机巧
之心者所知虽萌于心而亦不敢有作为
也圣人之治天下也如此而圣人于世亦
无所容心其为治也皆以无为为之所以
无不治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言圣人之
教其民如此使者使其民也不尚贤不贵
难得之货皆恐有以动其欲心也动其欲
卷一 第 5b 页 0389-019.png
亦不止此二事但以二者言之耳老子愤
末世之纷纷故思太古之无事其言未免
太过所以不及吾圣人也
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
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虚也道体虽虚而用之不穷或盈或不
盈随时而不定也不曰盈不盈而曰或不
盈才有或字则其意自见此文法也渊者
末世之纷纷故思太古之无事其言未免
太过所以不及吾圣人也
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
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虚也道体虽虚而用之不穷或盈或不
盈随时而不定也不曰盈不盈而曰或不
盈才有或字则其意自见此文法也渊者
卷一 第 6a 页 0389-020.png
美也似者以疑辞赞美之也万物之宗即
庄子所谓大宗师也言此道若有若无苟
非知道者不知之故曰似万物之宗挫其
锐言其磨砻而无圭角也解其纷言其处
纷扰之中而秩然有条也光而不露故曰
和其光无尘而不自洁故曰同其尘此佛
经所谓不垢不净也湛者微茫而不可见
也若存若亡似有而似无故曰湛兮似若
存即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也吾不知谁
之子者亦设疑辞以美之也象似也帝天
庄子所谓大宗师也言此道若有若无苟
非知道者不知之故曰似万物之宗挫其
锐言其磨砻而无圭角也解其纷言其处
纷扰之中而秩然有条也光而不露故曰
和其光无尘而不自洁故曰同其尘此佛
经所谓不垢不净也湛者微茫而不可见
也若存若亡似有而似无故曰湛兮似若
存即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也吾不知谁
之子者亦设疑辞以美之也象似也帝天
卷一 第 6b 页 0389-021.png
也言其在于造物之始故曰象帝之先曰
象曰似皆以其可见而不可见可知而不
可知设此语以形容其妙也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
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物
相忘也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
恩与民相忘也不仁不有其仁也刍狗已
象曰似皆以其可见而不可见可知而不
可知设此语以形容其妙也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
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物
相忘也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
恩与民相忘也不仁不有其仁也刍狗已
卷一 第 7a 页 0389-022.png
用而弃之相忘之喻也三十八章曰上德
不德是以有德不仁犹不德也庄子齐物
曰大仁不仁天地曰至德之世相爱而不
知以为仁亦是此意刍狗之为物祭则用
之已祭则弃之喻其不著意而相忘尔以
精言之则有所过者化之意而说者以为
视民如草芥则误矣大抵老庄之学喜为
惊世骇俗之言故其语多有病此章大旨
不过曰天地无容心于生物圣人无容心
于养民却如此下语涉于奇怪而读者不
不德是以有德不仁犹不德也庄子齐物
曰大仁不仁天地曰至德之世相爱而不
知以为仁亦是此意刍狗之为物祭则用
之已祭则弃之喻其不著意而相忘尔以
精言之则有所过者化之意而说者以为
视民如草芥则误矣大抵老庄之学喜为
惊世骇俗之言故其语多有病此章大旨
不过曰天地无容心于生物圣人无容心
于养民却如此下语涉于奇怪而读者不
卷一 第 7b 页 0389-023.png
精遂有深弊故曰申韩之惨刻原于刍狗
百姓之意虽老子亦不容辞其责矣籥者
橐之管也橐籥用而风生焉其体虽虚而
用之不屈动则风生愈出愈有天地之间
其生万物也亦然橐籥之于风何尝容心
天地之于生物亦何尝容心故以此喻之
况用之则有风不用则无亦有过化之意
数犹曰每每也守中默然闭其喙也意谓
天地之道不容以言尽多言则每每至于
自穷不如默然而忘言子曰予欲无言天
百姓之意虽老子亦不容辞其责矣籥者
橐之管也橐籥用而风生焉其体虽虚而
用之不屈动则风生愈出愈有天地之间
其生万物也亦然橐籥之于风何尝容心
天地之于生物亦何尝容心故以此喻之
况用之则有风不用则无亦有过化之意
数犹曰每每也守中默然闭其喙也意谓
天地之道不容以言尽多言则每每至于
自穷不如默然而忘言子曰予欲无言天
卷一 第 8a 页 0389-024.png
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亦此意也但
圣人之语粹而易明此书则鼓舞出入使
人难晓或者以为戒人之多言则与上意
不贯矣如此看得破非惟一章之中首末
贯串语意明白而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
到哉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章乃修养一项功夫之所自出老子之
圣人之语粹而易明此书则鼓舞出入使
人难晓或者以为戒人之多言则与上意
不贯矣如此看得破非惟一章之中首末
贯串语意明白而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
到哉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章乃修养一项功夫之所自出老子之
卷一 第 8b 页 0389-025.png
初意却不专为修养也精则实神则虚谷
者虚也谷神者虚中之神者也言人之神
自虚中而出故常存而不死玄远而无极
者也牝虚而不实者也此二字只形容一
个虚字天地亦自此而出故曰根绵绵不
已不绝之意若存者若有若无也用于虚
无之中故不劳而常存即所谓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是也晦翁曰至妙之理有生生
之意存焉此语亦好但其意亦近于养生
之论此章虽可以为养生之用而初意实
者虚也谷神者虚中之神者也言人之神
自虚中而出故常存而不死玄远而无极
者也牝虚而不实者也此二字只形容一
个虚字天地亦自此而出故曰根绵绵不
已不绝之意若存者若有若无也用于虚
无之中故不劳而常存即所谓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是也晦翁曰至妙之理有生生
之意存焉此语亦好但其意亦近于养生
之论此章虽可以为养生之用而初意实
卷一 第 9a 页 0389-026.png
不专主是也
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此章以天地喻圣人无容心之意天地之
生万物自然而然无所容心故千万岁犹
一日也圣人之脩身无容心于先后无容
心于内外故莫之先而常存是以其无私
而能成其私也此一私字是就身上说来
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此章以天地喻圣人无容心之意天地之
生万物自然而然无所容心故千万岁犹
一日也圣人之脩身无容心于先后无容
心于内外故莫之先而常存是以其无私
而能成其私也此一私字是就身上说来
卷一 第 9b 页 0389-027.png
非公私之私也若以私为公私之私则不
得谓之无容心矣此语又是老子诱人为
善之意及释氏翻出来则无此等语矣故
谓之真空实有真空便是无私之意实有
便是能成其私之意但说得来又高似一
层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
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矣
得谓之无容心矣此语又是老子诱人为
善之意及释氏翻出来则无此等语矣故
谓之真空实有真空便是无私之意实有
便是能成其私之意但说得来又高似一
层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
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矣
卷一 第 10a 页 0389-028.png
此章又以水喻无容心之意上善者至善
也谓世间至善之理与水一同水之为善
能利万物而何尝自以为能顺流而不逆
不争也就卑就湿不以人之所恶为恶也
以此观水则近于道矣几者近也居善地
言居之而安也心善渊言其定而静也与
善仁言其仁以及物也言善信言出口皆
实理也政善治以之正国则必治也事善
能以之处事则无不能也动善时随所动
而皆得其时也此七句皆言有道之士其
也谓世间至善之理与水一同水之为善
能利万物而何尝自以为能顺流而不逆
不争也就卑就湿不以人之所恶为恶也
以此观水则近于道矣几者近也居善地
言居之而安也心善渊言其定而静也与
善仁言其仁以及物也言善信言出口皆
实理也政善治以之正国则必治也事善
能以之处事则无不能也动善时随所动
而皆得其时也此七句皆言有道之士其
卷一 第 10b 页 0389-029.png
善如此而不自以为能故于天下无所争
而亦无尤怨之者此即汝惟不争天下莫
与汝争能也解者多以此为水之上善七
故其说多牵强非老子之本旨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
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
此章只言进不如退故以持盈揣锐为喻
器之盈者必溢持之则难不如不盈之易
而亦无尤怨之者此即汝惟不争天下莫
与汝争能也解者多以此为水之上善七
故其说多牵强非老子之本旨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
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
此章只言进不如退故以持盈揣锐为喻
器之盈者必溢持之则难不如不盈之易
卷一 第 11a 页 0389-030.png
持已者勿盈之意也揣治也锐铦也治器
而至于极铦极锐无有不折不若不锐者
可以长保富而至于金玉满堂必不能长
保居王公之位而至于骄盈必遗其咎故
欲全其功保其名者必知早退乃为天道
功成名遂是随其大小而能自全者故曰
成曰遂若不知自足则何时为成耶何时
为遂耶此四字须子细看
载营魄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而至于极铦极锐无有不折不若不锐者
可以长保富而至于金玉满堂必不能长
保居王公之位而至于骄盈必遗其咎故
欲全其功保其名者必知早退乃为天道
功成名遂是随其大小而能自全者故曰
成曰遂若不知自足则何时为成耶何时
为遂耶此四字须子细看
载营魄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卷一 第 11b 页 0389-031.png
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
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营魂也神也魄精也气也此三字老子之
深意载犹车载物也安一载字在上而置
营魄二字于下如谜语然魄以载营则为
众人营以载魄则为圣人合而言之则营
魄为一离而言之则魂魄为二抱者合也
其意盖曰能合而一之使无离乎将离而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
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营魂也神也魄精也气也此三字老子之
深意载犹车载物也安一载字在上而置
营魄二字于下如谜语然魄以载营则为
众人营以载魄则为圣人合而言之则营
魄为一离而言之则魂魄为二抱者合也
其意盖曰能合而一之使无离乎将离而
卷一 第 12a 页 0389-032.png
二之乎故曰抱一能无离乎此六字意亦
甚隐正要人自参自悟也婴儿未有闻见
则其气专致者极也柔者顺也能如婴儿
专气致柔则能抱一矣故曰能如婴儿乎
此老子设问之语也盖曰人能如此乎此
下数句皆然荡涤瑕垢而观览玄冥则必
有分别之心无疵者无分别也虽荡涤瑕
垢而有不垢不净之心则能抱一矣有爱
民治国之功而有无为而为之心则能抱
一矣阴阳阖辟有雌雄交感之理而无雌
甚隐正要人自参自悟也婴儿未有闻见
则其气专致者极也柔者顺也能如婴儿
专气致柔则能抱一矣故曰能如婴儿乎
此老子设问之语也盖曰人能如此乎此
下数句皆然荡涤瑕垢而观览玄冥则必
有分别之心无疵者无分别也虽荡涤瑕
垢而有不垢不净之心则能抱一矣有爱
民治国之功而有无为而为之心则能抱
一矣阴阳阖辟有雌雄交感之理而无雌
卷一 第 12b 页 0389-033.png
雄交感之心则能抱一矣天门即天地间
自然之理也此亦借造物以为喻缘此等
语遂流入修养家或有因是而为邪说者
误世多矣明白四达无所不通也而以无
知为知则抱一矣生之畜之言造化之间
生养万物也造物何尝视之以为有何尝
恃之以为能虽为万物之长而何尝有宰
制万物之心如此而后谓之玄妙之德此
章之意大抵主于无为而为自然而然无
为自然则其心常虚故以神载魄而不以
自然之理也此亦借造物以为喻缘此等
语遂流入修养家或有因是而为邪说者
误世多矣明白四达无所不通也而以无
知为知则抱一矣生之畜之言造化之间
生养万物也造物何尝视之以为有何尝
恃之以为能虽为万物之长而何尝有宰
制万物之心如此而后谓之玄妙之德此
章之意大抵主于无为而为自然而然无
为自然则其心常虚故以神载魄而不以
卷一 第 13a 页 0389-034.png
魄载神此圣人之事以魄载神则著迹矣
老子一书大抵只是能实而虚能有而无
则为至道纵说横说不过此理
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毂车中之容轴者也辐轮之股也毂惟虚
中故可以行车埏埴陶者之器也虚而员
故可以成器户牖室中之通明处也此三
老子一书大抵只是能实而虚能有而无
则为至道纵说横说不过此理
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毂车中之容轴者也辐轮之股也毂惟虚
中故可以行车埏埴陶者之器也虚而员
故可以成器户牖室中之通明处也此三
卷一 第 13b 页 0389-035.png
者皆是譬喻虚者之为用故曰有之以为
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皆实有之利也而
其所以为车为室为器皆虚中之用以此
形容一无字可谓奇笔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
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目盲谓能惑视也耳聋谓能惑听也口爽
失正味也心发狂不定也行妨谓妨害德
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皆实有之利也而
其所以为车为室为器皆虚中之用以此
形容一无字可谓奇笔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
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目盲谓能惑视也耳聋谓能惑听也口爽
失正味也心发狂不定也行妨谓妨害德
卷一 第 14a 页 0389-036.png
行也此五者皆务外而失内腹内也目外
也圣人务内不务外故去彼而取此彼上
五者也此道也老子诸章结语多精绝务
外亦不特此五事举其凡可以类推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
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
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
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乃可以托于天下
也圣人务内不务外故去彼而取此彼上
五者也此道也老子诸章结语多精绝务
外亦不特此五事举其凡可以类推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
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
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
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乃可以托于天下
卷一 第 14b 页 0389-037.png
若而也宠辱不足惊而人惊之身为大患
而人贵之先提起丙句下面却解何谓者
不足言也宠辱一也本不足言而人以辱
为下自萌好恶之心故得之失之皆能惊
动其心此即患得患失之意身者我之累
也无身则无累矣而人反以为贵是不知
其真身之身也知其真身之可贵知其真
身之可爱虽得天下不足以易之人能如
此则可以寄托于天下之上矣寄托二字
便有天下不与之意此章两何谓自有两
而人贵之先提起丙句下面却解何谓者
不足言也宠辱一也本不足言而人以辱
为下自萌好恶之心故得之失之皆能惊
动其心此即患得患失之意身者我之累
也无身则无累矣而人反以为贵是不知
其真身之身也知其真身之可贵知其真
身之可爱虽得天下不足以易之人能如
此则可以寄托于天下之上矣寄托二字
便有天下不与之意此章两何谓自有两
卷一 第 15a 页 0389-038.png
意乃古文之妙处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
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
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章形容道之无迹夷平也希微不可见
之意三字初无分别皆形容道之不可见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
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
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章形容道之无迹夷平也希微不可见
之意三字初无分别皆形容道之不可见
卷一 第 15b 页 0389-039.png
不可闻不可得耳抟执也三者希夷微也
三者之名不可致诘言不可分别也故混
而一者言皆道也此两句是老子自解上
三句老子自曰不可致诘而解者犹以希
夷微分别之看其语脉不破故有此拘泥
耳不皦不明也不昧不暗也上下俯仰也
上下二字亦不可拘但言此道不明不暗
上下求之皆不可见耳绳绳多也多而不
可名其终皆归于无物故为无状之状无
象之象所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亦惚恍
三者之名不可致诘言不可分别也故混
而一者言皆道也此两句是老子自解上
三句老子自曰不可致诘而解者犹以希
夷微分别之看其语脉不破故有此拘泥
耳不皦不明也不昧不暗也上下俯仰也
上下二字亦不可拘但言此道不明不暗
上下求之皆不可见耳绳绳多也多而不
可名其终皆归于无物故为无状之状无
象之象所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亦惚恍
卷一 第 16a 页 0389-040.png
耳迎之而不见其首无始也随之而不见
其后无终也执古之道言其初自无而出
也以其初之无而御今之有则可以知古
始之所谓道者矣纪纲纪也道纪犹曰人
纪犹曰王道之纲也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
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
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
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
其后无终也执古之道言其初自无而出
也以其初之无而御今之有则可以知古
始之所谓道者矣纪纲纪也道纪犹曰人
纪犹曰王道之纲也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
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
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
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
卷一 第 16b 页 0389-041.png
能安以久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
盈是以能敝不新成
此章形容有道之士通于玄微妙可谓深
于道矣而无所容其识知惟其中心之虚
不知不识故其容之见外者皆出于无心
故曰强为之容豫兮以下乃是形容有道
者之容自是精到冬涉川难涉之意也豫
容与之与也迟回之意也犹夷犹也若人
之畏四邻而不敢有为也客者不自由之
意俨凝定也涣舒散也若冰之将释似散
盈是以能敝不新成
此章形容有道之士通于玄微妙可谓深
于道矣而无所容其识知惟其中心之虚
不知不识故其容之见外者皆出于无心
故曰强为之容豫兮以下乃是形容有道
者之容自是精到冬涉川难涉之意也豫
容与之与也迟回之意也犹夷犹也若人
之畏四邻而不敢有为也客者不自由之
意俨凝定也涣舒散也若冰之将释似散
卷一 第 17a 页 0389-042.png
而未散也敦厚也朴浑然之意也旷达也
谷虚也浑兮其若浊澄之而不清挠之而
不浊也于浊之中而持之以静则徐而自
清安不动也安之而久徐徐而动故曰徐
生孰能者言孰能若此乎徐优游之意也
此两句只是不清不浊不动不静浊中有
清动中有静耳不欲盈者虚也敝故也保
此道者其中常虚则但见故而不新此便
是首章所谓常道处敝而不新则千载如
一日矣能如此而后为道之大成是以能
谷虚也浑兮其若浊澄之而不清挠之而
不浊也于浊之中而持之以静则徐而自
清安不动也安之而久徐徐而动故曰徐
生孰能者言孰能若此乎徐优游之意也
此两句只是不清不浊不动不静浊中有
清动中有静耳不欲盈者虚也敝故也保
此道者其中常虚则但见故而不新此便
是首章所谓常道处敝而不新则千载如
一日矣能如此而后为道之大成是以能
卷一 第 17b 页 0389-043.png
敝不新是一句成是一句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
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致知之致也学道至于虚虚而至于
极则其守静也笃矣笃固也能虚能静则
于万物之并作而观其复焉作生也复归
根复命之时也此便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
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致知之致也学道至于虚虚而至于
极则其守静也笃矣笃固也能虚能静则
于万物之并作而观其复焉作生也复归
根复命之时也此便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卷一 第 18a 页 0389-044.png
常有欲以观其窍芸芸犹纷纷也物之生
也虽芸芸之多而其终也各归其根既归
根矣则是动极而静之时此是本然之理
于此始复故曰复命得至复命处乃是常
久而不易者能知常久而不易之道方谓
之明此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名之意人惟不知此常久不易之道故有
妄想妄动皆失道之凶也知常则其心与
天地同大何物不容既能容矣则何事不
公王天下者即此公道是也以公道而王
也虽芸芸之多而其终也各归其根既归
根矣则是动极而静之时此是本然之理
于此始复故曰复命得至复命处乃是常
久而不易者能知常久而不易之道方谓
之明此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名之意人惟不知此常久不易之道故有
妄想妄动皆失道之凶也知常则其心与
天地同大何物不容既能容矣则何事不
公王天下者即此公道是也以公道而王
卷一 第 18b 页 0389-045.png
则与天同矣天即道也故曰王乃天天乃
道久常也人能得此常道则终其身无非
道也又何殆乎自天子以至庶人皆然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
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
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太上言上古之世也下天下也上古之时
天下之人但知有君而已而皆相忘于道
化之中及其后也民之于君始有亲誉之
道久常也人能得此常道则终其身无非
道也又何殆乎自天子以至庶人皆然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
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
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太上言上古之世也下天下也上古之时
天下之人但知有君而已而皆相忘于道
化之中及其后也民之于君始有亲誉之
卷一 第 19a 页 0389-046.png
意又其后也始有畏惧之意又其后也始
有玩侮之意此言世道愈降愈下矣上德
既衰诚信之道有所不足故天下之人始
有不信之心此商人作誓民始叛周人作
会民始疑之意民既不信矣而为治者犹
安然以言语为贵故有号令教诏之事岂
不愈重民之疑乎犹夷犹也犹兮乃安然
之意太上之时功既成矣事既遂矣天下
之人阴受其赐而不自知皆曰我自然如
此所谓帝力于我何加是也既谓贵言之
有玩侮之意此言世道愈降愈下矣上德
既衰诚信之道有所不足故天下之人始
有不信之心此商人作誓民始叛周人作
会民始疑之意民既不信矣而为治者犹
安然以言语为贵故有号令教诏之事岂
不愈重民之疑乎犹夷犹也犹兮乃安然
之意太上之时功既成矣事既遂矣天下
之人阴受其赐而不自知皆曰我自然如
此所谓帝力于我何加是也既谓贵言之
卷一 第 19b 页 0389-047.png
非而以此一句结之是伤今而思古也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行则仁义在其中仁义之名立道渐
漓矣故曰大道废有仁义譬如智慧日出
而后天下之诈伪生六亲不和而后有孝
慈之名国家昏乱之时而后有忠臣之名
此三句皆是譬喻以发明上一句也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行则仁义在其中仁义之名立道渐
漓矣故曰大道废有仁义譬如智慧日出
而后天下之诈伪生六亲不和而后有孝
慈之名国家昏乱之时而后有忠臣之名
此三句皆是譬喻以发明上一句也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卷一 第 20a 页 0389-048.png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
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圣知之名出而后天下之害生不若绝之
弃之而天下自利仁义之名出而后有孝
不孝慈不慈分别之论不若绝而去之与
道相忘则人皆归于孝慈之中而无所分
别也巧利作而后盗贼起不若绝而弃之
即所谓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也圣
知仁义巧利三者皆世道日趋于文故有
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
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圣知之名出而后天下之害生不若绝之
弃之而天下自利仁义之名出而后有孝
不孝慈不慈分别之论不若绝而去之与
道相忘则人皆归于孝慈之中而无所分
别也巧利作而后盗贼起不若绝而弃之
即所谓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也圣
知仁义巧利三者皆世道日趋于文故有
卷一 第 20b 页 0389-049.png
此名以知道者观之是文也反不足以治
天下不若属民而使之见素抱朴少私寡
欲而天下自无事矣令使也属犹周礼属
民读法之属也此意盖谓文治愈胜世道
愈薄不若还淳反朴如上古之时也此亦
一时愤世之言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
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
天下不若属民而使之见素抱朴少私寡
欲而天下自无事矣令使也属犹周礼属
民读法之属也此意盖谓文治愈胜世道
愈薄不若还淳反朴如上古之时也此亦
一时愤世之言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
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
卷一 第 21a 页 0389-050.png
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
皆有馀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
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此等字义不可与儒
书同论学则离道矣绝学而归之无则无
忧矣唯阿皆诺也人之学者以善为胜恶
是犹曰唯胜阿也不若并善之名无之此
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之意虽然
皆有馀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
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
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此等字义不可与儒
书同论学则离道矣绝学而归之无则无
忧矣唯阿皆诺也人之学者以善为胜恶
是犹曰唯胜阿也不若并善之名无之此
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之意虽然
卷一 第 21b 页 0389-051.png
古之知道者虽以善恶皆不可为而何尝
无所畏凡人之所畏者我未尝不畏之若
皆以为不足畏则其为荒乱何所穷极荒
乱也未央无穷极也襌家曰豁达空拨因
果便是人之所畏而不畏也莽莽荡荡招
殃祸便是荒兮其未央哉众人之乐于世
味也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而我独甘守淡
泊百念不形如婴儿未孩之时乘乘然无
所归止兆形也萌也此心不萌不动故曰
未兆婴方生也孩稍长也婴儿之心全无
无所畏凡人之所畏者我未尝不畏之若
皆以为不足畏则其为荒乱何所穷极荒
乱也未央无穷极也襌家曰豁达空拨因
果便是人之所畏而不畏也莽莽荡荡招
殃祸便是荒兮其未央哉众人之乐于世
味也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而我独甘守淡
泊百念不形如婴儿未孩之时乘乘然无
所归止兆形也萌也此心不萌不动故曰
未兆婴方生也孩稍长也婴儿之心全无
卷一 第 22a 页 0389-052.png
知识乘乘若动不动之意无所归不著迹
也此我之所以异于众人也众人皆有求
赢馀之心而我独若遗弃之我岂愚而如
此沌沌然乎沌沌浑沌无知之貌此意盖
谓我之为道以不足为乐而无有馀之心
非我愚而汝智也昏昏闷闷即沌沌是也
俗人昭昭察察而我独昏昏闷闷此其所
以异于人也其心淡泊如乘舟大海之中
风飂然而无所止宿此即乘乘若无归之
意也有以有为也众人皆有为而我甘于
也此我之所以异于众人也众人皆有求
赢馀之心而我独若遗弃之我岂愚而如
此沌沌然乎沌沌浑沌无知之貌此意盖
谓我之为道以不足为乐而无有馀之心
非我愚而汝智也昏昏闷闷即沌沌是也
俗人昭昭察察而我独昏昏闷闷此其所
以异于人也其心淡泊如乘舟大海之中
风飂然而无所止宿此即乘乘若无归之
意也有以有为也众人皆有为而我甘于
卷一 第 22b 页 0389-053.png
不求故若顽若鄙我岂真顽鄙哉我之所
以异于人者味于道而已有名万物之母
母即道也食味也贵求食于母言以求味
于道为贵也
道德真经口义卷之一
以异于人者味于道而已有名万物之母
母即道也食味也贵求食于母言以求味
于道为贵也
道德真经口义卷之一